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化一般规律,经历阶段,未来走向
城镇化一般规律:
1.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支撑是农村城镇化战略的立足点。
2.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市场化为制度前提
3.大城市的超前发展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依托。发展城镇化的目的不是为城镇化而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因此,推动城镇化首先要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主体的聚集区,这是因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工业化程度较高,人口稠密,市场容量大,能形成聚集经济。
4.城镇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5..城镇化发展要以人才培育为原动力。
未来趋势:
1.;随着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加剧,主要依靠粗放式的消耗土地资源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
2.随着新老城市居民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主要依靠不健全的、非均等的公共服务来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
3.中国人口红利将消失,城镇化速度可能下降。
几个阶段: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伴随国民经济恢复和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在经历了长达17年的倒退和停滞后,终于开始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5.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993~至今)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区域和国内、国际的互动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实现了持续和稳定增长,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篇:城镇化的几个阶段
3.1 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陕西省城镇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8)
3.11 快速稳步发展时期(1950~1957)
这一时期陕西省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地区,布局了24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再加上与之相配套的50多个大中型工程的相继建设,形成了陕西经济建设的一个高潮。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吧大量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及其家属迁入陕西,同时许多高等院校或西科也迁入陕西或陕西组建,在此期间共有17座高等院校相继建成招生,在加上工况企业在农村招工,致使全省城镇人口迅速增加。据统计,“一五”期间陕西全省净迁入人口约150,其中大部分称为城镇人口,这个时期,全省城镇总人口由不足100万增加到285.4万人,城镇非农业人口增加到211.4万人,分别占全省人口的15.83%和11.73%,年平均递增速度均在12%以上,是建国以来陕西省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3.2 评价结果
根据13市的数据,利用公式4,5,6得出陕西省城镇化水平、协调系数以及发展程度的各项得分,具体结果如下表。
表3陕西省2009~2013年城镇化综合水平、协调系数以及协调发展程度评价Tab.3Evaluationresults of urbanization,coordinate index and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shanxi province(2009~2013)
3.3陕西省城镇化水平及其协调性的空间格局
为了更好研究陕西省城镇化水平以及协调性的空间分布特征,选用2010年陕西省10个地市的数据加以分析,找到共同的规律以及差异处,分析成因。
3.31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空间格局
运用Arcgis9.2地理信息系统空间
第三篇: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一)、提出问题,创设物理环境
提出问题是整个探究的基础,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主动获取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环节尽可能鼓励或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常见方法有:
A. 观察法
B. 联想法C.比较法D. 推理法E. 实验法
如学生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时,就用到:实验法—联想法—推理法
实验是发现规律的基础,先让他们作实验“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启发他们从实验中发现问题。
教师实验后可提问:“如果不受力将怎么运动,可以展开联想。如学生在实验后进行合理的推导。没有阻力运动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
(二)、进行思维加工,建立物理规律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总结规律主要运用了实验归纳法、逻辑推理法、理想实验法、图像法以及假说等方法。其中又以实验归纳法最为普遍。
实验归纳法:所谓归纳法,是从一些特殊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找出它们共同点的过程。
(1)实验归纳法:物理学中运用归纳法的基础主要是实验,因为实验不但能够重复进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准确地反映事物各个部分或物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而且运用实验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中学,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总结物理规律应用最多的便是实验归纳法。运用实验归纳法时,常常借助于图像,即把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系中画点、连线,从分析图线中,总结规律。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2)逻辑推理法:就是在已有的定律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概念,运用数学知识推证而得出结论的方法。例如,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就是利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实验关系,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推得的。
有一些定性描述的规律,限于实验条件,不易做演示实验,因此可采用定性演示结合理论推导的方法而得出。(3)理想实验法: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在人们思想中塑造的一种理想化的理想实验。理想实验,一般地讲,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做成的,因此,它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法,属于假说推理的范畴。中学物理教材中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此法。
伽利略首先提出运用理想实验的方法总结出了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详细内容。
(4)假说方法,即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假定性的科学解释,它是真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式和研究方法。当真理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种新的事实、运用现有的真理无法解释时,人们常常提出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的新的解释,这就是说,假说被证明是对的就成为理论。假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如分子运动论假说等。
2.总结物理规律要遵循简单性原则,这也是物理学的美学原则之一
物理学史表明,科学家都十分注意用最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客观规律。
例如,牛顿只用了几条简洁的定律,就概括了物质世界纷繁的运动现象,完成了物理学史上的伟大综合。
(三)、理解物理规律 , 明确适用条件
在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规律。具体来讲,要做到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含义和物理意义。
中学阶段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一般都要用文字语言来表示,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达即反映了规律的物理含义,是规律的语言表述和表达式中显含的内容。必须引导学生对规律的表述认真分析,真正理解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物理含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
对物理规律的含义的理解要注意三方面:条件、结论、关键字。如,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 “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条件是 “ 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结论是 “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关键字是 “ 或 ”。如果条件不满足,结论就不成立,“ 或 ” 字的含义是指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将保持这种运动状态,如果原来是静止的,它仍将保持静止。
物理规律的意义和含义是不同的,含义是规律的语言表述和表达式中显含的内容,而意义是规律所反映的本质联系,有时并不显含在规律的表述中。要理解物理规律的意义,首先应该理解物理规律的含义。然后再认识物理规律反映了哪些物理量之间的怎样联系,这就是它的物理意义。
物理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不同的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及适用范围不同。这是因为客观事物变化、发展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是遵照不同规律的。学生只有明确规律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运用规律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学生就会出现乱用,乱套公式的现象,导致错误结论。理规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范围内总结出来的。因此 , 也只能在这个条件下 , 这个范围内才成立。有些规律在文字叙述中就已阐明了适用范围和条件。例如 , 牛顿第一定律。因此 , 这一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引起重视。
(四)、运用物理规律 , 解决物理问题
学习物理的过程是认识物理世界,改造物理世界的过程。物理知识来源于物理实践,运用知识再回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既是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又是完成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所必须的过程。因为运用的过程是将抽象的物理规律具体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巩固、深化和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同时,学生运用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学到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发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所以,在物理规律建立之后,教师要恰当地选择物理习题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计划、有目的,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逐步掌握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思维策略和思维方法,从而发展各种能力,实现物理规律教学的最终目的。
规律呈现出来之后,就必须对其加以运用、练习,以加深理解,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使新知识与已有的其它知识链接起来,这就进入了规律教学的第四阶段 —— 运用规律的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是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般应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教学方法,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梯度:
.初步的直接运用.如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运用概念和规律对物理性质直接判断等.这一内容一般在授新课中即可进行,以对新学知识作初步巩固。.逐步提高的间接引申.如公式的变形使用,隐含条件的挖掘,推论的形成等。.与其他物理概念和知识的交叉和整合。
(1)利用其它知识为本规律提供条件;
(2)运用本规律为其他知识提供条件。
梯度二和三宜在习题课、复习课中提出,它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应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时进行。
规律教学到规律的应用阶段,并没有结束.学生对某一内容的掌握,不能只停留在这一规律的本身和其零星的运用上,对这一规律而言,应形成这一知识本身的系统并将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这样才能说是对规律的全面掌握,所以说对和规律的再认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阶段。
在此阶段的教与学的主要要求有:一是教师做好再认识示范,并长期坚持,教给学生方法.二是要重视学生的再认识,并做好方法指导。三要教给学生运用提纲进行结构性回忆的复习方法,让他们尝到再认识规律的好处。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结束后,要分析其内容: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即运动状态不改变。而牛顿第二定律是研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即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牛顿第三定律是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即力在物体之间是如何传递的。
通过分析,让学生在整个力学知识体系中,再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地位,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进而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系统化、程序化,形成持久的认知和能力。回过来再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会事半功倍。
牛顿第一定律的规律教学
一 提出问题 创设物理环境 引导学生看两张来自生活的图片(多媒体投影):
①警察叫司机系安全带,为什么?
②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他凭什么有这种胆识去飞越气势磅礴的黄河呢? 2 演示一个惯性现象的小实验:用棒敲打叠放的象棋子。让同学看一个实验:用手推车,车前进,停止用力,车停止。
设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此类的现象?(由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答:可能有如静止的自行车用力踩脚踏板才开始运动,如没有对车继续用力,它最终会停下来。静止的秋千用力时,它会摆动起来。停止用力时,它会最终停下来。等等)二 进行思维加工 建立物理规律 历史的回顾:
(1)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在得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后,设问:你认为这个观点有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在学生提出的观点后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直维持和统治人们的思想近两千年,直到三百年前伽俐略才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当时提出了很多观点,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证明一个问题更难,所以说亚里士多德毫无疑问是伟大的。
(2)伽俐略的观点: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说明:爱因斯坦曾把一代一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作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破案过程,有时候明显可见的线索却把人们引向错误的判断。也就是说,光凭经验来做判断常常是靠不住的,在探索运动原因的“侦探小说”里,亚里士多德正是由于凭借生活中明显的线索引出了错误判断。
设问:现在假设你是伽俐略,你会寻找怎样的“侦察”方法去推翻这维持两千年的“错案”。引起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
(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讨论思考:然后叫几组学生代表发言)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求物理规律的真伪,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深刻体会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结论:引起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的“罪魁祸首”是:摩擦力(说明自行车停下,停下不是没有受外力,而是受了摩擦力才停的,如没有摩擦力,会永远运动下去不停,看来物体运动是不需力的)。
2介绍伽俐略创造的“侦察”方法:理想斜面
这个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伽俐略注意到,当一个小球沿斜面下滚时速度会增加,小球沿斜面上滚时时速度会减小,他由此猜想,当小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不增不减,实际上他发现,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伽俐略认为:这是由于摩擦阻力的缘故,他推理:若没有摩擦力,球将永远滚下去,为了说明他的思想,他设计理想斜面实验。
(1)实验演示理想斜面实验整个过程(说明:主要是为了理解伽俐略的思想)
(2)再用视频动画演示理想斜面实验
通过对理想斜面实验的演示,说明物理研究中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必要性,同时也展示了物理研究思想的美妙和逻辑的力量。
由于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绝对光滑的斜面,所以这个实验是个“理想实验”。
尽管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光滑的平面。但可以创造比较光滑的平面去证明伽俐略的想法:
实验:气垫导轨上物体近匀速的运动
视频观看:目前的一项体育项目——冰壶球运动,由于球运动过程阻力很小,能以几乎不变的速度前进。最后总结(投影)
①伽俐略理想实验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②介绍伽俐略其人其事,通过对伽俐略其人其事的了解,强调指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在它发现的最初往往是非常艰难的,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没有足够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去支持你,许多人可能会放弃,但伽俐略没有放弃。
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而是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才能形成的,并明白科学研究过程的艰难和科学家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至此,我们已经对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③与伽俐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俐略观点,他认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他支持了伽利略力不是物体的运动的观点,并且还强调没有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他还认为,这应该要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是人类整个自然界的基础。
强调笛卡儿对伽俐略观点的提升与补充,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三 理解物理规律 明确使用条件 定律的学习
在伽俐略和笛卡儿的正确结论隔了一代人后,由牛顿总结成整个牛顿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上状态,直到有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物理学的基石。
投影介绍牛顿——经典力学之父的成就,指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系统中的基础。2 对定律的理解
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不受力时,运动会一直运动下来,静止的一直静止)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 条件:① 一切物体;
② 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思考与讨论:从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得知,物体都要保持它们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或者说,它们都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但是这种“本领”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由学生分组讨论,收集各组的实例和观点,老师对此进行总结并对错误的认识进行引导和纠正。指出:把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在此基础上,再提以下设问:
设问一:是不是说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呢?变速的物体有没有惯性?(由学生思考、回答)
设问二:液体、气体有没有惯性?在学生思考后:
观看装水的气球破后,水还要维持原来的状态
得出: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4 投影:通过下面的问题来巩固和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由学生回答分析)
问题:被踢出的冰块,在摩擦力可以忽略的冰面上匀速滑动,冰块受不受向前的作用力?
四 运用物理规律 解决物理问题 视频:铁锹扬沙(设问:为什么沙可以被扬出?由学生回答)实验演示:车运动碰到障碍物后停止,车上物体反倒。(要求解析车停后,车上物体反倒的原因)你能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在学生举出一些惯性的实例后,看两段视频材料: ①人在车上抛球,最后落回地面(可结合此理解为什么地球在自转,人起跳后还能落回原地)②汽车实验厂里的汽车启动和刹车的过程,以及为什么要系安全带的必要性(呼应课题引入时司机为什么要系安全带)
第四篇:走出城镇化的误区-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赢得未来
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赢得未来--走出城镇化的误区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这里面牵涉到的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充分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的重大决策。但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亟待引起我们重视。
误区
一、城镇化概念不清
当今世界通行的城镇化计算方法是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计算。由于受城镇化计算方式的影响,不少地方片面地认为只要城镇人口增加了,城镇化水平就提高了,以致于有的地区甚至不惜突击批户口,以达到加快城镇化的目的。事实上,人口聚集仅仅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城镇化的内涵,首先是指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即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转移和农村人口由乡村向城镇的空间转移;其次是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城市地域的扩张,包括原有建成区的扩大,新的城市地域、城市景观的涌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再其次是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所以说,衡量城镇化水平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功能与质量的提高。也就是说,单纯、机械地把城镇化理解成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是十分片面的。
误区
二、城镇化的土地“超前消费”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少地方出现开发热情高,土地浪费大的尴尬局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乡镇扩容场地确实蔚为大观,拉开的架势都是原来的好几倍,不少的地方还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尽管实现了水、电、路三通,但是施工现场冷落、荒凉,或许有几栋新盖的楼房还在静静地等待着主人的到来。加快城镇化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在用地问题缺乏科学规划,不坚持量力而行,厉行节约的原则,未能把保护耕地和保护耕地动态平衡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工作的首位,所造成的土地“超前消费”现象,将给城镇化进程带来负面影响。土地是任何区域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城镇用地的合理化是实现我国土地利用合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条件。推进城镇化应当是一个城乡土地总量和存量利用结构调整。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土地利用密度和利用效益,降低城乡建设总用地的过程,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根本途径。我们赣县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加快城镇化必须实事求事,一要防止借加快城镇化之际盲目扩大城镇规模,乱占耕地,无序规划建设各类市场;二要防止以提高城市品位、美化环境为由,脱离现实,一哄而上,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误区
三、城镇化进程中的形式主义
当前一些地方热衷于建设不切实的洋广场、大草坪、宽马路、超高楼,建片面追求政绩的形象工程,急功近利,一味贪大,违背经济发展决定城镇建设的规律。城镇建设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能追求短期效应,作表面文章。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要有绿地、广场、宽马路等,更重要的是城市的内涵,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应该抓住加快城镇化的有利时机,把供水、排水、供电、交通、垃圾处理、防洪、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下气力去抓,为市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再去抓广场、花园等方面建设,提高城镇建设的艺术水平,逐步形成城镇特色。
误区
四、城镇化进程中的有关政策和体制
城镇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政策性、综合性、协调性和配套性强。政府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的误区。不少地方城镇化进程缓慢,与当地政府工作缺乏重点,行政干预过多不无关系。政府对城镇化进程干预是必要的,但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有所侧重,有的放矢。一般地说,政府应该重点干预的内容有:制定城镇化的道路和方针;制定城镇发展规划;协调组织城镇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交通、市政、环卫、土地、人口等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采取有效措施刺激和发展农村经济,为城镇化顺利推进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等。
赣县建设局
第五篇:婚庆未来走向
今年五一不知道各位同行是否感觉到。今年的业务量好像不如去年,很多婚庆公司在黄金5月并没有像前两年的那样的生意兴荣,而大日子找司仪的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这里面我大概总结几个原因。一,是5,1的小长假是从4月28号开始;第二,5月份连头带尾为8个周六周日,去年为9个;第三,是所谓的寡妇年,寡妇年基本上3年左右就有一次。但为什么今年这么明显,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结婚的人数相对在减少。我这里有个来自上海的数据:(我在南昌找不到南昌的确切数据)(东方网5月4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从现在起至2020年,上海结婚人数将呈下降趋势。昨日,早报记者从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获悉,截至4月30日,今年沪上结婚登记人数同比减少了11.67%,据此预计,今年的结婚人数同比将减少17%左右。
上海的结婚登记和人口出生数量在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内将逐年下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沪上的离婚人数,目前上海平均每天344对新人登记结婚的同时也有100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
今年结婚人数减少17%
根据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统计数据,今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共有41282对新人领证结婚,而去年同期结婚的有46736对。而据此预测,今年全年的结婚新人数量将在12万对左右,同比去年可能减少17%。
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副处长林克武分析,结婚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适婚年龄人群的总人数呈现出下降趋势。1986年以后出生的人现在处于适婚期和生育期,但数量在逐步减少,比1981至1985年出生的90.67万减少了8.44万人,因此,上海的结婚登记和人口出生数量在2011年至2020年之间将呈逐步下降趋势)
从这里面可以看到做为婚庆公司要面对的就是大家的主营业务在不断的减少。而各地的婚庆公司却是不断在增加。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件事情,其实这几年离婚和再婚的人数不在少数,虽然民政部门有记载,但绝大多数再婚的的夫妻是不会办什么庆典的(这里面也有商机,我后面会提到)。,所以大家的实际有效客户量还要更少。
婚庆行业是如何兴起的我不想多说。因为我相信有几年经验的老婚庆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现在我想讲的是婚庆公司如何在竞争压力加大。而从业人员增多。的情况下去走出自己的出路。
作为婚庆公司的运营大致有几点:
第一是你的婚庆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在什么层次。是大小通吃。还是定位中高端。这对你的公司运营成本和人员利用价值最大化有很关键的作用。当然对于很多没有定型的婚庆公司。这是无从谈起的。在这里有包含你自己认为的定位与你的公司服务是否接轨,这不是一锤子买卖,其实从你客户一进到你的公司所闻到到的味道开始,到你的接待的问候一直到后面的服务等等等等都包含在里面。大单子运气好可以捡到一两单,但要常有。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句话概况,”点点滴滴,细节决定胜败”。
二,你靠什么活,这个很直白,是靠你以前做的老关系,客户转介绍,还是靠你的策划,靠你的谈单师当面的交流。或者是靠网络,靠你的上游酒店,影楼等等给你的介绍。这个其实都是老生长谈的东西,讲得都不愿意讲了。但真真愿意去抓资源的,去找资源的老板不太多。因为很多公司的老总很可能自己都是兼职的。其实这个真的要去做。做事要专业一点。在这里我想讲一句话,在同质化竞争如此激烈的前提下,未来的婚庆公司三到五年,没有资源的.很难熬下去。当然老板兼职做这个的不算。也用一句话概括,“大浪淘沙,适者生存”。
三,第三公司品牌的建设,任何一个行业品牌建设都是最重要的,它树立起来不容易,倒下去更快,一件普通的t恤,成本价不到20,打个勾变耐克就200还不止,之所以说树立难是因为一个好的品牌要真的在老百姓眼中成为名牌,先期的广告宣传,自身品牌的维护,都是必要的,这个真的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倒下去快也有个例子。三鹿。你做坏一次。圈子里知道了。。你就等着换招牌吧。还有好的品牌是可以卖钱的,南昌婚庆公司的品牌加盟我知道的都有好几家哦。也用一句话概括“制定目标,居安思危”。
公司的管理和运营非常重要。这里没有办法细说。因为每个公司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但有几个原则基本是一致的。“开源节流,说道做到。”
关于方向,我个人觉得婚庆公司这两年会逐步改变,多元化经营思路,任何消费都是引导出来,有潜在的消费需求就有产品。庆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是社会动物,有社交就有庆典,婚庆公司一般都是面对家庭为单位向外扩展,寿宴,满月酒,同学会,晚间派对,生日派对,其实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不要一套场布打天下,除了搭个背景,放几个路引,就啥也不会了,材质,手法,空间,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实现,比如视觉,听觉,味觉甚至嗅觉都可以运用起来,多向广告公司的同行学习。在这里特别提下寿宴,最近几年我做寿宴都在增加。做儿女现在为父母是真舍得花钱。任何超过50人的聚会都能形成市场,但这个市场怎么去做。就要靠公司自己去挖掘了。
找到自己盈利点,大家可以把自己做过的好的案例通过网络发出来,共同进步的同时来推动整个市场产业的发展。
最后把刚在网上看到的激励自己的方法写出来...于君共勉.从现在开始往后做到三十件事,就离成功不远了,三年后一定让自己自豪,让他人羡慕、嫉妒.爱。
1.每天列出3件最重要的事
2.比别人早10分钟到公司
3.开口前先想几秒钟
4.发脾气之前先数30个数
5.不确定时,挑最难的事做
6.给每件事规定完成日期
7.坐第一排的位子
8.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
9.比别人多坚持10分钟
10.记住身边每个人的名字
11.抢着做事,即使是打扫卫生
12.在背后赞美别人
13.重视身边的每一个人
14.听别人把话说完
15.给别人的比别人期望的多一点
16.批评人之前,先进行赞美
17.随身带着纸和笔
18.醒后2分钟内记录梦的内容
19.列出自己的10条弱点,并一一改正
20.重要的决定最好隔一天再发布
21.睡前5分钟向自己提问
22.每天保持微笑去上班
23.绝不把工作带回家
24.和家人一起吃早餐
25.通过朋友认识新的朋友
26.每天读半小时书
27.定4个短期目标,选1个核心目标
28.赚钱永远也不是你人生的第一目标
29.把目标写下来,并每天大声念10遍
30.立即行动!
外加一条: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