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报解读-城乡协调
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新格局——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研究综述
何冬妮张飞2010年11月02日07:07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如何把中央的部署落到实处,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新格局?我国学术理论界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前不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主办,以“城乡一体化:趋势与挑战——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农村改革”为主题的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与制度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学术理论界在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
所谓城乡发展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相互补充,逐步达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城乡发展一体化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变。目前,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内涵问题上,学者们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城乡发展一体化不等于城乡一样化。学者们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既不是乡村城市化,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城乡之间在文化、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别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上一体化,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发展成果,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把握好农民职业化和农民市民化这两个关键。另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有三个阶段的逻辑顺序,即从产业一体化到社会一体化、最终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因此,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应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城乡发展一体化并不是放弃以农户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学者们认为,在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农户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鼓励工商资本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服务,开展农产品加工营销,开发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没有能力开发的闲置资源;但不应鼓励工商资本直接、长时间、大规模地参与农业生产,而要把土地商业化的权利交给农民,让农民自身寻求城镇化、工业化、商业化的发展路径。有学者强调,地方政府不能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的经营规模也并不是越大越好。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发挥主导作用。学者们指出,政府是社会资源的掌控者和主要配置者,是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使之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构建一个“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需要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
府责任范围;强化政府平衡社会利益的功能和作用,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解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学者认为,当前,各级政府应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建立城乡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破解“三农”问题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在把农民转变为市民上取得重大进展。有学者提出,从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最终目标看,至少一半以上的农民需要转化为市民。目前,应着重解决好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不仅仅是户口问题,因为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身份的市民化,还要保证其在城市拥有稳定的就业、收入、住房以及解决好其子女教育问题,并使其享有与市民无差别的社会保障和政治权利。
在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上取得重大进展。有学者认为,应通过城乡发展一体化,引导土地等资源优化配置,防止农业被边缘化。现代农业不仅要有高品质、高效益,而且要能保障13亿人的粮食安全,并具备相当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学者认为,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发展面向一般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农村微型金融。应大力发展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村镇银行,创新面向一般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金融服务,从根本上破解农村普遍存在的金融服务严重缺乏问题。
在把传统村庄变为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农村上取得重大进展。有学者强调,必须改善农村的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逐步使住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的人能同样享受现代文明,但在这一过程中应避免大拆大建。政府应承担起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责任。让农民自己出钱建设公用事业,既不公平也不合理。还有学者提出,适应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趋势,应在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新农合”成果的同时,以新农保制度为重点,尽快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体系。新农保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先普及、后提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重在深化改革
通过深化改革,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体制保障,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重要课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前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抓紧在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以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和收益权为重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学者们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着眼于农村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依法有序推进。有学者提出,农村土地的增值收益应当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应当叫停“土地换社保”等各种不合理做法,不能硬性要求农民以放弃土地权利为代价来获得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
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有学者强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解决地方政府财力和事权不匹配的问题;财政体制改革下一步的重点应当是在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相应的公共支出责任基础上,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使地方政府的财力和事权相匹配。还有学者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还要确保财政投入资金用于优先项目,更重要的是建立项目监控体制。比如,审计署要对项目进行审计,对纵向财政转移支付效果作出评估。
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推进户籍、土地和公共服务制度的联动改革。有学者提出,应以实行农民工就业落户政策为突破口,逐步放开城乡二元的户籍限制;出台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政策;解决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城乡对接问题。把剥离附加在土地上的社会保障功能作为基本目标,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白永秀2010年10月27日15:11来源:《陕西日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未来发展的主线和“十二五”期间的核心任务,将“包容性增长”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缩小差距等关于民生的“人均”问题具体细化,并提出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推进城镇化”等一系列以协调生产力结构性矛盾问题的战略。由此可以看出,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依然是“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内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一、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第一,从国际背景来看,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而民族的复兴必须依靠中国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提升,其中,经济是核心要素。但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仅依靠中国一部分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由改革开放以来“以效率优先”而富起来的第一代及第二代城市人的经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就要求中国由改革开放以来奉行的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方式转变到全国各个地区共同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由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到“包容性增长”。
第二,从国内背景来看,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由“前改革时代”进入了“后改革时代”。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量上的快速增长,但积累了一系列的结构性失衡: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分配存在不公平;“中国制造”大量充斥世界市场,但国际竞争力不强;民生大幅度改善,但公共服务领域发展滞后;城市化率大幅提高,但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节能减排成绩显著,但生态文明建设压力较大;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建立,但制度还不完善、法制还不健全;国际竞争的硬实力增强,但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后改革时代,中国改革的主题由“发展”转变为“和谐”,需要迫切解决上述失衡。
第三,从区域发展背景来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经济重心将发生转移。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十二五”期间,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受地价、资源、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的约束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经济重心将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所以要发挥欠发达地区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四,从产业背景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正在转型。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依然是“十二五”期间转型的重点所在。“十二五”期间,要逐渐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和低产出的“三高一
低”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充分发挥发掘落后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富余及资源充裕的优势,形成全国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走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第五,从城市化背景来看,中国正由“被动城市化”转变为“主动城市化”,由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的发展阶段。主动城市化就是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生产要素流动与优化配置,打破二元经济格局。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正处于层次提升、功能完善、形态转变的时代。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是一种新的机遇。
二、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三个一体化”。“十二五”期间,将“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在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一是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中国二元经济问题;二是加快区域一体化,尤其是加大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快经济与社会一体化。
第二,继续出台政策大力推进各地区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中国经济实现“奇迹增长”的同时,文化、卫生、体育、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其它方面发展还相对落后,尤其是农村这些方面的发展很滞后。要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尤其是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主体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乡生活方式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等“八个一体化”。
第三,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规划,加强“三个建设”。加强西部地区城市化建设。在西部地区城市化中要建立一批大中等城市,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县城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应继续完善县城各方面的功能。加强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对周围农村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可以促进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第四,推进西部地区产业化进程,加强“两大区域建设”。首先,加强中央确定的成渝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目前,此示范区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该示范区的作用。其次,建议中央设立“西—兰—乌”城市群,建设好七大产业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布局七大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仓储业、新兴战略产业、文化旅游产业、能源及资源深加工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
(作者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创新是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崔忠仁2010年10月26日15:52来源:《广西日报》
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任务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既是经济资源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是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城市基础设施、住房、公共服务、农副食品等多方面产生巨大需求,这将为我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在“十二五”至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速推进我区城镇化。
根据我区城镇化的现有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城镇化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从现在起到2020年,即我区工业化的初中期到中后期阶段,城镇化率力争提高到55%左右,基本破解我区城镇化水平落后的问题;第二步,从2020年起,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即我区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将城镇化率提高到65%左右,达到或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我区现代城镇化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的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与全国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2009年,广西的城镇化率为39.2%,比全国约低7个百分点。从目前现状看,实现我区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思想观念滞后,对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缺乏充分的认识。作为实施主体,部分农民群众留恋乡土、小富即安。二是农民进城难。在户籍管理、土地制度、发展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各种“门槛”仍是农民进城的最大障碍。三是城镇结构不合理。大城市不大,中小城市不多,建制镇人口集聚能力太弱,严重制约了我区城镇化进程。四是小城镇建设投入不足。我区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信贷投入甚微,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明显不强,推进城镇化的“1211”工程进展缓慢。自治区虽提出要建立城镇发展的专项建设资金,但很多市、县未按要求设立。由于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城镇招商引资的规模有限;加之财政收支偏紧,难以用于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化解制约因素,加快推进城镇化,必须把创新作为重要手段。以下方面是创新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观念创新。观念决定思路。树立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我区“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的观念。在具体实施中,坚持政府主导性与主体能动性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渐进性与裂变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原则。着力提高农民的主体作用和组织、策划、设计、实施的能力。
实施大都市圈战略。根据国内外城镇化的发展经验,大都市圈是我区城镇化可选择的途径。全自治区现有地级市14个,这些大中型城市带动辐射能力较强,是推进城镇化的中坚力量。应进一步加快以南宁、柳州、桂林、梧州为核心,钦北防沿海三市为支撑的广西大都市圈建设,增强带动辐射能力。
扩镇放权。鉴于我区城镇发育滞后,推进城镇化切入点在于发展中小城镇。因此,应进一步扩镇放权,对于一些经济、人口大县及中心镇,应尽快撤县(镇)设市。实行自治区直管,赋予与地级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社会管理权。
改革户籍管理。可分阶段、分层次改革户籍制度。重点引导农村人口向人口规模2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集聚。第一步,“降低门槛”。即在20万人口以下的城镇放开户籍管理。把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对不适宜居住、生活环境恶劣、边远落后地区,实施生态移民、脱贫移民,有组织地让这些地区的人口向县城及中心镇迁移;在大中城市进一步放宽户籍限制,鼓励投资入城、智力入市;对城郊失地农民应转为城市户口。第二步,“取消门槛”与“降低门槛”相结合。在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放开户籍限制,实现城乡人口自由流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使有能力在大城市就业、创业的中、高端人才自由入城。第三步,“取消门槛”。最终实现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在保护现有耕地面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城镇化的重中之重。实行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
创新城镇投融资模式。鼓励各地进一步创新城镇投融资模式,拓宽城镇基础建设融资渠道,完善城镇建设投融资运作机制。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向小城镇基础设施倾斜的力度,支持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链条向小城镇延伸,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机、农药、化肥等涉农工业向县城和小城镇转移。
增强小城镇的社会功能。根据城镇的区位、资源禀赋等,构建起规划科学、定位明确、设施齐全、功能配套、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在交通道路、水、电、垃圾处理、互联网等方面实行改造升级。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加快社区建设,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第二篇:解读:如何读懂三中全会公报
解读:如何读懂三中全会公报
公报是党和国家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新闻报道性公文。公报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新闻性。
除了‚公报‛之外,一般党的系统还有‚决定‛、‚决议‛、‚文件‛,政府系统还有‚工作报告‛。
《法制晚报》记者盘点1978年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发现每次三中全会均在闭幕当天发布公报。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字数最多
公报其实就是会议对外发布的新闻报道,将会议的主要信息向大家告知,所以在字数上会有所控制。
从最近几届来看,一般为两三千字。盘点7次公报,字数最多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公报,约7650字。
而此后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历届以来字数最少会议公报,约520字。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为5059字。
‚三段论‛重点突出用词严谨
历届三中全会公报一般分三大部分:开篇、正文和结尾。开篇通常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会议的基本信息,结尾一般是号召贯彻全会精神。
‚公报正文部分是会议的主要内容,但公报并不会谈特别具体的问题,只是会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告知。如果涉及改革,就把改革的主要内容说一下,让大家心里有个数。‛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王文章副教授分析说。
审议党的纲领性文件是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公报正文中一般都有专门段落点出审议通过的重要‚决定‛。
公报中会包括对政治思想理论的表述。会谈及经济形势和改革任务,除了肯定成绩,也可能会提及或流露出某些问题和不足。
从公报内容可以预判出改革攻坚区。公报会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此前几届三中全会都会发布‘关于改革的若干决定’,与公报主要以发布会议信息为主不同,‘决定’谈的是具体的改革方案,字数也比公报多,一般有万余字。‛王文章解释说。
有媒体评论指出,公报措辞一般也有严格意义,政改历来强调‚既积极又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实施。如果文件只说‚积极‛或者‚稳妥‛,将可能意味着某种方向性调整,引出十分复杂的解读猜想。
三中全会公报如何执行?
新华社报道称,三中全会作出重要‚决定‛后,将由各届全会、中央工作会议、国务院具体落实。实际上三中全会涉及改革面比较广。
11月5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光明日报》刊文称,三中全会‚决定‛是一个‚五位一体‛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全面推进统筹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的改革以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因此具体执行时,除了国务院各部门之外,社会各界都会参与其中。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王文章副教授对法制晚报介绍,公报发布后的一两天内,就会发出‚关于改革的若干建议的决定‛,细化的改革在‚决定‛里面有,接下来就开始执行了。
历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方案回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达7000多字的公报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因
为1978年中国正处于社会大转折时期,在当时的形势下,需要说的问题比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既要思想解放、平反冤假错案,又要进行改革开放,解决农业问题、发展问题,所以涉及面会比较广泛。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1988年,十三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确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扫清了道路;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政策方向;
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企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篇:张立群解读五中全会《公报》
访谈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您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备受关注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18日闭幕,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为我们解读五中全会《公报》。
[张立群]: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自己也在对五中全会的精神学习当中,所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重大改变
[主持人]:首先我们看一个网友最关心的问题,首先请张老师谈谈这次五中全会召开,给您带来的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您作为专家,您觉得此次全会最大的亮点在哪里呢?
[张立群]:我感觉五中全会是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张立群]:另一方面,通过“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这样一个迅速的发展,经济结构,包括在发展的代价等等这些方面凸显出来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现在需要高度关注。也包括在收入分配等等这些方面,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当中,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它所逐步显露出来的这些问题现在也值得高度关注。
[张立群]:这两个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看,中国经济如果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样一些矛盾,提高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否则的话,进一步的发展,面对的困难我觉得是非常的大。
[张立群]:所以,在这样的时刻召开这样一个全会,对“十二五”的经济发展做出这样一个全面安排,我觉得这个全会意义非常重大。
我国实现现代化具有三大有利条件
[主持人]:好的,我们说《公报》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并且提出抓住机遇,不能错失机遇,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
[张立群]:我对这块是这样理解的,第一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如果继续沿用我们过去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这样一个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无论是从资源还是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还是从要素成本提高等等多个方面都不能再适应了。所以,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但是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还是企业,包括居民这个行为的调整,一个更合理的改变。
[张立群]:而从整个经济环境来看,决定企业和居民行为最主要的还是制度规则的安排。因此我们这个经济体制改革,体制机制的完善,在这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中是一个关键环节。但是从我们这个改革的推进来看,应该说现在它处在一个攻坚的阶段,要处理的都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难度是非常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实现在是要通过攻坚才能完成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张立群]:再一个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就像全会提出来的:“我们还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最主要表现在:中国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口需要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有大量的劳动力需要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到2009年末,我们人口总规模13.35亿,城市人口6.2亿人,农村人口是7.1亿多,农村人口还是占大多数。从劳动力来看,去年劳动力总量7.8亿人,但是在城市实现比较稳定就业的是3亿略多一些。因此现在,我们现 3 在农业劳动力或者是处在比较稳定的城镇的非农产业就业之外的劳动力还是占多数。那么人口大部分也还是在农村。
[张立群]:实现经济现代化,实际上就要持续地推进劳动力和人口这样的一个转移,实现更多的人工作条件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模式的改变。这就是我们现代化的过程,那么从这样一个基本国情来看,我们现在进一步发展工业和城市这样一个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张立群]:另一方面,我们从国内来看有一个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十几亿中国人在本世纪内,我们要通过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这样一个变化加上这样一个巨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中国的国内市场需要的潜力是史无前例的,是各个国家无法比拟的。那么这就对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从内需方面会形成一个非常有利的、可持续的这样一个支持。
[张立群]:第二就是中国无论在建设资金,在劳动力、在技术等等方面都有比较好的这样一个保障和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的快速发展,这种持续的快速发展会支持就业和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进而不断释放我们消费的潜力,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来支持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
[张立群]:所以,这样一些条件,我们把它综合起来看,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在本世纪实现现代化的这样一些非常有利的条件,也是我们面对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机遇。只要我们要把这样一个重要的机遇把握住,从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切实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转变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就无法抓住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所以,我们说现在既应该充满信心,也应该增强紧迫感,把这个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的任务把它尽快的落实到位,从而抓住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来全面加快我们国家的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十二五”中国经济增长更稳定、高质量
[主持人]:我们说“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必然是以结构调整为主,基于此,您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怎么来理性的控制?
[张立群]: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非常好,而且动力也非常好,这样的情况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不会低。第二个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这样快速发展模式。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会约束经济的增长速度,包括我们现在在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加大。也基于节能减排支出的增加或者是投入的增加,企业为了控制污染会增加投入,为了降低消耗会在设备改造上加大投入。
[张立群]:还有,我们在这样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当中,市场竞争应该会变得更加激烈。企业会更多的通过研发能力的提高,成本管理能力的提高,包括市场营销能力和品牌竞争能力的提高来提升它的竞争能力。这样的变化,我们从宏观上看表现为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比“十一五”有所稳定,但是增长的质量可能会有不断的改善。
构造新一轮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
[主持人]:好的,我们再来看一个网友的问题,网友问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和重点在哪里?当前调结构、促转型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应该如何发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是什么呢”?
[张立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核心的是要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换取尽可能大的发展成果,来尽可能多和尽可能普遍的改善全体人民的福利状况。所以从这样一个目标来看,我们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恰恰是为了更充分的把握我们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更好的或者是更高质量的来推进我们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从而使得我们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与资源、与环境更好的协调起来,使得这 5 个现代化的进程能够在普惠全体人民的过程当中使它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张立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我们全面把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也表现了我们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样的一个基本判断。那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当前这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很重要的还是要进一步培育来自市场的增长能力,比如企业的自主的投资能力,包括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及整个消费增长的能力。实际上,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扩大由市场力量所推动的内需市场增长的这样一个规模。
[张立群]:那么,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来构造新一轮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支持我们国家经济尽快的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平稳轨道。这个方面可能有很多的工作是需要做的,而这些工作我觉得和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调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是它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完善体制机制 融合政府和市场
[主持人]:网友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改革过程当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当中,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的重要路径结果有何不同?如何把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结合在一起呢?”
[张立群]:主要是完善体制和机制,从整个的发展经济运行来看,我们要把政府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政府对资源的配臵、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增长动力都是基础性的环境。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完善体制和机制,让市场基础性的作用不断的发挥。但是市场也有发挥作用效果不太好的方面,比如说它可能导致经济增长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波动,就是当市场需求活跃的时候,大家会积极的扩张投资来加速市场的需求。这样的扩张活动会导致整个市场寻求加速扩张,从而带动经济进入到过热的状态。
[张立群]:对于这种过热,市场可能是通过强制性的大幅度的调整,比如说大量的企业倒闭,很多的工人失业等等来对它进行协调。这样一种大起大落,应该说对于整个经济的增长,对于中长期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和效益的提高都是非常不利的。
[张立群]:这一方面就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我们来运平这样周期性增长的幅度,使得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从而使得中长期经济增长有一个提高,增长的效果有一个改善。另一方面我们看市场在一些外部性的方面,比如说企业在追求利润的时候形成的污染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或者是对社会公众利益不利的影响,这个完全通过市场是约束不了的,这些方面政府也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我们现在在控制污染排放,加强环境管理方面,这个方面政府的管理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张立群]:总的来说,我们看到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是各有不同,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定位好。不要在政府该做的事方面,我们没有下工夫做,一个方面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我们不断完善政府的作用。另外一个方面通过政府定位不断的调整,我们来使政府作用不断的发挥。通过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不断发挥,支持我们国家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支持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十一五”中国经济增长稳定 社会建设全面提速
[主持人]:我们看下一个问题,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一个主要的目标。结合“十一五”的情况,我们国家在实现这些目标上,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做出哪方面的努力?
[张立群]:“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比如说像GDP的增长,预计“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可以略高于11%。而且在“十一五”当 7 中,我们看到整个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尽快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等这样一些巨大的冲击,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经济增长的最低水平,比如说2009年是9.1%,今年预计在10%左右。这五年当中,尽管经济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区间,而且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但是整个经济增长的波动总的来说是不大的,而且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这样的情况。
[张立群]:那么从“十一五”期间,我们社会事业的发展应该说步伐还是在明显加快的,包括我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我们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等等,在“十一五”期间全面提速了。而且我们在社会保障体制,特别在农村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义务教育这些方面都有加快发展的变化。
[张立群]:还有“十一五”期间,我们整个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应该说在今年人均GDP会超过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进入这样一个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这个也是历史性阶段的变化。当然“十一五”期间,我们在减排方面,我们减排的目标,主要就是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我们经济规模比2005年扩大将近一倍的情况下,绝对减少了10%,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这些都是“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
仅靠经济规模扩大难以迈向全面小康
[主持人]:好的,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公报》有这样一句话,制定“十二五”规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决定性的意义基础”。我们怎么理解这个“决定性意义呢”?
[张立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二大提出来的,就是到2020年建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发展水平更高的这样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面向这个目标,应该说,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在经济的总量,在经济的规模扩大方面,我们迈出了一个很大的步伐。
[张立群]:但是,实现更高水平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样的一个小康目标的话,仅仅有经济规模的扩大是不够的。它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人的发展和自然之间这样一个协调,包括与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这样一些经济体制、机制这样一个不断的完善,也包括我们这个人从社会角度来看这样一个制度规则,包括政治体制方面不断的完善。
[张立群]:而实现这些目标,我觉得“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这些任务是关键性的。比如说,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来全面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们国家的繁荣。比如说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比如说我们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那么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我想它就会使得我们国家在建设全面小康方面走上一个更高水平的一个台阶,走向一个更合理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这个实际上它是进入“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转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完善体制机制
[主持人]:我们说《公报》里也有这么一句话,网友们也非常关注:“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我们怎么来理解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这么一个定位?如何在攻坚阶段继续推动好改革?
[张立群]: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最关键的是要加快改革,完善体制和机制。现在导致低成本数量扩张或者是过多的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来实现经济高增长这样一个状况的主要原因,应该说是在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的方面。就是我们从企业、从产业的发展来看,它的基于制度的内在约束应该说还不是特别完善,有些地方还有一定的约束、不足,或者是软约束这样的情况存在。
[张立群]:那么市场价格包括资源价格、要素价格决定机制,应该说现在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由于这些情况就导致资源的价格、要素的价格不能反映它的真实成本情况,也支持了一些企业过多的消耗价格、要素来追求高利润、高增 9 长的状况。从整个发展状况来看,体制和机制的完善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张立群]:那么完善体制和机制,比如我们现在看到资源价格、要素价格决定机制进一步的完善。比如说我们现在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进一步的改革。比如说我们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的完善,包括政府职能进一步的转变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关键的一些工作。
[主持人]:好的,五中全会提出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了力度,提高了高度。”会议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四个更加”,“一个促进”,您认为这“四个更加”,“一个促进”将会在“十二五”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张立群]:这个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围绕人这样一个核心,会进入到更协调、质量更高的,对全体人民福利改善效果更好的,发展代价更小的这样一个发展时期。
[张立群]:所以,我觉着“十二五”规划提出这样一些要求,准确的勾画出“十二五”期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性的变化。实际上也提出了我们各个方面应该努力的这样一个方向。
收入分配不公制约消费的增长
[主持人]:我们说五中全会强调了一点:“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的分配比重”,现在在收入分配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在现有的分配体制上如何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呢?您作为一个学者和专家,如何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呢?
[张立群]:居民的收入分配在整个收入分配当中是偏低的,而且从最近几年来看这个占比是下滑的。而且企业占比是提高的趋势,而且比重是偏大的。还有一个,就是在居民收入当中,劳动收入占比是偏低的。这些问题综合的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可能对于消费的增长带来越来越不利的这样一个影响。我们看企业的收入,主要是用于投资,政府的收入尽管我们在转变政府职能当中过多的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更多的是用于投资建设。
[张立群]:而居民收入当中主要的是用于投资理财的,如果这些问题发展下去,最后会导致支持消费的数量会不断的减少。这个对于消费的增长应该说从长远来看是有威胁的。同时,这样一个问题发展下去之后,我们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就不能够普遍的来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更根本性的。
[张立群]:那么,这样一个问题的发展对我们这个社会的稳定,对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制度的完善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所以,我觉得从现在我们强调要改革收入分配体制,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对消费的扩大,而且对于整个经济发展成果它的作用,对于体制的这样一个性质,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这样一个改革。所以,我觉得收入分配改革确实意义重大,而且这个是必须要全力的来推进。
[张立群]: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一些方面应该把握好。比如说关于劳动收入的增长这方面,我们首先要积极的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在我们现代化的建设当中的参与程度。实际上我们讲这个包容性的增长,也就包括这样一个含义:就是更多的劳动者要参加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来。这个具体表现就是我们非农产业就业或者是叫城镇产业就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通过这个来提高劳动收入。
[张立群]:第二个,就是对于《劳动合同法》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最低工资”我们要有一个比较严格认真的管理。当然这个“最低工资水平”也要和 11 我们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有一定的衔接。这样的话,在现有的劳动力供求格局上,由市场决定的工资水平和我们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水平”有一个大体的衔接。从而使得我们现在工资的增长和现在这个发展阶段上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能力的保持,能够比较好的协调起来。
《公报》将消费作为三架马车之首是正确和必要的
[主持人]:我们说经济的发展有“三架马车”,就是投资、消费、出口。那么在这个《公报》里面,对这三种方式的排序是消费、投资、出口。也就是说把消费放到了第一位,那么我们如何把扩大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公报》也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样的“长效机制”怎样才能建立起来呢?
[张立群]:从我们国家的发展来看,需求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现在企业都在面向市场组织生产。而面向市场的话,市场需求包括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需求对企业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讲“三架马车”,实际上就是讲的经济的总需求,包括出口,这个是国外的需求。也包括国内的消费和投资,这个是内需。
[张立群]:我们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应该说我们这个外需的增长,从一个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可能它的增长水平要降低一个等级。在这个时候,内需的扩大对于我们的总需求继续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水平就变得非常关键。而扩大内需,从投资和消费者的关系来看,最根本的还是要看扩大消费需求。因为在消费者和投资关系当中我们看到投资是扩大生产能力,当然没有生产能力的扩大我们就很难形成就业、形成收入增长,也很难形成满足消费的各种产品。
[张立群]: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如果只有生产能力的扩大,而没有消费的扩大,那企业就会出现生产过剩,那企业的产品就会出现销售困难。所以我们 12 说扩大内需最根本的要扩大消费,通过消费的扩大带动企业生产的扩大,来带动投资的增长。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觉得我们在扩大内需当中,把这个扩大消费作为一个主攻方向,这个是正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那消费扩大以后,会必然代表生产和投资的增长。
五大方面推进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建立
[张立群]:而扩大消费,我们的长效机制提的非常重要,就是说不能够用一些短期政策来刺激消费有一个某个时点上的快速增上,这个是不可取的。我们扩大消费,要着眼于人民生活的改善这样一个目标,让它可持续、可保持的扩大起来,这个是最重要的。
[张立群]:做到这一点:(1)积极稳妥的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现代化,人民生活的改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农民向市民转变。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对比来看,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城镇化的区别差异很大。大多数的劳动就业是在非农产业实现的,大多数的人口是在城市生活的,这个是经济现代化的一些主要标志。
[张立群]:那么我们现在如果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这样的一个目标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最主要的就是要推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通今这样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这样一个进程。通过工业化的进程,我们有效的增加城市就业能力,通过城市化的进程,我们来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需求支持。因为人的生活从农村转项城市,他的消费会有很明显的扩大。
[张立群]:这个扩大,第一个来自于他收入能力的提高。我们知道农业的劳动生产力相对比较低,创收效果也比较低。但是当他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以后,收入水平会有明显的提高,这个对于消费的扩大会有比较积极的支持。第二个农村的生活商品化程度比较低,很多农村是自己种菜、自己养猪养鸡等等。但是他由农村转项城市以后,他商品化的程度会明显提高,这个对消费也是有扩大的作 13 用。还有农村和城市各种生活设施的差别比较大,像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产品,包括数码产品等等,在城市的消费比在农村要多的多,所有这些都表明随着人口的转移,他在消费方面会形成一个持续扩大这样一个变化。
[张立群]:(2)城市的建设会带来大量的投资活动,我们说城镇化从内需的扩大来说它是取之竭的源泉,也是内需扩大最广阔的一个空间。所以,我们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的进程,这个是我们这个消费扩大可持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张立群]:(3)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要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这个持续扩大这样一个问题,解决居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国家三者之间占比下降这样一个问题。从而,我们在制度上支持收入的普遍增长,来支持消费的持续扩大。
[张立群]:(4)我们要不断的完善各种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各种社会公共产品的水平和覆盖范围,包括我们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保障性住房,也包括我们基本生活保障,来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让大家更敢花钱。
[张立群]:(5)我们要不断的调整消费方面的有关政策,不断的改善消费方面的有关环境。那么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我们来推动这个消费普遍持续的增长,推动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这样的话就可以形成内需可持续增长一个基本的源泉。
市场和政府共同加快住房供给才能稳定房价
[主持人]:我们看下一个问题:网友们非常关心房价,网友问到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会对房价进行怎样的规划?还有不少专家认为房价过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障碍,在您看来如何规划房地产业的发展呢?
[张立群]:住房价格主要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因为现在我们谈到房价,14 主要是谈到市场这一部分。价格主要是市场调节的一个表现,我们说到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是由政府提供的住房,这个方面不涉及很多的价格问题。所以我们说稳定房价,最主要的是怎么样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张立群]:首先我们看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随着城市居民他在收入和购买能力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支持改善居住需求的不断扩大,房地产的需求现在是一个持续比较快扩大的趋势。
[张立群]:当然,我们对一些低收入家庭要用保障性住房来满足这些需求,这个可能在房地产市场需求之外的需求。但是我们现在基于居民家庭购买能力,从居住角度出发来形成的这些住房需求,应该说现在城镇的住房需求的增长仍然是相当快的。
[张立群]:但是,我们这个城镇的住房建设、住房供给增长相对是偏慢的。这些年我们每年竣工的商品住宅面积在6亿到7亿平方米左右。如果一个家庭购买一个100套平方米的家庭住房,那只能满足600万到700万家庭的需求。但是城镇居民接近2亿户,从供给角度我们只能满足3%的家庭买房需要。但是整个住房需求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我因此就形成了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这个格局导致了房价上涨。由于住房本身有投资增值的能力,因此又引起了很多投资性、投机性的资金进入到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扩张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引起了房价快速上涨。
[张立群]: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的观点:(1)我们对于投资、投机性的买房,要进一步打击。但是我们要合理引导、积极支持。因为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不断的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2)应该加快城市建设,增加住房供给,这个是最重要的方面。现在包括在城市住房建设用地这个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的加大,对于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建设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未来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的加大这些方面的政策支持,支持商品房加快建设。与此同时也要加快 15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现在只有通过市场和政府这两个主体全力加快住房供给,我觉得这个对满足较快增长这样的住房需求,这个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途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才能真正把房价稳定下来。
[主持人]:我们看下一个问题,网友注意到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样的概念,虽然这个概念没有写进五中全会概念当中。但是很多专家认为,这个概念会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会得到体现。您如何理解“包容性增长”?
[张立群]:“包容性增长”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就,就是说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我们要让发展的成果覆盖全体人民,要让全体人民的福利得到不断的改善。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参与。在这个共同参与过程当中,形成收入普遍较快增长,来支持生活普遍较快改善。
[张立群]:当然,这个里面,这个“包容性增长”也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城乡地区发展的协调,也包括着我们这个人的发展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实际上,我觉得这个是对科学发展观,从另外一个角度这样的理解。
[主持人]:好,还有这样一个问题。网友提到说有专家提出“中国正在告别从摸着石头过河这样一个时代,已经转变到了全局航海的时代。”这个全局航海包括历史的经验,还有其他国家历史转型成败的经验。而中国经济和世界的经济也是日渐紧密,比照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比如说对照美国、欧洲的发展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张立群]: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确实我们在不断的前进,而且到目前为止,我们应该说走的是成功的。但是随着我们这样一个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包括体制、机制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我们这个经济和世界经 16 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张立群]:那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发展阶段变化所带来的很多新的矛盾也在不断的显现。因此,应该说我们这样一个探索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在不断的增加当中,也包括这些问题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所以,我们这样一个探索道路,应该说我们是越走越远,但是应该说面对的各种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也是在不断增加的。
[张立群]:但是,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充满信心。我认为过去的成功表明,我们这样一个探索前进、根据中国的国情来摸索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这样一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尽管,我们碰到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需要认真应对,而且有很多是非常严峻的。但是,我想只要我们毫不动摇的坚持我们这样一个探索发展的模式,坚定不移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我想我们的未来一定是非常光明的。
[主持人]: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马上就要结束了。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张老师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为我们解读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公报》,对“十二五”的规划,给我们做了一些展望,也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政策建议。那么,相信能给各位网友带来不少的启发。再次感谢张老师作客我们人民网的访谈室,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我们下期再见。
[张立群]:谢谢大家!
第四篇:十大关键词解读五中全会公报
十大关键词解读五中全会公报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29日闭幕,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会议公报勾勒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改革的推进路径。在这份描绘了“中国发展新境界”的纲领性文件中,“发展”一词共出现了90余次。
“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权威专家,梳理解读全会释放的重要信号。
关键词1 ——全面小康
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专家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十三五”是百年大业最关键的冲刺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全面小康不仅要追求发展的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要让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重大推进。
关键词2 ——经济速度
全会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专家解读:未来5年将有什么样的“中国速度”?有经济学家测算,要实现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我国年均经济增速需要达到6.5%。作为发展中国家,适当经济增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如何将GDP在内的若干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筹考量,考验政府的智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中国正面临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期,必须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十三五”期间还会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仍需要依靠改革释放红利、破除困难。
关键词3 ——创新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专家解读:自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自主创新、创业的政策,全民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空前高涨。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认为,属于中国的创新、创业“黄金时期”已经来到。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等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以互联网+、通信、高铁、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步入从量变到质变、从产业规划到发挥市场力量推动的崭新阶段。
关键词4 ——协调发展
全会提出: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
专家解读: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王小广表示,过去发展的不协调造成了区域、城乡和群体之间的差距,形成了各种社会矛盾。未来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整体推进,尤其是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真正推动中国向软硬实力兼具的大国迈进。
关键词5 ——绿色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专家解读: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长远未来。
关键词6 ——开放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专家解读: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说,新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开放的视野,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国际限制,刺激生产要素跨空间的流动和配置,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借助对外开放平台,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还应着重统筹自由贸易区内外发展,重塑国内市场经济体系和全球合理经济体系,推进国际多领域互利共赢。
关键词7 ——共享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专家解读:公报提出的实施精准扶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内容,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要害,对能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实现脱贫攻坚等目标,不仅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和任务设计,更要在财税、金融、民生保障等领域打好“组合拳”,建立相互协调长效机制,激发社会各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能动性。
关键词8 ——二孩政策
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专家解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认为,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这一政策积极调整既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也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这一政策并非对以往计划生育政策的否定,而是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节点的政策新选择。全面放开后,预计每年新增出生人口不会超过600万人,并不会对当前人口形势产生太大冲击。
关键词9 ——加强党建
全会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此次公报中不是就发展说发展,而是大篇幅涉及党的建设,将中国发展与党的领导紧密结合,明确了共产党在国家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落实四个全面的新布局下,中国发展好坏与领导核心直接相关,因此,加强党的建设以及明确新时期治党管党的基本思路和办法,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关键词10 ——反腐斗争
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专家解读:“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更需要过硬的干部作风保驾护航。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严管就是厚爱。在未来5年,加大反腐力度、完善制度体系将是党的重要任务。随着新的纪律处分条例和廉洁自律准则等出台,对于党员干部权力的监管将更有针对性,反腐将走向精准化,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
第五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
——党支部书记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全面提高我校党建工作科学文化水平。11月13日下午,在我校第一教学楼1109教室举行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郝中华主持。
郝书记提出,这次改革比以前30年的改革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既继承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5年改革的成果,同时又是站在新的改革阶段伟大起点的一次开篇布局之章。郝书记着重从35年改革轨迹、改革宏力及改革亮点等方面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进行解读。
他首先指出,改革的35年是我们国家蓬勃发展的35年,是我国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由弱变强的35年;也是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由低收入水平跨越到中上等国家水平的35年。
在经济方面,公报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寻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道路。郝书记说:“这句话中的“决定性”是值得关注的,此前的用词是“基础性”,这一改变对于市场的地位和作用的定义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突破。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郝书记认为,之前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太强,削弱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本次全会文件透露出的新动向表明中国政府将调整自身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他说,“总的原则是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进程,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政府慢慢地要转变职能,改变管理方式,这是基本思想。”
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还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郝书记表示,原来政府更多强调管理,现在更强调治理这个新概念,是在中央文件里正式强调治理的核心价值。“原来强调加强管理的能力,是讲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往往一说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就是加强政府的监管、管控,但现在强调是加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按照学术界的讨论,治理的概念实际上包含共管、共治的含义。就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来管理社会,是共管共治的概念,实际上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合作,共管共治。”
最后,郝书记总结了此次公报在指导思想、改革总目标、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等方面的亮点新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