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
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农业局(农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科技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扶贫开发办:
现将《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为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顺利实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等6部门《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0]3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国家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提高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工作任务
201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培训任务为27万人,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工作:
(一)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培训。配合农机购置补贴、动植物疫病防控、沼气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重点培训农机使用和维修、村级动物防疫员、沼气生产工及沼气物管员、村镇建筑工匠等,为国家涉农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共培训8.45万人,其中培训农机使用和维修人员45000人、沼气建设及后续服务人员1450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15000人、村镇建筑工匠10000人。
(二)围绕促进农民创业开展培训。以外出务工返乡农民、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以创业理论、创业实践、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为内容,着力培养创业型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创业能力,引导和扶持受训农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创办农业企业,推动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挖掘和拓展农业农村就业潜力。共培训5000人。
(三)围绕规范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开展培训。培养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能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规范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共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16500人。
(四)围绕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开展培训。选择部分有一定就业规模、有比较规范的操作技术要求、有比较稳定的就业岗位的农业生产服务领域,开展从业人员技术培训。2010年,初步选择畜禽繁殖员、渔业船员、农村经纪人(农产品销售及相关服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从业人员(机防手)等开展培训工作,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提供人才支撑。共培训5.4万人,其中培训畜禽繁殖员23000人,渔业船员1000人,农村经纪人10000人,机防手20000人。
(五)围绕农产品加工开展培训。面向拟进入和新进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就业的农民,开展农产品加工岗位技能培训,培训新上岗农民工5000人;同时,以地域特色专业加工工艺为内容,对拟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加工领域就业或小规模创业的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共培训1.69万人,其中培训茶叶加工4600人,食用菌加工10000人,中药材加工2300人。
(六)适应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开展特色职业农民培训。围绕乡村旅游开展培训工作,全省共培训乡村旅游服务员10500人。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开展特色职业农民培训,加强当地特色职业岗位开发,引导受训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共培训7.76万人,其中培训设施农业27000人,园艺14000人,规模养殖23000人,农资经营4500人,农村电工2800人,农产品质量内检员600人,农村气象员1000人,针编织、刺绣类3600人,玉雕加工1100人。
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地方特色职业农民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各专业具体培训时间由各地结合专业培训规范以及当地实际自主确定;农民创业培训时间不少于20天。
三、基地认定
各市、县要根据阳光工程新的培训任务和工作目标、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以及农业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分布情况,重新组织本地开展基地认定工作,切实把有志于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熟悉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了解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村社会管理并具备相关培训条件的农广校、中高等职业院校和其他相关成人培训机构纳入到阳光工程培训体系中来。根据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办法,结合阳光工程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的培训内容,重新认定的培训基地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备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资质;
(三)熟悉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具有较好的农民培训基础和业绩;
(四)熟悉现代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民创业等相关培训,具备相应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和师资等基本条件;
(五)培训场所和实训基地贴近农民,方便农民接受培训;
(六)愿意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宏观指导下,积极承担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任务。
培训机构认定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培训机构自主申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通过阳光办成员单位会商或专家组评审的方式择优认定,对近2年来在阳光工程培训中出现问题的培训机构不再认定。对于部分专业性较强、确需培训而当地不具备相应培训条件的,可跨地区选择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培训资金由阳光办协调当地财政部门直接拨付承担培训的机构。各地要加强与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的沟通协调,积极引导受训农民接受职业技能鉴定,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四、项目监管
根据阳光工程新的培训内容,2010年各级阳光办要按照以下要求,建立五项制度,严格开展阳光工程监管:
(一)公示制度。各县要向农民公布承担阳光工程项目的培训机构的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政府补贴标准等内容,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培训机构对各个班次培训的学员要在培训所在地张榜公示学员姓名、家庭地址、培训班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培训结果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二)“三堂课”制度。各县阳光办要建立“三堂课”制度,上好开班第一堂课,中间抽查一堂课,参加结班考试课,强化对培训情况的全程跟踪监督。主抓工作的同志要亲自上阳光工程第一节课,到班上检查招生简章,核实学员身份,讲解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要向农民讲明政府补助金额。在培训实施期间,当地阳光办要派专人随机抽查一堂课,主要了解学员变动情况以及受训农民对培训的评价,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并督促培训机构整改。当地阳光办工作人员还要参与培训的最后一堂课,对结业考试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了解核实最终完成培训的人员情况,对该班培训工作做出总体评价。各地阳光办要在认真执行“三堂课”制度的基础上,一式2份填写《阳光工程“三堂课”制度登记表》(见附件3),一份带回阳光办归档,一份交培训机构与该班其他培训档案一并归档备查。
(三)信息报送制度。全国阳光办对原阳光工程项目监管系统进行了调整升级,各级阳光办要指定专人管理和使用该系统,及时录入、审核和上报培训信息。县级阳光办要在每个培训班结班10天内将该班培训学员相关信息录入到项目监管系统。省辖市阳光办在每月5日前,完成下级阳光办上报的信息审核,并上报省阳光办。同时,各省辖市阳光办要按季度统计本地完成培训的情况,并于每季度最后一周上报省阳光办(见附件4)。
(四)台帐登记制度。各培训单位必须建立农民培训台帐,作为检查验收培训情况的重要依据。台帐必须写明学员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助金额、收费情况等(见附件5)。培训单位法人代表对台帐的真实性负责。
(五)检查验收制度。各县阳光办要在上好“三堂课”的基础上,组成检查验收组(原则上不少于3人),对各培训班次进行逐班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主要通过检查培训档案、核实培训台帐、走访或电话访问培训学员等方式进行,其中走访或电话访问的人数比例原则上要不低于学员总数的10%。根据新的阳光工程培训内容和要求,验收合格标准如下:
1.培训档案:培训资料完整,有详细的教学计划、规范的培训教材和完备的考试考核材料(试卷、成绩册、监考和评判老师资料等),培训台帐记录的学员信息完整、真实。
2.培训实施:认真落实教学计划,能够按照培训规范落实教学环节和学时;选聘教师熟悉所培训专业,能够胜任教学工作;落实了班主任和班委会制度,班级管理比较规范,未出现重大事故。
3.学员反馈:培训情况属实,就业技能有所提高,满意度达到80%以上。沼气建设及后续服务人员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比例不低于80%。
检查验收要在培训机构提出验收申请5个工作日内受理,对于达到合格标准的培训机构,当地阳光办要出具检查验收合格报告。培训单位凭检查验收合格报告、培训台帐等材料到财政部门报帐。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检查验收由省阳光办统一负责。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各地要切实加强对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省里继续由农业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科技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扶贫办联合对阳光工程实施工作进行领导和指导。各市、县要根据阳光工程新的培训内容,及时调整和充实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将相关农业行业管理部门纳入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站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加强对阳光工程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要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明确的部门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政策措施,把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经管、种植、农机、兽医、乡企、渔业等部门以及村镇建设、乡村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本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积极配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
(二)任务下达。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阳光办)根据各地申报的任务和资金需求情况、前几年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在各地实施时所需人才情况将培训任务下达各省辖市、直管县(见附表1)。各省辖市将任务下达到各县(市、区),各直管县和县(市、区)将任务下达到培训机构。农民创业培训培训任务由省阳光办直接下达到培训基地(见附表2)。
(三)培训实施。各地要按照全国阳光办制定发布的培训规范开展培训工作。对于全国阳光办未制定培训规范性的广普性的专业和工种,省阳光办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培训规范。对一些区域性培训工种,由各省辖市阳光办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培训规范,为本地开展培训提供标准。
各培训基地要根据当地阳光办下达的培训任务,尽快编制教学计划,选择或聘任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培训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培训和实训工作。要严格按照全国阳光办或省阳光办发布的分类培训规范,从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确保教学时数、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培训基地要根据培训内容,选择或编写体例规范、内容系统、表述通俗、适宜农民的培训教材,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各培训班次要指定一名授课老师担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要通过学员选举的方式,选举班长和班委会成员(或小组组长),加强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自我管理,保证整个培训工作顺畅有序。培训结束后,培训基地要根据分类培训规范和教学情况,组织结业考试(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并将考试试卷和成绩归入培训档案,以备阳光办检查抽查。对于部分专业性较强、确需培训而当地不具备相应培训条件的,可跨地区选择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培训资金由阳光办协调当地财政部门直接拨付承担培训的机构。
六、资金用途
2010年全省阳光工程共安排培训资金133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9720万元,省级财政3600万元。培训补助资金是财政拨付给培训机构用于组织开展培训的费用,阳光工程培训实行免费培训。其资金标准和用途如下:
(一)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地方特色职业农民培训的资金标准按人均450元标准执行,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教材费、授课费、实验实习费、教师下乡讲课交通及补贴费、场地费、考务费、管理费、招生宣传费等。
(二)沼气建设及后续服务人员按人均550元标准执行,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教材费、授课费、实验实习费、教师下乡讲课交通及补贴费、场地费、考务费、管理费、职业技能鉴定费、招生宣传费等。
(三)农民创业培训按人均2500元标准执行,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教材费、授课费、场租费、场地实验实习费、考察费、学员食宿费、学员往返交通费、后续指导和管理服务费、招生宣传费等。
七、有关要求
(一)落实工作责任。农业部门负责阳光工程综合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培训资金的及时兑付和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建设、扶贫部门负责对所属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指导和检查工作,旅游和村镇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要配合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行业培训规范。
(二)创新监管形式。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创新项目监管形式,规范项目运行,确保培训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实惠。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在阳光工程监管中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各级阳光办要依据各地各培训机构工作进展情况,对培训任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培训进展慢、培训质量不高、项目管理混乱的地区和培训机构的培训任务,确保培训任务和资金向积极性高、培训质量好的地区和机构集中。对于因培训任务动态管理调整培训任务和补助资金的,要及时向社会公示,并上报省阳光办备案。
(三)严格资金管理。各地要按有关要求, 严格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培训资金足额用于培训工作上。上年度节余的资金,不得挪作他用,要用于阳光工程培训。有条件的地方要不断加大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对各培训机构报帐的培训材料有关内容加强审核,对不同批次、班次的培训人员情况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劳动力培训人员情况,进行交叉审核,坚决杜绝培训机构重复冒领补贴资金现象的发生。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补助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将严肃查处,并追究项目承担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要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大违纪违规问题查处力度。对于群众或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对于查实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各地要根据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需要,由财政部门安排必要的工作管理经费。
(四)加强督导检查。要切实加强对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督导检查。省阳光办每年要对省辖市和直管县(市)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组织1-2次抽查,省辖市阳光办每季度要对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1次检查,检查和抽查将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样、直接走访学员或学员家庭等方式进行,并将检查和抽查结果在全省通报。省、省辖市、县三级阳光办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信息监管系统,定期
了解培训情况。
(五)严格奖惩措施。对于工作规范、监管得力、成效显著的地方,省阳光办在次年相应增加其培训任务和补助资金;对监管不力、出现问题的地方,在次年相应减少其培训任务和补助资金。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培训机构,除追回违规项目资金、取消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资格、2年内不得参与基地招标外,还要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理。对发现问题缓报、瞒报、不报,或由于监管不力造成重大违纪问题,以及与培训机构联合套取阳光工程资金的县阳光办,2年内取消其承担阳光工程的资格,并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
(六)转变工作作风。各级阳光办工作人员要学习好、掌握好阳光工程的政策精神,带头遵守阳光工程实施的各项政策规定,各地要及时加强对各级阳光办工作人员的培训,帮助其了解新的政策和要求,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项目的落实和规范管理。各级阳光办要开展调查研究,围绕阳光工程更好地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农民就业形势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变化的跟踪,及时发现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阳光工程的调整和转向提供理论和政策保障。
(七)加强廉政建设。各级阳光办的工作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要加强自律和责任意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规范运作,在基地认定、指标分配等关键环节要做到公开、透明,集体决策,防止失范行为发生,促进行风建设。
(八)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加大阳光工程工作宣传力度,充分挖掘当地在阳光工程实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学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张贴挂图、发放宣传资料、拍摄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宣传的效果和针对性。
附件:1.2010年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阳光工程任务分配表
2.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
训任务分配表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三堂课”制度登
记表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进展表
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台帐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农科教发[~]4号)精神,特制定~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为对象,以转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性培养、定向输出,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劳务产业开发。
二、目标任务
1、培训任务。全省计划完成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16万人,使每个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非农产业岗位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2、转移输出。通过采取“定单、定向、定点”培训方式,实行培训与转移输出互动,完成转移输出人数12.8万人以上,确保转移输出率达到80%以上。
3、实施时间。~。
三、培训计划
1、培训对象。年龄在16周岁以上,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或新增劳动力。
2、培训工种。根据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及职教资源,以家政服务、餐厅服务、酒店服务、电子操作、电动缝纫、建筑、计算机操作、美容、美发、保安、烹饪、物业管理等市场需求量大的职业(工种)为主。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能力板块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行全脱产式培训。
3、培训时间。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和不同工种,以短期技能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以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和就业岗位要求为依据,具体培训时间为15—90天。
4、培训任务。~年我省阳光工程项目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大县、省政府命名的劳务开发基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县,以及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全省确定阳光工程项目示范县20个,每县培训任务8000人。项目县名单、培训任务见《~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表》(附件1)。项目县培训单位、培训岗位和培训人数见《四川省~年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分解汇总表》(附件2)。
5、培训基地。按照《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要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全省20个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共认定培训基地103个,其中农业系统20个,教育系统61个,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12个,建设系统2个,科技系统1个,其他系统7个。分性质看,公办教育培训机构80个,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3个。培训规模28万人,输出规模23万人。培训基地认定情况见《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汇总表》(附件3)。根据《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实行培训项目招标制度,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阳光工程项目招标办法,面向被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项目招标,择优确定培训单位,下达培训任务。全省20个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通过严格招标,共确定培训单位89个,其中农业系统20个,开设培训岗位149个,承担培训任务78250人;教育系统49个,开设培训岗位267个,承担培训任务60350人;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11个,开设培训岗位72个,承担培训任务12800人;建设系统1个,开设培训岗位1个,承担培训任务1500人;科技系统1个,开设培训岗位1个,承担培训任务200人;其他系统7个,开设培训岗位16个,承担培训任务6900人。
6、教学计划。培训单位根据培训任务、工种、培训时间等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教学实施计划,并报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备案。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汇总各培训单位教学实施计划,编制全县综合性的教学计划,培训单位按综合性教学计划实施。
7、培训经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行政府财政资金补助与农民个人分担相结合。中央补助培训资金1600万元。省级财政安排培训资金1500万元。市、县根据地方财力情况安排补助资金。各地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制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加强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了专门的阳光工程项目工作经费。
8、考核发证。学员培训结束后,由承担任务的培训单位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凡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学员,培训单位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证书。
四、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管理机构。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组织领导,省级成立由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建设厅等部门参加的省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在省农业厅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各市、州和20个项目实施县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业、财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阳光工程指导小组,设立阳光工程办公室。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确保阳光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2、健全制度,确保项目规范实施。根据《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规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培训项目招投标制度、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度、阳光工程公示制度、培训券发放制度、培训台帐和转移台帐制度、项目季度报告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制度、项目实施监管制度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扶持制度。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考核机制,实行阳光工程目标管理责任制,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与20个项目县人民政府,县阳光工程办公室与乡镇和培训单位层层签订培训任务合同书,明确职责,一级向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
任。
3、强化监管,提高培训转移实效。切实加强对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培训机构的监管。重点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确保财政扶持资金足额补助到农民个人;重点监督培训任务的落实,防止弄虚作假;重点监督项目法人,确保责任落实;重点监督项目管理,确保管理制度落实。省和地方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采取暗访等方式,加强项目实施监管,对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县实行曝光和通报;组织人员不定期抽查,重点检查项目的培训质量和转移效果;实行项目季度报告制度,了解督促培训进度;通过四川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网公布各地承担任务的培训单位、培训任务、转移输出人数和学员转移输出地点,由社会广泛监督。
4、营造声势,加大~宣传引导。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板报、专栏、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咨询服务台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培训工作的重视,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阳光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在中央、省和地方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好的机制、模式、经验和做法。及时向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四川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网报送培训动态和经验材料。编发阳光工程培训简报,积极指导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5、培育品牌,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充分发挥品牌在带动劳务输出方面的示范效应,重点培育“川妹子”、“川厨”、“川建工”、“川技工”等一批有影响的劳务品牌。各级政府加强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在转移输出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地方政府搭建劳务输出平台,实现集团化和有序化输出,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确保培训人员转移输出,强化培训机构在转移输出方面的主体职责,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和职业介绍机构、用工单位、劳动力市场、劳务经纪人的对接,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做到招生一批、培训一批、转移一批、安置一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大做强劳务开发产业。
第三篇:2009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09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农科教〔2009〕40号
各省辖市农业局、财政局,有关院(校):
现将《2009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2009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实施方
案
为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培养造就一大批农村创业人才, 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办公厅等6部门《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09〕50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规范》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培训、地方扶持、农民创业”的思路,以增强农民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念为重点,以提高农民创业能力为核心,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创业人才的培训工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09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任务2000人。通过创业培训和跟踪服务,使学员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学员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培养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企业家。
三、培训对象和培训产业
培训对象重点从种养大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中选取。
培训产业重点选择比较效益高,增收潜力大,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行业或专业,如规模化养殖业、高效种植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
四、组织实施
(一)认定培训基地。培训基地由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统一认定,原则上从农业大中专院校中认定,2009共认定农民创业培训基地9所(见附件1)。
(二)下达培训任务。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培训能力和各地农村劳动力分布状况,按照学员就近培训的原则,将培训任务下达到各省辖市培训基地(见附件1)。扩权县不再分开下达培训任务,由省辖市统一安排。
(三)学员遴选及组织。学员遴选采取自愿报名,乡镇推荐,择优选择的程序进行,具体程序是:各省辖市同培训基地会商,确定培训产业(专业)、开班时间,并将培训任务及产业(专业)下达到各县(市、区),2009每县原则上确定一个产业(专业)。各县(市、区)依据培训产业(专业)要求,将培训任务下达乡镇,原则上每个乡镇推荐1人。乡镇在学员申报的基础上,择优选择1人,报县农业局。县农业局审核把关后,统一将该县的学员送到指定的培训基地。
(四)组织开展培训。各培训基地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规范》的要求开展培训工作(见附件2)。
(五)抓好跟踪服务。培训结束后,培训基地对学员进行不少于2年的技术、信息、资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创业跟踪服务。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学员创办的企业或生产经营实体进行诊断,帮助学员解决创业发展难题。
五、资金安排
(一)资金安排。2009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
共安排资金500万元,资金从中央、省财政阳光工程资金中安排解决。农民创业培训的资金标准为2500元/人。
(二)资金的使用。农民创业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招生宣传费、教材费、授课费、场租费、场地实训实习费、考察费、学员食宿费、学员往返交通费、后续指导和管理服务费等,不得挪作他用。农民创业培训实行免费培训,培训期间不得向学员收取任何费用。
六、有关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农民创业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农业部门和培训基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各培训基地要明确一名院(校)级领导主抓此项工作,并确定专门机构来承担完成具体工作。各级阳光办要按照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培训基地做好学员的选拔和组织工作。
二要精心组织。各培训基地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要选拔经验丰富、熟悉农民创业培训工作、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来担任教学工作;要选择符合农民特点,形式新颖、农民欢迎的实用教材;要按产业编班,原则上每班50-60人;要做好市场考察、选择好实习基地,组织好学员的考察和实践实习工作;要建立教学管理、班主任职责、班委会和学员签到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教学管理工作。
三要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基地要建立财务专帐,确定专人管理。严格按照农民创业培训资金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挪作他用。培训班结束后,各培训基地要向同级阳光办和财政部门报资金使用情况。对资金使用中违规违纪问题,一旦发现,除取消培训基地外,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要加强信息报送。各培训基地要及时上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方案;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学员台帐,并于每批次结束后及时上报;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学员档案,档案中要详细记载学员培训、考察、实习,以及创业发展跟踪服务等情况。档案由培训基地保存,并确定专人管理。培训结束后,各培训基地对培训工作要及时总结并报同级阳光办和财政部门。
五要加强监督管理。承担农民创业培训的学院(校)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对培训的真实性负责,保证培训时间和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管理。省阳光办、省财政厅将定期不定期对培训基地进行检查和抽查,对各地阳光办学员组织情况和各培训基地的培训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培训工作结束后,省阳光办、省财政厅组织开展验收工作,检查和验收结果作为下一安排农民创业培训任务的重要依据。
联 系 人:吴秀云联系电话:65918652
电子信箱:hnyggcbgs@sina.com
附件:1.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任务分配表
2.农业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分类培训规范(部分)》
3.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学员台帐
4.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学员档案(样表)
第四篇: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附件1:
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推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等部门《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农科教发[2004]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的整体规划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转移到产业化经营农业和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扶持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和各项服务工作。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制订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划,任务分解到市县,市县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教育培训单位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引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整合培训资源,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提高培训效果。
(四)按需培训,注重实效。认真做好劳动力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要求,根据不同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工作目标和内容(一)培训目标
依托阳光工程项目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定数量的农村劳动力,使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岗位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通过印发资料、咨询服务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等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提高农民进城务工法律与权益意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与职业转移适应能力。重点围绕当前农民工就业量大的产业化经营农业和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开展培训工作,适应市场需求,增加转移就业率。
(二)培训内容
阳光工程培训项目重点开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时间为20-180天(最低不能低于15天)。职业技能培训以“订单培训”为主,根据市场需求,以产业化经营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为重点,按照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开展培训;引导性培训由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基本常识和寻找就业岗位知识为培训重点。
四、培训项目的开展(一)培训基地的认定
要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通过组织和认定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实效。各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认真调查摸底,抓紧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工作,评估符合条件的培训基地,上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认定工作以县为主组织开展,市负责统一协调,并负责市属部分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认定。
(二)工程项目的申报
工程项目的申报以市县为单位组织。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下达的示范性培训任务,确定项目实施市县,安排培训任务,项目实施市县面向各类培训单位,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项目招标。具备培训条件的单位向本市县的阳光工程办公室提出申请,申请报告必须明确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培训人数、就业去向、收费标准等内容。各市县择优确定项目实施单位,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作为下达培训任务的依据并由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汇总上报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对已批复下达的项目,不要随意调整。如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须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同意,并报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
(三)培训项目的实施
各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加强项目监督检查,保证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效果。要重点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确保财政扶持资金足额补助到农民身上。
承担项目的培训单位要根据承担的培训任务,落实培训学员,要紧紧围绕农民就业技能,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编制培训方案,强化培训管理,加强就业衔接,提高培训转移就业率。精心选用适合农民短期技能培训和就业特点的教材。
培训单位须定期向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报告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汇总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汇总全省情况上报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向社会公布承担项目的培训单位名称和培训任务,并公布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五、强化制度,采取措施,保障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培训措施落实
在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省农业厅、省委农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劳动保障厅和省扶贫办联合组成广东省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李容根副省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厅。各市县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由有关部门联合组成市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建立分头负责、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联络员制度。由省农业厅牵头,省委农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劳动保障厅和省扶贫办等九个单位分别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工作信息传递、资料报呈和事务沟通等事宜,进而加强领导小组的内部联系,提高工作质量,增强领导效果。培训工作以市县为主,建立分级负责制。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建立本市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基本情况档案,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对承担本市县培训任务的单位进行日常检查监督,培训项目结束后,组织项目验收。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主要负责政策和业务指导,制定全省培训规划,分解培训任务,沟通培训和就业情况,组织检查等。
(二)项目公示,落实经费
阳光工程培训经费实行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省、市、县(市、区)财政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安排专项培训经费,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与中央扶持资金统筹使用。财政安排的专项培训补助资金要采用培训券的方式直接补贴到受培训的农民。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要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向农民公布承担项目培训单位的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资金补助额度等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转移培训应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单位、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严禁强迫命令,违背农民意愿。各级财政要为同级阳光工程办公室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培训转移台账制度
培训单位要严格按照培训要求招收学员,招收的学员不包括在校大中专生、职(技)校生。各培训单位必须建立培训转移台账,台账必须写明学员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助金额、收费情况、就业单位、联系方式。培训单位法定代表人对台账的真实性负责。
(四)执行培训工作月报制度
各县阳光工程办按月统计各培训单位的培训和转移就业名单及人数,于次月6日前通过阳光工程月报统计系统报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地级以上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汇总后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于次月上中旬在媒体上公布工作进展,接受社会监督。
(五)严格检查验收,强化监督管理
各县阳光工程办要对每个培训单位的每个培训班次进行检查核实,每个班次结束时,要到培训班进行核查,了解培训和就业情况。各县阳光工程办对各班次的核查人数比例原则上要不低于学员总数的5%。各县阳光工程办对检查验收合格单位出具检查验收合格报告。培训单位凭检查验收合格报告、培训转移台账、培训券等材料到财政部门报账。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要根据转移台账认真组织核查,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将组织抽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以项目实施为手段,以公开透明运作为原则,切实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为目标。为此,各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强化对阳光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组织基地认定、项目申报、项目实施、资金监督、检查验收等工作,强化对项目的监督管理,设立举报和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汇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汇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对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志愿的农民,由国家财政适当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短期技能培训。简称为“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公开、透明、不搞暗箱操作,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XX年,我们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借鉴“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生产先进县这一金字招牌,结合我县历年阳光工程的实施走在全市先列的有利条件,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努力,争取到XX人的培训任务。
一、严格遵循四项“管理办法”
即: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管理办法
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办法
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管理办法
XX省农村劳动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办法。
文件明确要求配套经费由部、省、市、县四级财政按1:0.5:0.3:0.2的比例进行配套。XX年国家安排我省阳光工程补助资金7200万元,人均补助310元,省财政安排1900万元,人均补助约80元左右。而我市、县配套经费至今只作出了承诺但暂未对现。为保证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经我们同财政局协商,对今年的补助标准暂定为400元/人。补助经费由县财政及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建立专账,年底检查 验收合格后,由县财政专用账号支付给各培训基地,做到专款专用。
县财政给阳光办也解决了2万元的工作经费,虽然上级文件有明确规定,“按每500人安排1万元的工作经费”和“工作经费不足的,可从本级配套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工作经费,确保阳光工程实施”,但我们在自身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没有从县级配套经费中提取工作经费,虽然摊到每个学员身上很少,但我们觉得让农民学员多一分钱实惠也是减轻农民负担。
二、严格执行“五项制度”
1、公示制度。①培训基地公开招标 XX年3月20日 —25日我们在XX电视台向全县各培训机构发布了招标公告。收到了十余所培训基地的自愿申请,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确定了XX等11所培训基地为我县XX年阳光工程培训基地。4月10日 —12日再次通过XX电视台向全县进行公示。8月27日 经过阳光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副县长xx审定同意,把3800人的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培训基地,分别为XXXXXXXXXXX。8月28日 召开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负责人会议,把任务分解下去,实行“计划指导、动态管理”,签订实施协议。②阳光办制作公示牌,各培训基地制作公示栏,对阳光工程宣传的同时,及时公布学校收费标准,纳入阳光工程的学员名单,接受各方监督。
2、第一堂课制度。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通过招收“16—45周岁的农村户口”学员,展开为期20—180天的短期技能培训。开班时,必先向阳光办提交申报书,由阳光办联合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到班上讲解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同时核实学员人数、身份,当场发放代金券由本人填写。到目前为止,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已申报24个班,累计上课20余堂,发放代金券2800张,发放阳光工程免费读本4000余册,减免学费112万元。
3、月报制度。每个月5号前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监管系统“学员信息管理”模块要求,把已培训完毕转移就业的学员,报送阳光工程办公室,阳光办通过电话抽查后,输入阳光工程监管系统,随时接受部、省、市阳光办的电话抽检。至目前,我们已上报完成转移的培训任务2100人,转移就业1785人,转移就业率为85%,符合上级规定的“达到80%以上的就业转移率”,预计在 12月30日 前能圆满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
4、档案管理制度。阳光办、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都做到有阳光工程专用档案柜,明确专用管理,配备电脑、电话、等数码现代设施。每个学员都一式二份的档案,由阳光办统一印制(代金券),档案后还要附身份证复印件、收款收据复印件、代金券复印件等,与申报书装订成册,专柜保存,便于上级检查验收。
5、检查验收制度。除随时接受上级阳光办的检查,同时我们按上级文件要求,每月要对各培训基地进行督查,不定期进行检查。在培训中检查培训成效,毕业后要通过就业场所核实和电话抽检,甚至上门作家访,以验证培训转移的真实性。年底由阳光办联合财政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检查验收表,财政通过专账拔付60%—80%的补助资金到培训基地,通过市、省阳光办组织的验收后,把余款付清。9月底我们联合财政对全县11所培训基地进行督查,发现有培训基地进度缓慢,管理松懈,按照上级管理办法的精神,对培训基地进行了动态调整,调整后的任务为:XXXXXXXXX。此次调整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培训基地的工作责任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对先期完成培训任务的培训基地进行动态奖励。
阳光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的惠民工程,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和农业局长都是项目的责任人,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通过我们严格遵循四个管理办法和五项制度阳光工程,连一些培训基地的人都说“阳光工程好是好,就是最难实施”。听了这话我们感到很高兴,说明我们一是为领导站好了岗,二是为农民服好了务,树立了农业部门实干的好形像。今后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按照省阳光办确立的严抓、严管、严查的工作思路,认真对待阳光工程的各项工作,要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职责,强化 责任,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