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1和2(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1:1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1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1和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1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1和2》。

第一篇:2.1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1和2

张家口市第六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2013年 3月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2.1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一(第1课时)

1、理解城市及城市区位的概念。

2、掌握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3、学会城市区位选择的方法。

[[自主重点、学习难点]1]

学会城市区位选择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

1.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区位是指。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和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3.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

间关系。由于自然地理过程通常是很缓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是。

4.从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的地形方面考虑: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大多分布在;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如:。山区的城市一般沿着 分布,如:。

5.从自然地理因素的气候方面考虑:世界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降水适中,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地区

和沿海地区,城市分布特点是:。而荒漠干旱地区,由于过分 ;高纬度寒冷地区,由于过分;热带雨林地区,由于过分;这些地区城市分布特点

是:。

6.河流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防卫功能的区位选择;两条河流的汇合处,如等;河流的入海口处,如;,如英国的伦敦;,如江西省赣州市。

7.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的空间关系。这些经济事物

有、、、、、等。城市经济地理区位并不是,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的改善和的变化而变化。

8.邻近矿产资源地,有利于形成。如煤炭工业城市有:;钢铁工业

城市有:;石油工业城市有:。交通也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分布:邻

近或者,有利于形成口岸城市。邻近多条铁路,尤其是铁路交汇处,有利于形成。如株洲、石家庄的形成与运输有关;扬州、济宁的是古运河的开辟而形

成的。另外,还有港口城市、边境城市。

9.政治文化地理因素也会影响城市的区位。地位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如华盛顿、巴西利亚、堪培拉、伊斯兰堡等。宗教圣地:如。10.城市空间布局特点:(1)。(2)。(3)。(4)等。11:城市区位的选择简单来说:(1)避开;(2)码头应建在河流岸处;(3)地基要优于土质地基,天然土要优于人工土。注意防水和加固(4)最有利。地形平缓、地势低洼地区的城市,应建设排水设施。(4)居住区应布置在有污染的工业区的或上游。(5)最好有良好的植被,大面积水面区域的生态良好区。

[合作探究]

1用逻辑图形式概括城市的区位因素[课后反思]

2.1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二(第2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2.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3.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

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

[学习重点、难点]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3.中心地理论。[自主 学习]

一、城市土地利用

1.城市土地利用概念:是指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根据土地的 属性加以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2.利用类型:城市用地通常可分为用地(一般在城市中心地区及交通线路两侧),用地、用地(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及交通便利的区域),另外还有政府用地、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绿化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二、城市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1按功能城市通常可分为通与仓储区、风景旅游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2.影响因素主要由 条件、因素、水平、状况。

2.中心商务区(CBD)

:是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为主、便捷,零售商业。

[合作探究] 1.完成教材P29活动,读图2-4,看一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市政用地的分布各有什么特点,说一说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2教材P35活动,读图2-11 :.结合北京市区图,读图2-11,探讨北京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规律.[课后反思]

第二篇: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2.1.1城市的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之间的关系。

2、掌握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3、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

【重点】1、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难点】1、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

2、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预习案】

1、概念:指构成城市的各个要素在上的及

状况。

2、主要功能区:

1)功能分区:由于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了各种城市功能区。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功能区间(有、无)_____明显界线。

区位:位于城市;

2)中心商务区:

特点:,高楼林立。交通。早晚,人口。

组成:由

组成。

3)商业区

区位:多分布于

或;

特点:,人流。

高,土地。

是城市中的用地方式(占40℅-60℅)

组成:有成片的住宅楼及配套的。

4)住宅区

分类:企业或单位职工的和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出现

与的分化。

年级:高一

主编:

审核:

使用时间:第5周区位:多分布在城市的和的地带,这里交通,多、及

通过。

5)工业区

工业区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和

污染,区位选择要考虑

因素。

3、城市的其它功能区:、、、。

历史原因

原因:目前主要区位因素。城市

土地价格昂贵,一般为经

济地租较高的区,向外,土地价格,为

和的分布区。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

动愿意付__________的高低。一般来说,通达度越高,土地价格或租金越________。城市中心通达度最_______,租金最_______。距市中心越

4、形成原因

近,土地租金也越_____。远离公路的地区租金比较________。所以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取决于各类活动的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高低。而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

_____和_________

__

__。

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行政原因:政府通过

和,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

【探究案】案例一:地租与距离

案例二、试说明以下案例受何因素的影响。

(1)、天安门广场交通便捷,却没有高楼大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旧金山唐人街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好莱坞贝佛利山是名流们居住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练习】

【课外练习】绩优学案P25例1,学习评价案P7的1-9题。

第三篇: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作者XXX

单位xxxx

摘要:

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的现实生活,而且影响着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形态是研究各种城市活动(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作用力下的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变,包括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和外部形态(城市的外部轮廓)及其相互关系。本文介绍了沈阳市概况,论述了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分析了现状与动力机制,最后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字:沈阳 ;城市空间结构;动力机制;演变

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地理学者研究城市的热点,它不但反映了城市的现实生活,而且影响着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在区域中的作用,同时城市所留下的有形物体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反映了人的意识和行为。

城市形态是研究各种城市活动(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作用力下的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变,包括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和外部形态(城市的外部轮廓)及其相互关系。城市内部的水平结构主要指城市的用地结构与功能布局,城市内部的垂直结构主要指城市的三维空间,城市的外部轮廓主要指建设区边界所构成的城市形状[1]。沈阳市概况

沈阳位于祖国东北,辽宁省中部,全市东西宽l05公里,南北长85公里,总面积为8.515平方公里;其中,城建区东西宽18公里,南北长15公里,面积

为164平方公里。沈阳市,东临抚顺市和抚顺县,南与本溪、辽阳两市相连,西与台安县、黑山县接壤,北与彰武、法库两县及铁岭市毗邻,周围地区有丰富的钢铁和能源资源,对发展重工业十分有利。沈阳东部为辽东丘陵,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最高处是新城子区马刚乡老石沟的石人山,海拔441公尺;最低处为辽中县于家房的上顶子村,海拔仅5.3公尺。沈阳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公尺左右,占总面积的76.2%。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占总面积的9.1%;风景秀丽的辉山、天柱山都在这一地区。另有洼地,占总面积的14.7%。沈阳市城区的地势,起伏很小,平均海拔45公尺左右。大东区较高,最高处海拔65公尺;铁西区较低,最低处海拔36公尺。市内最大高差为29公尺。皇姑区、和平区和沈河区的地势,略有起伏。高度在41—45公尺之间。这种地势,对市区交通及基本建设都很有利。

2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现状特征

2.1 沈阳市城市定位

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甚至东北的核心城市,沈阳要增强对东北地区的引领、辐射和集散能力,建设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之都、带动示范作用明显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传统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加快向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东北亚国际性城市迈进。

2.2沈阳城市性质

辽宁省省会及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

2.3沈阳的城市规模

沈阳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1060万,城镇人口92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中心城区城市人口680万。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10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710平方公里。

2.4沈阳市域城镇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

依托城镇发展带,强化交通和基础设施走廊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引导产业、人口的合理布局,构建 “多中心、网络化的市域城镇发展新格局。构建“一城、六轴、四带”的布局结构。

一城:指中心城区。六轴:指依托复合交通走廊形成沈大、沈山、沈本、沈铁、沈抚和沈阜六条城镇发展轴。四带:指辽河生态景观带,浑河生态城市带,蒲河生态城镇带和沙河生态城镇带。

规划形成中心城区、新城、重点镇、一般镇四个等级的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形成沈抚、辽中、新民、法库、康平、新城子、空港、胡台和永安等9个新城。

2.5沈阳中心城区规划布局

中心城区用地结构的调整是国家中心城市职能提升的保障,本轮总体规划明确了实现城市由单中心集聚增长向多中心的可持续增长的空间发展模式转变的发展目标。在未来的城市空间拓展中将以发达的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以多中心的网络化公共中心体系为支撑,以大浑南建设为先导构建大都市空间发展结构。

城市总体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在加强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6沈阳交通和城市组团规划布局

沈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借鉴国外大城市发展形态成功的经验基础上,确定沈阳以“中心组团”式的松散布局结构拓展新的建设空间,沿三环高速公路向沈山、沈大、沈哈、沈抚、沈丹、沈盘等交通干线放射方向发展,按照中心城区、卫星城、建制镇三个层次设置。即以中心城市建成区为核心城区,在其周围设置东部辉山、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虎石台、南部苏家屯四个副城区和道义、汪家两个边缘组团[3]。非中心城区部分主要包括挑仙国际航空港副城、新城子副城、新民卫星城、康平卫星城、法库卫星城[5][6]。浑南新区、铁西新区、辉山农业高新区、北部新的大学园区相继建成。城区总体形态出现南北延伸的趋势,浑河南岸的浑南新区、苏家屯副城、大学城以及长白地区的开发,使得城区向浑

河南岸出现显著的空间跨越,城区南北伸展的速度和空间跨度远超过浑河北岸主城区东西向的扩展速度和空间跨度,沈阳开始形成轴向拓展多中心发展的开放式空间扩张新格局。

2.7沈阳绿化景观带规划

沈阳市政府对全市的绿化规划和实施计划进行调整,根据沈阳的自然地理条件,并结合城市未来发展形态,进一步对城市绿化建设做了如下总体规划:确立沈阳市中心城区“一山、一带、两环、五楔”的绿化框架体系。“一山”即东部棋盘山风景区;“一带”即浑河水系及两岸形成的800—1000米的带状绿化水系空间;“两环”即三环防护林带及环城水系景观绿带。在框架体系的控制下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生态网络。

现今沈阳战略地位和复兴的重要时期,是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为保障沈阳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沈阳新规划了沈阳西部工业走廊、大浑南地区、沈北地区、棋盘山风景区四大城市发展空间的规划。今后拟在这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发展。

3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与现状分析

3.1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功能演替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城市空间形态可以看成是城市功能分化和多种活动所造成的土地利用的内在差异而构成的一种地域结构。城市经济功能是城市空间演化的主要动力,其演替过程也是空间形态随之动态变化的过程[5]-[6]。

沈阳城市功能的演替开始于城市的建立初期,1840年以前的城市,城市单一的政治功能使城市形成城方廓圆的形态。随着城市的经济功能由封闭发展期计划体制下的工业生产到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主导的城市功能外向化的增强, 城市内部空间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产业空间的需求。城市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不仅促进城市发展能力的增强,而且是现代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城市化模式、城市地域形态的有序变化。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离不开

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职能体系变化等城市化诸多方面的空间支撑和需求拉动[7]。一方面在城市内部,通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退二进三” 完成了城市土地功能置换;另一方面,伴随着城市经济功能的外向化,城市产业也向着城市外部、城市群体间寻求发展空间[8]。随之而来,沈阳中心城市形成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多中心形态。

3.2沈阳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人口增长

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人口数量的增加,推动了城市住宅、商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沈阳市市区人口由1979年的371.3万增加到2010年的499.9万,净增128.6万,而同期的建设用地面积由199.45 km2增加到596.11 km2,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561。1979--2005年,沈阳市市区人口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展之间基本保持同步的发展态势;2005年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开发区的不断建立,导致人口增长对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作用逐步削弱。沈阳城市空间扩展速度满了下来。今后沈阳城市空间结构调控方向

整合产业资源,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是打造“经济中心城市”重中之重。充分利用沈阳城市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依此来整合城市空间,调整城市发展姿态,尤其要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形成更具发展优势的产业发展格局和城市空间布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是适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建立成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体系,以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通过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建设一批能够适应城市职能提升要求的基础设施,增强沈阳对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迅速提升沈阳的城市品位和区域影响力。参考文献

[1]熊国平.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2

[2]张鹏.建国以来沈阳市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5-41

[3]刘威.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与用地关系研究[D].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7:23-27

[4]郐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钟辉.沈阳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7: 32-35

[6]辽宁省人民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内容[EB/OL].(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1999-11-03

[7]卢松.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确立—沈阳城市空间拓展与浑南新区开发建设研究(之二)[J]

[8]黑月.沈阳战略规划组图[EB/OL].(城市规划网).2007-06-25

[9]王晓琦.东北四大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4-39

[10]周一星,孟延春.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J].地理学报,1997,52(4):289-299

[11]刘泉.近代东北城市规划之空间形态研究,以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3-37

[12]王厚军1,2李小玉2张祖陆1何兴元2**陈玮2陈延斌1胡建波2.1979-2006年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分析.应用生态学报[J].2008,19(12)

[13]吴晓青1,2胡远满1**贺红士1,3布仁仓郗凤明.沈阳市城镇扩展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应用生态学报11,2

[J].2007,18(10)

第四篇: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湘教版 高二必修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教案设计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必修II中第二章”城市与环境”中的内容.本章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节内容.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灵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引发了更多人对城市与环境的思考。本节教材内容较多、容量大,分为两课时讲授.主要包括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四部分内容,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

学生在中学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在高中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城市的形成,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能够判断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 ⑵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⑶理解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⑷理解中心地理论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不同城市区位的分析了解城市形成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通过分析得出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⑵通过利用城市地图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而得出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的原因 ⑶通过讲授法学习中心地理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 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

⑵ 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通过实例分宜某一城市的形成原因,区位条件;根据城市地图能够分析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

2教学难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中心地理论原理

教学方式: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导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人口和产业在集聚到一定规模之后便形成了城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种“美好”不是天然出现的,它需要从人的层面、城市层面、环境

共3页第1页 城市空间结构

层面共同努力,那么城市如何才能使生活更美好呢?怎样让我们的地球成为所有人和谐生活的美好家园。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第二章的内容城市与环境。

【活动】:展示河北省石家庄市城市图片。石家庄市正在进行三年大变样工程,可以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我市共计有近一千万人口,是河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那么由此大家能否概括出城市的概念。【教师总结】:城市首先聚落,是居民聚居地,人口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所以城市的定义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承转】:我们把与城市相对应的聚落形态称为农村,那么与城市相比,城市具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回答),那么为什么有些地方能够成为城市,有些地方却相对形成农村呢?这就和区位有关

【讲述】:区位顾名思义,是一个空间范畴的词,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空间关系。那么城市区位是指:某一城市与它所处位置上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空间关系。大体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

以我们石家庄市为例,位于冲积平原地区所以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因而温暖湿润,利于人类生活和居住;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所以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有多条铁路线在此交汇因而交通便利;周边县市有矿产资源因而利于发展工业,这些要素都是石家庄的城市区位因素。当然不同的城市还会有其他不同的区位因素,如首都北京主要依靠政治因素,港口城市大连主要依托海上运输,在一个城市的众多区位中会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这样的区位因素成为城市的主导因素,它的发展变化会突出影响该市的发展。

【活动】:分析过了城市的区位我们来看一下世界大城市分布图,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

①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②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③在交通运输枢纽处会形成较大城市

④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承转】:在分析完城市的外部要素后,我们来看看城市的内部特征。人们要在城市的内部进行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那么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会有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展示石家庄城市规划图)。请大家看这幅我市的城市规划图,图中用不同颜色表示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供居民消费购物的商业用地、居民居住的住宅用地以及市政用地和工业用地等。

【活动】:为方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一城市里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展示石家庄市地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位于市中心的地区主要集中了东购,北国商城等大型购物中心,在一环附近是许多生活区,居民区,二环外是工业区。那么城市土地的利用有哪些特点呢?翻开课本30页看图2-4说说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教师引导】:商业区面积较小,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居住区比重最大;工业用地多分布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两侧。

【结束语】: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

共3页第2页 城市空间结构

间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城市功能区和空间结构。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一 城市 二城市区位分析

1自然地理区位:地形, 气候, 水文

经济地理区位:政策, 交通, 历史文化, 矿产资源开发 三城市土地利用

教案设计中的反思: 什么是”城市区位”与城市形成原因能否等同 2怎样利用课本中的”活动”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共3页第3页

第五篇: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学案

第2课时

城市功能分区和中心地理论

一、学习目标:

1、熟悉城市功能分区的类型。

2、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

3、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二、活动方案:

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活动需要占有或者利用一定的城市土地,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如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其中,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是多数城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但是,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

活动一: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及特点

高级住宅区

中心商务区

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

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城市内部分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土地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又不同。

【读图分析】

①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远近的关系:

地读“香港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图7),回答1~2题。

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③城市主要功能区布局的好处: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归纳总结】

商业活动付租能力随空间的变化最急剧,直线最

;工业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最不敏感,表现在图中直线最

;居住活动则位于两者之间。因此如果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由城市中心向外就可依次形成、和。

【拓展延伸】影响城市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2)其他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等(阅读了解)

①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②知名度

——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③种族聚居区的形成——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④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北京市中心没有形成商业区,而是行政区。

2、主要城市功能区的区位特点

(1)

商业区

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等位置。

布局原则:

最优和

最优原则。

读右图:纽约曼哈顿中心商务区图,概况中心商务区(CBD)的特点:

最为繁忙;②

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

;④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2)

住宅区

城市的住宅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在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约占城市用地的40%到60%。

分化:在建筑质量上,高级住宅区和中、低级住宅区分离;在位置上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往往临近文化区或风景优美区,低级住宅区往往临近工业区。

(3)

工业区

①形成:由城市内部工业聚集而形成。这些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它们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协作性。

②布局趋势:不断向

移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

趋向于沿

布局(为了满足大量的运输要求)

【实时反馈】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的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最终取决于()

A.各种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B.各种活动的发展情况

C.各种活动的科学技术水平

D.各种活动的从业人员多少

2.城市中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是()

A.金融贸易区

B.中心商务区

C.工业区

D.出口加工区

3.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住宅用地

D.公共用地

4.城市商业区分布的特点是()

A.大多呈集团式分布于某一街区

B.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中心街道两侧

C.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区

D.大多呈不固定分布

活动二:

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知识准备】“中心地理论”——嵌套理论

1、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有级别高低之分,其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

2、服务范围即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作用的范围。服务范围大小受服务人数、周围地区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以及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3、门槛人口是指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范围或服务人数,它是服务范围大小的决定因素。

【问题探究】请同学们观察右图,思考:

(1)图中共有多少级中心地?

(2)在各级中心地形成的具有等级关系的空间结构体系中,中心地的等级与数量间是什么关系?

(3)中心地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呈什么关系?

【归纳总结】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小,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高大多远少)

【实时反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A、B两城市的名称:A,B。

⑵写出图示地域范围内各级城市的数目:直辖市

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

个,地区级城市

个。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H

⑶城市间距离的大小与城市级别高低之间的关系是。

⑷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海、南京、杭州是最高一级中心

B.上海是我国大陆外资金融机构最多、国际跨国公司最多的城市

C.南京能提供所苏、锡、常等城市不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D.镇江、扬州、南通的辐射范围达到整个江苏省和安徽省部分地区

【拓展延伸】城市群的出现(城市体系中不同级别城市的关系)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形成了城市群。我国三大城市群(都市圈):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

三、课堂反馈

四、课后作业

1、复习本课内容。

2、完成《学习与评价》P20-23相关作业。

3、预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后半部分)。

【随堂反馈】

下图为“城市群体结构型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的城市群体结构型式可分为()

A.三个圈层

B.四个圈层

C.五个圈层

D.六个圈层

2.如图所示,城市群体的核心是()

A.个体城市

B.城市组群

C.卫星城市

D.首位城市

3.在城市群体中,由里向外()

A.城市规模越来越小

B.城市数量越来越少

C.城市间距越来越小

D.城市腹地越来越窄

4.甲中心地和乙中心地是等级相同并相

邻的,它们的服务范围是

A.全部重叠

B.不可能重叠

C.可能部分重叠

D.只在甲或只在乙

5.关于城市住宅区职能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住宅区是城市的最基本的一项职能

B.城市的居住环境是由多个住宅区组成的C.工业化之前的城市居住区分区不明显;工业化后出现了明显的住宅区分化

D.低级住宅区环境优越,往往选择在城郊;高级住宅区一般出现在城内和工业区附近,环境恶劣

6.读图:“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距市中心的距离

(1)

图中表示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的三条曲线,D为,E为,F为。

(2)

A区是   活动付租能力最高;

B区是   活动付租能力最高;

C区是   活动付租能力最高。

(3)

工业活动选择C区的原因是。

(4)

影响城市土地租金的因素处了

外,还有。

(5)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帮忙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7.读“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示意图”,回答:

(1)常州市的发展与工业的发展是同步的,其工业区的形成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常州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特点是①_____

____;

②__

__。

(3)形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

下载2.1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1和2(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1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1和2(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第一课时学案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城市区位分析和城市土地利用一、学习目标:1、会对城市进行自然、社会经济地理区位的分析。2、能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城市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城市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2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第一课时。[课程标准]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反思

    XXX中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 “比武”汇报课 教学反思 课题:XXXXXXXXXX 执教人:X X 班级:XXXXXX 时间:XX年X月X日 教学的真正的意义不仅仅是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而是通过......

    《城市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在高一地理必修2《城市的空间结构》中,课程标准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对于本节中应重点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如果运用传统教法,必然枯燥......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襄州一中 赵璇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着重分析城市形态及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于学生而言,以此为切入点,深入了解所处城市的发展现状......

    高中地理教研组——城市空间结构教学反思

    《城市的空间结构》教学反思《城市空间结构》是高一必修2的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地理必修2 属于人文地理的范畴,这部分内容与人类活动、社会现状联系紧密,主观性非常强。而且......

    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

    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一、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历史演变与中国其他城市一样,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历史演变,受传统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经济发展及地理环......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反思(5篇模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反思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