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及退役军人掌握适用的一技之长,„县劳动局举行了“送技能到家门”万人免费培训工程,把技能培训免费送到农民劳动者的家门口。
为此„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投资30多万元配备了车辆、设备、人员。培训中心走出机关,下到乡镇来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如此一来,学员就节省了去县城学习来回的差旅费,不但保障了安全,而且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方便了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不出本镇就能学到适用对路的一技之长。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通过一年来的培训,目前已在宗艾镇开办六期培训256人,西洛镇开办一期培训34人,平头镇开办四期培训122人,朝阳镇开办二期培训174人,四个地方共计培训586人。尽管参训学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甚至有的学员离开学校后,多年没有进行过再学习,但学员的学习极积性普很高,他们把这一次培训当作是一次充电的好机会,加班加点,学习效果较好,通过学习,学员总体上掌握了所教内容,并且有 186 人通过了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日后外出务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存在的差距
一、宣传工作存在差距,招生工作有一定困难
尽管我们前期工作做了很多,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群众对政策的了解还不是很多,对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怀疑,更 不相信通过培训能够就业,凡此种种造成部分群众对培训工作的不理解,招生有一定的困难。
二、专业设置单一,难以满足群众需求。
目前我们开设的专业比较单一,只有电脑培训,焊工培训,创业培训,与市声场营销培训,而这些专业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哪样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适合与满足所有有创业与就业愿望的人员的需求。
三、起步较晚,时时掌握的不太好。
由于此项工作开展的比较晚,但春节过后,迫于生活压力,他们过早的踏上了打工之路。错过了培训时机,这部分人在外打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一是工作比较难找,二是工资不是很高。另外一个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农村劳动力很大一部分是农闲时在外打工,农忙时在家务农,而我们下到乡外镇时正赶上农忙季节,所经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想学习而没有时间学习。
今后需努力的地方
一、走进乡村,真正做”到送技能到家门”
近段时间以业的培训主要以乡镇为主,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民群众,但是前几年撤乡并镇,现在的乡镇管辖区都比较大,有的村庄距镇所在地有近十公里,学习还是有一定的不便,今后如果条件成熟我们将把培训开到行政村,更加的方便人民群,使老百姓不出村就能学到想学的技能,真正做到“送技能到家门”
二、增加培训项目,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家民收入。根据农村工作持点,增加培训项目,开展一些适用对路的技能培训,比如,各修理专业(摩托修理,农机具修理, 无线电修理手机修理)驾驶专业(汽车驾驶,农机驾驶,装载机驾驶,)建筑装修,保洁,家政等专业,群众需求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而且允许农民一年之中参加多个专业的培训,使家民掌握多种技能,增强适应与竟争能力。
第二篇: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汇报
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汇报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农民被迫返乡, 如何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培训工作,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对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既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在经济风暴下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维护农民利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体现。因此,我们因着眼于返乡农民的独
特性,充分尊重农民自身意愿,以独特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返乡农民脱离困境,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返乡农民的特点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而言,返乡农民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普通农民,返乡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有十分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富。而这就需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相比普通在田间耕作的农民,返乡农民往往都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工作环境,因此,即使回到农村,他们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以低产出的农作物来勉强度日。他们有着更高的生活目标,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们渴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渴望投资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更渴望运用专业知识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必须对返乡农民培训极度重视的重要原因。
(三)竞争力强、善于学习
由于期望更加殷实的生活,返乡农民们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帮助。并且由于在外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对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较一般农民有所提高,对网络课堂、手机电视、移动通讯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我站顺利开展特色培训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三、创新培训机制、服务返乡农民
(一)信息发布与技能问询相结合,吸引农民注意力。
为了解决农民确信息、缺技术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我站运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强大的信息发布与咨询平台。首先,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村级网站,并加大对我站农民信箱、信息网站的宣传,尽可能多的吸引返乡农民的注意力,争取让多数返乡农民都注册一个农民信箱,并学会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产品买卖信息,以及搜索与自己相关的服务、经营、再就业信息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以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农技110特快》专栏和《农家报》为载体的“三电一报”信息发布平台,及时更新发布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急需的就业、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满足农民获取信息的需要。再次,完善以农技110现场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在线、专家手机连线和农民咨询114号码百事通为渠道的“三线一通”咨询服务平台,热心专业地回答返乡农民所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
(二)新型方式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农民学习力
为满足广大返乡农民对各类技术知识的要求,我站以农广校为平台,认真实施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业余(脱产)学历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学历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内容广泛丰富,针对性强,且教授方式灵活独特,因而引起了广大返乡农民的兴趣。同时,我站还开通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网培训专页,建立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影视频道”,提供121个科教片和7个技能培训教材供农民随时学习、课下复习、巩固知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竞争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对培训后通过国家考核的农民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肯定农民的学习水平及技术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网络课堂中的培训专家多是资深的农科技术人员,如08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办组织的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市我站举办,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汪炳良等专家授课,50多名蔬菜技术干部、种菜大户在主会场听课,2000多名乡村农技人员、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在当地利用农技110视频直播系统听课,各地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生动、直播效果很好。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让返乡农民在自主发家致富的道
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流动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增强农民动手力
认真组织大篷车送培训下乡计划。大篷车是流动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室和流动的信息服务站,它集科技兴农、信息惠农、应用培训于一体,既是信息培训资源,更是做实基层培训工作的催化剂。农民们对这种流动的多媒体课堂很好奇,因此也表现出了高扬的热情。在车上
学习专业知识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更是一种与信息化亲密接触的好机会,它让人在特别的环境里学习农业知识、电脑技术、技能培训,既新鲜又灵活生动,许多农民对此都喜闻乐道,学习热情也特别高涨。
在灵活教授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基地培训,增强农民的动手力。为此,我站以“联基地、联大户”活动为载体,在培训机制上推行合作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组织科技下乡,抓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培训、引导作用。学校把市柑桔所创办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市农科所创办的良繁基地、市种子管理站创办的农业示范场等作为学员实习基地,以便农民及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并切实掌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从各个方面,满足返乡农民的需要,培养出适合新农村、新社会的优秀农业人才。
创新培训机制 对接返乡农民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遭遇“寒流”袭击,纷纷破产、倒闭,另外,新增就业压力增大,都导致我市部分外出务工农民无奈被迫返乡,面临失业的危险,给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这一情况,我市鼓励各方通过送岗位、送技能等方式,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为响应市政府号召,市远教办迅速开展调查,针对返乡农民的特点,制定应对措施,切实做好返乡农民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作为劳务输出型地区,外出打工人员较多。据统计,我市2008年累计外出务工人数共46.8万人,截至春节前夕,共有返乡农民12.31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26.3%。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约有10万人,占总返乡人员的81%。所以,造成今年开春农民大量返乡的最主要原因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其次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和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返乡也具很大吸引力;三是部分农民工外出打工掌握了相关生产技术,积累了一定资金,于是带着多年打工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回到家乡创业。
第三篇:有关返乡农民工情况
有关返乡农民工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
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法律上并没有“农民工”这个概念,他们理应与其它公民一样享受同等的权利。然而事实上,农民工一方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却是城市的边缘群体,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主流,无法享受市民同等待遇,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民工,关心农民工,我在寒假期间参加了有关返乡农民工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主要是对返乡农民工的有关情况的介绍和现在存在的一些现象,以及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 再就业
Abstract
Migrant workers is a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 special group in the law did not “migrant workers”concept, they should be the same with the other citizens enjoy equal rights.But the fact that migrant workers on the one hand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ain force”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ing class,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city's marginalized groups, can not really integrate into the mainstream of urban society, people can not enjoy the same treatmen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igrant workers, care workers, I participated in during the winter vacation on the retur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social practices survey, mainly on the situation of returning migrant workers and now there is 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phenomenon, and its own Some of the ideas and experience[2]
Keywords:migrant workersRe-employment
正文
一、农民工返乡情况
根据寒假期间所收集的资料初步得出了返乡农民工的一些特征:
1.农民工返乡比例不大,季节性返乡特征明显,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原因是传统习俗回家过年,春节过后仍然会继续外出务工;
2.返乡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 ;
3.省外返乡的多,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从返乡地域上看,二月份返乡的农民工中,返乡前在省外务工者占多数,在省内县外务工的返乡民工仅占一小部分;
4.打算继续外出务工者较多。二月份返乡的农民工中,73.9%表示近期将继续外出务工。另外,去年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中有2.2%表示近期有外出务工的打算 ;
5返乡农民工的工资均无拖欠情况。对返乡农民工的调查表明,未遇到雇主拖欠工资情况。
二、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
1.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部分出口生产企业受到冲击,开始裁员、降薪或关闭以求自保,而农民工成为了首选的对象,我县春节前返乡回流的16172名农民工中,[1]裁员、减薪、关闭影响而回流人数为8860人,占全县回流农民工人数的54.7%,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35.6%。
2.受用工信息缺乏的影响。很多人都是通过熟人介绍和自己找工作,有一部分人是看到别人在某一地方打工还可以,就随波逐流到那地方找工作;
3.受务工技能缺乏的影响。调查的110名返乡农民工中,输出前接受技能培训的34人,占30.9%,未接受任何技能培训的76人,占69.1%。可见农民工大多务工技能欠缺,主要靠劳力、苦力务工,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拒之门外;
4.受农村新政策的召唤,部分农民工通过在外务工已掌握了技术,有一定资本,特别是党的惠农强农政策的出台,在外务工与在家创业收入相差无几,他们选择了回乡创业。加之很多农民工本身就是灾后重建户,他们想抓住灾后重建的政策机遇,回到自己的家乡,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家致富。
三、针对农民工返乡问题的一些建议
1.应该加强宣传和引导,帮助失业农民工理性对待回乡。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促进农民工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典型事例,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关爱农民工的浓厚氛围,让他们树立再就业或创业的信心,认识到目前的失业返乡是暂时的,防止
2.加强就业指导,搞好就业服务工作。建议创办公益性的职业介绍机构,扶持民间中介组织,探索建立培训、求职、就业、维权“四位一体”新机制,来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
3.要开展就业培训,实现技能转型。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加强与市内职业技术教育单位的合作,整合劳动、出现返乡潮的“蝴蝶效应”,使大量农民工返乡或滞留,给农村维稳工作带来压力;
教育、扶贫等补助政策,对脱产进行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的返乡农民工免除一定费用,每年补贴一定生活费,提高农民工培训积极性;
4.要大力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效应。建议出台农民工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特别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政策,鼓励农民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消除创业壁垒,降低创业门槛,为农民工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5.要进一步维护好外出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应该成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中心,在乡镇劳动保障所设立农民工维权工作站,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理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在农民工因拖欠报酬纠纷、工伤纠纷寻求法律援助时,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立案要在费用上适当减免,在法律、政策范围内适当倾斜,对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者实施更严厉的惩处,为农民工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农民工就业新趋势
4.1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
根据实践调查初步得出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的原因:
1.务工收入比起务农的收入高而且相对稳定。采访的农民工反映,虽然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并增加了农业补贴,但是仅靠务农的收入仍然不如务工的收入高,而且务农的风险也比较大;
2.新一代农民更愿意外出务工。80后、90后的农民,大多被城市的繁华和城市生活的精彩所吸引,不愿意回乡务农,更愿意留在城市打工。他们中不太会干农活的大有人在。
4.2回乡就业和自主创业成为返乡农民工就业新渠道
1.自主创业:国家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趋势,使许多人十分看好农业发展之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各种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示范带动,各项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部分农民工表示打算返乡创业。一些有头脑、有一定资本的农民工,回乡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打开了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新就业渠道 ;
2.回乡就业: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帮助就业。今年二月26日,全国就业“春风行动”在四川第一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 县——安岳县正式启动。安岳县“春风行动”共提供岗位八千多个,其中,县外招聘人数合计122人,县内招聘人数合计1513人,县外用工单位34个,县内用工单位31个[3]。
结论:寒假期间参加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大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的一个平台,也是推进我们大学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使我对返乡农民工的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使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领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同时它也让我从中获得了不少经验,增进了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因此我想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每位大学生向前迈进的基石,在实践中所积累的财富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致谢: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积累了很多的财富,因此在这里我首先对学校给予我们的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表示忠心的感谢,对给予理论指导的老师和协助开展工作的同学表示感谢;感谢家人和朋友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同时对有助于本项目所开展工作的其他人员表示感谢,对实践地点的有关领导给予的帮助表示真诚的感激。
参考文献:[1] 文秘114 http://
http://
百度网http://
[2][3]
第四篇:返乡农民工座谈会总结
在全县返乡农民工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XXX(2010年2月5日)
各位农民工代表、同志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县委、政府邀请各位在此欢聚一堂,召开全县返乡民工座谈会,主要目的就是和大家一起研究分析当前农民工就业工作形势,与大家共话家常,了解大家回乡创业、就业的想法和需求,了解大家需要怎样的就业机会和培训,倾听你们的心声,共商促进农民工培训、就业和维权的方法措施,帮助促进大家返乡创业。这是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关心全县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座谈会的召开,对进一步做好全县返乡民工各项工作,全面稳步推进2010年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社会矛盾增多的情况下,县委、政府超前谋划、沉着应对,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2008年实现四个主要经济指标翻番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极为不易的好成绩: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项目资金争取总额达3.5亿元,创历史新高;烤烟收购量和烟叶税首次超过双控前的1997年,创历史新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的结果,是全县上下用心做事、勇争一流的结果,也是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干事的结果,其中也饱含了外派工作者和广大外出务工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与此同时,2009年全县劳务外派工作以电焊工、纺织工、刺绣工、计算机操作、中式烹调、茶叶加工、蔬菜加工、餐厅客房服务和汽车维修为主培训农村劳动力21564人次,向国外、省内外输出劳动力5813人,其中向毛里求斯输出绣花工和纺纱工18人,向省外输出2454人,向省内输出1758人,县内就近转移1583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650万元,被列为“省外派劳务基地县”,为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县委、政府向全县广大劳务外派工作者和农民工朋友们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刚才,与会同志就做好这项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一些意见和建议很有针对性,对我们很有启迪。下面,结合大家的观点,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四点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首,发展是民生之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超前预防、超前应对,采取切实和得力措施,实施返乡农民工“暖心工程”,做好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送岗位“四送服务”,积极组织农民工创业和就近就地就业,让返乡农民工享受优质就业服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一)切实加强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劳务输出大县,连续三年被评为“云南省劳务输出示范县”。我县每年外出打工人员不少,但其中相当多的人缺乏一技之长,没有“手艺”,不能适应企业要求,无法顺利就业,即使就业,也只能靠卖力气赚点“血汗钱”,从事餐饮服务、电子装配、产品包装、建筑、制衣、制鞋、保安等一些低层次的体力劳动,收入较少。一旦遇到企业裁员,这些人就会首当其冲。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学得一技之长,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实现充分就业,实现农民向市民和产业工人的转变。要紧紧抓住春节前后返乡农民工在家待业的有利时机,对农民工进行专业的技能提升培训或转岗培训。要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结合市场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特别是要结合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重大交通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加大投资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展农机手、沼气工、建筑工、装修工等用工量大的工种的培训。“阳光工程”要尽可能优先安排有再就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参加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让参加培训的返乡农民工享受阳光工程补助,让强农、惠农的政策温暖返乡农民工。
(二)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县劳保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搭建桥梁的作用,积极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与协作,加强信息引导,及时掌握劳务输入地区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用工需求情况,促进有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根据市场需求有序外出务工。同时,要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以及省、州加大投入,增加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我县当前正在实施的果河公路二期工程、200万吨水泥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县人力资源市场、培训机构、职介机构和乡镇劳保所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免费服务,为返乡农民工参与家乡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县内的企业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扎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三)积极出台政策措施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要全面落实中央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免费培训、信息咨询、创业指导等方面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用足用活中央的政策,积极研究出台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切实有效措施,对那些已经在外打工多年、积累了一定经验和资金、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在创业场地、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就业扶持政策、创业服务、创业培训等方面进行鼓励和扶持,满足他们的创业愿望,引导返乡农民工从事规模种植、养殖业,兴办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先进典型要进行重点报道,努力营造全社会都关心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
(四)切实加强农民工维权和预警完善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和动态,建立健全调处应急反应机制,完善应急工作预案,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对重大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加大劳动争议调节力度,尤其是集体劳动争议要坚持以调节处理为主,做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要研究制定促进企业职工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大失业调控力度,协调处理企业规模裁员问题。清理拖欠民工工资等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坚决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维护返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几点希望
农民工朋友们,当你们为了改变自己生活和家乡面貌外出打工,而不得不把老人、孩子留在家的时候,家乡的党委政府没有忘记你们,及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你们和你们的孩子。因为,你们是我们和谐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分子,孩子是你们的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共青团、宣传、妇联、总工会、教育、财政、文化、劳保等部门积极推动,全县上下形成了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学生、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你们安心在外务工尽量免除了后顾之忧。在此,我向大家表达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外出打工的朋友多保重身体、关心家人,在外做文明守法的好公民。对于常年出门在外的朋友,你们是家庭的顶梁柱,要注意保重身体,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你们外出务工期间要安排好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状况。在辛勤工作之余,要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加强与家人的联系和沟通,对家人多倾注一些关爱,同时自己也可以在这种亲情交流中体验到家人的牵挂和关怀。要注意学法、懂法、用法,尽快融入到当地社会,做文明守法的好公民;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希望在家创业的朋友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创业是财富之母,今天的弥渡商机无限,隐性的就业岗位很多。目前我县有很多招商引资的企业,有很多特色农业产业,可以说是到处充满商机,创业没有一定的模式,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来捕捉商机,希望大家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在家乡富宁这片沃土上,实现重新创业、重新就业,积极投入到发展生产、建设家乡的工作中来,获得更大的发展。
春节将至,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各位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五篇: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调查研究
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调查研究—以贵阳市周边地区为例
作者:乐治后 龙华 陈伟
(贵州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59)
摘 要: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等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量返乡。适时做好农民工的返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也出台过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对返乡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民工自身劳动技能,增强农民工的职业适应性,改善农民工的工作部门和岗位,增加农民工的收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方政府和部门也采取了相关措施和行动。笔者近来以贵阳市周边地区为例对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对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求合理可行的对策,进一步加强我国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我国劳动力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关键字: 返乡农民工 职业技能 培训
The Research on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for Exodus Migrant Workers--in Guiyang Circumjacent Area as an Example
Author:Yue Zhi-Hou Long Hua Chen Wei(Guizhou Normai UniveisityVocational andtechnicalcollege,Guizhou Guiyang 550059)Abstract :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spread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ocial constantly upgraded and so on many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reason, resulting in large amounts of migrant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to return.Timely completes the migrant workers return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work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state council also report relate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required to return for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for migrant work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igrant workers themselves labor skills,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adaptability, improving peasant workers migrant work departments and posts, increase of peasant workers' income, accelerate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departments have adopted some relevant measures and action.The author recently in guiyang circumjacent area as an example to return migrant workers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situation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order to return to th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situation to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o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seek the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urther strengthen our home migrant workers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promote our country's labor and raising the level of labor market stability.Key words : Home-returning migrant workers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作者简介:乐治后,男,(1989-),贵州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09机电一体化班学生
龙 华,男,(1989-),贵州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09文秘班学生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等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量返乡。适时做好农民工的返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民工自身劳动技能,增强农民工的职业适应性,改善农民工的工作部门和岗位,增加农民工的收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一体化、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创业、促进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本课题组于2011年寒假对贵阳市周边地区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调研概况
调查范围:以贵阳市周边地区为主,包括乌当区、小河区、清镇市、毕节市、白云区、遵义市等十四个地区、市县等。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电话访谈。
调查对象:返乡农民工、当地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当地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承担培训的大中专院校。
调查内容:返乡农民工基本信息、工作生活状况;返乡原因及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当地职业技能培训状况。
本次调查从2011年1月17日至24日,历时一周,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有效回收率达94.0%。为有效顾及调查结果的客观性,本次调查在调查对象和范围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对比性和代表性。调查对象除了返乡农民工以外还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思考分析问题的局限性,更有助于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返乡农民工多半文化程度不高,且主要处于青壮年
在调查中我们为了解发现返乡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我们设置了“请问您的受教育程度”,这一选项,结果显示,33.3%的人只上过小学,56.7%的人上过初中,上过高中的只有10%左右,即90%左右的返乡农民公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而在调查他们的年龄段时,56.7%的人才30多岁,40-50年龄段的占30%,20多岁的也占了3.30%左右,50岁以上的才占10%的比例。也就是说50岁以下的占了90%左右,正处于青壮年时期。这些农民工有时也被称为返乡青年。他们一般主要来自一些交通比较闭塞,经济很落后的农村,本身是农民,因为进城务工而被称为农民工。
<二>、返乡前工作地一般是沿海等较发达地带,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月薪一般
这些返乡农民工一般走出农村前往浙江、上海、杭州、广州、苏州等沿海城市打工,有的还出过国,到与中国僻壤的一些国家做工。一方面可能是这些城市相对较发达,可以找到一些事情做且工资不菲,一方面可能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他们从事的行业据调查统计,16.7%人从事制造业,40%的人从事建筑业,3.30%的人从事服装服饰,10%的人从事房产装修,还有30%的人从事其他行业。由此可见,从事建筑制造业的人占了56.7%的比例,这些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当前农民工从事职业的一大特点。
在调查他们的月收入时,我们发现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有6.67%的人,月薪在1000-2000元的占33.3%,46.7%的人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3000元以上的占13.3%的比例,由此可见农民工反向前所从事的行业月收入大概以2000元左右居多。除去生活费及相关费用可能每月所留也不多,收入水平一般。<三>、返乡原因多元化以自身技术不高为主,且失业影响较大
为了解农民工返乡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被公司(工厂)解雇”的占6.67%,公司(工厂)效益不好不想干了占23.3%,13.3%的农民工是因为当前形势不好的原因,还有56.7%的人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这里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也有一方面,但应该不是主要原因,只是直接原因。统计结果如上图所示。
在调查“导致失业或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问题上,认为是“金融危机”影响的占11%,”中国内需下降”、”出口贸易衰退”、公司经营不善”的原因分别占10%、9%、10%,而“自身职业技能不高”的原因占了40%的比例’,由此可见,自身职业技能不高占了相对主要的原因。这些农民工出外务工也是为了生计,摆脱困境,而现在事业或者工作不理想对他们来说相当是问题。对他们自身、家庭生活、孩子的教育等都是问题。这些返乡农民工有近一半的是自己一个人出外打工,有的是虽朋友,有的是携妻子家人一起。在调查“事业是否影响你的生活时”,认为“很严重,家庭收入大缩水”的占了44%的比例,3%的人认为影响一般般,43%的人认为没有影响。
他们的孩子多半留在当地家乡接受教育,比例为66.7%,为了解失业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我们设置了这一选项,经调查统计显示:有23.3%的认为会影响,教育质量会下降,13.3%的人认为差不多,没影响,26.7%的人认为不清楚。由此可见,失业对孩子受教育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明显,这可能与某些家长或地区不重视孩子受教育有关。
他们的家庭积蓄调查显示:1万以下的占40%,2万-3万的占30%,3万-4万的占20%,4万以上的占10%,由此可见经过改革开放,农民工朋友出外务工等还是有一些积蓄,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的富民政策的英明。
<四>、农民工对社会贡献大、就业障碍也大,在外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在调查农民工对社会的贡献时,93.3%的认为农民工对社会的贡献很大,3.3%的人认为比较大,0.1%的人认为一般大3.3%的人认为没有影响,这说明农民工自身也能体会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然而农民工在外就业障碍也比较大,为了解其原因我们设置了“你认为农民工就业的最大障碍是什么?”的问题,33.3%的人认为是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50%的人认为是没有掌握一定的技术,3.3%的人认为社会对农民工有一定的歧视心理和不懂就业门道,10.1%的人认为是其他原因。由此可见未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未掌握一定的技术是最大的障碍。
当调查他们在外有无拖欠工资时,13.3%的人认为“有,很多”,30%的人认为“有但是很少”,56.7%的人认为“没有”这种现象,由此可见农民在外被拖欠工资的现象还是有些严重。在调查“你认为农民工在外的权益有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时?”,23.3%的人回答“没有,很难保障”,73.3%的人认为“还好,基本保障”,3.3%的人回答不了解。
<五>、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迫切期待和认同度较高,当地重视程度不够
在调查“你觉得有必要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吗?”这一问题时,有90%的人认
为很有必要,0.1%的人认为有必要,3.3%的人认为有必要但难度较大,6.6%的人认为没必要。看来绝大多数人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还是认可的。而当问到”你觉得经过培训后有效果吗?”,50%的人回答“很明显”,25%的人回答“效果比较明显”,20%的人认为效果一般,还有5%的人认为效果不明显或没有效果。当问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就业是否有促进作用时,78.27%的认为有促进作用,14.29%的人认为没有作用,0.3%的认为有抑制作用,另有7.14%人回答不知道情况。当问到当地政府是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时,23.5%的人回答“很重视”,33.2%的人回答“比较重视”,10%的人回答“一般重视”,还有33.3%的人回答“不重视”,可见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据调查,26.7%的人认为政府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13.3%的人认为比“比较好”,21.43%的人认为“一般”,38.57%的人认为做得“不好”。30%的人认为政府这方面的经费投入过少,54.17%的人不了解,38.66%的人认为还勉强过得去,只有4.17%的人认为符合国家政策。83.3%的人认为国家很有必要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各项政策扶持,6.7%的人认为有必要。在问到“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时,13.79%的回答说”自己创业当老板“,51.72%的人回答说”去工厂企业等单位上班“,6.89%的人回答说“回家种田”,还有27.6%的人回答说“不知道,等一等再说”。在调查对未来月工资收入的期望时,2.27%的人希望在1000元左右,3.45%的人希望在1000-2000元,13.79%的人希望在2000-3000元和3000-4000元,希望在4000元以上的占了66.7%的比例。在调查中发现,几乎全部的人都希望国家对农民工进行法律维权意识教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且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大量返乡的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都不高,据调查,贵阳市周边地区,90%左右的返乡农民工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0%的比例。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对农民工的自身能力的提高,择业、就业和正确诉求及合法权益的维护都有影响。虽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还不能适应现代高技术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缺乏科技文化知识,缺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很难出山离村,即使是进城务工,也很难在城市择业、就业,只能是低就低聘低薪,只能做力所能及的工种,从事体能型劳务,据调查,16.7%人从事制造业,40%的人从事建筑业,3.30%的人从事服装服饰,10%的人从事房产装修,还有30%的人从事其他行业,也就是多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使许多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敢完全摆脱农业,相当多的转移务工具有季节性特点。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方面用工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而另一方面大批进城农民工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也就是说,一方面,劳动力市场需求巨大,技能型人才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就业困难,致富无门。
<二>、当地政府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不够重视,农民工自身思想意识上也缺乏一定的认识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地方连起码的培训机构都没有,80%的反映当地根本没有类似的培训机构。有的地方是依托当地的职业技术学校或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成立的培训机构,但由于培训基础设施和资源缺乏,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地方只是流于形式,农民工不知情的人比较多。据调查统计,有将近81.3%的人对职业培训政策不了解,80.6%的人对政府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表示“不了解”。而有些农民工自身思想意识缺乏一定的认识,认为培训没有作用,或出于对当地政府的不信任,认为这不可能落到实处。或者不愿意花费培训的时间,缺乏长远的认识。<三>、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
一些职业培训学校由于受多年来注重传统式学历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成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点,忽视了技能操作的教学内容。其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当前企业的需求,学校的实验实习基地也缺乏先进性和示范性。而由于技能操作教学的落空,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本来就不高,他们对这些理论知识可能不是很感兴趣,他们只关心很现实很实际的东西。这样,使许多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要么接受课本知识十分困难,要么对一些专业只是流于纸上谈兵,完全不能适应企业实际操作的需要。而且一般学校的培训时间过短,难以收到实际效果,而如果没有明显效果,可能对学校的发展来说也有影响。因此一些学校往往是有订单,无生源。
<四>、当地培训学校师资条件和设施设备不足,且社会力量办学较薄弱
当前,一些地方定点培训学校的师资十分缺乏,尤其缺乏一些业务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的高级技工教师;有的地方连定点培训的机构都没有,即使有也相当简陋。同时,一些培训学校的实验实习设备也大多是生产一线淘汰下来的旧次设备,有的学校更是缺乏起码的教学、实习、实训设备,更谈不上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样的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当前培训工作的需要。与此同时,目前的职业培训机构多半是公办性质,社会力量办学的职业培训机构还不多,或者培训质量不能保证。其实加大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学一方面可减少政府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可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当前某些地方培训目标存在偏差,培训鉴定程序缺位,导致培训工作很难开展。
目前一些培训机构出于自身利益,往往想通过提高培训收费标准,延长培训时间来更多地盈利;而作为农民,则是希望通过付出尽可能少的费用,接受短期技能培训,很快学到市场需要的一至两项热门技术去打工挣钱。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出现一方面培训机构招不起学员,而另一方面农民又找不到合适培训地方的现象。同时目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得不够到位,要末没有统一的合理标准,要末就是没有职业鉴定工作,导致培训工作难以取得市场和社会的认同,培训和不培训没有两样。长期以往,培训工作很难开展。
<六>、当前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未能发挥培训的应有作用。一些培训学校还没有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认为学校仅是一个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地方,至于转移就业应该是政府的事,不愿投入更多的成本。甚至有的学校为了达到考核标准,不惜弄虚作假,虚报就业单位来蒙蔽各级管理机构。由于培训与就业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难以挂钩,培训未能取到应有的作用,失去了培训的意义。
<七>、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资金短缺,政府财政投入过少,且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度和公信度
虽然当前各级财政都拿出了大量的资金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进行补助,但还是远远不能弥补培训支出的需要。据调查,贵阳市对农民开展15—90天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均需要培训费用上千元,但农民除了得到国家给予的平均200元补贴外,学习一般的专业和工种都还要支出近千元左右。如此高的培训经费支出,仅靠政府财政微薄的投入是远远不够,而上千元的职业技能培训费,对还在求生存的多数农民来讲,只能是望而却步。同时,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网络的建立,培训基地、培训场所、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培训的日常开支,都需要经费。属于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不可能通过向农民收费来解决,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农村职业培训事业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渠道,筹措资金十分困难,这也成为制约培训工作开展的问题之一。并且据调查,政府在此方面的资金使用情况公开程度不够,缺乏透明度和公信度。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一>、加大农村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
首先,对于农村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让即将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青年不再重蹈覆辙,因为毕竟能够考上大学的请娘只是一部分毕竟号还有一部分人是不能上大学的,那么可以让他们去学技术,成为职业人才;其次,在现有的农民工中,也要开展教育和宣传活动,让他们了解职业技能培训情况,了解国家政策,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在外工作时不至于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知怎样维护。
<二>建立常态化系统性的的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机制,为将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好准备
城市大量吸收农民工就业,是长期的趋势。据各方估计,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10年左右就将消失。现在我国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吸取本次危机的教训后逐步向依靠国内消费拉动转变。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发展模式,严重受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的制约,将难以为继,也将慢慢地节能减排降耗,向劳动、服务密集和技术附加值密集两个符合国情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服务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时代也将慢慢到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二三产业、向城市转移是不会改变的大趋势。因此,面向就业市场未来需求,普遍地对现有农村劳动力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是必须抓紧进行、而且又是长期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协调、整合现在分散在农业、扶贫、劳动就业等部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经费,将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城市就业培训合并,为外地和本地的二三产业转移准备源源不断的具有专项技能的劳动力。同时,又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也就是提高未来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技能。要在尽最大努力保证农村未成年人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尽快普及职业技术教育。使未升入普通高中和大学学习的农村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三>、制定有关农民教育培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虽然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三农”工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其规范程度和执行力度上,还完全取决于执行者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制订一部保障农民教育和培训的专门法规,比如制定《农民技能培训促进法》,规定和鼓励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规范有关部门、涉农单位和农民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确保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和财政等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切实做好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四>、建立健全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当前我们应充分利用社会各类培训机构,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逐步构建一个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手段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灵活高效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以国家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以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从中央到省、地、县、乡的一个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的培训体系,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和鉴定,发给农民职业资格证书,使农民科技培训与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相结合,推进农村劳动准入制度的进程。<五>、建立多渠道、稳定的培训经费来源
首先,各级政府应充分运用WTO规则,加大公共财政的“绿箱”政策投入力度,尤其是增加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投入,充分调动农民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政府的专项教育培训经费应有具体而充足的来源,可由指定部门统一管理使用。其次,要着力建立社会推动与投入机制。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大家办”的方针,广泛发动和依靠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兴办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采取政府、企业、被培训者共同承担培训费用的办法开展培训工作。同时,培训经费管理要制度化。政府的专项经费应按培训任务拨付,各级管理部门应实行严格的经费管理制度。<六>、积极探索有效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1、“三为主、三结合”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在非农化进程的实际背景下,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在操作中应充分把握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坚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原则,做到“三为主、三结合”,即,以短训为主,长短结合:短期培训具有短、平、快和实际、实用、实效的特点,培训讲究信息广、时间短、技术新、针对性强,即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针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差异,文化补习和学历提高以长为主,实用技术辅导培训以短为主。以集中为主,忙闲结合。因时因地制宜安排培训时间,对新生和尚未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采取集中在职业教育学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集中学习,系统的安排培训内容,对已经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则可以利用市民学校、夜校等形式集中的参加引导性培训或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同时,要合理把握时间,安排技能培训,做到忙时少学,闲时多学。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理论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基本技术操作规程,采取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图书等现代媒体进行专题讲座,培养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技能,尽力使培训图文结合,增强直观性、生动性,达到易学性;同时要利用示范操作与个别辅导的传、帮、带型学习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实践能力或实践机会,以扫除基础差、底子薄的非农化人员面对技术学习的茫然性,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培训,切实让农民尝到甜头,从而不断增强技能培训工作对农民的吸引力、凝聚力。
2、因地制宜开展对农村劳动力全程技能培训
在接受农村劳动力较多的城市,应加大职业教育机构的培育和发展,设立面向农村转移人员、灵活多样、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这些地方与市场连接紧密、专业分工明确、技能用工需求信息准备、用工信息反馈快等优势,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为重点,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创造条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非正规学习和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使其掌握新的生产技能,为他们在城市稳定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充分整合流出地现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坚持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城市生活常识为核心,把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阵地逐步向就业地后移。同时,对其进行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培训,帮助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及时了解有关务工经商、投资创业以及回乡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定,使农民具备必要的城市生活、工作常识。
大力推进东西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城市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与西部农村地区开展非农化职业技能培训。两个地方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可以加强合作,签订协议,建立基地,实施共同管理,组织培训教师、技术人员跟踪培训进程,及时处理疑难问题;根据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安排被培训人员培训场所,学习不同的专业内容。培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般采用90%左右的时间实践学习、10%左右的时间进行理论探讨、交流经验。在共同研究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时,引导农村劳动力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尝试创新、变革,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培训模式是:既要让他们掌握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城市公民道德、科技文化知识,培训他们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突出培训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着重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具体地讲,就是先要让他们了解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城市生活道德,然后进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培训,最后进行实作培训。通过这些培训,他们既具备了城市生活的基本条件,也具备在城市谋生的专业技能素质,也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七>、统筹管理资金补贴,改进和完善补贴方式
1、明确法定经费来源和投向
国家应该承担教育投入的责任,用教育去促进社会公平,成为稳定投入的第一渠道,把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经费同时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逐年加大投入,引导各省市、社会资金头向技能培训,同时,在投向上应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农村劳动力培训后,直接受益的当然是农民,但第二个受益者是应该是经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创造财富、价值的地区和企业。因此,在劳动力流入地区,财政也比较充裕,应当承担大部分教育培训费用;而劳动力流出地区,当以省、市为主,承担部分教育培训费用。同时,用工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列支一定比例的教育培训经费,且还可以适当提高。对农民来讲,他们更多的是追求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如果教育培训投资回报率高于储蓄和其他投资收益,只要有可能,农民还是愿意承担教育培训费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应紧密地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投向实用技术培训,达到“培训一批、见效一批”的实际效果。同时,应以周期短、投资小、实效强、收益大的教育培训项目为主,使农民的素质提高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有限的农村教育投入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效果。
2、大力推行培训券发放办法
培训券引入了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弥尔顿.费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模式。采用培训券补贴模式有利于打破部门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元钱真正用在农民培训上;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使参训农民真正学到一技之长。培训券将培训的自主权交到了农民自己手里,农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培训专业和培训机构,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参训的积极性。
(1)、统一管理机构。“培训券”由各地人力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统一印制、发放、监督、管理。(2)、培训券作为培训费用政府补贴的结算凭证。在培训机构完成对参训人员培训后,培训机构凭培训券及相关材料到培训管理机构兑现补贴补助资金。(3)、明确发放对象。发放对象为具有本地户籍的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券每人享受一次,本内有效。
(4)、发放程序。在劳动力资源库的基础上,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由县级人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培训券发放到乡镇政府,乡镇政府按照劳动力资源库中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并征求村、组和农户意见后进行公示,然后再将培训券发放到个人手中。
(5)、向社会公布培训机构。在对各类培训机构进行招标认证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定点培训学校、培训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以及各专业的收费标准等。持培训券的农民可自由选择培训学校和培训专业。(6)、加强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管理。对培训质量和就业要有量化要求,要求必须在参训农民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兑现补助,有的专业还要有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等级鉴定证书,培训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设置专业及具体培训内容进行事前检查;对培训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对考试考核进行现场检查。
(7)、防止培训券成为有偿转让的有价证券及冒领冒用。培训券上填写个人资料、贴上照片,还必须盖有乡镇政府的公章方能有效。
五、结论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法律法规、经费投入、培训体系等方面在制度上进行不断健全完善,才能促进整个系统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我们有必要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企业、学校等单位和部门的力量,加强和扶持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适应性,促进农民工择业和就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农业局.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和方法的调查研究.2005.05 [2]赵丽华.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职业技术教育.2009 [3]崔传义.进入21世纪的农民工回乡创业[J].经济研究参考, 2008,(31).[4]杨云善.农村劳动力“逆淘汰”式转移[J].社会主义研究, 2007,(03).[5]王超,陈晓君.城镇化与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有利因素与障碍性分析[J].成人教育, 2009,(10).[6]李含琳.中国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和对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8,(06).[7]彭韵程王超.金融危机后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原则与路径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10,(24).[8]邸彦芳.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实力——对农民工职业培训有关问题的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