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统计教育培训模式探讨(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11:4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技术统计教育培训模式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技术统计教育培训模式探讨》。

第一篇:网络技术统计教育培训模式探讨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改变着传统,也必将引起教育培训从外延到内涵的深刻变革,给教育培训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创新统计教育培训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试图以终身教育理念、成人学习理论为指导,依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对构建开放的统计教育

培训模式加以探讨。

一、对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的认识

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社会功能,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期,才逐步成为很多组织的一项常规活动,成为开发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本文所称的教育培训,是指以成人为对象,以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或取得职业资格为主要取向的学校后教育培训。

培训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培训观念、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培训活动的稳定结构形式。培训活动包含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教师、教材和媒体等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称为培训模式。

网络技术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高性能计算机、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并按需获取信息。

网络技术与教育培训相互融合,传统的培训模式、理论乃至体制需要进行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是以统计从业人员为中心,以先进的培训理念为指导,网络为环境,在线学习为特征,将学员、教师和培训者组成网络化的学习组织,注重学习的效率,强调发挥学员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进行自我指导的学习,并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统计工作中去的教育培训模式。

二、创新统计教育培训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目前的统计教育培训大多仍是单一的面授培训,培训对象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集中面授。培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训部门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性;二是培训教师的个人魅力、业务水平和责任性;三是学员的构成特征(年龄、受教育程度、职务、阅历等)。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培训对象的差异性。统计教育培训的对象均为成人,他们在构成特征、工作压力、工作可离度,甚至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差异很大,对教育培训的认识和需求也就千差万别。培训对象(统计从业人员)兼职多、流动性强的现象也十分突出。依然延用传统的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集中面授形式,忽视了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因素,容易使培训流于形式。

2.培训过程的短期性。在职成人培训决定了培训只能是短期的。学员从工作到培训的过渡期短,不利于对培训内容的消化、吸收。

3.培训师资的动态性。在师资上,统计教育培训往往是一事一聘,教师多为兼职,他们在教育培训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大多数还缺乏相应的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4.培训主体的多元性。有些地方,培训是以统计机构牵头,委托院校或中介机构具体承办方式实施的。培训主体的多元性往往会导致多头利益,继而影响培训效果。

5.培训内容的狭窄性。目前,统计教育培训的内容大都以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配发的教材为基础,以统计实务为主,选择范围有限,有些地方已连续多年培训选用同一教材。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业务水平较高或从事统计工作年限较长的学员易对培训产生厌倦情绪,也限制了他们了解、追踪统计领域新成果、新知识的意愿。

以上分析说明,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创新统计教育培训模式非常必要。基于网络技术的培训模式有助于弥补目前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一些缺陷。

(二)可行性分析

1.计算机及宽带网络应用已经走进广大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据统计资料[1],**省200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计算机分别为73.8台和19.4台,同比增长13.9%和35.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2],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其中宽带网民2.14亿人),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网民中,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到40.3%。网民每周上网时长均值为19小时。网络教育应用使用率到达18.5%,说明网民对于互联网教育培训等深层次应用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大幅度提高。这些都表明,实施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

此外,随着ipv6网络从试验性网络逐步走向实用以及以博客(blog)和维基(wiki)为典型代表的web2.0的广泛应用,给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留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近几年各地参加统计教育培训人数和统计从业资格考试人数逐年上升的事实表明,各级统计机构对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在提高,统

计从业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在增强,创新统计教育培训模式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3.统计系统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工程建设,硬软件条件和网络设施条件有明显改善,应用水平极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既精通统计业务又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骨干力量,为各级统计机构开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提供了较好的人力和物力保障。

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远程开放教育项目(成人学历教育)已多年,现已通过教育部的总结性评估。目前,全国各级电大基本上以该项目为主要业务。将该项目与我们研究的对象相比较,我们发现两者在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和技术层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说,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培训模式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三、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的实现

构建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培训运作机制的重建,各级培训部门、教师作用的再定位和利益再分配,培训部门、教师与学员三者关系的调整,以及与运作机制相配套的应用系统功能设计等诸多因素。

系统框架(见图1)反映了教育培训的参与者与主要活动间的内在关系。其中虚线所围部分是由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程序代码和教学资源等组成的应用系统及其可扩充的功能模块。应用系统以省或具备条件的市为单位构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功能实现在技术层面已不存在任何问题,不再展开。这里主要对前面提到的其他方面加以探讨。

(一)培训部门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创新统计教育培训模式,培训部门首先要摆脱每年发个通知,办几期培训班的传统定势,工作思路和主要职责也要随之调整。按照统计教育培训部门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目前直接承担培训任务的市、县级统计培训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围绕统计工作中心任务,结合本地在各项统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和统计机构业务部门中开展调研,了解他们对统计教育培训的需求,向第二类建议;结合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掌握本地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和变动情况,建立、维护培训档案数据库;宣传发动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第二类是履行教育培训组织指导和协调职能的省级或具备条件市级培训部门,其主要职责是需求分析与论证、制定培训政策(包括编制培训规划、教学目标、考核标准和教师评价标准等)、组织开发教学资源;教师培训;应用系统的技术保障和功能优化;听取第一类培训部门、教师和学员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服务与管理。两者之间以共同的利益为纽带,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共同促进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和谐发展。

(二)培训教师的作用

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下,教师的讲课作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流媒体为代表的各种课件。因此,有条件在更高的层次上聘请一批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统计理论,了解统计实务,责任性强的优秀教师参与到统计教育培训的各个环节。他们的作用不仅仅是备课、讲课、参与开发教学资源,更主要是起到引导、启发、监控学员学习的指导作用,工作重心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和博客等现代技术手段,指导学员自主学习,开展个性化辅导,及时解答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员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统计工作。这是培训教师的首要职责;二是调动学员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发挥统计教育培训应有的作用;三是注意收集学员对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和建议,以及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向培训部门反馈,以便培训部门不断改进工作。

(三)学员的任务

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下,学员成为教育培训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培训活动中不再是一个被动者、被管理者,他们的培训意愿、学习习惯都可以得到尊重。对他们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按照有关的教育培训法规和政策,在一个培训周期内,完成规定学时的在线学习,参加考核。这样,学员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作需要,自主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随时学习。学习中(甚至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可以实时或非实时地向教师请教,寻求帮助。学员之间可以在网上讨论和评价所学知识,相互交流实际应用的体会,共享经验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将感到他们是在“拥有”知识而不是仅仅参加培训。

(四)应用系统管理功能构思

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实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运作机制做保障。在系统框架构建时,要将运作机制作为应用系统的核心融入到应用系统的功能设计中,实现培训部门承担的大部分事务性工作交由应用系统自动完成。

1.学员培训档案数据库管理。学员培训档案数据库是应用系统的基础,它记录学员的基本信息、历次培训情况、考核结果等数据。初始建库时,可以导入现有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数据库数据。首次参加培训学员的基本信息在报名注册、缴费模块自动采集,添加到数据库中。学员参加在线培训后,各环节产生的数据均记入数据库。

2.学员学习过程动态跟踪、监控。主要功能是通过跟踪、量化学员的在线学时、访问课程次数、考核等过程,并将结果记入培训档案数据库。对在一个培训周期内未按规定参加培训的人员或培训学时不达标或未通过考核的学员,系统自动生成通知单,以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形式告知他们。

3.教师评价。跟踪、量化教师的在线时间、答疑响应速度,作业批阅响应速度等,以此作为教师评价的一项客观依据。培训部门据此,并结合学员对教师的主观评价意见,最终给出综合评价和整改意见。

4.学员考核。从学习内容的设计开始,结合教学标准,系统中嵌入单元化的作业、自测和考核模块。学习过程中,学员按要求在线完成作业或自测,系统自动批改或转发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自选课程学习后,学员方可参加在线考核。系统根据学员所选择的学习内容,从试题库中随机选择试题生成试卷,学员在线答题,系统自动判卷(非标准化考题自动转发教师批阅)、评分,记入学员培训档案。以此保证培训的质量被社会和行业认同。

5.统计分析。根据学员参加培训各环节产生的数据,对课程选择、访问课程次数、平均学时、最多(少)学时、平均在线时间、最多(少)在线时间、在线间隔时间、作业、自测和考核成绩等反映学员学习意向、习惯、效果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培训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开展调研、论证,修订教学目标,为学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6.在线报名注册、缴费。在线报名注册是建立学员基本信息和培训档案数据库的基础。首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员需在线输入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从业资格证书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密码等基本信息。以后学员凭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和密码登录参加学习。学员通过系统内嵌的网上银行支付平台支付培训的各项费用,收据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到培训承办单位领取或邮寄到学员指定的地点。

7.在线交互平台。在线交互是教师指导学员自主学习、个性化辅导的主要途径,也是培训部门受理学员投诉和咨询,开展在线调查的主要途径。

8.自动邮件或短信服务。根据培训规划和各位学员参加培训的具体情况,应用系统自动发邮件或短信通知学员。它是培训部门的宣传发动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有效手段,具有人工投入少、费用低、快捷有效的优点。

四、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的优势

与现行的培训模式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1特征

现行培训模式

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式

培训过程

间断性的培训过程

持续的培训过程

学习方式

学员不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只能被动接受培训内容

学员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差异化学习

教学模式

以培训者为中心

以培训对象和培训者为中心

培训理念

一次性培训

长期培训,有助于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时间、地点

必须集中时间,在指定地点培训,易产生“工学矛盾”

可以自主灵活选择培训时间,也可以选择培训地点

培训资源

由培训者提供,途径单一;内容更新不够及时

可汇集、整合全社会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内容丰富;更新及时

成本费用

教材、差旅、住宿、场租等费用

可以节省

反馈

只有集中培训阶段可面对面交流

网上实时或非实时答疑;学员相互交流

此外,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培训模式的实现,除了具有提高统计教育培训绩效和质量的直接意义外,还会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从业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有助于减轻相应的负担。在统计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下,通过实施新的教育培训模式,可以节约有效工作时间和必要的行政成本,从而减轻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部分负担,促进统计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有助于提升统计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下,信息与资源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载体和内容的整合,形成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双向开放的系统,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学员必须经历获取、分析、评价、提炼、利用和表达信息的过程,这样才能将信息与资源转换成知识,实现自我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员的信息素养随之提升,计算机应用水平也为之提高。

(三)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培训模式适用广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的从省级开始逐级向基层延伸的培训模式或成为现有培训的十分有效的补充。

实践中,创新统计教育培训模式并使之有效运行,还需要强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持。特别是应用系统建设需要有较大的财力和人力投入,进行经常性的维护。由于教师与学员空间分离,再加上目前师资力量有限,教师作用的发挥很容易成为薄弱环节。因此,教师的选聘和培训等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需要加强,要得到各级统计机构业务骨干的支持和配合。

第二篇:浅析网络技术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使学员能够采取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学习的目标,使教学信息双向化,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信息社会,军事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未来战争对军事人才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开始进入多媒体发展阶段,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普遍使用将带来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之可以逐步表示图象、动画、声音、视频,使得丰富多彩的世界都可以模拟仿真,可以出现虚拟的世界,几乎所有具体学科的研究对象都可以实际表示,故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是教育技术在知识表示方面的重大突破。

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与以往任何一种先进媒体的应用相比,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更深刻的改革,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多媒体信息对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的虽然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员需要领会,在脑中努力拼凑,去重现客观存在,这是相当困难的过程,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就可直接把现实世界表现出来。例如,宏观的宇宙世界、微观的物质结构,如用语言描述,得到正确的概念对教学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但在今天的多媒体时代,可以使用模拟仿真,使内容、结构变得非常直观、容易了解。

1、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众所周知,人类的感知行为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着三种不同的形态。多媒体信息可以方便地适应不同个体在认识形态上的种种差异,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以往形式单

一、直线展开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员学习的兴趣,更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但是,仅通过单一渠道所吸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实践证明,同时通过视觉和听觉所获取到的信息最容易被人接受而且容易记忆。可见,从增进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角度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是何等的重要。而多媒体系统完全提供这种学习环境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器官的功能。如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图象、动画、视频可以作用于视觉;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可以作用于听觉;一致的界面,友好的交互式操作则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眼、耳、手等器官的协同作用。

2、用信息的多维化来满足思维的多维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人们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以及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即: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和培训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当人类进入新的知识领域,这种二维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而多媒体技术为人类的多维思维提供了一种能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表达和处理的最佳技术和方法。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使学员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多维动态方式,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3、全方位的多媒体信息有利于实现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主要引入的是多媒体的概念和方法,目的是将多维的教学媒体信息用于超媒体结构实施有效的组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便于控制,易于控制的特点,使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去引发学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满足个体化的学习要求。这种媒体和电脑的完美结合,可以促进人类感官与想象力相互结合,以全方位的立体空间产生出前所有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灵感。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其它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双向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官为中心的,教官面对面地向学员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学传送的信息也是单向的,例如:电视录象,它们虽然都能实现同时表现文字影象、声音、画面等多种功能,无法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交流。

教官难以准确,全面地掌握学员练习的全部情况,及时提醒个别辅导;再者,难以做到在上机的学员之间,教官与学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是上机操作成了学员自己的活动,教学工作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如果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不仅能实现学员与计算机之间交流,还能实现学员与学员之间、教官与教官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官在总控台上能及时了解每个学员上机操作的具体情况,了解学员的思维活动,调解教学过程,同时利用双响交流功能进行学员之间的对话、经验介绍及教官对学员的辅导,也可让学习方法得当、学的较好的学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所有学员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必须与教学理论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教育远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与复制,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是一个各具侧重、相互联系丰富多彩的整体。我们认识它的初级阶段,用感官直接反映,把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直接影射成感性认识,但这还很不够,为了使认识深化,需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需要经过抽象、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形成理性认识,然后才能灵活应变,去解决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

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因之带来的教育思想、模式和思想方法的变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高新技术,如果不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发挥起优势,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所有场合都是最优的,每种媒体都有其各自擅长的特定范围,而知识能用多种媒体表示,知识用不同种媒体表示,可有详简之分,不同的抽象层次、不同的媒体相互配合对认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效果能够大大提高。

三、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但不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反对片面强调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观点,认为它们就是教学的全部,从而否定传统课堂教学和传统电视手段,这是不科学的。教育的进步取决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认清先进与传统的关系,是各种教学手段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不具备表达方式的所有优点,语言、手势和表情的交互作用,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而言在目前还无法达到。目前,制约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的关键问题:一是大数据量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特别是视频的数据量往往是大的惊人、对这些信息的合理存储及有效管理还需认真探讨。二是多媒体信息的快速查询与存取。教学不等人,信息必须快找、快用、快存,否则,会影响教学的实施。三是多路并发即信息共享问题。如果还达不到信息共享就发挥不出网络的优势,与单机没有什么区别,这三项技术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必须能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符合教学规律,能够应用于一线教学。如何保证在对精选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仍需解放思想,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下,大胆做实验。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军队院校的教学改革,已展现出迷人的广阔前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想真正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还需要积极探索、共同协作、共同开发。

第三篇: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着力提高职工素质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企业文化只有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才是真正能够让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同样要进行创新。培训的途径和方法是培训工作的基础,也是培训工作的关键,要改变以往培训方法的单

一、枯燥乏味,就要对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积极为员工创造条件,提供多渠道、多途径、可选择的方法和内容,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融入现代培训技术和手段,建立员工真正感兴趣的立体感十足的教育培训模式。

高升采油厂热注作业区针对热注运行工开展的门槛题培训已经进行了三个年头,通过作业区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以《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为依据,使员工的基本技能素质培训和岗位应知应会培训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这三年里,即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当然也看到了目前教育培训工作的不足。这种不足集中的体现在了培训方式的粗犷、单一。为了改变以往简单的通过兼职教师进行口头培训的方法,改变 “老师讲,学生听,考试测”的传统学校授课模式,作业区最近组织人员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拍摄了600多张照片,制作完成了24个PPT课件,涵盖了《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的所有内容。接下来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作业区教育办公室协同生产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将制作完成的24个PPT课件全部拍成了视频,前后总共拍摄了500多段视频,最后通过剪辑合成了22个操作视频,完成了《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从PPT课件制作到教学视频拍摄、剪辑的所有工作,并参加了局里的优秀课件评比。从图片、视频的拍摄到视频的后期剪辑、配音配乐,凝结了作业区广大干部员工无数的心血。

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让受教育的对象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岗位员工的教育需求,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区这次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利用了现代的培训技术和手段,将多媒体融入到员工教育培训中,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枯燥乏味,让教育培训变得鲜活起来,变得立体感十足,变得有血有肉!

第四篇:2008统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2008长泰县统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泰统【2008】12号

为适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促进统计改革和事业的发展,根据省、市统计局的有关要求和全县统计工作会议的部署,特制定2008长泰县统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如下:

一、乡镇(场、区)分管统计领导和统计站长培训

培训内容:统计法和统计知识。

培训时间:结合全县统计工作会议进行,时间1天。

二、“在地统计”业务培训

培训内容:“在地统计”知识、投资统计业务。

培训对象:乡镇(场、区)、县直部门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局队干部。

培训时间:2008年4月,时间1天。

三、“网上直报”业务培训

培训对象:规模工业企业统计人员,局专业干部。

培训时间:2008年4月,时间1天。

四、统计业务、经济普查知识与统计分析培训

培训对象:乡镇(场、区)统计站长。

培训时间:2008年5月,时间2天。

五、部门统计业务培训

培训内容:统计法、国民经济核算、经济普查知识。培训内容:部门统计人员。

培训时间:2008年6—8月,时间1天。

六、统计法知识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培训

培训对象:全局干部、执法人员。

培训时间:2008年6月,时间2天。

七、“计算机”业务培训

培训对象:乡镇(场、区)统计站人员、全局干部。培训内容:计算机网络知识和统计专业知识。

培训时间:2008年9月,时间2天。

八、统计人员基础教育培训工作

主要内容:统计继续再教育、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和从业资格考试、统计人员学历教育自学。

时间:按有关规定进行。

长泰县统计局二○○八年四月十八日

第五篇:2011年全市统计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2011年全市统计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统计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市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统计干部队伍,全面提升全市统计工作水平,根据上级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特制定本统计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1年,全市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载体,以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以提高统计人员素质为目标的统计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开展以提高统计系统及广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能力培训,为促进我市统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紧紧围绕全市统计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全市统计干部和统计从业人员的各类系统教育、培训和学习,结合形势需要、岗位需要和工作需要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和专题培训。

(二)抓住省局2011年教育培训重点,围绕“四大工程”建设向基层倾斜的契机,加强与省局相关处室的联系,积极组织市、区、乡统计业务人员参加国家和省局组织的各类面向基层开展的业务培训班次。

三、主要任务

(一)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及认定工作

做好市、区、乡三级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对不能上网的考生及时提供上网报名服务;积极主动的向基层统计人员宣传有关统计法律、法规,认真听取他们对统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热心帮助他们解决报名和工作上的困难。规范管理,精心组织,做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务、资格认定以及证书管理等各项工作。

(二)统计专业职称工作

1、高级统计师考评结合工作

严格按照山东省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厅、山东省统计局文件要求,加强宣传、广泛发动,组织我市符合条件人员及时参加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试和评审,并做好相关咨询、服务工作。全面掌握全市具备中级统计师资格人员的具体情况,协助相关人员完成职称英语、计算机等科目考试,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赴省考试。及时报送相关人员评审材料,及时反馈评审结果。

2、中、初级统计职称考试工作

做好对全市实行职称工资套改的单位和中央、省驻莱大中型企业以及各区政府统计机构人员和各乡镇经管统计站工作人员的重点宣传发动工作。通过统计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动员全市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的统计员参加统计初级职称考试,认真筛选够条件的统计从业人员报考中级职称考试。

(三)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按照省统计局规定,组织全市各行业具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从业人员分行业、分期次参加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选好教材和讲师,保证学时,注重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通过培训促进参培人员统计业务技能的提高。严格要求、严肃考风,抓好继续教育考试工作,认真登记学员的继续教育学分和继续教育记录。

(四)统计系统内部教育培训工作

1、认真开展好本级系统内统计业务知识轮讲工作。加强本系统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培训交流,突破专业局限,增强统计人员分析、处理问题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促进各业务科室之间的沟通与配合。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增进学习形式的多样性。根据工作需要,积极聘请有关专家及省局有关领导赴莱,就重点工作、综合形势、宏观经济分析、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等内容举办专题讲座,达到开阔眼界、启发思路、指导工作的目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组织到先进地市考察学习,达到学习经验、促进交流,推动工作的目的。

3、充分利用省局培训资源,加强与省局有关处室的沟通联系,积极参加省局组织的各项面向基层的业务培训,解决我市培训需求。

(一)市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各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的全市统计教育领导小组,市统计局办公室负责全市统计教育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各专业科室、队、中心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培训工作。各级统计部门要高度重视统计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培训期间,各区统计部门要切实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积极做好本辖区参培人员的组织工作。

(二)两区统计局、高新区经发局、雪野旅游区经发局要全面掌握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从业情况,重点掌握各园区内企业统计人员配备和持证上岗情况,配合市局扎实做好辖区内相关人员的上述各类培训、考试工作。市局将不定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检查各有关单位对《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和《山东省统计局关于实行统计调查报表资格审核制度的通知》的落实情况,严查单位不配统计员和无证上岗人员上报统计报表的行为。

(三)全市统计人员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学习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各项教育培训作为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做好统计工作的一次良好机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做好各项统计工作提供保证。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下载网络技术统计教育培训模式探讨(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技术统计教育培训模式探讨(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培训行业营销模式)

    教育培训行业营销推广方案(初级)之教学模式每一个想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水平,但一次或多次的失败经历让很多人失去了再学的动力,要想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的顾客,必须了......

    教育培训行业运营模式

    教育培训行业不应按学校模式去运行,而应以 公司模式去经营. 一流企业定标准; 二流企业搞技术; 三流企业拼价格. 学校要有品牌意识. 一、品牌的基础问题认识 ; 品牌是消费者对......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08教育硕士 王晶 内容摘要: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使学员能够采取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学习的目标,使教学......

    11年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在每年暑假期间我都会参加一些教学培训,作为教师的我,在暑假期间没有事情可做,这时候参加到教学培训中,可以讲......

    网络技术学习社会培训总结

    我的培训感受 在本次教育技术培训中,我个人认为自己的收获最大的是,学习了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和主题资源网站。 思维导图的学习,真让我觉得,让我们所有的思路,如花一般绽放在一张图......

    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统计业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业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8月18日至8月29日,我同全州八县同行共53人有幸参加了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举办的xxx州统计业务骨干培训班(第......

    统计培训总结(大全)

    统计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是政府统计正常运作的保证,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今年,我局在继续抓好执法、普法的同时,着力提高统计公信度,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统计的了解和......

    农业统计培训材料

    农业统计培训材料 一、一般性问题 1、报表时间要求。报表时间严格按照报表目录规定时间上报,绝不允许延误,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报表,先电话上报数据,事后必须补报,否则按迟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