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罗西简介及主要作品
罗西简介: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1931-1997)是当代建筑界的一位国际知名的建筑师。
他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大学毕业后曾从事设计工作,做过建筑杂志社的编辑,当过教授。罗
西1966年出版著作《城市建筑》,将建筑与城市紧紧联系起来,提出城市是众多有意义的和
被认同的事物(urban facts)的聚集体,它与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特定生活相关联。罗西将
类型学方法用于建筑学,认为古往今来,建筑中也划分为种种具有典型性质的类型,它们各
自有各自的特征。罗西还提倡相似性的原则,由此扩大到城市范围,就出现了所谓“相似性
城市”的主张。罗西将城市比作一个剧场,他非常重视城市中的场所、纪念物和建筑的类型。
罗西在60年代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倡导类型学,要求建
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它的理论和运动被称为“新理性主义”。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主要作品: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主要建筑作品: 卡洛.菲利斯
剧院博戈里科市政厅 卡洛•卡塔尼奥大学 林奈机场维尔巴尼亚研究中心、住宅综合楼 佩鲁贾社区中心多里购物中心 加拉拉特西公寓 维亚尔巴住宅 巴西集合住宅 现代艺术
中心 拉维莱特公寓 博尼苏丹博物馆 迪斯尼办公建筑群 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广场饭店、购物中心等。
著作论述:罗西是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头人,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理论家。本
书是他有关建筑和城市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最受建筑师和设计师欢迎的一部理论论著。
罗西在本书中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重新评价,同时也分析了城市建设的规则和形式。罗西
并不着重于评论乏味的建筑形式,或是摒弃现代建筑中的标准形象,而是如其书名那样,突
出讨论了作为“人们集合记忆”宝库的城市所遭受的忽视和破坏。他一方面抨击了功能主义和
现代建筑运动,另一方面力图恢复建筑工艺自身的地位,并使其成为建筑研究的惟一正确的研究对象。本书将为我国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提供许多启
发和教益,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发等专业很实用和具有极好参考借鉴价值的图书和
教学参考书。
类型学起源:拉菲尔·莫内欧,这位西班牙的建筑诗人,以其对场所和项目的敏锐感知,对
建筑历史和传统城市的深入理解,面对每个项目,都能提出与众不同而又耐人寻味的诗意诠
释。缔造场所,是他永恒的设计主题。但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周围环境,莫内欧是
如何深入感知场址的场所精神呢?是否在他的设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核心内容,使得
他能够在一个深层次上去领悟场所和项目的特性?“什么样的事物能够被称作是一个建筑作
品?这个问题最终将回到类型的概念上来。” “类型是理解建筑对象的一个关键因素……现
在,对类型问题的理解,就是对建筑本质的理解。”18世纪末,法国著名建筑理论家科特米
瑞·狄·昆西(Quatrem)首次提出有关类型的清晰表述开始,各个时代的建筑师和理论家们对
类型学思想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莫内欧在前人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一种批判认识的方
式,发展形成了他自己的类型学思想。在这些人中,科特米瑞·狄·昆西,G.C.阿尔甘(Giulio
Carlo Argan)[3],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对莫内欧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
类型的定义,前人关于类型的定义:
“类型代表了一种要素的思想,这种要素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 科特米瑞·狄·昆西“类型应该被理
解成为一个形式的内在结构。”—— G.C.阿尔甘
类型就是建筑的观念,它最接近于建筑的本质。”——阿尔多·罗西。
科特米瑞对于类型的概念有一段著名表述:“类型并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模型就其艺术的实践范
围来说是事物原原本本的重复。反之,类型则是人们据此能划出多种绝不完全相似的作品的概念,就其模型来说,一切都精确明晰,而类型多少有些模糊不清。因此,类型所摹拟的总是情感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
“类型并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
——昆西
“类型的概念就象一些复杂和持久的事物,是一种高于自身形式的逻辑原则。”例如:用类学的观点来考察具有坡顶的建筑,我们会刻意忽视坡屋顶的风格,只关注它是否是坡顶这一共同的本质的问题。——阿尔多·罗西
实例列举:加拉拉特西公寓 在这座位于米兰郊区的低造价住宅的设计中他采用了米兰传统的开敞走廓作内部联系街道。底层窗间墙和列柱在阳光照射下产生戏剧性的阴影和强烈的浮雕感,具有震慑人心的效果。柱廓的原型来自罗西对意大利城市建筑的研究。罗西在选取这一关于“居住”的类型时建立两个相关的模型:一是作为现代建筑语言的组成部分;二是把外廓作为一个内容的“街道”来构想。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以及对米兰传统建筑重要要素及内在图式的研究,运用现代建筑所表现出的简化、抽象的几何形体,赋予加拉拉特西公寓深刻的含义。拉维莱特公寓 ——任何建筑总是与城市相关联的, 并以某种方式表达城市的文化背景, 甚至关系到城市的性质——《城市建筑学》第三章。在设计法国拉维莱特公寓时罗西并非要使建筑成为城市中标志性建筑, 而要使之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在Casa Awora in Truin 设计中, 罗西采用了钢网格和当地的砖石。色彩上选用了大量的绿色, 对此, 用色一向吝啬的他解释为“你可以见到意大利很多工厂都有这样(绿色)的颜色, 因为Turin 是一个工业城, 所以绿色是最适当的反映。
摩德纳墓地 ——尽管在最为衰败的时期,城市也并没有真正死亡,而只是出于一种惊恐状态——《城市建筑学》第三章第六节。为了体现死亡与生命的主题,建筑运用了非常严谨的古典风格比例。四个立面全部用方形窗格,上下纵横排列工整,入口则是长方形的开口。建筑没有任何其它装饰,庄严、凝重与总体环境协调一致;更表现出与所在的具有悠久历史的莱迪纳市密切的文脉关系及深厚的历史感。罗西说:“在我们谈论学校,墓地、剧院的时候更确切地说我们是在谈论生活、死亡和想象。”因此,“在墓地设计之初,我最想表达的是城市死亡的意义,并使之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热拉亚市政歌剧院——城市本身就是市民们的集体记忆,而且城市和记忆一样,与物体和场所相联——《城市建筑学》第三章第7节。热拉亚市政歌剧院用建筑与空间诠释了关于城市、人文、历史的思想。垂直穿越休息厅与办公厅直插屋面似灯塔的采光井、穿越建筑的城市公众走道、室内室外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互相渗透,还有色彩、檐口、山墙等细部设计都为了“重现„Genova‟广场,和体现帕拉第奥林匹克剧院中的思想。”对此,罗西曾说“设计的首要问题是为维护古老的Barabino剧院,而不是建筑本身的纪念性”。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罗西的设计是对城市记忆的维护,而不是重新设计一个新建筑。
托里中心 ——采用集中布局的建筑具有双重功能它会最有效地使灵魂自由地到达其冥想的境地,以此达到某种使观者心灵升华和净化的目的——《城市建筑学》第三章第三节。罗西说:“托里中心的这些„塔‟很„快乐‟,高高的中心塔直指天空,强调着这里的中心作用。就像是一切的公共建筑都有他们自己的名字一样——„剧院‟、„市政府中心‟,等等。这些定义写在他们的立面中,到达的作用大于功能;就好像是城市的米格区段可以被改变一样。塔的设计是为了让人们在帕尔马看见,从高速公路上或是波河平原上。有些雾的时候,这些塔看起来就像是灯塔。
威尼斯世界剧场——尽管在最为衰败的时期,城市也并没有真正死亡,而只是出于一种惊恐状态。尽管海水的高度因为全球变暖,北极冰块的融化不断上升,威尼斯面临着被淹没的危
险,罗西在设计时还是认为即使被淹没,城市也没有死亡。因为城市本身就是市民们的集体记忆,而且城市和记忆一样,与物体和场所相联。即使建筑不复存在,人们的记忆还存在,人们记忆里的那个威尼斯还存在,它永远的存在于在此生活、游览过的人们的记忆之中,不会消失、不会死亡。相反的,罗西不是在设计一个剧院,而是在设计着城市的复活,他设计的威尼斯世界剧场以漂浮的姿态存活在海上。这不仅仅是对威尼斯海上文化的一种再体现,也是对城市死亡论的一种抗争。威尼斯世界剧场的设计参考了威尼斯造船场的传统与16世纪水上临时展览馆的独特概念。在传统中抽象,利用威尼斯特有建筑的漂浮性,造成暂时性的存在和景观。体现了罗西的类似性城市的思想。可以在这个建筑上看出建筑带有强烈的意大利帕尔马洗礼堂的痕迹。八角形激发意大利人对于洗礼的回忆。是从传统中抽象出来的淡化的几何形体。任何建筑总是与城市相关联的。并以某种方式表达城市的文化背景。甚至关系到城市的性质。
威尼斯被世人称为水城,其水上文化应该是其引以为豪的。剧场以漂浮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前,像一艘船一样穿行在威尼斯水域中。这对威尼斯的市民来说,是对其文化的一种认可,一种赞扬,也是对其传统的继承与延续。建筑必须反映它所在城市的传统。从其建筑的立面上,我们还是能看出强烈的中世纪建筑风格。威尼斯兴建于公元452年,中世纪到达鼎盛时期,所以说中世纪风格应该是其主导风格。而剧场恰到好处的将这种风格、传统延续下来。
总结罗西将城市称之为巨大的“人造物”,将城市建筑看成是城市整体中比较局部的片段。由于深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罗西认为建筑的创作不能是无中生有的,而应当具有客观性与科学性。他强调一个城市建筑体应当有它的历史延续性,即要遵循一定的建筑类型。这些类型不是任意的类型,而是与使得那些充满纪念性和历史的建筑能够保留下来的某些造型特质有关的类型,这种经过历史与文化洗礼的类型化的造型包含了所有城市建筑体的个性。
罗西曾经说过:“对类型的模仿需要情感的精神。”在他看来,认为原型和类型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原型是具有给定性的,可精确复制的物体。而类型则是一种建筑概念、一种建筑组织原则,而并非单纯依葫芦画瓢的衍生物。因此它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不同的思想创造出的完全不同的建筑作品的根源。
局限
罗西的理论来自于他深刻的洞察力和思想体系,来自于意大利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因此,就其理论来源、目的、途径、方法和实践而言,类型学在表现出其历史性、抽象性与选择性的同时也具有局限性、片面性与矛盾性。
(1)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由于城市环境条件、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底蕴各不相同,人
们对历史和传统的认同感也千差万别。在那些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地
方,类型学的理论实用性较强。
(2)过于注重理论研究,一味强调类型选择来源于传统,却忽视建筑风格的连续性,忽略地方特性与人的真正情感需求。
理论及实践意义
诚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真理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罗西的类型学理论及实践的意义却着实值得我们去学习。
(1)罗西的类型学理论提供了一种“历史观”的设计方法。他的思想辩证地解决了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他说:“任何创造如果不与建筑本身的发展过程相
联系,将是枯燥无味的,抽象的和不切实际的。”
(2)类型学从城市的角度来选取建筑的类型。在罗西看来:“任何建筑总是与城市相
关联的,并以某种方式表达城市的文化背景,甚至关系到城市的性质。”
(3)凭着艺术家的灵感和直觉,罗西运用抽象的图案去表达城市的实质。这是一种
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将行使还原于真实的生活世界的创作。
批判幼稚功能主义
城市建筑体的功能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甚至某一特定功能已经不存在。我们认为虽然不能成为城市建筑体的主要问题,但功能依旧可以作为一种分析方式(不能揭示本质问题的一种方式)。一定时间段内功能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个性、场所、设计甚至是记忆。根据功能的分类并不是一种解释,只是一种描述,如武汉在历史上曾经是重要的军事城市而在当今却变成了工业城市。无疑对城市个性产生了影响,使武汉与工业联系到了一起,使在城市设计方面城市需要考虑工业对城市的影响。功能仅适合初级分类,提供简单而又有用的事实。
分类的问题
罗西的类型学研究的不能进行缩减的元素,不能等同于一种形式,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从新石器时期的茅草屋就开始,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随着住房、神庙和更为复杂的建筑出现,最初的类型出现。类型根据需要和对美的追求的发展,特定的类型与某种生活方式相联系,尽管其表现的具体行状在各社会中不同。昆西(18世纪末法国著名建筑理论家)对类型下了定义:“类型”这个词不同于被精确模仿的对象,也不是一种作为原型规则的元素。原型是一种依样复制的物体,是精确而确定的;而类型刚好相反,人们可以构思出完全不同的作品。类型的模仿是需要情感和精神,类型是一种规则,是建筑的一种组织原则。罗西指出研究城市历史是比其他方式更有用的,但把城市看成历史学科又显然是错误的。城市中有一些建筑长期保留下来,因为具有一种持续的活力,它们使城市带有过去形式的特征,使人们在今天仍能体验到过去的形式。这些经久元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可以推进作业的元素,例如人们部分仍能使用的建筑;另一方面是变态的元素,纪念物。
问题
不可否认,从类型学的角度,对于理解城市有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功能的多重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忽视建筑的社会性,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想一种一劳永逸的形式去适应社会,是不现实的。试想我们的地震灾区重建,临时性设施,我们会不优先考虑它的功能性吗?难道这时还要强调它的纪念性,它对于人们记忆的存在吗?(罗西只是反对在功能与形式之间建立一种线性因果关系。人们的记忆来自于在一系列场所中发生的事情,而场所一直存在(其功能会改变),但记忆对于人来说都是独特的,可能很多年后什么都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有记忆。书中一直在探讨城市本身的内在逻辑,与形式发展,指出作为城市记忆即集体与场所的关系的历史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城市结构的意义,城市的个性以及表现这种个性形式的建筑。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的去应用类型呢?还有就是感觉对全书理解真的不够,作者想要表达的太多,但又有很多重复的东西,一直在强调类型,但对于设计本身的方法,其实是很少涉及的。本书名为城市建筑学,其实说的正是建筑发展本身,建筑的自主性问题,建筑学自身的发展。
第二篇:《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城市建筑学》这本书1966年发表,到1982年第三版再版,随后译成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和法语。1982年译成英语,1987年由艾森曼主持再版。《城市建筑学》(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是建筑,其实是城市。这里的建筑不仅包括城市中不同的建筑和城市的视觉形象,还包括城市的建造过程。这本书包括3版的序言、绪论与四个章节。阅读过程中感觉此书的内容略显晦涩,不太好理解,读完整本书以后再看序言比较有帮助。
作者简介:阿尔多•罗西,理论家、创作者、艺术家、教师兼建筑师,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至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声望。199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代表作品:卡洛菲利斯剧院,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威尼斯水上剧院,圣卡罗公墓等。
《城市建筑学》(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只是建筑,其实说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发展本身,城市中的建筑的自主性问题,城市中的建筑学自身的发展。
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由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
一、城市建筑体的结构
主要内容摘录:
因为,城市建筑物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能使人们会到下面的重要议题上来:个性、场所、设计和记忆。——《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1节
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由自身的建筑构成,由所有那些真正转变了自然的作品构成。——《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3节
第一部分中强调形式感染我们,同时又赋予城市以结构,想象力和几何几亿是城市建筑物的典型特征,强调类型对于城市的意义,但试想如果城市的每一栋建筑物都具有各自的类型都具有一种纪念性,那城市真的还有意思吗?这时的城市是否又回归平庸呢?罗西指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主要问题: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否真的去评价城市的时候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虽然在时间的向度里,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在这一部分罗西阐述了类型学的观点。多数关于城市的描述集中在其形式方面,城市建筑体虽然只能是城市的某一方面,但却是讨论问题最为具体的实际出发点。每个城市建筑体都有其独特性,其特性取决于什么?更多取决于形式而不是材料(尽管材料更有实际意义),更取决于其在时空中发展出来的复杂属性。新建的建筑就因为缺乏丰富的历史,而不能具有同样的价值。因此我们就不能只讨论建筑的风格形式,而应该关注建筑留存的精神价值。罗西提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问题:个体,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
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从新石器时期的茅草屋就开始,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随着住房、神庙和更为复杂的建筑出现,最初的类型出现。类型根据需要和对美的追求的发展,特定的类型与某种生活方式相联系,尽管其表现的具体行状在各社会中不同。昆西(18世纪末法国著名建筑理论家)对类型下了定义:“类型”这个词不同于被精确模仿的对象,也不是一种作为原型规则的元素。原型是一种依样复制的物体,是精确而确定的;而类型刚好相反,人们可以构思出完全不同的作品。类型的模仿是需要情感和精神,类型是一种规则,是建筑的一种组织原则。
罗西提出的类型学研究的是不能进行缩减的元素,不能等同于一种形式。例如住房,带有连廊的住房有悠久历史,出现在每个城市住宅中。罗西认为住宅作为一种类型从古至今没有变过,改变的只是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类型是建筑的思想,最接近建筑的本质。”要研究城市的结构,就不能单从功能的角度来解释城市建筑体。当然罗西并不否认功能概念的合理意义,只是反对在功能与形式之间建立一种线性因果关系。索尔曾写下一句话:“生命只能用生命本身来解释。”根据功能的分类不是一种解释,只是一种描述体系,功能分来只是类型定义中的一个方面。那到底从什么方面才能认识城市?每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罗西指 出研究城市历史是比其他方式更有用的,但把城市看成历史学科又显然是错误的。城市中有一些建筑长期保留下来,因为具有一种持续的活力,它们使城市带有过去形式的特征,使人们在今天仍能体验到过去的形式。这些经久元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可以推进作业的元素,例如帕多瓦的拉吉翁府邸,其中底层被当做了零售市场,这种人们部分仍能使用的建筑;另一方面是变态的元素,例如阿尔罕布拉宫,孤立于城市之中,什么也加不上去。这两者区别在于,前者我们仍能体验过去的形式,而后者则是孤立和异常的。纪念物就是城市结构中的的固定元素,体现真正的美学意义。当然城市主要是演变而不是保护,所以纪念元素在城市中保留下来肯定是因为它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元素。历史过程中主要被提出有三种认识评价城市的论点。罗西提出了一种特有的方式理解城市,城市被认为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建筑,居住区和主要元素在城市中起决定性作用。历史上有三种论点支持其论点:第一种论点最重要,米利齐亚把城市建筑分为私密和共两大类,前者为住房,如别墅和住宅,后者则是指那些称之为首要建筑物的“重要元素”,如警察局、公共设施和仓库设备等,其他的部分则具有艺术品功能。第二种论点,每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建筑物虽然没那么突出,但是你会因为他们的类型风格一致而感到这个城市很美,如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第三种论点,功能概念不依赖于形式,这里的功能指的是建筑物的目的,而不是自身的功能,例如:服务于公共卫生和安全目的的建筑物因其宏大、庄严而同属一类。城市建筑体的集合特性是理解城市建筑的关键。
二、主要元素和区域概念
主要内容摘录:
这种趋于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因素,但它也是公共创造的物体,成为城市建筑中的重要部分——《城市建筑学》第二章第1节
整体考虑城市建筑体,完整的分析城市的某一部分,确定其中所可能具有的一切关系。——《城市建筑学》第二章第2节
罗西首先提出三个概念:首先,城市的发展有一个时间的尺度,即城市有先后之分。这意味着可以根据时间坐标,把本质不同的可比现象联系起来;其次,城市空间是有连续性;第三,城市结构中有某些特殊性质的主要元素,它们据有延缓或加速城市过程的力量。
城市在本质上不能被缩减成单一的东西,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城市的典型特征之一。但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区域的形式有助于分析城市本身的形式。罗西认为城市中有两个主要的持久元素:居住区和纪念物。居住区就是城市形成的一部分,与城市演变和性质密切相关,居住区自身由部分组成,又反过来构成城市的形象。居住区作为单个的住房是可变化的,但作为一种类型是不会发生变化。“纪念物在城市中长久保留下来,是城市变化中的固定点,它们比经济规律更有力。”纪念物重要的不仅是其建筑的风格和纪念性特征,重要的是它的历史和建设。就像人们在摧毁巴士底狱时,法国人是在消除其形象所象征的几百年的凌辱与悲伤。
罗西特别强调纪念物的作用。他认为记忆尤其依靠于确定的纪念物来表现,特殊的建筑由于他们的纪念品质可以抵挡住时间的侵蚀。“一个真正的纪念物赋予城市的不只物质上、视觉上的表现,它赋予城市以意义。”但似乎在一些缺乏文化底蕴的城市中,纪念物的作用还是挺微弱的。当然纪念物并不是唯一的主要元素,罗西认为规划也是一种主要元素。经过规划的城市核心也是一个主要元素,例如巴西利亚的三权广。那种认为规划会很严格的限制城市空间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规划只是城市很多元素中的一个。
三、城市建筑体的个性
主要内容摘录:
尽管在最为衰败的时期,城市也并没有真正死亡,而只是出于一种惊恐状态——《城市建筑学》第三章第六节
城市本身就是市民们的集体记忆,而且城市和记忆一样,与物体和场所相联——《城市建筑学》第三章第7节
采用集中布局的建筑具有双重功能它会最有效地使灵魂自由地到达其冥想的境地,以此达到某种使观者心灵升华和净化的目的——《城市建筑学》第三章
第三节
建筑。在古典世界中,任何建筑物或城市的选址都很重要,地点就是由场所精神,由地方守护神来控制的。“场所是某一特定地点与其中建筑物之间的某种关系,既独特,又普遍。”
“最伟大的建筑作品更多是由社会而不是个人做创造的,它们是个民族辛勤劳动的产品,不是天才的灵感所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遗产,是长期积累的财富,是人类社会不断升华的沉淀,一句话,它们是一类结构。”——维克多•雨果
正是建筑和它所包含的记忆的综合构成了城市建筑体的结构,而城市是一系列价值的综合体。这些价值与建筑自身的组织和功能没什么关系。像雅典这种城市所表现出来的城市思想,远远超越了它们自身的物质形式。像古巴比伦这种城市更是一种极端,除了物质形式消失以外,具有其他的一切。可以说,城市本身就是市民们的集体记忆,而且城市和记忆一样与物体和场所相关联。记忆或者说历史,就是理解整个城市复杂结构的线索。
四、城市建筑体的演变
主要内容摘录:
同说有城市建筑体一样,城市也只能通过对空间和事件的严格参照来定义—
—《城市建筑学》第四章第1节
人们可以看到,为解释现代城市根源而武断编造出来的一些论点成痛苦之
一。与之相反,所有时期中的一切被压迫阶级或多或少地受到住房短缺的折磨——《城市建筑学》第四章第6节
这一章探讨了影响城市的经济和政治因素。罗西认为:城市的性质和这些力量产生转变效果的具体方式对理解城市的力量会有很大的帮助。并认为规划是一种现代现象,经济力量是其主要影响,这也使得经济因素会在城市演变中发挥主导作用。但经济因素并不能完整解释城市建筑体的结构。有些建筑的产生,肯定不是因为经济的需要,而是城市本身的需要。另外作者也提到了政治因素,政治是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政治是一种选择。”人们总是且只能通过政治体制来最终选择城市的形象,但这种选择是一种集合意愿,并非一人多能决定的。最后罗西把建筑上升到一种新高度:“城市的法则或许就像控制个人生活命运的那些法规一样。每一部传记都有自身的乐趣,尽管它被限定在出生和死亡之间。当然作为人类卓越成就的城市建筑就是这部传记的具体体现,他超越了我们所认识的城市的意义和情感。”
五、随想
读完《城市建筑学》,自己对于自主性建筑的理解又通透了点,可以说罗西对于自主性建筑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正是有了一种理论的知道,建筑的自主性就更明确了,同时罗西对于类型学的思考,对于其他学科的交叉,又更深层次的去推进了建筑自主性的发展,自主不意味着自闭,只有这样建筑学才能发展壮大。“书中对于现代建筑的发展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同时对现代建筑所深切关注问题的赞同中,也折射出对现代建筑的忧郁”。关于主体与客体统一的概念追求方面,罗西重新引入了历史学与类型学的基本”原理,但这种引用不是要留恋往事或运用缩减式的科学方法,相反,历史被类比为一个度量时间而且又被时间所量度的“构架”,在罗西看来,建筑的历史就在建筑的实体中,正是这种实体构成了城市这个分析客体。地点,时间和标记之间的这种三重关系构成了城市建筑体的特征。只有十分清晰的理性体系才能使人们正视非理性的问题。
但是我们同样认为类型学还是有其局限之处。比如我们不能忽视功能的多重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忽视建筑的社会性,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想一种一劳永逸的形式去适应社会,是不现实的。试想我们的地震灾区重建,临时性设施,我们会不优先考虑它的功能性吗?难道这时还要强调它的纪念性,它对于人们记忆的存在吗?(罗西只是反对在功能与形式之间建立一种线性因果关系)同时书中一直在探讨城市本身的内在逻辑,与形式发展,指出作为城市记忆即集体与场所的关系的历史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城市结构的意义,城市的个性以及表现这种个性形式的建筑。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的去应用类型呢?还有就是感觉对全书理解真的不够,作者想要表达的太多,但又有很多重复的东西,一直在强调类型,但对于设计本身的方法,其实是很少涉及的。我认为《城市建筑学》虽然能很大层次上提高读者的思想境界,但对于如何很好的解决现今建筑设计所遇到的瓶颈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是本书的一大遗憾。
第三篇: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意)阿尔多·罗西
自己对于自主性建筑的理解又通透了点,可以说罗西对于自主性建筑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正是有了一种理论的知道,建筑的自主性就更明确了,同时罗西对于类型学的思考,对于其他学科的交叉,又更深层次的去推进了建筑自主性的发展,自主不意味着自闭,只有这样建筑学才能发展壮大。“书中对于现代建筑的发展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同时对现代建筑所深切关注问题的赞同中,也折射出对现代建筑的忧郁”。关于主体与客体统一的概念追求方面,罗西重新引入了历史学与类型学的基本”原理,但这种引用不是要留恋往事或运用缩减式的科学方法,相反,历史被类比为一个度量时间而且又被时间所量度的“构架”,在罗西看来,建筑的历史就在建筑的实体中,正是这种实体构成了城市这个分析客体。
《城市建筑学》这本书1966年发表,到1982年第三版再版,随后译成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和法语。1982年译成英语,1987年由艾森曼主持再版。这本书在当代建筑理论界引起过巨大反响,从侧面也说明这本书的重要性。
作者:阿尔多•罗西,理论家、创作者、艺术家、教师兼建筑师,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至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声望。199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代表作品:卡洛.菲利斯剧院,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威尼斯水上剧院,圣卡罗公墓公墓等。
《城市建筑学》(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是建筑,其实是城市。这里的建筑不仅包括城市中不同的建筑和城市的视觉形象,还包括城市的建造过程。这本书包括3版的序言、绪论与四个章节。阅读过程中感觉此书的内容略显晦涩,不太好理解,读完整本书以后再看序言比较有帮助。
在绪论中,罗西指出体现美学意图和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是建筑的两个永恒特征,但由于建筑赋予社会具体形象,且与社会和自然有密切关系,因此不同于其他艺术和科学,这是我们研究的基础。城市从聚居地演变而来,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初始主题得到延续的同时也在不断被修改着。罗西主要把城市看成一种空间秩序,同时也关注将城市视为建筑和空间形成功能性产品的说法。
第一章:城市建筑体的结构。本书很重要的一章,罗西阐述了类型学的观点。(罗西一直使用的是城市建筑体,而不是城市建筑)多数关于城市的描述集中在其形式方面,城市建筑体虽然只能是城市的某一方面,但却是讨论问题最为具体的实际出发点。每个城市建筑体都有其独特性,其特性取决于什么?更多取决于形式而不是材料(尽管材料更有实际意义),更取决于其在时空中发展出来的复杂属性。新建的建筑就因为缺乏丰富的历史,而不能具有同样的价值。因此我们就不能只讨论建筑的风格形式,而应该关注建筑留存的精神价值。罗西提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问题:个体,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
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从新石器时期的茅草屋就开始,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随着住房、神庙和更为复杂的建筑出现,最初的类型出现。类型根据需要和对美的追求的发展,特定的类型与某种生活方式相联系,尽管其表现的具体行状在各社会中不同。昆西(18世纪末法国著名建筑理论家)对类型下了定义:“类型”这个词不同于被精确模仿的对象,也不是一种作为原型规则的元素。原型是一种依样复制的物体,是精确而确定的;而类型刚好相反,人们可以构思出完全不同的作品。类型的模仿是需要情感和精神,类型是一种规则,是建筑的一种组织原则。
罗西提出的类型学研究的是不能进行缩减的元素,不能等同于一种形式。例如住房,带有连廊的住房有悠久历史,出现在每个城市住宅中。罗西认为住宅作为一种类型从古至今没有变过,改变的只是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类型是建筑的思想,最接近建筑的本质。”要研究城市的结构,就不能单从功能的角度来解释城市建筑体。当然罗西并不否认功能概念的合理意义,只是反对在功能与形式之间建立一种线性因果关系。索尔曾写下一句话:“生命只
能用生命本身来解释。”根据功能的分类不是一种解释,只是一种描述体系,功能分来只是类型定义中的一个方面。那到底从什么方面才能认识城市?每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罗西指出研究城市历史是比其他方式更有用的,但把城市看成历史学科又显然是错误的。城市中有一些建筑长期保留下来,因为具有一种持续的活力,它们使城市带有过去形式的特征,使人们在今天仍能体验到过去的形式。这些经久元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可以推进作业的元素,例如帕多瓦的拉吉翁府邸,其中底层被当做了零售市场,这种人们部分仍能使用的建筑;另一方面是变态的元素,例如阿尔罕布拉宫,孤立于城市之中,什么也加不上去。这两者区别在于,前者我们仍能体验过去的形式,而后者则是孤立和异常的。纪念物就是城市结构中的的固定元素,体现真正的美学意义。当然城市主要是演变而不是保护,所以纪念元素在城市中保留下来肯定是因为它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元素。历史过程中主要被提出有三种认识评价城市的论点。罗西提出了一种特有的方式理解城市,城市被认为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建筑,居住区和主要元素在城市中起决定性作用。历史上有三种论点支持其论点:第一种论点最重要,米利齐亚把城市建筑分为私密和公共两大类,前者为住房,如别墅和住宅,后者则是指那些称之为首要建筑物的“重要元素”,如警察局、公共设施和仓库设备等,其他的部分则具有艺术品功能。第二种论点,每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建筑物虽然没那么突出,但是你会因为他们的类型风格一致而感到这个城市很美,如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第三种论点,功能概念不依赖于形式,这里的功能指的是建筑物的目的,而不是自身的功能,例如:服务于公共卫生和安全目的的建筑物因其宏大、庄严而同属一类。城市建筑体的集合特性是理解城市建筑的关键。
第二章:主要元素和区域概念。罗西首先提出三个概念:首先,城市的发展有一个时间的尺度,即城市有先后之分。这意味着可以根据时间坐标,把本质不同的可比现象联系起来。其次,城市空间是有连续性。第三,城市结构中有某些特殊性质的主要元素,它们据有延缓或加速城市过程的力量。
城市在本质上不能被缩减成单一的东西,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城市的典型特征之一。但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区域的形式有助于分析城市本身的形式。罗西认为城市中有两个主要的持久元素:居住区和纪念物。居住区就是城市形成的一部分,与城市演变和性质密切相关,居住区自身由部分组成,又反过来构成城市的形象。居住区作为单个的住房是可以变化的,但作为一种类型是不会发生变化。“纪念物在城市中长久保留下来,是城市变化中的固定点,它们比经济规律更有力。”纪念物重要的不仅是其建筑的风格和纪念性特征,重要的是它的历史和建设。就像人们在摧毁巴士底狱时,法国人是在消除其形象所象征的几百年的凌辱与悲伤。
罗西特别强调纪念物的作用。他认为记忆尤其依靠于确定的纪念物来表现,特殊的建筑由于他们的纪念品质可以抵挡住时间的侵蚀。“一个真正的纪念物赋予城市的不只物质上、视觉上的表现,它赋予城市以意义。”但似乎在一些缺乏文化底蕴的城市中,纪念物的作用还是挺微弱的。当然纪念物并不是唯一的主要元素,罗西认为规划也是一种主要元素。经过规划的城市核心也是一个主要元素,例如巴西利亚的三权广。那种认为规划会很严格的限制城市空间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规划只是城市很多元素中的一个。
第三章:城市建筑体的个性;建筑。在古典世界中,任何建筑物或城市的选址都很重要,地点就是由场所精神,由地方守护神来控制的。“场所是某一特定地点与其中建筑物之间的某种关系,既独特,又普遍。”
“最伟大的建筑作品更多是由社会而不是个人做创造的,它们是个民族辛勤劳动的产品,不是天才的灵感所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遗产,是长期积累的财富,是人类社会不断升华的沉淀,一句话,它们是一类结构。”——维克多•雨果
正是建筑和它所包含的记忆的综合构成了城市建筑体的结构,而城市是一系列价值的综
合体。这些价值与建筑自身的组织和功能没什么关系。像雅典这种城市所表现出来的城市思想,远远超越了它们自身的物质形式。像古巴比伦这种城市更是一种极端,除了物质形式消失以外,具有其他的一切。可以说,城市本身就是市民们的集体记忆,而且城市和记忆一样与物体和场所相关联。记忆或者说历史,就是理解整个城市复杂结构的线索。
第四章:城市建筑体的演变。这一章探讨了影响城市的经济和政治因素。规划是一种现代现象,经济力量是其主要影响,这也使得经济因素会在城市演变中发挥主导作用。但经济因素并不能完整解释城市建筑体的结构。有些建筑的产生,肯定不是因为经济的需要,而是城市本身的需要。另外作者也提到了政治因素,政治是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政治是一种选择。”人们总是且只能通过政治体制来最终选择城市的形象,但这种选择是一种集合意愿,并非一人多能决定的。
最后罗西把建筑上升到一种新高度:“城市的法则或许就像控制个人生活和命运的那些法规一样。每一部传记都有自身的乐趣,尽管它被限定在出生和死亡之间。当然作为人类卓越成就的城市建筑就是这部传记的具体体现,他超越了我们所认识的城市的意义和情感。”
到本书读完,我也不太理解类型学所说的不能再进行缩减的元素到底是什么?居住区?又或者纪念物?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一种生活,生活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本质是一样的。
罗西曾经说过,他考虑的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事物,比如为什么汤总是要用汤匙来喝? 在罗西的哲理中,建筑类型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一种生活方式似乎就是一种类型,尽管具体的形体会因社会不用而有很大不同。形式只是表皮的东西,生活方式才是建筑深层次的东西。当然要获得这种深层次,原型的东西就需要从历史和记忆入手。在特定场所中,建筑师必须依靠集体记忆来确定建筑的原型。
第四篇:建筑学
CAD、sketchup、photoshop天正建筑设计必须美术基础(结构素描及色彩),以及一定的IT技术(如CAD等)
老八校——前四所是清华、同济、东南、天津,然后一档有哈尔滨建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类的全国三杰是:东南 同济,清华。至于室内的,偏重美院的了,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等清华,东南,同济,浙大,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在名牌大学里分数相当高的日本的建筑学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的地位。法国注重idea(点子和创意),德国则是更加practical(工业,实用化)是很实际的一种建筑流派,日本的呢,创意一般就是建筑更结实,因为他们防震做的很好
欧洲目前英国荷兰德国还不错,意大利和法国建筑史传统基础还不错,这几年势头一般法国尤为混乱,日本一般啦
2012全国建筑学专业排名
学校代码及名称整体水平排名得分
10003 清华大学186
10247 同济大学282
10056 天津大学381
10286 东南大学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577
10611 重庆大学67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77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967
10284 南京大学1065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10532 湖南大学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1364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1763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2062
10610 四川大学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2261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不知LZ问的是建筑方面的还是单指建筑设计这一块的,建筑方面的专业还有很多,比如土木工程神秘的,以下是土木工程大学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同济大学A+
2清华大学A+
3哈尔滨工业大学A+
4东南大学A+
5重庆大学A+
6西南交通大学A+
7中南大学A+
8湖南大学 A+
9河海大学A+
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A+
11浙江大学A+
12武汉理工大学A+
13长安大学A+
14北京交通大学A
15大连理工大学A
16天津大学A
17北京工业大学A
建筑系排名:
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东南大学建筑系(?)
3.同济大学建筑系
4.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5.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6.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
7.重庆大学建筑学院
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9.湖南大学建筑系
10.浙江大学建筑学院
11.深圳大学建筑系
12.华侨大学建筑系
13.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原:建筑系)
14.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15.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
16.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
17.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
18.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19.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
20.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21.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
22.昆明理工大学建筑系
23.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24.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世界建筑学校排名哈佛大学 美国 1636年斯坦福大学 美国 1885年牛津大学 英国 12世纪中期剑桥大学 英国 1209年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 1861年东京大学 日本 1877年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 1754年巴黎大学 法国 中世纪耶鲁大学 美国 1701年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 1746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 1868年 12 莫斯科大学 俄罗斯 1755年 13 海德堡大学 德国 1386年 14 康乃尔大学 美国 *爱丁堡大学 英国 1583年 16 芝加哥大学 美国 1880年 17 鲁汶大学 比利时 1425年 18 莱顿大学 荷兰 1575年 19 波鸿大学 德国 1964年 20 布朗大学 美国 *马德里大学 西班牙 18世纪末 22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 1920年 23 波伦亚大学 意大利 1087年 24 早稻田大学 日本 1882年 25 格廷根大学 德国 1737年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法国 1755年 27 约翰.霍布金斯大学 美国 * 28 庆应义塾大学 日本 1858年 29 彼得堡大学 俄罗斯 1819年 30 科英布拉大学 葡萄牙 1290年 31 伦敦大学 英国 1828年 32 达特茅斯学院 美国 *
慕尼黑大学 德国 1472年 34 罗马大学 意大利 *
维也纳大学 奥地利 1365年
第五篇:建筑学
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点评和就业前景
以建筑、土木为课题的学习建筑学
建筑学
所需知识的比例
理 科
什么样的一门学科 一门学习如何设计建筑物及相关环境的学科
建筑学是一门以学习如何设计建筑为主,同时学习相关基础技术课程的学科。主要学习的内容是通过对一块空白场地的分析,同时依据其建筑对房间功能的要求,建筑的类型(如体育馆,电影院,住宅,厂房等不同类型),建筑建造所用的技术及材料等,对建筑物从平面,外观立面及其内外部空间进行从无到有的设计。其中所学习的范围小到简单的房间布局,大到城市数个街区的建筑群体的设计。
授课的内容 在理论的指导下,注重学习设计建筑的能力与创造性
建筑学的基本学习方法是以指导性学习为主,自我素质的提升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在设计的学习内容中主要包含了美术,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理论,建筑史,建筑力学,建筑技术及材料,建筑构造等课程。其中,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均要求空间概念和图面表达的能力,即不仅能想象出希望的设计主题,同时还能清晰准确地通过绘图的方式表达清楚。在此基础上,还需学习与建筑相关内容的课程,如城市规划,园林,艺术课程等。
毕业后干什么 与建筑相关的工作
除继续学业外,还可成为:
建筑师——在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起薪约1500~3000元/月。
教师——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起薪与其他教师收入接近。
公务员——在城建部门从事管理工作,起薪约1000~3000元/月。
房产开发人员——在房产公司从事房产开发工作,起薪约1000~3000元/月。
报考什么样的学校 要注重学校在该学科上的影响力
国内大概有70多所大学都设有建筑学专业,在比较好的学校该学科的学制一般为五年制。实力相对较强的有: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相关专业找一找
有关联的专业: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建筑工程与设备工程、土木工程专业等。专家提醒
建筑学需要长期、严格的专业训练,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其学习方法,毕业后也会因工作的性质及个人的能力不同而有较大的收入差异。
L2
080702
以建筑、土木为课题的学习
城市规划
所需知识的比例
理 科
什么样的一门学科 合理安排城市各类活动,协调城市空间
城市规划是一门要求熟悉或了解较多社会科学的理工类学科,由于研究针对的“城市”是一个具有极强社会特征的对象,因此虽然研究成果大部分以图纸形式表达,却比其他工程类学科需要多得多的社会科学知识。经合理布局的城市空间既要满足美学要求和技术要求(道路管道、房屋结构、环境保护等要求),也要符合经济、政治等社会要求;城市规划专业就是使学生逐步在实践中学会综合、优化地运用与城市
有关联的众多文、理知识,寻找城市空间布置的更佳方式。实践是进行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
授课的内容 授课内容广泛,其中专业设计与实践参观的内容比重较大
授课内容非常广泛,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美术、道路交通、测量、市政规划、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系统工程、社会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结构等。其中授课内容包括到外地进行实际规划实践,到校外居住区进行居民调查,到旅游地进行美术写生,到规划管理部门参与管理实践。基础阶段学习任务重,十分紧张;实践与参观阶段能开阔眼界,增加社会阅历,毕业后工作能较快上手。
毕业后干什么 城市发展规划与开发建设管理,设计相关的工作
城市规划师或建筑师——在规划院、建筑设计院或设计事务所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及相关课题研究。起薪在大城市一般为1000~5000元/月。
政府机关公务员——在规划管理局、土地管理局、住宅发展局、建设委员会等城建管理部门和计划委员会等政府宏观调控部门从事城建管理与课题研究。起薪在大城市一般为1500~3000元/月。
房地产公司职员——从事房地产开发前期可行性研究、房产项目设计策划、联系与指导设计部门等工作。起薪在大城市一般为1000~5000元/月。
房地产咨询与中介公司职员——替委托方进行房地产开发前期可行性研究、房产项目设计策划、代办委托设计与上报管理部门申请审批。起薪在大城市一般为1000~5000元/月。
报考什么样的学校 一些学校设置的五年制学习
设置有城市规划专业的高校有40多所,录取分数较高、授课内容较完备的主要有:同济大学(本科阶段开始设城市规划专业)、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与建筑专业混设或硕士研究生阶段专设)。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也开设城市规划专业,分数相对较低。
相关专业找一找
有关联的其他专业:建筑学(包括室内设计)、风景园林(景观建筑学)、经济地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家提醒
城市规划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性也越来越强。其理论与实践体系将有更丰富的发展,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基本熟悉理论与实践体系后,如果可以在某一方面精通,会大有发展前途。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从事职业和工作亲历:建筑师的一天
个人档案
姓名:沈工身份:××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性别:男年龄:29
个性自述:想象力丰富、直率、善于沟通
职业故事——建筑师的一天
晚上9∶00,窗外有雨声,打开窗,一阵清风夹着些小雨飘了进来,好清爽。北京的夏天难得有雨,更难得有这种很情调的雨。这不大不小的雨点轻轻地落在你身上,不会溅起水花,只悄悄地钻进了你的头发和衣裳里。这样的天气,我是肯定要出去散步的。车依然很多,车灯被聚在一起的雨水映衬着,整个马路都是亮晶晶的。看得我整个人都轻松起来,白天的繁忙和永无休止的工程都变得不值一提。我是一个建筑师,明天要上班,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国家正在飞速发展,各项工程也在加速地计划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直至交付使用。建筑师需要介入其中的每一个阶段,而且要在每一个阶段里,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你选择了建筑学,你就选择了责任和艰辛。近期,我负责一个高层住宅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上午的工作就是对着电脑不停地画图。我必须全神贯注,熟练,准确,快速地绘制每一根线。效率是关键的,因为我不喜欢加班。但是,中间停下来认真地思考是必须的,也许哪一根线或是小尺寸的错误,就会让某家卫生间的水流进客厅里。真正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建筑设计基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我个人更喜欢方案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建筑师赋予建筑灵魂,建筑从无到有。我坚信建筑是有生命力的。它会在岁月里不停地生长,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气质展现自己。是否具有一个充沛、丰满的灵魂是建筑成败的关键;而是否能创造一个充沛、丰满的灵魂全在于建筑师。所以建筑师本身必须在各方面充实自己,文学、音乐、美术、人文、地理等。
下午要去开会,与甲方(委托建筑师进行设计的投资方)讨论前一段我参与的一个景观规划项目。建筑师必须具备相当好的沟通能力。出色的建筑师会在与甲方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地引导甲方,共同创作一个精彩的建筑;而蹩脚的建筑师只能盲从甲方,做出各种粗浅的建筑。
开完会,收工的时间到了,老总出现在我的办公桌前,“待会儿6∶00的时候,请了几个专家一起讨论你做的写字楼方案。”
又是晚上9∶00,走在回家的路上,很郁闷。讨论的结果是我必须重做一轮方案。这样的挫折经历过不少。我想,建筑师之间的相互理解怕是世上最难的事情。可惜,今晚没有温柔的雨,但愿梦里会有,因为我是一个建筑师,明天要上班,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点击职业
职位基本信息
职位名称:建筑师所在部门:建筑设计所上级职位:主任建筑师
主要工作内容/职责
设计各种建筑(如:写字楼、住宅、展览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及建筑相关的工程,工作流程包括: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验收。
任职要求
知识/经验:建筑学、美术学。
工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艺术创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非常能够承受压力。
工作态度:非常敬业、不怕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