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重在提高政策执行力

时间:2019-05-13 11:1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筹城乡发展重在提高政策执行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筹城乡发展重在提高政策执行力》。

第一篇:统筹城乡发展重在提高政策执行力

统筹城乡发展重在提高政策执行力

在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城乡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居民不公正的国民待遇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城乡统筹发展进程,那么,如何用城乡统筹的新理念解决三农问题呢?提高各项惠农政策执行力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举措。

胡锦涛总书记年初在河北三河等地考察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支持“三农”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这充分说明,落实好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关键所在,抓住了这个根本点,我们就扭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牛鼻子”。

近年来,全国各地认真落实国家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新政策、新举措、新机制,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创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局面,但在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突破政策瓶颈、提升政策执行力、取得实际成效方面仍存在差距和不足。因此,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惠民政策是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切实有效的。

在提高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执行力上,要在三个方面再上新水平:

一要在健全政策执行的工作机制上再上新水平。重点说:优化各级政府决策机制,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公开透明。优化各级政府机构设置和组织结构;优化政府执行流程,手段创新电子政务;法规条例,将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落实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要在加强执行队伍建设上再上新水平。重点说通过教育培训、轮岗交流等措施,推进机构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执行能力和水平,确保统筹城乡发展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三要在完善政策执行环境上再上新水平。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行政首长问责;行政过错责任追求;首办负责制)、执行监督机制(投诉举报;民主评议;行政人民群众和网络监督。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难于法之必行”,充分说明制定出台好的制度政策并不太难,难的事抓好落实,提升执行力,增强实效。因此,只有提高政策执行力,才能开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才能切实维护好城乡居民的根本权益,才能真正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

第二篇: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引起了各地较大的反响。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拟就如何具体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首先,正确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涵义。统筹城乡发展应包含五个基本内容:一是“城乡制度统一”,即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制度;二是“城乡权利平等”,即赋予城乡居民、企业和其他主体平等竞争的权利;三是“城乡自由互动”,即促进人口、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四是“城乡合理分工”,即促使城乡之间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合理的分工定位,避免同质竞争;五是“城乡广泛协作”,即鼓励城乡之间开展广泛协作,推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等。

其次,明确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总的目标是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体说来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包括统筹城乡经济增长,即实现城乡GDP(或人均GDP)的均衡增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即,使得城乡之间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实现产业优势互补;统筹城乡企业发展,即实现城乡各类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使城乡企业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即实现城乡之间劳动力和人口的自由流动,按照平等交易原则,实现城乡之间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包括统筹城乡人口发展,即逐步推进城乡计划生育政策的统一,实现城乡之间人口的均衡增长;统筹城乡科教文化发展,即逐步推进城乡在科技、教育和文化方面实行统一的法律、政策和标准,实现城乡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福利保障,即尽快建立起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统筹城乡资源环境保护,即尽快按照基本相同的标准和协调一致的步骤来实施城乡资源环境保护。这些目标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具体的指标,以衡量城乡统筹的进展和成效。

再次,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一是统一城乡基本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财产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福利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等;二是统一制定城乡规划:按照统一的思路和步骤,制定和实施城乡各种规划;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城乡各自比较优势,发展城乡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分工协作,加强经济协作和交流;四是统筹城乡基础建设:按照统一的政策和安排,推进城乡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五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按照公平标准开展城乡公共服务,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加强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开展城市对农村的帮扶;六是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协调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区域品牌建设。

第四,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建立城乡统一制度。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包括建立城乡统一或衔接的土地产权制度、城乡统一或衔接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流转制度、城乡统一或衔接的住房产权制度、城乡统一的资金产权制度等;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价格制度,如实行城乡统一的自由价格制度,彻底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打破垄断行业的垄断定价等;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如建立城乡统一或衔接的劳动择业制度、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建立覆盖城乡的人才和劳动力服务网络,逐步取消“农民工”称谓,实现城乡劳动力的择业自由和选择工作地点的自由,规定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并落户后,在住房、参军、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五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包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等,凡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福利保障和教育待遇,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农民也应同样享有,即归还农民基本的国民待遇;六是建立城乡统一的财税金融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税制,统一城乡居民的非税负担,使城乡的财政支出与其人口比例大致相适应,对农村金融资金的转移进行适当的限制,考虑到农民过去做出了较多的奉献和牺牲,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今后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与此同时,还要着重推进如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改革:一是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如减少政府层次、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农村自治组织等;二是推进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如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和提拔、加强上下级之间的干部交流等;三是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如按照经济区域的要求,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等;四是推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如促进不同等级城市或城镇之间的公平竞争,减少上级城市对下级城市或城镇的收入上缴等;五是推进农民权益组织变革,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第五,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是制定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思路、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保障措施等;二是建立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利益机制,如建立城乡产业发展品牌共享机制、上下游产业间的利益共享机制等;三是建立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互动网络,如建立城乡产业连锁网络,大力发展横跨城乡的产业集群;四是开展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项目布局,适当增加农村的产业项目,或促进城市项目向农村辐射;五是营造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合理环境,如放宽农民创业的行业准入,降低农民创业的门槛,建立农民进城创业的援助机制(如廉租公寓、投诉中心等),设立统筹城乡居民创业的信息服务网络,增强农民的就业竞争力等。

最后,采取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措施。这一点主要针对已获得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资格的重庆市和成都市来说。一是思想保障,包括思想解放、思想统一和思想重视,建议在各级政府层面,通过动员会议、论坛、研讨会、献计献策活动、群众学习等各种形式予以落实;二是组织保障,如设立与中央政府及其有关部委的联络机制,设立专司城乡统筹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贯穿到基层的落实城乡统筹的层级网络组织体系,鼓励创办各种为统筹城乡服务的非政府组织;三是干部保障,如打破现有格局,在市委市政府层面组织强有力的协调班子,将对城乡统筹实验有较深理解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加大与中央政府有关部委、沿海地区干部交流的力度,针对城乡统筹实验制定专门的考核体系,加强对各级干部的考核力度;四是群众保障,如树立“人人是主人”、“人人是人才”的理念,调动全体市民投入到城乡统筹的伟大实验中来,组织“我为城乡统筹出主意”、“我为城乡统筹做贡献”的全民活动,开展各种奖励表彰活动,对那些为城乡统筹做出贡献的市民进行奖励和表彰;五是政策保障,尽可能争取中央政府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与有关部委联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政策创新实验和试点,有步骤、成系统地在市委和市政府层面出台城乡统筹新政策,鼓励区县政府大胆进行新政策探索;六是对外协作保障,如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外友好城市开展协作,设立多种形式的专家顾问委员会,与有关专家开展协作,与有关部委开展协作,与国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协作,与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协作,与四川省和成都市开展协作,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开展协作等。

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建议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三篇:激活民间投资重在提高政策执行力

激活民间投资重在提高政策执行力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稳定复苏的关键时期,但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对于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带来诸多的挑战和困难;在此情况下,如何克服经济周期的双重叠加效应,如何实现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内在统一,如何有效激活民间投资,从而避免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对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经济可持续增长有赖于激活民间投资

回顾去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难发现,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贡献巨大,去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3%和59.1%,这其中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国际金融危机剧烈冲击和经济快速下滑的背景下,政府主导下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成功地扭转了我国经济快速下降的不利局面,而且还部分抵消了出口回落对我国经济的严重负面影响,避免了经济的“硬着陆”。

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在成功推动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制造了更大的产能过剩,并加剧了各级政府的债务风险和银行的坏账风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只能是应急性的,不可长期持续。从长期来看,政府直接投资不仅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而且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对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隐患。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投资挤压民间投资。由于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在政府投资高歌猛进的情况下,民间投资势必会相对萎缩和不足。从去年以来的投资增长情况来看,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政府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长较快。在经济低迷时期,政府投资的意义还在于带动社会投资,放大乘数效应。但是从目前看,这种乘数效应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房地产投资以外的民间投资远远落后于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想方设法带动外商投资和社会民间投资,以便于提高投资的效益性和自主性。调整经济结构首先需从鼓励和推动民间投资增长入手,大规模政府投资是在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投资要保持长期稳定增长,最终需要民间投资的恢复增长。今后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资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和引导。

二是政府投资效益和债务偿还问题。目前的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以“铁路、公路、机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政府工程,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发行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建设债券。上述投资领域的特点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投资收益率低下,而无论国债还是城建债都需要在到期之前有足够的现金流进行偿还。此前央行和银监会披露,我国地方债务总额已经高达7.6万亿元。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省、市本级和西部地区债务风险较为集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超过100%,最高的达到364.77%。未来的债务偿还将成为考验宏观调控的又一难题。

在当前“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成为经济发展第一要义的情况中,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二者不可偏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经济活力有赖于积极的民间投资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

二、民间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复苏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仅仅依靠政府投资和信贷增长等刺激性政策拉动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在保持一定范围和力度政府投资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启动民间投资,切实将民间储蓄和民间资本转化民营投资。

为了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有效激活民间投资,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就此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中的40个具体项目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任务,并要求各相关部门研究提出具体实施办法。

鼓励民间投资的办法接连出台,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原来以政府和国有企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运作效率相对较低,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也相对过大。通过鼓励民间投资来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是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经济效率的最佳方式。

“新36条”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扩大非公经济的国内发展空间;二是鼓励民间资本联合重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民营资本的控制力;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参与国际竞争,拓展非公经济的国际竞争舞台;四是强化民间投资环境保障,增强非公经济的主角地位。从具体内容来看,“新36条”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民资进入的领域范围。以前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民资进入的只有40多个,而“新36条”几乎拆除了阻隔民资进入的所有藩篱,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包括一般性民生产业,也包括原来国家垄断的电力、电信、能源产业,甚至包括国防科技工业等,全方位向民资开放。二是民资进入的具体途径。以前,民资进入主要局限于入股、参与等方式。“新36条”不仅允许民资参股,而且允许独资和控股,还允许包括项目业主招标、承包、租赁、产权或经营权转让、参与改组改制等途径进入所有行业。三是民资进入的保障措施。“新36条”不仅鼓励民资投资进入各种产业,而且还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财税金融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民资进入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从“新36条”和国办通知不难看出,民间投资的作用再次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消除原有规章制度对民间投资和民营资本所造成的限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政府不仅继续放开民间投资领域,而且在具体分工上对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的工作方向和责任范围做了明确的细化。今后,有效激活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全面复苏和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个关键要素。

三、激活民间投资依然任重道远

在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加速推进并合理引导民间投资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增长动力。激活民间投资对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也表明,保持民间资本的持续增长,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是现代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证明,凡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恰恰也是民间投资非常活跃的地方。民间投资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民间投资理应获得充分平等的市场准入和完全公平的国民待遇。

其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并不是新的政策和制度,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去年9月份又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9条”,要求鼓励民间投资,并拓宽民间投资领域。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阻碍民间投资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和行业的准入壁垒至今仍然没有被打破。特别是由于垄断行业的改革没有同步跟进,垄断企业过于强大,民间资本被挡在“玻璃门”之外,很多经济领域民营资本根本无法进入,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尽管国家又出台了“新36条”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通知》,也对各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分工,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激活民间投资依然困难重重,任重道远。

“新36条”是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9条”文件内容的继续和发展,对于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各自的积极性,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后,国家应抓紧清理和修改那些不利于扩大民间投资的种种规定,同时要制定更加详尽的、有可操作性的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并建立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履行落实和监督之责,为扩大民间投资范围提供必需的规则保障和制度环境。激活民间投资好政策很重要,但政策的贯彻落实更为关键,今后必须提高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在具体操作中对于“新36条”的执行力,一项好的政策要获得理想的实施效果必须提高和确保政策的执行力。

第四篇:城乡统筹发展

关于社会管理的思维创新与路径

社会管理与群众利益有着内在的相关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公权力与群众的关系。“党建统领、社会协同”其内在的机理是处理好预算跟服务的关系,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四大要素问题在于其结构关系,新时期的党群关系要处理好党委与公众的关系、党委与政府的关系,在加强社会管理中,党的各级组织要贯彻群众路线,客服官僚主义,发挥统领和协调各方利益的作用。要矫正各级权力的滥用,防止社会过渡分化,新时期的社会管理要重视公众参与的新特点,正视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参与政府动员与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功能,通过培育自主性的社会组织,整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加强社会自治和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急剧的社会转型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此,在多元的社会治理格局中,需要培育社会力量,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上,一方面需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在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需要了解社会需求,加强社会管理的主题能力建设。同时,需要在组织、体制、机制上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保障。

改善党群关系与社会管理创新密切关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与社会规范、价值变迁在进一步催促社会管理加速,时空压缩使得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国家300年的发展,在正面发展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诸多社会矛盾等负面效应。当单个或是局部是正确的要素合成后可能是错误的结果,合成腐败即是一类,当前各地贫乏的群体性事件即是集体无意识的多重叠加,因此需要加以重视研究,通过改善新时期党群关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第五篇:统筹城乡发展

申论热点:统筹城乡发展

【背景链接】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关键要看农业基础是否不断加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真正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否切实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否更多惠及农民。归根结底,要看立足点是否真正放在加强“三农”上。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标准表述】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

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不能变、支持不能减。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

下载统筹城乡发展重在提高政策执行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筹城乡发展重在提高政策执行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

    统筹城乡发展

    专题二统筹城乡发展 一、时政背景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就是要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

    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发展二.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三.怎样统筹城乡发展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意义一.什么是城乡统筹发展?1、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我们对这战略深信不疑的......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提高执行力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提高执行力龙钢从一个县办的五小企业靠什么发展到今天年产钢百万吨,产值过亿。我们在大谈今天的成功肯定不会忘记昨日艰辛的奋斗历程,这里凝聚着为了这片热土......

    城乡统筹发展汇报材料

    汇报提纲 各位领导: 按照要求,下面我就近年来我▲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作一简要汇报。 一、近年来统筹城乡取得成效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 中共舞钢市委舞钢市人民政府 (2012年3月) 舞钢市是一座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