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总结

时间:2019-05-13 11:3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总结》。

第一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总结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总结

今年10月中旬,按照新[2007]21号文的要求,我局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的有关组织工作,做到“三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收到预期学习效果,增强我局公务员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我局十分重视本次突发公共

事件应急管理全员培训工作,安排分管政工的局领导负责发动和组织培训工作。利用局务会议,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文件,使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理解本次培训的意义,充分认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明确本次培训的基本要求,从而加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组织到位,积极参与。为保证培训的实效,我局落实有关组织工作:一是及早做好安排自学和集中培训的安排,对学习人员的业务工作适当调整,保证学习时间;二是做好《公共危机管理》等学习资料的订阅,一手一份,三是每期集中辅导学习都安排一名局领导带队,并做好考勤检查。经检查,三期集中培训未有出现缺勤;四是认真组织好考试,要求培训考试卷交由分管领导检查,再上交由办公室统一上交,保证考试质量。

三、学习认真,效果良好。通过提高认识,落实有关措施,加强了培训的实效,使我局公务员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初步掌握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基本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00七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总结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总结

今年5月中旬,按照…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方案要求,我区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的有关组织工作,做到“三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收到预期学习效果,增强了我区公务员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我区十分重视本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全员培训工作,安排分管应急的区领导负责发动和组织培训工作。利用各种会议,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文件,使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理解本次培训的意义,充分认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明确本次培训的基本要求,从而加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组织到位,积极参与。

为保证培训的实效,我区落实了有关组织工作:一是及早做好安排自学和集中培训的安排,对学习人员的业务工作适当调整,保证学习时间;二是做好《公共危机管理》等学习资料的订阅,一手一份,三是每期集中辅导学习都安排一名区领导带队,并做好考勤检查。经检查,三期集中培训未有出现缺勤;四是认真组织好考试,要求培训考试卷交由分

管领导检查,再上交由区应急办办公室统一整理,保证考试质量。

三、学习认真,效果良好。

通过提高认识,落实有关措施,加强了培训的实效,使我区公务员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初步掌握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基本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抓好应急管理工作。

——完善预案。应急预案建设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从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认真做好和完成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发布工作,做好相关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不留空档,形成从州到县、到乡镇、到基层单位没有断层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构建体系。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首先,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各级人民政府要在政府值班室的基础上,组建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其他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实际,组建或明确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其次,努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公安、武警、民兵预备役以及驻军的骨干作用,共同完成好各项应急任务;按照一队多用和一专多能的原则,重点抓好公安消防、矿山、安全、化工等专业队伍建设,根据行业和区域特点组建专家应急队伍和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注重加强应急队伍的培养和训练,着重提高现场快速处置能力。

——健全机制。健全的机制是保障应急管理工作健康正常运行的坚实基础。要突出三项机制建设:一是健全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检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认真开展风险调查和隐患分析,排查危险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把灾害与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大应急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力度。依托政府系统网络资源,整合公安、防汛、卫生、气象、人防等专业信息系统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网络。三是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各级各部门的横纵联系和协调配合,明确各方职责,确保遇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强化纪律。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必须保持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一要强化应急值守纪律。要选配政治可靠、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充实应急值守工作队伍;建立健全应急值守工作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守制,确保信息及时畅通。二要强化信息报告纪律。及时、准确地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是搞好应急处置工作的前提。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程序,凡属报告范围的突发公共事件,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和要求上报,不得迟报、漏报、误报、瞒报;建立信息报告责任追究制度,对没有按照要求上报信息的,严格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人员责任。三要强化信息发布纪律。凡发生突发公共事件,都要积

极主动、及时客观发布事件信息、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帮助群众消除和化解恐慌情绪,避免发生猜测性、歪曲性报道。

——加大投入。投入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保障。各级政府要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健全应急资金拨付、监管制度。开辟多元化的市场筹资方式,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资金投入机制,研究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办法。加快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尽快改善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调拨和配送体系,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

——深入宣传。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动员和依靠群众,让群众积极有序地参与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来。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大力宣传有关应急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等知识,积极推广应急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社会普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公众参与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努力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我国进入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时期。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在应急管理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地方政府处在应急管理的第一线,它的执行力强弱直接决定着突发公共事件能否得到快速、有效、妥善的解决。有效的应急管理,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政府对社会的有效治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应急管理体制。2007 年 11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生效。可以预见,应急管理能力将成为评估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发展特点与地方政府执行力

我过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也是突发公共事件的多发期。当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出引发因素多、波及领域广、种类多、破坏性大的特点。

(一)引发因素多

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因素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许多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导致各种矛盾逐渐显现并不断激化,如果不能正确的处理各种矛盾,就有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

(二)波及领域广

不仅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并且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也发生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各种贪污腐败案件的发生,由于企业改制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由于贫富差距拉大的导致的负面效应等。可见,突发公共事件涉及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方面。

(三)种类多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复杂,突发公共事件种类日益增多,除了传统的突发公共事件如各种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外,还有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恐怖主义、环境安全等非传统的突发公共事件。

(四)破坏性大

各种突发公共事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显然,能否正确应对和及时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是对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重大考验。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地方政府必须提高其执行力。

二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执行力不足的表现

我国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存在许多不足,政府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法律的规范下政府才能以高效的执行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在具体执行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失职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惩戒。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履行了其职责,对于应急管理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问责制的实施强化了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但是我国目前的问责制主要是同体问责,是党内对其党员的问责和行政组织对其行政官员的问责。相对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等对党员和行政官员的问责,同体问责缺乏持续性和力度,地方政府也就缺乏相应的政治压力。

(二)公共危机防范意识不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8 年初冰冻雨雪灾害给南方各省造成严重损失。除了超常的低温天气和南方特有的湿润空气,地方政府对天气的恶劣程度没有做足够充分的应对准备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突发事件特别是如2008年初那样的冰冻雨雪灾害的产生并非是一种常态,并且发生的几率比较小,因此地方政府的缺乏相应的危机防范意识,疏于防范,只有在危机发生后才被动的应付突发事件。从理论上来讲,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当以预防为主,许多地方政府也制

定了一些应急预案,但是实际操作却往往不尽人意,目前的各种应急预案大多是以事后救助为主。

(三)应急管理机制不科学

目前我国在应急管理中,仍然主要采取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分部门、分灾情的救援体制和管理模式。这种专业化地管理模式有它的优点,有利于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但是,现代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不仅限于某一个领域,而是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具有复杂化的特点。由于没有建立起处理不同危机事件之间的协调机制。在应急管理中,往往没有马上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统一力量,也不能及时有效配置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救灾资源。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政策不能很好的加以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应对各个突发事件的执行力。

(四)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

一个健全的危机应对体系,应当是由以政府组织为主力和主导、以社会非政府组织为辅助两大部分组成的。但是在这次冰灾中,主要依靠的是政府和军队的力量,非营利组织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动员起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社会公众更多地倾向于依赖社会力量。面对雪灾,一些非营利组织行动起来了,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志愿者也积极行动起来了。但这些善举,还没有形成能够自动应对危机、高度组织化的力量。

中国目前与现代化生活和生产相适应的政府转型和社会组织建设还处在起步程,对规模化的民间善举如何组织还没有制度性安排,社会自助组织还相当弱小,许多志愿者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参与抗灾救助中去,“强政府———弱社会”的历史格局也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但是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的力量不可能第一时间覆盖到所有方面,更不能深入在各个方面细致入微。

三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执行力的提升途径

地方政府加强突发事件管理,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对于民生安全和国家政权稳定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针对目前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

(一)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

在应急管理中相关法律不健全,使得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的具体操作和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尴尬局面。也容易出现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过大,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不作为的现象。通过法律的完善,约束地方

政府的权力,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防止地方政府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名义,随意损害公民的合法权利。同时,政府以外的各种组织机构如社会媒体、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以及社会公众对地方加强监督力度,改进监督方式。以此增强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二)培养良好的危机意识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领导人缺乏危机意识,认为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世界各国联系进一步加强,全球气候变暖使极端天气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危机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公共危机的突发性更强、破坏性更大、牵涉性更广,这就要求地方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只有具备了应对危机的意识,才能做到危机来临时沉重、冷静地应对。

(三)建立科学的应急管理体制

改革现有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程度和自己的能力,调用可利用的应急资源。不能单独解决危机时,可以向上级政府或同级相邻地方政府求助。对突发事件的防止和处置要建立一元的应急管理模式,实行一元化领导、决策、组织、协调、指挥,将原来属于各只能部门的决策权、指挥权集中到同级人民政府,从而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多部门协同的综合突发事件应对模式。既能够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专业优势,又能有效应对现代社会复合型的突发事件。

(四)充分动员社会力量

虽然政府在资金、人员的投入以及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等各方面,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政府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应充分动员和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社会力量补充政府应急力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可以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应及事务,建立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参加的应急组织系统。实现政府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第四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问答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问答

1.什么是应急管理?

答: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全过程的管理。应急管理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及应急保障等内容。应急管理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

2.什么是突发事件?

答: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3.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4.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5.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6.社会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7.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8.应急预案如何分类?

答:应急预案可分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

9.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如何划分?

答: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10.什么是应急平台?

答:所谓“应急平台”,是指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多方面功能,是实施应急预案:实现应急决策指挥的载体。

11.什么是“3S”技术?

答:“3S”技术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简称。“3S”技术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应急决策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第五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讨论稿)

为建立健全公司)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切实提高保障公司的安全运营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将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指导精神和盐田港集团公司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遵循原则

1、以人为本。保障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

2、以防为主。有效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是应急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建立住处报告与响应机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尽一切可能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对无法防止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尽可能避免其造成恶劣影响和灾难性后果。

3、依法规范。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指导,与有关政策相衔接,规范公司突

发公共事件预案和公司控股企业应急预案,确立统一领导、责任到人、反应及时的处置方式。

4、分级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公司控股企业负责处置在其企业范围内

发生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和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公司负责处置本部发生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由区、市两级政府和有关机构统一指挥和处理。

分 类 和 分 级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本地区甚至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有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公司范围可能发生公安厅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暴雨、高温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火灾、爆炸安全事故等。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事件等。

4、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群体事件、重大刑事案件等。

突发公共事件分级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公共事件原则上划分一般(Ⅳ级)、较大(Ⅲ

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四个等级。

1、一般突发化共事件是指事态比较简单,仅对公司或公司控股企业局部范围内的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经营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可财产损失,但只需要公司或公司控股企业协调相关部门就能够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2、较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比较复杂,对公司可公司控股企业较大范围内的财

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染等后果,需要事发单位向上级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

由市相关专业应急机构业务指导就能够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复杂,对包括公司或公司控股企业在内的较大范围的社会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需要报告当地政府专业应急机构或相关单位联合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4、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非常复杂,对深圳市政治稳定、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需要市处置突发事件委员会统一协调、指挥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级预警,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蓝色预警(Ⅳ级):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2、黄色预警(Ⅲ级):预计将要发生较大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3、橙色预警(Ⅱ级):预计将要发生重大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4、红色预警(Ⅰ级):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蔓延。

组织机构和职责

1、总经理办公会是公司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领导机构,主要职责是:协调制定公司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和实施办法;指挥和处理公司本部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协调和处理公司和公司控股企业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和较大突发事件;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参与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的处置;协肋调查和处理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公司控股企业成立相应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领导和指挥机构。主要职责是:制定与完善其企业突发公共事件的专项预案;及时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等级与预警级别,启动相关预案,组织指挥有关方面力量参与处置工作;开展专业应急演习和应急宣传教育等工作。

报告和响应

1、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是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监测和报告的日常工作机构;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是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信息监测与报告的工作机构。公司各控股企业应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监测与报告,对突发公共理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公司及控股企业应通过强化值班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监测人员、完善监测网络等途径,收集在本单位区域内处和境外本区域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3、公司本部预计将要发生一般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接到报告的单位(如总经办或安委办)应立即向公司安委或总经理办公会汇报,决定是否发出“蓝色预警”和启动相应的专业应急预案;公司控股企业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应报告公

司有关领导。

4、公司本部预计将要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接到报告的单位(如总经办或安委办)应立即向总经理办公会汇报,决定是否发出“黄色预警”和启动相应的专业应急预案,同进向集团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公司控股企业预计将要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在启动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应报告公司领导和集团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5、公司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立即各集团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再由领导小组统一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报告要求按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6、公司及控股企业应公布报告单位的电话,方便所在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众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基本响应程序

突发公共事件所在单位作为第一响应责任单位,应在事发后15分钟内启动先期处置办法。30分钟内有关人员赶现场开展警戒、疏散群众、控制现场、救护、抢险等基础处置工作;第一响应责任单位收集现场动态信息,对初步判定属于重大或特别重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在事发30分钟内分别向相关专业应急机构或区政府、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完毕后,公司和控股企业应能时研判,适时决定应急工作结束,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性质及工作需要,开展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收集污染、清理现场、卫生防疫、保险理赔、法律援助等善后处置工作。

调查和总结

公司或控股企业应成立调查评估组,在善后处置阶段对事发原因、处置经过、损失、责任单位奖惩、援助需求等做出综合调查评估,并及时将调查评估报告总经理办公会或控股企业的领导机构。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公司或控股企业对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瞒报、漏报、迟报信息及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应急保障和宣传教育等

公司和控股企业应加强平进的应急物资、通讯、医疗、交通、气候信息、人员、紧急避难场所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准备工作,深化劳动和社会保险保障。加大宣传教育、培训的力度,让广大干部和员工学习和理解突发公共事件预案,掌握避险、互救、自救、减灾、逃生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制定应急演习方案、计划,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合成演练和协同演习,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下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大全)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管理和实施方案,适用于指导有人员密集场所的物管中心(处)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工作。2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1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为科学、有效地处置我校突发传染病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传染病事件造成的......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街道应急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如何预防,如何快速......

    市公路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结(精)

    市公路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结 市公路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广东省交通厅《广东省交通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

    乡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托古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处置我乡辖区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突发......

    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为保障社区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省、市、县突发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总则1.1适用范围本预案......

    村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为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完善村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措施,遵照江埔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指示要求,结合......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含五篇)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精选6篇)在学校抑或是社会中,保不准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那么大家知道应急预案怎么写才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