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①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②,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③,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④。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⑤,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注释】
① 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10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文中加粗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察机关删去了的。
② 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0年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实际上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并为其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即在南京发表讲话,声称“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国民党政府也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③ 求神拜佛: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仁王护国法会”等。
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当时舆论界曾有过这类论调,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⑤ “正史”: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第二篇: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最终说课稿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稿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驳论文,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现在,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教具准备和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七部分谈谈我对本课的总
体设想:
一、说教材
(一)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中,要求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灵活地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体裁的写作知识,并能根据这些写作知识分别写出通顺、流畅、有个性、感情真挚的文章。
(二)教材的地位(本单元学习任务)
这个单元的大多数课文,是阐述求知问题的,而本单元学习任务是要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学习其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三)本课的基本思想内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且介亭杂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三周年之际,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这篇杂文针对当时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
(四)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九年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知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对社会生活也有了一些独特的体验和看法,有表达个人观点展示自我的强烈欲望。因此,这篇文章不仅要教会学生议论文的写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价值观、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思想,联系学情分析,我认为这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品味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并对感情表达深刻的语句和词语加以背诵和运用。
能力目标——
2、学习驳论文的写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学生民族民主意识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品味思想内涵。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
1、情境设置法
为了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较好的教法和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鲁迅先生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因此我首先就选择了情境设置法,用一些饱含深情的音频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诵读法
为课文的进一步分析和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特性化行为,不能因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的能力。
3、比较阅读法
让学生在与立论文文章的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延伸。
四、说学法
叶圣陶提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的,无论什么教学方法,都要使学生自主学到知识。因此本节课的学法我采用了以下几种:
1、讨论探究法
首先,在讨论探究法中创造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平等对话的范围。我们的社会一个不能和他人合作并从中获得提高的人,必将成为时代的弃儿,而新课标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因此这是我的首选。
2.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勤动笔墨,做好读书笔记。
3.品语法
前面已经说到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能因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和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十分关键。
五、教具准备与课时安排
1、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法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其中包括PPT、音频资料。
2、课时安排
为了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具体的掌握课文主旨,因此安排了两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分钟分钟)
让学生回忆从小学到现在,都学过鲁迅的哪些文章、都是些什么体裁。如: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叙事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小说《故乡》、散文诗《风筝》等等。在同学们发言后,我就会引出课文——那今天呢我们就要来学习鲁迅先生的这一篇不同以往写作体材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使学生对鲁迅的文章和旧的知识更扎实、更清晰的掌握,从而引入课文。
2、检查生字词预习(5分钟)
(识记生字词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任务之一,应培养学生扎扎实实地记忆,认
认真真地书写,自觉积累的习惯。初三的学生即将迎来升学考试的检验,而这时
积累字词则是重中之重。)
3、介绍时代背景(5分钟)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4、由课文题目入手学习文章内容,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朗读
全文,让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20分钟)
这篇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看标题呢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的,那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肯定是有人在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是一篇以驳论为主的文章。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会用什么方法呢?可能会用不同的形式,一种呢就是直接了当的说中国人是有自信的,这是立论。还有一种方式呢,就是通过反驳对方的观点来说明我的观点,这是驳论,那肯定有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假如我们把这种观点批倒了那么中国人不就是有自信力的吗!因为这是一篇驳论文,所以我们首先要找出对方的观点。
(1)对方的论点是什么?它的论据是什么?它使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两年前 :自夸“地大物博”
树起靶子:论据不久 :只希望“国联”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现在 :一味“求神拜佛”(论点)论证方法:举例、因果论证
(2)让同学们齐读3——5段,找一找这一部分作者的论点是什么?论据又是什么? 论点: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论据: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
希望国联——信他人
求神拜佛——自欺
(3)同学们来看一看第5——9段,这一部分的论点是什么?论据又是什么?
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
(引导学生多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在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在朗读思考中明确答案。)
5、让学生们逐段细细品读课文,在颂读中筛选信息,找出意义深刻的句子和词语反复品读,体会词句的深刻含义和文章的思想情感。(22分钟)
让学生在细细味读和感悟中,体会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句子所透射的爱国情感,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驳论文知识的学习(5分钟)
(1)下面我们就来认识驳论的特点
立论
议论文驳论点
驳论驳论据
驳论证
7、重新将驳论的知识引入课文(15分钟)
让同学们再自由的朗读一遍课文,结合所讲的有关驳论的知识,想想这篇课文鲁迅先生采用了怎样的驳论方法呢?
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
驳论证希望国联——信他人失掉了他信力,求神拜佛——自欺发展着自欺力。
进行反驳
历史上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驳论点
现在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让大家小组讨论探究,建议同学们多读重点段落,结合具体段落作出分析,各抒己见,使学生在多种看法的碰撞中深化对课文的认识。)
8、拓展延伸(5分钟)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讨论、复述本文内容后,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结合自己所积累的知识,找出中国的“脊梁”是哪些人?叫什么名字?再联系实际生活探究,现在我国有哪些
成就证明我们没有失掉自信力?激发学生关注生活讨论交流:如 “神五”“神六”“神七”号卫星升天;“5.12”展示的精神;2008年奥运会举办顺利成功;平稳度过金融危机„„
通过拓展延伸训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自主总结提升,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鲜活的、扎实的、永久的。
9、播放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4分钟),让学生朗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用这慷慨有力的爱国语句再次激起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10、课堂小结(4分钟)
我将会用简短的课堂小结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引导学生整理、巩固教材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
11、布置作业(2分钟)
完成课后“研讨与训练”的第一、二大题。
为了及时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为复习积累资料。
七、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两年前 :自夸“地大物博”
树起靶子:论据不久 :只希望“国联”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现在 :一味“求神拜佛”(论点)论证方法:举例、因果论证
第二课时
总:自我炫耀1.文中中国的脊梁是哪些人?
只:仰人鼻息2.现在我国有哪些成就证明
一味:体现敌人沉迷于我们没有失掉自信力?
求神拜佛、软弱顽固不
化的样子„„
第三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渺茫(miǎo)搽(chá)诓骗(kuāng)B.玄虚(xuán)脂粉(zǐ)拜佛(fó)
C.宰相(zhǎi)麻醉(zhuì)慨叹(kǎi)D.省悟(xǐng)脊梁(jí)倘若(tǎng)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渺茫:离的很远,视觉模糊,看不清楚。)
B.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自己,接触困苦。)
C.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前仆后继:
(2)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足为据:
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原名,字。我们以前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小说。本文运用的论证方式,采取和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二、综合理解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这句中“他信力”加上引号,所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B.表示强调C.表示特殊称谓D.表示讽刺否定
6.鲁迅先生说:“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6.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分别是:
①“筋骨和脊梁”是指:
②“状元宰相”是指:
③“地底下”是指:
7.“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都指的哪些人?请你结合自己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写出这些人的代表,如“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有
三、阅读1—5自然段。
1.语段的敌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敌论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3.上面语段批驳的方式是()
A.直接驳论点B.通过驳论据驳论点
C.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D.间接反驳
4.上面语段中的“他信力”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欺力”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
5.上文在“他信力”和“自欺力”上加引号,所起的作用是()
A.表引用B.表强调C.表特殊称谓D.表讽刺否定
6.第2节中有人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第五节中的“中国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节中的“一条新生路”是指____________。
7.与“玄虚之至”中“之”含义不同的是()
A.多助之至 B.辍耕之垄上 C.古仁人之心 D.吾欲之南海
8.“一味的求神拜佛”有什么害处?
9.对文中画线句子“中国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御用文人。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句中“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
10.“仿词”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仿照现成的词语,临时创造出新的词语或类似说法的一种修辞手法。例:自信力—他信力,先发制人—后发制人等,请造四个以上的仿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指出对下列加点字的分析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这“公开”一词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和不敢公开的事。
B.“两年以前,我们总夸着“地大物博”,这“总”字表示自夸,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
C.“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国联”,这“只”字表示惟洋是崇,不相信自己。
D.“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一味”表示“暂时只”的意思。
四、阅读6—9段
1.作者从正面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自古以来……的人”。你能各举一例吗?
3.“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筋骨和脊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底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有什么现实意义?
5.“说中国……诬蔑”一句指出敌方论证时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毛病。
6.怎样理解“虽是等于……光耀”一句?
7.“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人家所知道”?
一1.AB中“脂应读“zhǐ”;C中“宰”应读“zǎi”;D中“脊”应读“jǐ”。2.B“为民请正确解释为“替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4.鲁迅 周树人豫才《藤野先生》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己》《一件小事》 驳论直接反驳间
二5.D 这里作者是用“他信力”来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先前的只依靠迷信或国联,却不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的软弱行径。6.①作者歌颂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求法的人。②国民党反动派政客及其御用文人。③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导下的革命力量。7.林则徐 卫青魏征康有为
三.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2.不行,因为作者批判敌论点是就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而言,如果删去就会变得以全。3.C4.信“地”信“物”信“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故伤今5D
6.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者及御用文人所有的中国人国民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相信的力量,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7.C8.可以令人更长久地麻醉自已9D
10.(1)望洋兴叹——望卷兴叹(2)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血还血)
(3)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4)化悲痛为力量---化腐朽为神奇
11.D
四.
1.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①毕升,李时珍②陈涉,戚继光③杜甫,关汉卿④法显,玄奘
3.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 ;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第四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⑦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⑥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引出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3——8),分析揭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实质,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摆事实加以证明。
第三部分(9),作者针对陈词滥调,作出剖析,从表面看,是那些“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者失掉了自信力,而那“地底下”的是中国的脊梁,他们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解读“人”】
这篇杂文使用了许多“人”字句,其所指对象有所不同。如: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有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5.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6.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类的人们”指上边所说的“埋头苦干的人”等几类人。
7.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一部分人”即少数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8.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中国人”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的中国人民。这些“人”所指各不相同,但都无不寄予着作者强烈的褒贬感情。
【品析语言】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而且睿智闪烁、机趣横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又如第2段:“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段话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部分中国人的赞美歌颂,显示出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中国的脊梁”指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理解论证】
1.采用立驳结合的论证方式。课文第二部分直接反驳谬误论据,是驳论。第三部分间接反驳谬误论点,从正面立论,对方的论点不攻自破。立驳结合,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2.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第3、4段结合事实讲道理,第7、8段主要采用了事实论证。另外,文章还多处运用比喻论证,如第7段“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第9段:“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第五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教学反思
李建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既富战斗性,又具讽刺性,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杂文的特点。下面谈谈我学习这一课的几点思考。
一、课堂导入
由作家或作品导入本课不能说不行,但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名、时、地、评、作”比较熟悉,由此导入太过乏味。结合这篇文章的特点,我决定由复习议论文的常识入手,复习到论证方式时,导出驳论,自然引出本文。
二、解释《且介亭杂文》的意思
“且介亭”是啥意思?学生不懂,不懂就不好记。我给大家介绍了“且介亭”的来历。1935年,鲁迅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是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以外修筑马路的区域,俗称“半租界”,在这里,鲁迅先生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名为《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写的。一个反应敏捷的学生当即反问:“老师,既然是‘租界’二字各取一半,为什么不叫‘禾田’呢?”“问得好啊,鲁迅先生将‘租界’的‘禾田’去掉,正好表示先生不愿将自己国家的“禾”与“田”让给帝国主义。”我话音刚落,下面已是掌声一片,我知道,这是学生对鲁迅先生爱国情感的由衷钦佩。同时我也相信,同学们一定记住了《且介亭杂文》。
三、本文的驳论方法
我们刚刚学过邓拓的《不求甚解》,这也是一篇驳论文,文章的开头是先摆出对方的错误论点,树立批驳的靶子,驳论方法是驳论点。本文却是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再摆出对方的论点,在总结本文驳论方法时,我先问学生由对方的论据能否得出对方的论点,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接着问:“那么由对方的论据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论点?”结合课文三、四、五段内容,不难得出以下两个论点:
1、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
2、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这样一来,驳论方法就明了了,对方的论据不能得出对方的论点,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是论证出了问题,所以本文的驳论方法是驳论证。
为了加深学生对本文驳论方法的理解,我又设置这么一个问题:文章第一段能不能去掉,为什么?经过小组讨论,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既然本文的驳论方法是驳论证,那么如果去掉第一段,我们就看不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脱节,看不出论证有问题,所以不能。”答案令人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