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1:1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好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好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

第一篇:做好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

做好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管理

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

东陵行政执法分局局长姜洪骥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把沈阳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由于城市管理区域的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地区逐步纳入到了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管理中,由此也给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做好城乡结合部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已成为管理者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城市管理工作经验,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管理的热点和难点,谈谈怎样做好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

一、对城乡结合部的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差距

一是农村村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已纳入城市的范围,但由于城乡结合部居民的思想观念大多仍停留在农村原始的管理模式上,乱堆乱放、乱搭乱建、随地乱扔废弃物的现象非常严重。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思想观念,即:我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了,在自家的院里堆放东西、搭个棚子不妨碍别人很正常,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呢,大多数人感到不理 1

解,甚至有非常大的抵触情绪。二是村镇领导干部普遍存在着只抓经济轻管理的思想。相当一部分村镇的领导干部缺乏城市管理的理念,只是片面认为,能把经济抓上去就可以了,就是好干部,有的甚至用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上的暂时发展。如:对耕地的乱圈乱建、采土挖沙等现象还时有发生。更为严重的是,无任何环保措施的镇(村)办小企业的生产也严重破坏了城乡结合部的市容环境。农村居民和村镇领导干部两个层面上存在着对城市管理工作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二、城乡结合部的配套基础设施较差

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使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基本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与城区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是城乡结合部的道路设施普遍存在着状况差的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二是缺少统一的城市规划,房屋建筑参差不齐,乱搭乱建非常普遍,原来集体土地规划的方式早已不适应城乡发展的需要。三是没有相应的商业区和固定的经营市场,大部分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随意占道经营等影响了市容环境的现象十分普遍。四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地理位臵处于管理的中间地带,其它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

三、市容卫生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道路等基础设施需要改造,路面损坏

严重,街路两侧的建筑参差不齐,马路洗车、修车、加工作业、乱堆乱放等现象屡禁不止;牌匾广告不规范,人员素质低,乱扔乱丢现象随处可见;外来人口流动性大、违章建筑多,乱排乱放等现象都造成了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现象的产生。甚至有的地段已成为城市管理的盲区。

四、宣传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单位和居民宣传工作形式单一,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做得还不够深入细致。另外,执法者对于法律、法规的掌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执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也是原因之一。

五、现行的工作条件方式还不适应城乡结合部的工作

1.由于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大,行政执法工作的范围也在增大,现有人员编制,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的不足,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城乡结合部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需要。

2.在城乡结合部的城市管理工作中没有经验可谈,只能靠在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市区内的城市管理工作方法不能照搬用于城乡结合部的管理,因为管理相对人的素质和所管理的环境不同,用管理市区的方式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执法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城市管理者改进工作方法,并且,对执法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必需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要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普及城市管理工作方面的知识。

1.利用广播、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为使宣传工作更加深入,可采取四进的方式:一进乡镇机关(街道),宣传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使他们带头宣传并起表率作用;二进村委(社区)进行宣传;三进企业进行宣传;四进居民家中,使他们自觉的遵守城市管理的规定。

2.结合每个勤务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典型的示范村或几条标准化街路。按照城市管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性的市容环境整治。通过整治前后环境的对比,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城市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在广场或人员密集的地方,利用展板、录音、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宣传市民公约、公民道德及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执法职能等,提高全社会爱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进一步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改造

城乡结合部改造要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远景规划相适应,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从硬件载体上改善和改变城乡结合部的市容卫生环境。在改造中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农民卖菜难,就业难等问题,在拆违过程中考虑多建一些农贸大厅、蔬菜批发市场等以解决农民卖菜难、就业难的问题,变堵为疏从根本上解决自发市场,占道经营的顽症。

三、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1.定期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依法行政是做好行政执法工作的关键环节,所以要定期对从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严格考核制度,使每个队员都能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做好行政执法工作。

2.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着管理环境较差、难度大的问题,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支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勤务区管理优势,要改变工作方法,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城乡结合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路子。同时,根据需要增加编制人员,完善交通和通讯设施也是搞好城乡结合部行政执法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市民对生活环境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已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作为城市管理者,我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的同时,要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以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努力为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

第二篇: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

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工党海淀区委

社会治安问题,直接影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堵塞导致违法犯罪的漏洞,不断减少和消除产生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具体包括预防犯罪、打击犯罪、排查调解社会矛盾等保护社会安全,开展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基层广大群众和实际工作者创造的丰富经验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新形势下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的新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新路子,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针,是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工程和基础工程。

城乡结合部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特殊区域,处在农村与城市的过渡区域,它具有多元的社会利益结构、不同的社会阶层、复杂的人群结构等特征,抓好城乡结合部的和谐平安建设工作,是全社会亟待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加强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农工党海淀区委今年承担了中共海淀区委“2008年海淀区调查研究关注课题”“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农工党海淀区委以区委科技教育与文化专委会为基础组织专门的调研组,对我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考 察调研,调研组专门走访了海淀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办公室(综治办)、部分街道和社区,现就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基本情况和特点

城乡结合部处在农村与城市的过渡区域,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特殊区域。海淀区城乡结合部是位于我区山前和山后(北部新区)的过渡地区,包括西三旗街道、清河街道、上地街道、青龙桥街道、香山街道、田村路街道、西北旺镇、东升乡、海淀乡、四季青镇等11个街道或乡镇,186个社区或村委会。根据《北京海淀年鉴》(2006年)资料统计,截止2005年底,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土地面积为241.6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49.5万人,流动人口为48.3万人。而2005年,海淀区共有29个街道、乡、镇辖(其中街道办事处22个、乡2个、镇5个,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649个,全区户籍人口191.79万人,流动人口75万(见表1);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街道和乡镇数量占全区的37.93%,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占全区的28.66%,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6.10%,2005年底,截止户籍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5.81%,流动人口占全区流动人口的64.40%(见表1)。

海淀区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一是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很重要,位于北部新区与城区的过渡地带,是我区著名的文化科学教育区、风景名胜旅游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底,截止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6.10%,街道和乡镇数量占全区总数量的37.93%,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占全区的28.66%。同时,颐和园、圆明园、香山公园等皇家园林“三山五园”等全国重点旅游景点位于该地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等著名高校,有中科院所属、国家部委所属及其他类型多家科研院所、中关村科技园区 的发展区也在该地区内,是我区著名的文化科学教育区、风景名胜旅游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是流动人口多,对社会发展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度大。从全区来看,海淀区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1980年为3万人,1990年增加到11.7万人,1997年为49.3万人,2002年为65.22万人,2005年为75万人,2006年约为89.4万人。而2005年底在户籍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5.81%的地区,流动人口竟占全区流动人口的64.40%(见表1),这主要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居住成本低廉,导致个体经营及务工人员为节省费用多选择居住该区域。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是旅游点和重点地区社会治安压力大。颐和园、圆明园、香山公园游商、黑导游、黑车以及中央党校、玉泉山等旅游点和重点地区常有外地来京上访人员聚集,使社会治安压力增大。城乡结合部是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碰撞交融的汇合点,也往往是矛盾纠纷、刑事案件、违法犯罪高发区域,致使该区域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加强该区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非常重要。

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工党海淀区委

社会治安问题,直接影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堵塞导致违法犯罪的漏洞,不断减少和消除产生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具体包括预防犯罪、打击犯罪、排查调解社会矛盾等保护社会安全,开展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基层广大群众和实际工作者创造的丰富经验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新形势下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的新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新路子,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针,是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工程和基础工程。

城乡结合部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特殊区域,处在农村与城市的过渡区域,它具有多元的社会利益结构、不同的社会阶层、复杂的人群结构等特征,抓好城乡结合部的和谐平安建设工作,是全社会亟待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加强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农工党海淀区委今年承担了中共海淀区委“2008年海淀区调查研究关注课题”“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农工党海淀区委以区委科技教育与文化专委会为基础组织专门的调研组,对我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考 察调研,调研组专门走访了海淀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办公室(综治办)、部分街道和社区,现就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基本情况和特点

城乡结合部处在农村与城市的过渡区域,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特殊区域。海淀区城乡结合部是位于我区山前和山后(北部新区)的过渡地区,包括西三旗街道、清河街道、上地街道、青龙桥街道、香山街道、田村路街道、西北旺镇、东升乡、海淀乡、四季青镇等11个街道或乡镇,186个社区或村委会。根据《北京海淀年鉴》(2006年)资料统计,截止2005年底,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土地面积为241.6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49.5万人,流动人口为48.3万人。而2005年,海淀区共有29个街道、乡、镇辖(其中街道办事处22个、乡2个、镇5个,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649个,全区户籍人口191.79万人,流动人口75万(见表1);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街道和乡镇数量占全区的37.93%,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占全区的28.66%,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6.10%,2005年底,截止户籍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5.81%,流动人口占全区流动人口的64.40%(见表1)。

海淀区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一是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很重要,位于北部新区与城区的过渡地带,是我区著名的文化科学教育区、风景名胜旅游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底,截止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6.10%,街道和乡镇数量占全区总数量的37.93%,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占全区的28.66%。同时,颐和园、圆明园、香山公园等皇家园林“三山五园”等全国重点旅游景点位于该地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等著名高校,有中科院所属、国家部委所属及其他类型多家科研院所、中关村科技园区 的发展区也在该地区内,是我区著名的文化科学教育区、风景名胜旅游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是流动人口多,对社会发展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度大。从全区来看,海淀区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1980年为3万人,1990年增加到11.7万人,1997年为49.3万人,2002年为65.22万人,2005年为75万人,2006年约为89.4万人。而2005年底在户籍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5.81%的地区,流动人口竟占全区流动人口的64.40%(见表1),这主要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居住成本低廉,导致个体经营及务工人员为节省费用多选择居住该区域。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是旅游点和重点地区社会治安压力大。颐和园、圆明园、香山公园游商、黑导游、黑车以及中央党校、玉泉山等旅游点和重点地区常有外地来京上访人员聚集,使社会治安压力增大。城乡结合部是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碰撞交融的汇合点,也往往是矛盾纠纷、刑事案件、违法犯罪高发区域,致使该区域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加强该区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非常重要。

资料来源:彭兴业等主编《北京海淀年鉴》(2006年)

二、海淀区城乡结合部社会综合治理成果显著

在北京市、海淀区党委和政府以及相关街道、乡、镇领导下,近年来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以奥运安保社会面控制工作为中心,以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为载体,以群防群治为依托,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化布防、区域联动”治安防范模式,为推进奥运安保战略的实施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在成功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中社会治安工作良好,成就显著,功不可没。主要成成就:

(一)建立健全了的较为完善的社会综合治理管理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综治工作局面

建立健全了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统一协调指挥体系,建立一整套地区综治委工作制度,并指导社区建立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区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建立健全了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社区治安管理基础体系,建立了街道、乡、镇地区综治委员会,充分调动、发挥地区综治委员会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综治工作合力,并建立和落实了地区综治委工作例会制度、地区综治委工作督查制度、地区综治委成员述职制度,加强对刑事发案趋势和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可防性案件分析研究,增强全区综治委对社会治安大局的掌控和决策能力。

(二)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化布防、区域联动”防范模式

以“看住人、管好地、守住物、防住事、服好务”为总体目标,一是建立网格立体巡控机制,结合地区物、技防设施建设,整合社区巡防队、治保积极分子、治安巡逻志愿者等群防力量,在加强阵地控制的同时,根据多发案地段、多发案时段和发案类型,采取步巡、自行车巡和机动车巡逻相结合,定点控制和机动巡逻相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不间断的巡逻防控;二是建立了治安网络责任机制。建立社区单位包点、巡逻队员包段、社区居委会包片、公安派出所包面、街道领导分片包社区的网络责任格局。三是实现了标准具体督查机制。把各职能部门职责细化,把地区按区域划为四片,由街道领导分工,带领相关科室,定期按职责对所划区域进行检查指导。通过机制的建立和实施,逐步形成“网络化巡防,区域联动”的治安模式,把地区真正的网控起来。使地区的治安形势总体平稳,刑事发案率、火灾和交通事故、社区发案率大大降低,地区未发生有影响的法轮功”案件,无恶性案件和重大灾害性事故发生,确保了地区的安全稳定;四是建立联合执法整治机制,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问题联合地区执法部门按职责进行联合执法整治。

(三)建立了一支规范的治安防范队伍

社区治安防范队伍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综治工作的完成,建立起了以公安警察为主要人员,以社区巡防队、治保积极分子、治安巡逻志愿者、社区义务消防队、流动人口协管员等多种群防力量为辅助力量的治安防范队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在人员上有了可靠的保证。

(四)科技创安有了重大进展

区委、区政府在2005年开始,结合实际,先后投入5亿元,打造社会精细管理工程,即建设图像信息管理系统,使建成的三个中心即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群众事务呼叫中心、科技创安指挥调度中心,成为一个统一平台。“三个中心”图像信息管理系统与公安、城管、环保部门的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起到了震慑、预防犯罪、快速破案,及时、快速处理社会问题的作用。整合资源,科技创安,发案率降低,群众安全感提高,使消极防范转向积极预防,走出一条城市管理与治安防控相结合的新路子。该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成2321个监控点位,能够覆盖全区主要交通路口、大型停车场所、地下通道、过街天桥、大专院校、重点市区属机关、旅游景点、大型宾馆、饭店、商厦及农贸市场等繁华公共场所。同时,还将整合社会各单位的视频监控资源,使全区的视频监控资源达到4万多个,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海淀区城乡结合部社会综合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海淀区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方“一地两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存在真空在历次街、乡、镇管理调整过程中,原来的村委员会转变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后,由于原来的投资主体或产权关系不变,导致城乡结合部部分地区出现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并存的“一地两府”现象,“一地两府”导致各种问题出现后后两个“政府”互相推诿,致使社会管理和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存在真空。如青龙桥街道安河桥社区、厢白旗社区、上地街道的树村地区、清河街道的朱房地区就分别与海淀乡的青龙桥村、树村与东升乡等均有交叉管理问题,导致不少社会问题难以解决。青龙桥街道的厢白旗社区3000人使用的9个已建成多年的公共厕所,其产权属于海淀乡树村村委会,青龙桥街道厢白旗社区居民委员会想维修这些公共厕所,但由于产权问题难于进行;而青龙桥街道安河桥社区现仍有部分农民或农民集体财产,一些路面产权为海淀乡青龙桥村所有,导致安河桥社区在更新路面时,常受到村委会的牵制。

(二)城乡结合部社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安全隐患严重

城乡结合部平房社区多、城中村多,农居混杂,农转居及下岗失业人员较多。2005年北京市的一项有关治理城中村的调查发现,全市位于城市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为231个,而海淀区为70个,占30.30%。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欠账太多,很多必要的道路、自来水管线、市政公用电网、公共厕所等缺乏,导致居民出行难、吃水难、生活难、如厕难,环境脏乱差而有位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告诉我们,“解放快60年了,我们社区却一直没有吃上国家的水,用上国家的电,走上国家的路”。该社区一直没有自来水管线,没有路 灯,没有国家投资修的公路。特别是由于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房屋需求大量增加,使居民私搭乱建猖獗,而这些建筑物建筑设计缺乏必要的防震、防火要求,存在严重公共安全隐患,如果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房屋倒塌,损失不可预测。正如有位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所说:“守着大量的私搭乱建房屋,就象守着一大堆定时炸弹,遇着火灾、地震重大灾害就会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基础面临新的考验

群防群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根本基础,目前群防群治的基础不扎实。一是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治安巡逻协管员、治保积极分子和社区治安志愿者都工资、待遇偏低,积极性不高,影响群防群治的效率和质量;如治安巡逻协管员每年1.5万元,扣除各种保险等费用,只有8000元,工资偏低;治保积极分子补助更低。为此,有些街道为调动积极性,发放奖励,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如青龙桥街道在修订完善社区巡防队、流动人口管理员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方法,建立德能勤绩月考评制度和按绩效奖励激励制度的基础上,2007年共发放奖励资金4万余元,有效地激发了队员的工作积极性。社区治安巡防队协助公安机关及独立抓获违法嫌疑人191名,其中治安拘留185人;刑事拘留6人;协助抓获违法嫌疑人47名。流动人口管理员发现并处理各种隐患:治安44件,火险19件,煤气中毒隐患22件,协调纠纷109件,批评教育来京人员207人,为社区 群众排忧解难121件,协助公安机关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5人。二是社区治安志愿者年龄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为老人。

(四)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费紧张

充足的经费是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经济基础。如在科技创安、人员培训、人员工资和补贴等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费方面都需要加大投入。如目前的科技创安主要是在主要干线装备了监控探头,而在很多平房社区和大院社区均没有安装相关设备,必须大量的经费。仅青龙桥街道2008年就投入了82万元购置99台无线通讯对讲机、视频监控设备,14.5万元购买消防器材,400万元建成地区安保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了88个视频探头。为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辅助人员的积极性,也需要适当提高其待遇。

四、对策建议

(一)建立“一地两府”的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联席委员会,消除“一地两府”社会管理真空建议建立“一地两府”的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席委员会,共同处理辖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同时,建议区政府尽快开展“一地两府”问题专题调查,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一地两府”造成的在社会发展与城市管理方面的真空。

(二)关注城乡结合部地区特别是平房社区的经济发展,实施城乡结合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良好的部市政基础设施,解决居民出行难、吃水难、生活难、如厕难,是对民生的最大关注。建议对现有的平房社区或城中 村,进行分类科学规划,进行整体改造,或完善必要的公共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必要的道路、自来水管线、市政公用电网、公共厕所。同时,严格禁止私搭乱建,减少公共安全隐患。

(三)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治安群防群治队伍管理体制建议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治安群防群治队伍管理体制,增加治安巡逻协管员、治保积极分子和社区治安志愿者的工资、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群防群治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建议改善社区治安志愿者人员组成比例问题。

(四)加大对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费投入建议加大对科技创安、基层人员培训、工资待遇的投入,使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人防、物防有坚强的经费保障。

第三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市区集中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设施、房地产、建筑、风景名胜、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同时负责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一、今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 去年 11 月份,市城管执法局党组成立,领导班子配备到位。新班子组建一年来,我们继续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快节奏,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管执法运行机制。今年 5 月份,整体上划**区市容管理局,并在市区六个街道派驻城管中队,实现了市区一支队伍管理和管理重心下移的目标。目前,一个“社会管理,城管执法,公安护法,法院司法”的城管执法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一年来 共办理各类行政案件 1593 起,其中一般程序案件起,实施行政罚款万元,案件执结率达到 %。无行政复议和上诉案件。二是 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城市规划区内基本杜绝新增违法建设。在城管监察支队内设两个大队,专司拆违,明确街道城管中队主要任务是禁违、拆违。加强局举报投诉中心力量,在局内部建立了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违法建设巡查和信息报送工作,对在建违法建设坚决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一起,对积存的违法建设有计划地组织拆除。

第四篇:关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信访与思考

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信访与思考

湘乡市城管行政执法局纪委辜凤翔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常常因被称为‚不文明执法、不规范执法‛而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甚至状告至纪检监察部门或信访部门。然而,城管部门却也深感困惑和无奈。本人对我市城管行政执法工作中引发的信访问题进行了一些剖析,有关城管部门的信访案件较多,研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管没有自己的‚祖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生活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城市化、市场化伴生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相应产生,引起了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于是,一个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相对陌生的领域——‚城市管理‛随之应运而生,大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各地地、县两级城管部门逐步建立。由于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基本上仍是农业国,对城市管理范畴的中央和省级掌控缺乏实质性举措,以至于各地新组建的城管部门无论从机构名称还是机构性质,无论是管理范围还是工作内容,都存在较大差异,可以用一句老话形象地表述为‚各有各的高招‛。比如机构名称,北京市现在称为市政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称为市

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南京市称为市容管理局,而在绝大多数地、县两级城市,基本上都叫城市管理局或城管委、城管办,实行综合执法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除少数地方是单设的以外,大多也都是在上述机构加挂一块牌子。再如机构性质,有的是行政部门,有的则是事业单位,还有的属于非常设的临时机构。而管理范围,有的只负责市(县、区)本级建成区,有的则垂直管理到区(县)、镇。至于管理内容,那就更加多样化了,少的只负责单一的市容环境卫生,多的则包括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自来水及污水处理、公交客运、路灯亮化、户外广告、工程渣土、城市沟河等等,还有的地方将房产物管、规划拆违等甚至将旅游景点管理和文化市场管理等都纳入了城管执法内容。即使是国务院法制办和各省级人民政府授权进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的市、县(区),其执法职责也有‚5+1‛、‚6+1‛、‚7+1‛等不同,其中前一个数字是授权执法管理的主要事项,后面的‚1‛则是当地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交给城管部门的其他执法管理任务。这些多少带有各自为政色彩的不统一现象,固然与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关,也与中央一级和省级缺少相应的与时俱进的规范要求和管理措施不无关系。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社会群众不知道城管究竟有多大权力,究竟该怎样‚被城管管‛;有些地方政府经常拿城管当‚别动队‛使用,让城管去干一些公安、武警不便干、相关部门不愿干、基层组织又很难办的‚拔钉子‛、‚得罪人‛的棘手事情;而城管队伍则由于组建时间短,基础差,管理事项和对

象相对复杂,且自身执法依据不够充分,人员素质和执法保障方面又与执法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加之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因而很难在各种复杂情况下都能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让社会方方面面都能满意,日积月累,使得一些地方的城管部门已经成为当地质疑最多、评议最差的单位之一。

城管面临的社会压力和自身不堪重负的现实,使得城管人内心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叹:我们要是有个‚亲娘老子‛该有多好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使体制机制问题得到合理的统一,客观上已经成为规范城市管理,减少政出多门,让城管名正言顺干事情的首要前提。

二、城管综合执法为什么‚‘7+1’、‘8+1’,就是难统一‛

近几年来,不少地方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实施综合执法的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会:不管是‚7+1‛还是‚8+1‛,底气不足是不统一。实际上,不论是国务院法制办的批复还是省政府的批复,说到底只是政府及其相关机构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对特定区域所做出的工作决策和采取的授权程式,严格地讲属于‚个案‛,目前还很难与普遍都适合的法律意义上明确界定的执法主体划等号。所以,只能以‚试点‛的名义在部分城市试试看,‚摸着石头过河‛。然而这条‚河‛现在看来是有点过宽过深了,城管执法部门不仅很难胸有成竹地涉水摸石,甚至还常

有跳进黄河洗不清的别种滋味。那么城市管理到底该不该实行综合执法,综合执法的内容和范围能不能基本统一并让社会充分知晓,这些表面上仅仅属于认识层面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城管综合执法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先决条件。

我国现在正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各项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建立健全,但《城市管理法》这样的十分迫切需要的法律法规却至今仍难以出台。没有硬通货,底气从何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若仅从字面上看,毫无疑问应该是地地道道的执法机构,而且被授权拥有的执法权项也较多,可是却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明确过城管到底执得是什么法,社会人士客气一点的会说,‚你们城管管得也太宽了吧?‛带有情绪的相对人则常常振振有辞:‚我这点事凭什么由你们城管来管!‛可见当前社会群众对城管执法普遍缺乏认同度,处臵稍有不当,便可能激化矛盾。而一些媒体对少数城管执法恶性事件的追踪报道、频繁暴光乃至刻意炒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客观上是把本应对立法与否的质疑,单纯地引向对执法的质疑,为社会对城管执法的不认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公安执法有《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工商执法有《公司法》、《广告法》,环保执法有《环境保护法》等等,而城管执法虽然看似风风火火,试点还在不断扩大,但立法却远远没有跟上。传统上分别属于规划、公安、交通、工商、环保、城建等部门的一些执法责任,由于‚七八顶大盖帽管不好一顶破草帽‛的缘故,被‚相对集中‛

到城管部门,不好管、管不了的事就由城管去干吧,而与部门利益明显相关的权责那是轻易不能放的。即使政府已经明确,仍有一些部门和单位找出若干依据继续行使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原有的执法队伍大都依然存在,以致经常出现一件事两家做的情况,这不仅容易让行政执法相对人产生困惑,也常常使执法者处于进退两难缩手缩脚的尴尬境地。此类现象从表面上看是部门如何协调的问题,实际则反映出目前城管执法本质上是借法执法,而法定执法主体和社会公众又难以充分认同并真心实意配合的深层次矛盾。因此,只有从法律层面上统一城市管理执法的权限和执法队伍的设臵,出台《城市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城市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执法主体资格,界定执法职责范围,赋予有关强制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城市管理执法难的状况。一句话,就是城管执法要变被动应付、打‚擦边球‛,为主动出击打攻坚战,法律层面的强有力支撑与体制机制的正规统一同样重要。

讲到立法问题,可能有同志会提出,城市管理的概念很宽,准确界定很难,国际上此类立法可供借鉴的不多,目前这种颇有中国特色的城管模式还是继续探索吧。笔者认为,正因为难,才需要创新,才需要抓紧,才需要立法跟上,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可能一下就完善,有总比没有强,先搞出个试行或暂行的也行。否则,城管综合执法的路子很难继续走下去,提高行政执法效能的初衷也难以实现。

三、城管执法着装为什么‚这也不是,那也不是‛

毋庸讳言,城管着装问题十分敏感,它既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困扰城管规范执法的现实问题。城管到底是‚正规军‛,还是‚别动队‛,抑或是某种意义上的‚土匪‛,在着装问题上似乎也能窥出一斑。

城管着装‚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描述,形象地、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样两层含意:一是制服样式军不军、警不警,五花八门,经常变换,给社会以‚想怎么穿就怎么配‛的不良印象;二是城管该不该着装上级不明确,着也不是,不着也不是,颇为两难。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度称城管为‚土匪‛?除了执法不规范、行为不文明、作风不端正等因素外,着装不统一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国务院曾对十几个执法部门的着装有过明确规定,或许是因为国家和省一级没有城管部门,因而对社会接触面很广的城管执法如何着装没有提及,而各地城管机构考虑到实际工作需要,实在是很难做到既规范执法而又不正规着装,这就使得从中央直辖市到乡镇城管队,各种不同质地、颜色、式样的城管制服自行其是,各领风骚。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老百姓产生反感,有关部门发出质疑,个别财政相对紧张而又严格按章办事的地方,甚至以违反财经纪律动用公款乱着装的行为予以查处和进行 6

整顿。于是,长期以来城管着装‚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难题一直困扰和制约着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城管执法究竟该不该着装,如果确实应该规范着装,那又该由哪一级来使之统一规范呢?我们党历来强调实事求是,政府出台各种行政措施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城管执法要不要统一规范着装,如何统一规范着装‛这一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同样也不例外。从目前各个执法部门的工作情况看,除了公安、工商、税务几个部门外,大概就数城管部门的执法任务面广量大了,在各种场合、各种时间段、面对各种各样的执法管理对象去履行若干项执法使命,执法人员如果不身着容易辨识的执法制服而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身穿便衣,谁能知道你是在执行公务,又如何知晓你是在执行什么公务?很难想象这样的执法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初衷之一,便是将‚七八顶大盖帽‛改革为‚只需一顶大盖帽‛,而如今城管综合执法队伍却不能着装,把这‚一顶大盖帽‛也给取消,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执法人员的自律性当然会受到影响,综合执法的效率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所以,‚城管执法不能不着装‛已成为基层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的共识,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理解和默许。首都北京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身着城管制服在天安门广场等地进行执法值勤的情况,中央电视台曾多次报道,中央领导也曾亲切接见身着制服的北京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由此看来城管执法人员应该规范着装已经没有太多的异议了,现在的问题是该由哪一级来予以

明确并进行统一规范。去年5月,江苏省政府法制办已经就全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使用统一的执法文书、执法标志和工作服饰发了专门文件,并要求在2008年底以前全省统一规范到位。这一含有‚小岗村‛意味的重要举措,至少在江苏全省范围内为规范城管执法行为、改善城管执法形象提供了一项基本条件。可以断言,在这方面如能尽快出台全国性的统一规范举措,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事业必将大大前进一步。

四、城管工作异常艰辛为什么却‚吃力不讨好‛ 笔者在城管部门工作多年,此前也在其他一些部门和单位工作过,对比之下感慨颇多。体会最深的就是:城管部门的工作难度之大,辛苦程度之强,社会压力之巨,远非局外人所能想象。绝大多数城管人不分白天黑夜,不顾日晒雨淋,不论节日假期,为了城市的整洁有序、市容亮丽、市民方便,长年超强度运转,超负荷劳动,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在缺少理解、支持、配合的情况下默默奉献,他们的辛劳与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尊敬。然而由于体制机制、人员素质、执法环境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加之极少数害群之马自毁形象引发的轩然大波,使得城管在社会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毁誉参半。在各地的机关作风评议活动中,城管排名靠后已屡见不鲜。‚花谢花飞花满天,城管艰辛有谁怜‛?心中有着满肚子委屈的城管人不免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那么,城市管理工作为什么常常‚吃力不讨好‛呢?除了本文前面提到 的一些客观原因外,城管部门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深刻反思,认真查找队伍内部的主观原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尽快扭转城管工作的被动局面。

从许多地方城管暴露出来的问题看,社会群众反响最强烈的就是城管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管理简单粗暴。尽管你工作很辛苦,但那些人们通常看不到,而只要你在执法中情绪稍有激动,或者是执法管理相对人故意制造事端而你不够冷静,处臵不当,马上就会引来大量围观路人,这个瞬时形成的强势群体中尽管大多数人可能不明真相,但因具有共同的同情弱者的心理,几乎都会不假思索地站在执法对象的立场上来指责城管。由于这种情况三天两头经常发生,极个别的还曾引发恶性事件,时间一长,对城管执法的逆反心理便在一些社会阶层中悄然滋长和蔓延,造成恶性循环,使得城管执法变得更为艰难。要从根本上改变城管的社会印象,就必须强化队伍教育,严格队伍管理,提高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灌输文明执法理念,提升执法修养水准。同时,还必须严把进人、用人关,这一点尤为重要。一些城管恶性事件的发生,根子其实就在这里。由于城管基本上算是‚吃皇粮‛的新部门,并且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而不断扩大管理范围和增加管理内容,因此必然需要增加与之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有些地方便把城管看成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安人进人的理想渠道,人事腐败在这里找到了突破口,少数不具备基本执法素质的人通过关系吃

上了‚皇粮‛,自以为门路宽、后台硬,本事大,了不得,在执法管理岗位上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甚至胡作非为,违法违纪,不仅在社会上造成很坏影响,而且还败坏了队伍内部风气,这是令城管人非常痛心的事情,也是真正需要从根子上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选人、用人首先必须规范。城管执法遇到的复杂情况多,面对的弱势群体多,处理的棘手问题多,对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文化素质、政策法规把握水平、言语举止道德修养等方面理应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严把入门关,选准人、用好人,进一步严格队伍管理和行为养成,才能弘扬正气,令行禁止,打造出一支群众信任得过的城管执法队伍。

五、城管综合执法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好汉三个帮‛ 自古以来,‚好汉‛就是专指具有行侠仗义、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品质,受到‚草民‛期盼、敬佩和拥戴的人,用现在的话讲,算是个体的民间执法人员。假如这个观点基本成立的话,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套用,如今的执法队伍就应该是法律地位明确的‚好汉‛群体。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实践证明,城管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进行执法与管理,充当着‚好汉‛的角色,如果离开了方方面面的‚帮‛,只靠孤军奋战显然是不行的。现时许多地方的城管执法环境并不理想,舆论氛围更有谈城管色变之势,少数基层城管,本应是‚好汉‛的执法管理人员,甚至

已被喻为‚土匪‛不堪一提。由此看来,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不仅要在内部管理上动真碰硬,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理解、支持、配合和帮助,形成‚一个好汉三个帮‛。城管要正确认识自己,善待市民群众;社会也要正确看待城管,善意帮扶城管。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领域多种矛盾交错,问题繁多。城管往往处于这多种矛盾和问题的交汇点,特别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同时也有些对其他现实不满的人常常会把怨恨发泄到城管头上,以期‚墙倒众人推‛。因此,城管工作者必须从政府关注民生的实际出发,去调整自己的工作策略和程式,主动寻求社会的支持。城管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要构建和谐社会,建成法制国家,改善环境状况,提升城市形象,各行各业任务都十分艰巨,城管部门更是责无旁贷。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城管人的辛劳和汗水,我国现在绝大多数城市的市容环境秩序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各级政府和城管部门真诚地欢迎社会监督,希望各有关方面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提供热情帮助。个别媒体借题发挥、以偏概全、哗众取宠、诋毁城管,摆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架势进行不负责任的炒作的做法,其实并不是社会所期望的,也是有悖本行业职业道德的。生活在城市里的各阶层人士也该扪心自问,我们爱惜自己的城市吗?我们珍惜自己的环境吗?我们为改善我们共同的人居环境究竟做了多少呢?如果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更美丽,装点得更温馨,那就善意地帮助城管,热忱地支持城管,自觉地配合城

管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创未来,那就一定会实现《好汉歌》里所希望的那样——‚你有我有全都有‛的。

第五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经验交流材料

以承办节会为契机促城市管理大提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经验交流材料2012年,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场会、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暨第二届中国**国际休闲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暨配套子活动(**啤酒节、国际龙舟赛、环东江湖自行车赛、东江湖国际水上瑜伽旅游文化周等)均在资兴召开,对资兴市的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围绕资兴市政府提出的“六个基本看不见”(城区可视范围内基本看不见垃圾;主干道基本看不见车辆乱停乱放;街面基本看不见私搭乱建厂棚;门面商店基本看不见商品出店摆放;户外宣传广告基本看不见无序张贴;中心城区基本看不见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穿行街道等不文明行为)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工作目标,本着“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严格管理,和谐城管”的工作理念,以创造优美、清洁、舒适的人居环境为抓手,资兴市城市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打造样板路段。**大道资兴段、资兴大道、东江大道、**路是贯穿资兴城区的主要通道,是资兴的门面,代表资兴的形象。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结合我市“穿衣戴帽”“点亮资兴”的规划要求,以此为突破口,把资兴大道、**大道资兴段、东江大道作为样板路、样板街进行打造,引领整个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下载做好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好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常用法规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常用法规汇编 一、实施主体:南充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二、办理部门:顺庆分局 三、联系电话:2333185 四、监督电话:12319 五、相对人对实施主体作出的该行为不......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手册[★]

    程序篇 第一章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第一节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概念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指在城市管理领域内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的活动。 相对处罚权是一个行政机关通过一定的法......

    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汇报

    县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汇报 县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近几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完善管理体制,各项工作逐步规范,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一、广泛宣传教育,营造“全民......

    关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汇报(2011)

    关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局在省市各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城建举县的发展战略,在城市管理中,坚持依法行政,树立......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心得体会(合集)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几点体会s0100从元月6号我局挂牌启动以来,在局党组和大队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培养下,经过几个月的现场执法,我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逐步成长为一名合......

    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监督员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全体执法人员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城管执法事业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今年以来,......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工作情况汇报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 工作情况汇报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开展“城市管理年”的良好契机,切实围绕中心城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难点和建议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难点和建议。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城市管理基础条件薄弱,制约行政执法工作。城市管理工作重要,但是立法重视程度不高,我省城市管理方面只有市政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