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工作探析
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工作探析
郭萍
(仙桃职业学院 湖北 仙桃 433000)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核心、以使受教育者获取职业岗位技能为目标的社会职业培训工作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培训工作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高职院校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文中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意义、对象、原则及工作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指在常规教学活动之外,面向社会、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开展的旨在提高受教育职业素质的教学工作,包括进行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创业能力以及适应市场竞争能力的培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公民意识、职业意识和市场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意义
1、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肩负的社会责任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任务之一,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职业培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需要通过转岗培训再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有利于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有利于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全国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如果每所学校每年面向社会培训人数保证千人规模的话,全国将会有过百万人受益,这对地方经济建设也是一个重大贡献。
2、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的需要
国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技术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退役士兵安置就业培训中制定了各项惠民政策,实施了阳光工程、雨露工程、春蕾计划等,这类学员可享受国家“三免一补”政策,即学习期间免培训费、免住宿费、免安置费,享受一定数额生活补贴。国家向承担培训的机构拨付专项经费。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承担这类培训任务,让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3、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需要
随着我国人才评价体系逐渐与国际接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人们择业的“通行证”,也促使人们对职业培训的需求增长。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是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必然要求。
4、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劳动力市场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劳动力市场日趋活跃,出现了工厂招工难、农民转移难和城镇就业难的“三难”问题,失业人员职业技能低下,是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智力和人才优势,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岗位要求和劳动者就业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可有效地缓解“三难”问题。
5、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
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与社会一般培训机构比较,师资队伍更加强大、培训经验更加丰富、教学设施更加完善、教学设备更加先进、实训条件更加良好,为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奠定了良好基础和办学优势。基于职业培训的业余性及培训时间的灵合性,通过有计划地调整培训周期,错开常规教学时段,挖掘资源潜力,保证设备充分运用。
6、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有利于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
社会职业培训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许多的民办培训机构加入其中,高职院校进入职业培训市场有着天然的品牌优势,在目前较为混乱的培训市场中,可以利用信誉的优势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建立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职业培训基地,成为学校新的经济点,为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经济保障。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工作,为社会解决就业压力,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为个人提升自我价值,从而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对象
1、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在岗的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就业培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对职工人数多、生产经营困难的大中型企业积极开展职工在岗培训,这是确保地方稳定的关键。
2、对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其实现转移就业。学院可根据农民工转移就业要求和劳务输出意愿开展技能培训,为其今后继续外出打工创造条件。对劳务输出较多的地区尤其要加强对这类人员的培训。
3、对失业人员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对于就业转失业人员,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通过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实际和产业调整政策拓展就业范围,重点开发面向城镇社区就业的服务技能类培训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手段,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对失业人员中有创业意愿和需求的,也可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
4、对新增劳动力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毕业生是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开展全日制培训的最好生源,要主动与这些学校联系,根据其专业背景,突出操作技能训练,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5、对退伍军人开展就业安置培训,落实政府退伍军人培训安置政策。通过培训,引导退伍军人转变择业观念,选择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促进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工作的开展。
6、对在校高职学生开展“双证书”培训,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的融合。学院还要利用这些培训和鉴定资源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促进就业或岗位的转换,满足社会人员就业和发展需求。
7、对在职职工和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工艺培训,促进企业员工技术水平提升和设备更新换代。根据当地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的需求,积极组织开展订单培训。对在职人员的培训,要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可将培训班办到企业去。
三、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现状
1、职业培训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着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职业培训的认识。在学院日常的工作中,没有把职业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没有给职业培训正确定位。有的学院甚至只是把职业培训作为创收补充教育经费一种方式。从管理体制没有建立“责、权、利”结合的管理制度,没有相应人、财、物的支持,使职业培训的开展步履维艰,成效不大。
2、培训面狭窄,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当前,绝对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进行的是按照双证书要求,采取面向在校学生的培训,使学生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另外就是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定单式培养的学生进行专项技能的培训。而真正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各方面职业培训,面向大量下岗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转岗培训等,还缺乏调查研究,未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的优势。与中等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职业培训相比,优势未能呈现,与普通本科院校职业培训相比,没有鲜明的特色,因而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占据有利位置,使高职院校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职业培训的成效不明显
3、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
在对企业已开展的职业培训中,高职院校往往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只考虑校内培训资源的使用,对企业丰富的培训资源(人力、物力等)没有很好地利用。同时,由于目前相当多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还不高,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还未提到较高的高度,对职业培训不是十分重视,有些企业仅将目光盯在人才的引进上,不注重提高在职员工的职业素质。
同时,高职院校在职业培训上存在着培训模式陈旧,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培训大纲和教材不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
四、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原则
1、市场导向、按需培训的原则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必须转变观念,树立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意识。只有为学员提供满意的培训服务,赢得市场的认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要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推进订单式与菜单式培训模式。
订单式培训模式是指学院与企业签订委托培养和用工协议,由企业提供所需人数、岗位数量及质量标准,学院依据企业需要和学员具体情况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将学员输送到协议企业就业;菜单式培训模式则是指学院从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或劳动力市场获取用工信息,根据用工信息开设培训项目,以菜单形式向社会公布,供学员选择,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就业服务机构或劳动力市场服务部门推荐,企业择优录用。
2、校企合作、学用结合的原则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员工状况和培训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要赢得企业的信任,充分利用好企业的各种资源,包括设施、场地和人力资源。要根据职业岗位和个人需求,开发灵活、实用的培训课程和内容,着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内容和方式要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要与员工的个人背景和需求相结合。倡导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实现教学与培训手段现代化;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基础,开展对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3、坚持标准、注重质量的原则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必须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规模、拓展专业门类、增强社会声誉,促进社会职业培训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要根据高职院校所设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分类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质量是培训工作的生命,要建立稳定的质量保证与监控机制,要有配套的督导机构和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重点课程可实行考培分离。
五、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工作思路
1、成立机构。要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与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联络,建立如阳光工程、春蕾计划、复员退伍军人等培训基地,授予相应的培训资格。努力建成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一体化服务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培训机构要由学院主要领导分管。
2、配备教师。要从学校教师中选派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师担任社会职业培训的授课工作,要聘用企业一线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学员授课,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懂教育、会管理的专兼结合的职业培训教师队伍。
3、协调资源。要根据行业发展和职业培训的实际需要,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装备先进、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要联合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员到企业现场进行观摩和实践操作。要与校内各教学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必须有方便使用学院各种教学资源的权力。
4、开发教材。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培训教材。要组织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与企业有关人员密切合作,以“精练实用”为原则,编写出适合企业需要和学员具体实际的培训教材,并在实际培训工作中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5、周密计划。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要利用学院的资源与品牌优势,重点推出一般培训机构难以开办的培训项目;培训之初,不要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即使人数不多、利润不高甚至亏损也要定时开班,其目的是使机构运行起来,逐步形成影响并扩大培训规模。
6、广泛宣传。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关键是要拓宽市场,获得生源,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要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对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参加方法等进行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动员适合参加职业培训的人员参加。
7、灵活管理。社会培训具有行业分布广、时间跨度大、需求层次多等特点,因此,在教学管理上,要突破常规,采取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形式,以确保培训质量。在培训管理中,可采取每门课程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员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在课时安排上,要以部分时间制和业余时间学习为主,注意利用晚间和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学习,方便学员完成培训。高职院校还可采取送教上门的方法,主动将社会培训工作拓展到农村、企业和社区等,方便不能离岗来校培训学习的学员。
8、改进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避免枯燥的理论教学,要加强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做到讲解与操作、案例分析相结合,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要强调运用感性直观的知识传授方式,使学员易于接受和消化。
9、考核鉴定。对培训期满的学员,由培训机构组织进行考试考核,并对其思想品德、劳动态度等进行综合评定,考试考核合格者核发培训结业证书,技术专业和工种的结业生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成绩合格者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相应级别的技术等级证书。要将培训与推荐就业结合起来,解决培训学员的后顾之忧。
10、经费来源。要探索一条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培训经费的新路,多渠道筹措培训资金:(1)向订单式培训合作企业收取培训费用,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
(2)向地方政府申请,从就业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培训补贴;(3)对没有企业培训经费和无法申请政府专项基金的,按培训成本向培训学员收取;(4)在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向政府申请专项拨款。
参考文献:
[1] 兰春 探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工作的依据[J].镇江高专学报, 2003年第3期 P14-16.[2] 唐锡彤 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学习型社会[N].人民日报,2003年03月03日第九版
[3] 刘守义 论高职院校在社会职业培训中的作用[J].职教论坛, 2005年第25期 P23-25.[4] 熊自权 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成因[J].经济论坛,2003年第23期 P69-90.[5] 湖北省劳动预备制度实施方案1998年12月02日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cial Work and Analysi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Guo Ping
(XianTao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Tao Hubei 433000)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he content from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oriented, service for the purpose of the core skills to make students job skills for career-oriented social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more and mor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attention.Vocational training in line with its mission, is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obligation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n objective need for self-development.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raining of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social significance, objects, principles and work plans.Key words: quality of training vocational training Vocational training of teaching quality
第二篇:思考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转型
思考高职院校开展有职业培训的转型
摘要:本文根据时代需求和招生形势的变化,借鉴了澳洲TAFE办学经验,提出了高职院校应转变办学定位,面向社会开展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笔者针对院校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开展培训的主要方式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关键词:非学历教育培训 TAFE 高职教育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215所,在校生人数964.8万人,占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的45%,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是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与国外同类教育相比,我国高职教育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结构的单一性:只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几乎是空白。在新的发展时期,高职院校需要重新调整战略定位,大力开展社会培训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一、职业培训的时代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这两个“面向”给出了职业教育的定位。高职教育具有“高等”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但首要的是职业教育,因此,也要按照两个“面向”的要求调整定位,面向社会开放办学资源,在实施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各种职业培训。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应该在“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的总体部署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高职院校要开门办学,面向普通劳动者开展各类技能培训。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适龄人口数量的减少,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正发生变化,生源萎缩的现象提前到来,影响最大的就是高职院校。做为生源大省的山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已经降到了190分,还有不少学校未能完成招生计划,这对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普通高考生源减少已成趋势,高职院校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从传统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思维中走出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规划纲要》的实施为高职教育的转型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二、澳洲TAFE院校开展培训的启示
TAFE学院是澳洲主要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2008年TAFE学院和其它政府培训机构注册的学生总人数占全澳公共资助培训系统总人数的78.2%。TAFE院校在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的融合形成了成熟的模式。表1、2分别给出了2008年全澳公共资助培训系统各类资格的注册人数及年龄分布,有以下基本特征。
1、办学层次宽
TAFE学院提供一级到四级证书、文凭和高级文凭六个职业资格,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职业研究生证书和职业研究生文凭课程。四级证书及以上被称为高级资格。大体上证书资格可对应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文凭和高级文凭可对应于我国的专科学历层次。
2、学习方式灵活
2008年全澳公共资助培训系统注册的学生中,全日制学生比例仅为12.5%,非全日制学生为87.5%,占绝大部分。非全日制学生每周到校学习一到两天,或利用周末时间学习,或每年到学校集中学习一段时间(如学徒制)。四分之一的注册学生仅仅选修一门或几门课程而不要求任何资格。
非全日制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职人员,主要目的是通过培训提高某方面的专业技能,以期达到岗位晋升的要求或更换到新的岗位或职业。
3、年龄跨度大
表2可以看出,注册学生跨越了从中学生(15岁)到退休(65岁)的各个年龄段,25-44岁的成年人数超过了青年学生。
概括以上特点,澳洲的TAFE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没有界限的,无论是从学习方式还是年龄分布,成人是主体。这给我们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定位很好的启示,非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主要方式
高职院校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社会培训,可采用以下主要方式:
1、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实施面向在校生的“双证书”教育,即将某一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中,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的融合,因而,在职业资格证书教学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不少学校都建立了劳动与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认可的职
业技能鉴定场所。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面向社会个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促进就业或岗位的转换,满足个人的就业和发展需求。
2、与企业合作开展员工培训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劳动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用于员工培训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而且培训范围由原来的中高层为主逐步扩展到全体员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求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随之提高和升级,这对员工的在职培训提出了很大的需求,也为高职院校参与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了契机。
高职院校这些年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校企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基础,将合作范围扩展到企业员工,开展对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这方面合作前景广阔。
3、成人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长期以来,由于采用了与普通高等教育趋同的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脱离成人的实际需求,我国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社会认可度降低,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必须适应形势要求,大力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吸引力。
与全日制在校生不同,成人对教育的需求更注重实用性,希望学到的东西能直接服务于工作和职业发展。因而,成人学历教育今后的改革必须突出实用性、职业性。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可见,高职院校举办成人学历教育将更具有优势和针对性。《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累计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通过改革成人学历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合和衔接,可以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提高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吸引力。
四、职业培训应重点加强的工作
开展社会培训,高职院校自身应重点加强以下方面建设:
1、树立面向市场办学、服务社会的意识
高职院校虽然积极倡导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努力实现与企业的结合,但受传统学历教育思维的影响,在面向市场办学的意识和做法方面还远远不够,与澳洲TAFE教育的市场意识相比相差甚远。这与前些年因教育资源不足造成的招生供求关系不平衡有很大关系,学校忙于全日制学历教育。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培养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为,必须转变观念,树立面向市场办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培训的市场很大,但只有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赢得市场的认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因此,院校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开展培训,发挥自己的优势,确保培训质量。
2、建立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来自高校,学历层次较高,但普遍缺乏企业经历。尽管这些年通过各种措施,“双师”型素质明显提高,但仍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最薄弱的环节。今后除了继续加强专职教师的实践锻炼外,应着力引进动手能力突出的“能工巧匠”,确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另外,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懂教育、会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培训也要走校企合作之路。首先,只有深入企业,才能了解企业的员工状况和培训需求,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赢得企业的信任;其次,要充分利用好企业的各种资源,包括设施、场地和人力资源。
4、突出培训的实用性
根据职业岗位和个人需求,开发灵活、实用的培训课程和内容,着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内容和方式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与成人的特点相结合,与员工的个人背景和需求相结合。倡导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实现教学与培训手段现代化;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五、职业培训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只靠企业的自觉性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国家必须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和继续教育新体制。
1、建立合理的经费分担制度
对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制度上约束企业确保必要的培训资金到位。
对员工在职学历提高,应建立政府与个人分担机制。随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应逐步将高校成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纳入财政拨款范围。地方政府根据区域、行业经济发展状况,确定重点扶持的行业、专业或岗位,制定相应的拨款标准。
对个人参加职业资格培训,特别是技能不足的较低收入的基层人员,应建立相应的政府资助体系,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和发展。
2、建立更加灵活的继续教育制度
建立终身学习的“立交桥”。通过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之间的学分积累和评估机制,建立职业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制度,如成人学历教育实行注册入学、弹性学制;实施对各类职业培训的学分评价和认可制度,提高继续教育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院校的教育资源和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作者:要丰同来源于网络
第三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职责
辅导员工作职责
一、根据学工部(处)要求和院系工作实际,制定各学期学生工作计划、学习计划。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遵法守纪,开展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出操率、归寝率。
五、严格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和日常管理的考核。
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七、加强与学生、任课教师、家长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做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思想工作。
八、深入教室、宿舍、餐厅等学生学习生活第一线了解、调研学生的动态、积极反映学生在教学、生活上的意见和要求。
九、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汇报学生中的突发事件。
十、积极指导并参加班、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十一、协助党支部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
十二、做好学生入学、军训、安全、学习、毕业等管理工作,做好多项评优评先工作,做好特殊学生的各项教育工作。
十三、向院系、学生处提供学生工作第一手资料。
十四、完成院系、学生处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第四篇:关于高职院校校友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校友工作研究
李焦明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系,江苏 南京 210048)
摘要: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深入探讨校友工作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对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和加强校友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友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对校友与校友工作的认识的深化,校友工作已经不再是学校的边缘工作,越来越多的高校把校友工作提到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形成了以校友工作促进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的科学发展观。但高职院校的校友工作则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以江苏省为例,全省现有高职院校76所,把校友工作提到议事日程,成立校友会、建立校友会网站的仅有4所,占5.26%。高职院校为什么要做校友工作
“校友”,是指在某所学校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其主体是学校的“产品”——已毕业的学生,为了便于论述,本文所提到的“校友”,仅指从该校接受过教育的已毕业的学生。
1.1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高校的校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把广大校友凝聚在母校周围,营造和构建和谐的校友社会群体,实现学校与校友的互动、互补、共同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是全体校友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1.2它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必然要求
校友首先是学校的“产品”,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延伸其教育功能,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跟踪关心、关注校友在社会上的发展,为学生终生服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校要象父母关心子女一样,不断关心校友的进步,积极利用母校资源为校友提供各种服务,帮助校友更新知识、跟踪科技文化前沿、实现终身学习和快速成长,为校友在社会上建功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免费或优惠为“校友”提供进修和培训,免费或优惠为“校友”提供各类信息和咨询,免费或优惠为“校友”提供图书馆等校内的公共设施,使校友在与母校的“师生情”中获得进步,取得发展。同时创造条件促进校友之间的在“同学谊”中合作与交流。校友工作为终身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
此外,研究校友成才规律与在校学习期间的表现、成绩等特征的相关性,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优秀人才的成才率,有积极的意义。
1.3它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校友是学校在社会上的“脸面”。校友的表现,具体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校友的成就,具体体现了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因此,人们通过校友来了解和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社会通过校友来检验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成功的校友”是学校的“品牌”和“形象大使”,是学校社会声望的“活广告”。
校友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金矿、银矿,不如人矿”。广大校友编织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形成学校联系社会的公关资源,是学校招生、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是校企
合作、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桥梁和纽带,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推荐就业人数2006年达到116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1.3%,校友推荐就业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各行各业工作的校友,可为学校提供便捷可靠的就业信息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校友中有的是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专家、学者、教授,有的是政府部门的领导或工作人员,有的是企业的管理者或技术人才,可真诚地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是学校宝贵的智力资源。成功校友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对学生进行活生生思想教育的宝贵的精神资源。聘请学有专攻的知名校友出任兼职教授,构成学校宝贵的师资资源。校友向母校捐款、捐物、向贫困生资助、设立奖学金等,扩大了学校经费和物质资源。与校友进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学校宝贵的产业资源。校友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和意见,是学校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珍贵的教学资源。校友,不仅是母校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促进校友自身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校友对一个学校来说,是一种“资源”,但“资源”只有去开发,才能把转变为“财富”。可见,做好校友工作,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校友。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都包含着培育校友工作的基础。校友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是学校的份内工作而且是关系全局的学校的中心工作。如何做校友工作
校友工作要以校友和学校感情为纽带,以校友和学校沟通为基础,以组织各种活动为载体,以为学校和校友共同服务为手段,以促进学校和校友事业共同发展为目标。
2.1建立健全校友工作组织机构,加强校友工作力度
学校要成立校友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一把手任组长,形成了全校上下齐动员,共同参与校友工作的局面。校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校友联络处或者校友工作办公室,对外称“校友会”,配以专职人员。校友联络处或校友工作办公室列入学校的行政机构,可与学校办公室或对外发展联络办公室等行政机构合署办公。院(系)设立校友联谊会,建立校、院(系)两级校友工作体制。
校友联络处或者校友工作办公室的专职人员不可能很多,但校友工作量很大。为了做好校友工作,同时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校友意识,可借鉴中国政法大学的做法。面向全校在校生公开招募志愿者,成立校友联络会,全面服务学校校友工作。校友联络会是一支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隶属于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的直接指导下开展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校友联络会设秘书长一人,接受校友工作办公室负责老师直接指导,并负责全面组织和协调联络会工作;设副秘书长两人,协助秘书长工作,协调管理部分小组事务;另设五个职能小组:办公室、刊物与网络编辑组、联谊与接待组、宣传与策划组、财务与礼品组。各组具体分工如下:
办公室主要负责:(1)校友工作办公室日常行政事务处理及校友联络会办公用品的管理、维护、更新;(2)筹备印制各种会议材料,整理校友资料,编制并更新《校友通讯录》;(3)负责校友联络会内部文件、刊物的起草与编订;(4)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部门间关系,保证各种指令传达的高效性;(5)档案存放与管理。
刊物与网络组主要负责:(1)采访杰出校友,收集校友活动信息,编辑出版《法大校友》;(2)校友会网站的建立与维护,将母校发展与改革的信息及时反映给校友,同时为校友架设一个超越时空沟通的桥梁。
联谊接待组主要负责:(1)与校友的直接联络与交流,对校友之间施以感情维系,促成地方校友分会的成立;(2)校友会将项活动时的礼仪与接待工作,对校友会的校友服务工作做最直接的形象展示;(3)协同其他部门的对外联络事宜。
宣传与策划组主要负责:(1)校友会各种活动的宣传工作,提高校友会的知名度,打造校友会品牌;(2)针对准校友既在校生举办的各种活动的策划。
财务与礼品组主要负责:(1)校友联络会内部财务帐目的管理;(2)校友会礼品的管理以及日常相关事宜的组织管理;(3)对校友捐赠物品的登记与管理。
2.2建立校友网站和校友数据库,增强校友的归属感
校友分布在海内外的各个角落,而校友工作是以感情为纽带,以沟通为基础。做好校友工作,就必须为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了解与情感联络提供一个超时空交流的便捷通道,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了可能。建立校友网站,为校友搭建一个网上信息交流和多方互动的平台,在校友与母校之间搭建一个“手拉手、心联心、情融情”的爱心桥梁,成为校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友网站首要功能应是情感联络。为此,在校友网站上不仅要发布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后勤等重要新闻和校友会工作的信息,使校友了解和关注母校的发展;网站还应设置校友聊天室、校友论坛、生日祝愿以及班级网页、同学录、网络校园等功能,为校友之间的沟通联系和感情联络提供方便。此外,宣传成功校友的发明、专利、产品、技术、事迹,体现学校以校友为荣的自豪感,无疑也可以增进校友和母校的感情。
信息服务是校友网站的重要功能。一方面,校友网站要为校友提供信息服务,校友资料信息库、每个班的毕业合影照、学校每年的招生信息、进修和培训信息、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期刊网和学校图书馆的网站链接等校友们需要的信息及时发布在校友会网站上,为校友在社会上建功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校友可通过网站上的在线调查、校友论坛等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校友不仅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而且熟悉母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母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因此可将每年教学计划和大纲发布在校友网站上,供校友们品头论足,提出真知灼见,以此取代每年一度的专家顾问委员会会议。
校友资料信息库是重要的校友资源。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就要引导学生在校友网站上创建学生自己的班级网页,作为他们相互联系的一个永久据点。在学生毕业时,由院系统一在官方数据库上录入各院系毕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信息。校友毕业后,信息发生变更时,可以登陆网站,提交更新自己的信息,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了校友资料信息库的准确性。
2.3 做好成功校友的宣传策划和快速传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薛成义同学获得2005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后,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江苏教育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南京日报等十多家新闻单位,赴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对薛成义同学进行了采访。薛成义同学事迹被各类媒体相继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而积极的反响。
2007年4月30日,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车间班长薛魁获得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奖项――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消息后,作为薛魁的母校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抓住这条新闻的有利时机,吸引新闻媒体主动上门,开展充满母校自豪感与独特内容的宣传,使我们的优秀校友产生更大、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使我们的母校更加令人向往,更加令人折服。
2.4精心策划有特色的校友返校活动
学校可将每年10月1日~4日设为校友返校活动日,活动期间可举行成功校友报告会、成功校友表彰活动、校友奖学金设立和颁发活动、师生联谊等系列活动,以进一步密切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2.5 注意培养在校大学生校友意识
在图书馆里专门开辟“校友书架”,汇集校友的专著,或者校友捐赠的图书资料;在校史陈列室中展示校友的最新研究成果、创造发明,甚至是自愿捐赠的荣誉奖状、证书和奖牌。结束语
母校是校友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和快速成长坚实后盾,校友是母校建设发展中最弥足珍贵的办学资源和最可信赖与依靠的力量,做好校友工作,实现校友和母校的互动、互补、共同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郭福春.以校友资源为纽带促高职教育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6-57.[2]聂永江.高校校友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高教,2007(1):80-83.[3]郭樑.论校友资源的育人功能:以清华大学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05(3):327-328.[4]杨杰.增强校友工作创新意识谱写校友服务新篇章——浅析校友联络会在校友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及运作
[EB/OL].http:///yantaohui/zhengfadax.htm.(2007-12-15).[5]陈褀.刍议在“迎评促建”中的校友工作实践[EB/OL].http:///saru2004/11262004230414.asp.(2007-12-15).A Work Research on Subject of Alumni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 Jiao-ming
(Nanjing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Nanjing 210048,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necessity and concrete practice in keeping in touch with alumni, which is significant in bringing the alumni into full pl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in strengthen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m.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work of alumni;research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立项课题《高职校本文化构建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B-a/2006/01/012)
作者简介:李焦明(1970—),男,河南沁阳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电气工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第五篇: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探析
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探析
罗玲1孙敏江
2(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行业和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求在迅速扩大,高职院校依托本身的专业优势,在此方面大有可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在发挥社会培训职能这一方面做得很不够,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培训的基本状况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了促进高校培训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社会培训现状发展对策
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提高员工素质也离不开培训。行业和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求在迅速扩大,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依托其本身的专业优势,在社会培训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社会高层次培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在发挥社会培训职能这一方面做得很不够,本文拟就如何充分认识和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职能,对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作出了更大的贡献一问题做一简单探析。
一、我国社会培训需求的基本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企业对培训的需求也在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短期培训向终身教育转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提倡终生学习。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的迅速更新,职工的短期强化培训已不能适应社会和行业企业的要求。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职工培训的制度体系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对职工进行终身教育。
(二)单一技能培训向复合能力型培训转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需要直接面对市场,其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企业对新型的技术含量高的员工需求日益增大,要求企业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如果企业没有培养出一大批既能动脑设计,又能动手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其生存与发展势必受到影响。
(三)简单技能培训向技术创新型培训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的职工培训,不仅要培养职工如何干好某一项具体工作,还要进一步培养职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通过对职工的培训,使技术型工人转变为“技术知识型”员工。罗玲(1976—),女,湖南株洲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部培训楼经理、馆员。孙敏江(1974—):男,湖南长沙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副处长、讲师。
(四)技能型培训向“管理+技能型”培训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企业原有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将升级为对产品的管理、市场的管理。职工培训由传统的侧重于对生产一线人员的技能培训向管理技能型转变。企业希望通过培训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对外社会培训方面普遍存在内部管理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培训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如内部管理混乱,运行模式老化和培训质量较低等,其中最为突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就是部分高职院校不是在真正的做培训,而是在做教育。高校教育主要是教知识、学知识、考知识,而职业培训则更注重培技能、训技能、用技能。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有培训部或者具有培训机构性质的继续教育学院,但是全面面向社会开展对外培训的时间大多也不长,培训教材大多是沿用高校教材,很少有专门的培训教材,师资大多是高职院校本身的老师,专职培训师或专业行业企业专家、管理者的授课却很少。
三、高职院校培训发展的途径
(一)更新培训理念
树立培训产业化的观念。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培训已形成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新兴产业。《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努力做到各类教育之间比较协调发展”。因此,首先学校应改变原有的培训观念,将培训教育作为与学历教育并重的一项重要职能,其次要树立培训教育是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的终身教育的观念;最后,把培训看作是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产学研为纽带,以效益多极化为最终目标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对于企业而言,更应把培训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重点任务来抓,更好地促进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储备。
(二)完善管理制度
实行制度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训登记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统计制度、学员管理制度。首先,开发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包括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教务管理和考务管理等功能。其次,实现组织机构的高效性。高效的培训教育管理机制应是既有自己的独立编制,又有庞大的兼职人员。这种管理机制既能够保证管理人员的精简又可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加强横向协作的高效性。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院校的合作,开设各类课程班,协助学员完成学位课程培训。
(三)创新培训内容
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时代,当人力资源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资产,以人为本成为企业管理的指导方针和理念时,企业更注重将企业利润、员工利益和员工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多元培训目的。在高科技化、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竞争激烈化的时代,企业对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人才和国际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培训必须创新培训内容以适应和满足企业的培训需求。第一,注重扩展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才干的培训。第二,注重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创新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的培训。第三,注重企业文化为重要内容的培训。第四,注重全员化培训。
(四)完善培训层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已达到日新月异的程度。社会对专业人才有着多层次的需求,培训的办学层次要具有体系化和系统化。学校不仅要培训专科生,还要培训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办学层次的系统性包括教学层次的递进性和所开设专业与课程种类的可供选择性,办学层次系统性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利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过渡与转化。
(五)创新授课方式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培训设施和手段,开辟教育培训新途径。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将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积极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手段,创新培训授课方式。第一,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老师对学生单项灌输的授课方法向师生双方互动式的授课、沟通与交流方式转变。第二,由注重课堂教学向实践演练教学模式转变。培训方式应更多注重培训的互动性、实用性及连贯性,应让培训学员在接受培训过程中,不断有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以增强其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向校企合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为主的“双元制”培训和订单培训转变。第四,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建立和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培养学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及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高职院校培训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制度保障
目前,企业培训的难度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必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推进校企培训合作的开展。第一,高职院校需要整合教育资源,以特色学科为导向,构建专业学科群,实现资源共享,发挥专业优势。第二,加强软硬件投入,重视培训网络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办培训,实现网上学习、网上培训、网络管理。第三,需要建立和完善培训的登记制度、培训档案的保管制度、培训学
员的管理制度及培训学员的奖惩等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只有通过制度的建立、执行,才能够保障高职院校培训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领导保障
改变高职院校各二级院系培训各自为战,四面出击的混乱局面,实现培训机构扁平化。具体方案是高职院校成立培训中心,负责全校的培训工作;中心下设培训部负责各二级院系培训工作,从而实现培训机构扁平化。培训机构的扁平化,加宽控制跨度,减少组织层次,从而加速决策过程。既可以整合培训资源,集中优势学科,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培训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从全局考虑,构建扁平化的培训机构可为高职院校培训工作上层次、成规模提供组织保证。
(三)加强师资保障
培训教师不仅要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务实,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目前站在高职院校培训讲台上的主要是在学校中理论性强、观点新颖、教学技巧娴熟的高中级职称的教师。尽管他们在知识的传播、理论的掌握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缺少实战经验,务实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培训教师的培养和选用上下功夫,因为一个好的培训教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选用从事过培训行业或做过该行业科研项目的教师作为培训教师。第二,聘用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作为培训教师;第三,培养后备培训教师。选拔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熟悉企业环境,增强对企业的了解,培养实战理论。
(四)加强人员保障
为了将高职院校培训做大做强,就必须整合相关机构,优化资源配置。首先,培训要开拓市场,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预测等成为高职院校培训工作中一项崭新的业务。需求分析成为有效培训的开始,培训职业人员通过进行需求分析保证为正确的人提供正确的培训。因此,必须配备专门职业人员负责培训市场方面的工作。其次,教学管理是培训教学质量的保障,培训教学的开展需要各相关二级院系专业教师的大力支持,配备的教学管理人员不仅熟悉教学管理,更需要掌握必不可少的协调能力。第三,培训学员的接送、日常管理是一项繁琐、艰巨的任务,而且容易出现突发问题,这项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第四,组建专家组,聘请相关专业的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对培训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参考文献】
[1]陈云苹,女,北京科技大学高教所高校对外社会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张光义.关于教育品牌三个问题的思考.中国教育先锋网.2004-11-16.[3]田汉族.论学校品牌经营策略.教育与经济[J].2005(3),25-29.[4]何树声、走内涵发展之路,造优质教育品牌[J].教育导2003,(11).[5]张伟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校培训创新的对策研究》《继续教育》2006年第20卷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