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锦州市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实验区教师及培训者培训实施方案
锦州市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实验区教师及培训者培训实施方案(wangwen)
为了贯彻市教育局《锦州市国家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及教师培训计划和培训者培训计划,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对中小学教师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市中小学教师及培训者培训工作,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及培训者实施新课程的素质和水平,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一、培训对象
锦州市初中、小学全体任课教师;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研训教师。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及研训教师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改革内容及有关政策,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使教师掌握和理解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研训教师具备实施新课程的指导能力。
三、培训内容
1. 通识性培训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学习与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省编《素质教育观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读本》为基础教材,对初中、小学全体教师及各县区研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①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评价观;
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
③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④新教材与评价改革;
⑤学生自主发展与研究性学习;
⑥课程资源的开发。
2.学科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培训
面向实验区全体教师及县(市)区学科研训教师,分学科进行集中培训。主要内容有:① 课程标准研究;
② 新教材研究;
③ 新教材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
④ 有关本课程特点的其他内容。
四、培训方式及要求
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负责市直和厂矿初中教师以及县(市)区研训教师的培训,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本县(市)区教师的培训。全市通识性培训于2002年7月一次性完成。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培训,采用“滚动式”进行,遵循“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从2002年开始,按照县(市)区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时间表分期分批进行,于每年秋季开学前结束。
教师进修院校要在每年秋季开学后,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加强后续培训,要讲求实效,提倡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如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经验介绍、咨询指导等,把备课、说课、做课、评课作为主要活动载体。
五、考核、考试要求
1.通识性培训
①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自学,并参加市、县(区)组织的集中培训;
②就教学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每位教师撰写一篇体现素质教育观念的反思性文章,由学
校存档,教师进修院校抽查验收。
③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考试。
2.学科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培训
①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自学,并参加市、县(区)组织的集中培训;
②就一节课的内容,每位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进行说课并上一节新课。小学教师由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考核,由市进修学院抽查验收;初中教师由市进修学院考核验收。③考核时间按照实施新课程的时间表确定。
达到上述考核要求,考试合格,记相应学分并作为实施新课程教师上岗的必备条件。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二○○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新课程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侯营中学教师新课程培训实施方案
新课程师资培训尤其是新课程起始年级教师培训是当前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遵照教育部和省、市 “各年级教师在进入新课程前都必须接受培训,各地在培训时,务必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和区教育局“凡是尚未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的教师,2005年必须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和考试”的规定,结合我校2002至2004年开展此项培训的实际情况,特拟订《侯营中学2005年新课程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服务;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力求培训实效;开发和整合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资源,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侯营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培训目标
依照市、区课改要求,通过培训,促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主要为学科性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有:课程标准解读(包括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教材培训(包括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以及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教材具体内容解析(包括结合章、节的具体内容分册逐步进行分析);组织教学的原则、策略与方法;课堂观摩、案例分析、讨论和相关专题研讨等。培训重点是学科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分析、教学的设计、教学案例的分析。
四、培训形式
教师学科培训坚持“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集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集合”,主要有专题讲座、自学反思、研讨交流、教育教学实践四种形式。在具体培训中有机地把新课程理念、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结合起来,采取专题讲座与自主学习、观摩评议课堂教学与参与式讨论、质疑、对话与问题解答等方式来达到培训目的。
五、培训安排
新课程教师培训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集中培训1、2002年7月,区职教科根据各学校上报的学科培训名单,规划、布置上岗培训相关事宜。
2、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区职教科和教研室按教学计划分期分学科对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和考试。
第二阶段:实践培训
1、教研员深入各校收集情况并对起始年级进行课堂教学视导、学科指导。
2、学校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法研讨活动。
第三阶段:提高培训
1、教研员进一步深入各校开展教学视导、学科指导。
2、组织起始年级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学法研讨培训,针对存在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活动。
六、培训组织与管理
1、侯营中学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由区职教科统一组织实施。
2、严格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对我校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考核和管理。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应参加8月份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考试。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区教育局统一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上岗培训证书》,持证上岗
3、凡未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允许报名参加新课程上岗考试;没有接受系统的新课程培训以及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得承担新课程教育教学任务。
二00三年五月十四日
第三篇:实施新课程教师培训计划
平昌县板庙小学
实施新课程教师培训计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基本依据,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的培养与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它标志着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开展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广大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通过培训使实验教师转变观念,连接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改革内容及有关部门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使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科的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水平。
培训内容:
1、通识性培训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研究为主要目标,以省编《素
质教育观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读本》为基础教材,具体内容是:
(1)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评价观;
(2)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内容和实施计划等,重点学习并理解《纲要》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目标、内容及相关政策;
(3)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4)新课程与评价改革;
(5)学生主动发展与研究性学习;
(6)课程资源的开发。
2、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
以所教课程的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为主要内容,具体内容是:
(1)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学习和了解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评估标准等内容,使教师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掌握推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2)学习和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有关教材的结构、内容、特点和教法等,新教材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
(3)有关本课特点的其他内容。
组织与管理
1、以校本培训为基础,改进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是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相对于非校本培训而言,校本培
训在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更加切合教师数量多、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供学矛盾大等实际情况。新课程集中培训完成之后,我们应立足教学一线,组织广大教师开展自学反思、听实验课、讲示范课,使他们在自学反思中逐步成长和成熟,全面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培训时坚持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集中培训与长期自学成才相结合;提倡参与式、对话式、探究式的培训方式;在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时,把备课、说课、做课、评课“四课”作为活动载体。此外,积极探索和完善定向自修式等多种模式,努力构建起一个灵活开放、优势互补、既方便教师又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培训体系。
2、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培训管理
a.建立培训目标管理制度。将教师培训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评估细则,将完成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b.建立新课程师资培训成绩考核和证书登记制度。按照“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把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的内容、学时填入教师个人档案,并计入继续教育的学时,凡没有参加新课程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能承担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c、《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撰写一篇体现素质教育观念的案例反思性文章;进行一次课程改革通识性知识考试。对新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说课;做一次教材的研究课。
3、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发培训资源
按照“边培训、边研究、边开发、边建设”的原则,积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研究开发适合各类培训人群的高质量的培训资源,实现师资培训手段的突破。在开展新课程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培训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受欢迎的授课教师组成新课程教师培训“师资库”,面向全校交流。将国家级专家的报告、实验观摩课等制成网络版,在校园网站上开辟“新课程师资培训”的专页,开展网上培训,为教师的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附:主要学习材料及参考资料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决定》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所教课程新教材
4、《走进新课程》
平昌县板庙小学
二00八年九月
第四篇:天水市二中实施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方案(最终版)
天水市二中实施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使我校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的形势,特制订新课程教师培训方案。
一、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培训的指导思想:
以 “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立足于本校师资现状,努力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的师资培训模式,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的目标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实施的共识。通过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与责任感,积极支持、理解并主动参与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
2、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培训与教改实践、课题研究,使全体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进展。
3、构建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培训、教科研结合,努力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模式,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可持续 1
发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评价教师,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巩固已有的校本课程,提升水平,增强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到2009年秋,基本形成一支适应新课程体系的量足质高的教师队伍,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本校所有教师。
三、培训的内容与基本原则
(一)培训内容:
新课程师资培训主要分两部分内容:一是“通识培训”,指宏观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为主的培训;二是“学科培训”,是以拓展与更新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探索研究性学习新模式的培训和以掌握学科新课程标准、分析新教材,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及要求等方面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培训。
(二)培训基本原则
根据省实施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我校师资的实际,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总的原则是: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每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及新教材前都必须接受培训。在具体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
为体现理念领先,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认识。在培训中要坚持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专题培训的三者结合。各个阶段的培训应有所侧重,在更新理念阶段,以通识培训为主,兼顾以拓展与更新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探索研究性学习新模式为主的学科培训;在实践操作阶段,以应急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培训为主,同时兼顾与此相关的通识培训。专题研究培训均应结合其中。
2、“实践、培训、总结、提高”相结合。
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要在培训基础上实践,在实践中培训,提倡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要建立反馈制度,形成实验档案材料(随笔、体会、过程记载、情况记录),及时总结、反馈和提炼。
3、培训、教研和教科研相结合。
新课程师资培训其根本目的是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要把培训与学科教学研究结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把培训、教研、教科研结合起来,针对实施新课程在教学中反映的具体问题以及师资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课题研究,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
4、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结合,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注重面向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培训中要体现集中与分散结合,辅导与自学结合的原则。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教学问题,应通过骨干教师的短期面授,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积累经验,指导全体。
5、传统师资培训方式与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培训相结合。
宏扬传统师资培训方式之长,千方百计运用多媒体和局域网等手段开展师资培训,拓宽培训方式,增加信息量,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
四、培训安排
培训实施阶段 2010年3月——2013年8月
新课程师资培训原则上分二类培训。一类培训针对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首先使他们提高教育理念和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实施中起领导、组织、带头作用;第二类培训属全员培训。
(1)新课程领导组织者培训,包括校长、副校长、主任和部分教研组长,先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和研讨交流。
(2)全员培训: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分期分批按年级进行(2010年3月—2013年8月)包括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每类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通识培训为主,辅之《学科课程标准》初步学习。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明确实施新课程的意义;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重点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课程改革目标、教学理念和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了解新课程设置及课时比例认识;结合通识培训学习《学科课程标准》。
第二阶段:学科培训为主。《学科课程标准》学习与通识有关理论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精神在教学中实施:《学科课程标准》理念在现行教材中的实施;一年级新教材典型课例。
第三阶段:学科教育培训。深入开展通识培训;重点进行新教材,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培训。
上述培训可采用通读文本、自训自练、讲座辅导、案例分析、交流研讨、教学展示、课堂评价等多种形式,应坚持教师自学、集中辅导、小组研讨、校际交流等多种途径。
五、培训考核
考核是检验培训实际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师提高实施新课程理念和实际操作水平、实践能力的必要措施。要加强新课程师资培训的过程管理和考核,严格各项考核制度。所有教师必须参加以通识为主的理论考试,并要求取得相应学科培训合格证书。不能取得合格证书的教师,考核与之相挂钩。
天水市二中
2010年4月25日
第五篇: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推荐)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在我参加过的培训中,只有这次给我的感受最深,这次的培训组织新颖,有专家的引领,自学的支持,群体的智慧,丰富的案例,媒体的整合,多样的评价,更难得可贵的是有着优秀的团队。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首先在这次远程培训学习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不管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如何,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职业幸福感。而学习专家、名师的教育教学相关策略后,我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积极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面对当前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水平和教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最现实问题;这次教师远程培训也给我们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体高。
其次精心钻研、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战斗的阵地,课堂教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上课,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他们思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能力。高效课堂的实现,还必须认真辅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提高了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学技能的提高势在必行.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能,我们必须在备课时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专业知识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能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学习期间拜读了各位优秀教师的文章,进行交流。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让差距和不足成为自己的动力,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促进自己成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汲取专家们的精华。将这次学习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在实践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