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关于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期对我县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城管执法大队在市县委、县政府及县建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标本兼治、重在长效”的方针,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构建文明和谐桦川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治理违法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严管违法建设和逢违必拆的指示精神,城管执法大队把规划执法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建立日巡察日报告、限期拆除、责任追究、日常督察、群众举报等5项制度,实施对违法建设的动态管理,坚决打压违法建设的猖獗势头,对一批顶风违建进行了强制拆除。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据统计,近百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内违建现象呈逐年下降趋势,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二)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县城管执法局以强化势在必夺、勇争一流的意识,加强领导抓创建、营造氛围抓创建、创新思路抓创建、规范管理抓创建、攻坚克难抓创建,使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一大批影响城市市容的顽症得到根治。
(三)卫生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严厉制止,影响环境的施工建设坚决予以拆除和勒令停工整顿等一系列的手段,使得我县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城管执法局始终把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着力建设机动灵活、纪律严明、团结战斗、善于攻坚的城管执法队伍,不断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
二、城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管执法工作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城区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突出的表现在乱贴乱画反复性强,治理难度大,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城区环境卫生整体质量有待提高,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亟待强化措施加以整治。二是规划执法难度大。市民的城市规划意识淡薄,无证新建,擅自改建、扩建等违法建设屡禁不止,暴力阻挠规划执法的事件时有发生。三是执法人员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存在粗暴执法和不文明执法的现象。四是城管执法经费仍然不足。城管装备水平差、工资福利待遇低的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五是城市户外广告整体档次不高。城区缺乏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的高标准、大手笔的城市户外广告。六是市民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市民城市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自我约束力差,还存在一些不文明习惯,增加了执法管理难度。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整合城管执法力量。目前,城管机构的设置与执法管理的需要不相适应,主要是分局级别低,管理执法力量比较分散;督察机构的撤销,给内部监督机制的运转带来困难。因此,建议在不另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将目前城管各单位作一些调整,使管理机构进一步理顺,执法管理力量得到优化整合,从而推动管理水平上新台阶,队伍呈现新面貌。
(二)切实解决城市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虽然近几年市政府高度重视城管工作,在经费投入上逐年增加,但是城管执法人员和环卫工人工资福利待遇低的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尽快建立高效运转的司法保障机制。目前城管执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暴力抗法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城管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此,建议设立市城管执法民警室,安排2至3名公安民警,负责执法保障,依法查处在执法中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为城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第二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市区集中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设施、房地产、建筑、风景名胜、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同时负责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一、今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 去年 11 月份,市城管执法局党组成立,领导班子配备到位。新班子组建一年来,我们继续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快节奏,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管执法运行机制。今年 5 月份,整体上划**区市容管理局,并在市区六个街道派驻城管中队,实现了市区一支队伍管理和管理重心下移的目标。目前,一个“社会管理,城管执法,公安护法,法院司法”的城管执法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一年来 共办理各类行政案件 1593 起,其中一般程序案件起,实施行政罚款万元,案件执结率达到 %。无行政复议和上诉案件。二是 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城市规划区内基本杜绝新增违法建设。在城管监察支队内设两个大队,专司拆违,明确街道城管中队主要任务是禁违、拆违。加强局举报投诉中心力量,在局内部建立了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违法建设巡查和信息报送工作,对在建违法建设坚决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一起,对积存的违法建设有计划地组织拆除。
第三篇:城市管理执法程序
城市管理执法程序
为进一步维护法律、法规严肃性,严格执法,文明管理,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城管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河南省行政机关执法条例》及建设部颁发的《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城市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执法必备
城管监察人员在执行公务时,不得少于两人,应统一着装,统一标志,携带 《河南省行政执法证》、《河南省执罚公务证》,胸前佩戴 《许昌市城市管理局文明执法证》。
二、执法形式
(一)批评警告
城管监察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对一些没有影响交通秩序、环境卫生、情节轻微的违章违规者,给予批评教育、口头警告、责令整改,劝其进场经营。
(二)登记违章
城管监察人员对一些违章违规者,迸行教育批评、口头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填写《许昌市城市管理局违章登记表》,并请违章者签字。
(三)简易程序
城管监察人员执行公务时,对违法事实清楚,情节轻微或者对社会影响不大并有法律依据的,按简易程序处理:
1、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 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给被罚款人相等的罚款收据。
2、监察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3、备案。行政执法人员在处理完毕后,并于5日内将实施简易程序处理案件的情况及有关材料报所属机关备案。
(四)一般程序
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活动中,发现重大的行政违法案件,应当按照一般程序进行处理:
1、立案呈批。城管监察人员对发现的违法违章行为,应立即制止,并查明违法事实,写出书面报告。大队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在24小时内立案,案件承办人须填写立案登记表、立案调查审批表,由承办部门立案,局法制机构审核,执法机关领导批准后及时开展调查取证。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将不予立案的理由告知案件承办者。
2、调查取证。经批准立案的案件,应指派案件承办人2人(包括2人)以上进行调查取证工作,调查取证包括勘查现场、询问当事人以及有关人员、收集证据等。
(1)、现场勘查取证。案件承办人应迅速勘验违法现场,查明违法事实。按照现场勘验笔录的要求,将勘查时间、地点、勘查人、在场证人、证据和勘查询问记实等逐栏填写清楚,经被勘查人、现场见证人签名盖章后收存。
(2)、取证。对违法行为的目击者、受害者、知情者和有关人员,应分别进行访问和取证。并制作笔录,当事人有关人员认为无误后,应在笔录上签字或盖章。
(3)、当事人拒绝签字的,城管执法人员应在笔录上注明,并可以请两名在场人员见证。证据收集包括有关的协议、信函、照片、录音、录像等原始资料。
3、听取陈述和申辩。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书面向当事人说明处罚的依据,并告知当事人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被处罚人要求陈述、申辩的,应当认真听取,并制作好告知笔录。
4、提出处理意见。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处理意见,由承办部门同意后再报局机关法规监察科审核批准,或由行政执法组织领导集体讨论决定。
5、听证程序。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自接到听证通知之日起三日内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提出。超出三日当事人不要求举行听证的,视为放弃要求听证的权利。
6、听证的举行。执法部门应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日期、地点,并负责听证工作的具体承办。听证一般由执法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人员或者执法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听证参加人包括行政处罚案件的相对人,委托代理人,以及该案件的调查人员,案件承办部门负责人应参加听证。听证记录人要做好记录。
7、作出处罚决定。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按照法律、法规的处罚程序,作出处罚决定,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将处罚决定书7日内送达被处罚人。
8、送达。送达是行政执法程序中一个关键环节,它是确定执行开始生效的法律时间的依据。从送达之日起,行政处罚决定书开始生效。但送达必须有送达回执,受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执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签收日期。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受送达人拒绝接受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到场见证,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把行政处罚决定书留在受送达处,即视为送达。不能直接送达或者直接送达有困难的,按下列规定送达:(1)受送达人不在的,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2)受送达人己向执法机关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签收;(3)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4)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以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二个月即视为送达。
四、物品的查封和暂扣
这主要是对那些教育不改正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采取扣押其违章物品手段,来达到清除或改进违法行为的目的。这也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1、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查封决定书、扣押决定书。
2、在依法执行查封、扣押时应记明财物的名称、种类、规格、数量单位和完好程度等。由承办人和当事人签名或盖章。清单由执法单位和当事人各执一份。
3、被查封、扣押的工具、物品由大队统一保管。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星期(七天)。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市政府或执法单位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六、对案件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决定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交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篇:城市管理与执法 (112)
关于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 与城管执法联动机制研究
□赵斐容
(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监督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合欢路2号,200135)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现有网格化管理体系、城管执法体制现状的调研,并在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三级平台全面建成以及执法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初步完善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网格化管理联动的总体思路,形成联动的完整工作流程和长效机制,组成统一有效的联动机制完整架构方案。
关键词:城市管理网格化执法体制联动机制
随着城市网格化管理逐步推广和实施,这种“数字城管”模式的优势和成效不断显现,同时也得到了社会 的广泛认同。2006年5月,浦东新区在网格化管理系统建成并开始运行,在城市基础设施维护和环境保障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从两年多的实践来看,也存在与现行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如何对接等一些“瓶颈”有待突破,尤其是现行的城管执法体制如何对接的矛盾。为进一步提高浦东城市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和作用,本文拟研究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与现有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联动关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模式。
一、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现状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它依托数字城市技术,通过“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政府资源,条块联动,行业联手,流程再造,建立“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即: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城市管理监督受理中心,城市管理指挥处置中心)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将监督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使管理从粗放向精细,从静态向动态,从分散转向综合。目前,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情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三级平台四级派单机制
根据区、功能区域、街镇的行政管理架构,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与“属地化管理”原则,浦东新区探索建立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三级平台四级派单机制”。三级城市网格化平台即“区平台、功能区域平台、街镇平台。“四级派单”内容为: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街镇社区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进行一级派单处理,派
单失效的案件报功能区域网格办实施二级派单处理,功能区域网格办派单失效的案件报新区网格办实施三级派 单,新区网格办派单失效的案件报新区监察委进行行政效能监察(四级派单)。通过“三级平台四级派单”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重心彻底下移,对网格化管理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有效监督,促使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三个拓展”功能的系统
根据区域特点和城市管理特点,浦东新区在国家建设部部颁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城市网格化管理创新工作,实施了城市网格化管理区域、管理时间、管理内容等“三个拓展”,初步形成“全覆盖、全天候、全领域的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在146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以郊区集镇为重点,着力拓展网格化管理区域,在尚未推行网格化管理的集镇化地区推进网格化管理,在全区57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区域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以中心城区陆家嘴功能区域为试点,着力拓展网格化管理时间,将网格化平台运行时间由原来的9∶00—17∶30调整到7∶30—22∶30,从原来周一到周五调整到365天全年不休。以提升新区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自动化控制、GPS定位、无线有线传输等技术手段,着力拓展网格化管理内容,尝试在小区物业、建筑工地、公交车冒黑烟、违章建筑“四个领域”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
(三)信息资源整合的互联互通网络
根据本区现有的城市管理信息化资源和各类热线等现状,充分利用城市网格化平台整合各类城市管理资源,形成快速发现、一网协同、及时处置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以“两个互联互通”为载体,与公安、防汛、环卫GPS、景观灯光等“四个视频系统”互联互通,实时监控城市环境与安全;与“环境热线”、环卫GPS数据“两个信息源”互联互通,拓宽城市问题的发现渠道。以“两类平台”为载体,充分利用新区网格化平台的资源优势,分别在13个街镇和公路等专业城市管理部门试点,构筑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和专业条线网格化管理平台,建立有效的互联互动机制,形成完整的“三级平台,四级派单”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管理向社会管理的深化。进一步延伸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功能,143家相关城市管理部门和单位进入网格化管理系统,161个居委会与网格化构筑了“热线”。形成了城市管理信息资源整合的互联互通的工作网络,切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城市管理绩效考评体系
以监督考评为导向,将网格化监督评价机制与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相结合,把网格化管理手段作为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探索建立了城市网格化管理监督考评机制,形成了主动监督、自我监督、社会监督三者有机结合的立体监督体系。建立功能区域、街镇、社区“三级”考评系统,对区域的城市管理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行业管理单位、专业执法单位、养护单位“三类”考评系统,对城市部件和事件问题的处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监督员、信息员、值班长、派遣员“四员”履职考评系统,对网格化管理内部工作流程进行跟踪监督和综合评价。配合新区监察委,使网格化监督评价体系作为电子监察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监督机制引入网格化监督考评体系,对责任网格内出现重要新闻媒体曝光、领导批件、社会监督员上报、市民投诉等反映城市管理问题,督促责任单位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把问题控制在源头。加强新区城市管理的动态变化规律、区域社会管理特征的分析,为上级领导和有关管理部门决策和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
二、浦东新区城管执法体制机制现状
2005年底,浦东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根据浦东新区区府[2006]22号文件要求,按照“执法主体唯一”和“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在较短时间内,新区城管监察大队完成了撤制、建局、重心下移、扩权等各项工作,成立了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六个功能区域城管监察大队。
(一)因地制宜的城管执法体制
目前,各功能区域城管执法管理体制有两种模式:一是功能区域分管领导直接管理,如川沙功能区域将城管大队视作一个职能部门,直接参加功能区域各种议事会议;二是功能区域部门直接管理,如陆家嘴、三林、张江、外高桥、金桥等功能区域的城管大队由规建处或社管处负责管理。各城管大队内设机构设置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1+1”模式,如陆家嘴功能区域城管大队内设大队部和一个综合专业分队;二是“2+1”模式,大队内部设一室一科和一个综合专业分队;三是“3+1”模式,大队内部设一室二科和一个综合专业分队。街镇分队设置有三种情况:一是街道执法力量与重点区域执法力量整合,如原小陆家嘴15分队与梅园街道分队合而为一;二是镇执法力量与园区执法力量整合,如金桥将大部分城管执法力量下移到园区、集镇;三是功能区域执法力量与镇执法力量整合,如川沙功能区域大队的综合分队与川沙镇分队合而为一。
(二)重心下移的有效属地化管理机制
城管重心下移后,明确了“块”的职责,极大地调动了各功能区域、街镇积极性。各区域普遍感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调整了轻城市管理重经济发展的思路,既重视抓经济建设又重视抓城市管理,树立了“守土有责”意识,出现了重视城市管理、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好势头,如外高桥功能区域制定了11个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专门召开了城市管理会议,并与各街镇、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三林功能区域制定遏制、拆除违章建筑奖励指标,每年新违章未出现奖励50万,每年老违章降低就奖励40万。
(三)城郊一体化的执法机制
由于城管执法重心下移,城管执法从停留在面上转到深入基层、由力量集中的中心城区转到城郊并重,郊区集镇、村镇的执法进一步得到规范和强化,执法空白点正在快速消除。在城管重心下移后,执法力量延伸到了郊区、开发园区,有利于用城区的标准管理郊区集镇,有利于“区镇联动”,有利于加快新市镇建设、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适应了郊区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符合新农村建设形势需要。
(四)城管综合执法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城管执法、城管署两支队伍平移功能区域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优势得到体现,“块”的执法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城市管理上了一个台阶。城管重心下移后,出现了“一家忙到大家忙,一家管到大家管”的局面,上下、左右都在城市管理方面“忙开了”,开始关注、关心、聚焦城管综合执法,愿意协调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各功能区域积极开展了一些创新:一是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将城管执法纳入到网格化管理体系中;二是适度集中,保障重大活动、重大任务的完成,如三林功能区域针对集中整治、突击整治力量不足的“瓶
颈”,在街镇组建一支机动队伍,根据需要统一集中调配开展执法工作;三是在功能区域层面适度重心下移,减少执法环节,如川沙功能区域发挥党建作用,成立了建立了城管党委,统一指挥执法、管理、建设力量。
三、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联动机制及模式
2007年,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主动发现案件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全区共接到上报各类城市管理问题 93334件,占到全市比重的1/10强,平均月环比增长量为5%,其中事件类城市问题为77284件。如此巨大数量的城市事件问题,给新区城市执法部门带来了很大压力,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与城管执法如何有效联动是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一)横向联动模式
横向联动是指网格化管理三级平台于城市执法三级系统之间的联动关系。他们分别是新区网格化管理平台与城管执法局之间的联动关系、功能区域网格化平台与执法大队之间的联动关系、街镇网格化平台与执法分队之间的联动关系。
如图所示: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三级平台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三级平台
1.一级平台与城市执法分队之间的联动
网格化管理中的一级平台,即街镇平台是一个综合性平台,它结合了办公流和业务流双向职能,具有协调城管执法资源、街道地块化托底和整合街道资源的功能,同时它对应城市执法分队,是城市执法分队发现城市问题的路径之一。它们联动的形式主要有:一是信息发现之间的联动。街镇平台与各分队之间建立长期交流机制,定期互相通报城市问题发生和处置情况。二是重复信息交换的联动。重复信息主要由“时间差”的原因造成,城市执法分队应该将这些案卷以一个月为一个阶段,分别编号反馈给街镇平台,街镇平台也要同时在管理系统中使用同样的编号标注上报功能区平台,以便功能区平台统计数据。
2.二级平台与城市执法大队之间的联动
网格化管理二级平台,即功能区平台主要是综合联动、协调块域管理,协助城市执法大队进行备案、监督、块域考评。它们之间的联动主要有:一是对执法分队职责不清扯皮事件的协调联动。对一些职责不清、各分队互相推诿、街镇平台无法派遣的案件,功能区域平台应与城市执法大队进行沟通协定,明确此类案卷的责任单位,编入网格化管理指挥手册,并以公文的形式签署正式的文件通报各街镇。二是对执法系统自身发现、处理问题的核查反馈的联动。执法系统内发现的案件,且这些案件处置、监督过程在网格化管理系统中并无备
案、记录,执法大队有必要将这部分案件的处置情况转发到功能区域平台,再由功能区域平台交街镇网格监督 员核查并反馈信息给功能区域平台做数据统计。对核查后不合格的案件反馈给执法大队重新处置。三是统计执法案卷并交给执法大队作为考核依据的联动。功能区域平台将自身系统的案卷与城市执法大队提供的信息案卷进行全面、细致、准确的统计,并剔出重复的部分。对统计出的各执法分队对案件处置情况的数据发送给执法大队,作为执法大队对下属执法分队的考核依据。四是协调安排地块专项治理方案的联动。功能区域可以总结一个季度内本功能区发生的案卷情况,并结合执法系统自身备案、案卷处理情况,与执法大队协商开展地块专项治理的处置方法或整治运动。
3.三级平台与执法局之间的联动
网格化管理三级平台。即新区平台是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最高管理机构,以监督、考评、管理为主。主要负责协调条块管理关系,对应执法局,为执法局提供客观准确科学数据,协助管理、考评城市执法体系。它们之间联动的形式主要有:一是信息资源整合,对案卷数据进行分析,发起全区专项治理工作的联动。新区平台收集各功能区域案件数据,并对数据分析,结合新区执法局案卷备案情况,协商发起全区范围内的条线专项整治工作。或者新区网格化管理中心接到上级领导的指示,组织发起全区范围的条线专项整治工作。二是条线考核提供数据依据的联动。整理梳理条线部门的案卷,得出相应的数据报告,为考核条线部门提供依据。新区平台可以整合各功能区上报的数据,对城市执法大队的工作情况进行数据评估打分,将评估结果发送到执法局,补充执法局对执法大队的考核依据。这样的有效联动,可以解决执法局人力不足、资源有限、与下级执法大队管理脱节的问题,并可以对专项治理工作形成一种从上至下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三是组织发起协同联动整治任务的联动。协同联动是专门整治城市复杂问题而发起的专项整治工作,需要协同到多个城市管理部门共同组织整治。
(二)构建畅通的纵向联动流程
1.案卷纵向分级管理联动机制第一类,一般个案管理联动机制。普通案卷由街镇平台转执法分队解 决,这类案卷或是由网格监督员发现、或是由环境热线、“12319”城建热线、信访、网络等等多元化信息渠道得来的案件都在街镇平台派遣解决。
第二类,块域专项管理联动机制。功能区域平台集合执法数据案卷资源进行统计,与执法大队协定商议对某类城市高发问题开展地块专项治理方案,并确定实施细则,由执法大队安排
执法分队具体执行。例如在某段时间、某些地区发生的乱贴小广告问题很严重,网格办协同执法局发起打击乱
贴小广告的专项治理工作,功能区 域平台要配合执法大队研究具体解决办法和实施细则,由执法分队执行。
第三类,条线专项整治联动机制。
新区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与执法局协商确定专项整治方案,或发起协同整治方案,采取从上至下的城市管理方式,提高解决难点问题的处理能力。
2.考评体系纵向互动机制
一是街镇层面责任部门的考评。功能区域平台应及时统计案卷处理结果和效率,为相关责任部门考评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二是功能区域层面责任部门的考评。新区平台应及时整合统计各功能区域案卷处理结果和效率,为相关条线部门考评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城市网格化管理与城管执法联动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城管执法体制机制优化调整的改革创新举措,需要边实践边摸索,稳步推进。因此,本文只是对两者之间的 联动机制作了粗浅的探究。
第五篇:城市管理与执法 (160)
未央区城管执法局严查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周边
扬尘污染严重问题
根据钱引安副市长批示,未央区城管执法局及时对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周边乱到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严重问题进行了查处。经查,该处扬尘污染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该处存在个别不法分子夜间偷倒建筑垃圾问题,经深入调查,主要来自方新村一拆迁工地;二是附近的三个建筑工地和两个沙场扬尘控制不力。针对以上问题,未央区城管执法局采取四项措施进行整治:一是对周边三个建筑工地进行了查封,责令立即停工整改;二是要求两个沙场对出入口和门前道路进行硬化处理,防止扬尘污染;三是责令方新村拆迁工地派人对长安大学周边被污染道路进行清扫,洒水降尘,并继续进行深入的调查处理;四是增加长安大学周边夜查执法人员,争取到公安部门配合,对该处进行彻夜值守。目前,该区域扬尘污染问题已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