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震局破坏性地震应急措施方案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我市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应急活动的管理,及时高效的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地震应急工作要在市政府领导下实行统一管理,坚持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具体做好本部门的地震应急工作。第三条市地震局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市地震应急工作。各县、市、区地震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第四条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必须遵守本预案。第二章应急机构第五条市政府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政委由市委书记兼任,总指挥由市长兼任,副总指挥由副市、军分区司令员、驻军部队首长兼任。成员由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参加。其职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地震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设在市地震局,震前日常工作由市地震局负责。第六条指挥部设以下办事机构:(一)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秘书长兼任。负责提供震情、震灾等方面的信息和救灾第二篇:地震局家庭地震应急措施方案
1.地震的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2.地震的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3.地震观测台网
要捕捉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
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专门从事地震观测的台站叫地震台或测器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现代的地震仪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甚至还有专门的海底地震仪和深井(钻孔)地震仪。相当一部分地震台站现在已经不需配备专人进行观测,就能自动记录地震信号,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将信号自动传送到接收中心,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这叫做遥测地震台网,、包括**省在内,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立了现代化的遥测地震台网。此外,还有地电、地磁、重力、地形变、地下流体等地震前兆观测台站。
解放前,旧中国只有一个地震台、三个地震工作人员,地震事业极为落后。解放后,新中国的地震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年.**省第一个地震台——成都地震台,在成都西郊建立。**年**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地震事业加快发展步伐,**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经过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地震观测台网已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立了I000多个现代化的地震台(含地方地震台),地震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了电子、无线电传输和数字化等高新技术。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2.地震的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3.地震观测台网
要捕捉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
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专门从事地震观测的台站叫地震台或测器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现代的地震仪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甚至还有专门的海底地震仪和深井(钻孔)地震仪。相当一部分地震台站现在已经不需配备专人进行观测,就能自动记录地震信号,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将信号自动传送到接收中心,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这叫做遥测地震台网,、包括**省在内,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立了现代化的遥测地震台网。此外,还有地电、地磁、重力、地形变、地下流体等地震前兆观测台站。
解放前,旧中国只有一个地震台、三个地震工作人员,地震事业极为落后。解放后,新中国的地震事业有了年.**省第一个地震台——成都地震台,在成都西郊建立。**年**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地震事业加快发展步伐,**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经过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地震观测台网已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立了I000多个现代化的地震台(含地方井水变色,动物惊慌,有些人会感觉难受
地下水:当岩层受力变形时,地下含水层的状态也会变化,因此地下水往往产生一些异常现象:井水翻花冒泡,忽升忽降,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但地下水易受环境影响,因此,发现异常不要惊慌,先报告地震部门。
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
动物异常:
多次地震震例表明,动物在震前往往会出现反常行为,下面是一首歌谣,讲的就是震前动物前兆: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地声强烈而怪异
地光明亮而恐怖
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往往结伴出现,都是在临震前或震时。地声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地光的颜色多样,形状各异,在带状、片状、球状、柱状,还有火样光等。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地震台),地震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了电子、无线电传输和数字化等高新技术。第三篇:地震局应急措施方案
1总则
1.1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及《**省地震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2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减灾,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做好地震灾害预防和灾害救援准备工作。
1.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地震应急工作,制定、完善本地区的地震应急预案,做好地震应急抢险准备工作。
1.4地震应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市政府和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有关机构、人员应分别按各自职责、业务范围和预案相应的规范、要求,采取紧急措施做好应急抢险和恢复重建工作,市监察局应对抗震救灾工作中各单位的行政行为进行全面监督。
1.5在破坏性地震应急过程中,按《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有关条款,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玩忽职守、循私舞弊,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2组织指挥机制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指挥长:分管防震减灾工作的副市长
副指挥长:市政府秘书长、市防震减灾局局长、市财政局局长、市民政局局长、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警备区司令员、震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
成员: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教育局局长、市建设局局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市交通局局长、市水利局局长、市农业局局长、市卫生局局长、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市市政公用局局长、市房产管理局局长、市商务局局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市政府信息产业办公室主任、**供电局局长、相关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及移动通信、电信、供气、供水等单位领导组成。
“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防震减灾局。办公室主任由市防震减灾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局长担任。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和地震动态并及时报告市政府领导,经市政府批准及时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负责与震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处理其他涉及抗震救灾的有关工作。
2.负责传达、落实中央、省、市领导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提出具体的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
3.组织协调救灾物资、资金的筹集、安排、调配。
4.组织抗震救灾新闻宣传报道及新闻发布会。
5.负责中央、省慰问团和外援人员的有关接待工作。
6.负责处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有关防震减灾方面的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3地震预报和临震措施
3.1地震预报的发布,严格按国务院《地震预报管理条例》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条例向社会散布和泄露地震预测预报意见。
3.2.1全市地震部门密切监视震情,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地震局报告震情趋势。
3.2.2已发布地震短临预报的地区,如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应及时向市政府、省地震局报告。在紧急情况下,依据国务院《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地震临震预报,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地震业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地震主管部门报告。
3.2.3根据震情发展,临震预报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
3.2.4地震预警和预防机制
3.2.4.1地震预警级别与发布
地震预警依据紧迫程度分为Ⅲ级。
Ⅲ级预警:“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地震中期预报)对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区域作出划分。
Ⅱ级预警:“地震短期预报”对3个月内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震级作出预报。
Ⅰ级预警:“临震预报”对10日内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震级作出预报。
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省内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人民政府发布;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并同时向省人民政府和省地震局报告。
市防震减灾局根据地震监测台网资料分析向省地震局提出地震预报意见,并将省地震局震情会商结果,“地震危险区划分”、“地震短期预报”、“地震临震预报”等地震预测意见,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3.2.4.2预警预防行动
3.2.4.2.1地震中期预报预防行动
根据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审议通过,由国务院审批划定的地震重点危险区,认真贯彻执行我省地震趋势及防震减灾工作意见,按《**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规定》(**省人民政府令第110号),及时部署防震减灾工作,做好防震准备。
3.2.4.2.2地震短期预报预防行动
(1)召开全市防震减灾会议,通报震情,检查各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必要时向预报区派出工作组帮助指导工作。
(2)各级地震部门启动地震短临跟踪方案,加强地震监测,适时报告震情。
(3)预报区各级人民政府检查落实地震应急预案;检查应急物资、装备、物品的储备情况;检查重要生命线工程痛紊趾υ吹姆阑で榭觥?o:p>
3.2.4.2.3地震临震预报预防行动
(1)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工作组进入预报区指导工作。
(2)地震部门进入临震应急状态,并在预报区加密流动观测与强震台网;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进入紧急待命状态。
(3)预报区各级人民政府责成地震、建设、国土资源、水利、电力、公安等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落实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4)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群众紧急避震疏散方案,包括疏散路线、场所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的措施。必要时,发布避震通知,按方案组织紧急避震疏散。
4地震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
特大地震灾害,造成50人以上死亡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特大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轻度地震,是指发生5.0级以下地震。
地震灾害事件分级标准如下表
地震灾害等级
分级标准初判标准响应级别人员死亡发生在人口稠密区地震的震级特大地震灾害50以上6.5—7.0以上级Ⅰ较大地震灾害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20—49人6.0—6.5级Ⅱ一般地震灾害20人以下5.0—6.0级Ⅲ轻度地震5.0级以下Ⅳ应对特大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分别启动I级响应和Ⅱ级响应。由省人民政府领导我市的地震应急工作。
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由市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灾区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轻度地震,由震区人民政府领导地震应急工作。
如果地震灾害使灾区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上级人民政府支援,或者地震灾害发生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可根据需要相应提高响应级别。
4.2信息报送和处理
4.2.1震情速报
**及周边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或**市主城区有强烈震感),市防震减灾局在震后20分钟内完成地震速报参数的初步测定(发震时间、震级、震中位置),30分钟内报告市委、市人民政府。
4.2.2灾情速报
地震灾情速报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震区各级地震部门迅速启动地震灾情速报网,迅速派人收集地震灾情,按《灾情速报规定》报市防震减灾局和当地人民政府。市防震减灾局前方工作组到现场调查、收集、落实灾情,报市委、市人民政府及**省地震局。
4.2.3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灾情报送和处理
震区各级人民政府迅速调查了解灾情,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抄送地震部门;较大地震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情况可越级报告。
民政、公安、安全生产监管、交通、水利、建设、教育、卫生、国土资源通讯、电力等有关部门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及时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市防震减灾局、市民政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收到特大、较大地震信息后,在4小时内报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并及时续报;同时向新闻宣传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发现伤亡、失踪或被困的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要迅速核实并上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按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通报。
4.2.4震情灾情公告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依照有关信息公开规定,及时公布震情和灾情信息。在地震灾害发生1小时内,组织关于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公告;根据逐步掌握的情况,适时公告灾情和震情。
4.3地震应急反应
4.3.1轻度地震应急反应
**地区发生5.0级以下地震的应急反应(或**市主城区有强烈震感):
(1)由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按本地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工作,并迅速了解震情、灾情报市委、市政府,抄送市防震减灾局和政府有关部门。
(2)市防震减灾局及时将震情、灾情上报市委、市政府,并根据灾情和震情趋势向市政府提出建议。
(3)市政府领导视情况赴震区了解震情。
4.3.2一般破坏性地震(5.0—5.9级)应急反应
(1)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本地地震应急预案,迅速了解震情、灾情报市委、市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实施地震应急工作。
(2)市防震减灾局迅速派出前方工作组到地震现场开展工作,及时将震情、灾情上报市委、市政府,并根据灾情和震情趋势及时向市政府提出建议。
(3)市政府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震情、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决定是否启动灾害紧急救援队伍,部署指挥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并向省政府报告灾情及救灾情况。如果破坏严重、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通报驻军机关。
(4)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向灾区发慰问电。
(5)市政府领导视情况赶赴震区(若省政府领导到现场,协助省政府开展救援工作),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慰问受灾群众。
(6)市级民政、建设、水利、教育、卫生等部门派出工作组到灾区协助救灾工作。
(7)市防震减灾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及震区有关部门协助省地震局进行震害调查和震害评估工作。
4.3.3较大破坏性地震(6.0~6.4级)应急反应
(1)震区县(市)、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根据预案迅速组织抗震救灾,了解震情、灾情,特别是人员伤亡、生命线工程破坏情况,报市委、市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同时通报当地驻军机关。
(2)市防震减灾局立即派出前方工作组到地震现场开展工作,适时将震情、灾情上报市委、市政府,并根据灾情和震情趋势及时向市政府提出建议。
(3)市人民政府应急反应
①立即召开**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听取地震、民政等部门关于震情、灾情的汇报,部署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
②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作紧急动员,指挥现场救灾工作;配合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
③启动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迅速将第一批紧急救援力量投入现场工作,其余队伍进入待命状态。
④向省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及救灾情况,请求省政府支援,同时通报当地驻军机关。
⑤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名义向灾区发慰问电。
⑥市政府领导立即赶赴震区(若省政府领导到现场,协助省政府开展救援工作),指导救灾工作,慰问受灾群众。
⑦市级民政、建设、水利、教育、卫生等部门派出工作组到灾区支援救灾工作。市级各部门对口支援灾区抗震救灾。
⑧按有关规定,市政府举行震情、灾情及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
⑨市防震减灾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及震区有关部门协助并参与省地震局进行震害调查和震害评估工作。
4.3.4特大破坏性地震(6.5级以上)应急反应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地区发生6.5级以上的地震,视为特大破坏性地震。
(1)震区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根据预案迅速组织抗震救灾,了解震情、灾情,特别是人员伤亡、生命线工程破坏情况,报市委、市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同时通报当地驻军机关。
(2)市防震减灾局立即派出前方工作小组到地震现场开展工作,适时将震情、灾情上报市委、市政府;后方工作组24小时密切监视震情、及时会商。全局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并根据灾情和震情趋势及时向市政府提出建议。
(3)市人民政府应急反应
①立即召开**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听取地震、民政等部门关于震情、灾情的汇报,部署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
②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作紧急动员,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③紧急启动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全部队伍迅速赶赴现场施救。
④迅速向省委、省政府报告震情和灾情,请求国家支援。
⑤根据震情和灾情,在局部地区实行特别管制措施,同时请驻昆解放军、武警部队支援。
⑥市政府领导立即赶赴震区,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⑦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名义向灾区发慰问电。
⑧市级民政、建设、水利、教育、卫生等各有关部门按本预案规定职责迅速开展工作;组织对口支援灾区救灾工作。
⑨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市政府举行震情和灾情新闻发布会,表示接受外援的意向。
⑩市防震减灾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及震区有关部门协助省地震局进行震害调查和震害评估工作。
5应急组织和及其职责
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震情及灾情,按预案职责分工,组织实施抗震救灾工作:
5.1抢险救援组
组成单位:**警备区、武警**支队、**公安消防支队
组长:**警备区首长
副组长:武警部队首长和**市公安消防支队首长
主要职责:调派部队及民兵寻找营救伤员;抢救国家重要财物、文物;救灾人员和急救物资的调运;配合有关部门抢修道路、桥梁和排除险情;负责预防和扑灭火灾等次生灾害;帮助灾区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等。
5.2医疗、防疫组
组成单位: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药品监管局、驻昆部队医院等
组长:市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驻昆部队医院首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食品药品监管局领导。
主要职责:迅速组织医疗、防疫队伍进入灾区;组建震区临时医院、医疗所和医疗队;抢救、转运和医治伤病员;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帮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疫情;筹集和储运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
5.3震情监视组
组成单位:市防震减灾局、部分县(市)、区防震减灾局(办)
组长:市防震减灾局局长
主要职责:判定地震类型;密切监视震情发展;预报强余震;提出地震发展趋势意见和防范对策;编写震情简报。
5.4物资供应组
组成单位:发改委、经贸、商务、民政等部门
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
副组长:市经贸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领导
主要职责:做好抗震救灾物资、群众生活急需物资的组织、储备、调拨、管理以及外援物资的接收、分发和转运工作。
5.5通信组
组成单位:市政府信息产业办公室、**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电信局、中国电信**分公司总经理、邮政等部门
组长:市政府信息办公室主任
副组长:**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领导
主要职责:协调各电信运营单位,组织力量及时抢修震区通讯设备和线路,保证抗震救灾通讯畅通。
5.6交通运输组
组成单位:市交通局、市建设局、市公安局、市市政公用局
组长:市交通局局长
副组长:市交通局、市市政公用局领导
主要职责:抢修遭受破坏的公路、桥梁等有关交通设施;消除路障;负责抢险救灾人员、伤病员和抢险救灾物资的运送和灾民的疏运。
5.7治安保卫组
组成单位:公安、武警等部门
组长:市公安局局长
副组长:武警**支队领导
主要职责:协助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震区社会治安;维护交通秩序;负责保卫震区首脑机关、机要部门、金融系统、救灾物资和监狱安全。
5.8工程抢险组
组成单位:市建设局、市市政公用局、市水利局、**供电局、市防震减灾局、
组长:市建设局局长
副组长:市市政公用局领导
主要职责:调查震区重要水利、电力、煤气、供排水、次生灾害源等设施的破坏情况;评估震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安全性能;及时组织抢险、排险和修复,以及房屋的抗震加固工作;提出恢复重建方案。
5.9灾民安置组
组成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公安局
组长:市民政局局长
主要职责:负责调配救济物品,发放救灾款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工作。
5.10应急资金筹办组
组成单位: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审计局等。
组长:市财政局局长
副组长:市民政局领导
主要职责:筹集和统一管理抗震救灾经费;经市政府批准,及时下拨救灾经费;指导灾区做好救灾款的发放和审计监督工作;负责提出并经市政府批准向省、国务院申报救灾经费及向国内外请求援助计划。
5.11宣传报道组
组成单位:市新闻办、市防震减灾局、市民政局等部门。
组长:市新闻办主任
副组长:市广播电视局、市防震减灾局、市民政局领导
主要职责: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按规定向新闻媒体和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负责回答有关震情灾情的询问;做好经市政府批准的新闻发布工作。
5.12震灾经济损失评估组
组成单位:市防震减灾局、民政局、教育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交通局、卫生局等部门。
组长:市防震减灾局局长
主要职责:开展地震烈度调查,确定发震构造,调查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次生灾害;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6宣传报道
地震宣传报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如下规定:
6.14.9级以下地震原则上不作宣传报道。但造成**市区有感的,经请示市政府同意后可由**日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简要报道。
6.25.0-5.9级地震由**日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作适度宣传报道。
6.36.0以上级地震各新闻单位按规定全力作好宣传报道。
6.4新闻稿必须先送市政府新闻办和市防震减灾局审查把关,或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的通稿,方可报道。
6.5特殊敏感时间及敏感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影响社会稳定的,新闻报道由市人民政府视情况请示省人民政府后确定。
4.6涉外事务
外国专家和外国救灾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和救灾及外国新闻记者到现场采访事宜,由市政府外事办、市政府新闻办按有关规定办理。上述人员在我省期间,由归口部门负责接待,并依法进行管理。
处于灾区的外国领馆及其人员、外国民间机构或国际组织代表机构及其人员,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安置;应有关部门邀请临时来华的外宾、外商及海外人士,由邀请单位负责协调安置;外国来华旅游者和港澳台旅游者由旅游接待部门负责协调安置。
7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和震后恢复重建
7.1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都要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其中,在**地区造成破坏的由市防震减灾局会同有关部门与省地震局共同完成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7.2恢复重建
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组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各县区发生4.9级以下地震,由灾区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灾区震后的恢复。
发生5.0—6.0级地震,造成一定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在县级行政区域内损坏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1%以上,倒塌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0.3%以上的,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灾区震后的恢复。
发生6.0—7.0级地震,造成较大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以上,在县级行政区域内损坏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1.5%以上,倒塌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0.5%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或省民政、建设部门统一部署恢复重建工作。
发生7.0级以上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以上,在县级行政区域内损坏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2%以上,倒塌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1%以上的,根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省人民政府统一部署恢复重建工作。
8保障措施
8.1应急预案系列的完备
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是各级人民政府做好应急工作的关键,市地震应急预案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市级有关部门应根据本预案制定部门地震应急预案,送市政府办公厅备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地震应急预案报市防震减灾局备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城市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参照本预案,制定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县级以上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确定的大中型企业、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医院、学校、监狱等单位和大型商场、影剧院、体育场馆、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以及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其他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修订,报确定其作为制定应急预案单位的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市防震减灾局应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全市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开展检查和监督,有关情况及时报市人民政府。
为适应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
地震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市防震减灾局负责。
8.2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建设并完善通信网络,存储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应急救灾相关单位的通讯录并定期更新。各级通信部门做好灾时启用应急机动通信系统的准备。
8.3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城市和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的城市应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操场和其他空地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公共场所和家庭应配置避险救生设施和应急物品。
8.4技术储备与装备保障
市防震减灾局储备地震应急骨干技术力量,同时,储备必要的地震应急装备,并建立全市特别是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以备调用。
8.5宣传、培训和演习
公众信息交流:各级地震、科技、教育、文化、出版、广播电视、新闻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逐步实行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判定信息向社会发布,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最大程度公布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增强社会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培训:各级人民政府定期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救援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演习: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行业、单位要按照预案要求,协调整合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
8.6监督检查
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市防震减灾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地震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应急措施到位。
9其他地震事件处置
9.1有感地震应急
有感地震是指人们感觉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的地震。
当大中城市和大型水库等重要设施场地及其附近地区发生有感地震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市防震减灾局应及时收集震情与社情,提出震情趋势判断,适时报告市人民政府和**省地震局。市人民政府督导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
9.2平息地震谣言
当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出现地震谣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市防震减灾局应迅速报市人民政府和省地震局,并派出专家分析谣言起因,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宣传和稳定工作。
9.3特殊时期戒备
在重大政治社会活动期间,市防震减灾局要进行应急戒备,组织震情值班、地震监测、震情会商等工作,确定统一的宣传口径,并将应急戒备情况适时上报市人民政府。
10附则
10.1本预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10.2本预案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
10.3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1.目的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有效的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减轻经济损失,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3.应急处理原则
3.1震情发生前的准备工作;
3.2发生震情时的应急疏散工作;
3.3发生震情后的紧急救援工作;
3.4震情结束后的生产生活次序恢复工作。
4.职责
4.1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
4.1.1负责组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统一实施抗震救灾应急管理;
4.1.2负责制定破坏性应急预案和所形成的文件的管理(包括文件的修改工作)与发放;
4.1.3负责应急指挥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开展抢险救灾;
4.1.4组织召开公司震救灾指挥部或小组工作会议,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工作方案;
4.1.5地震发生后,负责公司抗震救灾应急工作的指挥,领导各专业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震救灾。
4.2 后请保障
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
4.2.1xxx职责
4.2.1.1全面负责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应急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4.2.1.2制定培训计划,使相关人员清楚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4.2.1.3震后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出现恐慌。
4.2.2xxx职责
4.2.2.1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4.2.2.2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
4.2.3xxx职责
4.2.3.1全面检查公司的通讯线路和网络;
4.2.3.2对公司重要的资料、数据进行备份。
4.3应急疏散组
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
xxx负责一楼圆弧办公区,胡晓东在王沛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雷耀仓负责一楼方形办公区,xxx在xxx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xxx负责二楼圆弧办公区,xxx在xxx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xxx负责二楼方形办公区,xxx在xxx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xxx负责负责二楼新办公区,xxx在xxx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生产线当班主管负责生产区域,当班技术员在当班主管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
4.3.1按照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演练计划,组织各区域员工进行应急演练,并在演练之后,评价演练的效果,提出改进的意见;
4.3.2按照后勤保障部门的培训计划, 组织各区域员工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清楚应急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4.3.3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时,具体负责各区域员工就近避震,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
4.3.4震后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4.4安全保障组
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
4.4.1负责保障后勤用车;
4.4.2负责组织人员对重点部位的安全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4.4.3负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进行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
4.4.4负责预防、处理火灾等突发事件;
4.4.5负责组织人员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
5.震前准备
5.1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5.1.1制定公司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包括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利用公司篮球场、绿地和空旷地带,以方便疏散为原则;
5.1.2组织召开公司震救灾指挥部或小组工作会议;
5.1.3更具实际情况向各实施小组分配任务;
5.1.4掌握地震动态并随时向公司抗震救灾小组各组长通报,并根据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员工避震疏散时间及范围;
5.1.5落实抢险救灾设备、物资保障。
5.2 后勤保障组
5.2.1组织开展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模拟演练;
5.2.2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公司秩序。
5.2.3负责抗震物资的储备,包括应用水、食物、急救用品、消毒剂等;
5.3应急疏散组
5.3.1会同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紧急撤离路线;
5.3.2配合后勤保障部门做好员工思想安抚工作。
5.4安全保障组
5.4.1全面检查公司安全消防设施是否在岗、在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5.4.2将公司存在的易然、易爆、危险化学品移至空旷无人地带或其它安全区域;
5.4.3督促公司重点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
6.迎震
6.1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公司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员工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6.2厂务部迅速关闭、切断输电(应急照明系统除外)、燃气、供水系统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6.3各应急疏散组成员迅速组织员工撤离;
6.4撤离时可用背包或其他物品遮挡头部,从最近、最安全的通道离开;
6.5安全撤离后各办公区、生产车间和库房主管组织员工集合清点人员和受伤人员;
6.6 后勤保障组会同安全部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
6.7安全保障组组织公司内搜救工作,协助专业救援队抢救被埋压人员。
6.8 后勤保障组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开展厂区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6.9 后勤保障组对员工进行安抚工作。以免引起恐慌。
6.10财务部将应急物资进行分发,并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工作。
7.震后恢复
7.1厂物部、IT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公司基础设施功能;
7.2安全保障组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公司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7.3安全保障组防护公司重点部位、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实验室的警戒,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7.4联系专家对公司进行评估,是否能继续进行生产工作;
7.5会同公司财务部、安全部、各部门主管对公司损失进行评估;
7.6各项评估完成并合格后,进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勤保障组通知各办公区、生产车间和库房解除对应状态,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8.震后评估
成员: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财务部、安全部、各部门主管
8.1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带领财务部、安全部、各部门主管,组建震后评估小组;
8.2先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从厂房外观的损坏程度对厂房进行评估,是否可进入;
8.2.1厂房整体结构是否变形、倾斜、下陷、倒塌;
8.2.2墙体脱落情况是否严重,有无再次脱落的现象发生;
8.2.3检查厂房外部有无裂缝,裂缝大小和所在位置,判断厂房是否由倒塌的可能;
8.3在可以进入的情况下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带领财务部、安全部、各部门主管,进入厂房内部,检查厂房墙、柱、梁等主体结构,评估厂房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加固后使用;
8.3.1查看墙壁的砖体、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主体结构是否出现断开、裂缝;
8.3.2出现裂缝的地方即把开裂处的抹灰层打开,看看里面墙壁的砖体、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主体结构是否开裂;
8.3.3查看生产设施、办公设施是否完好,可以进行生产、办公;
8.3.4查看生活用水是否正常,有无异味等;
8.3.5从水表处检查有无漏水现象;
8.3.6查看供电设施是否完好,能否正常提供生产、办公和照明用电;
8.3.7查看线路、用电设施有无漏电短路等现象,是否能正常使用;
8.4人员伤亡统计
8.4.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对伤亡人员进行统计;
8.5财务部对公司总损失作出评估。
9.建筑的地震破坏划分
9.1基本完好: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
9.1.1外观:无变形、倾斜、下陷、倒塌的情况;
9.1.2水、电、通讯:设施完好,经过简单处理即可投入使用;
9.1.3主体结构房屋裂缝: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
9.1.4裂缝:无沉降裂缝、变形裂缝、结构裂缝。
9.2轻微损坏:不需修理或需稍加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9.2.1外观:无变形、倾斜、下陷、倒塌的情况;
9.2.2水、电、通讯:设施完好,经过简单处理即可投入使用;
9.2.3主体结构:个别承重构件轻微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明显破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9.2.4裂缝:无沉降裂缝、变形裂缝、结构裂缝。
9.3中等破坏:需一般修理,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适当使用;
9.3.1外观:有轻微变形、倾斜、下陷、倒塌的情况;
9.3.2水、电、通讯:设施基本完好,经过修复可投入使用;
9.3.3主体结构:多数承重构件轻微裂缝部分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严重破坏;
9.3.4裂缝:有小量的沉降裂缝,无变形裂缝、结构裂缝。
9.4严重破坏:需大修、局部拆除;
9.4.1外观:有变形、倾斜、下陷、倒塌的情况;
9.4.2水、电、通讯:设施受到损坏,不能修复;
9.4.3主体结构: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或部分倒塌,需采取排险措施;
9.4.4裂缝:出现较大缝宽的沉降裂缝、变形裂缝且缝宽在发展和结构裂缝三种则属危险裂缝,需要建筑专家作现场鉴定分析。
9.5倒塌:多数承重构件倒塌。需拆除
10.应急电话
生命急救120火灾急救119治安事件110
华西医院附一院:85551255-22425成都市人民医院:86659298
11.附件
《建筑损害评估表》
第五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范文模版]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河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参照《河东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河东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的地震应急,是指对破坏性和有重要影响的地震以及与地震有关、并影响社会稳定和减灾效果的事件的紧急处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破坏性地震(包括一般、严重和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有感地震应急和临震应急。一般破坏性地震或有感地震发生后,由区政府领导我区的地震应急工作;严重破坏性地震或造成特大损失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同时接受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指挥和协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区政府和有关街道办事处立即自动按照本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
一、一般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指标低于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地震。在我省内陆发生5.0≤Ms≤6.0级地震,也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
一般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震灾区和地震强烈波及区的各街道办事处要迅速了解震情、灾情,迅速报告区政府并抄送区地震局;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设立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机构,负责本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工作。区地震局要负责地震速报、地震灾害损失快速预评估、灾情速报和震情趋势判断等工作,并及时上报区政府和市地震局;向区政府提出应急反应建议;实施本部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工作;立即派出先遣现场工作队伍,开展地震现场考察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社会宣传等工作。区政府视灾情对灾区进行支援、慰问。
二、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0至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全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在我省内陆发生6.0≤Ms≤7.0级的地震,也可视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震灾区和地震强烈波及区的各街道办事处应立即采取应急行动,实施应急预案,并迅速向区政府报告;区政府迅速做出应急反应并报告市政府。
(一)街道办事处的应急行动
有关街道办事处迅速了解震情、灾情,报区政府并抄送区地震局;成立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机构,负责本街道办事处的地震应急工作,必要时向区政府请求实行特别管制措施。有关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机构要迅速组织进行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组织对灾区的救援。
(二)区政府的应急反应
1、区地震局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并抄送区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地震趋势判定意见和应急工作建议。
2、区政府组成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召集区地震、经贸、发展计划、民政、财政、公安、交通、卫生、建设、通信、人武、供电、物资等部门和单位通报震情、灾情;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派出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协调区人武部迅速调集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和组织有关部门对灾区进行紧急救援。必要时,区政府决定采取交通管制和重灾区特别管制等措施。
3、区政府视灾情派工作组赴灾区进行慰问,并协助市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做好应急工作。
4、根据灾情和受灾地区的请求,区政府确定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按照区政府部署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1)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区人武部负责迅速调集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和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并在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及时调整抢救和抢险队伍。
(2)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区卫生、防疫等部门和单位的医疗机构要迅速组织急救队伍赶赴灾区抢救伤员,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其他部门的医疗单位,也应立即派出医疗队,赶赴灾区进行抢救伤员。
区卫生局负责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向灾区提供药品和医疗器械。
(3)交通运输保障
区交通、公路、交警等部门负责尽快恢复被毁坏的公路、桥梁等设施和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优先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的运输畅通和灾民的疏散;协助先遣现场工作队伍尽快抵达震中区开展地震现场监测预报、宏观考察、灾情调查评估等工作;必要时,可以调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民用的运输力量。
(4)通信保障
区内各通信公司负责尽快组织力量恢复被毁坏的通信设施,迅速启动应急通信系统,优先保证区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部门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与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通信畅通;架设临时专用线路,尽快恢复民用通信;优先抢修、恢复城区通信。
(5)电力保障
区供电公司要迅速调集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毁坏的送、发、配电设施和电力调度通讯系统等,保证灾区用电;优先抢修、恢复城区供电;对储有可燃气(液)体的厂矿企业恢复供电时,必须坚持先检修后供电的程序。
(6)粮食、食品、物资供应
区经贸、粮食、供销等部门负责调运粮食、食品(饮用水)与救灾物资,保证灾区必需的供应,尽早恢复商业经销活动。
(7)灾民安置
区民政局负责调配救灾物品,转移和安置灾民,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妥善处理死亡者的善后事宜以及统计灾区伤亡人数等工作。
(8)城区基本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
区建设局负责组织力量对城区破坏的供水、燃气热力、道路和重要设施进行抢险、排险,尽快恢复城区基础设施功能;鉴定可利用的房屋,供灾民和抗震救灾人员使用。
(9)维护社会治安
区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要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根据震情组织实施道路交通管制,保障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事先拟订重灾区特别管制措施,震后迅速报批、公布和执行。
区人武部民兵组织要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10)重要目标警戒
区公安分局要增加警力,加强对区委、区政府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救济物资集散点、看守所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11)消防
区公安消防部门要严密监控火灾的发生,及时排除火灾事故,防止火灾扩大和次生灾害发生。
(12)次生灾害防御与排险
区经贸、建设、环保、国土资源、水务、供电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对本系统处于灾区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排除险情,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13)地震监测预报与灾害评估
区地震局要加强地震现场震情监测预报和震情、灾情速报,按照省、市地震局的统一部署,协助布设震中区临时地震台(站);在省、市地震局的指导下,作出震后48小时内地震趋势判定意见和初步确定地震类型,对较大余震争取做出临震预报;配合省、市地震局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及地震宏观考察等工作。
区发展计划、经贸、民政、建设、统计等部门要抽调有关业务和管理人员,参与震灾损失调查与评估工作。
(14)区委宣传部、区广播电视局、地震局要按照《山东省防震减灾应急宣传预案》和《山东省关于震情报道统一口径的规定》及《山东省防震减灾强化宣传提纲》的要求,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鼓励、动员民众战胜地震灾害,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安定民心,共建家园。
(15)经济补助及补偿
区财政局负责及时安排、拨发抢险救灾的补助资金和灾区救济补助资金。
区民政局要及时为灾区发放救灾款。各保险公司要尽快查勘灾情,为已投保的受灾单位和居民理赔。
(16)地震应急工作综合协调
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为地震应急工作综合协调机构,负责贯彻落实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和下达的任务,协调各抗震救灾部门开展工作,全面了解抗震救灾情况,向上级业务部门、区委、区政府汇报震情、灾情和救灾情况;负责接待上级和外来人员等工作。
(17)其他紧急事项
由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指定有关部门负责。
三、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数超过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全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在我省内陆发生Ms≥7.0级地震,也可视为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
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立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区政府领导要迅速召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紧急会议,通报震情、灾情;区地震局为指挥部办事机构;区政府有关部门设立部门地震应急机构,负责本部门地震应急工作并派出联络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要求立即采取应急行动,实施应急预案。
四、区抗震救灾指挥、办事机构及其职责
(一)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组成、主要职责及应急决策。
1、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组成总
指
挥:区长
副总指挥:副书记、副区长各一名,区人武部部长
基本成员: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公室、计划、经贸、财政、民政、地震、安全、公安、卫生、建设、水务、农业、交通、通信、统计、广播电视、粮食、供电、人民保险、人寿保险等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的其他成员,根据灾情需要由总指挥随时召集。
2、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向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报告灾情和救灾应急方案及救灾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2)确定和宣布震后应急或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
(3)统一领导全区地震应急、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监督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派出地震灾区现场指挥人员,组织灾区现场指挥部;决定派出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协助、配合省、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及部队派遣的抢险救灾队伍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4)指导抢险救灾,协调解决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5)因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需要,决定在灾区实行和解除特别管制措施。
(6)统一把握震情、灾情宣传报道口径。
(7)协调跨区抗震救灾工作和临震应急事项。
3、特大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就以下重大事项做出应急决策:
(1)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定,公告灾区进入地震应急期的起止日期及区域范围。
(2)决定和公告成立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主要成员。
(3)决定派出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4)请求市政府提供紧急支援。
(二)区抗震救灾指挥部
[1][2]下一页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