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院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为了推动学院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发展,规范学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管理,提高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1,本办法所指非学历教育培训,是指除技师,技工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考试以外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及认证考试(之下简称职业技能培训及考试)的组织实施和由自学考试行政部门管理的(除国家英语等级考试(cet)以外)面向社会进行的各种等级考试(包括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前培训及考试的组织实施以及各行业单位委托的岗位技能培训,教学单位,部门联系的其他各种培训,不占用学校招生计划的联办研究生班,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的培训.2,学院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由继续教育学院统1归口管理.继续教育学院是全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部门,负责对全校各种对内对外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3,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管理:
1,由国家颁发证书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及考试和各种等级考试的考前培训,原则上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组织.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根据国家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和等级考试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教学.所需教师和教学设备由继续教育学院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发生的费用由继续教育学院从非学历教育培训费中支付,并计入培训成本.2,各行业各单位委托的岗位技能培训,由培训部门根据送培单位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报继续教育学院审核后组织教学.所需教师和教学设备由培训部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发生的费用从收取的培训费中支付,计入培训成本.3,为积极推进培训工作,各教学单位,部门均可开展各类型培训工作,但事前需将培训项目及培训收费标准,培训方案,培训时间等相关资料书面报告继续教育学院.经继续教育学院审核,报分管校长批准后,方可对外组织实施培训.继续教育学院应负责对各院系组织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进行管理,指导,促进学校非学历教育培训总体质量的提高,以维护学院对外培训的信誉和形象.4,为确保学校培训某场的正常秩序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凡是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私自组织的教育培训,或不按报批内容规定组织的培训视为违规办学行为,学校将停止其办学并扣除其年终学校成教目标奖,并根据情况,会同有关部门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违规责任人予以处分,造成的1切损失自负.4,非学历培训经费分配办法:
1,各种非学历教育培训所收培训费总额(不包括联办单位分成部分)的10%上缴学校;80%用于培训单位的培训成本,培训管理费和部门经费;10%划拨给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发展学校培训事业经费,用于学校培训工作的某场开拓发展费.2,各种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和各种等级考试所收费用,按“以考养考”原则,用于组织考试所需考务等费用,自负赢亏.3,培训费由培训单位到计财处领取正式发票后统1收取,交学校财务,由学校计财处和继续教育学院核对后,按照确定的分配比例进行划拨使用.5,本办法至公布之日起执行.6,本办法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解释.
第二篇:江苏省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江苏省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全省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规范各类教育机构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为和教育审批机关的管理行为,维护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联合下发的《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和《江苏省非学历民办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试行)》、《江苏省民办学校招生广告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的法律规章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凡全省行政区域内,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和备案的以实施学前教育、考试辅导、继续教育等教育活动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以下简称教育机构),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地区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和配套政策,规划、指导、服务、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
(二)县及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机构的合法管理机关。在国家规定的职责权限范围内,按照分级审批、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机构。
第二章 办学许可证管理
第四条 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必须亮证办学,将办学许可证正本在办学场所上墙公示,副本由专人妥善保管。公办学校及其财政性拨款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将同意办学的备案批复在办学场所显著位置展示。
第五条 办学许可证(含同意办学的备案批复,下同)不得用作除开展教育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超范围的教育活动属于违规行为。复印件不得作为对外进行办学活动的有效证件。
第六条 办学许可证遗失,举办者必须通过媒体(报刊)办理遗失公告,15天内持遗失公告和申请补办许可证的报告、原许可证复印件等材料到审批机关办理补发手续。补办期间教育机构不得招生。
第三章 招生广告(简章)管理
第七条 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实行前置备案制度。各教育机构在招生宣传前15天报审批机关备案。同一内容的招生广告经备案后,在教育机构合法存续期间的有效期为六个月。本省教育机构跨地区发布招生简章和广告,必须持有教育机构所在地的市级教育审批机关审核后的招生简章和广告,报招生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外省教育机构来我省招生宣传,需经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办理手续,报招生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凡未办理跨地区办学备案手续的教育机构的招生,区(市、县)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权予以依法取缔。
第八条 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范围。凡教育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刊登、播放或自主散发的招生简章、广告、宣传材料等都属于备案范围。
第九条 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主要内容:教育机构名称,办学许可证号,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招生对象(范围),教学地址,经相关部门批准(或备案)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报名地点,联系人、电话等。
招生广告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内容必须真实、清楚,不得有虚假、许诺的内容,不能含糊其词,更不能夸大其词。
第十条 教育机构办理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需提交以下材料:
1.办学许可证副本或者批准办学文件的复印件
2.《办学招生广告备案表》
3.广告样稿
4.涉及有收费项目的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许可材料
外省办学机构需出具所在省教育行政部门同意跨地区招生的正式书面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 凡是跨区域(指县与县及以上区域范围,不含市区)设置教学点和教学分支机构的,均按设置新的教育机构的程序办理。
第四章 财物管理
第十二条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第十三条 教育机构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教育机构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
第十四条 教育机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每个会计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具有合法资质的审计机构依法进行财务审计。第十五条 教育机构组织中法定代表人、校长(负责人)和财会人员之间应实行亲属回避制度。
第十六条 教育机构必须按提留发展基金。提留办法、标准和用途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发展基金用于教育机构的建设、维护和教学设备的添置、更新等。
第十七条 公办学校及其财政性拨款教育培训机构的资产管理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收、退费管理
第十八条 教育机构收费的项目和标准由教育机构在取得收费许可资质后报物价部门备案并公示。并使用有关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该票据作学校收费和退费的凭证和依据。
第十九条 教育机构举办学习期限在一年以内(不含一年)的,可按学习期限收取学费、杂费(含住宿费,以下同);举办学习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应按学期或学年收取学费、杂费。不得跨学提前收费。第二十条 学生入学后因故要求退学退费的,须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阐明理由,出具有关退学退费材料和凭证。退学申请必须注明退学人的姓名、学习报名日期、交费日期、交费金额、所学专业、退学理由、本人签名,如未成年学生,还需要有其合法监护人的签名。凡培训学员出具合法有效的退学申请书和收费发票后,教育机构负责退学管理的部门应向退学学员出具签收字据,并在3个有效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同意退学的书面决定。
第二十一条 学校办理退费,按以下标准执行
(一)因学校刊登、散发虚假广告(简章)或其他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或校方造成的其他原因,学生要求退学退费的,学校须退还学生所缴纳的全部费用;
(二)学校开学前或学生出具武装部门的应征入伍通知书提出退学退费申请的,学校扣除报名费后,应退还学生所缴纳的其余学费、杂费(扣除一次性用品费用后,以下同);
(三)学校开学后,学生出具国家各级各类承认学历的院校的正式录取通知书或因重大疾病、意外伤亡、家庭特殊困难等正当理由提出退学退费申请的,学校按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扣除相应的学费、杂费及报名费后应退还学生所缴纳的其余学费、杂费。
(四)学校开学后,培训总课时进行到一半以内时(含一半)学员要求退学的,除报名费、书籍、资料费可不退外,培训机构应退还一半学费。超过一半的,不退费。
(五)学校开学后,学生在没有出具退学申请报告,没有提出请假申请的情况下不参加学习的,以旷课处理。其退学费用按第二十一条第四项的规定办理。
(六)凡是住宿的学员,在正常上课后中途提出退学申请的,其住宿费不退。
(七)学生在校期间因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等原因被学校作开除学籍处分的,学费不予退还。
第六章 变更与终止
第二十二条 教育机构变更有关内容,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变更举办者。由原举办者向原审批机关提出,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经教育机构的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同意,经原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原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交变更举办者的报告
2.变更后举办者的资质证明材料
3.教育机构决策组织(董事会等)同意的变更方案
4.原举办者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产、财务评估和审计后出具的审计报告
5.填写变更登记表
(二)变更学校名称、办学类型、办学范围。由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报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学校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交的变更报告
2.变更办学类型、办学范围还需提交与之相关的资质证明材料
3.填写变更登记表
(三)变更法定代表人。由举办者提出,在对原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财务审计后,经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同意,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举办者提交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报告
2.新拟任法定代表人的情况备案表及资格证明
3.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原法定代表人离任财务审计报告
4.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意见
5.填写变更登记表
(四)变更校长(负责人)。由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提出,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提交变更校长(负责人)的报告
2.新拟任校长(负责人)情况备案表及资格证明
3.填写变更登记表
如果校长同时是教育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即按变更换法定代表人的要求办理。
(五)变更注册地址。由举办者提出,报审批机关备案。提交如下材料:
1.举办者提交变更注册地址的报告
2.新注册地址的资质证明。自有场所的,须有房屋产权证,教学用房必须有消防安检证明;租用场所的,要有出租方的房屋产权证、双方租赁合同(协议),教学用房必须有消防安检证明;若租用中小学校舍作为办学场地的,还必须有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租用的证明
3.填写变更登记表
以上五项变更事项不可同时进行。如教育机构在六个月时间内连续变更
(一)、(二)、(三)项内容的任何二项,都应视作新的办学机构的审批。
第二十三条 凡经过变更项目的教育机构,应向审批机关提供办学许可证(正、副本),记录变更事项;如需要可更换办学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教育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终止其办学。
(一)根据教育机构章程规定要求终止,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法律、法规,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的。
第二十五条 教育机构终止,应当依法进行财务清算。
教育机构自行要求终止的,由教育机构组织清算;被审批机关依法撤消的,由审批机关组织清算;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而被终止的,由人民法院组织清算。
第二十六条 终止的教育机构,由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及印章,并注销登记。
第七章 督导检查公示制度
第二十七条 实行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教育督导检查公示制度。检查结果由省和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向社会公示。
第二十八条 经督导检查,教育机构在1年内未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的,视为停办。
第二十九条 不接受督导检查,或者连续2次教学质量督导不合格的教育机构,按停办处理。第三十条 停办手续参照终止办学办理。
第三十一条 社会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举办教育机构的,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办学,并在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依法取缔。凡有过违规办学行为的,二年内不得申请办学,如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终身不得申请办学。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由江苏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二○○六年四月五日
第三篇:非学历教育学生管理办法
一、非学历教育学生的定义
非学历教育的学生是指未正式取得本校学籍,但经过学校同意,报名参加本校网上课程学习的学生。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在职人员自我完善、提升自身社会竞争能力的需要,学院开设了课程进修、单科选修、专业进修等非学历教育。
二、学习期限
课程进修生:总的学习期限最长为六年;
单科选修生:自课程开通之日起,每门课程的学习期限最长为两年;
专业进修生:总的学习期限最长为两年。
三、交费与注册
(一)交费
为确保交费工作的准确无误,提高工作效率,学生应严格按照学院及各教学服务中心通知的交费时间及交费方式及时完成交费,为自己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课程进修学费=选修课程的学分总和×每学分学费标准
单科选修学费=选修课程的学分总和×每学分学费标准;
专业进修学费=本专业进修课程学分总和×每学分学费标准。
学生首次交费时,须确保所交纳的学费不少于实际选课所发生的费用,若须订购教材,则须预交教材费200元。
学院在学生结业时退还学生剩余的学费和教材费。
(二)注册
非学历教育学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注册。
非学历教育学生由学院发给相应的进修生证或选修生证。
四、课程管理
非学历教育学生不予办理课程免修、免考、代修。
首次选课时必须选修《网络学习指南》这门课程。该门课程不计学分,不收学费。课程考核采取客观题网上提交的方式,正确率达到80%为考核合格,学生可反复提交答案直至考核合格。学生必须在第一次课程考试预约前通过该门课程考核,否则不能进行预约考试。
专业进修生须一次性选课,并参照专业进修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自主决定是否选修先修课,并决定是否参加这门课程的考试。参加先修课的学习,可以不参加考试,但需要缴纳学费。先修课与取得专业进修结业证书无必然联系,其教学方式与其它课程相同。
非学历教育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要求和考试管理办法等与学历教育相同。
五、成绩(学分)转移
非学历教育学生可申请转为我院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申请转为学历教育学生,必须符合或取得我院高等学历教育的入学资格,学籍从正式录取为学历教育学生时算起,学习期限即按学历教育要求执行。
非学历教育学生在录取为学历教育学生后,其被录取前在本院取得的学习成绩(五年内有效),符合录取后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可直接获得承认。不符合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可以继续以单科选修的形式学习,学习期限自课程开通起两年有效。
六、非学历教育学生结业办理及证书颁发
(一)证书
课程进修生参加本校网上课程学习,所学课程经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单科成绩合格证;
单科选修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选修课程的学习并且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单科合格证书;
专业进修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专业进修计划全部课程的学习并且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专业进修结业证书。
(二)结业办理
非学历教育学生单科合格证书和专业进修结业证书的申请和办理时间,与学历生一致,为每年的二月和八月。具体办理时间请关注学院通知。
第四篇:电子科技大学非学历教育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有关非学历教育管理的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学校在科研、教学方面的优势,更好地规范我校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班的管理工作,使我校的非学历教育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本着“推进启动、周到服务、规范管理”的原则,注重社会需求,以集中宣传,保证质量、统筹规范、调动积极性、增加办学活力为目的,进一步整合全校各类短期培训,规范我校各类非学历教育的管理工作,逐步建立电子科技大学非学历教育品牌。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校内各单位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资源独立或与其他单位合作举办的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班。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层次的非学历教育,出国留学前的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非学历成人教育,非学历远程教育及其他层次与类型的非学历教育的各类短期研修班、各种考试辅导、进修班、证书班、补习班、岗位培训、职业培训班、技能培训班等。
第三条学校对校内各单位开展的非学历教育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其中,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管理工作归口研究生院;本科第二学位办班的管理工作归口教务处;其他各类非学历教育办班管理工作归口继续教育学院。
第四条校内各单位开展的非学历教育,在每期开办前,都须向归口管理部门履行申办手续,其中涉及国(境)外人员的培训或需要与国(境)外机构合作办班的须事先向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审核、备案,接受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指导管理。
第五条各单位在开班的前两周,在归口管理部门领取并填写《电子科技大学非学历教育培训班申报表》(附件2),送归口管理部门审批,合作办学的须提交协议书原件。凡未履行申报手续的各类办班,学校一概不予承认,并追究相关部门及负责人的责任。
第六条各办班单位的各项收费须向学校收费管理小组申报,到校计划财务处立项,按学校规定列支经费。与校外合作办学的各类协议(合同)中的收入分配比例须依照学校相应文件,保证学校利益。办班结束后,办班单位填写“电子科技大学收入分配结算表”,报送校计划财务处按照相应 规定进行结算。
第七条各办班单位开展招生宣传,应遵守国家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并将宣传材料报送归口管理部门备案,归口管理部门利用统一的宣传平台协助宣传。
第八条各种非学历教育以办班单位自我管理为主,全面负责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需配有专人负责管理。办学单位在开班前必须将教学计划报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教学计划、培训大纲严格执行,不得无故中途终止办班。安排好任课教师,加强教学管理,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为保证培训质量,归口管理部门应对各办班单位进行检查监督,检查内容包括教学管理、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质量、考核情况、收费等方面。
第九条各类非学历教育班的证书发放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本校证书由归口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统一发放。办班结束后,办学单位将《电子科技大学非学历教育培训班学员信息登记表》(附件3)及有关材料送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备案,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培训班种类颁发相应的证书。其中: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培训证书由办学单位负责办理,归口管理部门给予协助;硕士、博士学位证书和研修班证书由办班单位申报,研究生院负责审核发放;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由办班单位申报,教务处负责审核发放;各种等级、认证证书由办班单位负责申报,继续教育学院统一办理;非研修班的各类结业证,职业培训或技能培训证书由继续教育学院审核,报主管校领导同意后,由学校统一发放;成绩证明书由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发放。根据需要,办班单位可在相应证书上附章。
第十条各办班单位应加强对教学资料档案的管理,归口管理部门提供证书网上查询。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和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干部培训、考察、学历教育管理办法
干部培训、考察、学历教育管理办法
根据XX发〔XXXX〕XX号和XX发〔XXXX〕XX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中心大力推进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进程,引导、鼓励和规范干部积极参加培训、外出考察、在职学历教育,提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中心各工作岗位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基本原则
第一条 鼓励、支持干部职工(在编公务员、事业人员、工勤人员)在职培训、考察、学历教育到有关院校深造。
第二条 干部培训、考察、学历教育是指干部进入工作单位后接受党校(行政学院)、国民教育院校等国家承认学历院校的大专、本科、研究生等班次的教育及与单位业务性质相关的行政机构学习、考察。
第三条 干部培训、考察、学历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按需参学、专业对口、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加强对干部培训、考察、学历教育的领导、管理,妥善安排学习人员、时间和经费,处理好工学矛盾。
第二章 学习教育方式
第五条 干部培训、在职学历教育(函授)学习两种方式。
第六条 干部外出考察分:市级及以上部门、区政府及区级部门组织、中心业务性质安排三种方式。
第三章 参加培训、考察、学历教育的条件
第七条 干部申请培训、考察、学历教育,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好,政治立场坚定;
(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三)工作勤奋、踏实、业绩突出;
(四)自觉遵守党纪国法;
(五)符合招生、报名工作中规定的具体条件。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学历教育:
(一)受党内或者行政警告处分不满一年;
(二)年终考核被评定为不称职等次不满一年;
(三)有违纪违法行为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四)有其他不宜参加学历教育情形的。
第九条 除特殊情况外,参加学历教育毕业后一年内不得参加同一学历不同专业的学历教育。
第四章 审批
第十条 报名参加培训、学历教育的干部,须由个人提出申请,征得所在科室和分管领导同意,报主任办公会审批。
第十一条 参加外出考察学习的干部,由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
第五章 奖励措施和奖励程序
第十一条 提倡和鼓励干部参加在职函授学历教育,原则上不予审批学历教育脱产学习。
第十二条 学习期间,参加学习人员工资按规定正常晋升,相关补贴按单位在职人员标准全额发放。
第十三条 学习期间,工龄连续计算。
第十四条 奖励机制,具体标准如下:
(一)学历教育专业与工作相关,以年为单位累计请假
不超过15(含15)个工作日的,同时是在本单位工作期间经批准同意报考的,学历教育毕业并通过验证合格后,取得研究生学历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取得博士学历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0元。
(二)本单位鼓励在编干部职工自学成才,自学专业与工作相关并经中心主任办公会同意报考的,取得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中级职称给予一次性奖励3000元;高级职称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同时证书交由单位保管。
(三)在学历教育期间,请假参照中心请销假制度执行。第十五条 符合奖励条件,但存在下列情况的,不予奖励。
(一)学习期间,考核有一年以上(含一年)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因违反规章制度被学校通报一次以上(含一次)的;有违纪违法行为的。
(二)在学习期间,调出本中心工作的。
(三)在本中心工作未满三年即调出的。
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十六条 组织安排的培训、考察学习费用由中心财务全额报销。
第十七条学历培训教育中,经中心主任办公会研究同意报考,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相关,且以年为单位累计请假不超过15(含15)个工作日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学费由中心财务全额报销;所学专业与工作无关,但又经中心主任办公会研究同意报考,且以年为单位累计请假不超过15(含
15)个工作日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学费由中心财务按50%的比例报销;毕业证书经权威部门验证后再报销学费。原则上,以年为单位累计请假超过15(含15)个工作日的,不予报
销学费。
第十八条学历教育经费必须是在中心工作期间参加学习并毕业,且在中心工作满三年及以上予以报销。学员持毕业证书及原始发票到综合科初审,经主任办公会审核后符合报销学费条件的,由中心财务科按照报销比例将其兑现。学员不能提交学历证书及原始发票的视为放弃,不予报销。
第七章 学历学位验证
第十九条 参加学习取得的学历(学位),由相关有权部门审验证书。
第二十条 未经审验的学历证书,其学历一律不予认可。
第八章 学历待遇
第二十一条 经审验确认学历的干部,按本办法相关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第九章 档案管理
第二十二条 干部的学籍档案,是干部学历的原始证明和晋升职称、职级以及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干部的学籍档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关部门负责归入干部个人档案。
第十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由中心综合科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提交中心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