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读完《乡土中国》一书,感触颇深,让我非常感动的是费孝通老先生的那种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实实在在做研究的精神,他一生着力于实地调查研究,所以费老先生的文章总是透着一股“实在”的气息,有人评价说他有三勤:脚勤、脑勤、笔勤。确实,费老先生一生东西漫行,南北穿梭,他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均在路途当中,综观费老一生学术成就,有两部代表作不可忽略:一是奠定他在中国社会学领域崇高地位的成名作《江村经济》,一是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按照费老先生说法,他“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描述,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殊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我本身就是在农村生活长大的,因此,对于费老先生所讲的某些乡村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共鸣,以下具体谈一下我的感受。
谈到乡土本色,费老认为乡土社会有两大特种:一是生活在农村的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还有一种是乡土社会的信用,是对一种行为的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确实,生活在农村的人,大多是以农业为生的,而他们最离不开的也就是土地了,不管社会怎么迁移变迁,土地是不会变更的,所以他们只有守着那份世代传下来的的土地,才会有一口饭吃,才能活着,按照费老的说法,直接靠农业为生的人是黏在土地上的。以此看来,祖祖辈辈世代定居在某一个乡村是很平常的事情,如若不然,就不会有那些个千年古村了,就不会有一些家族祠堂了。说到农村人的信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世代受着传统和礼俗的熏陶,自然认为现代社会的契约合同在农村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在他们的眼里,农村是一个不需要法律制约的地方,他们不需要法律来约束人,来“治人”,因为有更高一级的思想在制约着他们,那就是道德和礼俗,在他们看来,道德和礼俗治的是人的心,如果农村里有什么人犯了什么错的话,那么那些犯了错了的人必定是要受到良心的谴责的,如果是更严重的错误,那他肯定是会受到村里人的议论的,遭人谴责甚至唾骂的,他的家人也会因此在村里边抬不起头,更有甚者,祖祖辈辈生活在村里的人就因为一次错误而被驱逐出家族驱逐出村,代价是比法律的处罚更严重的,所以,农村人一般是不敢犯错误的。自然,乡村社会的信用是可信的,是可靠的。就拿我生长的农村来说,农村的信
用是显而易见的,借钱在乡村社会是很平常的一家事,一般的小额的借款是从来没有借条的,双方口头约定,而且没有利息,没有时限,凭的就是世世代代都在乡村里居住着,土地,亲戚关系什么的都在这个地方,断然是不会拿着钱跑掉的,还有就是知家知底,农村就那么大,每一户有几口人,干什么的,村里边的人都是互相熟悉的,因此,借钱凭的就是信用,一种对借款人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信用。
说完信用,在回过头来说说土地,费老说,土地是以农业为生的人的命根子,这句话我固然是赞同的,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正是土地养育了我们世世代代的人,离开土地我们便无法生存,不仅仅是以土地为生计的农村人,就连生活的现代社会大都市的城市人也是如此,我们的吃穿大部分是土地给予我们的,土地是最慷慨的造物主,她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了我们食物,给了我们衣物,给了我们一切,离开土地,不能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说到这里,我想到城市里的一些偏激言论者,他们看不起农村人,他们看不起农民工,嫌他们脏,嫌他们土气,没有文化与素质,然则却没有想到就是这些脏兮兮农村人在养活着他们,没有他们去悉心的耕种土地,我们的粮食从哪里来?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力,我们的高楼大厦从哪里建,我们的汽车从哪里造,我们的马路,我们的环卫,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因而土地是农村人的命根子,而农村人才是社会的建造者。
在这里,不得不说现在我们社会的另外一个令人堪忧的景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大机器工业的高速发展,城市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进入城市,造就了大批的劳动岗位,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农民进城务农,由于在城市获得的报酬收入是远远高于种地的收入的,所以近些年民工潮愈演愈热,随之而来造成的是农村的空巢,“空巢老人”、“空巢儿童”种种现象也由此而生。但是,我想说的是,农村的土地也开始慢慢的变成荒地,甚至农民把祖先世代传下来的的土地也都卖了,这种现象近几年越来越严重。就拿我们村来说,我们村是离县城两公里远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现有二十多户人家,人口一百三十多人,从03年开始,我们县城开始扩张城区,慢慢的我们由以前离城区很远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慢慢的演变成为了县城的郊区,正因为如此,我们村里的土地也越来越显得贵重起来,记得我小的时候,村里边各家各户都是有自己的土地的,我们种的每年一季的水稻,每年村里边的人都按时插秧种田,秋天收割,一幅繁荣的景象,小时候家里养的也还养牛,养猪,我也干过放牛娃。后来最近七八年的时间,大多数村里边的人都开始外出务工,后来也有一些开始做些小买卖,当然发迹的也有不少,村里的土地都渐渐的荒了,大片大片的田里都长满了野草,只有那么几户人家还在种田,多数是一些岁数比较大的人,他们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土地,舍不得让自己的土闲着。还有一些就是把别人的闲着的田地租过来种,说租其实也不是,就是打一声招呼,等到收成了就送田地的主人两袋大米权当酬谢,然而就是这样,土地还是越来越荒的多,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田间的路都不大清晰了。近六七年的功夫,村里边的人家基本上都盖了新房子了,当然都是在自己的田地上盖的,大多数人都迁到了村西边的靠近城区的路边盖的新房子,老村子里边就剩那么两单间低矮的瓦房还住着人,都是些老人了,不愿意挪动自己住了一辈子的窝,尽管村西边离老村子就那么一二百米的距离。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注意到了土地的重要性了,他们意识到土地就是金钱,因为离县城近的别的很多村的土地都被开发商高价收购去了,他们回到自早已荒了的田地,开始种树,一种上树那边代表着自己的田地又多了一份保障,谁也那不去,就放在那里,等着它升值,等着有一天开发商过来收购。后来,村里边的人都开始注意保护自己的土地了,哪怕是一个厕所都不放过,因为他们认为寸寸土地寸寸金,自己的保护好了起来之后便开始了打其他闲置的至今没有名分归属的土地的注意,后来,就因为那几片地,村里边的人闹不和了,大家没有往常的那种和睦了,为了利益开始勾心斗角,表面上大家见了面还是和和气气的,但是谁知道背后又会给你使什么样的道道呢,人心散了,交往也就少了,不能算是真正的乡村了吧。其实,别的村庄也跟我们村大差不差,土地是得到重视了,可以在那里荒着,闲置着。
说到文字下乡,我感触颇深,乡村是可以没有文字的,因为是世世代代的乡村文化都是口头的经验表达,任何一种手势一种眼神都是乡村的文字,就像中国有那么多的乡村,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方言,方言跟方言是很不一样的,南方的跟南方的方言不一样,北方的方言也都不一样,南北方的方言差距更大,然则他们却都会一直的存在下去,几千年来都得以传承,靠的不是书本的记载,也没有书籍,更是很多方言的文字我们根本就在字典里找不到,它们的传承就是口口相传,句句学习,每一个乡村都是自己村民的学校,在村里,村民们感受着自己乡村独有的文化,独有的语言,这就是乡村的文化,它不是借助教学,而是借助人。说到我们村,到现在为止,村里边就我这一代的同龄的五个孩子度过大学,先前是没有的,就算是比我们小一辈的那些孩子也都没有念过大学,有七八个孩子吧,最高的念过初中,现在他们大部分都业已成家立业了,在村里,尽管现在的家长慢慢地明白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然则,他们的理解也是有偏激的,他们会拼命的供着自己的孩子上学,更会不惜砸锅卖铁,告诫孩子一定要考上大学,然后他们就轻松了,他们的任务就到此了,可是,他们只是为了让孩子上大学而上大学,因为不那样的话会显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他们同时也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读完大学就可以找个像样的工作了,他们只是为了教育而教育,为了上学为上学,就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读到家族,又深有体会,费老说“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有个专门的名称,氏族”。的确,在我们村又叫“一个门里边的”,拿我们村来说,一共有二十多户,可是却分了六个家族,最大的一个家族由九户组成,他们是“一个门里边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村的这种家族的分类是按照我爷爷他们那分的,爷爷的以后的孩子都是一个家族的,殊不知爷爷和爷爷之间也可能是“一个门里边”的,可是就是这么分了,也许是土地惹的祸,大家觉得分清门户很重要吧,这样一来的,一个家族之间的交往就比较频繁,他们也都是抱团的,一直对外,任何一家有什么困难,其他门户就会齐聚一堂,开个会解决这个事情,而那些个独生子女的门户也自然落不着这好处了。
先写这么多吧,以后会继续重温费老的经典之作,乡土中国,希望下次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第二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一、《乡土中国》相关介绍
(一)作者
费孝通,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苏吴江。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1936年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人类社会学,师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38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于民主爱国运动;1958年曾被打为右派,罢免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职务。1945年至1952年任西南联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期间著成《乡土中国》。200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二)书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初版与1947年。一共由12篇文章组成。
本书原是费孝通1947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开《乡土社会学》一课的讲义,辑录而成书。书中,作者语言通俗简介,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二、乡土中国文化特点
(一)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社会。人民自古与泥土为伴,靠种地谋生。“以农为生的人,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泥土是搬不动的,因而形成了乡土社会生活的地方性。所谓地方性,即是说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独立的社会圈子;而区域内却是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种熟悉表现为对人无缘由的信任和对自然规律的灵活运用。
(二)乡土社会的结构是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社会结构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关系越远人情越薄。第二,公私相对,比如世界与国家、国家与家庭这两对关系中,判断国家是公是私的结论就会截然不同。第三,克己而不克群。第四,维系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因所施对象与自己的亲疏远近而不同。
(三)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乡土社会靠“礼”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礼,不同于“文明、慈善”等的含义,而是一种成规。乡土社会的地方性成就了人们对事物的熟悉,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生活习惯自然就形成了经验、形成了传统。靠传统过活是灵验的,“照着做就有福,不照着做就出毛病”,于是人们就从心底产生了对传统的敬畏,这敬畏使传统得以延续。不同于法律和道德靠社会舆论的外力推行,传统的推行方式是依靠内力,依靠人们心里对传统的信服。传播礼的理想方式是教化,即通过长期的教育把外在的规则内化为习惯。知礼是责任,小辈如果在行为上出了不合规差错,那么长辈一定也犯了教化不到位的错误。古语所说的“子不教,父之过”大抵就是这个道理。在乡土社会,称得上德高望重的人必对礼知之甚多。而乡土社会用来解决矛盾的方式,即评理,就是通过德高望重的“长老”对纠纷双方教育一番,说的大家都心服口服,不再纠纷。
(四)乡土社会奉行长老统治
社会继替,是指社会成员的新陈代谢,是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乡土社会因其地方性,可被看作是变化极缓慢的静态社会。
长老统治是来源于社会继替的一种权力。每个人都来人间走一遭,要学礼。学习并非天性,需不怕困、不惮烦,因而要有外力加以强制。这种外力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力,是教化性的、爸爸式的权利,即长老统治。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长老统治的一个实例。
三、联想及思考
用《乡土中国》中所述的文化特点,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可以解释我国的农民工现象。
(一)户籍问题
中国农民工流动呈现出大雁迁徙似的特点——平时在外打工,农忙时节和春节回到原籍。我们发现老一辈的农民工很难在打工的城市扎根,新一代农民工又因为户籍问题得不到解决,一样难以做到彻底的迁移。
农民工流动之所以呈现出这种特点,究其文化原因,是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所决定的。农民自古靠土地为生,即使在现今的社会现实中一部分人弃农打工,但存他们骨子里的对土地的眷恋和务农的本性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在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不仅要简单的思考户籍开放与否的合理性,也要从文化层面进行考虑,从而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欠薪问题
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农民工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导致的欠薪问题尤为严重。一般而言,我们将其归咎为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提出解决措施时,“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这一项必不可少。
然而从文化角度而言,农民工正是出于对他人的信任,从而默许了劳动合同缺失的事实。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未能及时转换对周边人的判断,仍旧保持着“对人熟悉”的认知惯性。他们将原本质朴的信任带入到商业化的劳资关系中,因而产生了难以解决的欠薪问题。但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实际上就颠覆了他们一贯信任的处事习惯。这必定会对乡土社会的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如何在保护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值得我们思考。
第三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范文模版]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对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在大学的时候有过短暂的接触,当时只是随手地翻了几页,在脑海里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在研究生阶段,看过导师给的一些重要的阅读书目之后,又又一次地发现了这本书,从图书馆借来,看完之后,对于这本书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跟平常的社会调查报告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虽然说是概念,但从费孝通先生的论述来看,他是从具体的农村生活细节出发,不是简单地泛泛而谈,而是在具体事物里核实的。
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的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浓浓的乡土气息,没有了让人望而却步,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读过之后却有一种豁然开朗感。这就是费先生的高明之处,他的语言在当今的我们看来也是那么轻松易懂,原因在于这种乡土气息早已与我们的文化交织融合,不能分离,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结构如何变化,中国还是乡土中国。
文章分多个章节进行了论述,以下主要是我从每个章节里所得的体会和感想: 第一、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人们生在土里长在土里。土地是中国基层社会的根本。农民的土气是因为土地的不流动而发生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局是常态。乡土社会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孤立与隔膜,简单的农耕活动不需要复杂的分工与合作。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有地方性的,区域间接触上,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生于斯,死于斯,对于乡土社会里的人来所,终老还乡是最终的归属。这是一个没有陌生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来自于人们心里彼此的熟悉。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些没有来由的信任就是规矩,使人们”从心“世代习来的。
第二、文字下乡
乡下人的”愚“并不是智力上的缺陷,而是其生活环境所造成的,乡土社会是通过彼此的“熟悉”建立起来的。在此中,言辞不一定达意,熟人间的交流是靠眉宇之间的传情达意。文字非得下乡?非也。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必须要识字了,因为要科学种田、操纵机器。但是实际上我的母亲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基本没有文字,长年没有阅读和书写,因此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读我的家信都很吃力。这无疑是费老观点的例证,说明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
第三、家族
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是氏族,是一个事业单位,赋有经济,政治,宗教等各种功能,是具有绵延性的。西方的家庭,夫妻是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在此费老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西方贵族家族的模式而更多的是现代西方的家庭模式?我们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是纵轴。为了事业单位的效率,就得牺牲感情,讲求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夫妻间得相敬如宾,女子要有“三从四德”,亲子间要讲究负责和服从。乡土的中国社会是同性聚集的社会,同性之间寻求感情安慰,而守着老婆的男人却被看作是没有出息。中国人在两性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这种社会圈局中养成的性格。
第四、男女有别
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文化模式,讲究稳定。它不必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聚顶好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心理上的契洽是没有必要的。这也便是中国乡土同性社会特征的一个原因。费老还用歧视性的话语描述了同性恋的可能。这样求稳的社会使得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安于现状,并不像把理想改变现实。这是亚普罗是的文化模式,是个安稳的社会。
第五、礼治秩序
乡土社会秩序维持是靠“礼治”实现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时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依靠国家的权利来推行的,礼靠的事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传统让人有一种敬畏感。礼便是使人们在被教化的过程中产生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教化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主动服礼,而个人克己复礼而向外推演。在国家,君主通过执行种种复杂仪式,为百姓做出标榜以示天下,由上及下教化百姓,用传统的道德的威慑和宗教式的崇拜力量来统治百姓。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第六、无讼
费老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在这本书中费老阐释了奉行个人平等主义、个人权利本位的法治理念与乡土社会“礼治”传统的冲突。因此“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近二十年来司法改革的成功与曲折,司法公信力所遭遇的危机,或可部分从中寻找一些答案。
第七、无为政治
费老阐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模式:注重社会冲突方面的横暴权力和注重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利。横暴权力也是指独裁,其权力的根本驱使乃是利益。然则中国自古是古老的农业国,其社会分散归并为一家一户,其经济基础虚弱不便于构架横暴权力。在乡土社会中的基层实行类似“同意权利”的社会契约,然而社会分工极少,在这种自给自足,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中国社会逐渐承认了一种趋于稳定的无为政治。“无为”亦所谓求稳,人生老病死求的是颐养天年,在中国的乡土社会,这种家庭内各自的微循环所带来的安逸感抚慰了几千年的国人。
第八、长老统治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给乡土中国及当代农村带来的不安于焦躁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认识传统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第十一章中,费老谈及了不同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的另一关于权力的观点。这加深了对中国基础社会的理解,是社会继承中的教化学的权力。众所周知,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相应的也有不同的文化习俗与社会制度,每个人对之的了解诚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时候教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样的权力在亲子关系中无疑是最明显的,家长对孩子的干预可谓是方方面面,担不可称之为横暴权力,因为这样的权力中对利益的追求显然是其次的。因此,教化的权力是文化的,教导是社会普遍认同的规范。教化的权力在成人中也是适用的,但条件无疑更加苛刻,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地保障。人们对于比自己年长的人,要抱着更尊重的态度。文化的稳定,人们可以从长者那里学到经验,作为指导,党文化不稳定时长者的经验便变得不那么适用于自身的情况,尊卑长幼也并不显得如此重要,这 无疑与乡土中国不符。因此,费老将这种既非民主又不是专制的教化权力称为“长老统治”。
第九、名实的分离
社会变迁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当社会变迁的时候,会出现惶恐和不安。而社会中的”文化英雄“能够提出办法,支配跟着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新的权利形式——“时势权利。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英雄代表了一种新的诉求,一种新的尝试。作为一个时代的风向标,他连接了愚昧过去与大众幻想中的未来,充满了希冀。顺着这个概念,费老讲到了苏联的“独裁”,试图用“时势权利”来解读这种新的社会关系。我认为,时势权利应该是作为一种类似于过渡权利的东西。当一种权力形式已经无力维持社会的稳定,矛盾激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是社会变迁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时势权利”,然而当一种新的社会关系趋于稳定时,“时势权利”就应当被另一种权力所替代,而不能称作是“时势权利”了。
以上九个方面就是在我读完《乡土中国》后,同时又看了一些有关费孝通先生以及这本书的介绍后所产生的感想,理解地较为浅显,以后还会对这本书进行进一步地研读,相信在多读、精读之后,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四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FROM THE SOIL: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人们生在土里长在土里。土地是中国基层社会的根本。农民的土气是因为土地的不流动而发生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局是常态。乡土社会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孤立与隔膜,简单的农耕活动不需要复杂的分工与合作。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有地方性的,区域间接触上,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生于斯,死于斯,对于乡土社会里的人来所,终老还乡是最终的归属。这是一个没有陌生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来自于人们心里彼此的熟悉。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些没有来由的信任就是规矩,使人们”从心“世代习来的。
文字下乡
乡下人的“愚”并不是智力上的缺陷,而是其生活环境所造成的,乡土社会是通过彼此的“熟悉”建立起来的。在此中,言辞不一定达意,熟人间的交流是靠眉宇之间的传情达意。文字非得下乡?非也。
再论文字下乡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装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文化的传承可以以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延续。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文字之于定型的乡土社会是没有必要的。
差序格局
西方社会是团体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和制衡。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是差序格局,社会关系如圈圈扩散的波纹,社会圈子的范围决定于波纹的中心,是可伸缩的。我们的社会讲攀关系,讲交情,是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孟子》善推,克己修身,成了中国乡土的根本。孔子的大的体系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思想的体系与道德的推崇总是由点及面通过社会关系扩散开来,所谓大同天下这个天下即是整个平面。而具体来说,不同的社会圈子交集在一起,却从来没有团体格局那样的整体性。
中国人克己不克群。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延续。在象征着团体的西方宗教观念下,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概念:意识每个人在神前的平等;意识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发生权利的关系,权利与公道的“代理人”——政府接受者权利的制衡与监督。在差序格局中,最重要的是“克己复礼”。孝、悌、忠、义都是私人的道德要素,“仁”是逻辑上的综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在缺乏具体化团体的乡土社会,“仁”的体现总是要回归到具体的私人伦常关系。
家族
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是氏族,是一个事业单位,赋有经济,政治,宗教等各种功能,是具有绵延性的。西方的家庭,夫妻是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在此费老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西方贵族家族的模式而更多的是现代西方的家庭模式?我们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是纵轴。为了事业单位的效率,就得牺牲感情,讲求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夫妻间得相敬如宾,女子要有“三从四德”,亲子间要讲究负责和服从。乡土的中国社会是同性聚集的社会,同性之间寻求感情安慰,而守着老婆的男人却被看作是没有出息。中国人在两性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这种社会圈局中养成的性格。
男女有别
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文化模式,讲究稳定。它不必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聚顶好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心理上的契洽是没有必要的。这也便是中国乡土同性社会特征的一个原因。费老还用歧视性的话语描述了同性恋的可能。这样求稳的社会使得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安于现状,并不像把理想改变现实。这是亚普罗是的文化模式,是个安稳的社会。
礼治秩序
乡土社会秩序维持是靠“礼治”实现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时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依靠国家的权利来推行的,礼靠的事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传统让人有一种敬畏感。礼便是使人们在被教化的过程中产生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教化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主动服礼,而个人克己复礼而向外推演。在国家,君主通过执行种种复杂仪式,为百姓做出标榜以示天下,由上及下教化百姓,用传统的道德的威慑和宗教式的崇拜力量来统治百姓。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无讼
维持李素的两不再身外的权利,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意修身,注意克己。理想的礼治试图通过每个人的自我遵守规则二省去监督。现实的法律为百姓带来不安,超越道德的另外一种陌生的力量开始裁决他们的日常生活,其完全不同的裁决原则及所带来的副作用在稳定的乡土中国常常难以施行。
无为政治
费老阐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模式:注重社会冲突方面的横暴权力和注重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利。横暴权力也是指独裁,其权力的根本驱使乃是利益。然则中国自古是古老的农业国,其社会分散归并为一家一户,其经济基础虚弱不便于构架横暴权力。在乡土社会中的基层实行类似“同意权利”的社会契约,然而社会分工极少,在这种自给自足,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中国社会逐渐承认了一种趋于稳定的无为政治。“无为”亦所谓求稳,人生老病死求的是颐养天年,在中国的乡土社会,这种家庭内各自的微循环所带来的安逸感抚慰了几千年的国人。
长老统治
“民主政治的形式就是综合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结果”
“文化和政治的区别是: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统一的,但文化对于社会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叫化过程”
“”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政为德’的政是教化性的。‘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
“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给乡土中国及当代农村带来的不安于焦躁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认识传统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血缘和地缘
血缘的意思是任何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血缘社会是稳定的,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结构的稳定。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亲密社团的团结性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社会关系中权利与义务必须有相当的平衡。
“货币是清算的单位和媒介”算账一词便是绝交之谓。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商业也是不能存在的”商业的出现在稳定的依靠极其牢固血缘关系构成的乡土社会会破坏已有社会关系中微妙的有人请构成平衡。“贸易”和“馈赠”是不能放在一起的。“贸易”讲求平等,规定双方权利与义务并要有法律的保证。而“馈赠”只讲求往来人情。所以:“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名实的分离
社会变迁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当社会变迁的时候,会出现惶恐和不安。而社会中的”文化英雄“能够提出办法,支配跟着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新的权利形式——“时势权利。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英雄代表了一种新的诉求,一种新的尝试。作为一个时代的风向标,他连接了愚昧过去与大众幻想中的未来,充满了希冀。顺着这个概念,费老讲到了苏联的“独裁”,试图用“时势权利”来解读这种新的社会关系。我认为,时势权利应该是作为一种类似于过渡权利的东西。当一种权力形式已经无力维持社会的稳定,矛盾激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是社会变迁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时势权利”,然而当一种新的社会关系趋于稳定时,“时势权利”就应当被另一种权力所替代,而不能称作是“时势权利”了。
“社会变迁可以吸收在社会继替之中的时候,我们可以称这社会是安定的。”
“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够追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举例英国的改革。
“环境变动的速率和领导阶层适应变动的速率配得上才不致发生流血的革命。”
在中国的乡土社会,“思想统治”不断被新的“注释”加以改变,“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
“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
从欲望到需要
“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问题不是在要的本身,而是在要什么的内容。这内容是文化所决定的。”
“‘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功能是分析的结果,是营养而不是味觉。”
“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以他们的需要去计划。”
第五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上次看完《万历十五年》后,我就一口气把《乡土中国》也看完了。说实话,对我这样一个不爱看书的理科生来说真的是一个挑战。不过相比《万历十五年》,我觉得《乡土中国》更易懂。原因有二:
一、我不太喜欢历史类的书籍。其次,《乡土中国》是从农村的角度解析中国的乡土性。我来自农村,书中许多事深有体会。
这本书写于一九三七年,距今已七十余年,但在看这本书时,我丝毫感觉不到时代的阻隔带来的距离感。这也恰恰说明我们仍没有从乡土社会中完全蜕变出来,而乡土社会是稳定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相对稳定的。今天的中国还在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之中,不可否认它还带有很强的乡土性,也正因为如此,《乡土中国》这本书直到今天还是很有价值的一本书。
《乡土中国》是一本社会学的著作,但包含的内容却远远超越了社会学。这本书是作者对本民族文化社会学层面上的重新审视。他解释了很多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概念,比如差序格局。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是通过与西方社会的比较凸显乡土社会的特点,进一步论证乡土社会的文化是由乡土社会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是由乡土社会的整个历史地理环境决定的。
本书共包括十四篇,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乡土中国的形成、特征与本质。
第一篇《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这里讲的乡土社会,并不是具体的简单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社会的本质是乡土性的,这是一种传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外来文化与中国乡土文化发生碰撞的今天,也许在中国农村依然保持着原有的乡土社会的特征,但这座“堡垒”并不再像以往那样坚不可摧。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在城市发生了变化。城市是现代化的产物,吸收了许多现代社会的特点,同时又留有一些乡土性。
第二篇《文字下乡》,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文字是多余的。
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进一步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作辩护。
“文字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不仅不唯一,而且有很多缺陷。”文字固定了声音,但却是声音的异化。我们通过文字所唤醒的,往往是间接的、与我们生命有距离感的观念,而非情感。文字的间接性使多余的东西或相寄生从而离真诚越来越远。卢梭曾谈到,“越是面对生动、具体的东西,词就愈加无奈,但人的文化却向着无奈的方向发展,说话抛弃了姿态,写字代替了说话,这意味着人类的堕落”。在乡土社会,人们更多使用的是“特殊语言”,它比文字更有效的传情达意,摆脱了语言这个筛子,使情感表达的更加天真自然。
尽管如此,文字仍是现代化的必要工具,作者只是在以一种客观中带有肯定的态度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做辩护。
第四篇《差序格局》,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进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第五篇《维系私人的道德》,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难以找到一个笼统的道德观念,道德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存在。
第六篇《家族》,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性质特点。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第七篇《男女有别》,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第八篇《礼治秩序》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从和成规。
礼治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治,为了避免引起字面上的误解故称其为礼治。礼治的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的应对生活问题。“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到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而在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日新月异的生活,传统远不能应对新生活、新问题,剧烈的变迁也不可能允许人们从容不迫的进行种种试验。这种情况下礼治必然面临崩溃的危险。要保证大家有序的应对共同问题就必须有另一种力量来代替“礼”,这其实就是法律。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的原因了。
第九篇《无讼》,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发生了很多的副作用。
乡土社会本身固有的一套社会调整机制还并未完全脱离实践,甚至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现代司法在此时硬生生的挤进来排挤传统,无疑会遭到质疑。我国现行法中的大部分都是从西方搬过来的,这与我旧有的伦理观念有很多冲突的地方,比如继承问题、权利观念等。这些从实体上已不易使老百姓得到认同,程序上的生疏与隔膜就更不言而喻了。传统伦理与现行司法的冲突已然使“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这种情况在今天已有所改观。改革开放三十年余来,我们破坏了许多旧秩序的同时理想中的新秩序却尚未建立起来。这使得很多举措难以得到群众理解和拥护。
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审慎的对待种种社会因素,综合考虑我们特殊的社会语境,确保民众可以真正得到其中的好处
第十篇《无为政治》,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篇《长老统治》,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这是从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上来谈的。横暴权利是冲突性的,而同意权力是合作性的,是两种极端。中国社会在根本上是乡土性的,既非单纯的横暴,也不是完全的同意,(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完全只有一种形式的权利)乡土性的中国产生了费老所说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权力结构——长老统治。
长老统治的前提和礼治一样,都是传统可以有效的应对生活问题。我认为在当今中国的城市中,长老统治并非依然占有统治地位,而应是长老统治与同意权力共存的时代。这是一个过渡的过程,并非完全乡土化,也非完全现代化,而是两者兼而有之。
第十二篇《血缘与地缘》,说明了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第十三篇《名实的分离》,论述了在长老统治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虚伪在这种情景下是必须的。
第十四篇《从欲望到需要》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我们要用实质性的东西对一些文化现象做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解释,特别是对一些所谓的“劣根性”,“劣根性”不能作为解释问题的根源。比如谈到中国人的虚伪时,如果能对名与实的分离作深层次的剖析,从历史地理等环境出发,从每一个社会语境出发,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与它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有它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