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航天”征文
乘梦想之舟,航十月之梦
学生:刘博洋 在秋高气爽的十月,仰望那星光璀璨的星空,黑白交替、神秘莫测,一种想要探索其中的感觉便涌上了心头…...——题记
璀璨的星空——光洒大地 十月的夜是那般静谧、长久。整个城市都像是拢上了一层薄纱,但即使是宁静无声,人们的心中却一直是明亮的:十月夜晚下的大地是没有一丝恐惧的,天上众星云集,霎时间天空一片光明,即使没有太阳的晚上却也是这般璀璨。比起白天,晚上显得更加静,更加轻柔,尤其是那月亮,皎白无暇,每当她笑的时候呀,心里总是觉得暖暖的,仿佛像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轻抚每个人的额头。我也不例外,每天晚上,我都会准时守在阳台,抬起头看那星空的美丽,看着看着,仿佛突然有一束光照在我的身上,我闭上了眼睛,顿时觉得身子变轻,飞向了那遥远的太空……
黑白的交替——错落繁华
过了许久,感觉自己停了下来,便徐徐睁开了眼睛:“呀!这是哪里呀?”我本能地放眼环顾了四方:这哪里还在地球上,我居然飞到了太空!也不知此时到底是幸运登上太空的惊喜,还是战栗般的恐惧,我只是呆呆地伫在地球的上空,不知所措。突然,我注意到自己的脚底有一个不停转动的光环,这让我想起了方才阳台的那束不知名的光!而这光环依旧在不停转动,转的我眼花缭乱。出于好奇,我轻
轻地踮了一下脚尖,没想到这光环竟突然发出一道猛烈的光,并且瞬间便穿透整个银河系,飞向了那宇宙的深处!我心想:奇怪,光的速度怎能如此之快?但在细细斟酌后,才明白这种物质不是光,这一定是比光还要快的新物质!我顿时看傻了眼,低头再看看脚底,那“光”环竟也不知所踪了!一连串离奇事情的发生,我都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这时,突然一个闪着光的东西慢慢的从远处向我飞来,它耀眼的光芒让我不敢直视,渐渐的飞到我手心后,它又缓缓地褪去了它身上的光芒,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石头,可虽然是个石头,它竟可以随着我的意念带着我在太空中自由飞行,想到这里,我心中一阵狂喜:或许我可以用这快石头为地球的太空发展史上立下一块不可磨灭里程碑呢!到时候我就成了伟人…….哈哈!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刻握紧了它向着未知太空探索!
我先是飞到了地球的轨道上不停的旋转飞行,我心里想:地球上的人若是仰望天空兴许可以看见我,这样可以向他们证明证明我来过太空。想着我便不停地向下面的陆地招手。然而在飞行的途中我发现原来这段旅程竟是这般幸苦:在没有月球遮挡的时候是白天,而在飞行的途中,月亮挡住我的视线的时候,却又是黑夜,由于飞行速度极快,顿时感觉昼夜交替,这一秒是白天,下一秒就是黑夜,几秒钟我就觉得头昏脑胀,我立刻停了下来,这时我想起杨利伟叔叔,他虽只是环行地球,却也耐的住20个小时啊,昼夜交替的视觉盛宴让人拍案叫绝啊!欣赏完后我便再次启程……
希望的种子——徊梦初醒
正当我准备向其他星球旅行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地球已经不是昔日的水蓝蓝,天蓝蓝了,它已经骤然变成了一颗颓废的荒星,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突然想起我所飞行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光速,原来我已经穿越了好几万年了!面对眼前的地球,我心中不禁生起一丝丝悔意,若是地球再这样遭到人类的破坏和无节制的索取,眼前的景象并不是虚幻而是将事实呀!想到这里我不禁落泪,泪花溅到了那个操作石头上,它突然又焕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我眼睛被刺的已经睁不开。又过了许久,眼睛渐渐睁开,发现自己正躺在家里的的阳台上。原来我做了一场梦啊!但是这个梦让我醒悟了许多……
突然觉得手里似乎握住了什么东西,我定睛一看,竟是那块操作石头!正想着利用它再飞行一次,突然“呯”的一声,它裂开了!里面竟是一颗沉甸甸的树种……
指导老师:宋辉
第二篇:我与航天征文
我与航天征文
小时候,我对航天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就是杨利伟乘着飞船上天了,在我的眼里,他是我们的大英雄。这是老师、课本告诉我的。当时我懵懂无知地认为,航天就是杨利伟,就是神舟五号。
当我再大了一些,我又知道了神舟六号,不过我仍然不了解它们有什么区别,甚至有时候我会搞错,到底杨利伟坐的是六号还是五号。我也曾经想象过有朝一日能坐上飞船,来到太空之中体验一下失重的感觉。不过后来我才知道,航天员不是想当就当的,需要艰苦无比的训练。2008年9月25日21点10,神舟七号发射了。那几天无论是在电视上,杂志上,还是在老师同学的口中,我都能听到她的消息。火箭发射时,虽然我当时没有看到,但是在第二天的新闻中,我看到了重播。当火箭的底座喷出浓浓的火焰,我的心也为之沸腾,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这代表着中国的科技又进了 一步!当我接着看到了翟志刚穿着雪白的太空服,在太空中自由的行走,手中挥舞着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的时候,我的心再一次激动起来。翟志刚将中国人的形象与风采展现在了世界面前。中国在研制自己的载人航天飞机时遇到了相当多的困难。美国从发射无人飞船,到建立长期性空间站,历时30多年,可见载人航天技术的研发有多么艰难。中国为了研制神舟五号,有十多万人参与了神舟五号的研制。光是逃
逸塔,就使工作人员研发了无数个日日夜夜。逃逸系统被公认为是火箭研制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在研制初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设计师只是在国外的画报上看到过逃逸火箭,而要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资料相助的前提下,“变”出一个逃逸装置,确实让他们有些束手无策。面对俄罗斯人的傲慢与偏见,中国的火箭研制人员反而增加了挑战难题的决心。经过选型、论证、研制、试验,到1995年4月19日,逃逸发动机第一次矗立在了位于秦岭深处的试车台上,大家对它充满希望。但是第一次实验失败了,随后的第二次实验也失败了。这时候,在研究院,上上下下全都积极行动起来。动力机械厂50岁的铣工李雅杰,发动机的壳体到他手里时,已经在其他工序上干了三个月,是否满足设计、工艺要求,就看他这价值70万的最后一刀了。而他干的活,必须跟绣花似的,心得静,一点问题也不能出。在加工发动机的绝热层时,由于使用的材料掉毛,粘在手臂上引起过敏,弄得皮肤有红又肿,后来是靠胶布将侵进皮肤的纤维一点一点粘下来的,吃了不少苦。
1997年4月下旬,逃逸发动机第三次试车。改进后的绝热套安装到了发动机里。发动机的难题到此彻底解决了。此后,有俄罗斯专家到航天动力研究院讲学,评价他们研制的逃逸发动机质量可靠,比俄罗斯的水平更高。1997年第一季度,逃逸系统结构生产全部完成交付,最终保证了火箭全箭研制、试验的顺利进行。
无数人的辛勤努力,才造就了我国世界前列的航科技水平。2011年11月,神舟八号发射成功,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新进步。我们在感到自豪的同时,应该更加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也许我们就是新一代的航天员或飞船设计师!
第三篇:我与航天
我与航天
我一直以来就对天空充满了向往,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籍中记载了许多与飞行有关的神话传说和绘画,“嫦娥奔月”是人类最古老的登月幻想,从“嫦娥奔月”开始,我国历朝对天空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和其他国家的古代文明共同孕育了现代航天技术的萌芽。在近代,中国人民也为航空航天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之后,中国许多的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而热心发展航天事业。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的航天旅程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儿女多年的飞天梦想,长大了中国人的志气,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航天事业在世界各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航天事业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力量等。
近来几年,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嫦娥一号”、“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特别是神舟七号的宇航员翟志刚的太空行走,使我国的航天事业迈出了大大的一步。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进程有: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搭载人员杨利伟;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搭载人员聂海胜、费俊龙;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搭载人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航天精神就是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学习航天精神,就要从小锻炼强健体魄,这也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要求。当代少年儿童不应该是温室里的花朵,而要勇做搏击风雨的雄鹰。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体质,强健体魄;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磨炼勇敢顽强的意志,不向困难低头,不被挫折压倒,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探索无限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
第四篇:我与航天
我与航天
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眼前一片茫然,看似远在万里,其实近在眼前……
纵观历史,当年中国科学家还面对着一张张白纸,一个个难题,一重重疑问,而前苏联和美国已经进行了上百次太空飞行。谬之千里,差之毫厘。起步晚,如何迎头赶上?虽然有巨大的沟壑,但当一个民族积蓄多年的能量集中释放,她的跨越速度可以用“奇迹”来形容。2002年12月3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零下27度的低温,仿佛空气也凝固。这一天深夜,“神舟四号”飞天,火箭如焰火般妖娆,照亮了整个夜空。2003年10月,第二个冬天还来不及到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胡杨树叶才刚开始泛黄。15日“神舟五号”的飞天,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中国人十年飞天梦圆……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眼前升起的那一刻,全世界人民一起为之震惊和感叹,仅用两年时间,中国人实现了“神舟五号”“一人一天”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里程碑式的跨越……
看!沉睡多年的卧龙飞起来了!
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多么神圣的字眼!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和照的阳光。风儿和较为平坦的石子路那!这一切由谁来变成水泥路、柏油路?是我们,是新世纪的我们,是奋发向上的我们!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以勤劳和智慧,坚韧和努力,共铺一条光耀大道!
我们与航天息息相关,心手相连!
为航天拼搏,努力,献身,近而,就是为祖国奉献,这是多么神圣,美好的事啊!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民族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我们身上,让我们在心中勾勒蓝图,在白纸上共创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奋进吧!
六(3)班孙渊
第五篇:航天征文
我国载人航天最新发展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来实施。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第一步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即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开始启动,“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也已成功实现。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
中国于2020年左右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的能力。
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国际空间站。
中国于2030年前将实现载人登月计划 2030年以前,中国一定能实现载人登月的梦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顾问组已经制定了登月计划的具体方案与实施时间,但现在不便向外界透露。
据悉,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已进入到“嫦娥工程”二期阶段,在此之后,中国2017年还将启动“嫦娥工程”三期行动。“嫦娥工程”三期完成以后,中国将进入载人登月阶段,那时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就会全部浮出水面。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将会成为“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
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设计,我国所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随后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登陆月球。活动完成后,宇航员返回登陆舱,飞离月球,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待的飞船重新对接,至此登月过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