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专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8)北宋:圆头尖头的犁铧出现;使用人力操作的踏犁;
2.农作物推广
(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
(2)奴隶社会:商周种五谷
(3)汉:稻麦种植推广,东汉出现双季稻
(4)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5)元:农作物品种增多,(6)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
3经济作物
(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
收茶税
(2)五代十国(南方):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
(3)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4)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5)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
区域
4农业技术
(1)商周时: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
(2)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汉:牛耕广泛推广; 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牛耕法
出现。耕作技术进步:在干旱地区推广代田法,及时收割,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技术
5水利
(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孙叔傲修芍陂;秦国蜀守李
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2)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漕渠,六辅渠,白渠;江淮江汉之间以
修建天然陂池为主;东南以排水筑堤为主;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
(3)魏晋:(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北方)马均发明翻车;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
堤塘;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
(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
(6)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较完备的灌溉系统
(7)元:中央设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
6江南农业的发展
(1)魏晋
表现:开发范围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充实江南劳力,带来先进技术,南方民族融合,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2)隋唐:
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普遍,放火烧山现象很多;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安史之乱之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3)五代十国:
表现: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圩田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南迁,增加南方劳力,南方统治者采取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
(4)南宋: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四赋税制度
(一)过程
1夏商周:贡赋制度分封的诸侯必须定期朝见天子,交纳贡赋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
2春秋: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3秦汉:编户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
4隋唐:(1)租庸调制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纳绢或布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
(2)两税法分为夏秋两季征税。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统一税制,扩大征税面,保证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放松人身控制,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为主,是赋税制度的变革和进步。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5北宋: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向应该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募役法减轻农民负担,保证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增加政府收入,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
6明后期: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和人丁的多少收税,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反映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
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7清前期:摊丁入亩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地丁银;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刺激人口的增长
(二)特点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直至取消人头税(两税法)征税形式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一条鞭法)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两税法)征税对象由征收实物为主到征收货币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代役(以“庸”为标志)商品税逐渐加重
五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六土地兼并问题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B 原因:
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人们观念的影响。
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C 影响:政治上,1、削弱中央集权。
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
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
七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
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A 土地改革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人民公社化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八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九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①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之交。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耕地面积扩大,高
产农作物新品种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③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④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
5、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①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上山下乡)②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二篇:第五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第五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3)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重视水利
(4)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玄宗,大力发展生产
(5)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二、农业发展表现
1.工具进步
(1)原始社会
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
(4)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5)汉:铁农具样式增多,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用上了铁农具;耕犁安上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赵过发明耧车
(6)魏晋:(北方)曹魏时马均发明翻车;
(7)隋唐:筒车,曲辕犁;
2.农作物推广
(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
(2)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3)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
3经济作物
(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2)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3)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4)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4农业技术
(1)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2)汉:牛耕广泛推广; 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东汉,一牛挽犁牛耕法出现。
(3)隋唐:曲辕犁
5水利
(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2)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东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
(3)魏晋:(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北方)马均发明翻车;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
(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四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六土地兼并问题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B 原因:
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人们观念的影响。
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C 影响:政治上,1、削弱中央集权。
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
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
七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
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A 土地改革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人民公社化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八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九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①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之交。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耕地面积扩大,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③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④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
5、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①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上山下乡)②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三篇:2011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第5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第五专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复故爵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抑制商人;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鼓励农耕。(4)东汉:多次下达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减轻赋税,田租恢复到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裁并地方官衙,削减官吏,复员军队,大批劳力返乡从事农业生产。(5)三国:曹魏,重视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积极发展西南经济。(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重视水利
(7)北周:武帝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强制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8)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玄宗,大力发展生产(9)五代十国(南方):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抵御钱塘潮
(10)五代(后周):世宗,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敛;裁汰僧尼,使政府控制的土地和劳力大为增加
(11)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12)辽:大力发展农业,采取赐贫农耕牛,垦荒免赋等措施(13)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完备的灌溉系统(14)金:迁汉人到东北垦荒,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15)元:元世祖重视农业,中央设立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颁发《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16)清初:康熙实行更名田,鼓励垦荒;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二、农业发展表现 1.工具进步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原始社会
元谋人、北京人制造和使用旧石器;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钻孔技术;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很多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
(4)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5)汉:铁农具样式增多,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用上了铁农具; 耕犁安上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赵过发明耧车(6)魏晋:(北方)曹魏时马均发明翻车;(7)隋唐:筒车,曲辕犁;
(8)北宋:圆头尖头的犁铧出现;使用人力操作的踏犁; 2.农作物推广
(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2)奴隶社会:商周种五谷
(3)汉:稻麦种植推广,东汉出现双季稻(4)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5)元:农作物品种增多,(6)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 3 经济作物
(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2)五代十国(南方):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3)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4)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5)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4 农业技术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商周时: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
(2)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汉:牛耕广泛推广; 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牛耕法出现。耕作技术进步:在干旱地区推广代田法,及时收割,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技术 5 水利
(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孙叔傲修芍陂;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2)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漕渠,六辅渠,白渠;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东南以排水筑堤为主;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3)魏晋:(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北方)马均发明翻车;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6)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较完备的灌溉系统(7)元:中央设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 6 江南农业的发展(1)魏晋
表现:开发范围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充实江南劳力,带来先进技术,南方民族融合,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业生产(2)隋唐:
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普遍,放火烧山现象很多;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安史之乱之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3)五代十国:
表现: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圩田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南迁,增加南方劳力,南方统治者采取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措施
(4)南宋: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四
赋税制度
(一)过程 夏商周:贡赋制度
分封的诸侯必须定期朝见天子,交纳贡赋
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 春秋: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3 秦汉: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隋唐:(1)租庸调制
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纳绢或布代役)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
(2)两税法
分为夏秋两季征税。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杂税、杂役,统一税制,扩大征税面,保证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放松人身控制,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为主,是赋税制度的变革和进步。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北宋: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向应该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募役法减轻农民负担,保证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增加政府收入,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 明后期:一条鞭法
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和人丁的多少收税,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反映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清前期:摊丁入亩
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地丁银;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刺激人口的增长
(二)特点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直至取消人头税(两税法)2 征税形式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一条鞭法)3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两税法)征税对象由征收实物为主到征收货币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5 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代役(以“庸”为标志)6 商品税逐渐加重 五
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六
土地兼并问题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B 原因:
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人们观念的影响。
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C 影响:政治上,1、削弱中央集权。
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
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七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A 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人民公社化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八
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
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九
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①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之交。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耕地面积扩大,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③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④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
5、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①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上山下乡)②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工潮”)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复习试卷
中国古代史上(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C1、距今约五六千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B2、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A.山顶洞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
D.父系氏族公社遗址
A3、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就是指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他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秦始皇
D4、夏朝统治中心在今天的
A.河北北部
B.山东南部
C.陕西东部
D.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A5、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和建立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朝、禹
B.夏朝、启
C.商朝、汤
D.商朝、武王
C6、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开始于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
D.商汤灭夏
B7、西周时,周王通过
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C8、西周的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制陶业
B.纺织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煮盐业
A9、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A10、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
D.大兴水利工程
D11、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B12、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
A.黄河流域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D13、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相当成熟
B.金文刻在青铜器上
C.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D.小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A14、《论语》记载“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中所指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B1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A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B17、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B18、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C19、庄子代表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C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孔子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21、下列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书的是 A.《春秋》
B.《诗经》
C.《尚书》
D.《论语》
B22、秦王赢政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A2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刘秀
D.曹操
C24、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大规模地反击匈奴取得胜利的帝王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汉武帝
D.唐玄宗
D25、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A26、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挑,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平,东到临挑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B27、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C28.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A29、西汉第一个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D30、汉武帝为了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的措施是 A.巩固中央集权
B.建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
C.颁布了推恩令
D.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
C31、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 A.中央盐铁专卖
B.削藩
C.推恩令
D.发行五铢钱
C32、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C33、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D34、公元105年,总结劳动人民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的是 A.张仲景老派 B.华佗
C.黄帝
D.蔡伦
A3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光
D.孔子
B36、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
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B37、《史记》叙述了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B38、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B39、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刻作品是
A.马王堆汉墓画
B.秦始皇兵马俑
C.龙门石窟
D.敦煌莫高窟
D4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期
B.西周C.商朝
D.秦朝
D41、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C42、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A.夏朝末期
B.商朝初期
C.商朝后期
D.西周初年
D43、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A44、《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书总结了秦汉以来农业生产经验 ②该书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 ③提出了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思想
④为北魏贾思勰所著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B45、维系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通畅的交通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秦统一以后,在交通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A、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B、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C、修筑万里长城
D、设置专门管理交通的官职
D46、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共同之处在于:
A、开创大一统的局面
B、重视改革政治制度 C、发展官办教育事业
D、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D47、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与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表现
B48、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D49、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下列制度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等级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C50、秦统一后,右图的字体成为全国的标准字体,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第五篇: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一.先秦时期: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木、石、骨、蚌);土地公有制;壁画、彩陶画。2.奴隶社会:
(1)商、西周时期: ①经济:
农业:石器锄耕、青铜农具,懂得灌溉、除草、沤制绿肥、治虫等技术。耕作方式: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开始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末期,这是一种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度,实质是国王代表贵族占有土地的土地私有制。
手工业:官府垄断,青铜制造;官营手工业为主:产生于西周时期。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资金、原料由官府供给,规模经营,产品不入市场,职业世袭,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工商食官”政策 ②政治:
夏朝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即王位世袭制。商朝内外服制度。周朝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度。三者的关系: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形成了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中宗法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③文化:甲骨文、金文。
(2)春秋战国: ①经济:
农业,A铁犁牛耕,精耕细作,这是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B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土地向私有制。C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产生时间:春秋。瓦解: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简单概括为: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地位: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清以后时,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出现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冶炼业,冶炼生铁和块炼钢。丝织业,有大量的锦、绢、罗、纱丝织品。
商业兴起,商品市场、大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队的主体。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营工商业兴起,与市场联系紧密,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了早期的“机工、机户式”的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分封制崩溃、诸侯纷争,战乱不断,秦商鞅变法。③文化:
A诸子百家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张 B文学:《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多反映社会现实。《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浪漫主义杰作。采用楚国方言,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句式灵活。
C数学: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筹算计算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
D天文:战国:甘德、石申,《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石申,《石氏星表》,120多个恒星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星表。E司南(指南针)F帛画《人物龙凤画》
二.封建社会时期 1.秦汉时期:(1)经济:
农业,土地私有制,自耕农经济,汉代《汜胜之书》、赵过推广耦犁、代田法、区田法,水利有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汉初“与民休息”。
手工业,东汉制瓷技术成熟;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冶炼,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汉代:“丝国”之称,丝绸之路商业,统一货币(秦朝使用圆形方孔铜钱作为统一货币。)、度量衡,驰道。(2)政治:中央,“皇权至上”为核心,三公九卿、刑法严酷、中央集权体制建立;地方,郡县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汉武帝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推恩王侯。(3)文化: A统一文字,“小篆”为统一的文字,后来“隶书”作为新字体流行。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李斯《泰山刻石》;汉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石门颂》;实用性文字。B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西汉初的黄老之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C印宗秦汉,秦汉时代是篆刻艺术的一个标志性时期。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明中叶以后,文彭等的创作为代表,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夫妇宴饮图》。
D天文,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比欧洲早1700多年。E中医学,《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四诊疗法,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东汉华佗是当时的名医,他精通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发明了五禽戏。中药学,《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专著。F造纸术。E数学,《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G汉赋。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经济:农业,黄河流域的精耕细作技术日臻成熟、轮作和推广绿肥。手工业,冶炼业,灌钢法。商业,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2)政治:天下纷争。
(3)文化:佛教传入、道教兴盛、儒教衰落。中国书法开始自觉阶段、书法艺术的定型时期。行书虚玄灵动,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士大夫画家活跃,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顾恺之《女史箴图》。刘微首创割圆术。祖冲之圆周率,早1000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提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我国现在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3.隋唐时期(1)经济:
农业,曲辕犁、南方经济逐渐赶超北方、筒车、大运河;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隋唐时制瓷业成熟,白瓷进入成熟阶段,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丝织业,唐出现缂丝技艺。
商业,商业都市(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农村集市(草市)、柜坊、飞钱,外贸(广州,设市舶使)。唐代以前的城市商业格局(政治中心),交易场所的限制,市坊分开的限制,交易时间的限制。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2)政治:中央,三省六部制、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3)文化:唐诗;绘画,敦煌壁画;代表画家:展子虔《游春图》、“吴带当风”的吴道子《天王送子图》、阎立本《步辇图》;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高峰;人物画占主要地位。书法,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楷书:笔画完备,结构严整;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书法艺术的高峰。火药;雕版印刷,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雕板印刷的《金刚经》;唐代僧一行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实测子午线的长度,世界最早用科学方法实测子午线;制成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三教合一。
4.宋元时期(1)经济:
农业,精耕细作进入全面成熟时期,稻麦两熟;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手工业,冶炼业,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冶铁。纺织业,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之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成为元明时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制瓷业,宋代瓷窑遍布全国,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生产彩瓷。
商业,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朝时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推行,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时期;宋代城市的商业格局:坊市界限不复存在,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商品种类众多、出现专业性、时令性集市;边贸发达:榷场;外贸发达:元大都、杭州、泉州。
(2)政治:宋,中央,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参知政事;三司使。地方,文臣做地方官,通判,转运使。元,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行中书省。
(3)文化: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个多世纪。北宋时期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得到广泛应用,火器种类增多。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学界推崇;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农桑辑要》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书;《农书》。宋书法,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的瘦金体;宫廷画;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马远《山径春行图》、夏圭《山水十二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冕《墨梅》。民间风情画出现,《清明上河图》;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宋词(豪放派与婉约派);元曲(散曲与杂剧,关汉卿、马致远)。宋代南戏。程朱理学的兴起,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南宋朱熹。“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即理也” “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省。(王阳明:“致良知”。)
5.明清时期(1)经济:
农业,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一条鞭法;地丁银。
手工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丝织业,鼎盛,官营和民营,丝织中心苏州和杭州,丝织技术高超“妆花锻”和“金宝地”;江苏松江在明代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棉布日益流行。陶瓷业,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商业,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A商业市镇兴起,B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C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D劳动力成为商品, E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大商帮。明清时期,形成以银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流通体制。明清时期的城市(经济功能为主)松江——棉纺织业;景德镇——陶瓷业;佛山——冶铁业;汉口——商品转运码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清:发展缓慢;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表现: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国力的强盛。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2)政治:中央,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康熙: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中央机构一分为三,集权于皇帝);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地方,明废行省,设三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3)文化:阳明心学(“致良知”;“宇宙便是吾心”)。李贽,反对权威;男女平等;赞颂改革。三大进步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政治主张“人民为主”,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经济,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思想,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思想,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小说,“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京剧,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汉剧进京,相互融合;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成熟,“同光十三艳”;京剧的表演内容、表演艺术,影响至全国、全世界。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祝枝山、文徵明;印,明中叶以后,文彭等的创作为代表,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民间绘画兴盛。朱耷《松鹰图》、徐渭《黄甲图》、郑板桥《墨竹图》。士大夫文人写意画成就最为突出;晚明:朱载堉提出“理由数显,数自理出。” 明代:《农政全书》徐光启;《本草纲目》李时珍;明长城;郑和宝船,那时已使用牵星术导航,代表着当时利用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明北京城。
(注:关于中古重要知识点的规律性的东西,对照第一轮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