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时间:2019-05-13 11:2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第一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作者:田鹏飞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10期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下面谈谈在化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

第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想创设一个好的教学的情境,为良好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师首先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教学环境里,不要单项交流,要让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这样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气氛里,学生学生才会用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第二,教师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里的推动力,再创造思维中具有出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进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好奇感和惊奇感,才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和创造。如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等,由于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而产生。第三,教师在课堂中还要设计巧妙的问题情景。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问题与结论不能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再解疑是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顺理成章的解决疑问。第四,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另外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创新人格。第五,与化学教材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一切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各项能力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共同推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总之,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受益终身。

第二篇:化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

化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

摘要: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强盛不衰,必须要增强全民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整体创新意识和能力,就要从学生抓起。中学生是思想最活跃、参与意识最强、最富想象力的群体。因此,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从改变教学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树立楷模,培养创新精神;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几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强盛不衰,必须要增强全民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整体创新意识和能力,就要从学生抓起。中学生是思想最活跃、参与意识最强、最富想象力的群体。因此,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下面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谈一下创新教育的几点探索。

一、推陈出新,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的核心在于“新”。创新意识就是创造的愿望与激情。没有愿望,没有激情,即使有创新的机会,也会失之交臂,所以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课堂教学变僵化为开放,唤醒创新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精辟的教育理念长久以来被教师们津津乐道,离不开“授”的课堂教学始终以教师为主,从接受“鱼”到接受“猎枪”,学生总是被动接收者,无需创新,也不用创新。只有改变僵化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充满情趣又富于竞赛规则的“渔猎场”,使深长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CO2的性质用途的内容时,学生对CO2已经从小学自然课、初中生物课上有了不少了解,然而知识的重难点和内涵却又在无精打采中难以落到实处,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出于以上原因的考虑,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布置研究问题:CO2是无用的废物吗?你对CO2了解多少?安排学生提前预习教材,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搜集素材。下节课介绍CO2大比武,“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表现最佳者有奖。学生为了能够一展风采,劲头十足地去准备,认真钻研课本,积极准备实物,设计实验,翻阅课外书籍等,忙得不亦乐乎。上课时有的拿出汽水介绍CO2溶于水生成碳酸,解释“汽水”碳酸饮料的由来;有的魔术表演“清水变牛奶”,把CO2的检验演绎得趣味盎然;有的操作灭火器当堂进行火灾扑救,并大模大样地进行二氧化碳灭火安全宣传;教室窗台上摆上了学生从家里带来的鲜花,并挂牌揭示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奥秘是:CO2经光合作用变成O2;美术墙角张贴了粉刷墙壁生炭火盆的漫画,并文字讲解墙壁“出汗”的原理;行动的故事伴着形象的灯火实验使师生共同经历了“食人谷”的历险。同学们相互交流,争先恐后,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独具匠心,乐此不疲,创新的意识一下子被唤醒。

2、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创新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生动简练地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师生共同去创设问题情境。例如,设计课前提问环节,由学生通过预习教材,仔细思考,对本节课内容大胆提出难点问题,帮助师生明确探究解决的目标,比一比,看一看,谁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率先圆满解决难点问题。变教师引入为学生引入,高涨学生的学习情绪;再有,在研究知识、完成实验、解算习题等过程中,有意识给学生安排质疑空间,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提出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反叛问题;不惟上,不惟书的怀疑问题;标新立异的假想问题,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研究金属活动顺序时,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湿法炼铜是用铁制取铜,速度肯定比钠制取铜慢,为什么不用钠制取铜呢?”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先组织学生就所了解的知识和生产实际展开讨论:

1、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是否符合反应规律?

2、钠能否作为制取铜的原料?学生讨论的结果认为虽然符合反应原理,但钠太活泼,冶炼成本高,不宜作原料。这时又有学生提问:“课堂上演示一次中,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真的快于铁吗?”教师采取延缓评判的原则,组织学生动手实验,结果学生发现烧杯中出现奇异的现象,并未出现红色的铜,而是生成了蓝色的硫酸铜。针对现象,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将钠放入水中,奇异现象之后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酚酞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学生思维活跃,忙于写化学方程式,争着解释以上几个同学提出的问题:钠太活泼,和水反应生成酸,不能和盐溶液发生简单置换。并有感而发:“多问为什么,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创新意识大大增强。

二、寻找“偶像”,培养持久的创新精神 创新的关键在于“创”,而“创”是一种精神。只有敢于想、敢于闯、敢于干,有创新的勇气和精神,才能开辟新领域,创出新天地。如果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不肯吃苦,不肯钻研,没有持之以恒的意志,是不可能实现创新的。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时组织以“我最崇拜的科学家”为题目的故事会或演讲比赛,使学生了解、熟悉科学家的伟大发明创造和他们献身科学的动人事迹以及他们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鼓舞学生学习化学的勇气,坚定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培养他们献身科学、献身人类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挖掘深埋于内心的创新动力。在学生中树立敢于攻克难关、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楷模,通过学生自我介绍成功的喜悦和探索的乐趣,号召同学们向着理想的彼岸奋力拼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再加上教师善于发现勤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积累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绩,表扬鼓励,就配制成了一剂治疗自卑、增强自信、勇敢创新的良药。

三、多方引导,培养全面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必备素质,而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深深依赖于其本身的思维品质的,离开了探究、灵活、独创的思维,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森。而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多角度全方位地捕捉时机,创设条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加强培养和训练。

1、变革实验形式,训练思维的探究性 思维的探究性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本身的综合性、严密性、复杂性都为训练思维的探究性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实验教学中,要摒弃一切包办、表演、机械的教学方式,变演示实验为动手实验,变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结合教材改进实验、补充实验等等。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不迷信权威,敢于对实验现象、结论提出质疑,对实验方案进行“挑剔”,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给予新的思考、分析,找出其缺陷和不足,进行修正和改进,设计各种合理可行的方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在探究原理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对象,结合实际分析反应特点,再对照课本实验装置大胆质疑,评判优缺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大胆设想、改进。学生结合物理知识经讨论辨论,设计各种方案,最后在教师的引领下,落脚到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实现了思维一路探究,最终成功飞跃的目的。

2、巧妙设置习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保证。化学课堂教学中各种习题教学所占比重很大,教师利用各种题止对学生思维进行科学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复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学生经过练习,已经掌握计算思路和多种解题方法之后,适时安排这样一道习题:某金属样品15g和365g10%的稀盐酸恰好反应(杂质不反应),生成的氯化物中含氯元素74.74%,求金属样品中该金属的纯度。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首先想到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审清题意后又发现无法写出化学方程式,因而思维受阻。这时教师启发学生从化学反应实质去想办法,训练其求异思维,学生积极动脑,热烈讨论,最终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采用元素守恒法,牢牢抓住守恒的氯元素,经溶液计算、化学式计算,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不仅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极大地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除此之外,训练思维灵活性的途径还有很多,如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发散性,一题多变训练思维的双向性等。只要在教学中通过不同角度,活跃学生思维,就可以不断拓宽视野,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放自如。

3、复习课回归学生,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创新能力的高级表现。由于复习课知识内容相对新授课内容较为完整和概括,学生思维水平较新授课要高得多,因而复习课由学生自主完成,对训练思维的独创性是绝好的形式。在教师激励扶持下,学生的复习课就可以设计得精彩纷呈独具匠心。如将水、氢知识设计成大海承托轮船的漂亮画面;将溶液知识建立成严密系统的网络框架;将空气氧气知识编写成生动活泼的演讲稿等。有了恰到好处的机会和恰到好处的形式,学生的思维必会大放创造的火花。

以上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粗浅的认识,途径方法还有很多。创新教育呼唤新型教师,只要我们大胆尝试,不断积累,创新教育就一定能成功,就一定能成为社会国家输送合格的创新人才。

第三篇: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少满差费”的弊端,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进行了下述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学校。因此,他向全体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要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增强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鼓舞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课文教学中,老师要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一灌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睁大眼睛发现,发现好的词语、好的修辞、好的句子、好的描写,每一个发现都是学生自己的收获。特别是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多关注些,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其上进,尽量捕捉其“闪光点”给予激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学生从细微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这样学生心情舒

畅,课堂上学生敢于大胆开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在教学中产生和谐共鸣,增进了相互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求异法,旨在创新。

“求异”法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则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的提出自己新见解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因此,教学不应求同过多,而应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多方位的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强调在课堂中进行多元化思维训练,多元化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思维形式,鼓励学生针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别人的见解,各抒己见。另外,还要正确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一些小学生由于长期形成“思维定势”,常常“人云亦云”,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见解,为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的进行探索,树立新思维,创立新形象,在思考问题时,不仅可以从正面去思考,也可以从反面去设想。例如一些成语,强调某一方面的道理。意思比较固定,但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狐假虎威”不好,但狐“假”虎威对付老虎,保全性命,难能可贵。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运用求异法,学生能突破原有的、前人的框架,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个性。

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鼓励学生大胆幻想,以幻想目标激励学生,然后启发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幻想目标的桥梁。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通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努力,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当然创新教育的实现需要改革的转变等诸因素都将影响到创新教育的实现。

四、开启求异思维,促于创新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异想天开”是未来发展的先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语文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展开争论,不能满足一

个答案,教会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求得多种结论或答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后,引导学生想:“乌鸦的办法挺好的?你能想出其他办法让乌鸦也能喝到说吗?”有的学生说“找来一根空心草的杆子,伸入瓶子,就像我喝可口可乐一样。”有的学生说:“捡个塑料袋,把水倒到塑料袋里,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学生纷纷发言,创造思维的火花自然进迸发出来了。

又如教学《王二小》一课时,设计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1)王二小是以放牛为主,还是以放哨为主?学生通过求异思维,深入领会了课文内容: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是以放牛做掩护,实际上是帮助八路军放哨的。(2)王二小愿不愿意为敌人带路?为什么?在激烈的争辩中学生领悟到王二小用计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使八路军消灭了全部敌人,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3)你能否给课文换个题目?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提出了《小英雄王二小》、《儿童团员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王二小》等符合文意的题目。如此层层深入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不但使学生学懂了课文,而且还在生动活泼地氛围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启发创造想象,自主创新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

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功能,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可设疑延伸想象:“如果乌鸦再到一片肉,狐狸又想得到这片肉,情况会怎样?”同学们思维活跃,纷纷争着发言。有的说:“狐狸姑忮重演,加倍奉承乌鸦,乌鸦接受上一次教训,不再理睬,狐狸只好夹着尾巴灰溜溜地爬进洞里去了。”有的说:“狐狸先说好话,乌鸦豪不理睬,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随即破口大骂起来,诬陷乌鸦偷人家的东西,追害小麻雀,造小白兔的谣言„„”这时乌鸦沉不住了,立即还击:“你是胡说!”刚一张口,肉片就掉到狐狸的嘴里„„这位同学的想法多丰富有创意,他冲破了定势思维的束缚,迈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点燃了创新意识的火花。于是教师紧接着设疑:“狐狸第二次得到那片肉,乌鸦又一次上当,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学生发言十分热烈。有的认为狐狸实在太狡猾,防不胜防;有的认为乌鸦太老实,不能识破奸计。其中有一个同学说得更准确,也更深入:”这说明我们即不能爱听奉承话,也不能经不住造谣陷害,受不得一点委屈,遇事要冷静分析,排除各种干扰。象这样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思想和思维都得到升华。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立活动和实践创造的天地。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确立

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

参考文献:

1、《阅读教学中发展想象力》

2、《思维反站心理学》朱智贤、林崇德

3、《创造心理学》周昌忠编译中国青年出

4、新《语文课程的标准》

5、参考班庄镇中心小学韩壮志

第四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平等教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平等教育

李 栋

在世界教育史上,大教育家孔子最先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点,孔子从不歧视学生,而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学生智力高低,出身贵贱,关系亲疏,孔子都一视同仁。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同样应该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活跃,平等亲切,和悦激扬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一、尊重每位学生,给他们同样的机会。

一次,在做一道“数数有几个平行四边形”的思考题时,有一个平时不太好发言的学生提出了和大家不同的答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这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请他上讲台上来,把他的想法讲给大家听。他起初有些不好意思,在我和同学们的一再鼓励下,他才上来指着黑板上的图,一个一个数下来,数完了,下面同学们连声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也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佩服之情溢于言表,我在一旁不失时机伸出大拇指对他大加表扬,这位同学则羞涩中有些得意。看着那绽开的笑脸,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他的插嘴而打断他的话,庆幸没有因为他平时成绩不好而不给他发言的机会,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朵朵美丽的花,都会灿烂的绽放,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给他们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让他们都成为自由快乐的在知识海洋里遨游的天使。

二、想学生所想,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探究解题方法。在处理总复习的一道题时,我没有给学生任何提示和讲解,直接让学来做,结果很不理想,题目如下:用彩带来包扎礼品盒,第一个是长为60厘米,宽为40厘米,高为30厘米的长方体,第二个盒子是棱长为40厘米的正方体,接头处要留15厘米来打结,求各需要多长的彩带?此题是在学生认识了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的一道综合应用题,其计算方法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加打结的长度。在学生完成题目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是把所有的数据加起来,有的是把看得到的长度相加。其实,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考虑一下,这道题很简单,那么学生为什么不会做呢?最主要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无法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于是,我让学生准备好绳子及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在课堂上,同学们同桌合作,自己动手去包扎,去思考,试着自己去计算,我深入到他们中一起探讨。然后,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修正错误,结果,90%以上的学生在没有讲解的情况下又能做出来了。

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讲解一些题,有时候反复讲解优秀生听烦了,学困生还是一知半解,这时,需要我们蹲下身来以学生的思维方式来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多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动手操作,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摆,拼,量,亲身体验,理解新知,提高数学能力。

三、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在处理《学习巩固》时,有这样一道题“父子三人准备过河,河边只有一条小船可以用来摆渡,小船每次最多可载重100千克。已知父亲体重85千克,兄弟两人各重50千克,他们怎样才能顺利地过河”同学们都一致认为先让兄弟两人一起过河,再让父亲过河,或先让父亲过河,再让兄弟两人一起过河。而李雅馨的答案是:让兄弟两人一条船,父亲一条船。我提醒她说“只有一条船呀!”她想了想说:“老师,那不对呀,兄弟两人把船开走了,父亲还怎么过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派仙女下凡,把父亲带过河去。”有的说:“把题改为‘除了摆渡人之外限载100千克’才对。”我说:“你考虑的真周到,如果题目不改,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呢”范靖晖说“老师,兄弟俩先过,用一根绳子绑在船上,兄弟俩到对岸后,父亲用力拉绳子,把船拉过来。”立刻有同学提出反对意见说,如果没绳子怎么办?河太宽拉不动怎么办?有的说同学说:“让兄弟两个先过河,对岸正好也有人要到这边来办事,把船摆渡过来就行。”兰永博急不可耐地说“老师,我有好办法,不用改题,也不用绳子,先让兄弟俩先过,再让哥哥一人摆渡回来接父亲,再让……,不对不对”自己说着又坐下了,我一看“有戏”,接着问:“谁能接着兰永博的说下去?”赵娅帆说“我能!”我点点头示意她说下去。“哥哥和父亲的体重和超过了100千克,所以只能先让父亲过河,再让弟弟摆渡回来接哥哥,兄弟两人体重正好100千克,能顺利过河。”同学们恍然大悟,教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寻找机会与学生交流,把师爱平分给班里每一位学生,把机会平等地分给每一位学生,做到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品尝到付出一定努力后成功的喜悦,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找到做人的自信和奋斗的航标。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通成功教育的通道。

第五篇: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doc定稿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内容摘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小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当今小语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努力挖掘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思维发展、情感陶冶等交织在一起,使学生整体提高,全面发展。关键词:阅读教学 实施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小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当今小语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努力挖掘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思维发展、情感陶冶等交织在一起,使学生整体提高,全面发展。面对现在的形势和要求,作为担负着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我们如何在现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施创新教育呢?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就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即创造发明”;二是“发展性的创造,即对已知领域有所突破的继承性创新”;三是“有所创新意”的创新,即对已知事物有新的认识,对探索的问题有新的进展,进行的工作有新的思路,对开展的活动有新的方法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或有创见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也可称为创新。必须强调的是,创新是有层次的。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的得到。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是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传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新可以使人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使学生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主战场,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主渠道,作为教师,我们应从思想上更新观念,行动上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竭力去探索和实施创新教育。以下便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看法和体会。

一、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创新教育目标。

观念是人们的看法、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教育观念,主要是指教师的教育思想,是教师对教育教学、教书育人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看法。创新教育目标指教学目标中含有创新的要求。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阅读课堂教学都以教材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学中几乎把学生当成教师的陪衬,整节课都是教师“唱独角戏”、“搞满堂灌”。偶尔也出现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的师问生答的形式,只是教会了学生学懂,并没有让学生会学。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定性的“对了”、“错了”。这种长期的、被动的、机械的接受知识。学生的思维受到压抑与束缚,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的素质也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创新更是无法培养。

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教师要首先从观念上明确“教”与“学”服务的目标,实现“三大”转变,首先是教学观的转变,应该把重心转向学习,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主体自身探究性、创造性、合作性的学习。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以地球为中心转移到以太阳为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第二是学生观的转变,教师努力实现角色转变,由“居高临下”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沉闷的课堂变成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敢于大胆的质疑,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好奇,让他们能自主、探究式地学习。第三是评价观与全面育人观的转变。由重知识向重能力、重发展、重创新转变,向全面性、差异性转变。只有学生和教师观念的更新,才能保证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

观念转变了,目标明确了,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才能自觉地努力去实施创新教育。

二、抓质疑点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质疑点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为创造的起点往往是提出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前后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应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伴和老师的发言,大胆地提出不同见解,在他们中间提倡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例如,在《赤壁之战》教学中,谈到曹操用“铁索连船”这一决策的利弊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无形中感到“曹操很笨”。这时候,几个学生站了起来,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曹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原先的分析太片面,提出了“利大于弊”的观点。由此,一场小型的课堂辩论展开了。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1)铁索连船是根据曹军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不连船,曹军会晕船,永远过不了长江;(2)冬天东南风罕见,火攻机会很小;(3)铁索连船可以增强曹军战斗力。经过一番面红耳赤的争辩,大家终于达成一个“新”的共时:铁索连船有利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在于曹操能否小心谨慎,注意风向,扬长避短。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起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不仅使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不妨多给学生一些问号、一些空白、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自我解读、自我感悟,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张开翅膀自由飞翔了。课堂有了生命和活力,学生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创造能力才会得以展现和提高。

三、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索力

创新是从疑问开始的。李政道博士说: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课堂上要变教师问学生为学生问教师,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并尊重和保护这种权利。教师不仅要善待学生的提问,而且要善于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善于为学生阅读课文创设一个问题的情景,鼓励和引导学生凭借各自的智慧去探求知识,解决疑难。

有一次,我执教新课《五彩池》。一个学生突然发问:“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问在我意料之中,因为生活中,池塘不就是游泳的地方吗?于是我借题发挥,展开学情,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指导了读书方法。我说:“池里能不能游泳,我想取决于四个条件,一是池的大小,二是池水的深浅,三是水质的好坏,四是池底有无障碍物。好,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于是,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议课文。有的说:“课文中有这样一句:五彩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小的比菜碟大不了多少,说明许多五彩池不能游,大的勉强可以,但也不会很舒服。”有的说:“课文中告诉我们五彩池深的水深不到三米,浅的用手指就能碰到它的底,说明多数的池不能游,水深的还可以。”有的说:“课文中告诉我们五彩池互相连接,水也来自同一溪流,说明水是活水,溪水是很干净的,一般可以游泳。”有的说:“课文第三节中有这样一句: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我想游泳是很危险的。”在学生欣喜地发现认真读书可以自己解决疑难时,我乘机小结:“读书能提出疑问很重要,有了疑问就应该想办法自己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来求得解决,这才叫会读书。”于此可见,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并引导解疑,这是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引导得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异探索精神将得到积极发挥。

四、设计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语文特有的变式训练,训练变换语序,灵活表达语言的能力,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如教学《捞铁牛》,初读时,可先让学生找出题眼“捞”,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围绕“捞”字,你觉得课文会告诉我们哪些问题。学生热烈讨论,教师引导归纳为:①谁捞?②什么时候捞?③在哪里捞?④为什么捞?⑤怎样捞?⑥捞的结果怎样?然后,让大家初读课文,再用几句话把这6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在落实了初知课文大意的要求后,再让大家变换语序,问:“还可以有哪几种说法?”(如先说“为什么捞”,或先说“在什么时候捞”等等)。

五、利用空白效应,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空白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的处理方式。作者留下空白,目的是为了启迪心智、引发思考,所谓言尽意不尽,回味而无穷。在教学中,教师对课文的空白应十分敏感,并有效地利用教材的空白,达到既训练语言,又激发学生想像的目的。

如教学《看月食》一文。课文最后说:“不是天狗吃了月亮,而是地球挡住了月亮。”教师可让学生设想妹妹是怎么把这一自然现象告诉奶奶的,她是怎样打通奶奶思想的?--文中的奶奶认为是天狗吃了月亮。要学生准备准备,然后让学生做妹妹,教师做奶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又根据课文内容再提出若干问题,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效。这样的方式因为学生有充分的心灵自由,所以兴趣倍增,跃跃欲试,都争着一展才华的机会。

再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教学中,当邱少云的“棉衣已经烧着,一团烈火把他整个人包围住时”,教师可设计“此时此地,邱少云想„„”这一题目,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创新补白。

不容乐观的是,现在仍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问的问题很小、很死、很僵,把什么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正正确确,把空白都填满了,填死了。这样做学生哪里还有机会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呢?更谈不上去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了。

六、开放主题之争,尊重学生的独创力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很少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如果我们真要“好中求优”时,也决不能由教师单方仲裁,而应当像魏书生那样,与学生“商量、商量、再商量。”

如教学《跳水》一课。我在总结课文时,让大家谈谈读了课文后的个人感受,于是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我觉得风平浪静也不是什么好事,越是顺顺当当的时候人就越是大意,越是大意,就越容易发生意外。”有的说:“我觉得这孩子太任性了,说不定是个独生子女小太阳,他如果能考虑到环境的危险,就不会为赌气去追猴子,一直追到桅杆的横木上去。”有的说:“我觉得那些水手也太会开玩笑,怎么能这样去唆使还不太懂事的孩子,差一点丢了孩子一条命。”还有的说:“我很佩服那位船长,他遇事不慌,镇定才使他能够急中生智,想出了救孩子的好方法,而且成功了!”„„面对这么多说法,我惊喜地说:“大家真会想,而且想得都有道理。对同一篇课文,我们有不同的想法,这很好。那么比较起来,你们觉得这篇课文,主要是指责水手,还是批评孩子,还是赞扬船长呢?”于是,大家在议论之后,认为主要还是赞扬船长。

《将相和》一文中,我抓住以下三题,让学生争议:

1.“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向柱子,还是故意吓唬秦王?为什么?

2.“渑池之会”这一回合,秦赵两国是打成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为什么?

3.廉颇“负荆请罪”,他真的有罪吗?为什么?

让学生激烈争议,说出理由,最后得出结论。正是因为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巧设问题,挑起矛盾,为学生创设争议的机会,所以,在争议中,学生有了思维的碰撞,创新的火花也在争议中生发了。

七、借助教材张力,鼓励学生的拓展力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凭借,但又决不是唯一的凭借,如果把教材当作圣经,师生都不敢越雷池半步,则很容易陷入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教材读活,充分发挥教材的张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读书。

如教学《曹冲称象》,在总结课文时问学生: “你们认为曹冲称象的办法是不是最好的办法?你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学生通过一番思考,有的说:“我认为应该把石头称好了再放到船里,这样就可以早一点知道大象的重量,所以我觉得曹冲的办法也不是最好。”有的说:“石头靠人抬上抬下,多累啊,我觉得可以叫曹操的兵士一个个走下船去,等水到了那个刻度,看看有多少个兵士,称一称他们的体重就知道了。”还有的说:“可以做几个一样大小的大水桶,然后把水一桶一桶地倒入船中,再算一算一共倒了几桶,这也能知道大象的重量?”

“对呀,这就叫就地取材。曹冲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我看咱们同学比曹冲更聪明。”老师十分欣喜说。

创新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世纪工程,课堂创新理当成为我们教师的世纪追求。愿改革的春风吹绿教育的活水,愿创造的甘露滋润教育的大地,愿创新的阳光照亮教育的天空,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坚持教育创新,坚持创新教育,我们的教育就充满希望,我们的国家就充满希望,我们的未来就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

2、学科《课程标准》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俞瑞康《小学创新教育》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2002年7月1日

4、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2004年2月,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

5、《云南教育》2008年7月 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出版

6、《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年第51、52期 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出版

下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海门市包场中学(226151)王勇 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摘要:创新是一种富有极强生命力的发展,“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正在被越来越......

    和谐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和谐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射阳县明达双语小学 王文艳 [ 摘要 ] 素质教育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教育思想, 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 . 实施和谐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

    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育创新

    教师创新行为——创造新的教育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注入了重守成轻创新的基因,儒家“言必称师”、“以六经为准绳”、“师道尊严”的......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文章摘要 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后的优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优化教学目标,应该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意识、创造......

    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咱果中学吴秀云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那么,作为一名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