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第二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精神,回顾一年来的城镇化推进工作,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城镇化各项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刚才,普定县、市住建局、西秀区旧州镇作了交流发言,洪东书记对今年拆违控违工作进行了通报,讲得都很好,其他县区和市规
划局、市国土局也向大会提交了书面交流材料。一会儿,建琨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按照建琨书记的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形势,增强推进城镇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通过这两年召开两次城镇化推进大会,特别是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推进“5个100工程”建设,为我们加快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下步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关于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一是城镇规划有序推进。启动《xx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年底完成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后,中心城区详规覆盖率可达100%。完成中华南北街建筑景观风貌整治规划、历史街区沿街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各县区近期建设区域控制性详规平均覆盖率达85%。完成13个省、市级示范小城镇总规编制。拆违控违力度有所加强,截至9月底,全市共查处新增违法建设8648户,建筑面积163.4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4478户,建筑面积69.8万平方米。普定县、开发区这方面做得不错,控制得好。
二是城镇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截至9月,全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85.8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226亿元的82.24%,较上年同期的88.78亿元增长109.4%(不含贵安新区数据),绝对数占发改口径全社会固投510亿元的36.4%(占统计上报数50万元以上固投477亿元的38.9%),贡献很大。其中,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约114.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20亿元的95.4%,较上年同期的45.28亿元增长152.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约6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93亿元的64.52%,较上年同期的35.44亿元增长69.3%;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1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3亿元的84.62%,较上年同期的8.06亿元增长36.48%。
三是中心城区重大项目有所突破。截至9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35.49亿元。9个省级城市综合体全部编制了规划设计方案,建设进度不断加快,累计完成投资17.26亿元。贵安城市大道、二环路、武当路等城市主次干道建设稳步推进,汪家山、管元等“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市便民服务暨会展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老大十字人防工程顺利完工,南北大街景观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沪昆高速公路安顺东站改造工程交付使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四是县城和小城镇各具特色。各县区相继启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平坝天台山大道改造、普定城市干道和穿洞文化广场快速推进,镇宁环翠公园建成投用,关岭灞陵大道基本通车,紫云迎宾大道全面完工。13个省、市级示范小城镇均已开工建设“8个1”和“8+3”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28亿元。旧州镇创建国家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通过国家部委核查。启动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系列创建活动,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大计划,乡镇“六个一”建设加快推进,城镇面貌有所改变。
五是城镇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城市供水二期、污水处理二期和中水回用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继续深入推进“四创”工作步伐,在项目实施的同时,“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投入3750万元实施中心城区绿化工程,栽种大树3000余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26%,绿化覆盖率30%,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十件实事”工作进度加快,年底将全面完成。进一步放宽小城镇落户条件,吸纳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就地就近安居乐业。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巩固发展农村卫生服务网络,鼓励城市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基层延伸,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关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一是认识不统一,发展不平衡。首先是认识上的问题,各县区重视程度是有差别的,有的地方这一年变化很大,但是有的地方就还是山河依旧,说一千道一万就是重视不够。其次是方法上的问题,建设推不走,一问就是这样困难那样原因,办法要自己想,路子要自己跑,要学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灵活多样地寻找办法,同样的事,想想为什么别的地方能做,我们就做不到。第三是配合协调的问题,有些部门缺乏全市一盘棋的大局观,被动工作,各自为政,彼此之间没有形成紧密联系,造成一些重大项目推进上停滞不
前。
二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管网和垃圾场站建设不完善,全市县城以上污水处理率78.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2.6%,一些县区工作严重滞后。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城乡分布不均,体育场、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活动中心以及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欠账多,城市功能不完善。
四是重建设轻管理的现
象普遍存在。这两年我们城镇建设力度是很大的,但是软件没有跟上,精细化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比如出租车拼客、户外广告混乱、占道经营、施工工地扬尘和噪音等问题没有改善。特别是交通拥堵,大货车自由进城、行人乱穿道路、车辆随意停放、自行车和摩托车窜来窜去、道路护栏形同虚设,今年我们群众满意度在全省排名下降两位。这些都充分暴露出我们在城市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城镇化的目的是要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五是“两违”建筑未得到有效遏制。近两年我市对“两违”建筑打击力度有所加大,但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特别是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上明显不足,边拆边建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拆迁成本过高,同时还破坏了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秩序。据初步统计,全市存量违法建设14.5万户、2306万平方米,目前只消化了14万平方米,仅占违法建设存量的0.6%,拆违控违任重道远。
六是推进措施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够大。我们一些县区、部门和领导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在招商引资上存在被动工作、等待观望的情况和畏难情绪。融资手段单一,政银企合作还不深入,项目建设资金瓶颈尚未破除。发展环境不优,跟踪服务有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很多项目引不进来,进来了落不了地,落地了产生不了效益。少数部门和领导干部作风漂浮,服务意识差,项目工作推动不力。
通过连续三年来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全市中心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开工或建成,部分县城与中心城区联系日益紧密,城乡环境面貌较大改善。和过去比较,我们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与省内其他兄弟市州在城镇建设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各市州你追我赶、增比进位形势十分逼人,容不得我们沾沾自喜,容不得我们半点懈怠,全市上下务必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抓紧抓好当前的各项重大机遇,形成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巨大合力,共同推动全市城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二、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务求实效
针对全市城镇化推进和小城镇建设的情况,围绕完成去年全市第二次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大会所提出的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推进的目标,我们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在发展思路上要突破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
当前,我市城镇化推进和小城镇建设工作等不得、慢不得,必须进一步掀起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加快建设的新高潮。
一是项目前期准备要早。明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要冲刺1000亿,重点涉及到的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工业园区、旅游业和农业、其它方面五个板块,其中城镇建设投资要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还要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多作贡献,这就需要我们敢于和善于谋划项目,视野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超前,一些项目目前看起来很遥远,但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不抓紧谋划实施就会制约发展。2016年我市要承办全省农民运动会,明年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要在我市召开,要以此为契机和抓手,倒排工作任务和时间表,全力以赴推进工作落实。要提得出项目,有想法、有策划、有深度,做实前期调研、可研论证等基础工作,绝不能心中无数、被动应付,临时凑合编项目,要把工作做细、做透、做实。
二是项目规划起点要高。安顺是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城市建设要体现出应有的规模、档次、品位和水平,突出安顺作为黔中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规划,要体现精品意识,眼光要远,视野要宽,能够把城镇化与生态、文化、历史、自然、人文等因素很好地融合,彰显地方特色,指导城镇的建设发展步入良性轨道。注重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小规划要服从大规划,特别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绝不能在规划问题上反复折腾、贻误战机,要坚决杜绝随意更改规划的现象。要进一步加快各级各类规划编制进度,按照2015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62平方公里的要求,明年建成区面积要从现有的48平方公里扩展到55平方公里,年内必须完成北部新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确保中心城区详规覆盖率100%,近期要高质量实施好《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修编成果。
三是项目推进建设要快。要树立强烈的紧迫感,突出一个“快”字,能快则快,抓紧干、加快建,看准的工作,不要等、不要拖,只要方向正确就要毫不犹豫地往前推。要打破陈旧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超常规的手段、措施、办法、机制来推进建设。对当前正在推进的贵安城市大道、二环路、市体育中心等项目,北部新区、新火车站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南出口和东出口棚户区改造工程,必须高强度、快节奏强力推进。各县区也要抓紧改造县城进出口、高速公路出口,尽快打造出新的形象。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强化部门联动,继续保持打击违法建设高压态势,做到消化存量、杜绝增量,有效遏制“两违”势头,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二)在工作抓手上要突破重点平台
城镇化推进和小城镇建设关键要在工作抓手上突破重点平台。
一是抓好城市综合体建设。围绕我市9个省级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要在功能配套、产业布局等方面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充分考虑所在区域内功能的衔接、景观的搭配、交通的承受能力,使之成为城市、区域的地标式城市建筑。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彩万象城市综合体突出旅游休闲、购物娱乐,国际佳缘城市综合体突出商住、办公等。围绕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要加快建设完善周边水、电、路、气、公交、绿化、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科学合理布局周边医疗、文化、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综合体的带动、聚集和承载能力。城市综合体和其他城市建筑要按照我市城市色彩规划方案所确定的主、辅色系,结合我市历史文化特点进行设计建设。要充分结合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培育各类新型业态,发展新型服务业,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构建产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抓好小城镇建设。明年全省第三届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在我市召开,市财政将安排1.5亿元用于小城镇建设,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难得机遇,精心组织,提前谋划,统筹好资金,培育好项目,围绕打造“绿色小镇”的要求,抓好抓活一批有特色,有潜力,能充分展现安顺特色风貌的小城镇。要结合资源禀赋,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等特色示范小城镇。例如,旧州镇以绿色低碳、历史文化为特色,夏云镇将围绕工业园区打造工业型小城镇,黄果树景区要围绕升级版打造旅游景观型小镇。全市13个省市级示范小城镇要把握政策机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作为,各对口帮扶单位要继续加大帮扶力度,使示范小城镇建设做出特色,做出亮点,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市政府要围绕明年全省小城镇建设观摩会的准备,实行项目建设月调度制度、市级领导包保制度,涉及观摩的区、县、乡镇以及观摩沿线要精心打造,按时间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三是抓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要以创建活动为抓手,按照方案和时间表,大规模、系统化、高标准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特色优势,凸显屯堡特色、少数民族风情等元素,打造一批美丽民居、特色村寨。要切实做好市领导联系挂帮示范乡镇建设工作,打造示范亮点,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除了市级示范点,各县区要统筹方案,层层设立示范点,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力争我市城乡面貌有大的改善。结合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和落实,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
四是抓好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建设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在精细化上下功夫。第一,要综合治理。群众对城区内道路拥堵反映十分强烈,公安交警、交通运管、规划、住建、城管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断头路治理疏通力度,建设完善交通信号、标识标志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实现交通微循环。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进度,明年中心城区公共停车位要从现有的近5000个提高到9000个,确保2015年达到1.3万个。第二,要加大投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全市主要景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要提供免费无线上网,全面建成“天网工程”,强化网络整合,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继续推进“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加强小街小巷路灯改造,加强规范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年内完成中心城区“前堂后灶”整治,各县城明年也必须完成。第三,要严格管理。管理的人性化必须建立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对违反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坚决打击和制止。对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自来水供应、农贸市场管理、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粗放管理。第四,要注重细节。中心城区要实行垃圾袋装、集中清运处理,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杜绝施工工地不加遮挡、尘土飞扬、夜间施工不控制噪音等现象;洒水车洒水时段与上下班高峰期重叠,深夜洒水高声鸣笛等问题,要切实改进。同时,要加大城市文明宣传力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树立正面典型,传递城市文明正能量,营造城市管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在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上有新突破
一是进一步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当前我市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一定要按照城市提高城市功能配套的要求,突出抓好城市路网、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明年,中心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要从目前的6.96平方米提高到7.3平方米,全市城镇供水普及率从目前的95.9%提高到97.95%,县城以上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9.4%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78.9%以上。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的“十件实事”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特别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供水二期工程、市人民医院搬迁和市儿童医院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措施,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明年市委市政府拟办的“十件实事”涉及城镇建设方面的项目要抓紧谋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市人民影剧院、图书馆等项目建设要拿出具体方案,赶紧安排,抓出成效。
二是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公共服务的范围要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质量要进一步提高,要统筹推进城市与乡村、城市内部各区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几项我着重点一下,第一,坚持公交优先。要突出公交服务的公益性,抓紧研究增加和调整优化城市公交运营线路,特别是对乡镇、社区的延伸覆盖,中心城区与普定、平坝等县城的快速公交联络,要尽快拿出方案,各县城没有开通的,明年要力争全部开通。第二,要加快环境卫生管理延伸和覆盖。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统一工作标准,特别是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要消除卫生死角,切实抓好环境卫生整治。第三,要加大城市绿化工作力度。按照建琨书记要求,安顺的亮点和形象看哪里?重点看主城区,西秀区和开发区就是重点,各县县城就是重点,列入“5个100”的示范镇就是重点,对两城区还要在“分片区、包山头”绿化整治方面先行一步,做出示范,其他各县要同步推进,市直各部门、各县区都要给予大力支持,要有大局意识。同时各单位要迅速拆除现有办公区域围墙,新建绿化带加以取代。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明年我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由现在的26%、30%和3.5平方米提高到30%、35%和5.5平方米。
三是以“四创”工作推进城市功能配套新提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不仅为了获得称号,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实实在在地工作,切切实实地提高城市的功能配套,改善城市的环境,提升城市的品位,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涉及的9个大项126项测评内容,国家卫生城市的10个大项66项测评指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5个大项26项测评指标,国家园林城市的8个大项74项测评指标,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分析研究指标要求,明确年度目标任务,真正吃透弄懂,比如说,按照“时间表”,明年要争取成功申报全省文明城市,后年要申报省级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照目标当前工作我们缺什么,下一阶段应该做什么,必须全面细化到各项工作中去。市创建办要成为指导创建工作的专家,对各个县区既要帮助指导,又要督促检查,还要出谋划策,有效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同志们,成绩有目共睹,困难的确不小,但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工作基础,全市上下一定要变压力为动力,奋发有为,一定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百计千方抓好落实,解放思想,扎实苦干,攻坚克难,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建设实力安顺、宜居安顺、开放安顺、平安安顺,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第二篇: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唐山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一些建议,以供同行参考。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和谐社会
前言:
唐山八届六次全会报告指出:围绕构建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同步推进“大城市”、“大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作为一个地级城市,唐山把建设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主要抓手,这符合唐山的发展趋势。目前,全市各县区、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在不少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还而临一此问题与困难,直接影响到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1、目前小城镇建设现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各个城镇都在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规划,都在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如果所有小城镇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有选择性地建设小城镇,处理好积极推进与重点发展的关系。要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所谓阶段性目标,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城镇建设各有不同的建设和发展目标。例如,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解决绿化环卫问题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个性和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长远目标。所谓小城镇建设长远目标就是通过小城镇建设,把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中来,实现城镇的人口集中。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镇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镇化。所以,小城镇建设的长远目标,或者说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小城镇安家落户。从唐山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看,目前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重引进工商企业,轻吸纳居民。二是重工业区开发,轻生活区建设。三是重经济效益,轻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特别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领导,要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制定相关政策、部署各项工作、落实各项措施时,都要围绕人口向城镇集中这个根本目标。
2、加快小城镇建设
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县区党委和政府在抓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必须把小城镇建设这个战略摆到与改革开放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组织协调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来参与唐山小城镇建设。只有领导干部扫除思想障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积极主动有效地引导和教育乡村干部及广大农民克服“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意识、有吃有穿就是小康的自满思想及“离土不离乡’的思
维模式,从而动员农民群众及其它社会成员积极投入到小城镇的建设中去,实现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2.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小城镇科学化、规范化、生态化建设。科学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小城镇规划要做到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繁荣经济、保护环境,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首先,科学地对唐山小城镇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重点发展挖掘潜力人的城镇,重点城镇发展起来后带动其它城镇的发展。其次,合理制定、全盘把握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各地要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度确定一个合理的城镇规模。在研究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时,应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可能,避兔盲目建设和建设过程中因忽略环境因素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也可以保证环境建设及规划与城镇规划、环境与城镇建设、环境管理与城镇管理同步进行。
2.3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确保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目前人多数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当地镇级财政投入,但镇级财政财力极有限,且有的政府投入方向不明确,对小城镇各种基础设施人包人揽,分散有限的财力,使一些最基本的公用设施没有建好,结果导致小城镇因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平断,人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参与小城镇住在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开辟资金渠道。
2.4健全法制,不断完善小城镇政府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一是要在确定事权的基础上,完善小城镇政府的功能。将县级有关管理权限向小城镇政府下放,逐步实现事权、财权、人权配套,责、权、利统一;二是按照“小城镇、人服务”和“精简、高效”的原则,不突破所核定政府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根据城镇化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提高办事效率,节省财政开支。三是建立小城镇社区管理组织。作为小城镇政府依托的社区,管理服务组织,一般可采取建立混合型居委会的形式,综合负责镇区住宅、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多项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小城镇的规范化管理和全方位服务。
2.5小城镇建设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突出城镇的产业特色。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没有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脆弱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这些年,唐山市城镇化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因此,一方面,小城镇建设要注意打造产业特色,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而且使小城镇的发展更有生命力和持续性。另一方面,产业特色不突出的小城镇,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路径。经济的繁荣发展有许多路径可选择,并不是只有工业这一个领域。可以通过发展旅游,、发展生态农业,甚至通过建一个大市场,就可以富一方百姓。如滦南县姚王庄镇就是以精细化利用土地,发展蔬菜大棚,发展成为生态农业主导型小城镇;遵化的东陵是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借,发展成为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还有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成为交通枢纽型小城镇的,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总之,唐山有200多个小城镇,特点各异,应实行区域化、多样化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推动唐山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3、结语
总之,小城镇建设对于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本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认真研究政策,结合唐山实际,加快步伐,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延娜•小城镇建设难题待破―――关于小城镇居民区现状的调查[J]•人民论坛,2006,(12)•
[2]吴恒跃•浅议小城镇建设资金运行模式[J]•小城镇建设,2006,(5)•
[3]张光复•抓住发展机遇期加快建设小城镇[J]•农场经济管理,2006,(3)•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县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绩,全面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对于小城镇建设,我想在伯勇副县长对工作安排的基础上,提以下十三个方面的问题提醒大家注意,供大家参考,各乡镇要认真斟酌,如果符合乡镇的实际,就融合到工作中去抓好落实。
一、充分
认识抓好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城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农村到城市,随着生产力发展,财富积累,社会分工细化,产业从一产到二产到三产的演进,这就需城市作为载体,所以抓城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按规律办事。
二是城镇建设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小城镇就是从居民点逐步逐步发展而来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配套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越来越旺。而建城镇是集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人民群众要求搞城建,要进城来就业,要进城来创业,要进城来提高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在这样的要求之下,不抓城镇建设不行,必须抓。
三是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城镇的特点是要素聚集、产业聚集、消费聚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优秀人才集中,而这些东西恰恰就是助推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动力,因此抓好城镇建设,就能更加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城镇建设是xxxx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省委、政府在威宁召开新阶段脱贫工作推进会,推广“威宁模式”,就是推进“三化”来促进脱贫,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xxxx要脱贫,县委、政府制定的“产业致富、园区突破、城区倍增”三大战略是支撑我们脱贫的重要支柱。加快推进城镇建设,能确保经济发展和脱贫的稳定性,能保证不返贫、确保后发赶超、实现“减贫摘帽”。所以各乡镇要集中精力,抓好城镇建设。
二、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抓好城镇建设
xxxx现有45万人,今年的经济总量预计达到34亿元,在这样一个人口不多而经济总量又小的前提之下,要把城镇建设全面铺开,到处都“闪光”,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要把xxxx县城建成黔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在2020年以前,县城人口要达到15-20万人,建城区面积要达到15个平方公里以上,这就要求我们突出重点,全县的重点在哪里,全县的重点在县城。这是xxxx城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不得削弱这个重点。
从全省来看,xxxx的城建发展是最具有优势的:整体的发展基础条件很好,洪渡大道、九天大道、丹砂大道和东升大道“3+1”主骨架网络彻底打通,建设完成后将成为县城城市交通的主骨干;从杨村转盘到大坪街上这一段,严格意义上讲还是一张白纸,可以很好的规划,用地条件也是可以的,原始植被又好,丹砂湖(洪渡河)穿城而过,地形地貌很适合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要把城市的中心公园建好,我一直给县住建局和县林业局提严格的要求,洪渡河两岸从米家山大桥一直到九天母石凡是长有原生态树林的地方,全部无条件保留,高品质规划、建成原生态的森林湿地中心公园,任何人不得破坏,再过十年、二十年将是无法估量的财富;xxxx有煤电铝这个重大产业支撑和拉动,聚集效应非常明显;我们有即将建设储水5500万方的冉渡滩水库,城市用水保障条件好;我们在城区已经合理布局了几个支撑城市发展的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包括三个骨干医院(县医院、昇辉医院、中医院)、多家学校(一中新校区、职中、第四小学、县庆中学等),再加上我们重要的城市公共场馆:体育馆、体育场、博物馆。这样的城市你们可以在脑海中过一遍,是不是非常丰满,是不是非常漂亮,沿着这样一个目标,把xxxx县城打造成黔东北宜居中心城市。高速公路一旦通车,并入高速网络后,xxxx将是最宜居、最舒展、最便捷、最美丽的城市。各级各部门要沿着这样一个目标来把重点抓好,只要按照现在的推进力度,不要闪,中途不要停,围绕这个中心来做大做强,未来3-5年内就能实现。
各乡镇要根据各自的人口、区位、用地条件、交通条件和资源条件,来合理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各个乡镇都必须要动,至于怎么动,是不是每个乡镇都要拉几条街,搞几个房开企业?不完全尽然。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开展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发展,一种模式是拓展。在现有容不下的基础上,拉十字街道,长胖。比如浞水镇、涪洋镇,他既是大的交通要道、物流通道,又有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现在城镇容不下,是可以拓展的。另一种是完善,在现有能容下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还有一种是提升,提升城市品质和水平,比如路灯、绿化,雨污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文化设施建设等城市设施的升级改造。我们不是讲城镇建设都要去拉几条街,这是不全面的,有的乡镇没有条件去搞,就不能盲目开展建设,想有所作为,完善、拓展、提升也是有所作为。在现有城镇设施的基础上开展设施升级改造,还如将垃圾处理好就是贡献,就是做环境,做品质。我们讲城镇化,不是把人的户口迁进来了就是城镇化,要围绕人的生产、生活质量、创业、就业环境等来做城镇建设工作,还有包括城镇的产业填充。一味的只开展城镇建设而不管基础配套,照样是脏乱差。因此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请专家进行专
业规划,作出有特色的小城镇。
三、管好土地
城市建设的根是土地,没有土地的控制,落实不了规划,落实不了项目。土地市场的乱是城市建设的万恶之源,城市土地控制不了,分配不公、扰乱市场、国有资产流失、税费流失、重复投资、浪费、安全等问题会无穷无尽。各乡镇要回去认真对照,看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城镇建设你即使没有心思和能力搞新的工程,但底线必须守住,就是必须控制好土地,就像刚才申春雨说的,政府不准建就一律不准建。要做到在规划的红线内,禁止建、坚决拆,没有哪个地方不是控制住土地搞城镇建设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讲农村改革,没有说把土地的所有权改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以及联产责任制的基本制度是没有变的,城镇建设一定要控制好土地。管好土地一级市场,管好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每个乡镇都要对土地市场进行清理,都要有自己的整顿消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要等,县政府不可能组织拆迁队去每个乡镇搞拆迁,包括都濡镇的违法建筑都是他们自己组织拆迁。还有,你把那里搞得一塌糊涂还想着提拨和调整岗位是不可能的,你想搞乱了就走人是不可能的。有法律依据和工作要求在这里,请大家务必把自己那个地方管住管好。
四、坚持规划引领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规划水平决定城镇发展水平。城市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品质、城市安全、城市配套、群众生活便捷,都靠规划来实现。没有规划,这一切都不存在。任何人想建在哪里就建在哪里,城市还像什么?有的同志到过国外学习,别人的城市几百年不变,这个就是规划的原因。要坚持以科学规划统揽全局。不能凭领导的风格、特点来做规划,这个是错误的,风格特点,作风硬朗可以带到工作中去,但是规划还得按照规定办事,规划制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变动。xxxx有许多建筑就是因为没有规划造成的后果,比如县庆小学,一条路拉到学校门口,连运动场都保不住,教室东西朝向摆放,让学生一直承受太阳西晒而影响学习。没有规划、乱规划带来的恶果在县城、乡镇都有存在,规划对城镇建设来说太重要了。很多乡镇现在出现问题也与规划有关,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这里,提一点严格的要求,规划有7条线,目前特别需要大家死守住道路红线,水源保护蓝线,绿地保护绿线和重要基础设施保护线。
另外,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要严格执行,我讲的基本程序,是不能省略的,比如造价、设计、地勘,这个与解放思想不相关。省略程序会带来安全问题,带来投资的重大损失。
五、加强建筑管理
这点主要是针对乡镇来讲,一到冬天,到处都在修建房屋,乡镇一谈到搞“黔北民居”、“仡佬民居”风格就要钱,其实认真加强管理引导就能让老百姓建的房有“黔北民居”效果,贴瓷砖一样的花钱,并且不安全和落后,改用涂料线条装饰并不多花钱。要管理引导,你不按规划建、不按要求建,就不准建是可以的。现在沿途有很多房子建得不像话,但是乡镇只要管是能够管得住的,管什么,在这里提几点要求:
一是管好建设的地点。整块的耕地、危险的地段、重要的交通、水利、电力设施或产业布局的地方不允许建房屋。
二是管好建设的体量。建筑达到三层以上规模的必须要有设计图、地勘等符合国家相关手续后才可以施工。要根据有关规定管理村民建房,要对老百姓负责。
三是管好立面控制。现在的房屋立面,千屋一面。所有沿主要交通通道的建筑,要做好示范立面,风格控制,就是按市住建局推荐的“黔北民居”风格来做,还有就是“仡佬民居”风格来做,建筑样式和立面要彰显地方特色。
四是管好建筑施工安全。各乡镇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六、加强城市管理
目前全县的城镇管理十分差,大部分乡镇的道路、供排水、公厕、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不配套,特别是垃圾、污水处理,上次去某个乡,在要进乡的丫口,四个村寨进出的路口一片白色垃圾。一些乡镇赶场天,到处污水横流,无法入眼,个别乡镇还很典型。因此,把垃圾和污水处理好也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大快人心的事情。还有县城的管理也很差,建筑施工车辆带泥上路,一路尘土飞扬,以前我开现场办公会后一段时间得到整顿,现在又开始复燃。我在台湾看过一个小镇,渔具摆放相当整齐,家家户户屋内屋外干干净净。就是保持干净整洁嘛,这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啊。城镇就是一张名片,城市管理,市场、交通、建筑秩序和环境卫生是关键,各乡镇一定要加强整治,做到市场有限、交通有序、建筑工地有序,彻底解决小城镇脏、乱、差问题。
七、强化工程的收尾
工程项目要尽快收尾,尽快使项目发生效益,项目久不竣工,一是投资增大,二是干扰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三是政府形象受损,四是投资效果差,五是安全风险高。像东升大道完成标线后,老百姓都觉得有城市气息,但工程老是不收头,不完整,老是尘土飞扬,老百姓是不会配合你的管理的。这里特别要求,春节前有几个工程要完工,行政中心门口至特教学校段道路、丹砂路、河滨路全路完成施工,行政中心周边在建楼房,外装全部完成,让群众过一个干净、清爽的新年,让市政设施尽快发挥效益,让在外回家过年的老乡看看xxxx现在的城镇变化。
八、严格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构筑物质量的前提,目前全县建筑材料市场混乱,价高质低,无标准、无检测的问题是存在的。是人不是人,摆个地摊就打砖,这种情况要坚决杜绝,县直各部门要加强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重点是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一是统一重大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环保、节能、安全的标准要求。二是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三是放开建筑材料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要培养几家上规模的建筑材料企业,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业需要,又能壮大规模工业,何乐而不为呢。
九、盯紧建筑市场的安全监管
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按规程操作,严格按设计施工,严格管理施工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加大对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切实做到施工组织有序、现场管理有序(人、物、设备)、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年我们有两企业出了问题,我想“血”和“钱”的教训应该引起大家警醒。住建局以及各乡镇要切实履职到位,加强监管,因为发展快,最主要体现在项目施工工地多、点多面广,请大家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严之又严。
十、抓好城市配套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是城市的血脉。水、电、路、气、讯等等样样离不了,好比家庭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既是群众必需品,又是城市能力的展现。
一是规划上必须作好统筹,超前预留,防止重复建设。二是功能质量必须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三是及时跟进建设,特别是公共服务部门要解放思想,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大向社会、市场开放的力度。一句话,加大公共配套的施工建设力度,使城市建成一片,配套一片,入住一片,效益发挥一片。
十一、做好综合配套服务
城镇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县直有关部门要本着积极扶持、全面服务的原则,加强对城镇建设的指导和服务,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完善项目程序,做好全面服务,用实际行动支持城镇建设,形成全社会都支持城镇建设的氛围。
十二、创新小城镇建设机制体制
小城镇建设,不要只想上级支援,首先,他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其次,城镇建设巨大的资金,财政无法承担。三是政策允许市场参与而市场又有积极性性。要自己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想办法,激活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借用国家政策,结合增量整合政策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搞城镇建设,这个方面就要大力解放思想,要算大帐,算社会效益帐,算可持续的帐。不要短视,不要怕吃亏,不要怕担责,开拓创新,把城镇做大做强。
十三、学习城镇建设有关知识
城镇建设对xxxx来讲是一个新工作,大家要加强城建方面知识的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政策学、向专家学,最大限度的避免城市建设出问题。
以上十三个问题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对照、仔细斟酌,希望今天的城建会议对推进我们下一步的城建工作有重大的作用,同时也希望大家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四篇: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
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
——论发展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赵香红
(湖南省新宁县金石镇连村六组,湖南新宁422700)
发展小城镇建设,不仅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在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搞市政建设;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却搞成烂尾楼;有的光顾眼前利益,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发展就会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理清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思路,对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集聚效应。通过小城镇建设,使目前分散的乡镇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道路,最佳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镇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可见,没有农村城镇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
(二)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近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其数量每年还在增加。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吸纳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可以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而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可为农业提供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发展小城镇建设还能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必将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不解放。
在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中长期走一种固定保守的建设模式,没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没有认识到小城镇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的根本途径。
(二)规划不严肃。
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上没有因时制宜地对小城镇规划进行深化,规划随意性大。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规律不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小城镇规划单纯地就城镇论城镇,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当前的小城镇规划,往往只从小城镇本身出发来考虑问题,忽略了其所在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各个小城镇过分扩大各自的中心地位和对外所产生的吸引力,导致各个小城镇性质相似,毫无特色可言。并且,由于缺少宏观调控,小城镇内部基础设施呈现“小而全”的局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小城镇的盲目建设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质量难以保障。在目前我国西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地比较普遍。过境公路穿越镇区,“马路经济”较为普遍。从我国西部现有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多数小城镇往往是沿过境公路两边逐渐形成的,形成了明显的“马路经济”。这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中也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形下,公路与小城镇之间并不分设,也没有明确功能分工,过境公路既是小城镇内部的主要交通性道路,也是小城镇内部的主干道,逐渐形成了小城镇公路两侧商业服务业集中、行人密集、交通拥挤等混乱现象。究其原因,这些类型的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小城镇在建设中资金紧缺,而过境公路无疑是利用国家投资、搞活本地经济的切入点。这种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盲目沿过境公路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行为,在建设初期,无疑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相关产业,为小城镇提供了商品交易机遇,传达了外界需求信息,使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轴向开发模式大大降低了过境车流的通达性,给小城镇布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了资源的更多浪费。过分强调小城镇的轴
向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对小城镇核心区的建设,使商业、服务业集中于国境公路两侧,忽略了小城镇内部居民的生活需求,影响到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这类建设用地多是夹公路建设,纵深不足,致使小城镇内部市政工程措施无法开展,各项市政工程也无法发挥其正常的功能。
(三)体制不健全。
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上没有建立健全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机构及管理办法。在体制上没有研究制定更多的有力有效举措,不能及时分析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三、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理念。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要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挖掘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对进城务工农民一视同仁。四是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基本纲领。
小城镇的发展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和可持续发展。在编制城镇发展规划时,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乡镇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此外,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适度,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既要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所谓协调,包括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等。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制订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制订保证规划得以实施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第四,要体现地域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有精品意识,才能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每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科学定位,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行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格局。
(三)合理布局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举措。
发展小城镇,首先要解决城镇布局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要根据本地的区位优势来布局。比如,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优先发展。二是要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三是要依据历史文化特色来布局。历史文化特色正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开发拳头产品,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以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五篇: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内容摘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中,应把小城镇的城市化建设作为我们当今工作中的主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加强中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以便更好发挥城乡经济的功能,为大城市建设卫星城提供良好的模板。
【关键词】
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二元化结构
【正文】
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在建设新农村这个大背景下,建议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先抓点,后扩面。要壮大小城镇人口规模,提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统筹城乡的功能,真正加快小城镇迅速发展。
一、支持全国重点镇,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2004年2月,建设部等六部委从2万多个建制镇中确定了1 887个全国重点镇。选择结果无疑证明它们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表明其在“质量”上走在了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前列。应当强调的是,重点镇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在对重点镇的扶持上,国家开发银行优先对全国169个小城镇提供信贷支持的探索,是实现党和政府发展目标、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的一种金融形式,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示范和样板,为党和政府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
二、整合小城镇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工作格局
小城镇发展需要按照综合协调、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规划、建设、国土、农业、交通、水利、扶贫、卫生等各部门的资源,把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农房规划、生态农业以及扶贫等职能工作加以统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从中央到地
方把小城镇发展全面纳入支持三农的各类规划、计划中,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繁荣小城镇经济作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当前,特别
应当重视小城镇发展的有关政策研究,加快小城镇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健全城乡资源良性互动的市场体系,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
三、重视小城镇规划,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规划在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小城镇发展离不开规划水平的提高。应当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科学规划”的理念,体现“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延续特色、简明适用”的原则。按照改造镇中村、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和节约村庄占地总量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布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置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并与小城镇外部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交通道路、产业园区、水利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建议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通讯建设放缓步伐,与小城镇整体规划相协调,以免通了公路、电网、通讯的村庄可能被撤并而造成浪费。从原则上来讲,小城镇规划管理重在解决地脉、人脉、文脉、经脉“四脉”问题。小城镇规划是不是成功,主要看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是不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针对小城镇有关扶持资金不完备、不配套的情况,应当通过立法形式,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国家支持小城镇建设、推进反哺与支持机制的资金逐步制度化。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实现人居环境的逐步好转
要加快小城镇交通、通信、能源、供排水、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供排水、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小城镇辐射。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呼吁?小城镇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废水污染和工业“三废”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直接影响城乡统筹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研究制定小城镇污染控制技术方案和政策法规体系?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当务之急。
五、繁荣小城镇经济,构建城乡互动产业格局
小城镇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环境优势、人文特色等?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有必要指出的是,以内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竞争力培育正在成为小城镇、尤其是资源缺乏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通过知识学习、技术积累和人才培育,做出相应的战略性产业选择,可以帮助小城镇实现长期效益的最大化,形成小城镇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从长远考虑?应当在小城镇构建合理的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形成城乡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方面要引导乡镇企业把适合于在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向小城镇集中;另一方面,城市要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同时,把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采取技术转移、设备转移、兼并联合、设立子公司或建立新厂等形式,向小城镇转移。
六、深化小城镇体制改革,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小城镇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也直接触及农村上层建筑变革。应加快职能转变,发挥好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切实把小城镇政府的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应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与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体系,探索农村宅基地有效流转方式,研究农村房屋产权登记与流通政策;完善小城镇公共设施投入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推进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确保农民带着资产进入小城镇,并享受集体资产的股权收益;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小城镇执行国家土地政策问题上,应当完善土地承包政策,推进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确保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解除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在土地经营权上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让农民在小城镇发展中得到实际利益。
【结论】
为了解决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农民居住分散、生活配套设施欠缺、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应根据小城镇的区位特点、经济状况和村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进小城镇村庄整治进程。坚持由点到线到面,一个镇一个镇地整体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包办代替, 不搞盲目攀比。
小城镇的发展在追求当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应忽视同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必须改变以往粗放型经营的经济发展观念,选择强化清洁生产,注重节约能源,充分利用绿色和可再生能源,保持稳定、持久和健康的发展模式。
【参考书目】:
[1] 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J].农村合作通讯,2006(11).[2] 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3] 冯春燕.三农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及解决途径[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3).[4] 杨守春.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五篇文章[J].今日浙江,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