第一篇:日本建筑抗震减灾技术新趋向
日本建筑抗震减灾技术新趋向
今年元月17日是日本阪神地震8周年纪念日。近年来,日本不断加大城市防震减灾的新技术开发,探索城市综合减灾的新路。
一、日本城市建筑防灾抗震效果显著
1.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高层楼房在日本,许多高层公寓开始销售不久即告罄。一个重要因素是这些高层公寓多半与高层写字楼作了同等水平的抗震设计。日本大京公司的一座号称日本最高(地上55层、高185米)的公寓(建在崎玉县川口市),使用了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相同的CFT(钢管),确保了抗震强度。这种钢管的直径最大达800毫米,厚度达40毫米,而且钢管中还注入了比通常混凝土强度高3倍的高强度混凝土,该公寓共使用这种钢管168根。另外,该公寓还使用了刚性结构抗震体。通常高层公寓柔性结构为主流,靠整个建筑来减弱地震引起的摇动,但在强风刮过来时,楼的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摇动。采取了刚性结构后,摇动大大降低。如遇阪神大地震级别的地震发生时,柔性结构的建筑一般要摇动1米左右,而刚性结构建筑只摇动30厘米。三井不动产公司在东京都杉并区出售的一座免震结构公寓高达93米,建筑物的外围使用了新研制的高强度16积层橡胶,建筑物的中央部分使用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这样,在裂度为6的地震发生时,就可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至二分之一。三井不动产公司2000年已向市场投放40栋这种建筑。
大林组开发了一种超高层楼房用抗震装置,使用的是类似橡胶的黏弹性体,该装置可将强风造成的摇动减轻40%,同时也可提高抗震能力。日本清水建设也开发了一种高层楼房用抗震结构,使用在建筑物的公用部分,如电梯间和楼梯等处。
独户、古旧建筑独户建筑与高层楼房相比整体重量轻,积层橡胶不起作用。有效的抗震方法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加上球型轴承或是滑动体,形成一个滚动式支撑结构,这样可减轻地震造成的摇动。古旧建筑的抗震问题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东京都台东区的国立西洋美术馆补修了抗震处理结构,东京都丰岛区区政厅也实施了补修工程。
2.实施系统的灾害预测除在硬件方面研究如何抗震外,日本的一些大的建筑公司还利用计算机对地震造成的物理性损坏进行预测,并从地产的证券化等角度对建筑物进行地震风险评估。日本大林组开发出一套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地震预测系统,在假定某地点发生地震的情况下,该系统可在画面上用不同颜色表示出各地的地震裂度和建筑物的损坏程度等。大成建设公司也与日本著名的地震研究所筱冢研究所合作,开发了一套地震灾害简易评估系统,可根据地震的破坏程度测算出写字楼遭遇地震时的损失金额。
二、开展合乎减灾大趋势的综合减灾研究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于1998年1月成立了地震防灾开拓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基于阪神大震灾的经验教训,综合工程学、社会科学等研究领域,旨在推进更广阔视野的研究开发而成立的。它作为理化学研究所的机动性尖端研究项目而开展活动。该中心的综合研究课题是“以减轻城市区域地震灾害为目标的开拓性研究”,尤其突出三个项目作为支柱项目:
1.地震灾害过程综合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发生地震后的灾害对应工作的高度信息化,为模拟地震灾害过程而构筑的假想环境,综合性地震对应模拟系统的开发。研究思路是对地震灾害,特别对概率低而一旦发生则造成巨大灾害的大城市地震灾害过程有正确了解,深刻理解地震发生因素、致灾因素、个人和社会对该过程的反应,最后建立其理论模式。同时引进高新技术,建立能直观掌握灾害过程的模拟系统,提高防灾研究者和市民等多层次人员的防灾能力。
2.开发为地震危机管理服务的灾害信息系统主要研究内容是开发灾害信息收集系统所必要的尖端技术,建立综合性早期灾害推定系统、综合性防灾对应系统等。研究的主要目标为减灾,不仅要使构造物抗震化,而且在震后能顺利采取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中应包括基础资料的准备、引进尖端技术、防灾部门的相互联系、向居民迅速传达信息等。同时还要吸收地震工程学、信息通讯、遥测等许多领域的尖端技术,建立危险管理所必须的灾害信息系统,开发应急对应系统等。
3.地震时城市构造物破坏机制和城市的脆弱性评价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强震动对构造物的输入过程和输入机制,强震时构造物的反应、破坏的评估。研究思路是地震灾害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捕捉从地震发生到构造物的损伤、破坏的现象,分析构造物的地震反应,全面精确掌握灾害过程,开发城市构造物对地震的脆弱性具有可靠性高的评价方法。地震防灾开拓研究中心将成为促进工程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等多领域的研究者合作、交流、研究的场所。
为提高社会地震防灾能力和水平,该中心通过报告、研讨会、网络等方式,将研究成果广泛地向国内外进行传播。该中心一面加强和有关部门的联系,一面积极与国外进行信息和人才的广泛交流,推进以亚太地区为中心的国际研究交流活动,使之成为国际性研究交流场所。该中心将实施对所有研究项目、课题由地震防灾领域以外的其他部门的一流研究者进行评价的办法,而后将评价意见应用于研究计划的修订和改进自己的研究工作中。
几年来,在这种综合减灾思路下,日本城市抗震减灾及其应急机制已逐步建立起来。
第二篇:日本桥梁的防固和抗震技术
日本桥梁的防固和抗震技术
日本是亚洲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其国土小,山地多,又处于地震活动带,对其国内桥梁设施技术要求很高,这也推动了其建桥工程技术的发展。而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上马,今后20~30年,将面临大量危旧桥,在此,我们仅向各界人士介绍一下日本的建桥及抗震技术,以供借鉴。
技术世界领先
日本高速公路、轮轨交通、快速铁路和城市立交都是高架桥梁,跨海湾的桥梁都是特大型桥,桥型多种多样,外型丰富多彩。日本的桥梁施工技术和使用要求都很高,钢材质量好,钢桥采用锌喷涂方法,防锈技术已达到20年不脱落。全日本共有桥梁13万座,其中钢桥居多,约占41%;预应力砼桥占34.8%;砼桥占19.8%,大多数是70年代以后修建的。
明石大桥、獭户大桥是联结本州岛和四国之间的高速公路上的两座特大桥梁。前者跨越明石海峡,跨径2990米,为世界第一;后者是跨越獭户内海的大桥,由三座吊桥、两座斜张桥、一座横架桥组成,全长9367米,是双层桥梁,吊桥最大主跨1100米,在双层桥中也属世界第一。明石大桥宽35米,塔高282米,基础水深60米,最大水深160米,风速80米/秒,地震力按100年周期8.5级设计。桥梁建造采用了先进的海底掘挖、沉箱灌注砼基础、高精度的塔架安装(每段焊接误差0.04m2),用直升机架设索道及加劲梁等施工工艺。
加强桥梁防固
日本建筑界人士预测到下世纪30年代就有一半的桥梁进入老化,因此在设计桥梁时,不仅考虑初期的建造费用,而且还考虑到远期改建、拓宽、增加车速、提高标准的费用和养护费用等问题,使总的成本减少。日本很重视桥梁优质耐久性和延缓老朽化的研究,分门别类地研究了钢结合梁的涂料、砼桥面板的防水、伸缩缝的设置,防护栏杆的构造、支座形成的选取等各个方面。针对城市、山区、沿海等地区采用不同的对策,要求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另外,他们还注重桥梁的装修,把装修和防锈、隔音、防污染等功能结合起来,达到双重目的。如选用白、米黄、浅绿色的防锈基料;在桥体侧面及底面安装防污的金属饰板;隔音墙为透明的或半透明的,能透过视线,不显压抑;泄水管集中设在墩中心;天桥地道普遍用不锈钢栏杆;铺砌地面的花岗岩、彩砖色彩和周围建筑物一致。
修复进程迅速
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6~7级地震多次发生,在抗震的理论和实践上较有经验。
1995年1月,神户兵库县南部发生了7.2级的大地震,对日本影响很大,震区沿海岸线的阪神高速公路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交通中断。道路和桥梁损坏很重,全长200公里的13条路线都遭到破坏;有26万幢房屋损坏,7万人无家可归,6400人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地震过后,阪神高速公路公团立即着手处理灾害事务及恢复工作。从地震发生起3个月内确定修复方案,原计划用两年时间,实际只用了1年零8个月,主要干线道路全部修复通车。修复的办法有:①钢筋砼墩柱:主筋直通墩顶,加密加粗箍筋或用钢板外包;②钢制墩柱:钢管中填砼及增加纵向筋;③增加防落梁措施:增强梁与柱、梁与梁之间的联系,并设置双重防落(水平和垂直方向)梁;④减轻上部结构重量,将上部砼桥面板改为钢桥面板;⑤简支梁改为连续或多跨梁支梁梁体联接。桥梁基础的震灾检查方法有四种,即直接法(挖土、肉眼看)、间接法(钻孔、照相)、反应波速法和作荷载试验法,用柱身压浆、灌浆及加柱增强基础等办法进行加固。
强化抗震技术
大地震中桥梁不受损坏是不可能的,桥梁抗震设计的目的是要使墩台不倒塌、不落梁,便于抢险救灾和减少灾区损失,桥梁修复加固要达到能够承受相同等级的地震标准。
日本高架桥中的多层桥多(一般3至4层,有的5层以上)、高桥多(高度有的达50米以上),为地震时避免直接和间接次生灾害影响,作了抗震考虑。其抗震的等级都比较高,水平地震荷载系数取0.2~0.33g。对大跨径的桥梁(如吊桥、斜张桥)进行了特殊的动力分析,如地震时程分析、耐风振的模型实验等等,确保安全畅通。
第三篇:日本新节电技术
日本新节电技术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日本选择节电15%的政策,在这场能源短缺危机中日本以此为契机开发出大量节能技术。今年这个夏天是日本用电高峰,地震后福岛核电站的毁坏让限电再次进入到日本人的生活中来。如何将使一批节能技术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并进一步催生新的节能技术逐渐崭露头脚。
------------------日本应对夏季电力不足进行了许多政策性的解决方案,发放免费电影票让市民集中在外看电影或者发放LED节能灯泡兑换券;此外很多软件公司也推出了可节能限电的软件,实力最强的是一家宽带业务公司,他们为近千万用户提供了免费的个人电脑限电可视化软件。
------------------NTT东日本公司为PC免费安节电软件:每15分钟自动优化耗电量
宽带服务公司“NTT东日本”从7月1日起,向其“Flets光”合同用户免费提供可削减个人电脑耗电量的节电软件“PC节能支持”。这款节能软件每隔15分钟就自动优化并调整电源设定,让用户了解个人电脑的实际用电情况,实现削减耗电量的“可视化”。据NTT东日本透露,该软件可让每台PC每天节电约1个LED(发光二极管)灯泡(按7.8W换算)连续亮灯约5个小时的耗电量。获得软件也非常简单:下载一次获得授权码,即使用户更换个人电脑也可继续使用。这款软件将免费提供给870万合同用户。
-------------------日本今夏启动“限电令”
2011-07-01 08:09:46 来源: 文汇报(上海)有1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本报东京6月30日专电(驻东京记者刘洪亮)随着夏季的到来,受地震和海啸影响日本正面临着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为确保顺利度过电力紧张阶段,日本政府6月30日决定,根据日本《电力事业法》第37条之规定,自7月1日起执行带有惩罚措施的“限电令”,计划在今年夏季实现15%的节电目标。
37年前的1974年,受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政府曾执行过一次“限电令”。受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自今年3月11日以来,日本全国54个核电机组中有35个处于停机状态,再加上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日本面临着严重的“电荒”。
根据日本政府的“限电令”,本次限电的范围主要是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和东北电力公司两大供电企业的供电区域,限电从7月1日开始,东京电力公司的供电区域至9月22日止,而东北电力公司的供电区域至9月9日止;限电时间为每天上午9时至晚上8时。限电的对象虽是指大约1.85万家的企业和写字楼等用电大户,但日本政府同时还呼吁中小企业和家庭也切实采取节电措施。对于故意违反“限电令”者将处以10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日本经济产业省6月30日发表了因电力供应紧张可能造成大规模停电时的信息发布措施,即在估计次日电力供应余力不足3%时,将在当日傍晚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和防灾广播等媒介渠道发布“电力供应紧张警报”;当供应余力不足1%时,将针对不同区域发布“计划停电”预告,并在次日早上最终确认是否实施停电措施。
为了达到与去年夏季相比节电15%的目标,日本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采取了相关措施。一些耗电企业采取了休息日调整到日常工作日、减少车间照明、错开用电高峰生产和自行发电等措施。就连日本街头随处可见的销售冰镇饮料的自动贩卖机也采取了节电措施,根据平时顾客购买饮料的时间段进行相应的设置,据说这一措施能实现近30%的节电效果。
作者:刘洪亮
富士通智能插座软件:为不同电器提供节电措施
富士通集团开发出用于智能插座节电对策的耗电量“可视化”软件并于6月20日开始提供该软件给有智能插座的用户免费使用。智能插座是具备4个插座的电源插排,每个插座可分别测量接入设备的耗电量。此次开发的软件除了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整理智能插座的测量数据、显示各插座在1天之中的耗电量变化及累计耗电量,像计速器一样实时显示耗电量。还可据前一天的耗电量测量结果分别显示“做的不错”、“仍需努力”或“使用过量”等信息促节电。通过“可视化”掌握用电高峰时段以及耗电量较多的机器,有助于针对每台机器采取更具体的节电措施,可采取转移用电高峰时段等对策。
NEC打印机耗电可视化管理软件:优化设备配置
办公室如何节约用电?NEC公司给出了一个新产品:一种打印一体机的节能控制软件“WebSAM PrintCenter V”。这款软件可自动收集各种打印机及一体机均持有的设备构成、运转状态及消耗品利用状况等信息,并进行综合管理。根据厂商给出的标准耗电量及运转率进行估算,通过以图表分析现状,实现设备的优化配置,比如撤掉不使用的设备、或集约使用高速打印机及一体机等。由此可削减设备数量,降低耗电量。
日本限电令让一些新的节电产品在日本家庭中流行,不用放冰箱冰镇的啤酒成了日本麒麟公司夏季产品亮点,而东芝公司一款可“错峰”充电的笔记本,能在白天利用内置电源长时间工作,在晚上低谷电力期充电。这些小的发明和创新背后,充满了日本人的智慧与细心。
麒麟推出不用冰镇的啤酒:采用新发酵技术酿造
Ice plus beer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酵母,正是这种酵母能使酒保持甘甜与醇香,不受冰块的影响
为节电又不让生活品质打折扣,日本麒麟啤酒公司将7月27日在全国便利店推出一款不用冰镇口感依然不错的啤酒“ice plus beer”。这款啤酒不需冰冻,加冰块饮用也能保持其原有的口感和醇香。众所周知,啤酒跟其他酒类不同,只能通过冰镇而不可加冰块增加冰爽口感,否则冰块稀释之后会凸显啤酒中的酸味和苦味,口感逊色许多。而“ice plus beer”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酵母,正是这种酵母能使酒保持甘甜与醇香,不受冰块的影响。
东芝推出节电遥控器的电视机和空调
东芝公司在今年6月推出了节电的新型电视机PEGZA19P2,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研发了一种新型遥控器,可以用充电电池控制
日本政府颁布限电令后,日本家庭从小的方面开始节电,最为典型的就是家用电器的遥控器。为顺应细节节电,东芝公司在今年6月推出了节电的新型电视机PEGZA19P2,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研发了一种新型遥控器,可以用充电电池控制。
另外,东芝还为空调也研发出一种节电遥控器,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能够降低空调的最大耗电量,降低用电比例较高的空调设备的最大耗电量,用户只需按一下遥控器的节电按钮,就可将空调事先设定好的上限下调到75%或50%。而这种节电空调遥控器,非常适合有多台空调设备的地方和家庭,只要按节电按钮就能最多连接128台室内机的空调系统的运行能力降低到75%。
白天不用电源的东芝笔记本:错开用电高峰期充电 东芝新出的节电笔记本内置了有“移峰功能”的电池,这种电池在白天可提供长时间的供电。
日本企业和家庭在笔记本中投入的节电技术非常多,今年夏天为环节用电压力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款Dynabook R/B Series的笔记本,它与传统笔记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其中内置了有“移峰功能”的电池,这种电池在白天可提供长时间的供电,而不需要使用电源适配器也就减少白天企业和个人在高峰期的用电量,而到了夜间用电低谷时可以插入电源对内置电池充电,提供第二天所需的电力,错开用电高峰成为这一新款笔记本省电对策的亮点。
更节能的LED灯面世:松下电工利用长短光波节电
松下电工公司将从2011年6月1日起陆续上市3款LED(发光二极管)灯“Akarumina”,其灵感是利用了人“在夜间感觉短波长光更加明亮”这一视觉心理效果。这种灯的照度与荧光灯和水银灯相同,但能过确保亮度,足以让人看清4米以外步行者的脸部朝向及动作,同时还能削减60%的耗电量,满足节电需求。松下电工通过增加灯光的短波长,开发出了看起来比实际照度更亮的LED灯,在削减耗电量的同时,还可在夜间改善步行者的视觉环境。
日本的节电之夏也让一些致力于为企业和家庭定制节能业务的服务兴起,三菱电机已经开始一项模拟技术实证评估,这项服务会为办公楼进行节能效果的预测,制定能源有效利用计划并在将来研发舒适性的节能产品;而欧姆龙和NTT西日本公司也成立了针对家庭的节能服务公司。
三菱为办公楼节能评估服务:获得数据用于研发节能产品
通过再现办公楼的具体环境预测节能效果,评估以整栋办公楼的用电量预测为基础,采取把用电高峰时段的用电量控制在设定值以下的对策。
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开始为一项模拟技术实证评估:通过再现办公楼的具体环境预测节能效果。评估以整栋办公楼的用电量预测为基础,采取把用电高峰时段的用电量控制在设定值以下的对策,以此来有效利用能源,提高预测精度以及兼顾节能及舒适性的产品开发。
这项模拟技术考虑到照明器具型号及配置、墙壁反射率、办公人员座椅位置及离席情况的照明控制,以及使用过去的气象数据及空调机的运转数,据推测办公楼隔热性能及人体等的发热量。
欧姆龙设立家庭节能服务公司:为家庭节电出谋划策
为帮助家庭制定最优节电方案,欧姆龙和NTT西日本公司6月共同设立支援家庭节能行动的服务公司,7月开始营业。该服务将提供可使耗电量及太阳能面板所发的电力“可视化”,以及根据二氧化碳削减量参加及促进环保活动的方案。新公司将结合利用欧姆龙的测量控制技术及NTT西日本的网络技术来扩大服务。耗电量及太阳能发电产生的电量实现“可视化”是指,利用简易电力传感器测量电量,然后在显示终端及专用网站上显示出来,欧姆龙公司还会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自家耗电量。
日本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乾正雄认为,一场灾难让日本获得了更多科技创新的机会,为响应政府限电令而诞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让日本电力在脆弱中渐趋稳定;而这次电力不足在迫使人们节电的同时,也让在过去明亮的夜晚忙得团团转、得不到休息的现代日本人重新认识黑暗的价值。被科技改变的夏天,日本因祸得福。
第四篇:建筑抗震学习心得
结构抗震设计概述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破坏性地震造成建筑结构、桥梁结构的损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造成的。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抗震设计是根据设防要求和规范进行的,而施工要根据设计进行。抗震设计与施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良好的抗震设计应尽可能考虑下述原则:选择坚硬地;结构体形要均匀规整;提高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和延性;设计多道抗震防线;防止脆性和失稳破坏。因此,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我们学习结构抗震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震级:震级就是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的度量。地震烈度,指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由于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点的影响不一样,随着距离震中的远近变化,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烈度。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越近,地震烈度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低。所以烈度是一个综合指标。一次地震的震级是固定的,随着距离和场地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烈度是不一样的。
抗震设防三水准:简称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小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中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受损,但经一般修理仍可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大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为实现上述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基于多遇地震作用进行强度和变形以及抗震措施。第二阶段设计,基于罕遇地震作用进行的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对于大多数比较规则的建筑,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或不规则的结构,除第一阶段的设计外,还应进行第二阶段设计。
正对框架结构而言,提高构件的延性着手。提高延性主要由构造措施实现,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这就是本学期对建筑抗震一些想法。
第五篇:建筑抗震学习心得
一. 抗震墙设计的一般要求
1.抗震墙的布置原则: 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合理的布置是构建良好抗震性能的基础。应遵循 “八字方针”即“对称 均匀 周边 连续”外,还须注意:
a.将长墙分成墙段 对于抗震墙结构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若内纵墙很长,且连梁的跨高比小,刚度大,则墙的整体性好,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墙的剪切变形较大,墙肢的破坏高度可能超过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2001规范规定(6.1.9.1)将将长墙分成墙段,使墙的高宽比大于2。墙段由墙肢和连梁组成。89规范也有相同的规定(第6.1.13条)区别在于:连梁。89规范为弱连梁2001规范为跨高比不小于6 的连梁其目的是:设置刚度和承载力较小的连梁,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先破坏,屈服。使墙段成为抗侧力单元,且墙段以弯曲变形为主。
b.避免墙肢长度突变 抗震墙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墙肢的截面长度,沿高度不宜有突变,当抗震墙的洞口比较大时,以及一 二级抗震 墙的底部加强区,不宜有错洞布置的剪力墙。
2.框支层墙体的布置:
a.对框支层刚度的要求 部分框支的抗震墙结构的框支层,抗震墙减少,侧向刚度降低,在地震作用时有可能变形集中在框支层。框支层是使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对于矩形平面的部分框支的抗震墙结构为避免框支层成为薄弱层或软弱层,2001规范第6.1.9.3条规定:框支层的侧向刚度不应小于上一层非框支层侧向刚度的50%。(应该说规范的要求并不过分,设计时应尽量避免这种对抗震极为不利的结构形式。与建筑师一起努力,为建造牢固的建筑产品而共同奋斗)新规范取消了原89规范对框支层落地剪力墙数量的规定,从设计上讲比原规范抽象但却更加合理,所以我建议:在平面布置时可以借用原规范的数量控制作为直观的手段,然后进行量化计算。
b.框支墙落地的间距不宜过大 框支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主要由落地剪力墙承担.作用在紧邻框支层的上一层非落地剪力墙的水平力亦通过框支层楼板传到落地墙,为保证楼板有足够大的平面内刚度(传递水平力)2001规范规定:落地墙的最大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4米(第6.1.9.3条)取消了原“四开间”的含糊概念。另外,新旧规范均对框支层楼板提出了具体的特殊规定(附录E.1)希望能引起设计者的高度重视。
c.部分落地墙宜设计成筒体,以增加抗扭刚度和抗侧刚度 此条在实践中似较难作到,但须与建筑专业很好协调的话,相信效果一定会很明显。
3.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的布置:
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最多(对高层而言)布置要点是:位置和数量 抗震墙的数量以满足刚度即满足层件位移限值为宜,位置相对灵活,但应符合规范第6.1.8和6.1.5条的规定 a.沿房屋高度,抗震墙宜连续布置,宜全长贯通,避免切断,且洞口宜上下对齐,避免墙肢长度的突变。对外墙而言较容易作到,这与上述的“八字方针”相统一,内墙有时相对较困难。
b.不宜开大洞口,避免削弱抗震墙的 刚度取消了89规范对洞口面积的限值的规定,但在实际中对此条规定较难掌握,由此引起的争执亦屡见不鲜。
c.洞边距柱柱端(注意:指距柱内侧)不小于300。以保证柱作为边缘构件的作用和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
d.双向抗侧力的结构形式。且纵横墙宜相连,使彼此成为有翼缘的剪力墙 不但可以增加刚度,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塑性变形的能力 e.对于较长的房屋,不宜在房屋的端部设剪力墙 以避免温度应力对剪力墙的不利影响。
f.对于一 二级抗震墙,其连梁的跨高比不宜大于5。且高度不小于400。连梁有较大的刚度,可保证墙体的整体性能良好并能增大耗能能力。
g.柱中线与梁 墙中线不宜大于柱宽的1/4。以减少地震作用对柱的扭转效应。否则应通过加水平腋。加强柱内配箍率等方法加以弥补。4.抗震墙及连梁的截面尺寸的有关规定: 新老规范基本相似,但具体数值并不相同 主要包括:截面尺寸 最大剪压比 最小墙体厚度等
a.最大剪压比限值:(89规范无此条)对剪跨比大于2的剪力墙和跨高比大于2.5的连梁 剪压比不应大于0.2 剪跨比小于2的剪力墙和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剪压比不大于0.15(第6.2.9条)原因是:剪跨比小的墙和跨高比小的连梁其剪切变形较大,甚至以剪切变形为主,故对剪压比的要求应更严格一些。实验表明:剪压比超过一定值时,将过早出现斜向裂缝,增加在、水平筋和箍筋的方法没有作用,在箍筋水平筋未屈服前混凝土即已在剪压的共同作用下破碎。合理的方法是:加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加厚墙 梁 或加长墙的长度,但不宜加高梁的高度 在计算墙肢的剪跨比时弯矩和剪力均取地震作用下的效应组合的计算值,当楼曾上下端计算弯矩不同时,取较大值(反弯点不在层高的1/2处或反弯点不在本层的楼层内时)b.抗震墙的 最小厚度: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 底部加强区不小于200 且不小于层高的1/16(老规范无此条)框架-剪力墙结构的 其他部位不小于160 且不小于层高的1/20(老规范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 墙的周边应设置梁或暗梁 端柱组成边框。其他结构的 一 二级不小于160 且不小于层高的1/20(其他结构的 三四级不小于140 且不小于层高的1/25 其他结构的 一、二级底部加强区不小于200 且不小于层高的1/16(无端柱或翼墙时 不小于层高的1/12)。2001规范对二级剪力墙的厚度比远规范严格;增加了四级抗震等级下剪力墙 的厚度和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区的墙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