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时间:2019-05-13 11:2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第一篇: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加快推进小城镇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建设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还是一个亟待探索实践的课题,她不同于县市级城市,也不同于中心镇。存在的困难及发展措施既有共性的、又有个性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加以推进:

一、统一认识,明确目标

城镇化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

然结果,可说是没有农村的城镇化就没有全市的城镇化。城市发展的出路在于城乡一体化,而农村发展的出路在于城市化,两者的结合点就是发展小城镇。从现实来看,小城镇的发展,一是有助于发挥集聚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可凭借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优势,使之成为二、三产业的首选之地,形成产业集聚,经济总量扩张。二是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产业集聚的直接效果是吸收劳动力,增加城镇人气,形成人口集聚。而人口的大量集聚,又会产生新的需求、带动房地产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的连锁发展,既拉动消费,又增加群众收入。三是小城镇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大量农民进城镇定居,逐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使其缩短与现代文明的距离,自身的素质渐移默化得到提高。从我市的情况看,一般建制镇的城镇化进程已明显地之后于工业化。目前,我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发现优势,趋利避害,挖掘潜力,找准符合各镇实际的发展路子和工作重点,牵住城镇建设这一城镇化进程的牛鼻子,适当超前投入,加快建设,使城镇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

二、因地制宜、精心规划

目前,在规划上主要存在着规划编制过短或过大、新建区链接难、产业布局随意性等一些问题,为此,我们要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一)、规划要注意科学性。确定合理的城镇中远期发展规模,既是规划的重点,又是规划的难点。通常情况下有二难,一是人口规模预测难,二是用地规模难确定。这“二难”往往是城镇规划会审时的焦点问题。规划期限15-20年,远期人口规模不能以城镇化目标率简单计算,而应从城镇经济规模,承载能力,集聚力、辐射力等方面综合分析,科学测算。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乐观、经济发展强劲的建制镇,生产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发展前景乐观、经发展强劲的建制镇,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就强,人口规模预测不能囿于现有全镇户籍人口,否则15-20年后,今天的规划就不尽科学。比如,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同样会持续,将来势必有一部分外来人口在城镇安家,即使不安家,暂住外来人口事实上也成为城镇承载负荷,其相关功能自然必须跟上。因此外来人口也是城镇预测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建制镇用地规模,现在是按人均用地来上限控制。但事实上这一规定有其不科学性,如有的镇工业园区定位在城镇旁,成为城镇的一部分,势必会占去人均用地。因引用地规模不能一味按人均用地指标去控制,只能作为基本原则,不同城镇应区别对待。建制镇在确定规划盘子大小时,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科学的测算之上。

(二)、规划要注意完整性。城镇规划越是完整就越有操作性。精品规划才有精品城镇。不完整的规划就可能成为一种形式,不会也不可能成为现代城镇建设的依据。规划的完整性体现在规划本身的系统性和规划制定的程序性。一是规划的系统性:根据《浙江省村镇建设管理条例》规定,建制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是总纲,它从宏观上确定城镇发展战略,落实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具体指导城镇建设还要有近期建设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如新区五年建设规划以及道路交通、给水、排水、排污、三线(电力、电讯、广播电视)、绿地系统等专业规划。各区块的建设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合理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以及合理安排配套设施。凸现城镇形象和特色的重要部位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有条件的镇还可以编制镇域规划,从镇域甚至区域范围来考虑增强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一般建制镇的规划不可以因陋就简人为降级,因为城镇不论大小,规划对建设的指导作用是一样的。二是规划制定的程序性,在推进民主和法治的进程中,政府城镇规划必须严格做到法定程序,如果规划的法定程序不到位,在建设和管理中就难以做到依法行政。城镇规划经会审通过,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后,再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划才有合法性。有了合法性才有刚性、权威性。

(三)、规划要注意特色性。特色的营造要从宽角度,深层次去发掘。即从城镇产业、历史、文化、人文自然景观上去发现自己的特色。(1)经济特色。经济特色不能停留在农业、工业、商贸的划分上,可从产业中的闪光点、有知名度的行业上去体现。(2)历史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阿不能因为城镇历史不悠久,历史上没出过什么知名人士和发生过有影响的事件,就觉得没

有文章可做。其实每一个镇都有一定的风俗风情和延续的历史文化。只要筛选好、操作好、营造好就是一种特色。(3)建筑风格。建筑特色是城镇形象最普遍的展现,营造建筑特色要体现城镇的地理区位、乡土风情、人文风格,并与山水风景相协调。建筑风格既不能盲目照办照抄,变成“万国城”或“千城一面”,又要在把握主体风格的前提下,运用现代先进设计标准和设

计技术,体现建筑的不同个性,使建筑活泼,协调而不死板杂乱。

三、经营城镇,加快建设

(一)、加大投入,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应当超前投入、超前建设的重点是市政基础设施,要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坚持基础先行原则。道路、管网等主要基础设施最好提前几年建设到位,这样做至少有三条好处:一是能够促进规划蓝图的实现。道路网络是城镇的骨架,从议定意义上来说,道路建设的到位等于规划实施成功了一半;二是有利于群众和开发商对城镇规划的直观认知,联想发展前景。道路框架提前形成是对规划的最有力的宣传。三是有利于提高级差地租,促进土地增值。道路建设一旦到位,其两旁的土地就会增值,提高收益。在建设过程中,道路等级不能盲目追求宽大平直,要按照道路的性质以及人流、车流的密度确定不同的宽度和功能划分。主街道路幅议定要达到一定宽度,做到机非隔离(考虑交通工具的多样性),设置人行道(需盲人道,无障碍通道),为减少二次建设投入,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应将给排水、下埋管线、消防栓、绿化同步跟进。

(二)、完善和提升配套功能。要吸引和承载大批人群进城镇,不仅要有好的市政设施,更要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农民之所以要向城镇靠拢,最根本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教育环境、医疗保健环境、交通通讯环境、文化娱乐环境,跳出脏乱差。如果城镇的环境比村里好不了多少,对农民就没有吸引力。为此,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优良的人居环境,着力提升配套功能。一是形成水清、灯明、路洁、地绿的静态环境。从我市一帮建制镇的情况来看,城镇绿化相对比较忽视,其实绿化是美化的重要方面,在塑造人居环境和城镇形象中,绿化与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样重要。工作中要遵循植皮的地带性,选择乡土乔灌木,并少量引进外地树种和花草,达到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二是提升教育、文化、卫生、治安等动态环境。如城镇中带“中心”字号的如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文化中心、联防中队等设施和机构,要按社会事业建设发展规划,做大做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三是营造城镇特有环境。某些城外无城中有的设施要适量建设,有条件的镇要根据可能集中财力予以建设,如公园、广场、影剧院等综合性、群众性、大众性的文化娱乐场所,对城镇功能配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理顺投融资机制。一般建制镇由于财政收入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一般都采取财政直接投资方式。由此产生两对矛盾:财政可用资金少与基础设施建设量大的矛盾,想超前作出投入与财政融资难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始终制约着城镇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量入为出”适应不了新的发展形势。为此,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呼唤一个符合市场主体的单位,使政府行为通过市场化运作。比如可由镇政府前头有关企业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由公司融资和投资经因城镇,形成“投资——收益——再投资——再收益”的良性循环。一切适宜于社会经营的配套设施,如幼儿园、文化娱乐、宾馆、饭店等配套设施,由政府前置条件,均可由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和经营。这样,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投资压力,又能更好地得到这些设施周围土地资产增值的收益。

(四)、提高商业用地的开发的效益。一般建制镇由于知名度不高,人气和商业氛围不浓,商业用的不像城市和中心镇那样烫手。因此,提高商业用地开发的效益可在以下几方面作些尝试:一使加大城镇规划的宣传。如设置大型规划效果图广告,置于主要道路旁,让群众和开发商一幕了然看到你镇几年后的样子,从而驱动群众购房置业欲望和开发商的开发动机。二是做到先基础设施配套(大配套),后出让土地,增加开发土地的级差地租,提高开发收益。三是根据供求状况控制供地规模新供土地待完工和即将完工房售道85%左右时推出,预防房价下降带来连环影响,价值下滑——买房人减少(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开发商亏本,下步开发就很难出让好地价。

(五)、灵活运用多种开发方式。灵活的开发方式是一般建制镇加快建设和人口集聚的有效手段。如果将商业、居住用地完全限于工矿四出让一种形式,开发建设局面就会被僵化。一般建制镇多数处于开始的初级阶段,房地产市场相应处于培育期,主要街道两旁、商业中心周围地段,商业和住宅用地理应采取公开出让方式。但当基准地价高于市场需求价时,就会产生无路可走的尴尬。出路在于:一是鼓励老城区农居户联户翻建,按规划重建,仍保留新建房集体所有土地性质,打破因拆迁成本高而无人开发的局面,促进老城区逐步得到改造。镇制度对老城区的基础设施改造,不能唯利益,急需改造的设施应当净投入,二是在城镇区域规划农户住宅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建设。由城投公司收回土地整理成本费(个人建房土地指标来源于宅基地整理)、城建配套费和土地政策处理成本费等费用。以此大量吸收想进城而不想购置商品房的农民到城镇落户。

(六)、抓好建成区以外的开发。一是抓好土地开发文章,做好造地、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三大块工作,既从中实现开发效益,又为城镇建设补充建设用地指标。二是区位优势明显,山水风景秀丽的建制镇,可为大中城市配套建设乡间别墅,使之成为大城市居民的第二处居住地。

四、加强管理,完善机制

(一)加强规划和环卫管理。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城镇管理最难重要的工作,一放松就会出现问题,一出问题就会造成损失,一心软就会带来后患。要时时注意城镇规划区内的动态,发现动土、翻建、立杆拉线、埋管挖沟、搭棚搭架(塔)、铺路筑桥、破墙开窗(门)等情况,都应到场检查审核,对照规划该阻止的阻止,该纠正的纠正,该停工的停工,该拆除的尽快拆除。建制镇在规划管理中的一些薄弱甚至放纵的几方面必须得到转变,主要是“管线”(电力线、广播电视线、电话线、无线信号站线、自来水管等)的架设、铺设要列入审批程序,方案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

2、新建防污、道路的标高要明确,并跟踪到位。

3、主要道路、街道两旁建筑和重要标志性建筑,要树立美学观念,增加建筑立面审批,把握立面结构的美观和色彩的协调。环卫管理同样要提高三个方面:

1、环卫设施的配套。垃圾箱、主要街道果壳箱、公厕等要提高档次,新建设的开发项目一定要把环卫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到位,如果将垃圾箱、公厕等到房子出售后再去建,工作难度就会增加。

2、市场化运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环卫费一定要理直气壮地收起来,道路保洁、垃圾运输,园林绿化管理等可先制定工作要求采取招标,以降低运行成本。

3、重视垃圾填埋场的建设。随着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包括各村、各企业)的垃圾量越来越多。垃圾的去路已成头痛的问题,应从长计议,投资建设好垃圾填埋场。

(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尽管一般建制镇集聚的人口规模并不大,但目前毕竟已吸纳了一部分人到城镇工作和居住,根据形势分析,今后几年会更快。这些“外来户”如果因为户口问题而不能与“本地户”平等享受城镇设施,就会反过来影响人口集聚,也是对“外来户”的歧视。为什么要把出生地人为地成为人们自由发展的障碍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第十条指出:“为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从2000年起,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不得实行歧视政策。”而《浙江省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浙江城镇化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近期先在县(市)政府驻地镇,中心镇和经批准的省市试点镇施行的规定,使一般建制镇按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无法实行。为此,一般建制镇目前要解决好“外来户”一个现实的困难,即子女入学问题,镇政府可以出台凡却确实在城镇居住和有私房的户,一律予以取消其子女入学的借读费。

(三)落实集镇失地农民保障。城镇要发展就要用土地,城镇(含工业园区)所在村的农民将会市区承包的土地(许多农民将不存在一分土地),如何处理好征地补偿政策,级影响当前发展环境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农民长远的生活保障问题。目前,一般建制镇在征用土地的政策处理上不仅相同,赔偿政策各异,且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没有考虑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征地之所以难,恐怕我们的政策处理缺少合理性。是否可以考虑将征地款的一部分用于农民的养老保险,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以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缓解征地难问题。

第二篇: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加快推进小城镇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建设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还是一个亟待探索实践的课题,她不同于县市级城市,也不同于中心镇。存在的困难及发展措施既有共性的、又有个性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加以推进:

一、统一认识,明确目标

城镇化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可说是没有农村的城镇化就没有全市的城镇化。城市发展的出路在于城乡一体化,而农村发展的出路在于城市化,两者的结合点就是发展小城镇。从现实来看,小城镇的发展,一是有助于发挥集聚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可凭借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优势,使之成为二、三产业的首选之地,形成产业集聚,经济总量扩张。二是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产业集聚的直接效果是吸收劳动力,增加城镇人气,形成人口集聚。而人口的大量集聚,又会产生新的需求、带动房地产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的连锁发展,既拉动消费,又增加群众收入。三是小城镇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大量农民进城镇定居,逐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使其缩短与现代文明的距离,自身的素质渐移默化得到提高。从我市的情况看,一般建制镇的城镇化进程已明显地之后于工业化。目前,我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发现优势,趋利避害,挖掘潜力,找准符合各镇实际的发展路子和工作重点,牵住城镇建设这一城镇化进程的牛鼻子,适当超前投入,加快建设,使城镇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

二、因地制宜、精心规划

目前,在规划上主要存在着规划编制过短或过大、新建区链接难、产业布局随意性等一些问题,为此,我们要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一)、规划要注意科学性。确定合理的城镇中远期发展规模,既是规划的重点,又是规划的难点。通常情况下有二难,一是人口规模预测难,二是用地规模难确定。这“二难”往往是城镇规划会审时的焦点问题。规划期限15-20年,远期人口规模不能以城镇化目标率简单计算,而应从城镇经济规模,承载能力,集聚力、辐射力等方面综合分析,科学测算。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乐观、经济发展强劲的建制镇,生产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发展前景乐观、经发展强劲的建制镇,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就强,人口规模预测不能囿于现有全镇户籍人口,否则15-20年后,今天的规划就不尽科学。比如,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同样会持续,将来势必有一部分外来人口在城镇安家,即使不安家,暂住外来人口事实上也成为城镇承载负荷,其相关功能自然必须跟上。因此外来人口也是城镇预测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建制镇用地规模,现在是按人均用地来上限控制。但事实上这一规定有其不科学性,如有的镇工业园区定位在城镇旁,成为城镇的一部分,势必会占去人均用地。因引用地规模不能一味按人均用地指标去控制,只能作为基本原则,不同城镇应区别对待。建制镇在确定规划盘子大小时,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科学的测算之上。

(二)、规划要注意完整性。城镇规划越是完整就越有操作性。精品规划才有精品城镇。不完整的规划就可能成为一种形式,不会也不可能成为现代城镇建设的依据。规划的完整性体现在规划本身的系统性和规划制定的程序性。一是规划的系统性:根据《浙江省村镇建设管理条例》规定,建制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是总纲,它从宏观上确定城镇发展战略,落实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具体指导城镇建设还要有近期建设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如新区五年建设规划以及道路交通、给水、排水、排污、三线(电力、电讯、广播电视)、绿地系统等专业规划。各区块的建设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合理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以及合理安排配套设施。凸现城镇形象和特色的重要部位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有条件的镇还可以编制镇域规划,从镇域甚至区域范围来考虑增强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一般建制镇的规划不可以因陋就简人为降级,因为城镇不论大小,规划对建设的指导作用是一样的。二是规划制定的程序性,在推进民主和法治的进程中,政府城镇规划必须严格做到法定程序,如果规划的法定程序不到位,在建设和管理中就难以做到依法行政。城镇规划经会审通过,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后,再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划才有合法性。有了合法性才有刚性、权威性。

(三)、规划要注意特色性。特色的营造要从宽角度,深层次去发掘。即从城镇产业、历史、文化、人文自然景观上去发现自己的特色。(1)经济特色。经济特色不能停留在农业、工业、商贸的划分上,可从产业中的闪光点、有知名度的行业上去体现。(2)历史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阿不能因为城镇历史不悠久,历史上没出过什么知名人士和发生过有影响的事件,就觉得没有文章可做。其实每一个镇都有一定的风俗风情和延续的历史文化。只要筛选好、操作好、营造好就是一种特色。(3)建筑风格。建筑特色是城镇形象最普遍的展现,营造建筑特色要体现城镇的地理区位、乡土风情、人文风格,并与山水风景相协调。建筑风格既不能盲目照办照抄,变成“万国城”或“千城一面”,又要在把握主体风格的前提下,运用现代先进设计标准和设计技术,体现建筑的不同个性,使建筑活泼,协调而不死板杂乱。

三、经营城

镇,加快建设

(一)、加大投入,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应当超前投入、超前建设的重点是市政基础设施,要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坚持基础先行原则。道路、管网等主要基础设施最好提前几年建设到位,这样做至少有三条好处:一是能够促进规划蓝图的实现。道路网络是城镇的骨架,从议定意义上来说,道路建设的到位等于规划实施成功了一半;二是有利于群众和开发商对城镇规划的直观认知,联想发展前景。道路框架提前形成是对规划的最有力的宣传。三是有利于提高级差地租,促进土地增值。道路建设一旦到位,其两旁的土地就会增值,提高收益。在建设过程中,道路等级不能盲目追求宽大平直,要按照道路的性质以及人流、车流的密度确定不同的宽度和功能划分。主街道路幅议定要达到一定宽度,做到机非隔离(考虑交通工具的多样性),设置人行道(需盲人道,无障碍通道),为减少二次建设投入,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应将给排水、下埋管线、消防栓、绿化同步跟进。

(二)、完善和提升配套功能。要吸引和承载大批人群进城镇,不仅要有好的市政设施,更要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农民之所以要向城镇靠拢,最根本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教育环境、医疗保健环境、交通通讯环境、文化娱乐环境,跳出脏乱差。如果城镇的环境比村里好不了多少,对农民就没有吸引力。为此,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优良的人居环境,着力提升配套功能。一是形成水清、灯明、路洁、地绿的静态环境。从我市一帮建制镇的情况来看,城镇绿化相对比较忽视,其实绿化是美化的重要方面,在塑造人居环境和城镇形象中,绿化与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样重要。工作中要遵循植皮的地带性,选择乡土乔灌木,并少量引进外地树种和花草,达到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二是提升教育、文化、卫生、治安等动态环境。如城镇中带“中心”字号的如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文化中心、联防中队等设施和机构,要按社会事业建设发展规划,做大做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三是营造城镇特有环境。某些城外无城中有的设施要适量建设,有条件的镇要根据可能集中财力予以建设,如公园、广场、影剧院等综合性、群众性、大众性的文化娱乐场所,对城镇功能配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理顺投融资机制。一般建制镇由于财政收入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一般都采取财政直接投资方式。由此产生两对矛盾:财政可用资金少与基础设施建设量大的矛盾,想超前作出投入与财政融资难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始终制约着城镇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量入为出”适应不了新的发展形势。为此,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呼唤一个符合市场主体的单位,使政府行为通过市场化运作。比如可由镇政府前头有关企业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由公司融资和投资经因城镇,形成“投资——收益——再投资——再收益”的良性循环。一切适宜于社会经营的配套设施,如幼儿园、文化娱乐、宾馆、饭店等配套设施,由政府前置条件,均可由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和经营。这样,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投资压力,又能更好地得到这些设施周围土地资产增值的收益。

(四)、提高商业用地的开发的效益。一般建制镇由于知名度不高,人气和商业氛围不浓,商业用的不像城市和中心镇那样烫手。因此,提高商业用地开发的效益可在以下几方面作些尝试:一使加大城镇规划的宣传。如设置大型规划效果图广告,置于主要道路旁,让群众和开发商一幕了然看到你镇几年后的样子,从而驱动群众购房置业欲望和开发商的开发动机。二是做到先基础设施配套(大配套),后出让土地,增加开发土地的级差地租,提高开发收益。三是根据供求状况控制供地规模新供土地待完工和即将完工房售道85%左右时推出,预防房价下降带来连环影响,价值下滑——买房人减少(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开发商亏本,下步开发就很难出让好地价。

(五)、灵活运用多种开发方式。灵活的开发方式是一般建制镇加快建设和人口集聚的有效手段。如果将商业、居住用地完全限于工矿四出让一种形式,开发建设局面就会被僵化。一般建制镇多数处于开始的初级阶段,房地产市场相应处于培育期,主要街道两旁、商业中心周围地段,商业和住宅用地理应采取公开出让方式。但当基准地价高于市场需求价时,就会产生无路可走的尴尬。出路在于:一是鼓励老城区农居户联户翻建,按规划重建,仍保留新建房集体所有土地性质,打破因拆迁成本高而无人开发的局面,促进老城区逐步得到改造。镇制度对老城区的基础设施改造,不能唯利益,急需改造的设施应当净投入,二是在城镇区域规划农户住宅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建设。由城投公司收回土地整理成本费(个人建房土地指标来源于宅基地整理)、城建配套费和土地政策处理成本费等费用。以此大量吸收想进城而不想购置商品房的农民到城镇落户。

(六)、抓好建成区以外的开发。一是抓好土地开发文章,做好造地、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三大块工作,既从中实现开发效益,又为城镇建设补充建设用地指标。二是区位优势明显,山水风景秀丽的建制镇,可为大中城市配套建设乡间别墅,使之成为大城市居民的第二处居住地。

四、加强管理,完善机制

(一)加强规划和环卫管理。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城镇管理最难重要的工作,一放松就会出现问题,一出问题就会造成损失,一心软就会带来后患。要时时注意城镇规划区内的动态,发现动土、翻建、立杆拉线、埋管挖沟、搭棚搭架(塔)、铺路筑桥、破墙开窗(门)等情况,都应到场检查审核,对照规划该阻止的阻止,该纠正的纠正,该停工的停工,该拆除的尽快拆除。建制镇在规划管理中的一些薄弱甚至放纵的几方面必须得到转变,主要是“管线”(电力线、广播电视线、电话线、无线信号站线、自来水管等)的架设、铺设要列入审批程序,方案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

2、新建防污、道路的标高要明确,并跟踪到位。

3、主要道路、街道两旁

第三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及建议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按照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把加快推进城镇化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的要求,以及力争到2016年,初步构建 “一核一环四带”、承载30万人口的现代小城镇体系的发展目标,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一、我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县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就整体而言,小城镇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与市内相同条件下的一些区县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还没有起到应有的强势拉动作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11年,我县城镇化率为35.9%,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6万人。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50%的城镇化率相比,低了14个百分点,比重庆市城镇化率55.02%,低了19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为明显,总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2.城镇体系建设初具规模。近些年,我县组织编制实施了近1

中期城镇化发展纲要,严格优化实施《XX县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加强对重点乡镇、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的协调,优化了全县城乡空间布局。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我县加大了对小城镇建设的扶持力度,每年县财政支持用于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在2000万元,初步形成了县城—中心镇—特色镇的发展格局。各乡镇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3.城镇化区域差异较大。我县各乡镇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从全县来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渝巫路“主轴”城镇化较高,其余乡镇相对滞后的局面,从近年统计的数据对比来看,区域差异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4.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近年来,我县城镇建设发展很快,基础设施状况也得到明显好转,但和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如市政设施、环境状况及防灾减灾等都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要求。从目前看,就已经出现了城镇道路拥挤,水、电、气供应不足等现象,这些都将会影响和制约我县城镇化的发展。5.规划缺乏特色。全县各乡镇均实施了乡镇总体规划,对乡镇建设起到了方位定向的控制和指引作用。但在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标准较低,不同程度的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加之受行政领导更替的影响,规划实施缺乏连续性,没有把城镇规划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造成管理不到位,镇区功能繁杂,扩张无序,市场寄生于道路,各类房屋,沿主干道线型排列,形成只见新街、不见新镇的现象。

6.城镇建设投入资金偏少。全县大部分城镇财力相对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导致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加上经济基础薄弱,市政设施条件较差,吸引力不强,难以将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流向城镇集中,不能形成聚集和辐射效应。

7.城镇管理不到位。由于城镇功能尚不健全、市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以街为市、乱搭乱建、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现象时有发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

二、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工业化;有利于扩大内需,启动农村市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加强工农结合,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现代化。随着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我县初步形成了一纵一横为主,网状发展的交通网络格局,这无疑为全县的小城镇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下一步,我们应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1.科学设计,高起点规划城镇建设。一是科学合理规划,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宏观规划与指导,从全县角度进行通盘考虑,坚持突出重点,打破均衡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模式,集中力量,梯次推进,有选择、有步骤地优先发展澄溪、新民、高安等重点城镇,进而带动其他镇加快发展。二是高起点规划,走各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立足小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如砚台镇以化工业为主体,发展工业主导型城镇;如太平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商贸旅游主导型城镇。

2.创新体制,增强城镇建设活力。一是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各镇加大城镇化建设的扶持投入力度,以充分体现地方财政对乡镇公共事业的支持和导向作用。二是充分盘活、整活镇区集体资产,通过拍卖、转让等形式增加对镇区建设资金的投入。三是借助外力驱动发展,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四是用活土地资源,突破土地约束瓶颈。尽快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镇区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确保城镇建设严格按照“两个规划”实施,统筹兼顾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在现有用地计划指标中,确保城镇建设用地的需要。

3.坚持“三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主导产业。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一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各镇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就业带动力强的劳动密集型、楼宇型企业,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二是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城镇化与服务业相结合。要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服务业,提高城镇对劳

动力吸纳消化能力和服务能力。

4.严格规范,高效能建设管理城镇。一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的道路、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要齐全,园林绿化、污水治理、垃圾整治要同步进行。二是加大城镇环境治理力度,彻底转变“重建轻管”的观念,以创建卫生镇、环境优美镇为目标,大力整治环境“脏、乱、差”,着力加强对建筑、市政、绿化、环卫、市场监督、交通等方面的管理。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城镇管理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和管理意识,引导居民积极支持、参与管理,逐步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居民,个个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四篇: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编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学生姓名: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二零一零年 月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基于庆元县左溪镇现状

摘 要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是农村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在城乡过渡带、工农连接点上,是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迈进的第一环节,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小城镇,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 建设; 规划; 产业; 特色。

共7页 第7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基于庆元县左溪镇现状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基于庆元县左溪镇现状

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是农村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在城乡过渡带、工农连接点上,是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迈进的第一环节,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又与大中城市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发展小城镇,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小城镇建设,加快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农村发展方式转变。二是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低门槛、低成本的创业和就业环境。三是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完善了中小学、卫生院等公共设施,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四是促进了村容镇貌的改变。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卫生状况、整洁程度有了很大改进。五是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更新,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转变,加快了城乡文化交融和信息交流,在树立文明新风、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城镇建设也处在一个新起点上,小城镇建设需要实现新跨越,迈出大步伐。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共7页 第7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基于庆元县左溪镇现状

好型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市县会议也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小城镇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随着庆元县政府制定的“三年百亿”计划顺利推进,我县正处于跨越式的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速度加快,并且受第三产业集聚和城市经济辐射、产业扩散的双重作用,小城镇正处于产业集群发育、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地位提升的关键时期;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县小城镇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而左溪镇作为我县的农业重镇、潜在的旅游大镇和边贸强镇,更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区域。

一、坚持规划先行,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建设

实践表明,规划编制水平的高低和规划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城镇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规划得好,事半功倍;规划不好,事倍功半。城镇规划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方面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定位,编制好区域村镇布局规划,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时作出科学调整;一方面每个小城镇要有自己的规划,对城镇规模和性质、功能分区、交通体系、地下管网、绿地系统、空间发展方向等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重点地段、近期建设片区要有详细规划,并逐步覆盖城镇规划建成区。工作中需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规划的前瞻性。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城镇体系演化对小城镇未来的影响,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把握得更好一点,防止今天的规划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二是规划的科学性。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定位要准确,特色要鲜明,分区要清楚,布局要紧凑。三是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随意变更,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节约集约用地。

共7页 第7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基于庆元县左溪镇现状

二、坚持产业强镇,以产业化、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建设

实践证明,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核心,强镇必先兴业。没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就不会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必然失去造血功能,失去发展动力和后劲。要把生产发展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位置,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密切结合起来,与发展二三产业密切结合起来,与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密切结合起来,努力吸引周边农村劳动力集聚,主动承接城市项目、资金和技术的扩散,使小城镇成为农民与市场最基础的联系点、城乡经济融合的最佳结合点。一是培育主导产业。要科学分析自身资源的比较优势,分析市场需求和市场前景,找准切入点,抓住优势产品和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成为主导产业。如可以立足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可以立足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专业市场、运输物流业和农村服务业,走商贸流通的路子;可以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业,走旅游观光的路子。二是发展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凡是有产业集群的,小城镇就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先进地区许多小城镇的崛起,就得益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学习借鉴这些经验做法,围绕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小城镇快速发展。三是推动产业集聚。要着眼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规模效益,搞好小城镇各类产业集中区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吸引企业、资金、人才和技术到小城镇集聚,为小城镇产业发展打造良好平台。

三、坚持功能兴镇,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公共服务促进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要有所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完善功能、提高承载能力的问题,营造一个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生态优美、适宜人居的环境。只有这样,才

共7页 第7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基于庆元县左溪镇现状

能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的发展问题。要加快建设和改造提升小城镇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燃气、热力、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巩固发展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技术、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服务网络建设;要搞好小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和改造,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同时,要加强市容环境整治,搞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营造整洁优美的小城镇生活环境。小城镇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建设固然重要,管理更重要。在管理上要向高水平看齐,要借鉴管理城市的办法管理小城镇,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办法、先进的模式管理小城镇,使小城镇变成小城市,决不能成为“大农村”。

四、坚持特色活镇,以独特的景观风貌、鲜明的地域风情提升小城镇建设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品位,特色就是生命力。小城镇是城市的缩影,环境空间、城镇容貌要与自然环境要素结合,充分考虑地域自然、人文和历史特征、传统风貌特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努力在营造城镇特色上下功夫。一是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营造自然景观特色。要尽可能地顺应、利用和尊重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二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营造历史文化特色。做好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坚持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风貌结合,要珍惜和保护地方的人文风情、民俗风情,并深入发掘、整理、弘扬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继承传统,延续文脉,建设古韵犹存的小城镇。三是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营造建筑风貌特色。小城镇建设中要搞好总体构思,保持建筑风格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营造环境景观的亲切感与和谐美。对核心街区、重

共7页 第7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基于庆元县左溪镇现状

要建筑群、重点建筑物,要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突出个性,使之成为小城镇的标志性建筑。

五、坚持为民建镇,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搞好小城镇建设

农民是小城镇建设的主体,是小城镇真正的主人。小城镇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一要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事务,都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落实好知情权、建议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遵循“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广泛征求、认真采纳群众意见,取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依靠群众,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他们对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投身小城镇建设的自觉行动,使他们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关心者、支持者和参与者。三要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小城镇建设工作要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办好老百姓身边的事情,让他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使他们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真正受益者。

总之,加快小城镇建设,走符合都昌实际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共7页 第7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基于庆元县左溪镇现状

参考资料

[1]王思斌,刘臣,乡村社会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国学,农村环境保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4]任大鹏,农村政策法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5]任

鹰,实用文体写作知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共7页 第7页

第五篇:关于小城镇建设的一些思考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一些思考

姓名:林永红学号1036004405321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空亏财力;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失误,搞成“烂尾”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20年来,农村建制镇的数量扩大了近8倍,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

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项功能,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发展小城镇,首先遇到的是城镇布局问题,即城往哪里建?我认为: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在沿海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加快发展。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有瓜菜的、有水果的、有商贸的、有旅游的、有饮食服务的集散中心,一镇一品,形成区域经济中心。三是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历史文化特色也是

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其次是突出特色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城镇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效率,就会在别的小城镇和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中衰落。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藉,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发展开放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等。

2011年1月9日

下载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附件一:《小城镇建设》考核说明(审定稿)《小城镇建设》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课,课内学时90,学分5。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 考核......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姓名:林威雄学号:1035004403891 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编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二零一零年 月 摘 要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是农村区域性政治......

    关于推进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推进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小城镇建设

    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小城镇建设 ---加快我乡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陈进 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了我乡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缩小了城乡贫富面......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大余县《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工作要求,推进我县小城镇建设发展,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

    论文.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课 程 论 文 题 目:关 于 小 城 镇 建 设 的 思 考 年 级: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教 学 点: 日 期: 摘 要: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是农村区域性政治、经济、......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范文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黄吉哲 小城镇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建设的补充,是地方乡镇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新形势下,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