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现代城市管理

时间:2019-05-13 11:1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加强现代城市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加强现代城市管理》。

第一篇:浅谈如何加强现代城市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现代城市管理

关于现代城市管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非常专业。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市民,应该有责任和和义务为自己的城市规范有序、繁荣发展,提出自己的点滴意见和建议。要谈加强现代城市管理,那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现代城市管理”?

按照管理学上的定义:“城市管理主要是指运用决策、组织、协调等机制,采用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对城市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管理。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管理,是指多元的城市管理主体,依法管理或参与管理城市地区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属于公共管理范畴。从现代城市管理的主角——城市政府角度出发,现代城市管理主要是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管理等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城市管理,既包含了以城市政府为主体的城市管理者依据国家法规体系,通过国家计划和发展规划,对城市运行和发展所进行的控制行为的活动。也包含了城市政府通过制定各种经济政策,城市管理法规,对城市企业、城市公民、城市非政府机构的生产生活所进行的组织控制、协调行为和活动。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现代城市管理还包含着城市政府管理职能与非政府机构、非盈利组织、社会团体、市民等参与城市管理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结合。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有九亿农村人口的大国向城镇化、城市化转变的战略发展时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使城市人口骤增,城市规模膨胀。这也就对城市功能和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经济发达,生活方便,环境优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三大目标。城市环境整洁优美,是城市经济健康发达和社会生活舒适便利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城市市政管理也是城市经济管理和社区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在城市发展中,城市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程度。鞍山市,是“全国卫生城市”,更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而且我市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越来越美。越是这样管理工作越要紧紧跟上,1

才能保证“经济发达,生活方便,环境优美”三大目标的实现。这三大目标也正是城市政府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根本任务。现代城市要提高综合竞争力,要成为各类人才近悦远来的汇聚之地,成为投资的热土,没有这三者的协调发展是不行的。城市居民要安居乐业同样离不开这三者为基础。同时,城市管理涉及千家万户,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市民不应该被视作仅仅被管理的对象,而且更应该被视为管理的资源和主体。应更多地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鼓励和调动广大市民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强化城市管理的公共性,扩大市民的公共参与度,是回归公共管理本性的必然,也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下面就如何加强现代城市管理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加强党的领导:在我们中国无数事实一再地证明了,没有党的领导那将是一事无成。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就将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加强对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1,城市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就是对城市的监察、理顺、维护和管理。他们素质的高低、管理能力的强弱、对工作负责精神的有无、管理措施的得当与否,都直接关系到这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风貌。2,要明确我们城市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前面已经阐明,这里不再赘述)?不要把处罚当做工作的着眼点和管理工作的不二法宝,把罚款看成是唯一的目的。罚款只是管理工作的手段之一,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不要本末倒置,目的成了手段的帮凶,只为手段服务。3,城市的管理工作存在着堵塞漏洞和疏通导流的问题。有些现象如黄、赌、毒、非法小广告、私搭乱建等,就应依法坚决打击、取缔,要坚决堵住,使其不再兹生。如小商贩占道经营的问题,就应该以疏导教育为主,同时为他们创造守法经营的场所和条件。

满足基本民生,改善小康民生,建设现代民生,构建覆盖更广,惠民更实的‘大民生’工作格局。” 我们的党和政府历来都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一切都是为了民生的。城市管理工作就是最贴近百姓的民生工作之一。城市管理本是一种最具公众参与性的公共管理。城市管理工作不只是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市民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人民城市处处为人民,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爱,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想。城市风貌是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

2反映。一个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建设的再好,管理不好,城市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不能充分体现。作为城市的守护者、管理者和广大市民有责任、有义务去管理好我们的城市。技 术 科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四日

第二篇: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姜爱林 任志儒

(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22)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有:生态城市管理理论,新城市主义管理理论,城市营销理论, 经营城市理论, 城市竞争力理论和数字城市理论等等。现代城市管理论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向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发展,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当代城市管理,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有余,而实证研究不足。未来,城市管理的研究必将呈现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趋势。关键词:城市管理;理论;评析;展望

中图分类号: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13(2006)-03-052-04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提高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创造多功能的、有活力的、宜居的城市已成为各国城市管理者和理论界关注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城市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试图对近年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几个城市管理理论热点问题加以梳理评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或借鉴。

一、现代城市管理的若干理论 1.生态城市管理理论

城市生态思想在城市形成之初就已有所体现。工业革命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伴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从而刺激了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

1916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发表《城市:关于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的著名论文,对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起了奠基性作用。20世纪60-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居住区的项目,指出城市是个以人类为活动中心的人类生态系统。此后,城市生态学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思想是以城市为对象,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探讨其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生态学机理与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去。城市生态思想体现在以下一些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中:(1)生态位原理。城市生态是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人们总是趋向生态位较高的城市地区,这种心理和行为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的;(3)食物链(网)原理。城市资源的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延伸等方面都可以运用这一原理。同时,该原理更重要的启示是:人类居于食物链的顶端,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承担自身对生存环境污染的后果;(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5)环境承载能力原理。[1] 基于城市生态思想的城市管理理论也是循着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发展的,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将整个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通过协调和疏导维持经济、社会、自然这三个亚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稳定状态,支持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2.新城市主义管理理论

20世纪60到80年代,伴随着美国大城市人口大批向郊区迁移,城市空心化日益严重,西方学者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的新思想。新城市主义的特点在于强调传统、邻里感、社区性、场所精神、全面、整体、有机、持续发展,主张恢复城市人文价值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设计观念。其设计思想内涵和原则主要体现在: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新城市主义和当今最富魅力的“生态城市”具有殊途同归的内在一致性。[2] 尽管新城市主义的本质是城市规划理论,但它对城市管理工作同样有着重要启示。基于新城市主义的城市管理思想强调在城市管理中要体现对人的尊重,注重人的感受,重视培养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性,提升城市对人的吸引力,通过对人的聚集与合理配置来保持城市的发展活力。这种管理思想一方面实现了城市环境对人的关怀,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城市本身的魅力。[3] 3.城市营销理论

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西方国家的一些城市在近一二十年来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城市财政、大量的失业、收入下降、投资减少等经济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城市营销的概念浮出水面。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科特勒等人系统地提出了“城市营销”的理论,使之正式独立成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城市营销的思想强调的是通过对城市有形、无形资产的整合来满足居民、旅游者和投资者的需要,从而产生价值。在这一理念基础上,城市营销将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以及依附于城市本身的某种品质、意象、文化视为“产品”。为了提高城市竞争能力,对这些“产品”进行形象和服务组合设计。其营销对象是市民‘来访者、现有和潜在的未来投资者以及外部竞争的都市;其目的是引进产业、居民,留住原有产业和鼓励原有产业的扩张。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通过引进投资来加强其活力,通过引进企业和居民来降低城市公共物品的平均成本。[4] 基于城市营销思想的城市管理就是要将城市可提供给营销对象满足感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加以包装整合,以营销的思想促进旅游业、吸引投资、扩大原有产业,提升整个城市的经济活力,继而促进城市的发展。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城市营销本身属于营销学的一个分支,其目的与所有营销行为的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城市作为一个承载着多种功能的社会经济单元,对它的管理固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但更重要的是对城市各项功能和价值的实现。4.经营城市理论

经营城市这一理念是在我国诞生的,大连市于1993年率先提出了要经营城市,1998年9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汪道涵在上海召开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今后城市现代化建设要走经营城市的新路,经营城市的概念首次在公开的会议上被正式提出。这一思想在近十年发展中获得了理论界和城市管理者的逐步熟悉和认同。

学术界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对经营城市的准确定义,一般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种是将经营企业的观念移植到城市中来,通过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将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加以整合包装,作为产品来经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观点其实与城市营销的思想差别不大。另一种观点是强调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来实现对城市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城市竞争力并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营城市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城市建设的投资主体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多元化,即放弃由政府大包大揽的行为,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管理城市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5] 概括来讲,经营城市就是要转变政府观念,将政府角色由事必躬亲的参与者转换为场外的管理者和守护者,制订对城市功能和区域角色的战略定位,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城市资源的集聚、整合与有效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作用,实现城市价值。目前在我国已有几十个城市提出了要以经营城市的思想来发展城市,其中不乏实践成功者,因此可见基于经营城市的城市管理思想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5.城市竞争力理论

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竞争力反映的是城市在科学的制度安排下集聚、整合自身及外界资源,把握区域经济定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能力。对城市竞争力内涵的阐释不尽相同,倪鹏飞、宁越敏等学者主要从资源吸引、利用的角度来评价城市竞争力,姚士谋等则着眼于城市为居民提供的生活质量,其他诸如财富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观点也都对后续研究具有很强的启发性。[6] 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管理就是将提升城市竞争力作为管理工作的任务,在分析明确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实力、城市能力、城市活力、城市潜力和城市魅力五个方面的发展来实现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实际管理工作者而言,城市竞争力这一系统概念为管理工作提供了引导性作用,其较为明确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也提高了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6.数字城市理论

数字城市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提出的新课题。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之后人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并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实践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PC技术(遥感UC、全球定位系统ATC、地理信息系统ABC)、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本质上讲数字城市属于一种技术手段,它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套崭新的解决方案。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使得城市管理决策效率大大提高,通畅的信息流动路径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高了城市整体运行效率。[7] 基于数字城市的城市管理较以往的方式提高了效率,但是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的内容上,更多地停留在技术理性层面上,如果能够与其它城市管理理论思想结合起来,则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评析与展望

现代城市管理理论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向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发展,并且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在理论发展繁荣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

首先,当代城市管理理论多是围绕着城市管理中的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种思想展开的论述,缺乏系统性的观点,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研究,很多还停留在条条块块的技术层面上,没有能上升到综合的、宏观的角度。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它本身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城市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也应该本着系统的、多层面的角度去看待,这样才能使城市管理的研究上升到更高的科学层面上。

其次,当代城市管理研究与其它学科的综合性联系还不够紧密。城市管理学科的产生是在城市规划、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共同促进之下完成的,而我们看到的是当代城市管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多是循着某一门学科的着眼点和研究方法展开的,比如有些理论单单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作出的扩展,有些则完全停留在公共行政管理的层面上,这样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有可能导致将城市管理局限于某个学科的附属地位,而忽略了它本身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当更多的综合各个相关学科的理论,兼收并蓄,经过消化处理形成一套以城市管理为中心的独立的理论体系。

再次,当代城市管理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的定性分析层面上,缺少规范的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是经济管理理论界公认的规范且有效的分析工具,虽然泛数学论的倾向已经在经济管理理论界受到抨击,但是应该看到,通过对数学工具的应用,有助于建立完整而富有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加强理论本身的可扩展性和可传授性。当代城市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利用数学工具说明和解决问题的层面上有待进一步深入。

此外,当代城市管理,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有余,而实证研究不足。管理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理论成果是实践工作的有效指针,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必须依靠对现实现象的不断观察、分析、总结来完成,也只有通过实证研究,才能够印证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做到去伪存真,促进城市管理论的健康发展。

城市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城市管理的研究必将呈现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趋势。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也将成为城市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城市管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丰富必将为推动我国城市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注释:

1.景星蓉 张健等: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城市问题,2004,(6)2.胡刚 姚士谋等:“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的创新,规划师,2002,(4)

3.刘昌寿 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现代城市研究,2002,(1)

4.隋鹏飞 国晓丽等: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4,(9)5.徐惠蓉:国内经营城市观点概述,现代城市研究,2004,(7)

6.于涛方 顾朝林:论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城市规划汇刊,2004,(6)7.段学军,顾朝林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现代城市研究,2001,(3)

Review on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Jiang Ailin Ren Zhir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with greate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re: Ecological urban management theory, new urban doctrine management theory, urban sale theory, managing urban theory, urban theory of competition ability and digital urban theory etc..The prosperity of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have promoted urban management science develop to deeper and higher level.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ages.On the present urban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urban management,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re enough and demonstration researches are scarcity.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es of urban management must present the tendency of further synthesizing and systematizing.Key words: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comment, prospect 收稿日期:2006年8月25日

作者简介:姜爱林,博士后,哈尔滨商业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第三篇: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答:根据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城市管理的经验与做法,归纳起来,现代城市管理一般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城市管理理念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首先体现在城市管理理念的进步,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水平与阶段。城市管理理念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管理理念产生“经济主导型”城市管理模式;二是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本位的城市管理理念产生“社会主导型”模式。“社会主导型”模式的特征是,城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偏重于社会,即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物质条件,城市政府一般不直接管理经济组织的微观活动。相对而言,社会主导型管理理念与模式是对经济主导型管理理念与模式的一种超越和进步。

二、城市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现代城市管理要求对城市活动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性与综合性管理,要求建立完整的城市管理体系,形成既有专业分工又有综合协调的分层分类管理模式。因此,城市管理体系与管理体制是否完整有效反映了城市管理的水平。

三、城市管理的法治化与规范化。现代城市管理基于法治的基础上,它包含要有一套系统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城市管理执法机构与社会监督机制,要求严格执法,规范管理,做到依法治市。

四、城市管理的社会化。管理的社会化指的是政府从一切社会能够而且应该承担的城市管理领域退出,保留和强化社会需要但又无法承担的城市管理职能,社会自治是城市管理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现代城市管理要求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活动,使城市管理更加符合大众的利益与意愿,得到公众的支持与社会的监督,同时通过民主化、社会化管理,增加城市管理的透明度与科学性。

五、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是指把有条件通过市场运作、依靠市场投入产出机制消化成本的城市管理部分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去,保留与强化市场失灵的城市管理职能,以降低城市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

六、城市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工具,现代城市管理要求建立现代化管理技术装备,并普遍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将城市管理建立在精确、高效的技术平台之上。

七、城市管理专业化。城市管理专业化是指无论是社会化还是市场化管理,以及政府的管理,都应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专门人员来从事,其中相当一部分管理应由社会专业机构来组织实施,城市管理的专业化,可以使城市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具有效率

第四篇:浅谈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

城市化战略与现代城市管理模式探索

1.城市化的质的规定性

目前,在定义城市时还偏重于对人口的量的表征,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这一可计量的变化过程。但我认为,城市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和标志,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其质的规定性,即城市文明向农村的扩散,这才是城市化的真正的实质意义之所在。否则,按照前者的观点,要实现城市化,只要用行政方式,把人口的居住形式从分散转为集中,或改变一下统计方式,就可以实现城市化(或人们所说的城镇化)。例如,去年以来强调了城市化,城镇人口统计数一下子就上跳五个百分点,而按前几年统计,每年一般只增0.5个百分点。如1997年城镇人口为29.9%,1998年是30.4%,1999年为30.9

%,而这次2000年的人口普查却达到了36.09%。就是说2000年一年中,我国城镇人口上升了5个百分点。当然,这中间有一个统计方式的变化,例如,把到城市打工人口也算到了城市人口中去了。城市学界有一个理论依据,认为一般讲城市人口达到3o%以后,就进入了城市化的快速起飞阶段。但城市化的质的规定性,对于快速推进阶段的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对于城市管理的目标与宗旨的讨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战略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的选择要有一种“全球-本土化”的战略视野。“小城镇,大战略”的确是依据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国情作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但当跨入21世纪、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我国基本解决温饱和开始进入小康阶段的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城市化战略选择中是继续推进小城镇战略还是也要发展大都市战略?也许是目前城市化战略讨论的焦点。“城镇化”和“都市化”都是城市化的一种表述,但是其内涵显然是有区别的。我的观点是,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应该是大都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只有经

“都市化”而重返“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文明扩散意义上的城市化,也就是说,只有经过一定程度的都市化的发展,即城市文明的高度发展后的那种“郊区化”式城镇化,才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更具有全球性的启示与价值。郊区不等于乡村,郊区相对于城市而存在,附属于城市而发展。郊区化不是“逆城市化”,而是“后城市化”、“超城市化”或者说是一种“深度城市化”的体现。那是一种在高度文明后的城镇化,一种人口的适度分散、追求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自然趋势。所以,在这之前,中国需要有一定的都市化的进程。这实际上是城市化的质的规定性的的要求,也是中国人口和土地资源寻求最佳配置的一种战略选择。此外,未来的全球化竞争,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都市圈的竞争,没有大都市的强有力的发展,中国是无法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席地的。光靠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是无法完成中国的集约式的经济发展和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增的。

3.城市管理模式的选择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管理模式的选择,同样需要全球化视野与本上化实践

的结合。首先需要澄清在城市管理范畴或概念上的许多片面性。何谓城市管理?城市管理主要管什么?怎么管?记得98年刚开始组织关于城市管理的跨学科课题组讨论时,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城市管理的概念就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解释和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城市管理主要应该是法规管理即城市的法治问题,有的学者则坚持应该限定在城市的物质空间领域内,还有的学者则更多地视城市管理为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有的认为当前城市管理的关键是加强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有的则认为城市管理更紧迫面临的难题是城市建设质量的控制,当然,对于城市日常运行管理的长效性的呼吁则是高度一致的。我曾经在去年的本论坛上阐述过一个“全球-本土化”的城市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架,主要强调的是一种超越传统“非此即彼”式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坚持“以人为本”、“可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确立精干高效、系统综合的目标原则基础上,强调现代城市管理内容上“经济—社会(区)—环境(市政)”的综合性、管理主体上

“市府—市场—市民”的多元性以及管理对象上

“规划—建设—运行”的全程性。

公共管理理念的变革与城市政府职能的转换

“管理”的多义性和城市管理的归属

关于城市管理的讨论还涉及到对于管理本质的探讨和认识。城市管理中的“管理”是一种怎么样的管理?中文中的“管理”是一个含义十分宽泛的概念。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是否是一回事?行政管理和商务管理有何异同?我发现,在英语中至少有4个词可以译为“管理”:management是用得最多、最广的“管理”,主要指“私域”的管理,如企业管理、经营管理,现在正在不断泛化为一般性、普遍性意义上的管理(其实,第一个“经理”倒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administration也是“管理”,主要指行政管理,主要用于“公域”的管理,即公共管理;governance也是一种“管理”,通常译为“管治”或“治理”,现在的用法已经超出单一的政府管理范围而具有了更为宽泛的含义;regulate也含有“管理”的意思,主要是指一种“管治”或“管制”,因为规范化本身不也是一种管理吗?但这个词中的规则化、条例化倾向是十分强烈的。那么,城市管理究竟是何种管理呢?也许是一种更具综合性、多样性、上述4种含义兼而有之的“管理”。城市管理总体上属于公共管理范畴,但随着“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思潮的兴起,正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公共管理的一些重要变化,这主要是指公共事业的市场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企业化倾向。在城市管理领域,人们正在不断推进城市基础建设中的市场化改革(如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投标制度和建设监理中的企业化运作方式改革等),城市管理的“管理”也从传统公共管理的“管理”(administration)改为企业管理的“管理(经营)”(management),反映的正是这一种趋势。但我觉得,当前正在广泛使用传统上主要用于政府管理的governance(管治或治理)这一概念,则正反映出人们对城市管理完全市场化趋势的一种疑虑和保留,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现代讲的governance并不是政府一家的事,而是社会的一种共同事务的治理。实际上,国际管理学界强调从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过渡也是一种对管理领域过度市场化、过分技术化乃至于片面效率论倾向的一种反拨。

2.“重在管理”:“全能政府”还是“有限政府”?

去年的论坛上我提出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后建设”视野问题,并着重阐述了这一概念的三种基本内涵,即“后发”的城市建设、“软建设”(环境和功能建设)为主、“元建设”(形而上)的思考。这主要是一个战略性的时空定位问题。我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是一个多维时空的概念。我认为,上海市政府提出的“建管并重、重在管理”也正是基于某种类似的考虑。在强调城市的环境建设和功能开发阶段,管理的任务更为艰巨也更为重要和紧迫,在一定的意义上,管理也是一种建设,管理也许更能出效益。

但是,如何进行精干高效的现代城市管理呢?特别是城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能究竟该如何定位呢?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不要以为一讲“加强管理”就是政府包办一切。这也就是我强调在城市管理的主体论上一定要有“市府—市场—市民”的三主体观,充分发挥政府监控、市场调节、公民参与的三手并举、缺一不可的原因。在强调“重在管理”的时候,千万不要重蹈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的覆辙。“全能政府”的模式显然是不适应现代经济迅速而多变的市场环境的,也是与现代城市管理改革中的市场化、社会化、法治化取向相悖的。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形成了政府一家包办、一手独大的“全能政府”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和机制。国家是全能的,政府也是包干的。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手段的全面运用,也使老百姓养成了一种思维的惯性和惰性,什么事都找政府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是一种“有限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换也许是当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中的一个关键,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转换正处一种交叉与过渡阶段,即出现了一种被称之为“审批经济”的特殊阶段,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变种。这也是目前许多困难难以解决的症结之所在。所以,政府职能的转换已经成了深化改革的关键,这也是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城市政府职能的转换也已经成了城市发展与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徐匡迪市长在今年两会期间,明确表示今后工作重点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改革思路。这里实际上也是包含了一种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换。政企分并已经讲了很多年了,也有不少推进,城市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要从直接当“水手”向如何当好“舵手”上转化。政事分开跟城市环境管理关系很大,也是当前需要大力推进的方面。政社分开更是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实现城市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三个分开,是我国城市政府职能转换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现代“有限政府”趋势的必然。

3.“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城市管理

当前,在城市管理的研究中,“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是西方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一股思潮,其要义就是把更多的传统上由政府管理或专营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及公*品的提供改由私营企业共同参与或干脆实行“私有化”,如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涉及铁路、航空、邮政等等大量传统上由国家控制或独营的领域。“新公共管理”理论突出效率、效能与效益原则,强调管理的“市场化”导向,的确是现代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新公共管理”思潮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政事分开”,

应该说在实践中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的,如纽约市政府把一个尽管连年增加财政拨款、但一直难以有效管理的城市公园承包给私人公司后,出现了井然有序的新面貌,获得市民们一致的好评。但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公共事业和公*品关系到国民的日常的基本生活保障,一旦出现“市场失效”,其后果影响巨大。如本人所知,在美国某州实行电力系统的私有化后,经常出现供电障碍,引起当地居民的极大不满。所以,我们在推进城市管理中的市场化改革中,一定不能忽视政府的职责之所在。其实,在公共事务和公*品的供应方面,政府的调控是十分重要的,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事务的私营化过程中,政府仍然起着巨大的作用,如纽约政府把公园承包给私人公司经营后,政府的拨款不变,并保持必要的增额,这就使得私营公司也有利可图,同时却大大地节省了纳税人的钱,增进了纳税人的利益。而众所周知,美国的私立大学每年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政府经费是非常巨大的,以致于美国卡内基基金会把每年获得政府科研资金的多寡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标准,事实上,如果没有政府的资助,私立大学是很难真正生存下去的。

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启迪是十分宝贵的,对于国内方兴未艾的公共管理研究,包括城市管理的探索都是值得借鉴的。在城市管理领域,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都是不可与缺的改革,现代的城市管理决不是政府一家的事,当然也不是任何私人或企业能完全承包得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一种新的“政企不分”倾向,即过去的政企不分,是要求企业家当*家,其极端形式就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现代政企不分,是政府部门想当企业家,“裁判”当“球员”,那可是一种“越位”和“错位”。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政府应该摆正位置,有退有进。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的职责应该加强,但这种加强不是包揽,不是独营,而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场、企业乃至于市民的积极性,在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督。比如,“以人为本”也是不少企业的广告词,但以何人为本?企业强调的是以顾客为本,叫做“顾客是上帝”,房地产开发中渐露端倪的城市“空心化”倾向,既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使然,也有城市设计和规划中的偏差,有无急功近利的过分商业化导向在起作用呢?而目前房地产商的广告中充斥的所谓“成功人士的选择”、“白领阶层的乐园”等等,又是否是我们城市发展的根本宗旨之所在呢?城市政府的考虑应该是全体城市居民的利益与方便,特别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市场与政府这两只手的作用都是有效而又有限的。因为在效益与公平的关系上,对于企业,效率优先,天经地义;对于政府,保障社会公平则是最重要的责任,这也是保护纳税人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所以,在当前城市建设与管理事务上更多地由企业参与的条件下,政府的监控作用尤为重要。“新公共管理”是一把利弊兼具的双刃剑,不能简单照搬套用,特别是它的“市场化”取向与“私有化”往往搅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在借鉴时不可忽视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此外,把公*品提供给企业或私人管理,还涉及到公共社会的培育与成熟,包括第三部门(third

sector)的成长,即非政府组织(ngo)与非营利性组织(npo)的活跃,这些是公共社会成熟标志,作为大城市特别是上海应该率先探索这种可能性。这也涉及到一种观念的创新,即在现代的城市管理中,不应把老百姓看成是“训政”的对象,而应。特别是软环境的建设,要强调精干与高效(包括效率与效益),更应该强调信誉与信用,用各种政策和法规使守规者不亏、诚信者获利。没有全社会的信用制的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这也就是江泽民总书记所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

3.“无为而治”:以“无为”之形,求“有治”之实

从中国传统的“礼治”到现代社会的“法治”,真正的“德治”应该是一种与“法治”相结合的新型的“善治”,而不是简单地回归中国传统的“礼治”。中国传统的“礼治”是以一种等级制、身份制为基础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典型的人治。而现代社会的法治,强调的是契约制,其理论前提是自然法论和自然权利说,更合乎自然之本来,人间正道是沧桑。虽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不存在西方那种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自然法论和自然权利说的思想资源,但中国古代智慧中的“德治”理想和各种“治道”的研究却是有着十分丰富和宝贵的启迪的。这里既有孔子的有为之治,即儒家的“修齐治平”之道,亦有道家的“无为而治”之道

。有为与无为是对立的统一,政府总想“有为”,但有为与无为,要有个度的掌握。特别是“强政府”的优点在于能为老百姓做许多实事与好事,但一旦做了一件错事或坏事,其后果之大、影响之坏,就不是几年、十几年能消除的。比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政府决策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当然,在城市发展和改造的启动阶段,特别是在城市的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需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时期,政府的作为是十分重要的,这也许可以说是那种“修齐治平”理想的实践。但是,当现代城市进入发展的成熟期,特别是如我们所分析的进入以功能开发和环境建设为主的“后建设”时期,政府的直接介入就可以逐步减少,政府在城市发展和管理中的角色就应该也完全可以有所转换。要做到“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的结合,现代政府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能否也借鉴一点老子的智慧呢?现代政府能否从老子的“无为而治”中学一点“善治”之道呢?“无为而治”是以“无为”之形,行“有治”之实,不要信“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以为只有政府或专家有智慧、懂规划、会管理,真正的“善治”不是去规定和指挥老百姓干这干那,而是只需规定哪些不能干,至于具体怎么做,让企业家和老百姓去开动脑筋,发挥才智,人民城市人民管,这也是一种法治,“法无禁止即自由”嘛!不要自以为政府是最高明的,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中,政府的重要作用是导向而不是指令。

所以,借鉴“无为而治”以为现代政府的城市管理理念也可以视为一种现代的“德治”理念。何谓德?“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万物皆因得“道”而成形。故“德”为有形之道,“道”为无形之德。中国古语中“德”同“得”,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老子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治),生而不峙,功成而弗居。”自然而然,无为而治,“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可是“大智”,才有“大治”,也才有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德治”可以是儒家的“修齐治平”之德,也可以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之德。城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最高境界,也许正是这种“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德治”,以“无为”之形,行“有治”之实,而达“无为而无不为”之境界。而只有这样,城市文明才能发挥其最大的魅力以为人类未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理想家园!

第五篇: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现代城市主要是在近代工业城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城市,在全球化时代中,面对信息化与网络化,现代城市以及现代城市管理具有不同于以前城市的特征。

现代城市的特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聚集经济与分散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现代城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即现代城市已成为聚集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心。

第二、城市的人工环境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适聚性和宜居性空前提高,但城市生态问题对发展提出了新的制约。如果新产生的城市生态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聚集空间的形成,基本上摆脱了自然要素的束缚,并且其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城市群、城市带以及卫星城市等的产生就是现代城市聚集空间形态多样化的结果。基于现代城市的特点,不同的学者对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有不同的认识,归纳起来,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城市发展战略是对城市发展方向与模式的预想,是城市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是前瞻性与持续性的有机结合。城市管理最终要贯彻城市的发展战略,因此城市管理也应当具有前瞻性与持续性。所谓前瞻性是指城市管理不仅要解决现存的问题,而且要预想到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好预警;持续性则强调城市管理的各种措施要有始有终,不能朝令夕改,以免浪费资源。

第二、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城市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的正常动作需要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各项活动的参与者对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运行规则的建立以及对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达到共识。城市管理的多元性强调了管理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企业、市民等,多元化主体共治才能可能将复杂化、多样化的现代城市内外部关系理顺。然而,众多治理主体也需要协调,充当城市角色的主要是城市政府,其他非政治性主体起到参与治理以及监督、评价、回应的作用。

第三、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合法性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它与法律规范没有直接的关系。正式的制度框架,如法律、政策、公约(包括城市公约与国际公约)等一般比较容易被认可和服从;非正式的制度,方习俗等,一旦被自觉认可及遵守,就同样具有了合法性。城市管理的顺利、有序进行依赖其合法性的建立。因此,现代城市管理不仅注重法制,而且也要更加尊重传统与习俗。在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中,城市管理的手段以及工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正常的决策依赖于科学的思维方式与预测方法,良好的治理也要依靠信息的大量获取。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的运用已经逐步地使城市政府功能强化,并且加速了城市政府管理的民主化。

第四、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城市作为一个“人群运动”的综合社区,其诸系统要素错综复杂。因此,现代城市需要被当作一个系统来进行管理,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并实现优化。对现代城市的大量信息,只有经过系统分析归纳,才能使管理有序化,决策科学化。城市管理的市场化就是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自身是一个“经济人”,要追求自身利益的优化;另一方面政府对变化的反应可能不够敏捷。因此,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市场化导向,许多事情政府已经交给营利性部门。

下载浅谈如何加强现代城市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加强现代城市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述现代城市管理中如何尊重传统文化

    论述现代城市管理中如何尊重传统文化 华夏文明,古韵悠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同的时代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形式元素,......

    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合集五篇]

    答:城市具有相互联系性、复杂性以及开放性特征。(1)相互联系性。城市不是众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相互......

    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 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的是城市管理的含义,城市管理的主体和执行者,城市管理的意义,城市管理的结构和运行,城市管理理论有哪些?下面我主要是通过查找资料以及结合个人......

    城市管理

    (一)“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

    城市管理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心人员内部及与外部责任单位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工作效能,保证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区城管监督中心实行工......

    城市管理@

    关于对改革我市现行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管理、提升旅游城市形象的调查报告 培训班 按照学校对年青干班学习实践任务的安排,我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实践,就自己所从事的......

    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学》综合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城市往往在一个地区的( )中居于主导地位,代表和展示着人类文明的......

    加强城市管理

    如何加强市容管理工作 今年xx区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四边三化”和“三改一拆”的口号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为此城管执法局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