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邱俊娟)

时间:2019-05-13 10:5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邱俊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邱俊娟)》。

第一篇: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邱俊娟)

2014高考地理真题研究以及教学启示

一、试卷总体评价

2014年高考是湖北省进入新课标以来第三次高考,该卷依据地理新课标,坚持地理学的一般原理,以图形为载体,重点考核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视基础,考察能力。仔细研读新课标文综地理试题,题型稳定,总体感觉难度适中,仅客观性试题7,9题较难,主观性试题36题难度较大。整张试卷知识点分布合理,基本上体现了高考试题稳定中有所创新和突破的发展思路。从整体来说,2014年的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力及考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了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

二、试卷结构

新课标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包括11道选择题和2道综合题,其中选择题为第1—11题,每题4分,计44分;综合题为第36题和37题,计46分;选修部分共3道综合题,分别是第42题旅游地理,第43题自然灾害,第44题环境保护,要求考生从中任选一题作答,计10分。地理试卷总计100分。

第1-3题 考察太阳辐射地区差异的决定因素,太阳能发电站的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大小。知识点多,考察范围广。

第4-6题 考核交通区位选择的因素。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第7-9题 本组题是整张试卷中最具有创新的题目,体现了地理学科理科化的倾向。要求学生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

第10-11题 考核人口的增长状况。难度较大,第10题不仅要求学生从已知图形中提取迁移人口的数量和迁移比例,还要根据公式计算。第11题要求根据第一题得出的结论进行计算,所以10题错了,11题很难对。

第36题为综合题 是必修3中荒漠化的一个缩影,考察了沙源地,起沙的原因,风沙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本题以图形为背景,第(1)小题的答案就在图形中,第(2)小题考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风沙的形成与当地很多因素有关,第(3)小题和第(4)小题考察内容非常细致,需要一定的生活常识。

第37题 第(1)小题考查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第(2)小题考察工业的不利优势区位条件;第(3)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只要能正确说明理由即可。这也是新课标高考的一大亮点,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42题属于旅游地理 考察了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温、气压、风、太阳辐射,实质是在考察气候的各个方面。需要学生建立回答气候包括哪些方面的知识结构。第43题属于自然灾害 考察地震灾害(原生灾害)带来的滑坡、泥石流(次生灾害)。

第44题属于环境保护 第(1)小题考查切沟对耕地的危害;第(2)小题考查防止的措施。试卷中自然地理部分分值为48分,人文地理部分分值为52分,基本上是1:1。自然地理中弱化了往年必考的气候和水文,强化了宇宙中的地球;人文地理中一如既往强调区位和人口。

三、试题特点

(一)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干知识

本试卷中,地理主干知识突出,区位分析、人口、等值线、气候、地形、等均为中学地理教学中重点内容。

其中,区位、人口考察的内容非常广。大气、水是地理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地理学科的重要方面,这次直接考察的少,主要隐含在大题36、42题中,但不排除明年会直接出题,而且直接出题的概率较高。区域地理是载体,是自然和人文地理的背景。

通过考查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主干内容,体现最基本的地理学科素养,对高中地理教学起 1

到明确的导向作用。

(二)重视基础知识,回归原理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考生回归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强调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灵活运用。

如选择题第1题,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纬度,地形,天气。学生只需要在中国地理的背景下,了解四个地区的分布位置,就可以做出判断。第3题,间接考察太阳高度角与塔影和塔高的关系,然后对太阳高度角进行简单的计算,计算太阳高度角的点均为学生熟悉的二分二至日,自然降低了试题的难度。第6题,新疆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绿洲沿岸,答案很明显。第10题和11题,考察总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和人口机械增长的简单数理关系,只需要融汇贯通概念即可。37题,沙特阿拉伯地区,42题青藏高原地区都是我们熟悉的地点,很多答案我们都熟背了,可以说是条件反射式写答案。

(三)考察能力

1.注重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选择题第4题,铁路的布局与哪个因素有关。需要学生具备从等高线图中获取地形为平原的信息,而铁路的修建因素有地形、水源、地质条件、土壤以及聚落条件,两者结合可以得出正确答案。选择题第8题,直接从数据推出地下生物量中草本和灌木此消彼长。综合题36题第(1)问沙源情况,直接从图中读出河流携带泥沙在下游沉积,枯水季节河滩泥沙外露,或湖底泥沙在枯水季节外露即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题42题,到青藏高原地区旅游需要带哪些生活用品。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青藏高原地区自然地理环境非常特殊,其特殊性表现在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大风天气。根据这些地理知识来解决旅游过程中必须携带的物品问题,体现了与生活有用的地理。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综合题36题第(2)问,说明沙源起沙的原因。沙源起沙与当地气候、水文、植被以及风力状况有关,学生要想得全分,需要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状况。综合题37题,第(1)

(2)问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有利区位条件和不利区位条件,需要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基本的阐释。

4.论述和讨论地理问题的能力。

综合题37题第(3)问讨论甲、乙两地危害的轻重,需要学生从多角度对两地进行分析。充分考察;额学生论述和讨论地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2014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试题考查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演绎、推理、综合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评价考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目的。

四、教学建议

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对我今后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启示。在以前的教学中,通常都会将必修

1、必修

2、必修3的内容孤立起来,原因在于每本教材的侧重点不同,必修1重视自然规律,必修2重视人文规律,必修3注重案例教学,其实在每一个案例中都会要求我们分析自然状况和人文状况,这样看必修3可以与必修1、2联系起来。必修3的特殊性在于从时间这个轴线告诉我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处在一种动态的非平衡中,如何建立起两种的动态平衡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这让我对必修1、2进行反思,其实人类就是在破坏了大自然本身的自然规律和一些人文规律的基础上才产生了这么多的问题,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必须在尊崇自然规律和人文规律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

必修3的案例来自于我们所学的区域地理,也是所有考题的背景材料,因此区域地理显得尤为重要。高考试卷中一共7附图,4附图是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所以学好区域地理成为重中之重。地理学中规律和原理只有与一定的区域结合,才能体现其区域性,也让规律和原理变得鲜活和生动。

图形是地理学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图形读懂了,才能提取信息,信息提取准确,才能与一定的规律和原理相结合,进而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归纳和演绎,这样知识就活了。

在高三一年要得到复习效果,无捷径可以走,但方法是决定效益的关键。我想以后我会在教学中逐步实施下列方法。

(一)狠抓基础,狠抓落实

1.把每课知识点罗列出来,并让学生记忆和理解

定期检查学生记忆和理解的效果。检查记忆具体的方法为听写或者是找同学背诵。检查理解的方法为让学生讲题目,在讲题的过程中看学生能否将知识点渗透进去。

2.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抓过关、抓细、抓深入

像知识点一样,概念、原理也需要背诵和理解,具体的做法为规定时间,让学生做题,讲题,纠错,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原理的应用。

3.建立知识结构

建立章节知识结构,问题知识结构。通过建立知识结构,让学生建立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是学生地理思维的基础,掌握了知识结构,就掌握了知识能力。

由于过去的一年是艺术班的教学,没有进入二轮复习,因此对结构的理解也不深入,在新的一轮复习中,我会坚持总结知识结构,也要鼓励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相信长此以往会让自己,让学生的知识变得有序,头脑变得聪明。

(二)抓能力

基础和能力应同时起步,在平时的教学中,重在训练学生读图,画图,描述图的能力,逢图必读,逢图必讲。在前面提到的记忆和理解知识点、理解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这还不够,还要加强图形的训练,达到看到一张图,学生心里满是基础知识和原理的效果,显然,图形在这里体现了一定的载体作用。

识图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需要长期的训练,针对我校学生,需要降低难度,先易后难。在地图中,有很多的类型,如:景观图,地形图,区域图等,景观图是最近考试的热点,需要学生注意,也是最容易切入的一种图形,跟我们生活实际练习紧密,因此我会定期找一些景观图让学生看,让学生逐渐建立兴趣。

(三)抓教材

教材是我们知识的根,一定不能丢,教材上很多经典的表述都值得我们去模仿,重要内容学生要一字不落地背下。

第二篇:地理试卷分析

2013-201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板桥镇板桥中学

李国霞

一、试卷总体分析:

(一)本次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是60分钟。试卷的内容涉及到了初中七年级上册全部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既有知识性的内容要求,同时有能力型的要求,要求学生会使用地图,能使用地图说明一些常见的地理知识,还要求学生能看懂书上的经纬网地图,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六大板块分布图,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气温分布图、太阳光照图等,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例尺,能用地理知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一定的考察,要求学生能识记一些常见的地理符号,能动手描述经纬线,总之,这样的试卷对学生的考察比较完全,同时对重点难点进行了考察,题目的形式有选择,简答等。本试题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与去年相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题型分析:

1、单项选择。共25题50分。

2、综合题。共6道大题50分,以填空和填图为主。

二、学生答卷中出错题目及原因:

(一)、选择题:1、4、5、6、8、13、18、22、24题错误较多,其中1题属于比例尺题,课本上没有原题,但是此题也在课上重点提到过,所以要教师把重点抓住,反复练习,讲解,第4题是书上的原话,此题错误较多,可能是在课下学生自己复习时,不认真,没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给学生划复习重点是要更加细致; 5、6题是经纬网题,部分学生不会判断一点的经纬度和判断方向;8题是等高线地图的判读,部分学生不会判读地形;17题部分学生不理解民居特点。总的来说,选择题不难,做的不好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强调的不够,另一方面是部分同学掌握的不够扎实。(二)、综合题:第26题 是本张试卷中错误最多的,此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大部分同学看不懂图中所表示的意思,导致失分较多。27题的做题情况非常不理想,学生对地形的判读还是不够准确。28题气温降水的柱状图绘制,有部分学生画的不准确。30题是建筑物图和宗教的判读,这一题做得比较好。31题空气的质量高低分析,部分学生的表达不够准确全面。

三、教学中应该多进行实例分析,不能纯理论教学。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时刻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基础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工具,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

入,只能是泛泛而谈。学生答题时表现出来的就事论事,不能系统全面准确答题,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学习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所致。因此,今后的地理教学仍然应抓住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放松。

3、加强对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培养 现在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各学科基础知识的一些基础理论,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才可能为未来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进行记忆能力训练。

4、关注生活和生产实际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注重与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实际热点问题,采用自行设问的方式,将素材变成问题,自问自答,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应该学好基本概念、原理,还应该引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将生活实践中有兴趣、有价值的、与地理学科有关的问题,引进地理教学,同时注意地理教学的多样性,要有计划地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学以致用。

5、加强地图的教学 图象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中的图象要认真研究,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以及智育、德育功能,融会贯通。这样,讲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顺理成章。

6、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弱科学生的辅导工作。

第三篇:地理试卷分析

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汪强强

本学期我带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和八年级两个班的地理,现在考试已经结束,我将期中考试的情况做一总结。

七年级及格率分别为七一:49%,七二:19%,七三:30%,七四:28%。八年级及格率为八一:13%,八二:27%。七年级试卷涉及前两章的知识,但更侧重第一章,考查分数有60多分。本套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测试卷选择题50%,综合题50%。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八年级地理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通过对试卷的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就占了5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有一部分题目基础性强,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点、稍加用心即可得分。还有一部分,重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题目较灵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当然,关键是要细心、灵活,死板、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并赋予不同的问题情境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本试卷考察的方面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

(一)单选题:第2、5、7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基础掌握不够牢固,审题不仔细造成的。

读图分析题: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结合本试题的难易度,本次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应该说,不管是学生个体之间还是班级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所反映,那些分数较低甚至不及格的学生大多都是平时课堂上的“陌生

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从自身方面分析,我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还需更加周全,照顾到不同兴趣点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活动,只有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有收获,有长进。

其次,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还比较扎实,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应该多提、多问,做到及时复习、及时巩固。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2、教师教学

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只会说,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对学生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创造性使用教材。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

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3、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

4、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同时尽量创设情景,予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金钟中学

汪强强

2013.11.12

第四篇: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天府新区2013—2014下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评分标准

试题覆盖面较大:本套试题覆盖了七年级地理下册所有章节内容,分数分布较为均匀。整套试题分二大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第二大题为综合题题量较大,小题分值较小,共50个空,每空1分。

二、试题的主要问题

1、题型略显单一,尤其是没有填空题的设置。一些知识点的掌握可能落实到正确书写会更能体现课标要求。

2、综合题的第3小题总分值达22分,填图部分占17分。考察内容过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并且加大阅卷难度

三、对试题的评价

注重基础与能力的考察:本试题以考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但也对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推断能力进行考察。目的是促使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要引领学生敢于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试题的考点基本上出自地理教材中的叙述性文字,但也有读图活动题或教材以外的极少内容。如最后一题,填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置,目的是要求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主,但知识面要适当拓宽,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并尽可能地多接触课外知识。这次试卷也有一些较难的题目,平时在上课中可能都不会提到,如选择题中,要求选出日本工业区。综合题第3题要求填出亚洲与其他三个大洲的分界线,其中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许多学生很难准确填图

四、教学建议

1、扎扎实实备好课。要学习新课标对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要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灵活应用教材;要读地理教师用书、地图册;要先做填充图册和练习册;要学习上网查找资料;要研究本区域实际地理。

2、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地理课切忌读读画画背背教学法,要研究地理课的教法与学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领学生读图、分析、讨论、辩论,完成活动题,归纳梳理知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动手实践,验证或质疑所学理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进行必要的训练。要把地理填充图册、练习册作为地理作业,此外要利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做更多的练习,尤其是读图填图训练。

第五篇:高二地理试卷分析

HB2012-2013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二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广,从题型、分值、知识结构等方面看,能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试卷中包括了第一章区域的特征,发展差异及联系。第二章中包括了荒漠化,湿地,田纳西河及鲁尔区的知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中的遥感知识。试卷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是一份比较理想的阶段性评价试卷。

二、主要差错及原因分析

1.选择题

第2题考查的是中国地理当中一条重要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本题的正确率为70.8%,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是不太牢固。

第7题与第8题考查的是中国西气东输工程中所经过的地理环境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正确率为56.8%和60%其中所经过的地理环境为自然地理部分中的气候,学生对气候的把握不太牢固,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所产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而本题中学生应该是审题不仔细而导致正确率不高。

第14题与第15题考查的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线路的方向和意义,正确率分别为67%和62.2%学生对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没有区分开,本题问的是其工程对西部所产生的意义,一部分学生没有审清题意,当成是东部和西部共同的意义,因此有部分选择C选项的。

第17题考查的是荒漠化治理的措施,正确答案为C选项,正确率仅为58.4%,其中35.1%选择的是A选项。这两个选项中一个为工程措施一个为生物措施。学生认定为工程措施为最有效的,没有考虑到根本的措施。

第22题的正确率仅为34.6%,本题考查的是田纳西河流域的范围,然后再考查美国的农业带,但学生对田纳西河的流域范围认识不清楚,以至于本道题的正确率过低。

第23题的正确率为57.8%,本题考试的是该农业带所处的是地中海气候,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学生最容易混淆。

第24题考查的是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本题的正确率为66.5%,学生选择B选项的较多,没有考虑到钢铁过剩的原因。

第27-30题考试的是遥感部分知识,正确率分别为30.3%,40%,58.9%,47%,其中27和28题

学生对遥感RS的应用没有理解清楚,29题和30题学生没有把3道题融合在一起使28题失分的最主要原因,30题应该把地形与气候结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

2非选择题

31题考查的是区域的发展差异其中第(1)题考查的是中国地理省区知识,中国省区的简称,学生对于此部分知识记得混淆,各省区都记得混淆在一起。

第(2)题失分是最多的,学生对各区域的地形掌握的不牢固,各地形的分布情况,其中植被类型学生没有理解清楚,答的都是植被带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带,农业生产方式中,学生同样是没有理解清楚要答写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而答的都是机械化水平的高低较多,因此本题的分值一般的都为3分左右,第(3)小题中为双选题,正确选项应为BC而部分学生答的是CD而D选项中不应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32题考查的是美国与中国农业的对比情况,本题的失分率是比较少的一般都在7分左右,本题主要使学生分析中美两国农业的区位条件,此类题一般都在课堂当中都使学生能够掌握住,因此学生可以分析它们的自然条件。本题整体较为容易。

33题考查的是湿地,东北沼泽地区,第(1)题考查的是湿地形成的原因,失分点关键的是在于文字的表达不够准确,语言答题不规范。第(2)题考查的是湿地的作用,价值和功能,本小题难度不大。第(3)题失分也是较多,学生没有分析到即满足经济效益,又能够满足生态效益的产业。对此题的功能把握不太透彻。

34题为非选择题中最复杂的一题,失分率为四题中最高,其中第(1)题为区域中城市的分布差异,而学生对于题整体的认识不够准确,有的甚至是答非所问。第(2)题考查A地形冲积扇形成的原因,以及该区域的地势特征。学生在本题当中分析成因和地形地势的特征时,学生不能够准确分析图中的等高线信息,以至于失分率较高。第(3)题得分率不低,对于能源和工程认识较为准确。而在地(4)题中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本地的优势所在分析本地区发展的特色产业,一般都可以答到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和特色农业,但是对于其位于边境来发展边境贸易,答题较少。

总之,从本试卷总体来看,选择题较为容易得分率较高,非选题中,难度适中,但学生对试题的书写表达不太准确,以至于失分较高,整体试卷难度适中,能够发挥出各层次学生的水平。

育才高中高二地理备课组

2013.1.31

下载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邱俊娟)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邱俊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2013地理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一、对试卷的分析 1、这份试卷题量比较适中,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占40% ,综合题占60% 。试题内容覆盖面......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文章来 源 w ww.5 Y K J.Com 1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2009—2010学年度)本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对学生的总体发展以及能力的培养有利的方面:试题多以图片形式出题,让学生看图答题,培养了学生的思......

    2011年地理试卷分析

    2011年新课标高考文综地理卷带来的思考 2011年是河南实行新课改高考的第一年。尽管高三文综组在学校的指导下,远赴宁夏考察,积极参加校内外一切与高考有关的讲座,老师们对课改......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文大全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本次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 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

    漳浦三中高考质量建分析2009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建

    漳浦三中高考质量分析——2009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建议 一、试卷结构分析 1、试卷结构 客观题:计12题48分,1——9题全部是中国地理的内容,10——12题全部为地球运动晨昏线和时......

    《礼物》教学设计[易娟 邱娟]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写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快乐幸福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微......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5则范文

    2017-2018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这个学期已经结束了。这次期末考试既是对学生这个学期来地理学科学习情况的验收,也是对我个人教学成果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