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昆明市城乡统筹成效显著
昆明市城乡统筹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拼博、开拓创新,大力实施“543”倍增计划,强势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不断增加,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到“十一五”末达到了63%,总体上呈现出了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城乡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的态势。
(一)明确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市委九届四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形成了“三三四”的统筹发展思路。一是加速“三化”化“三农”的进程。即:工业化化农业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城市化化农村靠劳动力转移,市场化化农民靠土地流转。二是抓好“三个方面”向农村延伸的工作。即: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加快延伸、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加快延伸,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加快延伸。三是推进“四个集中”。即:工业向圆区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城市集中。按照这一思路,近年来全市各地不断加快水、电、气、路和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通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区保障,以分散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置换城镇产权住房,以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的“三置换”形式,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先富起来-1-的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转变。
(二)创新城乡统筹体制机制。把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进行了区划调整和撤并乡镇工作,从行政架构上保证统筹城乡发展的顺利进行。针对昆明区域差别大、县(市)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将14个县(市、区)划分为“领跑、助跑和跟跑”三大板块,来加快城乡发展并缩小城乡差距。2008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加快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二三板块城市化进程的指导意见》及推进一、二板块城乡一体化进程的19个配套文件,主要围绕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城乡社会事业、城乡就医和社会保障、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体化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同时,建立城乡一体化先行先试区,选择综合实力较强,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城市化程度较高和区域发展相对均衡的滇池流域核心区2920平方公里作为先行先试地区,辐射带动全市6738平方公里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具体推进中,以规划为引导、民生为根本,致力于完善城市功能、强化产业支撑、优化生态环境,增强集聚力,率先在一、二板块“四区四县一市”重点推进城乡规划、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城乡体制机制七个方面的“一体化”统筹任务。2009年,在安宁及二、三板块9个县(市)区大力实施“543倍增计划”,加快实施县城和小城镇开发五年提升工程,二板块突出发展城郊型县域经济,三板块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型县域经济。到2010年底,9县(市)区城镇常住人口从2007年的41.07万,增加到了59.28万,GDP总量从2007年的336.8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了506.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7年的23.79亿元增加到了-2-
2010年的48.09亿元,“543倍增计划”成效明显,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城乡和谐的发展新格局。去年,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提出并全面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稳步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2010年7月,市委工作会议作出了推进和提升全域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部署,坚持以当前的规划、指导长远的建设,全盘考虑、全面谋划、全域布局,把整个市域城乡按照城镇化发展方向和要求来建设,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为切实加强对全域城镇化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全域城镇化进程,市委成立了“市全域城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召开了全域城镇化建设推进会,明确了“一年突破、两年见效”的具体目标,实行“县区为主、市审方案、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运作机制,以“三重三置换、三区联动四集中”为基本路径,全面启动了19个试点建设,实现以点带面、连点成线、扩线覆面,确保县城和中心集镇尽快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优功能、做美形象。同时,为切实加大全域城镇化建设力度,从2010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从土地总收益中拿出4%,专项用于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工作。全市各级按照“一板块一步城市化、二板块城乡一体化、三板块城乡统筹,三个板块协调推进”的要求,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城镇体系为载体,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驱动,大力实施主城品质提升、县城规模扩张、新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四大行动”,着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昆明特色,城乡融合、和谐发展的全域城镇化道路。目前,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3%,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和城镇为核心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城镇发展体系,已进入城镇化发展中级阶段,以城带乡,-3-
以工促农,带动、拉动和支撑全域城镇化的经济社会基础不断得到夯实。
第二篇:昆明市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工作情况汇报
昆明市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昆明市着眼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化”转化“三农”、带动“三农”、服务“三农”,奋力拼博、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县城建设、小城镇开发提升及幸福乡村建设工程,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改善了城乡面貌,增强了综合实力,城乡统筹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做法和成效
(一)广泛学习借鉴,不断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针对昆明区域差别大、县(市)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将14个县(市、区)划分为“领跑、助跑和跟跑”三大板块,明确提出一板块一步城市化、二板块城乡一体化、三板块城乡统筹,不断加快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广泛学习借鉴和不断实践完善,全市基本形成了“345” 的统筹发展思路。一是加速“三化”化“三农”的进程。突破城乡割裂、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化“三农”、带“三农”、服务“三农”,工业化化农业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城镇化化农村靠劳动力转移,市场化化农民靠土地流转。二是推进“四个集中”。推进-1
村庄规划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在全面做好城镇村落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滇池流域“四退三还一护”、水库移民、新型社区建设、迁村并点等工作,全市村落实现了适当撤并、适度集中,城镇村落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合理布局,市域城镇网络体系初具雏形,基本形成城乡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形态。
(三)实施四化联动,不断增强城镇聚集效应。实施新型工业化、高端信息化、全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四化”联动,大力推进工业突破、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2012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45.9亿元,增长25.1%,业实现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15.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3:45.8:48.9,城镇化率率达67.05%,主城区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二三版块城镇发展普遍提速,工业化、城镇化对全市增长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四创两争”,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系统推进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生态环境的有机更新,彰显昆明“满城山色半城湖、一年春光四季花”的独特魅力,倾力打造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品质春城,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城市发展首位度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得到很大提升。为做大县城建成区规模、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加快建设一批规模适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新型中小城市,不断增强吸引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在安宁市及二、三板块共9个-3
成“五小水利”工程5万件,解决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清水海引水工程实现向主城供水。投资环境继续改善,人居环境得到优化,城乡统筹水平不断提高。
(五)坚持试点先行,不断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一是有序推进农民进城集中居住。2010年底,在全市确定了19个全域城镇化建设试点先行先试,整体推进。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大部分试点顺利启动并开工建设,整体进展快速有序。全部试点建设项目投资总规模超过400亿元,预计盘活土地资源近3万亩,实现6万余户、近20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二是正式启动山地城镇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守住红线、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山地城镇建设总体思路和要求,结合昆明实际,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积极开展低丘缓坡土地及未利用地综合开发,扎实推进山地城镇建设。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法制办调研组对昆明新机场、宜良工业片区“工业上山、城镇上山”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我市规划并开始重点打造盘龙区山水新城、五华区西翥生态旅游试验区、西山区团结民族风情小镇、安宁市宁湖新城等一批新型山地城镇、特色城镇,向山地缓坡要资源、要空间、要发展,有效增加土地供给,缓解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供需矛盾,更好更快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城镇化建设路径。通过大力开展城中村改造、开发区(园区)带动、县城规模扩张及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四大行动,深入实施农地重新整理、村镇重新规建、要素重新组合,扎实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城镇集中“四-5
能齐全、环境有序、村庄优美、治安良好、产业发展、展现田园风光”的幸福乡村示范点,“幸福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七)高位统筹推进,大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统筹城乡农转城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举措来实施、紧迫性工作来推动、历史性任务来完成。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市领导要求,一手抓统筹城乡转户,一手抓权益保障落实,农转城工作整体推进有力,进展有序。2012年至今,全市共完成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981449人,其中2012年转户69.5万人,今年转户28.5万人,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32%和114%,全面超额完成省下达给我市的转户目标任务,农民进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配套,先后制定出台《昆明市统筹城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系列配套文件》、《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农转城居民转户居民合法权益的通知》及《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系列配套文件》,对相关权益进行再细化和明晰,协调相关部门对政策文件中的权益保障进行再落实,确保原农村户口享受的支农惠农政策在农转城后继续保留,从而稳定人心,起好示范带动作用,确保转户居民身份平稳过渡,有序推进农转城居民市民化。据不完全统计,自农转城工作开展以来,全市转户居民年新增带动消费达13.13亿元、年增加产值31.25亿元,土地流转、林权流转、土地集中分别达到34.6万亩、4.8万亩、9.2万亩;全市共为54.8万转户群众办理了城镇养老保险、3.4万人办理了城镇低保,共提供就业岗位4.34万个、保障性住房1.9万套,统筹安排3.8-7
善处理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保、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城镇化科学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认真处理好城镇建设与农村发展的问题,既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搞城镇建设,也不能单纯地就农抓农,而是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进一步优化城镇和村庄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真正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理念来谋划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和进步。加快实施县城和小城镇开发五年提升工程,二板块突出发展城郊型县域经济,三板块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型县域经济。
(三)城乡一体化必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我市在城镇化建设中,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统筹,理顺体制、健全机制,统配资源、科学管理,群众自愿、市场参与”,聚合各部门力量,整合各方面资金,分工不分家、分责不分力、分解不分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努力做到目标确定在哪里,力量就集中到哪里,措施就落实到哪里,取得了较好成效。推进城镇化科学发展,必须广泛组织社会参与力,深入宣传发动,充分激发和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群策群力谋发展、团结一心促跨越的强大合力。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考虑
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离发达地区的标准,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统筹城乡发展、-910-
第三篇:成都市与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比较研
《成都市与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比较研究》咨询报告
成都和昆明作为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双方都在诸多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各具特色的经验,也都存在着不足。尤其是成都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课题组在分别对成都市和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实际作了深入调研后,对两地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展进程作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比较,特别是对如何学习和借鉴成都市的成功经验,以推进昆明市和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作如下分析和建议:
一、成都市与昆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条件、做法和目标比较
(一)成都与昆明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基本条件比较
1、成都市和昆明市均为西部省会城市,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统筹实力。2007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4.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6527元;昆明市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3.6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2578元。成都市2008年GDP同比增长12.1%,昆明市增长12%,均呈快速增长态势,虽然两市人均生产总值相差也不是太大,但成都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总体大于和强于昆明。
2、成都的自然条件比昆明相对较好,昆明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相对较大。成都的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在1.24万平方公里、以平原为主体的区域内进行,统筹城乡的改革和探索更多地体现为大城市带大郊区,城市和农村人口基本相当。昆明市所辖8县5区1市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面积中,有88%是山地和丘陵。落后的北部5县区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7%,人口占全市的34.9%,但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仅为全市的6.39%和
5.27%,并且还集中了全市80%的贫困人口。
3、成都市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大,昆明市的改革发展在加速。成都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既享有国家给予的政策扶持,又是“创新机制和体制”的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利,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大胆创新,向体制机制要潜力、要动力、要能力,已经在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经验,对全国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大。昆明市委在仇和为班长的带领下改革发展思路清晰,速度加快、力度增大,成效明显。
4、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覆盖全市,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则相对集中。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全域”成都,统筹范围覆盖整个成都市。昆明的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是在占地面积约为6738平方公里(大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3)的滇池流域,与成都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相比,滇池流域地区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全省最发达、人口最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流域内产业集中度高,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较强,在工作开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二)成都市与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要做法比较
1、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成都市的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先导,以“三个集中”为核心,以“四个建设”为重点,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谋求城市与农村同发展共繁荣为目标。
(1)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先导,确立全域成都的发展格局。成都统筹城乡规划,从市到区(市)县、再到乡镇,到村、社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把1.21
1万平方公里幅员面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区来统筹发展。并把规划作为龙头和基础,作为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
(2)以“三个集中”为核心。一是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资源集约、环境保护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二是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集中,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导农民向二先产业转移就业。三是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提高土地资源的效率和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3)以“四个建设”为重点,着力进行农村产权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保障城乡一体化实施的体制机制。为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五年的实践,加快了城乡的协调发展。2007年,工业增加值的集中度达到63.5%,城镇化率提高到了63%,共流转农用地235.6万亩,全市2000亩以上集中成片的粮食规模经营面积达2.6万亩,新建农村专合组织1911个,培育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15家,联系带动农户135.2万户。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2元,城乡差距缩小到2.6比1,比全国的3.32:1少了0.72个百分点。
2、昆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把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进行了区划调整和撤并乡镇工作,从行政架构上保证统筹城乡发展的顺利进行;针对昆明区域差别大的特点,将14个县(市、区)划分为“领跑、助跑和跟跑”三大板块,来加快城乡发展并缩小城乡差距。
(2)以滇池流域为城乡一体化先行先试地区,实施七个方面的统筹任务。选择综合实力较强,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城市化程度较高和区域发展相对均衡的滇池流域核心区2920平方公里作为先行先试地区,辐射带动全市6738平方公里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具体制定了七个方面的一体化任务: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和推进城乡机制一体化。
(3)实施“三三四”的统筹发展思路。加速“三化”化解“三农”问题的进程。即:工业化化农业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城市化化农村靠劳动力转移,市场化化农民靠土地流转。抓好“三个方面”向农村延伸的工作。即: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加快延伸、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加快延伸,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加快延伸。实现“四个集中”。即:工业向圆区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城市集中。
昆明市经过几年的努力,总体上呈现出了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城乡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的态势。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0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1%,出现了城乡差距在缩小,农民收入超过城镇居民的态势。
(三)成都市与昆明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比较
1、成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及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设想
成都市按照“1年启动,3年取得新突破,5年开创新局面,10年基本实现总目标”的要求分步推进实验区建设。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75%,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市形态初步形成。(城乡差距明显缩小是指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二比一。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是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比去年翻两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2万元。财政收入突破三千亿元,经济实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2、昆明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设想
以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里为核心区,辐射带动辖区6738平方公里地区,用6年时间即
到2013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城乡空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产业布局合理,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各类社会保障全覆盖,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基本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为在全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成都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抓住“三个集中”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并全面推动,同时注重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而昆明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则是以先行先试来突破,以“三化”化解“三农”问题,同时注重抓好生态城市建设等。二者都体现了从自身实际出发,各具特色的改革发展思路。
二、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昆明与成都相比存在的不足和挑战
比较的目的是学习成都市的长处和经验,找出昆明市的差距和不足,加快昆明市统筹城乡健康发展。
1、成都的统筹城乡发展及一体化建设是“全域”成都的大概念,即“成都全域城乡一体化”。而昆明市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范围显得小,主要集中在滇池流域部分区县,是在全省经济实力最强的4区1市2县开展,而全市最需要以城带乡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6县1区统筹城乡发展进展缓慢。
2、成都的统筹城乡发展及一体化建设在土地流转方面有较快的进展,目前在试点的基础上已全面进入确权颁证和搭建交易平台的实际操作阶段。确权颁证主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林权和房屋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明确产权,颁发证书。并且在市县都建立了土地流转交易市场。而昆明这些工作实际尚未全面开展,因此在土地征用、流转、农民融资、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中都存在许多实际困难。
3、成都市的统筹城乡发展及一体化建设出台了符合成都实际的相关的政策,形成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如:《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有关问题实施意见》、《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办法》、《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管理办法》、《五市(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工作步骤》、《成都市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行办法》、《成都市乡镇党委书记罢免试行办法》、《成都市乡镇党委书记民主评议试行办法》、等。而昆明目前尚缺少类似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配套性文件,这就使得滇池流域统筹区内各部门在具体操作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了工作的快速推进。
4、昆明市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还面临着一些较为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基础设施尤其是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集中发展程度较低,工业园区的集聚效果还未体现;滇池流域环境保护与开发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系统脆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程度低,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大;“城中村”数量多且改造难度大,农村居民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生化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进一步促进昆明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紧抓实。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在新时期破解三农难题,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全部内容,是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应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为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和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具有权威性的工作机构,建议在现有的昆明市推进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委员会(目前领导小组仅在市发改委下设
办公室)。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委员会既是市委的工作机构,又是市政府的工作机构,列入市委工作机构序列,主要负责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相关工作。
2、以规划一体化引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定和实施覆盖全市城乡的科学规划。要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局面。鉴于昆明市城乡差距大和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建议在滇池流域率先一体化的基础上,制定包括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6县1区在内的统筹发展规划,统筹内容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农村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和带动。按照“规划先行、高点起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一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坚持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
3、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点,鼓励农民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三个集中”实质是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人、地、财三大问题,难点在于土地集中。要建立“农民自愿、依法有偿、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对迁入城镇定居,自愿放弃承包地的农民,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可用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给予补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领办或联办农业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千亩以上的生产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流转。对于稳定转移到城镇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倡导以转包、转让为主;对于在城镇就业不稳定、仍基本依赖土地为生的农民,倡导以中短期出租为主;对于依靠土地谋生的农民,倡导在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带动下,探索集中整治土地、自愿互换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对通过土地整理新增的土地及“四荒”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也可跨区域流转其他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规模经营的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在土地流转基本条件不具备,土地仍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地方,充分发挥种养大户、购销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作用,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统一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实现规模经营。
4、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并加快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是保护农民利益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带有根本性的基础性工作。确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是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序流转的基础和前提。要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明确产权。首先明确界定集体资产主体为三级所有:村民小组成立由村民自愿组织的集体经济合作社,行使最基本的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经济组织和现有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剥离,村民以其所有权或使用权收益股份入股成立组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众多的集体经济合作社组成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联社;乡成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委员会,主要行使集体资产的监督权。产权主体明确后,集体经济合作社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向村民进行确权公示,最后由有关的政府部门登记颁证。同时,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搭建流转平台。从目前县乡(镇)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依托县乡(镇)农经站(所)作为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掌握农村土地的流转动态,收集发布本地区的土地供求信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指导办理土地流转的相关手续,协调处理流转各方的关系;建立健全并管理好土地流转的档案资料;及时调处土地流转纠纷,依法保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5、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需要产业支撑和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引领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开发建设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农民运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的能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要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加快发展。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二是要加大对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
贫困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补助力度;三是要加快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四是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6、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降低农民工落户门槛。以城带乡的关键在于解决吸纳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并让农民平等的享受市民的待遇。应尽快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地方城镇户口,改为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并统称“居民户口”。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市区户口准入基本条件为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同时,应降低农民工落户门槛。对四类优秀农民工率先可以在昆明就业地落户,即在昆明市获得县(区)以上党委、政府、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流动人口工作领导小组表彰嘉奖或授予荣誉称号的;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地工作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两年的;带高新技术成果在江苏创办企业或实施转化的。
7、解决农民户籍变市民后能够平等享受到城市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培训、最低生活等社会保障。政府要从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注重改善民生的转变,使政府投融资向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延伸,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可考虑把农村和城市低保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谋划,逐步实现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目标。一是就近安排其子女入学,并继续享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二是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失业劳动者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再就业援助等政策;三是根据不同情况保证农民变市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四是农民变市民人员符合城镇低保规定的可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8、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城乡统筹是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涉及到城市与乡村的融合,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资源和环境的变化,而且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刻变迁。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农民向市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交流方式、人际关系及社会活动等方面转型。近年来,昆明市部分区域,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由于城镇扩建,一大批农民转变为市民,尤其是物质条件的转化非常迅速,他们的居住环境与城镇居民几乎完全一样。但在乡村的社会结构文化氛围、生活方式被打破后,这些由农民转变为市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上与城镇居民还有很大差距。一部分农民由农村居民到城镇居民转化的缓慢和滞后,势必影响到城镇环境、人文氛围、社会治安、文化体育、就业再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的顺利解决。鉴于此,需要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通过教育、感化、熏陶等多种形式,向刚成为城镇居民的农民“灌输”现代城市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人文氛围、行为方式,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
9、推行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加强群众对领导的评议和监督。实行“群众民主推荐、党员直接选举”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可以改变过去单靠组织任命的方式,将基层干部的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交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手里,能够有效地促进干部对群众负责的责任心,使农村基层干部能够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促使工作方式和作风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构建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乡村治理机制,让农民增强自主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可推行区(市)县党委常委会、全委会、政府常务会的“三会”开放制度,吸引普通党员群众参与决策,并将“三会”开放向乡镇、街道延伸,拓宽开放层面,扩大公众参与。对干部的考核中积极引入社会评价,全面引入民主测评、民意调查、述职评议等,形成了“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社会化评价机制。
执笔:李敏修改定稿:周龙弟
第四篇:城乡统筹
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切实推进连云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
连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为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制定政策,明确工作重点,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搭建机构平台。为扎实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发展会议精神,连云区委、区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会议精神。结合区实际情况,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党政分管领导指挥的连云区城乡统筹建设指挥部,负责城乡统筹的组织领导、协调推进、督查监督和考核奖惩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内设综合管理、宣传督查、规划建设、环境整治4个工作组,并及时抽调工作人员。形成了党委统筹、党政共管、部门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确定总体目标,切实推进执行。2012年,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明显提速的大背景下,连云区富民强区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按照市委提出的六个一体化”为工作思路,连云区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任务目标。具体目标是:确保全区村集体收入超千万元的1个,超400万元的4个,全区村集体年收入均超20万元,2012年,计划将板桥街道的张跳新
村等2个村确立为新的农民康居示范点,2012年全区粮食综合补贴、水稻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超60万元,种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超100元。抓好农机监理及农机购机补贴工作,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购置补贴资金100万元,2012年力争争取农业项目6个,金额300万元以上,建立海珍品养殖示范园区,力争建设规模达到40000亩以上。全区农产品年出口额力争突破6000万美元。
三、加速城乡建设、制定统筹政策。2012年,将是连云区一个大干快上、大发展的突破之年。连云区在紧扣确保实现“八连冠”这一主题,紧紧围绕BRT及特色街区建设,海棠路、平山转盘、海城广场、在海一方等重要节点出新,连云新区及零公里入口的规划建设等“563”重点工作,突出规划引领、推动集约发展、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多点支撑,快速提升城市化推进水平,迅速打造了一批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乡街经济实力,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和系列惠民工程。同时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关于做好2012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意见》以及市委副书记张同生在全市城乡统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连云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城乡统筹面临的形式和任务,科学规划设计全区城乡统筹目标、路径和措施,编制一系列的意见和措施,作为全区城乡统筹工作的参考依据。
四、突出集群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发展高效农业。随着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发展,我区耕地面积逐年缩小,为避开这一致命的 “短处”,我区将把农业转型升级作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来抓,大
力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把培育高附加值、强带动力的龙头农产业和企业作为重点,全力扶持,常抓不懈。目前,我区已成为国家级连云港出口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现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8家,主要集中在云山农产品加工区和板桥海洋食品加工区内,板桥海洋食品加工区同时也是市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年出口创汇居全市前列;二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012年,我区将继续培育发展骏都生物科技、国盛食用菌和顺福食品等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力争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带动我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引擎。积极为龙头企业争取省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区省级龙头企业已达6家,市级龙头企业已达7家,全区农产品年出口额近6000万美元。在扩大我区农民就业、增加我区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辐射和带动了东海、赣榆、灌云等周边县区主要蔬菜产区的发展,直接带动20000余户从事蔬菜种植;三是抓好农业项目争取工作。积极为龙头企业争取省市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12年力争争取农业项目6个,金额300万元以上;四是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经济。积极加快渔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以重点产业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突破口,立足我区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港城市、奋力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区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建设具有本地特色、布局合理、生态高效的现代渔业体系,加快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积极推进渔港建设,抓住当前国家、省、市各级对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的有利时机,全力争取农业部和发改委将我区连岛中心渔港建设和高
公岛一级渔港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科学制订我区的海岛开发利用整体规划,多方引进资金开发前三岛、竹岛等岛屿,探索有连云特色的海岛经济发展模式,把休闲渔业建成我区海洋经济的亮点产业。加大前三岛海珍品基地建设,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开发前三岛海洋自然资源,加快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增养殖基地建设,推动深水网箱养殖,要使海珍品养殖示范园区建设规模达到40000亩以上。
五、强化农经管理,维护农村稳定。一是落实好农村“三资四化”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三资四化”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农村“三资四化”网络全覆盖;抓好村级经费专项审计,提高村级经费的使用效率,查处村级经济违法违纪行为;抓好村级财务管理薄弱村治理,积极抓好扶贫村的债务化解工作;加强农村会计人员和民主理财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村会计人员和民主理财人员业务素质和监督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严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不改变农用地的原则,实行土地流转信息、台账定期上报制度;指导各乡街在条件具备的村组,积极创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健全规章制度,扩大办社规模,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三是加快推进农经“一站式”窗口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把农民最关心、最需要,对改善干群关系最见效的“三资四化”、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纳入“一站式”窗口服务,作为农经改革的品牌打造好、维护好;四是着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围绕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增强合作办社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农民组建适应当地生产发展的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消灭农民专业合作社空白村,培养一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组建合作组织联合社。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资源,对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弱的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并建立联合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能力;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土地治理项目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覆盖率和带动力。
六、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基础建设。引导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服务组织等参与农业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基础、其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与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开展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民教育培训等服务,强化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于此同时,加大对乡镇,村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2012年,我区计划新增海滨花园、连岛新村、高公岛新村、板桥新村等居民集中居住区9万平方米。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推进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渠整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第五篇:城乡统筹
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方面知识:统筹城乡发展
一、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
(一)2006年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强调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该《意见》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有:
1.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3.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4.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2009年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强调指出,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该《意见》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有:
1.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加固和改造。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国家新增助学金要向农村生源学生倾斜。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开展门诊统筹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水平。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快研究解决农垦职工社会保障问题。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把农村学校、国有农(林)场纳入建设范围。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加快推进城乡同网同价。加大农村水电建设投入,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1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扩大秸秆固化气化试点示范。发展农村信息化。加快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3.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努力增
加农民的务工收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督促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妥善解决劳资纠纷。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在岗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输出地、输入地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大投入,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同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跨社保统筹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建立农民工统计监测制度。
4.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扩大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中央和试点地区省级财政要增加试点投入。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2010年基本完成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继续选择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的乡村债务进行化解试点。
5.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
6.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鼓励设计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活消费品和建筑材料。2009年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国家按产品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保证下乡家电质量,搞好售后服务。加强农资产销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增加淡季储备,保障市场供应。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改造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7.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优先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开发,积极稳妥实行移民扶贫,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行业扶贫作用,继续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事业,积极开展反贫困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来源:考试大-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