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评小说《在路上》1
我们都不会“垮掉”
——简评小说《在路上》
《在路上》是我进大学后读的第一篇小说。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我”追随迪安·莫里亚蒂及其朋友,成为“叛逆的一伙”,多次横越美国来回奔波,并沿途寻找刺激的故事。
我喜欢这部小说,喜欢那“叛逆的一伙”,喜欢那充满浓厚美国、墨西哥气息的旅途,喜欢译者王永年平和朴实的笔调。这是一本好书,书的扉页上印了一些著名评论家的评论。然而,貌似他们中很多人都将此书定义为“垮掉派”的代表作,将小说中的人物套上“垮掉的一代”的项圈。从而那些印刷字上三句不离“垮掉”二字。对这样的评论,我实难苟同。没错,小说中“叛逆的一伙”相当肆意妄为放荡不羁,以迪安为首的那一群四十年代末的美国年轻人,整日不务正业,一有借口就横穿全国寻找刺激,他们的言行像疯子一样。迪安开着“借来”的凯迪拉克,带上朋友和路边搭车的流浪汉,压着高速公路上的白线超速前进。在路上,他们喝着酒,乱喊乱叫;从纽约到芝加哥,到丹佛,到旧金山,到好莱坞„„来来往往,乐此不疲。他们的一些行为逾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但我认为,不能仅因为这样,就强行把他们定义为“垮掉的一代”。迪安他们放浪形骸之外,他们追逐真正的自由,追逐年轻人本应拥有的激情,他们毫不掩饰心中的想法,从而敢于冲破所谓道德所谓社会规则的条框的束缚,而不像所谓“常人”束手束脚庸庸碌碌度过压抑的一生。在我眼中,他们是人类社会中濒临灭绝的一群真正的自由者,无论从外在还是精神层面看,他们都不会“垮掉”。
曾看过一幅西方摄影作品,一个流浪汉坐在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街头,开心地吃着不多的食物,作品名为《最后的自由者》。这张照片震撼了我。流浪汉没有常人那样的社会、工作、家庭压力,完全可按自己的方式过活,有食物就开怀大嚼,没食物便抱头大睡,无拘无束,潇洒自在。迪安们便是这样的流浪汉,这样的自由者。进一步看,迪安们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国的庄子,垂钓濮水,击缶而歌,任心灵翱翔九天之外,做一只自由自在曳尾于涂中的野龟。有谁敢站出来说庄子属于“垮掉的一代”呢?
当然,评论家们的“垮掉”论调也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作者杰克·凯鲁亚克在书中提过这么一句“他们正像是推开吱嘎作响的石板门从阴暗地牢里出来的、自甘堕落的、卑微的美国人,也就是我正在慢慢融入的、新的垮掉的一代”。于是评论家们从中提取了他们眼中最有价值的“垮掉”一词。但我通篇读来,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迪安这个真正的自由者的怀念与称颂,洋溢着难以与他相见的淡淡的哀伤,就是读不出“垮掉”的味道来。我甚至想加入迪安的队伍中疯狂一把。或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心中的迪安,不知是否有违作者本意,他永远不会“垮掉”。
最可恶的一件事,网上竟然有好事之人想把本书中“垮掉的一代”的帽子扣到我们80后、90后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身上。生活富足了,我们承认自己爱玩爱享受,个性叛逆,崇尚个人主义,但我们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我们站在时代的浪尖潮头,我们有自己推动社会进步的独特方式。把我们定义为“垮掉的一代”,真是无稽之谈!
小说的结尾,迪安的朋友们都安定地生活了下来,只剩他独自旅行。“他穿着一件特地为抵御东部的寒冷而买的虫蛀的旧大衣独自走开了,我最后见到他时,他朝第七街拐了弯,直奔前程。”这个结尾让我想起了老子“青牛为伴,来去修行,莫知所终”。迪安在路上,我也在路上,我们永远都不会“垮掉”。
第二篇:读美国著名小说《在路上》有感(本站推荐)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读美国著名小说《在路上》有感
一.调研目的1957年,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发表了他的个人第二部小说《在路上》,这部小说后来被视作所谓“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宣言书。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凯鲁亚克,其代表作《在路上》一经问世即令舆论哗然,毁誉参半。不可否认的是,此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公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经典。它是一部关于勇气、尝试和生命的不确定性的小说。就像这本书的至理名言“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满满的期待开始了我的暑期“读寓行”活动。
二.调研的主要方法
读:第一遍粗读;第二遍精读。
寓:读完后思想总结,让自己思想跟随作者一起遨游。
行:来到深圳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一个人的行走。
三.调研对象
认真品味完《在路上》后,去深圳开始一个人的行走。
四.内容及分析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是多年前凯鲁亚克本人作品主要代表,并称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一群美国青年,漫无目的地漂泊在美国大地上。他们过着一种脱离了惯常轨道的生活,酗酒、吸毒、四处流浪。他们介乎流氓与圣徒、浪荡子与朝圣者之间。没有信念的信念,就是他们的宗教。在西方古典文化走向黄昏的背景下,这些文化游离分子在路上投下的长长的身影,则是对古代东方哲人和游方僧的片面模仿。主人公迪安•莫里亚蒂半夜三更喝得烂醉,在街头喊出了他们的困惑和质问:“人类啊,你的道路是什么样的呢?无外乎是圣童的道路,疯子的道路,虚无漂渺的道路,闲扯淡的道路,随你怎么样的道路。”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现代主义风格的哈姆雷特式的质问。“垮掉的一代”游走在路上,只有行走,没有目标,混合着颓废与反叛的双重精神,构成了二战后一代人的精神特质。
《在路上》的出版,在当时的美国乃至西方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的精神事件。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机会了解这一事件。在这一年,中国人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况且,“在路上”
有什么值得可说的呢?《我们走在大路上》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精神宣言。尽管都在道路上行走,但后者是阳关道,前者是独木桥,彼此泾渭分明。
事实上,在几年之后,《在路上》就有了中文节译本,译者署为石荣,196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不过,这个译本是作为内部发行的“黄皮书”中的一种,只有极少数人能读到。这一阅读禁忌,让广大中国民众失去了一个了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腐朽没落的机会,并很可能因此而缺乏抵御西方没落的“文化病毒”之感染的免疫力。此后的情况的确证实了这一点。经过“文革”高潮时期的混乱,一些内部发行的“黄皮书”流落到民间,其中就包括《在路上》。一批经历过“文革”造反运动的年轻人,以炽烈的热情秘密传阅着这些“黄皮书”。据当事人回忆,他们甚至手抄了这部几十万字的作品。尽管流传的范围并不大,仅限于北京、上海知青群体中的少部分人,但引发的精神裂变的力量却是难以估量的。一些人被书中那些被禁锢的思想和情感所蛊惑。时为知青的芒克、彭刚等人在看了《在路上》后,甚至模仿着离开知青点,去四处流浪。当然,他们很快穷途末路,不得不求助于当地警方,才得以返回。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日后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重要角色,如北岛、多多、芒克、赵振先等“今天派”群体。
对于1970年代初的这些知青来说,“在路上”,显然并不是当时主流观念中的那种被组织起来的集体行走,也不是在某种狂热信念驱使下的“文革”大串联,而是一种对惯常道路的偏离和叛逃,是行走在漫无目的的迷途中的怅惘和游移,还混杂着一丝朦胧的希望、一种漂渺的诱惑和冲动。但他们还称不上是“垮掉的一代”,而更像是“迷惘的一代”。
“文革”结束后,官方媒体也发现了年轻一代人对于人生道路的焦虑。一场关于“人生之路”的大讨论由是展开。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一篇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标题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当信仰的虚热退烧之后,年轻一代精神虚脱,已经无力上路。这些被信念的道路抛弃的孤儿,在歧路上啜泣。主流文化对《在路上》式的精神难题的积极回应,是将青年规劝到国家经济建设的“新长征”大道上,鼓励他们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晨读,在“画着大问号”的小道上勤奋工作,借此建立起新的理想主义价值体系和乐观主义人生态度。但也依然有人不爱在人群拥挤的路上行走。
1990年《在路上》又出了两种版本,1990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陶跃庆、何晓丽译本,1998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文楚安译本。据称,后者为全译本。我们终于得以完整地一览凯鲁亚克这部名作的全貌。然而,与此同时,“在路上”精神经过了1990年代“小资”式的柔性化之后,开始变得亲善起来。这一代人的精神时尚,既不是垮掉和堕落,也不是浪漫和希望,而是混合了波希米亚和布尔乔亚两种文化精神的所谓“背囊族”的文化消费。他们也将
《在路上》奉为精神教科书。“背囊族”行走在康庄大道上,既不是无望的自我放逐,也不是愤怒的精神叛逃,更不是未知的心灵历险。相反,它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结合了旅游、健身、休闲等诸多时尚元素的流行运动。道路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被“背囊族”的捷足所消费。
1970年代生人组成的麦田守望者乐队,其精神毕竟是塞林格和凯鲁亚克的混合物,另一方面,其演唱风格则像是崔健和“小虎队”的媾合。一首《在路上》听上去就是对崔健的柔软化模仿。从精神柔软化的层面上讲,“背囊族”一代人的生存状态看上去像是“在路上”,而也有人将其本质描述为“在床上”。过一种舒适、慵懒、安全的“床上”生活的同时,又渴望有某种冒险刺激。“在路上”只是其在有安全保障前提下的惯常生活的一次小小的越轨,是为自己百无聊赖的日子准备的一份鲜美的调味品。总体上说来,称得上是一次有益于身心的愉快旅程。小资歌手许巍的专辑《在路上„„》,唱出了这种慵懒中的几分忧郁的情绪。不过,这些歌手的“在路上”主题,虽然损失了“垮掉的一代”的那种痛苦的反叛精神,但尚且保持某种“在路上”的外表,那种茫茫然无所事事的漂泊感。另一种“在路上”却把这种漂泊感也抛弃了,在路上成为追名逐利的奔忙。2006年,中央电视台的“赢在中国”真人选秀节目的主题歌,名字就叫《在路上》。歌手刘欢以其嘹亮的歌喉唱道:“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 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温暖我的人”。这种温情脉脉和循循善诱的励志辞令,包含着成功与财富的郑重承诺。被这种承诺所鼓舞,追逐名利的人们匆匆上路,投入到一场“在路上”的表演当中。在刘欢的清越歌声里,精神的伤痛被成功的承诺所治愈,“在路上”的内在焦虑和撕裂感被修复。表演者实际上是在听从表演和成功的诱惑和召唤,但在表面上装成一副“无为在歧路”的表情,并为自己的姿态所感动。于是,“在路上”不再是一曲无奈和焦虑的哀歌,而变成了一幕热烈的享乐主义的精神喜剧。
在2007年时,当人们开始纪念《在路上》发表50周年的时候,回望半个世纪以来《在路上》所引导的蜿蜒曲折的精神小径,应该是饶有兴味的事情。作为这个纪念的前奏,上海译文出版社在2006年10月推出了由著名翻译家王永年先生翻译的《在路上》的中文新译本。据称,该出版社还有出版“杰克•凯鲁亚克作品系列”的计划。这些出版计划,当然会在读者中引起某种反响。然而,当我们穿过半个世纪的光影变幻而瞩目当下的路标,《在路上》的精神之旅似乎也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些纪念也将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葬礼上的时尚狂欢。《在路上》50年了,凯鲁亚克如果健在,也85岁高龄了。可是他依然很年轻,而年轻的我们似乎早已衰老。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垮掉的一代”是出现在美国五十年代的一个作家群体。维系他们的主要是私人的朋友关系,他们的观念不尽相同,但互相影响很深。(现在认为的中心成员是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和威廉·伯罗斯。“垮掉的一代”这个词是凯鲁亚克1948年“发明”的,但凯鲁亚克对于这个词的含义要强调的是,处在社会底层,作为异类,潦倒,的特别的神圣性和至福感。凯鲁亚克从来没有让批评家们相信“垮掉的一代”基本上是“信仰宗教的一代”,但《在路上》的任务实际上是在“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虽然他们一有借口就横越全国来回奔波,沿途寻找刺激,他们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他们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
五.主要体会与思考
生存是什么?生存是——不断从我们身上排除任何会趋向死亡的东西。生存是——对即将就木的人,可怜的人和年老的人毫不留情。也就是一种持续的谋害。尼采在《知识》中这么写。这样,人们的责任其实就是在谋害对方,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当然尼采的言论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责任看的太重一定不是什么好事。为了获得责任,有的人选择受人摆布,有的人选择一意孤行,受人摆布者若是没得到甜头就逐渐转变成一意孤行者,反之亦然,这就形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管怎么看都是病态的。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看,凯鲁亚克应该是很负责任的写了《在路上》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作品。导致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矛盾的东西总是无法诠释清楚,所以有了《圣经》。
我认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可以比喻为两种:在一个绝对协调的世界里,一种是被关在笼子里,却饱吃饱住,这是物质的绝对满足;另一种是在笼子外面,但需要冒着性命去未知的领域给笼子内的人和自己找食物,不过他们拥有更宽广的世界,这是精神的绝对满足。《在路上》描述了第三种生活方式,吃饱了从笼子里逃出来,跑去外面送死。吃饱证明你有生活,愿意去送死证明你有理想,既有生活又有理想活着似乎很有意义。但责任告诉你,你的理想是追求第一种或第二种生活方式,这永远是个悖论。你若追求第一种,你的送死显得毫无根据。若是第二种,你又愚蠢到否定自己。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不负责任地在为责任埋单,这种压力让活着显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为了消费生命。
《在路上》书中有一句名言:“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这句话充分地反应出了凯鲁亚克对于青春的态度和理解。年轻的心总是不安分的,年轻总想让人感觉与众不同,超凡
脱俗,年轻总 有发泄不完的精力。年轻的人儿总幻想着创造出一番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伟绩。于是年轻的我们开始象夸父追日一样追逐幻想。也许《在路上》根本就不是一本小说,它所有的激动人心之处,只在于它的真实。“远走高飞”这个词,总是对年轻的心有着太大的诱惑,再没有什么比“为所欲为”更令人神往的事情了:半夜搭乘陌生人的汽车,陌生的城镇,新鲜的朋友,彻夜的狂欢,酒精,眩晕,睁开双眼后看见的黎明,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不见尽头的公路,等等,就算是将这一切写下来,也要采取最激烈的方式,而年轻的冲动与热力,就像熔岩一样,从字句的背后,从纸张之下,喷涌而出。对于凯鲁亚克来说,年轻,有什么不可以?年轻,就是用来放肆的!而杰克"凯鲁亚克的幸运在于,他不需要面对年轻之后的事情。看看《在路上》那段忧伤的结尾吧:“„„除了衰老以外,谁都不知道谁的遭遇„„”或者,我们不需要知道谁在年轻之后的遭遇,相比那种没有青春期,生下来就已经成熟,年纪轻轻却已经学会了圆滑世故的人,再激烈再荒唐的青春,也不需要后悔!我们忘记一切,只是想上路,去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那些真实的人,他们各自不同,但都极其精彩的生活,真实地记录下来,或者忘记。世界并不因为我们自由的流动而美好,但我们可以通过自由的流动而美好,但我们可以通过自由的流动来检验和感受这个在我们面前越来越自由的世界。也许自由和真实,才是这本书在中国得以流行的原因。
六.结束语
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在这里我送给我的深圳个人驴行以及临近毕业时一句话:我还年轻,我就要上路。
江城“读寓行”读书实践
活动成果报告
选题类型课外书籍成果名称读《在路上》有感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学生姓名余小龙班级学号3700080429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
2011 年9 月12日
第三篇:在路上
在路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的旅程才刚刚开始。”看完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合上书,我的眼前浮现出了那条绵延曲折,一眼望不到尽头,却又布满鸟语花香的追梦之路,我也成为了那个满怀希望的寻梦人,正执着在路上„„郎朗一直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艺术家,他梦幻般的钢琴演奏令我如痴如醉,他传奇的个人经历也深深吸引着我。所以这本题为《千里之行》的郎朗自传刚一面世,我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本。虽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一有闲暇,我就会捧起书本细细研读,走进郎朗的世界。随着阅读的渐渐深入,我的脑海中也出现了一条有挫折更有成功,欢笑与泪水、梦想与激情交织的真正属于郎朗的成长之路。对于眼前这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郎朗的真实形象我更加充满喜爱与钦佩之情,而更加令我感喟不已的,是郎朗的父母为他的成功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一切。
出生在一个父母都酷爱音乐的家庭,小郎朗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极高的音乐天赋。他的音乐启蒙教育就是由他的父亲完成的。虽然当时家境贫寒,但郎朗的父母还是毅然用几千元的“巨款”买来了一架钢琴。这架钢琴也成了小郎朗最好的玩伴,陪伴他不分昼夜沉醉于自己的音乐王国,度过了整个童年时代。郎朗的父亲自豪地宣称:“我的儿子是个音乐天才!”于是他决定尽己所能、付出一切培养郎朗。刚五岁,“音乐神童”郎朗就已经在整个沈阳享有盛誉,而沈阳最好的钢琴教授已经不能满足郎朗和他父亲的期望。于是他的父亲毅然决定,放弃自己体面而待遇优厚的公安工作,独自带着朗朗北上,为郎朗寻找最好的音乐教授,为他提供最完美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帮助他实现自己成为一流钢琴家的梦想。从此,郎朗一家人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两地分居生活。从中央音乐学院再到美国的柯蒂斯音乐学院,最后成为世界最顶尖的钢琴大师,郎朗传奇般的成功之路始终没有缺少父亲的陪伴、支持与鼓励。虽然望子成龙心切的他有时方式方法不太恰当,但郎朗自己也深情地说,没有父亲,就没有他的成功。他的父亲将自己的音乐梦想也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郎朗就是他所有的希望。无论在哪里,他都无时无刻不站在郎朗身后,保护他,为他料理一切事物,督促他练琴,做他最最忠实的支持者与鼓励者。可以说,郎朗的父亲为他付出了自己的一切,郎朗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就,他的父亲居功至伟。虽然在书中他的父亲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和过于苛刻与严厉的态度我不太赞同,但我从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他对儿子的无限期望和至为深沉广博的爱,这也同样令我感动不已。每一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望与关爱,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像郎朗的父母这样甚至有些孤注一掷地帮助孩子圆梦,为孩子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在郎朗执着的追梦之旅上,他的父母始终相伴左右,最终陪伴他走进了辉煌的音乐圣殿。
虽然我不是像郎朗那样的天才,但我的心中,也一直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怀揣着梦想一路走来,沿途有无数的人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为我指明方向,帮助我战胜困难与挫折,给我继续前进的勇气和信心。我最爱的姐姐,给我无微不至地呵护与关爱的家人,还有那么多教育我、指导我、给我无私关怀的老师和朋友,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我要深深地感谢他们。当然,我更要送
上自己最真挚的谢意的是你们——我至亲至爱的所有畅迷朋友们,你们都是我的天使,谢谢你们陪伴我执着走在追梦之旅上,走过风雨,迎接彩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的旅程,也才刚刚开始„„
第四篇:在路上
感染管理科观看专题片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体会
近日,我院纪检委组织全院党员干部观看了警示教育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最后尚书记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做了重要讲话,片中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党委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在片中听到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看到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结果令人痛心,我们对此感受颇深,为进一步加深了对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收获不小,获益匪浅。此次开展的警示教育活动,是我院党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重大举措,体现了领导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尤为及时,尤为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医,遵纪守法,推动我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我科观看警示教育活动以及尚书记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做了重要讲话内容,讨论情况如下:。
一、反腐倡廉,务必警钟常鸣
警示教育活动是咱们党推进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这次警示教育活动,充分体现咱们党坚定不移抓反腐倡廉、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决心,使每个党员干部在参加领悟活动中,灵魂受到洗涤,思想受到了震憾。透过警示教育报告会上现身说法的罪犯,用他们声俱泪下的忏悔,用他们痛悔莫及的警醒,用他们对自由和生活的渴望,给咱们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透过这些典型案件说明,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从中也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就应时刻提醒自我,时刻牢记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
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
正确的行使权力,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适得其反。那些居功自大、专横跋扈,把权力当作自我谋取私利的资本,趁机捞财,损害党和人民利益,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到头来自我也必将遭到“身囚”之苦,悔恨终生。从领导干部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遥,然后就是这一念之差,一步之错,让人悔恨终身。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
一是坚定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定要自觉改造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加强领悟,不断提高拒腐防变潜质。
三是以身作则,自觉理解党和群众监督。廉洁自律是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三、做反腐倡廉的带头人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我们作为党员干部,透过领悟,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任何偏离。自觉地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应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诱惑,不沾不染,自觉抵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正工作作风,不断遵守为医清廉各种规章制度,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二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全体党员干部都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政治纪律是根本的纪律。政治纪律遵守不好,其他方面的纪律也遵守不好。讲政治纪律,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持续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党员务必在行动上服从,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决不允许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意见,决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三是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及我院为医清廉各种规章制度。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
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干部的共同发奋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咱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门将以此警示自我,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以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的实绩赢得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明白、信任与支持,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在路上
在路上
“总是梦中麦田,守着每一片金黄,丧失我的理想,用生命把它埋葬。”当激扬的旋律响起,你眼前是否浮起了一片金黄的麦田?想起了自己一直心守的理想?是啊!我们的青春在奋斗,在追求心中理想,因此朝气蓬勃,无比美丽。行走在人生路上,青春的我们怀抱着青春的理想,历经十二个春秋,寒窗苦读,终于步入了大学校门。那一刻,有迷茫,有惊喜,满怀憧憬,翻开人生新的篇章。回眸高中时候我们忙碌,焦虑的身影,虽十分辛苦,但每坚持奋斗一天,心中就踏实一分,只因离理想又近了一步。“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试锋天下知。”那时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历经那无硝烟的高考战场,我们身心疲惫,到了大学,阳光明媚,心中那小小的欲望便遇到了滋养的温床,肆意生长。渐渐地迷茫与忧伤充满了我们的目光,曾经明亮而坚定的眼神浑浊了。徘徊在人生路上,我们要确立人生的指引,坚定人生的方向;立志躬行,踏踏实实;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用奋斗谱写华美的青春乐章。
21世纪,是创新科技的时代,是人类新文明诞生的时代。但在新时代,孔圣先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历久弥新,周恩来总理中学时期就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便是我们最好的人生指引。在大学求学路上,坚定了自己的方向,犹如迷雾中访到明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重生感油然而生,尽情彰显雄姿英发的青春吧,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成功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小事中,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实践中。《闻鸡起舞》的祖逖和刘琨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发愤图强,刻苦锻炼,就取得了千古美名。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方可成大器。华罗庚认为,雄心壮志只能建立在踏实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叫雄心壮志。我们的青春要奋斗,要脚踏实地地发愤图强,才叫青春,才能彰显其美丽风采。
在我们奋斗的青春中,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惨遭宫刑之祸,蒙受莫大的不幸,但他苦而不悲、孤而不堕,以历代身处逆境而有所作为的圣贤为师。在困境中,以顽强的毅力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作——《史记》。在我们和平、安宁的今天更应以其精神为志,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奋勇前进,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理想之花,让花开灿烂,果结甘美。
大好的青春时光,与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美好的幻想,不如在旭日东升之际勤奋投入工作;与其在垂暮之年因理想未能实现而懊悔不已,不如乘风华正茂之时躬身实践、奋斗不止,彰显青春本色。在人生的单程路途中,让我们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以朝气蓬勃的奋斗之姿演绎最美丽的青春之态。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级食工1班俸江宁
2014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