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活的思考
大学生活的思考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安徽省,芜湖市,241000)摘要:大学是人生中最美的年华,一个自由的国度,在这里我们追求过也曾迷茫过,可是无论曲折或成功都将是我们青春中最难忘最美丽的回忆,经以此纪念我曾经走过的路程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感悟。
关键词:梦想;青春;收获;爱情
正文部分:
大学是什么?生活是什么?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不停的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从那时开始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的人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上大学了。没有上大学以前,我的命运是一直被推着走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按着这样的顺序学习。高中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给我母亲一个好的生活条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慢慢地发现,这个理由只是我找到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个理由只能让我坚持一会所谓的好好学习。高中的生物老师刘浩说过:好好学习只是为了你自己的未来,现在讲你们,你们都无法理解,不要说你们好好学习是为了改善你们父母的生活,这样的理由太牵强。
现在我还不能说出什么事大学,什么是生活?如周立波所说“所谓大学:管理监狱化,素质流氓化,Kiss公开化,消费白领化,上课梦境化,逃课普遍化,寝室网吧化,补考专业化,学费贵族化,论文百度化,近视全面化,食堂饲料化,求职梦想化,毕业失业化,就业民工化。”,而是一个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方式为次要目的、以为学生提供由学校生活转型到社会生活的平台为主要目的组织。生活便是能够在现在的社会里立足,养活自己及家人。
大学一个八零九零的孩子曾经儿时最美得梦,一让幻想过无数次的天堂,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追逐自己的梦想,在这里我们可以以“读于太学”之志博览群书,在这里我们还以寻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一点点渴望一个不期而遇的爱情。
当那一年丹桂飘香之时,一个个还略带稚嫩笑脸的孩子在父母的牵挂下冲向了自己心中的大学时,美丽的校园,如诗如画,若隐若现,山水其间,日月其里。我们欢快的笑着,奔跑着,一个个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里到底是如何。然而当开学第一堂课程开始时,我们似乎还没有习惯老教授们一个个对这电脑屏幕说着只有他感兴趣的ppt时,我们恍然发现在这里再也没有班主任的淳淳教导,再也没有家长们千叮万嘱了,一切都是自己的天下了。我们在学长学姐们一遍又一遍的推销下开始满怀信心和豪情的加入到各种社团各种学生组织当中,于是乎开始天天奔跑在各种会议各种活动之中,才发现原来之前说的天花乱坠是如此的无聊之极,与曾经梦想中一个站在只有以我为中心的舞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说相比原来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可是我们发现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寻找那爱情嘛,于是你满怀激情的天天主动与男同学们聊qq发短信,可结果却是不尽人意,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是那偶像剧中的白雪公主,都是那亭亭玉立的少女。
有一天你开始迷茫了,开始糊涂了,大学难道真的就是这样的吗?你再也不认真听教授们那枯燥无味的上课了,你再也不去那天天搞不完的活动了,你甚至再也不去和同班的男生说话了,你发现你现在做的最多的就是和那从始至终都未
对你嫌弃的过的笔记本电脑一起了。可似乎现实总是那么不近人情,就在你迷茫时而你身边有人还在一个努力一直坚持!从曾经和你一样的小孩做到了学弟学妹们中心崇拜的学长学姐,他们忙碌着却满怀收获,他们烦恼着却在快乐的成长着!原来差距如此明显了。
曾经我也曾想追求轰轰烈烈的恋爱。所有的付出都无法弥补地域的距离。曾经一度,他是我心中最隐秘的伤痛,放不下,也忘不掉,因为他是这样重要的存在于我生活的每个角落,失去他的世界仿佛一片废墟。但是我还是要谢谢他离开我,并教会我伤心、失望和疼痛,更教会我绝望和坚强。只是我仍然无法去原谅,就像我永远忘不了自己的错一样。也许有一天,我会随着时间渐渐遗忘,但那个时候,我必定也不会用心去记得,我的生命里曾经有过他,带给我过真心的关怀与温暖,以及所有的美好与希望。
大学是一个自由国度,一个人人生中最美的年华,一个人人生中最激情的时候!一个人认真中最自由的时候!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曾经满怀信心要去征服天下,可结果却只有少数人坚持笑到了最后,所以在这里我想告诉所有的学弟学妹们,只有有梦想的人们才是最了不起的;只有能吃的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的苦的人才是了不起的;只有怀着“持之以恒人生必有成就”的坚韧才是了不起的。忘记那些光辉的脸庞,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你不曾看见的辛酸,去给自己一个目标去给自己方向,然后笑着勇敢的走下去,而这一切的收获都会在你毕业的那天笑着哭着去感知。愿梦想之花能开在最美的六月,开在最美的年华。
参考文献
【1】枞阳Qian.关于大学生活的人生思考.中国教职专家库2011.44715.【2】王国维.人间词话.国学文库.23卷.【3】张小娴.谢谢你离开我.散文随笔.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4】赵平.好一个“情”字了得.文学与人生.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二篇:我的大学生活的思考
我的大学生活的思考
十年寒窗苦读,在我的汗水与辛苦的结晶下,我来到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上大学之前,家庭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上大学才能成功。只有上大学才能走出农村,当然,我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加上我的努力,总算满足了父母的希望,付出的努力也得到了收获,回想高中三年,我那走过的痕迹任清楚记得,就是为了考上大学,高中的老师们常说大学的美好,我们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大学的日子
然而当我们真的来到了大学后,我们却都没有了目标,感觉中只有迷茫和无聊,有许多人上了大学却对大学学习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学习抱负水平低。一些大学生把学习的目标仅仅定位在考试能过就行,六十分过关成为许多大学生的至理名言,而没有上升到“学习是为了改变人生”这一层次,这些大学生由于对大学教育,对大学学习生涯的重要性认识不正确,因而也就不予重视,认为在大学中学习已经无关紧要,感觉不到学业进步带来的成就感,我刚进大学的时候,发现专业在学校不理想,然而,一直以来,一考定终生、一次性选择学校和专业似乎成为一种“规矩”,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空间。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我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几乎完全处于盲目状态,结果,入学以后才发现所学专业和自己的志趣完全背离,学习成为一种苦差,我一直认为,每个人有权利并且应该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样,才能发挥出你自身的最大潜能不是吗?无论何种知识,不管它有多少用,如果是被灌输到一个并不在意它的人的脑子里的话,它不过也就是一堆“乱码”,对社会、对个人都没有意义。大学生改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开发潜能,而且有利于社会的优秀人才资源配置。所以我努力的学习,只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我自己喜欢的专业,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大一的日子就完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呆着图书馆,就是自修室总离不开我的影子苦心人,天不负,我转到了计算机
逝去的一年大学生活,除了为了转专业而强迫自己学习外。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被生活推着往前走,等到要面对的时候才匆忙应对。有人说“大学好比一部多幕剧,主角是你,导演也是你,只是配角不同而已。大学的每天都是一幕戏,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你去把握。始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这是一个决定大学生命运的问题。”可是这个决定命运的问题依然是个问题,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我有时不明白为什么去做,不知不觉时间流逝,回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成。空虚时沉迷小说,孤独时在校园里徘徊。我身边的同学,其中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是玩,整天就是呆在宿舍里玩,除了打游戏还是打游戏,我知道人各有所好,但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对自己人生目标的忽略。其实说别人是这样的,自己也好不了哪里去。有的时候感觉,我也改变了自己放松的方式而已。上课时上课,想记笔记就记上一笔,不想记了就睡觉,大学真的比以前放松了很多,放假了也有同学不回家。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太容易令人感到厌烦。如花似玉的年代,我们有权利做梦,可重要的是要知道梦想之后又该往何处去!在与同学畅想未来以后,我忽然觉得现实的变化太难、太慢、太不如人意。我们能做的也只有乖乖地向现在付出,“历尽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只有转专业这一目标为了这一目标,少了许多寂寞,有了一点奋斗的方向
在我看来人生目标是人生道路的航标,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在自我迷失一段时间以后,我通过与高年级同学的交流以及与老师的沟通和学习,初步确立了我的大学奋斗目标:全面发展。我决定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成为思想觉悟高,心理素质好,专业技术精,工作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新世纪对大学生的要求。确立了目标,我们学生重新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大一刚开始的几周,决定了转专业的行程,有了这目标,我便时刻朝这个方向前景,不会感到枯燥,不会无聊,我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大学生活是漫漫人生路的一个阶段,也是人生之歌的一个乐章。这段路即使短暂的,也是漫长的,这个乐章既可能是优美动听的,也可能是遗憾苦涩的。虽然,我的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但我相信它会是充满快乐的,回想过去的一年的生活,和我假期的实践生活中,我体会到了大学生找工作的不容易,我们需要专业知识,而不是理论的,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优势。一个机械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操练、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能够照样操作,甚至比大学生做得更好。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能够为病人看病,但是一个上过卫校或只读过几本医学书籍的人也能够为人治病。所有大学与非大学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学和技校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顶多也只算是一所规模更大的技校罢了!而且就技能熟练程度而言,一个大学生肯定还比不过技校生的,但是大学生对于非大学生的优势在于能够拥有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而我们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能力呢?前提便是须有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没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凭空产生。就算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也无法将这种能力付诸现实的工作中。教材上的东西当然要学习,但是这只是前提和基础,最关键的还是要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得到系统的思维训练。自主性学习需要对自己学习的内容有所取舍,并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取舍标准,不能够学校开设什么内容就只学习什么课程,更不能老师讲什么内容或者考试考什么内容就只学什么内容。否则就会错过很多真正使自己而且非常有用的东西。所有大学是在刚进入大学时就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人生规划,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动力、有激情、从实地度过每一天。为你的目标,梦想而奋斗、努力。才不会在迷失中失落、消滞。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利用你这大学四年宝贵的时光,才能更好地丰富、从实、提高自己,才能在四年后毕业时不等于失业。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机会与非大学生区分开来,成为社会中的精英,为了我以后的就业我曾经迷茫过,曾经找不到方向,但我相信,只要你看清了现实,看清了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根据自己的专业,对未来做个长远的规划,并为之努力,只要你付出了,相信还是会有回报
现在我已经迈进了大二,转眼间,我便成了学长,有靠近了社会一步了,更明白我该做什么了,对大学生活感想和对未来的展望。我们相信每一个没有进入大学的人对大学的生活都是感到神秘的,充满好奇,充满憧憬的,感觉大学就是知识的海洋,大学就是欢乐浪漫自由的殿堂。的确,大学是一个自由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放飞你的梦想;大学是个耕耘的地方,你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大学是一个人生舞台,只要你参与,你就能释放你人生的精彩。然而所有的美好的憧憬都是建立在正确的理念上的,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把握好了,我们就会有一个繁花似锦成功人生的开始;把握不好,大学就会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场青春恶梦。所以在大学中以一个正确的理念,良好的姿态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大学生活应该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去生活?我认为这对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生活中往往有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路途上迷失了方向,学习的快乐不知躲到了哪里。他们忙于所谓的事业,所谓的爱情。有的人更是沉迷于游戏,生活过的毫无生趣。有的人却通过自己踏实的学习,刻苦的努力,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结果往往是他在大学里过的比身边的人更加的自信,其实不难发现,这和生活的目标,生活的激情紧密相关。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和校园中的种种现状
我认为在大学里,首先我们还是一名学生,我们的根本任务还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个人的自觉性发挥的重要作用,你会发现身边的人大多数都在玩,学习是一件寂寞的事,大学的课堂也多是过场,不懂得自觉的人我想在大学里是没有成绩的。只有摆正学习的态度,不被身边的事物诱惑,树立一个学习的目标,一个目标就像黑夜中的启明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就像海上的风帆带领我们远航。有了学习的目标,我们才会有自觉学习的动力,才会坚持去学习,才不会寂寞,当然,你努力了,你的人生肯定也会很美好
第三篇:对大学生活的思考
对 大 学 生 活 的 思 考
对大学生活的思考
在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和高考的洗礼后,我们从千军万马中走了出来,接到了那我们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从那一刻起我们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曾几何时,人们常说上了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能出人头地。的确,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大学生是佼佼者,社会上各种单位对于大学生人才都很稀缺。但是当高招扩招后,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扩招分享到高等教育资源。如果早期为数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被称作精英的话,那么现在的大学生只能被看成素质比较高的劳动者了。所以大学生找工作的困境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了。想到每年都有数十万大学生待业,听到别人说现在社会大学生满街都是,看到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并不比高中生的高时。我们这些刚他人梦想中的大学校门的新生不免心生落魄之感,感慨前途一片迷茫。
在上大学之前,学习和家庭给学生灌输的思想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上大学才能成功。可是我们的人生目标都只定在了上大学之前,而当我们真的来到了大学后,我们却都没有了目标,感觉中只有迷茫和无聊,有许多人上了大学却对大学学习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学习抱负水平低。一些大学生把学习的目标仅仅定位在考试能过就行,60分过关成为许多大学生的至理名言,而没有上升到“学习是为了改变人生”这一层次,这些大学生由于对大学教育,对大学学习生涯的重要性认识不正确,因而也就不予重视,认为在大学中学习已经无关紧要,感觉不到学业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在学习抱负上认知的模糊或不正确,体现在学习对象上,就是分不清学习对象的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糠糟。例如一些大学生对本专业水平的提高不敢兴趣,却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进行电子游戏和聊天上;表现在学习行为上,就是分不清学习主次轻重缓急的关系。例如对于就业有关的重要科目不感兴趣,不花时间,但对一些不重要的科目,如体育,英语课却兴致勃勃,投入大量不必要的精力。这些对学习抱负有着错误认知的大学生,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看得比学习更加重要,往往在恋爱、运动、娱乐项目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颠倒了学生生活的主次关系,当然也就无法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而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的缺乏,导致了他们自我效能感的缺乏,又反作用于学习需求上,使得他们更加没有了学习动力。以至于四年下来学业不精,毕业到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专业不专是因为没有尽早摆正自己的位置,加之如今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了,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前途状况不容乐观。这是一个冷酷的社会现实,并非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政策所能改变的,要想改变这残酷的现状,关键还是在于大学生自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认识清楚我们在大学中应该完成的任务和我们来上大学的目的。
既然我们是大学生了,就有明确与普通人的区别,明白我们的优势。比如,一个机械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操练、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能够照样操作,甚至比大学生做得更好。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能够为病人看病,但是一个上过卫校或只读过几本医学书籍的人也能够为人治病。所有大学与非大学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学和技校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顶多也只算是一所规模更大的技校罢了!而且就技能熟练程度而言,一个大学生肯定还比不过技校生的,但是大学生对于非大学生的优势在于能够拥有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而我们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能力呢?前提便是须有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没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凭空产生。就算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也无法将这种能力付诸现实的工作中。
教材上的东西当然要学习,但是这只是前提和基础,最关键的还是要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得到系统的思维训练。自主性学习需要对自己学习的内容有所取舍,并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取舍标准,不能够学校开设什么内容就只学习什么课程,更不能老师讲什么内容或者考试考什么内容就只学什么内容。否则就会错过很多真正使自己而且非常有用的东西。所有大学是在刚进入大学时就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人生规划,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动力、有激情、从实地度过每一天。为你的目标,梦想而奋斗、努力。才不会在迷失中失落、消滞。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利用你这大学四年宝贵的时光,才能更好地丰富、从实、提高自己,才能在四年后毕业时不等于失业。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机会与非大学生区分开来,成为社会中的精英。
大学生不但应该接受系统的思维训练,具备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应该用思想的深度来将自己和非大学生区分开来。虽然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肤浅或者深刻。但是我觉得大学生有理由应该让自己更有深度,也有理由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虽然大学生越来越普遍,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这个群体的人都选择了肤浅,那么谁来改变我们大学生目前的困境呢?这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
只有自己去创新培养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能力与应变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能力。为何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有人能够顺利地找到工作,有人能够在这场危机中找到机会,实现目标。有人连饭碗也没有了?那就要重新的审视自己一下。你的大学生活实在虚度还是在游戏人生。我现在就要做一个有目标的人,在大学理学的知识不一定在社会上都能用,但最重要的是你能将你学到的知识来改变你,让你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转变也能里的体现也你的人生价值的体现。为此我们在大学里,要具有就业观,当你进入大学里的那一刻起,你要想到你四年后你如何走出这所大学。
因此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完善自己。我们应该守住自己的梦想,认真规划好自己的四年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道路。积极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优秀的大学生。
第四篇:大学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大学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一直以来,大学就被赋予了一个美好的定义。在人们心中,大学是年轻学子梦想的殿堂,是一个充满才华、学问,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竞争、挑战的小舞台、小社会.在这个精彩的舞台上,不虚度青春,勇敢拼搏,付出总会有回报.然而,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舞台上,一些人展翅飞翔,一些人却跌落谷底。
从小,爸爸妈妈就一直在我耳边唠叨:你现在加油学习,将来如果能考上大学,就什么都轻松了。每天辛勤劳作的老师也是,“现在的努力是为以后的舒适做铺垫,入了大学你就可以自由!”于是,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憧憬大学里面美好的生活,自由恋爱,自由学习,就像一只从笼子里面逃出来的鸟儿,欢乐之极。从此,为了这一个美好的梦,我努力奋斗,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我都得学会去面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是我一直用来勉励自己的话。因为出生在农村,爸妈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在学业方面他们自然给不了我什么帮助,我只能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丰富武装自己。争做第一不难,保持第一才是最难的,成绩一直在班上遥遥领先的我,在高考金榜上却排在了后面。选择汕大,说实话,是当时的一个无奈之举,特别是刚来汕大时,外面破旧的一切引起了我极大的伤感,后悔自己怎么会选择来这里。然而我犯了一个错,看待问题的角度太单一,光凭借一件事情的表象就给它打了分。恰恰相反,汕大反而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在这里,我有了太多的第一次,在这里,我明白了我以前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并且学会了如何跟他人相处,如何去关心一个人。还记得刚跨入大学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持一点警戒,担心自己做不好,并且还秉承着以前害羞怕事的性格。但我喜欢观察,喜欢思考。来自湖南的我,发现来到这里之后,人情冷暖,独特习俗,生活方式,太多的太多,都让我觉得陌生,然而我又不得不接受。远离家人的呵护,缺了班主任的万事关心,除却辅导员的一些建议外,所有事情还是得靠自己去掌控。慢慢地就发现,你不站出来,没人会知道你,没人会赏识你,只有你自己站起来显示自己,大家才会注意到你,你的才华才会被大家所赏识。所以说,在汕大一年多风风雨雨的日子里,我真的经历很多,也学会很多。我变得大胆,变得理性,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别人是帮不了你的。大一是我变化最大的一年,有好也有坏,刚入学时,大家都很活跃,面试各种组织,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借此锻炼一下自己。因此,我也不例外。我参加了两个组织:班上团支书,学院团委会,在组织里面,我受益最大的就是学会了如何去独自面对事情,如何处理团队队员之间的关系,哪些场合该严肃,哪些场合可以随意。然而,我也堕落过。爸爸妈妈闹离婚,情感遇挫,那时想到这些,总是一个人躲在宿舍苦,做什么事情都没活力。但最后理性还是占了优。我深深体会到一句话“我们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发现在别人伤感的时候你也跟着伤感没什么作用,特别是他们也看不清自己的时候,你更加不能跟着他们的步伐走,你要做的就是打起精神,做好你自己,这样你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其他事。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很多自己本来不太愿接受的事情,却又不得不接受。对美好大学生活的渴望现在好像在慢慢淡却掉。你会发现,大学里,很多人平时都是很悠闲自在,打打游戏,谈谈恋爱,或是一逢节假日就出去旅游,然后一碰到考试,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通宵加班,过一下书,或是通过不同渠道去获取有关考试内容的消息报导。所以,他们依旧拿高分,依旧可以不忧一切地玩,我不明白这种人生活的意义在哪里,当时为什么选择上大学。然而我也不欣赏那种整天只会学习的人,觉得要想这个社会上立足,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会学习,依旧需要懂得如何在人们中间长期生存的人才。学会如何让跟人交流、相处也是一种能力的获取。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可以帮助你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态度,可以说明很多问题,根据一个人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我们就可以大致看出这个人的品行,除却那些把自己伪装的很好的人。
大学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充满自由的世界。就像一辆车,而你就是这辆车的驾驶者,驶向何
方,就看你自己怎么掌控、怎么做决定。大学里面,往往一些人成绩显赫,不断地往上攀爬一些人却始终站在原点,甚置一些人走后退路线,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目标,整天就跟混日子一样,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可以想象,一个对生活没了激情的人,还何所谓去谈成功的事情。生活中能够抵挡住诱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人。如果我们抵挡不住诱惑,就会完全失去自我,就好比一些人迷上网络时一样,稍不留神,就陷进去了。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消逝,我也在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因为越来越觉得,如果不给自己定一个大致路线,碰到十字路口,我就常常会犹豫,更有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其实大一一进来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选的专业不是很对口(土木工程),但那时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又没什么人给你指导,就没想过转专业的事情,但现在却不得不想,我得为自己的人生铺一条路,一条自己能够走下去的路。所以就一直在考虑修第二学位的事情。在选择修哪个专业的上面,我和家人意见发生了分歧。法学,是家里人期待的,因为家里有人在法院工作。然而,我的兴趣却放在了另一门上面。爸妈说:“即使你不喜欢,但你要面对现实,有资源就好好利用一下,”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什么事情都得靠关系,一些人明明没什么能耐,却依旧能够过的逍遥自在,而一些明明身怀技艺的人却要整天活在担惊受怕中,因为他们担心,他们稍不留神,手中的饭碗就没了。为什么就不能靠自己去争取呢?难道这就是大家所希望的和谐世界?要想追求一个和谐世界,就得什么都服从大众。虽然有很多人动用关系不是本意,因为他们觉得这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古语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大家一惯地响应着这种行为,那它自然会变得理所当然,然而,如果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沿着自己的路线走,虽然不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但至少可以尝试,可以对改变存有一线希望。不尝试,就不能断测出任何答案,只能随波逐流。
大学,一个让人走向成功的地方,同时也是让一个人堕落的地方。一个承载着众多人梦想的地方,却同样也让一些人走向了深渊。错不在它,而在于我们人类之本身,合理利用,才
是我们最应该追求的。
专业年级:08土木学号:08111027姓名:罗剑霞
第五篇:大学生活中的思考论文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学习。我们都只为最终的目标而奋斗:考上一所自己满意的大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大学生活中的思考论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摘要:从中学步入到大学校园里,莘莘学子们首先遇到的困惑就是:我们该怎么度过这四年大学生活,该如何实现全面发展?本文依大学的性质,分析了大学的功能,为学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活;全面发展;建议
一、大学生活,我们该怎么过
对每一个刚入校的大学生,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而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说它迫切需要解决是因为:在高考的压力下,学子们在高中阶段不存在学什么的问题,每天睁开眼睛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物理难,化学烦,数学作业做不完”是对高中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的时间被老师和家长“精确”地安排着,不用思考今天要干什么,明天要干什么。然而,一旦走进大学校园,释去了诸多重负,这些学子们开始变得茫然:“除了上那几节课,我今天要干什么?”就成为刚刚入校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在这四年时间里,如果始终得不到答案,那么,大学也仅仅是他(她)人生中的一个驿站,而他(她)也仅仅是大学校园里的一个匆匆过客。因此,解决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这个问题就显得迫切了。
二、大学是什么
就我国的现实而言,大学,大都是学子们第一次在生理和心理上脱离家庭而开始迈进社会并开始独立生活,使他们有机会通过广泛地接触各种新的知识、思想和人群,不断地充实、提高和完善自我的阶段。因此,大学阶段对许多人来说,将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由此影响终身及影响他人。因此,从本质上说,大学首先是铸造一个“人”,在铸“人”的基础上,然后才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研究。
另外,大学教育,正慢慢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必修课程相对越来越少而选修课程相对增加,专业方向的淡化与灵活、课堂教育外非正式教育机会的增加(社团、交流活动、暑期实习)等等,这一切使得大学教育更象是一个超级市场:当你步入这个市场(进入大学)的时候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你所感兴趣的东西,投入你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这种投入会有一定的回报,这种回报,就体现于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中,而且,这种投入和产出有一定的相关性,你投入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会越多。
三、大学里,我们该怎么过
(一)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
德乃国家之基、民族之魂、为人之本。德育是人的教育,人通过德育而成为“人”。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合格公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蔡元培先生也说过:“德育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唯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都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教育之目的和教育之重。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除了从职业的角度掌握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学会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养成为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
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使用不当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有句话叫做:“丘吉尔是天才,希特勒也并非无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比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更根本、更重要。
199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时,被列为第一位的是人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挑战。2001年9月20日,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近9000字,可以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对于经过大浪淘沙走进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知识、方法可以很快掌握,但是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质,高尚的品德却不是朝夕可就的。只有把求知与做人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切实培养起自学能力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以后的自我教育。
大学教育和以往的教育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再只是单纯的死板的理论灌输,更主要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学习,掌握自学的能力。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在大学里所学到的东西。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自学能力是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是大学生在大学时代能否有效学习、发展成才的关键。
从学习的内容上来说,大学与中学的最显著的差异就是,大学里的教材(在此暂且称之为教材。严格的说,大学里本无教材,所谓的教材无非是最好的参考书罢了)比中学的课本厚了许多,也多了许多;另一差异就是大学里的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感悟、去掌握,而且,这些知识未必都是我们的专业需要。这些变化都提示我们:大学里,老师不可能像中学里那样,讲解做到面面俱到,这一变化必然要求我们能够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自己知道怎样去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学到真正的终生受用的知识。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三年左右的时间,人类的知识量就会翻一翻,大学毕业了,如果不会自学或者还没有养成自学的本领,不会知识更新是不行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
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其实所掌握的东西极其有限而学无止境,这也要求我们具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就好像一名医学生,要让他(她)在学期间,就接触到各种疾患,这不可能。圣人无常师,大学里面,学生就是老师,老师就是学生,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矣,也印证了那句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笔者的老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读书时,有一个问题向刘望夷老师请教,刘老师说:“你是搞这方面研究的,你就是专家,别问我!”就是这个道理。
(三)扎扎实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人生的阶段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学习阶段,第二个是将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在经济社会中进行应用而为社会贡献价值、并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基础,做不好第一阶段就无法做到第二阶段。
如何评价每个人第一阶段达到的效果呢?那就要看他(她)是否具备了成功进行第二阶段的能力。在这里用“能力”而不是“知识”这个词,是因为知识如果无法转化成外在的能力,其本身是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正如书店里的书摆在书架上没有任何价值,只有通过人的学习并转化成他的行动能力、可以用于创造价值并解决问题时,才体现了它的价值。
大学阶段是学习阶段的关键,也是如上所述的第一阶段是否能够顺利过渡到人生第二阶段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度过了大学四年而没有具备在某一方面专业的能力,那么这个大学生对社会的效用将与中学生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了却什么都不会做、眼高手低的根本原因。假如一个医学生,如果没有掌握丰富的临床知识却从事临床工作,恐怕会是件很恐怖的事。
从现实上来说,上大学无非是想找一个理想的工作,而专业课可能是找(好)工作的基础,也是同学们走出校园后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手段。可以这样说,大学里其它方面不管有多么优秀,如果专业课没学好,没有拿到毕业证,那么这一切可能只是零。当然,毕业证与我们的个人能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没有毕业证,可能连证明我们有这个能力的机会都没有。一座再高的大厦,不挖好奠基石是永远无法建造的。这一点,我想我们的学子们应该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四)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健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就人类发展和文明的核心来说,智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出现,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化机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现代大工业的发展都是人类智力发展的结果。而人类智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有力工具,没有人类智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学习在人类智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地学习,建立健全合理的知识体系,才能为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提供牢固的基础。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当代的大学生必须不断地积累、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为以后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知识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没有人能够学到全部的知识,只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从职业的发展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才者”。快乐和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但哪个领域是你的最爱?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只有接触,唯有偿试,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而大学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任何一个学子接触并偿试众多领域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场所,而这一接触、偿试过程也是一个人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当代的大学生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短暂的时光,充分把握好在校的四年时间,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各种资源,多跑跑图书馆,多看一些课外书籍;另外,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接触更多的领域,拓宽自己的视野,创新自己的见解,达到与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既便你的最爱与你正在学习的专业相距甚远也无妨,无非是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其实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未必就能决定将来的工作方向:笔者一位同学本是生物学本科毕业,但大学毕业时却考取了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同样,职场中的人们也未必都从事着本专业的工作,而他们的大学生活也未必是一种浪费,因为他(她)们掌握了适应全新工作的能力,也足够他(她)们从事全新工作,这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大学里,我们可以尝试一切新的东西,可以做人生的各种实验,而任何实验的过程都是自己主动的过程,最终弄清楚我们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正是这样一个个主动的过程,才最后决定了四年前相差不大的我们,一起进入同一个校园,听同样的教授的同样的课,在同样的环境中同样的生活,四年后却有着大不相同的未来。
总之,大学校园里,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品德修养,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奉行严于律己的信念,并切实的遵行它。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技术精湛,也要厚德载物。
参考文献:
[1]张劲.儒家的“仁义”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15(1):31-33.[2]潘耀芳.新时期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和关键举措[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113-115.[3]张颖颖,周先进.试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J].文教资料,2011,(12):215-218.[4]线静.浅谈大学生的学习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0,(17):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