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新任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宣化区教育局
2008年新任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宣化区2008年新任教师招聘工作已经完成,为我区教师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对我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使新任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发展,迅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骨干,根据有关新任教师培训规定,教育局决定组织2008年新任教师培训。为落实好该项工作,特制定培训实施方案。该培训计划以新任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及素质教育要求为具体目的,以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实际工作方法技能为宗旨,通过集中培训,使新教师能够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在职培训的方针政策及张家口市教育局制定的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为指导,结合我区的教育现状和实际情况,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新课程教育改革核心理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等方面下功夫。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新任教师能够更加热爱本职工作,能够进一步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形势,能够基本掌握学科教学常规、教学要求及教学技能,其职业道德修养和自身行为规范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专业水平能够得到较大提升,同时能够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我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各方面需要。
具体目标:
1、具备必要的教师职业理论素养,明确教师职业基本要求。
2、掌握教学常规要求,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所教科目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教法;具备基本教学技能。
3、具备较好的教学基本功。
4、能担任一名合格班主任。
5、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6、养成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职业成长习惯。
三、培训对象
此次培训对象为2008年我区公开招聘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符合培训条件的教师,应以学校为单位,填写新任教师培训报名表(见附表1),并于2009年4月13日前将电子报名表发送至邮箱jxxxlpt@163.com。
四、培训时间和内容
培训时间:2009年4月- 2009年7月
培训内容:根据新任教师必备的素质要求,开设相关课程,具体安排见附表2。
五、培训方式
此次培训由区教育局人事科和教师进修学校具体组织负责,并采取专题讲座授课和教育实践的培训方式。在理论培训结束一周内,培训人员需上交培训笔记和一篇学习心得或经验交流论文。
六、培训要求
教育局人事科应对培训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区教师进修学校对本次培训的具体教学和研究工作实施统筹管理。培训人员需严格按照时间安排参加培训,确实因某种原因不能参加培训的,要及时请假,并出示所在学校开具的有效证明。每次课前要实行点名制度,上课期间培训人员应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七、考核与结业
(一)考核
此次考核成绩由四部分组成:考勤情况、培训笔记、学习心得或经验交流论文、课堂实践,满分100分。
分值设置如下:
1、出勤情况:10分。一次事假扣5分,三次以上事假视为培训不合格,不颁发结业证书,需参加下一期培训。病假或因特殊原因请假例外。
2、课堂笔记:40分
3、学习心得或经验交流论文:20分
4、课堂实践:30分。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进程安排,培训教师应讲授一节公开课,由区进修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到教师所在课堂,对培训人员的教态、语言、板书及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教法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培训人员任教学校提供的鉴定意见,给出相应的成绩(成绩表见附表3)。
(二)结业
区教师进修学校把考勤情况、培训笔记、学习心得或经验交流论文、课堂实践四方面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成绩合格者,颁发区教育局验证的结业证书,同时备案作为培训人员转正调级的必要条件,成绩不合格者,必须参加下一期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转正调级。
宣化区教育局
二OO九年四月八日
附表1
宣化区新任教师培训报名表
附表2
宣化区教师进修学校新任教师培训安排
注意事项:
上课时间:2009年4月15日起,每周三上午8:00——11:30 上课地点:宣化区阁西街小学多功能教室
班主任:刘鹏涛,联系电话:3238612***
附表3
宣化区新任教师培训成绩评定表
第二篇:新任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宣章屯镇中心小学新任教师培训的实施方案
【摘 要】新任教师没有教育教学经验、不了解学校常规工作、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对他们的培训要针对这几个特点,以教师发展为旨归,从专业的角度规划,做到短期集中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重点达成三方面具体目标:一是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和专业理想的培育,二是基本常规的顺应和基本技能的具备,三是环境的基本适应和群体的基本认同。
【关键词】新任教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定位;实施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员培训要按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意见》将新任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明确了其培训目标和培训时间。培训什么,怎么培训,是组织实施新任教师培训必须回答的两个主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任教师特点和《意见》相关内容的分析,参考有关培训实践案例,提出新任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定位及其实施路径。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为依据,遵循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结合我校新任教师的实际情况,坚持教、学、用相结合,讲求实效性和时效性原则,开展新任教师试用期教育教学培训工作,力求让新任教师尽早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二、新任教师基本特点和培训目标
(一)新任教师的基本特点
新任教师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准备期(学生)向适应期(教学新手)跨进的起始阶段(或者称为“适应前期”)。在准备期,他们应积累了一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了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新任教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没有教育教学经验。由于对教师角色刚由想象进入参与,他们往往凭借着学生时代教师给予他们的教育教学上的直观感受,进行机械的模仿。他们“育”不作为、“教”不得法,使得他们有强烈的焦虑感。
2.不了解学校常规工作。虽然他们掌握了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各自所在的学校有着自己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对工作的不适应,往往导致出错较多。这使得他们易于产生失败心理和很重的失落感。
3.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由于初来乍到,没有和其他教师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由于刚从学生时代的集体生活步入个体生活,生活上会遇到许多困难。两者之间的差异往往引起他们的孤独和寂寞情绪。
(二)新任教师的培训目标
比较《意见》对新任教师岗位培训目标描述,可以准确定位新任教师培训目标应该为三个方面:
1.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和专业理想的培育。通过培训,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教师专业理想,树立教育事业心,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有教育责任感。
2.基本常规的顺应和基本技能的具备。通过培训,掌握教学工作常规和班级工作常规,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能力水平。
3.环境的基本适应和群体的基本认同。通过培训,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初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本校教师群体的基本认同。
二、培训对象
2013年参加教育工作的小学教师。
三、培训形式
坚持以“师带徒”为主要培训形式,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
四、培训时间:一年
五、新任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
新任教师的基本特点和培训目标决定了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笔者认为培训内容应该定位在“五基”,培训方式应该定位在“两位”。
(一)培训内容——“五基”
通过短期集中培训和校本岗位研修,形成基本的教师专业情意,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获取教师群体的基本认同。
1.基本的教师专业情意。教师的专业素质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其中,教师的专业情意则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和专业性向。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是新任教师形成专业情意的基本内容。
2.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学生教育、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的准备、实施、评价和研究的基本技能。这些是新任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成为其专业成长的基础,并在实践中积累实践性知识。
3.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一般过程及其要求。这些是新任教师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逐步胜任工作的关键,还是他们顺应学校、适应群体的必然要求。
4.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以及本校的学生和家长等。这些是新任教师适应校园文化和工作环境的“必修课”,其意义在于帮助他们通过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熟悉,定位自我角色和价值。
5.群体的基本认同。参加学校的主题教育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在交往中被他人逐步了解、主动接受,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建立自信,在过程中寻找到归属和位置,从而调适心理、缓解压力。
“五基”的目标指向,不仅仅立足于专业上的准备,而且关注新任教师的行为准备和心理准备。因而,其培训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培训方式—— “两位”
由于新任教师已是正式的教育工作者,其角色决定了他们要满足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的一般要求,要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他们既是教师(工作上),也是“学生”(专业上);既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也亟需通过培训发展自我。因此,新任教师的培训,从培训所应起到的作用上看,一是“归位”,二是“站位”。
1.归位。通过短期集中的学习,使新任教师了解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其对教师素质、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了解本地(如,县教育局、乡镇中心校)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短期的集中,可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也可由乡镇中心校组织实施。这是前提。其目的有二:一是进行“补课”,缩短职前教育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差距;二是引导“中规”,能够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既归专业之位,又归操作之位。
2.站位。通过岗位上的实践研修,使新任教师由“了解”到“掌握”,顺应学校环境,能够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适合教育教学要求(即“站位”:站好自己的岗位)。为此,要引导他们参加学校的主题教育,观察活动,写活动记录和活动思考。参加学校等教学研究活动,观察课堂,写听课笔记和评课意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并进行反思;上公开课,陈述教学设计,撰写课后小结。
四、新任教师培训的实施路径
以下围绕新任教师培训的目标提出培训实施的基本路径:
(一)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和专业理想的培育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这是新任教师的必修课。除了通过专题讲座、师德报告和文本阅读等方式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外,校长、教导和带教老师要负起对新任教师职业行为的观察、指导责任。通过榜样示范、“现身说法”、行为矫正、肯定激励等方式,培育其专业理想,即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以形成追求专业发展,并献身教育工作的动力。
(二)基本常规的顺应和基本技能的具备
基本常规和基本技能包括教学工作常规和班级工作常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作为新任教师,一方面要熟悉本地本校对教学工作(备教批辅考研)的一套制度,能够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实施学科教学工作,并随时得到指导和帮助。一方面要在协助班主任组织、管理班级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班级工作的常规内容和要求,奠定担当班主任的基础。因此,学校应给予新任教师“地位”——班主任的副手,创设岗位训练的“平台”——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班级活动。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新任教师在培训上的必然选择。
(三)环境的基本适应和群体的基本认同
新任教师所处的环境,不仅是物质上的,如办学条件、食宿条件等,还包括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和学校的文化氛围、人际环境等。作为学校管理者,对群体中新成员的关心照顾不能仅留在生活上,更为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关照。多与新任教师谈心,不定期与他们共餐;引导他们参与学校集体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等,带着他们参加家访和社区活动;宽容他们的“错误”,多鼓励多表扬;给予“抛头露面”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让他们被集体认同,成为群体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员。这其实也是一种“培训”,但却常被忽视。
综上所述,新任教师的培训要本着帮助他们解决来自学生、家长、同事和校长的,来自制度、规章、学校文化和专业诉求的挑战;要在他们基本专业行为形成和专业理想塑造的关键期,不停位于眼前(“岗前”培训),而“远视”于他们将来的专业成长。
第三篇:2013年府谷县新任中小学教师岗前培训
2013年府谷县新任中小学教师岗前培训
心得体会
清水九年制学校
赵艳梅
2013年8月份,府谷县为我们这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任中小学教师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岗前培训。
本次新任中小学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校规、师德建设、安全教育、班主任工作、教学模式解读、新教师心态训练指导与观、听、评教学示范课等。另外,还作了专题讲座,专题讲座包括:《教师基本功》、《如何备写教学设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一、光荣使命,责任伴我前行
刚刚踏出大学的校门,我们对于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在这次新教师岗前培训中,老师们都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每天的讲座,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充满对我们这批新教师的鼓励,鼓励我们要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等,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在培训开班仪式上,刘副局长的讲话就给了我们极大地鼓舞和自信。他与我们一起回顾了府谷县教育事业多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辉煌业绩,这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能够加入府谷县的教师队伍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幸福。既然已经成为了这个光荣组织里的一员,我们肩上就有了责任和义务。“教师”这一荣誉之称,首先就赋予了我们神圣的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热爱教育,忠诚教育;高尚的师德,以德治教。因为热爱,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我们就要忠诚于这一职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即将开始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漫长的,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投入到这一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努力,好好把握府谷县给予我们的这个成长成才的机会。
朱熹有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壑因为有了源源不断的水流注入,才会保持清澈。我们这批新教师就是“活水”、新鲜血液。年轻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优势,我们将用我们的热情和努力来为教育事业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平凡事业,爱心点亮生命
教师的事业很平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怎样才能不倦怠于这平凡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呢?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充满爱的心,用爱心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用爱心来点亮学生们的心扉,用爱心来点亮我们生命前进的方向。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学记》中一句含义深刻的话,启示我们教育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和老师亲近,其次学生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话,才会接受老师的教育,这些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拳拳爱心。“爱生如子”是句很温暖的话,只有爱学生,你才会用心去教学生,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我始终信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晴雨润酥苗”的充满爱的教育。平凡的工作,我们要用爱心去成就事业。我们要相信,他们都是世界上唯一仅有的花儿,每一个都是大地爱的小孩。我们要用心去培育,用爱来浇灌这每一朵花儿,因为他们是未来、是希望、也是爱的传递者。
三、不断学习,用知识完善自我
新课改紧跟时代的步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要不断学习,用知识来完善自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窦桂梅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教师是与自身不断地学习分不开的。做一名善于学习的教师,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用一生的精力去追求和钻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把责任心体现到工作中去。一切工作都需要实践来证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本次培训精神作为指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自身价值。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修模式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校本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根据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我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本次培训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专题,以特级教师欧阳明的教育专著——《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蓝本,以提高师德素养、教师自主研修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核心,以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主线,进一步拓宽培训视野,创新培训形式,优化管理机制,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为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师资保障。
本书特点
《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紧紧围绕教师专业成长这个主题,分别从“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校本行动策略”“专业发展层次”“专业发展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展开分析和阐述,并罗列了很多方法和案例。具有以下特点:
1.层次清晰,内容条理
本书全面、清晰、条理地阐述了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大动力。即由学校组织、教师团队、教师个体联合行动的“三级联动”;由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育资源开发、校本教师学习、校本教师反思等多种方式组成的“立体行动”;分层次对新手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进行培训的“梯次推动模式”;由管理制度、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等共同构成的“管理驱动”。
2.理论简洁,案例实用
本书没有过多的理论说教和阐述,在构建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大动力 2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级联动”“立体行动”“梯次推动”“管理驱动”等四大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每个都按照理论描述—实践案例—思考拓展的体例进行编写架构。使得读者在案例的情境下更加容易理解理论的内涵和逻辑的思路;在理论的指引下深刻学习各个案例的经验和做法。
3.语言通俗,实用性强
真正科学的东西是简明而深刻的。为了解决过去教师培训教材编写理论性太强,抽象难懂的问题。本书编写力求通俗、简便、可操作。在写作上,一是引入了大量鲜活的典型案例;二是语言通俗易懂,力避高深而死板。书中虽然也有一些理论,但也是一种经验式的理论。总之,本书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了,把科学的内容技术化了,注重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培训的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精神,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理念;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培训的目标
市县级培训
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构建现代教育新理念,养成刻苦钻研业务,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校建构成学习型组织;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管理评价方法和教育教学技术构建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团体,使教师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在同伴互助下自我发展,在专家引领下自我 3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完善。
校本培训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学校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奠定基础。在本校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1.通过培训,使教师更新观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增强现代教育理论素养,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通过培训,使教师变革教学行为,能够整合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学会教学设计,初步掌握教学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
3.通过培训,使教师成为具有现代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新人,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及辅助教育教学研究。
4.通过培训,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掌握教育科研方法,提高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5.通过培训,使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养成教学反思习惯,乐于合作研究,初步具备教学行动研究能力,实现阶段自主发展目标。
培训的原则
市县级培训
1.针对性原则:以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
3.系统性原则:以市县各级教育的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校本培训
1.以校为本的原则。要因校制宜地制订校本研修的方案、计划,建立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激励机制,从而保证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贴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建立常规性的全员研训模式和非全员性的个别化研训模式。
2.校长负责原则。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和学习者。
3.教师需求原则。坚持满足教师群体和个体的需求,以需定训;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以求定训。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外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先进地区师资援助和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培训的对象
市县级培训:全市县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代表(含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全市县各类中小学中级职称及以上(小学高级或者中教二级以上)的教师。 校本培训:全校教师。
培训的内容
市县级培训:搞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业务培训工作:
1.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
2.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名家教学风格。
3.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4.现代教育技术。
5.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6.全面实施新课程培训。
校本培训: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教师”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具体内容如下:
1.师德培训
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学习书目:《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师德启思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师生沟通的艺术》等)。
2.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通识性培训和学科教师培训。通识培训在市、区县培训机构组织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各校要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学校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要在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书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走进新课程》《聚焦新课程》《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8册)》《新课程教学案例》《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教育新理念》《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等)。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要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全校中学教师和小学新教师中开展五项通用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在全体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要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习书目:《现代教育思想专题》《课件制作系统操作快速入门》《教师学科基本功》《国内外教学改革动态》《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等。)
4.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按照××市文件规定,尚未取得教师信息技术初级和中级培训合格证书者,要在××××年×月底以前取得相应培训合格证书,自××××年×月开始,启动教师信息技术高级培训,35岁以下的教师要在两年内取得高级培训合格证书。(学习书目:《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电化教育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电化教育技能》等)。
5.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验学校要首先带头,市、区县属学校、农村初中和乡镇所在地学校,要逐步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书目:《教育科研专题》《中小学教育科研及教育实验》《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文科教师科研论文 7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导写》《中学理科教师科研论文导写》《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导写》等)。
6.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
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探索新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而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创新。
7.基本理论及教育政策培训
通过政治理论、国情知识、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提升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坚持人本管理、能本管理和校本管理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推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习书目:《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教育政策法规》《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等)。
培训的形式
市县级培训:由于此级别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各市县的一些职称级别高的骨干教师和名师代表,培训的主要目标是努力造就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1.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搞专题讲座。
2.小组研讨。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3.教学观摩。县(市)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4.名师指导。聘请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家等定期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5.课题研究。学校与培训机构、教科研机构合作,组织申报课题,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6.参观考察。组织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
7.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有关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专家型的教师。
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以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对象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实效性。针对本校实际,本次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听课评议—实践提高”的培训总模式(骨干教师引领—说课、评课、点评—自主作业、教学设计与实践—微型科研—交流、反思、总结、提高),贯彻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技能提高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形式有自学反思、合作研讨、备课说课、行动研究、教学诊断、跟踪指导、教案评比等。以教师为单位,以活动为载体,以教研制度为依据,注重培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主要按照以下培训环节实施: 1.自学
自学包括“自学教程—反思实践—撰写反思小结—接受评议”等环节。即教师每学期自学指定的一门专题教程,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行动实践;交流、反思、实践来达到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化水平的目的。
2.研修
研修包括“集体备课—公开上课—公开说课—公开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等环节。即全体教师结合任教学科,按照课改要求,每学期上一次研修课。通过研修课教学,进行行动研究,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逐步适应课改要求。研修课的教案、说课稿和教学反思都要以电子文稿的形式存入教学处文件夹。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3.指导
业务指导组要在校本培训中认真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促进校本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可采取案例教学、参与式互动培训等形式,帮助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真正实现让教师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学校确定专人作为联络员,定期请专家到校指导培训工作。
培训的步骤及考核要求
本周期校本培训分四个阶段进行,各阶段实践部分考核合格者记35学分,各项培训内容理论考试合格者,按有关规定另记学分。
第一阶段: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8学分)。
考核要求:以学校为单位对参训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省、市推荐的教育理论学习读本、不少于10000字的读书笔记和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反思性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
第二阶段: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5学分)。
考核要求:对教师的教育创新实践阶段考核内容为学科教学创新总结和学科教学创新案例(包括不少于两堂课的教案、说课、创新课堂实录和活动后自评)。
第三阶段: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12学分)。
考核要求:本阶段考核包括教育科研方法基本知识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实践考核为教师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提交科研论文或研究成果,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本人教育教学特色,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检查验收。
考核要求: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学习和反思、实践、科研三个阶段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切实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对培训成果进一步综合运用,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区县、各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校本培训的管理、督导和评估检查力度,××××年×月底前,完成本单位校本培训工作的自评检查,并写出自评报告,报市教师教育办公室。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培训的保障措施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对本区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制订长远规划,合理安排。要尽快制订本区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评价和检测。
中小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各校应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依托校内教科研机构,确定专人,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负责本单位校本培训工作,要制订校本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校长又是参与者、实践者,要积极投身到校本培训中,自主学习,率先实践,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
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
县(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行“三级两线一体”的管理体制,“三级”即市、区县、乡镇三级;“两线”即市、区县、乡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市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区县培训机构、教研室、教科所、乡镇培训基地);“一体”即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区域校本培训规划,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进行考评和督导评估;培训、教科研业务机构具体发挥主体作用,搞好培训项目的集中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学校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各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按照有关规定,学校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不得低于本学校教职工工资总额的5%;教师培训经费要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教师外出培训,应按规定报销有关费用;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配备教学设施,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4.成立专家指导组
为增强校本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市教育局成立校本培训专家指导组,由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市中小学校、培训机构、教科研部门德高望重、学术、教学水平高的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组成。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5.实行激励机制,推进校本培训健康发展
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有效方式,县(市)将其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二期工程,教师参加校本培训考核合格者,按有关规定折算继续教育学分,记入继续教育证书;实行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审、考核、评优评模“三挂钩”制度;将校本培训纳入政府每年的教育督导评估之中,作为对校长和学校考评的重要内容;在全市设立多处中小学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研训一体化校本培训”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实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面推进课题的实验和研究工作;从今年起,市教育局对各单位校本培训工作每年检查、评估一次,依据示范学校评选标准(另行制定),到××××年力争建立50所校本培训市级示范学校,推动全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全面提高我市教师综合素质。
培训的具体要求
1.各校校长是本校校本培训的负责人,要率先学习明确校本研修的重大意义,牵头制定培训方案,周密组织培训活动,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各校校本培训实施方案于××××年×月×日前报送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备案。
2.各校要明确校本研修活动目标任务,加强组织管理,严格考勤制度,确保培训质量,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3.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将采用多种方法和有效措施,强化对培训实施及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管理和指导。各中小学校要以制度创新和务实考核为重点,强化校本研修过程管理,大力提高校本研修实效。
4.各校要重视校本培训的全程记录、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有条件的学校可对专题培训、主题研讨等进行全程摄像。
5.各校要对本单位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认真进行总结,并于××××年×月前将本单位校本培训工作总结,报送肥东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为贯彻《xx省教育厅关于落实xx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09—2013)》精神,针对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全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等活动为载体,面向教师,组织实施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教师,倾斜农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农村教师作为政策的基点,在充分考虑农村教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城镇和骨干教师需求,科学设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均衡发展。
——聚焦课堂,训练技能。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需各项技能,运用学、练、评、改、考结合的方法,分学科开展训练,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重心下移,校际联动。坚持校本研修为主、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为辅。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与实践研究,使教师任职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发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基地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采用“典型引路——成果推广——评价促进”方式和课题牵动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共赢,变个体优势为资源共享,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发展。
——分类指导,评价跟进。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要求,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全员培训。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通过建立“教师自我管理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全员培训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不断调控培训进程,确保全员培训任务的有效完成。
二、对象和目标
(一)对象
培训的对象是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区县教师培训、教研机构、特殊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
(二)目标
总目标:通过全员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基本具备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班主任全员达到合格水平。
具体目标:
1.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到2013年底前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
2.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100%的中小学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学技能15%达到优秀;教师师德年终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3.2013年12月31日前,男不满55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不少于50
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
(一)培训课程内容及五年学时、学分
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
说明:本周期全体中小学教师完成240学时的培训;所列课程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后,每10学时记1学分,共计24学分。
(二)培训方式
以校本研修为主,以集中培训为辅,由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
1.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包括: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自主学习
教师有计划地通过“自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培训方式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每个教师都要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依据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2)同伴互助
教师以教研团队(教研组或其他学校内部的组织)为单位形成互助学习团队,在学校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参训者的才智,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切磋、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或以校际联动的方式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3)专业引领
培训机构专兼职研修教师建立专业指导团队,提供专业引领菜单,采取讲座、现场培训(听评课)、现场指导、个性问题解答(电话或网络即时应答)、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引领,与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上。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条件开展远程教育的培训机构,应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交互研讨。
(三)考核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单位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达标验收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进行。统一考核由各市(州)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实施;校本考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作为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新技能的学习考核按照《xx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实施。
四、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县、乡、校应健全各级工作机构,优化网络,精心组织,分级指导,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 为活动载体,确保培训质量。
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院校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二)优化业务指导
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分制定全员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市(州)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并对各地全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高等院校、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建立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切实把校本培训抓紧抓实。
要积极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培训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能力
加强培训者培训。继续实行培训者培训制度,省教育厅继续实施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省级培训,各市(州)要做好培训者市级培训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培训者能力和水平。
建设培训精品课程。省教育厅根据培训专题,精选课程资源,下发课程资源推荐目录,各市(州)在推荐课程资源目录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省教育厅将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需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符合地方特色和培训需要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
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各校本培训基地要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校本指导团队。
(四)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实施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