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水驿初级中学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
清水驿初级中学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月实施方案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和《榆中县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通知的要求,为切实做好我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避免地质灾害给师生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
我校的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山洪暴发为主,同时也存在大量可能发生威胁师生安全的溪、河、圳、池等危险点。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汛期为6月1日-10月1日,其中6月份为连续降雨期,7、8月份为大雨、暴雨期。汛期是自然灾害多发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也是重点防范期。
三、宣传月活动安排
(一)准备阶段
学校成立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安排部署宣传活动日程及内容。
(二)宣传活动阶段
进行专题培训和应急演练,广泛动员和宣传,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对地质才还防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加强全民防灾意识。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校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防治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
相关。各校应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尽早落实责任、措施,及时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的损失。同时要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实现自觉防灾,全民防灾。
2.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危害严重。但是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形成条件,并且有一定的前兆反映。一旦有前兆出现,要及时预防或避让;对于难以预防或避让的地质灾害则要及时上报。
3.地质灾害的基本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是合理切坡,及时支挡和坡面防排水,预防诱发泥石流;雨季加强巡查。
4.加强地质灾害的调查,完善预警体系。学校各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调查工作,查清地质灾害隐患;密切注视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性降水的趋势预报,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提示,尽量避免地质灾害的危害。
5.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学习《地质环境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灾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对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的认识,掌握地质灾害监测、避险、抢险和治理等有关知识和技能,增强人民防灾减灾意识,全面实现群测群防。
6.必须全面落实《榆中县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建立“一个机构”,编制“两个方案”,落实“三条措施”,完善“四项制度”,明确“五项要求”,使汛期灾害防治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
7.对存在严重隐患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立
明显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五、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汛期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原则上由受威胁的学校承担,预防责任人是地质灾害所在学校校长。
六、清水驿初级中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学校校长吴明礼
宿舍楼、学生食堂:总务主任李建强
综合实验楼:学校副校长 吴凤喜
学生教室:学校副校长陈贵
教师宿舍:政教处主任孙孝英
知识宣传:学校党支部书记张继青
联络员:杨本应
领导小组职责:
1.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文件、会议精神。
2.检查督促挂各监测点防范工作的落实情况。
3.协助教育局、学区解决排除安全隐患。
4.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救,并按要求上报。
七、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电话:5461038
第二篇: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食品安全实施方案
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
“食品卫生安全月”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食品安全法》、《兰州市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和《兰州市教育局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精神,深入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整顿,全面提升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对本单位食堂、住宿的软件、硬件进行完善,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和学生寄宿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认真排查,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应立即纠正,整改。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食品安全放在学校稳定安全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监管。落实学校和食堂、商店经营者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体系,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促进学校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二、总体目标
通过在学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使学校食堂、商店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标准有效实施,食品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显著增强。通过整治,切实改善学校食堂设施、设备与环境卫生条件,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基本建立,相关制度规范逐步完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落实,自律意识显著增强,无证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师生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三、工作任务
(一)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学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强化领导,夯实管理责任,细化管理措施,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学校要确定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师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要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按照卫生部《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要求,健全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销售各环节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对食堂和商店经营的食品,加强进货索证、检查登记等过程监管。重点做好食品原料存储,食品加工温度、时间控制,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推进规范化管理,严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学校要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健全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建立食物中毒事故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能及时报告,及时控制、有效处置。(三)做好学校饮用水安全工作。学校自备水、二次供水要规范做好卫生消毒,对水井、蓄水池落实加盖加锁等安全措施,做好安全防护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四)切实改善食堂硬件设施。按照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按照“经济实用、安全达标”的原则,不断加大食堂硬件投入。重点治理教师食堂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塑料餐具、不合格仿瓷餐具以及加工、清洗用具问题,确保中小学食堂硬件设施设备达到安全标准要求。
(五)强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要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护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行为。同时,要加大食堂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以上的专门培训,指导从业人员严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树立“合法经营,服务育人”意识,不断规范从业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
校长对本校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要把食品安全整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严格日常卫生安全管理。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提出具体整顿的方案和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逐层逐级落实。(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班要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要通过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宣传,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
(三)着力治本,确保长效。学校各部门要认真查找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隐患,狠抓薄弱环节,制定周密措施,与整顿工作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和落实。并及时总结整顿工作经验,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强化建章立制工作,通过整顿全面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
二〇一五年二月
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 工作计划(— 学第 学期)部 门: 校安办 负责人: 陈贵 年 月 日
第三篇:清水驿初级中学三好学生评选办法
清水驿初级中学市级三好学生评选办法
为树立和宣传青少年学生中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推动我校各 “创先争优”活动蓬勃开展,增强我校中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激励他们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实践,树立勤奋踏实,全面发展,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先进典型,我校推荐评选表彰兰州市中学生三好学生1名。现将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评选条件
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优良品德。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服务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中达到学业要求,表现突出。品德行为表现获得同学、教师、家长和社区的好评。学习勤奋,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好地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思考,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科学年总评成绩优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身心健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强。体育课成绩优良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残疾学生(须持有中华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证)能努力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二、市级“三好学生”评选办法
1.初中的市级“三好学生”每学年在毕业年级中按当年毕业生总数的4%的比例评选。
2.连续三年被评选为区县级“三好学生”的本市学生和在本市借读的外地学生均有资格参加市级“三好学生”的评选。曾在外地借读的本市学生,在借读期间如获得过相应等级的称号,回到本市并在参评学校学习一年以上,也有资格参加评选。
3.符合评选条件的学生可以自荐或由老师及同学推荐作为候选人。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学生对候选人投票,当场公布投票结果,并将投票情况上报学生管理部门。
4.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市级“三好学生”评选的重要依据之一,校务会要在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和教师的意见,最终确定推荐人选,并在校内显著位置公示三天后,上报县教委。
三、评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评选工作的导向性。各区县要引导学校将评选工作作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把评选过程作为激励学生向身边同龄榜样学习的过程。
(二)广泛宣传,全面、准确地领会文件精神。要通过多种形式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中学习和宣传本通知精神,使他们明确评选工作的目的、意义,了解评选标准,并告知家长。
(三)严格程序,保证评选工作的公正性。评选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应坚持自下而上、民主推荐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高评选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认真填写登记表,操行评语要具体真实,体现发展变化,成绩不得涂改,对弄虚作假者,严肃处理。
(四)积极探索,完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奖励和激励方式,使学生在各个方面的优秀表现都能得到鼓励和肯定,做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
(五)认真总结,大力宣传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的事迹。学校通过举办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搭建学生同伴教育的平台,宣传一批学生和集体的优秀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
2011-4-4
第四篇: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特殊教育调查报告
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特殊教育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在我校就读的残疾学生有2人。张淑萍,女,16岁,智力三级残疾,父母均健康,清水村人,在九年级(1)班随班就读。许成兴,男,15岁,智力三级残疾,清水驿乡东古城三社人,在八年级(2)班随班就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跟不上。很多家长嫌接送麻烦,认为这样的孩子念书无用,还有的家长不主动为孩子办残疾证,使孩子享受不到应有的政策照顾。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保护,使孩子缺乏相应的锻炼。
2.教师专业跟不上。特殊教育工作由于都是由从事普通教育的教师担任,未接受过长期系统的专门培训,缺乏理论基础和专业指导。
3.学校经费投入跟不上。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必备的设施较少。对极个别随班就读的孩子而言,投入更是少得无法讲。
4.随班就读质量跟不上。由于教师专业素质跟不上,再加上学生必要的学习设备跟不上,而专业训练设备同样缺乏,无法进行专业矫正和强化训练,学生在普通学校只是接受和正常学生同样的教学手段,因此受教育质量不高。
三、对策和建议
1.建章立制,管理到位。
学校应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制定并落实《特殊教育发展规划》,把特殊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统筹发展之列,研
究制定《特殊教育教师工作评估奖励试行条例》,《关于残障和学困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管理意见》及《特殊教育儿童教育要求》等系列规章制度,使特殊教育有章可循,促进特教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将三类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质量状况纳入学校的工作目标考核,促进特殊教育工作的不断提高。
2.规范档案 如实记载
为了解残疾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身体健康状况,随时分析教学方法的成败得失,学校要对残疾生建立特殊儿童教育档案,要对残疾生进行摸底、筛选、检测、填写筛选表,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表现,采取测试、调查、观察等方式,就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语言发展、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如实记载,形成特殊学生的原始记录、教育鉴定、学籍卡、个别教育计划、辅导记录,各科作业等个人档案分门别类装袋,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动态化的特教管理模式。
3.部门协调配合 实现资源共享
财政要加大对随班就读的学校经费投入,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必备经费和必要设施;对残疾人就读的普通中小学,在教师编制上应有明确的政策倾斜,并明确从事特殊教育教师津贴补助。乡镇民政办,要认真落实扶持弱势群体残疾人的政策、措施,大力关注和支持残疾人随班就读学校工作;学校要加强与民政、残联、卫生等部门的联系,使之形成合力,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4.注重职业技能培训 增强适应生存能力
把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和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将来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解决好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第五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版石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危害性大,防灾减灾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方针,切实做好今年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县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镇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如下,各村(居)、驻镇各有关单位,按照方案抓好落实。
一、地质灾害点分布和威胁对象与范围
(一)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村宅后滑坡,村房前滑坡,村宅后滑坡,村宅后不稳定斜坡,村不稳定斜坡,房前屋后高陡边坡主要分布在海螺村。
(二)根据地质灾害的规模及存在威胁程度划分,我镇为一般级地质灾害点为2处,潜在的地质灾害危害点较大的为海螺村。
(三)对未列入本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地质灾害点和房前屋后高陡边坡,虽然隐患相对较小,也应列入村(居)级防范。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和影响范围:
1、对于山前地带的房前屋后因工程建设和人为削坡所诱发的小型零星的滑坡崩塌灾害,主要是威胁边坡前后部位上的人员及房屋财产等安全,一般危害范围以50-200㎡左右为主,部份影响宽度可达20-30m、影响长轴距离可达50-60m。
2、对于公路沿线边坡所诱发的滑坡、崩塌灾害,除影响堵塞交通和毁坏公路及附属设施等外,主要是威胁通行车辆和过往人员的安全;特别是较高陡的边坡,危害范围甚至延伸至公路外部。
3、对于部份沟谷所潜在的滑坡迸发性泥石流灾害,以及境内部份大型引水沟渠或库塘渗漏所诱发的潜在滑坡泥石流隐患,主要是威胁沟谷、沟口和引(蓄)排水等设施下游的部份居住人员与房屋财产安全,潜在威胁范围较广,一旦发生后危害性往往较为严重。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组织管理
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组织协调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龚升炬(镇党委书记)副组长:钟 明(镇 长)
陈永山(镇党委副书记)
肖泽红(纪委书记)
陈旺山(常务副镇长)
赖东升(副镇长)
李仁辛(副镇长)
唐素芳(副镇长)
成 员:龚汉佐、王泽庭、钟庆利、刘俊奎
(二)地质灾害防治及责任制
(1)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各行政村和镇直有关单位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政府负总责,部门具体负责,各行政村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
(2)国土资源所: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地质灾害点监测人的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工作。
(3)建设站:在进行镇、村规划充分考虑遭受成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性,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建筑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公路站:加强对交通沿线边坡的检查和维护,对易发区路段要设立警示标志。
(5)水利工作站:对所管辖的水利工程设施,包括水库,引水涵渠,应进行除险加固。
(6)中心小学和中学:根据学校的周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检查、整改,并组织学生进行避险演练。
(7)民政办:在地质灾害预警期内要做好抢险、救灾准备,灾情发生后应及时做好优抚工作。
四、加强汛期巡查,实施监测巡查与安全转移,建立预报预警响应规程(1)加强汛期巡查
根据国务院《地质防治条例》镇政府组织国土、建设、水利、公路、中心小学、中学等部门在汛前、汛期,汛后对危险性和灾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点,从群测群防、防灾抢险、应急准备工作等方面进行巡回检查,检查各村防灾责任组织机构,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是否发放到位,危险点监测责任人是否明确。
(2)实施灾害监测巡查与安全转移
对已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和划定的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应进行监测巡查,遇有台风或暴风雨袭击或当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所报达到3组以上时,除加大对危险点监测密度外,还应部署地质灾害点避险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做好群众及财产的安全转移工作。
镇政府已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伍,主要由各防灾成员单位和镇应急民兵分队组成。
(3)预报预警应急响应要求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分为5个等级,Ⅰ级、Ⅱ级地质发生可能性小,Ⅲ级(注意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Ⅳ级(预警级),Ⅴ级(警报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其中Ⅰ—Ⅱ级可不予发布,Ⅲ—Ⅴ级应向社会发布,对Ⅲ—Ⅴ地质灾害预警响应,一般要求如下:
1、Ⅱ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响应,镇有关部门应做好值班工作,密切注意雨情,各村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协管员要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
2、Ⅳ、Ⅴ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响应,镇防灾指挥机构及各行政村应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并组织做好抢险救灾工作,镇政府要做好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村委会应按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预案,立即组织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群众转移避让。
(4)建立灾情报告制度
1、报告时限要求:发生地质灾害,各行政村应在1小时内报镇政府。
2、报告内容:地质灾害报告内容主要发生的地点、时间、类型、规模、人员是否存伤亡,财产损失等,已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设
1、各灾点应结合地质灾害发生的规模,危险性、危害性,经济实力及可操作性,采取目视监测。设桩监测或进行回填裂缝,削坡减载,清除易滑坡物、挖设排水沟、改水渗透、砌挡墙等工程治理措施。
2、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
3、加强监督,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
4、加强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积极宣传。
201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