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册除长江沿江地带以外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答题情况
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出错较多的题2题、9题,属于审题不清,温带看成温度带;天山南北两侧地形区,写成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这一题考查的都是地理基础知识。
2、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9题、12题、13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3、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4大题,4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图、黄土高原地形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4题,虽然教师在讲黄土高原时曾经讲过,由于超范围老师没让复习,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4题黄土高原地形图学生得分不高。第1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虽是简答题,但如果脑中有图的话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四、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第二篇: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2009—2010学)
本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
试题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注重对图形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本份试题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次科学试题编拟内容能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题量适中,难易适当,考查内容分布全面合理,试题无印刷错误。通过成绩来看,我镇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小学科学的有关知识,能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探索规律。当然也有个别后进生对科学缺乏理解,成绩不够理想。但所有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能力的考查、生活和情感的陶冶。
二、学生答题况分析
(一)、选择题:第15小题错误最多的选择C,不清楚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差异,该题知识点较多,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第2、3、4、5、题考察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相对好一些。第21题错得多的原因是审题不清。第27小题,几个选项容易混淆,所以错的也比较多。总的来说,选择题不难,做的不好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强调的不够,而是部分同学掌握的不够扎实。
(二)综合题:第31①小题,学生把台湾山脉写成玉山。32题(5)小题综合性比较强,所以失分较多。与讲课所传授的知识有较大差距,基础知识要是不扎实很易失分。
三、教学建议:
从选择来看,平时要对知识点的讲解要细之再细,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以为很简单的问题不用强调了。从第32小题和34题来看,在教学上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和有关地理概念的讲解,尽可能的把图上所反映的知识点点出来。基础知识的练习不够,欠缺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知识点的教学未落实好,学生理解不够,读图表分析图表的能力培养有待加强,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有待增强。今后的教学中就注意加强地理概念的教学和基础知识的训练。做到精讲精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做到一切知识点都要落实到图上。做到每个人心中都一个地图。同时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变部分同学不重视地理的学习,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文章来 源w w
w.5 Y K J.Com 1
第三篇: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组
一、基本情况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二、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册前三章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基础、重读图,题灵活,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5、14、16、19、20、21、24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尤其是对重庆的考察,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哪一个?有很多同学答对了,有的同学很茫然。这在考察学生捕捉社会信息的能力。地理是为生活服务的,地理知识不仅服务于生活而且很多信息也来源于实际生活。
2、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4大题,3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长江干流剖面图、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季风气候分布图、我国温度带分布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是第1题和第4题,第一题针对长江干流坡面图的读数问题大,得分率低。第4题五个温度带的名称学生记忆有错误、写字有错误将温字写成了湿,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重点字多强调、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1题长江干流剖面图学生得分不高。透露出学生对海拔高度和绝对高度的计算存在问题。第4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虽是简答题,但如果脑中有图的话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五、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第四篇: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初二地理组
林化友
为期两天的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考试成绩也已经揭晓,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下面我对这次考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试卷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内容容量虽大,但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难易恰当。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共25题,其中错误率较高的是第10题、第12题、第23题。第10题考察的是我国地势、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要求熟练掌握其变化趋势,学生之所以错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该类型题;第12题是考察地形地势和分界线的结合,学生错的原因是思维定势,不会综合利用所掌握的内容;第23 题错误的原因是思维定势,并且没有记住地热资源产生的原因,地热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综合题中出错较多的是26(3)、27(2)、28(5)、30(2)。26(3)主要考察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并且强调地理专业术语的书写,不能出现错别字;27(2)主要考察土地利用类型,大部分学生错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认真,没看清题意,题目问的是土地利用类型,学生都回答成土地的类型了;28(5)主要考察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30(2)学生的基础掌握不牢,尤其是地理专业术语的书写,错别字严重。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较差,不会图文结合,不会从图中找出想要的、有用的信息。
3、学生的粗心马虎、眼高手低、错别字也是非常严重的失分原因。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详细,不能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在平时的做题练习及测验中,要注重强调卷面,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答题习惯。争取能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五篇:八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门坎初中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未考试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乐山市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适度,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48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52分,非选择题中主要是填空。考查内容有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工业区,台湾要、西部地区成都重庆。重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二)重视对图的运用和理解。
试卷中有地图15幅地图,16个选择题中,有8个地图,而每题都与地图有关,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每题都有地图,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地理特征的影响,并能推断出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其成因。另有气温降雨表格一个,具体的数据,方便学生分析当地气温降水情况,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分析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部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集中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 弱、记忆不够准确。出错比较多的是3题、7题、12题、16题。第7题是关于泾渭清浊问题,从题中材料看,第一句话,泾渭分明是一个成语,那么根据文字材料分析,是这讲古时,哪条河清浊,应是渭清泾浊,可如今,却正好相反,由于渭河上游人为破坏严重,就成了泾清而渭浊了。
第二部分非选择答题情况分析
17题,区域地理,把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对比起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本题第三小题,请分析某国飞机制造企业落户沈阳的有利因素,这题失分相当严重,很多学生交白卷。这要求学生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答题。
18题,考查台湾相关知识,本题中第(2)题失分较多,对台湾等温线分析不正确,这也与平时教学时,没有注重这方面的知识正确引导。最后一小题,类似政治题,此题也是失分最多。需要学生说出自己观点。看似很难,只要深思细想,其实也不难。此题灵活考查了学生分析运用能力。
19题,重要考查西部地区两省会城市相关气候、交通、资源、工业等方面知识。出题灵活,在不经易中考查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最后提出四川和重庆产业的相似性让学生分析利弊,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分析能力,从中国西部长远着想。间接的提出对西部开发,应该怎样合理有序地进行。
此卷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1、没有重视审题。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不重视地图,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选择题第8题,西安附近等线地形图,图中明显的出现了西南方有等高线300米,只要认真看图,就很容易找出。
四、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应今后教学应注意:
1、重视基础教学。加强记忆训练。
2、重视读图培养。多进行填图训练。
3、一定要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