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江苏城市规划师报名时间(范文)
2014年江苏城市规划师报名时间:7月18日-24日 关于2014年度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划主管部门,省各有关单位人事(干部)处: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4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函〔2013〕544号)、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及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度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 〔2014〕29号)精神,为做好我省2014年度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分工
(一)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工作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负责。考务工作由省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
(二)各市人事考试中心负责本地区的报名组织工作。资格初审工作由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划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报名资格的终审。
二、工作计划与考区设置
考试时间定于10月18日、19日两天。
考点设置视报名情况确定,考试具体地点可从准考证上获知。
三、科目设置及管理模式
考试共设《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和《城市规划实务》4个科目。
考试成绩实行滚动管理,参加4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免试部分科目(免2科)的人员必须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
四、试题题型及答题方式
《城市规划实务》科目试题为主观题,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其余3科试题均为客观题,在普通答题卡上作答。
报考人员应考时,可携带黑色墨水笔、2B铅笔、橡皮、无声无文本编辑功能的计算器等文具,其他物品应统一放置考场指定处。考场上应备有草稿纸供考生索取,考后收回。
五、报考条件
(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香港、澳门居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参加全部科目的考试。
1.1980年底前,取得城市规划专业中专学历,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满15年。
2.1982年底前,取得非规划专业大专学历,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满10年。
3.取得城市规划专业大专学历,并从事城市规划业务工作满6年。
4.取得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并从事城市规划业务工作满4年;或取得城市规划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并从事城市规划业务工作满5年。
5.取得通过评估的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并从事城市规划业务满3年。
6.取得城市规划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并从事城市规划业务满3年。
7.取得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学位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并从事城市规划业务工作满2年。
8.取得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学位,并从事城市规划业务工作满1年。
(二)免试部分科目的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两个科目,只参加《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实务》两个科目的考试。
1.1999年4月7日前,被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在1987年以前(含1987年)取得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满10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满12年。
2.1999年4月7日前,被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在1984年以前(含1984年)取得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满1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满17年。
3.1970年底前,取得城市规划专业大专学历,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累计满15年;或非规划专业大专学历,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累计满20年。
4.1970年底前,取得城市规划专业中专学历,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累计满20年;或非规划专业中专学历,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累计满25年。
(三)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学历,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名人员取得学历前后从事规定业务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
六、报名组织
(一)2014年度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网上报名,报名网址:“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zg.cpta.com.cn)”,请各地在当地报名网站做好全国统一报名服务平台的网址链接工作。
(二)我省2014年度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网上报名时间统一定于7月18日~24日,报考人员网上缴费截止时间为7月28日。本次考试报名采取先审核后缴费的组织方式,请各地合理安排现场资格审查时间,确保资格审核通过人员按时缴费。
(三)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使用统一报名平台开展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试点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14〕6号)精 神,全国统一报名系统档案库仅包含成绩有效期内报考人员档案信息,凡在网报档案库中存在档案信息的为老考生,网报档案库中无档案信息的,一律按新报考人员 处理。2014年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网报系统档案库只包含2012、2013年报考人员档案信息。
(四)凡新报考人员,应按规定将有关报考材料送指定地点接受资格审查。
驻宁中央、省各直属单位的新报考人员应将有关报名材料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接受资格审查,地点:南京市江东北路399号综合办公楼4楼410、411室(江苏开放大学院内),具体时间要求详见江苏建设人才网()。
办理资格审查手续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1.网上下载打印的2014年度报名表;
2.相应的学历(或学位)证明及复印件,免试部分科目人员还须提供所需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书及复印件;
3.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及复印件;
4.有效的业务工作证明原件;
5.本人近期2寸同底(同上传电子照片)免冠证件照片1张(贴于报名表指定位置)。
报考人员应对照报考条件认真自查报考资格,如网上支付成功后,一旦在审查中被查出不具备报考条件而被取消报考资格者,所支付报名费用将不再退回。
(五)对于全国统一报名系统档案库中包含的报考人员,网上报名时应按要求填写相应报名信息,经网上支付成功后即完成报名,无需再进行现场资格审查。
(六)为便于准确掌握港澳人员报考情况,请各地在报名时认真审核“国籍地区”信息项,防止报考人员误填误报。
(七)10月13日起,报考人员可登陆报名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
七、教材征订及培训工作
2014年度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依据《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版)》实施。鉴于考前培训已社会化,请报考人员按照自愿原则选择具有培训资质、信誉良好、教学水平高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考试教材请报考人员到当地建筑书店等正规书店自行购买。
八、收费事宜
根据江苏省物价局《转发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注册城市规划师等考试、注册收费标准的通知》(苏价服〔2001〕32号)精神,2014年度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收费标准为:客观题按每人每科60元、主观题按每人每科120元标准收取,报名费按每人每科10元收取。
九、其他事项
有关考务技术问题和报考资格条件的咨询,请登陆江苏省人事考试网站服务指南查询联系方式。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4年5月29日
第二篇:2013江苏南通中考报名时间
2013江苏南通中考报名时间
南通市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将于2月26日至3月1日进行。
根据规定,南通市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中考。所有在籍应届生在就读学校报名,符合借读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按学籍管理规定,且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可在就读学校进行报名。本市户籍的往届生、社会考生以及在外地借读的考生,可在其户籍地的县、区招生办指定的地点报名;外地往届生、社会考生在本市毕业的,可在原学籍所在地的县、区招生办指定的地点报名。升入普通高中的外省市户口学生在报考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时,按国家和江苏省的高考有关政策执行。
南通市区个别考生报名地点在市招办,报名时请携带户口簿、毕业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报名时间为3月2日。南通市招办提醒,中考考生的体检、体育考试、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和文化科目考试必须在同一报名学校。
第三篇:江苏2010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报名时间
江苏 2010 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报名时间 来源:江苏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网 【考试大:你最值得信赖的考试顾问】 2010 年 3 月 17 日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为做好 2010 年全省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工 作,进一步扩大统考规模,提高鉴定质量,现将全国和全省统一鉴定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国统一鉴定的职业范围
(一)2010 年我省继续组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理财规划师、项目管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理师、企业信息管理师、秘书(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网络编辑员(二级)、营销师(国家 职业资格二级和一级)、职业指导人员、劳动保障协理员等 10 个职业全国统一鉴定。同时 组织秘书(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四级、三级)、营销师(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四级、三级)、公关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四级、三级)、物流师、企业培训师、电子商务师、公共营养 师、广告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电子、建筑、机械)、网络管理员、社会工作者、陈列展览设计员等 14 个职业的全省统一鉴定(具体时间和职业等级安排情况见附件
1、。2)今年我省将继续组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项目管理师、企业信息管理师 3 个职业国家职 业资格一级的试验性鉴定,具备条件的单位可向我中心申请设立相应的培训鉴定试点机构,并按要求填写《全省统一鉴定职业培训鉴定试点机构申请表》(见附件 3),经我省资质初 审通过并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试验性培训鉴定工作。
(二)2010 年,暂停物业管理员、企业文化师 2 个职业和网络编辑员(四、三级)的 全国统一鉴定工作。上述职业的补考等后续工作安排,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 定中心另行通知; 职业经理人、职业培训师两个职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将不再列入全省统一鉴 定范畴,各市和省有关单位有需要补考的学员可以继续正常申报,不再接受新增考试人员报 名。新增企业培训师职业全省统一鉴定,沿用职业培训师的考核方案和培训教材。
(三)自 2010 年起,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鉴定申报程序变更为:各报名点先按统考报 名统一要求将数据上报所在地的市鉴定中心,由市鉴定中心对申报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各 市鉴定中心将审核合格的人员按统考报名要求上报省中心。中鸿公司将不再接受报名点直接 报名。(各市电子商务师培训报名点见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网)统考日”安排
二、2010 年“统考日 安排 统考日 按
(二)各市和省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和派遣监考人员等相关工作。全国、全省统一鉴定的相关职业申报条件已在“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网”上的鉴定公告中详细列出,请各市和省有关单位严格执行。统考报名截止时间为:全国统考于开考前32天、全省统考于开考前25天。各市和省有关单位应按要求将相应《职业技能鉴定申请表》(附件7)、《全国全省统一鉴定申请汇总表》(附件8)、“报名录入器”生成的“考生报名数据”、《补考人员情况登记表》(附件9)纸质及电子数据各一份报省鉴定中心。E-mail:全国统考:wgpty@vip.sina.com.cn
全省统考:pb@js.lss.gov.cn
(三)各地、省有关单位要不断改进完善考前准备、考场安排、人员配备等考务管理工作。各考场要按30人标准教室设置,保证一人一桌,机考的考点要保证一人一机,并留有10%的机器备用,每个考试点设1名总监考,每个考场至少派2名监考人员。考培要分离,各考点监考人员要相互交叉监考,切实履行职责,杜绝各种违规违纪现象。省鉴定中心按试卷交接要求,将于开考前1天将试卷直接送达各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各市鉴定中心在开考前1小时将试卷和答题卡发至各考点,为防止答题卡误涂、漏涂、不涂等现象,各考场监考人员要指导考生认真填写。考试结束后,考生答题卡必须按顺序装入答题卡密封袋内,考生试卷一律收回装入试卷袋中,并按考务管理规程要求将答题卡和考生试卷密封后于当天或次日送交省鉴定中心统一组织阅卷评分。
(四)各地要高度重视质量督导和举报查处工作,按规定派遣相应的质量督导人员,做好统一鉴定的质量督导工作;加强对监考人员的管理,各考点要在考前召开考务会议,进一步明确考生须知、监考人员须知等。
为做好统一鉴定工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设立监督举报电话025-83271726,统考当日值班电话025-83271779、83271797,各地区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值班电话,秉公处理群众举报的问题,及时解决考生咨询和现场发现的问题。
附件:
1、2010年国家职业资格全国、全省统一鉴定时间安排2、2010年国家职业资格全国、全省统一鉴定考核方案
3、全省统一鉴定职业培训鉴定试点机构申请表
4、国家职业资格全国全省统一鉴定考点设置情况汇总表
5、国家职业资格全国、全省统一鉴定试卷申请表
6、全国、全省统考考场安排表
7、职业技能鉴定申请表
8、全国全省统一鉴定申请汇总表
9、补考人员情况登记表
第四篇:江苏2013年物流师考试报名截止时间
江苏2013年物流师考试报名截止时间:4月10日(上半年),10月9日(下半年),欲报名从速!
2013年江苏省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公告
为保证2013我省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安排公告如下:
一、鉴定职业及时间安排
全省统一鉴定时间
二、统考职业考核方案
全省统一鉴定考核方案
三、鉴定申报
1、统一鉴定各报名机构登录在线考务管理平台统一鉴定子系统进行申报,补考人员信息通过在线考务管理平台直接提取。
2、考生个人须交2张2寸同底照片和提供身份证、学历证书、工作证明以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证件到指定的报名点申报。各地和省属报名点必须严格按照本公告确定的申报条件进行资格审查(统一鉴定各职业报名条件见附件1,2013年统一鉴定各省属报名点名单将在近期的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网上公告,请大家密切关注。各市鉴定中心报名电话见附件2。)
3、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统一安排,今年我省将继续组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项目管理师等2个职业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统一鉴定,具备条件的单位可向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申请设立相应的培训鉴定试点机构,并按要求填写《全省统一鉴定职业培训鉴定试点机构申请表》(见附件3),经省中心资质初审并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试验性培训鉴定工作。
新增保安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广告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创业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全省统一鉴定,各市可按每职业选择1-2家单位参加培训鉴定试点工作,具备条件的单位可向市中心申请设立相应的培训鉴定试点机构,并按要求填写《全省统一鉴定职业培训鉴定试点机构申请表》,经各市初审合格并报省中心资质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试验性培训鉴定工作。
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一级)和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不再组织统一鉴定。
4、为提高资格审核工作的可操作性,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2013年起我省对部分统考职业的申报条件进行调整,部分难以确认的申报条件取消(申报条件详见附件1)。请各地做好调整后申报条件的审核工作,并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对本地区相关培训鉴定试点机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理论、实操、综合均不合格的考生视同新参加考试,执行新的审核标准。
5、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2013年起,参加统一鉴定考生单科合格成绩在成绩公布后保留1年,在成绩保留期内考生可参加补考。1年内补考仍没有通过全部科目,需重新申报鉴定。2012年12月31日之前的单科成绩保留至2013年12月31日止。
6、2013年起,涉外秘书考生如英语单科不合格需转普通秘书证书的,需由报名机构提出书面申请。考生取得普通秘书证书后,不得再以补考单科英语申报涉外秘书,需重新参加涉外秘书三科考试。
7、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心理咨询师、电子商务师、理财规划师、项目管理师、秘书、营销师等8个统考职业的技能标准进
行了修订,目前正待颁布。上述职业技能标准颁布后,涉及2013年下半年职业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发生的变化,将待部文件下发后另行通知。
8、鉴定申报时间
全国、全省统考时间安排:
9、联系地址及电话
联系地址: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南京市山西路68号颐和商厦4楼 邮编210009)申报咨询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孔牧楠,025-83271779(传真)
教材及联系电话:翟培胜 025-83271728
四、注意事项
1、考生报考等级由各市鉴定中心和各省属报名点资格审查后确定,各报名点按照本公告中确定的申报条件执行。
2、各报名点在对考生进行资格初审后,将所有申报资料(包括学历证书、资格证书、工作证明原件和复印件等)准备齐全,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到省(市)鉴定中心进行资格复审。原件当场审核后退回,复印件留鉴定中心存档。
3、全省报名截止后,如某一职业等级报名人数低于20人,将取消本职业等级本次鉴定。附件
1、全国、全省统一鉴定各职业申报条件
2、各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报名电话一览表
3、全省统一鉴定职业培训鉴定试点机构申请表
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013年2月
第五篇:城市规划师复习题
城市规划师复习题
考试类型
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总分100分,及格线基本在60分左右
该套模拟题中,涉及较多建设部最近几年出台的文件等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4 月1 日起施行)《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规[2002]218 号)《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 号)《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 年3 月1 日起施行)《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年11 月1 日起施行)《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 年2 月1 日起施行)《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 年3 月1 日起施行)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 号)
1.下列选项的表述中哪个是不确切的?()
A.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B.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是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D.城市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答案:C 解析: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方式,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为了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要而出现的。因此,经济学家把城市化看作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据此分析可知,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才是城市人口高度集聚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的区域分布分析,60%的流动人口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1/4强流向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流动人口仅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5%,足以证明上述结论。
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城市房地产开发具有外部效应
B.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将弱化地缘性的社会交往
C.城市主导产业的多样化有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稳定
D.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答案:B 解析:由于老年群体生活方式具有特殊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交往更多地依赖地缘关系,因而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将强化地缘性的社会交往。
3.对城市化的提法,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城市化是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步发展的世界性现象
B.城市化必然引起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C.城市化是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
D.发展村办企业不一定能实现城市化
答案:A 解析:城市化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社会发展的世界性现象;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全球贸易和金融投资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也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而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可见,城市化并不是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步发展的。
4.下列哪项对城镇体系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 .社会经济联系不密切的城镇群不属于城镇体系的范畴
B .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等级和规模结构是会发生变化的C .城镇体系发育和完善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D .城镇体系的空间范围取决于行政区域范围的大小
答案:D 解析: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据此分析,A、B、C答案是正确的。虽然目前做城镇体系规划是按照行政区域(如省、市、县等),但并不是说该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城镇均构成一个完整的城镇体系,比如部分城镇可能与区域以外的城镇发生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因而,一个完整的城镇体系的空间范围取决于行政区域范围的大小是不正确的。
5.唐长安城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力的典型格局,其特征中不包括().A.中轴线对称
B.三套方城,宫城居中 C.规整的方格路网 D.居住区采用里坊制
6.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巴黎改建对城市结构进行了重组,这项重组是通过()来实现的。A.工人住宅的建设 B.道路系统的改造 C.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 D.市政建筑物的建设
答案:B 解析:该题的答案在教材中比较明确。豪斯曼对巴黎进行的改建以道路系统来划分整个城市的结构,并将塞纳河两岸地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同时,结合整治街景的需要,出现了标准的住房平面布局方式和标准的街道设施,从而为当代资本主义城市的建设确立了典范,也为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方面的基础。
7.《马丘比丘宪章》将下列哪项视为城市规划基本任务的出发点? A.区域是城市存在的基础
B.城市活动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C.人的需要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D.城市规划应当包括城市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C 解析:《马丘比丘宪章》正是看到了《雅典宪章》功能主义对城市以及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割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8.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效应的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城市之间跨地区甚至跨国的横向联系更加密切
B .城市与城市之间形成垂直性的地域分工体系
C .全球化主要是对世界经济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产生影响,对中小城市的影响很弱
D .全球化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全球化对中小城市影响很弱的说法是不妥的,有很多中小城市(如江苏昆山、东莞虎门)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
9.城市规划以区域规划为依据的主要理由是()A .区域规划的空间范围比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大
B .区域规划的内容比城市规划的内容更广
C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资源与环境条件
D .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离不开生产力的布局和地域分工
答案:C 解析:应该说这四个答案都是正确的,但城市发展离不开区域或者说城市规划离不开区域规划的主要理由,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区域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将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空间结构等众多方面。打个比方,离开了区域,城市则犹如“无水之鱼”。
10.对于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哪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对土地资源的安排与使用都是这两个规划的重要内容
B.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相同年限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C.城市规划主要涉及城市范围土地的合理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涉及城市范围以外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D.两个规划都应以规划期内市域及中心城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为依据
答案:C 解析:根据两个法律的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对土地资源及其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和控制,而“城市总体规划”侧重于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答案C强调了城市范围内外的差别,表达不正确。
1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核心是()A.具体落实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
B.确定预期的环境目标,具体制定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措施 C.保护城市规划区内的自然环境免受城市建设的破坏 D.结合城市设计,布置廊道、节点等生态基础设施
答案:B 解析: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未来行动进行规范化的系统筹划,是为有效地实现预期环境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手段,即在所确定的环境目标和策略指导下,具体制定的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措施。答案A、C、D是实现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一些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
12.根据国家标准,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的总和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应控制在()。A.50-65% B.55—70% C.60-75% D.65—80%
答案:C
解析: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第4.3.5条,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其中居住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32%、工业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5~25%、道路广场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8~15%、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8~15%。
13.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与潜水相比,承压水不易受地面污染,水质更稳定
B .在同等地震烈度区内,地基越软,造成的震害越严重
C .为了节约城市建设投资,城市中不同的地区不一定采用统一的防洪设防标准
D .膨胀土和湿陷性黄土受雨水浸泡后,土壤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上部建筑的下沉
14.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A.公共服务设施 B.人口密度 C.土地区位 D.用地结构
答案:C 解析: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近期内建设和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其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用地布局结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及社会、经济构成方面,其中第三个方面包含了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因此,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不包括土地区位。土地区位的评价应含在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中。
15.下列表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受日照辐射影响,空气从山坡吹向谷底,形成谷风
B .受地势影响,在山谷地带比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逆温层
C .在山地背风面,受涡流影响,大气污染要比迎风坡严重
D .盆地城市静风频率要远高于平原城市
答案:A 解析:如图是谷风的形成示意图。
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叫谷风;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这种风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焚风
京报网 www.xiexiebang.com 2007-03-28
新华社讯台北消息:台湾台东地区昨天出现罕见的“三月焚风”现象,当地最高温度短时间内蹿升至37.4摄氏度,打破了台东百年来同时期的气温纪录。
根据岛内气象部门的资料,台东27日上午9时48分开始刮起“焚风”,直到13时43分才退去。突如其来的高温使原先穿着长袖衣服的当地民众赶紧换穿短袖衣物,原本尚未开放冷气的办公室也纷纷打开空调制冷,农民忙着浇水帮农作物降温。
“焚风”是指暖高压气流受到山脉阻隔,迅速挤压,产生瞬间高温、干燥的天气现象。台东气象站主任林寿赐表示,“三月焚风”相当罕见,主要是受到锋面前缘的西南气流影响。台东从1901年至今,3月份气温大部分都在20至25摄氏度左右,这次飙高至37.4摄氏度打破了百年纪录,此前的3月份高温纪录是1996年的37.2摄氏度。
飑(biao)线
所谓“飑”,是指突然发生的风向突变、风力突增的大风现象。“飑线”是指风向和风力发生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
沿飑线可以出现雷暴,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剧烈的天气现象;飑线是强对流系统中破坏性最强和最大的系统之一。
飑线多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冷锋前的暖区中;此外,台风前缘也常有飑线出现。
16.就某一具体地块而言,它的区位就是指()。
A.它在城市内的地位
B.它在道路交通网中的具体节点位置
C.以经纬度表示的地理位置
D.它的空间位置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土地区位应该包含派生因素层的“繁华度”和“交通通达度”,而这两个派生因素层又包含了众多的因子层,即商业服务中心等级、道路功能与宽度、公交便捷度等,可见答案D的表述更为准确。
17.在进行城市工业布局的时候,下列哪项并不是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A .用地要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
B .职工住宅要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服务
C .相关企业要有较好的联系,便于开展相关协作
D .要选择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地区
答案:B 解析:城市工业布局更多的是考虑A、C、D的内容,虽然B也很重要,但不是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18.根据所给的风玫瑰图,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城市机场的跑道方向应为西北一东南向
B .居住用地布置在西南向,工业用地布置在东北向
答案:C 解析:根据所给的风玫瑰图可以判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根据风向知识,机场布局应与风向基本一致,即其跑道方向应为东北-西南向;工业用地应该布局在城市的下风向,即布局在西南方向;楔形绿地从东北方向引入,便于将新鲜的空气传输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19.城市体育中心的布局要充分考虑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相互关系,一般而言,必须与下列哪个等级的道路相联接?()A .城市快速路 B .城市主干路
C .城市次干路
D .地区的步行路
答案:B 解析:该题如是多选题,那么正确答案就是A和B。作为单选题,其答案只能是B。由于体育中心需要快速的人流集散,需要便捷的交通网络支撑;而人流的集散更多的是在城市的生活性主干路上活动,故其答案应该是B。
20.我国居住用地分类中,下列哪项不是构成二类居住用地的条件?()
A.市政公用设施齐全
B.布局完整,环境较好
C.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
D.有较好的绿地生态环境
21.下列哪项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危险品仓库的布置应与使用单位的位置方向一致
B.蔬菜交易市场应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干道入口
C.油库的布置应远离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
D.供应仓库应尽量布置在城市郊区的独立地段
22.下列有关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近期建设规划应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
B .近期建设规划只需要安排城市近期建设项目
C .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分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
D.近期建设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答案:B 解析:近期建设规划除了需要安排城市近期建设项目以外,还要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等。
23.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工业区布局应考虑企业间的生产协作
B .危险品加工企业不宜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
C .加工业企业应尽量在市区内集中安排
D .城市水厂不宜安排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24.下列哪种规划可以作为城市当前开发建设及管理的直接依据?()A .详细规划
B .分区规划
C .总体规划
D .城镇体系规划
25.下列哪项对城镇体系规划的认识是不正确的?()A.城镇体系规划的范围应与中心城市行政管辖范围一致 B.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导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规划
C.城镇体系规划对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D.上一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26.下列哪项属于城镇体系规划强制性的内容?()A.城镇空间发展轴线 B.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 C.城镇的职能分工
D.城镇等级和规模结构
27.下列哪项涉及城镇体系规划物质要素的规划内容?()
A .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B .确定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C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
D .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28.规划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时,通常将城镇划分为不同的职能类型,以下哪种具体划分是不妥的?()
A .工业型的城镇
B .商贸型的城镇
C .旅游型的城镇
D .生态型的城镇
29.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预测规划期城市人口规模的主要依据是()。
A .可以准确预测规划远期的人口数量
B .在某一时间段内城市人口的数量与时间,是一组相关的线性函数关系
C .城市人口遵循直线增长的规律
D .已掌握了充足的城市人口历年变动的资料
30.某适度发展的城市在未来发展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平均综合增长率法(自然增长+机械增长)预测规划期的人口规模,下列哪项数据是适宜的?()。A.自然增长率1%、机械增长率7%左右 B.自然增长率0.5%、机械增长率0.5%左右 C.自然增长率3%、机械增长率0.5%左右 D.自然增长率0.5%、机械增长率3%左右
31.与大城市相比,我国小城市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流动人口数量多 C.农业人口比重大
D.城区人口密度高
32.下列哪项是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A.确定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论证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B.确定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论证城镇体系结构
C.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
D.论证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原则问题
33.下列哪项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近期建设规划,一般是城市建设五年期实施性规划
B.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宏观目标下的分期实施具体要求
C.近期建设规划是在空间地域上落实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D.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中各专业规划近期建设的汇总
34.下列哪项是编制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
A .确定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界线,规定其适建或不适建要求
B .对城市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城市基础设施配置作进— 步安排
C .规定建设用地规划管理要求
D .直接对建设做出具体安排和规划设计
35.下列哪项关于分区规划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 .大城市、中等城市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
B .城市分区规划的编制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C .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分区范围进行规划
D .根据近期建设与开发要求编制分区规划
36.下列哪项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A.土地利用现状
B.产业结构现状 C.人口分布现状
D.土地经济分析资料
37.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表述,下列哪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 B.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结合当前需要进行建设的项目和地区进行编制 C.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D.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房地产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8.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中要求有容积率奖励与补偿的规定,指出下列哪项符合容积率奖励的规定?()
A.规划地块增加了公共开放空间
B.规划地块增加了对土地的投入
C.规划地块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
D.规划地块被相邻地段高大建筑物遮挡
39.下列哪部分内容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规定的内容?()
A.总则:规划的目的、依据、原则等
B.建设条件分析
C.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的规定
D.奖励和惩罚
40.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需要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以下哪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
A .燃气设施(煤气调压站)
B .电信设施(电话局、邮政局)
C .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
D .小区服务设施(居委会、派出所、商店)
41.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下列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自然环境调查的主要方法是地形图判读
B.经济环境调查的核心是了解城市建设资金状况
C.生态环境调查要重点摸清环境容量
D.历史环境调查主要是了解历史文物的分布情况
答案:D 解析: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地形图判读;同样,城市建设资金状况也是经济环境调查内容的其中一项;生态环境调查的重点是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排放情况,而环境容量是根据现状与规划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而了解历史文物的分布情况是历史环境调查的主要目的。
42.确定旧城改造回迁率的首选方法是()。A.类比法
B.问卷调查 C.房屋普查
D.德尔斐法
43.在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时,下列哪项不需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A.城市环境质量
B.城市性质
C.城市的历史沿革
D.城市产业结构
44.下列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应该立足于争取跨流域调水,同时做好本地的开源节流工作
B.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C.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城市,多年平均开采数量不应该超过多年平均补给量
D.在夏季出现供水紧张局面时,应首先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
45.小区规划中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是()
A.生活居住用地
B.小区用地
C.居住区用地
D.新村用地
46.下列哪项是中高层住宅的层数?()A.7-9层
B.10-11层
C.11~12层
D.12-16层
47.居住区用地内,计算道路用地面积,下列哪项是不符合规定的?()A.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B.组团道路按路面宽度计算 C.宅间小路按实际用地面积计算
D.居民小汽车及单位通勤车停车面积,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
答案:C 解析:《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中对居住区用地内道路用地面积的计算做出下列规定:(1)按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同级道路及其以下各级道路计算用地面积,外围道路不计入;(2)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3)小区路、组团路,按路面宽度计算。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人行便道计入道路用地面积;(4)居民汽车停放场地,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5)宅间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48.指出下列哪项是关于城市交通系统基本概念的正确选项()
A .城市交通系统支撑着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B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
C .对外交通设施布局是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内容,不需在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中考虑
D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应该考虑城市交通组织管理问题
答案:A 解析:首先排除C和D。由于城市交通系统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管理与控制)三个系统组成,故答案B也是不准确的。而城市的用地布局、规模,甚至城市的生活方式都需要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的支撑,可见A是正确的答案。
49.城市中心地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可以按下列哪项指标规划?()A .市域机动车辆数的15--20% B .市区机动车辆数的15--20 %
C .规划城区机动车辆数的15-20 %
D .社会拥有客运车辆数的15-20 %
50.指出下列哪项是—般中、小城市干道网密度的建议值()A .1.5—2.5 公里/平方公里
B .2 -3 公里/平方公里
C .2.5—4 公里/平方公里
D .5 -6 公里/平方公里
51. 交通出行调查的目的是()A .了解现状城市交通的分布
B .分析现状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C .得到现状城市交通的流动特性
D .计算交通模型的参数
52.下列哪项可以作为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政策采纳的要点?()
A .不鼓励发展私人小汽车
B .优先发展自行车交通
C .在现代化程度高的发达城市或发达地段要充分考虑私人汽车的发展趋势
D .在城市市区内要建立货物联运中心
53.大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标准—般为()A .500-700 人/ 辆标准车
B .800-1000 人/ 辆标准车
C .1000-1200 人/ 辆标准车
D .1200-1500 人/ 辆标准车
54.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城市的高压送电线路不宜穿过城市的中心区和人口密集地区 B.高压架空线路的电压越高,高压走廊的宽度越宽 C.高压线路转弯次数越少越好
D.市区高低压配电线路不能同杆架设
55.城市热电厂的选址不需要考虑下列哪项条件?()
A .位于城市河流下游
B .接近热负荷中心,减少输热管网投资
C .交通便捷,便于燃料储运和灰渣排除
D .地基稳固,避免占用耕地
56.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中不包括的内容是()。
A .向所有居民提供住房
B .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C .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经济发展导致的污染效应
D .提供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57.从尽可能地减少城市垃圾容积的角度考虑,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的选择顺序是
()。A.堆肥、焚烧、热解、填埋 B.焚烧、热解、堆肥、填埋 C.热解、焚烧、堆肥、填埋 D.焚烧、堆肥、热解、填埋
答案:B
焚烧、热解、堆肥、填埋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前采用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焚烧法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该方法占地少,处理量大,在保护环境、提供能源等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焚烧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的容积——在四个答案中首先排除A和C。
在B、D中就要判断热解、堆肥两个方法对垃圾容积的影响程度。热解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500-1000C)加热,使之分解为气、液、固三类产物;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固体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无害化,并转化为能源、食品、饲料和肥料,是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有效的技术方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堆肥化、沼气化、废纤维素糖化、废纤维饲料化、生物浸出等。
从理论上判断,热解与堆肥两个方法相比,热解对垃圾容积的影响程度可能更大一些。
58.城市居住用地,适宜规划的最大坡度不得大于()
A.5%
B.8%
C.10%
D.25%
5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包括下列哪几个层次?()
① 总体规划; ② 分区规划; ③ 控制性详细规划; ④ 修建性详细规划; ⑤ 城市设计; ⑥ 总平面设计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③④⑤⑥
D . ①③④⑥
60.城市防灾工程系统一般不包括()。A.防洪工程
B.抗震工程 C.人防工程
D.防疫工程
61.从抗震防灾角度,下列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A.疏散通道的选择应该保证两侧没有建筑物
B.疏散通道应该保证至少一侧为开敞的空间
C.疏散通道的宽度应该保证两侧建筑物倒塌后仍不至于阻断通行
D.疏散通道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应该不超过通道的宽度
6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中,下列哪项做法是正确的?()
A .规划各种工程管线可采用自定的坐标系统和标高系统
B .管线综合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进行
C .各种工程管线考虑在道路用地范围内对称布局。
D .各种工程管线在同一空间内应尽可能分散布局。
答案:B 解析: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原则包含:采用统一的坐标、标高系统;与总平面(不影响远期使用)、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规划;干管应布置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等。
答案A自定坐标系统和标高系统,显然不对;各种工程管线的“对称布局”、“分散布局”也是没有依据的。
63.根据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下列哪项是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包括的指导性内容?
()A.城市防灾设施建设安排 B.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C.城市住宅建设的规模和实施时序 D.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
答案:B 解析: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规定,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指导性内容包括:
(一)根据城市建设近期重点,提出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二)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
(三)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四)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4.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首先应()。A.向全社会公布并征询意见
B.征求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C.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D.组织专家论证并报同级人大批准
答案:C 解析: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规定了近期建设规划的审批程序。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报城市人民政府;
城市人民政府批准近期建设规划前,必须征求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意见; 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其中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报建设部备案;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一定的传媒和固定的展示方式,将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向社会公布。
65.下列哪组是我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层次?()A.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
B.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重建历史文化遗产;维修历史文化遗产 C.保护文物古迹;保护传统历史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D.调查历史文化遗产;报批历史文化遗产;公布历史文化遗产
66.下列哪种颜色线是指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界线?()A.红线 B.绿线 C.蓝线 D.紫线
答案:D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红线则指道路范围。
6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下列哪项说法符合规划编制的要求?()
A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文物古迹或风景名胜区保护的规划
B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制定保护框架、确定建筑控制高度的规划
C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带有全局性、专业性较强的规划
D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的规划
答案:C 解析: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原则包括:保护城市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实事求是制定保护原则和工作重点;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要注意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扬与继承;突出保护重点,不提倡文物古迹重建等。答案A、B、D均有所片面,不能涵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所有内容,只有C是较为准确的。
68.根据有关规范和标准,下列表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 .城市边缘的菜园、果园等生产性的园地属于其它用地
B .生产苗木、花卉的圃地属于城市绿地的范畴
C .宽度小于8 米的独立绿地不计入城市绿地
D .生长乔木或灌木的防护林带不计入城市绿地
69.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绿地系统规划必须确定绿地的位置、范围、性质和主要功能,其中一般不包括()。
A.生产绿地
B.公园绿地 C.防护绿地
D.专用绿地
70.城市污水排放系统规划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A.划分排水区域
B.确定排水制度
C.污水处理厂布局
D.排放口选址
71.根据经济基础理论,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基础产业?()
A.钢铁企业
B.自来水厂
C.建筑装修公司
D.软件开发公司
E.大型水泥厂
72.下列有关《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的描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雅典宪章》认为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根本依据 B.《马丘比丘宪章》认为《雅典宪章》提出的基本原则仍然是有效的 C.《马丘比丘宪章》认为要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D.《雅典宪章》认为城市规划布局中要考虑经济效率 E.《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规划布局中应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73.在预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时,下列哪些属于评价城市社会发展的指标?
(A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
B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C .平均每万人口中小学生在校人数
D .旅游人数与收入
E .老龄人口的比重
74.下列对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表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B .中心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
C .大城市所辖范围必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D .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城市较密集的地区
E .城市与区域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75.在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及其理论是(A .柯布西埃的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
B .戈涅的工业城市设想
C .索利亚· 玛塔的指状式规划
D .西谛的线性城市
E .格迪斯的城市—— 区域思想
76.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盛行风向
B.下垫面
C.地质构造
D.工厂数量
E.建筑密度
77.根据《城市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长途客运站属于公共设施用地
B.交通指挥中心属于公共设施用地)))。
C.城市快速路属于道路用地
D.规划区内的村镇与城市之间的公路用地属于水域或其他用地
E.居住小区内的道路属于居住用地
78.下列表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A.组团式城市是小城市最佳的空间布局
B.组团式城市应当在每个组团内安排适宜的居住和就业岗位,就近组织生产和生活
C.组团式城市与集中式城市相比,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
D.组团式城市的每个组团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E.组团式城市的每个组团应在各方向上都有一条以上的道路与其他组团相联系
79.下列哪些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A.基本农田保护区
B.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
C.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D.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E.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和开发强度
80.下列哪些项的描述是正确的?()A.城市步行商业街不宜在城市干道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B.居住区是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C.城市道路红线是指城市中各类道路的规划控制线 D.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E.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81.下列哪些选项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关于人口规模专题研究的工作?()A.调查市区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职业构成B.根据城镇化战略,论证实现市区人口增长的途径
C.采用区域分配法,研究市域人口在各城镇之间的分布变化
D.基于市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预测市区人口的自然增长
E.根据市发改委提供的国有企业发展计划,确定基本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并据此预测市区人口规模
答案:A、B、C、D 解析:前四个答案均是在人口规模专题研究中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答案E实际上探讨了劳动平衡法是否还适用的问题。
劳动平衡法依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将城镇人口划分为基本、非基本人口两个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进行项目分配,在此背景下,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划分是相对确定的。因此,采用劳动平衡法就能较好地预测城镇人口规模。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城市经济与产业的发展是市场竞争(招商引资)的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仅仅依靠国有企业发展计划中基本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是难以预测全市人口的发展规模的。
82.根据各地城市规划实践经验,下列哪些选项是当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应强化的内容?()
A .统筹安排城乡建设,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 B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C .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D .完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防止重复建设
E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明确空间管制范围
83.下列哪些图纸属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求提供的成果?()A .县域综合现状图
B .县域人口与城镇布局规划图
C .近期建设和发展规划图
D .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规划图
E .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图
84.在预测建制镇的用地规模时,下列哪些项的人均用地指标符合建制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单位:平方米/人)A .>40 一 ≤60
B .>60 一 ≤80 C .>100-≤120
D .>120 一 ≤150 E .>150-≤180
85.根据建设部颁布的《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以下哪些属于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A.近期建设重点 B.近期发展规模 C.近期发展区域 D.城市主干道走向
E.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布局
答案:A、B、C 解析: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规定,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二)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三)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D和E不属于强制性内容。
86.在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影响地块容积率的主要因素有()。A.现状人口密度
B.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 C.规划范围的基准地价 D.地面建筑的质量 E.城市景观的要求
87.容积率与地块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建筑总面积、建筑基底面积等指标有密切关系,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些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容积率是地块建筑密度与建筑层数的乘积
B.当地块面积不变时,容积率与地块总建筑面积成反比 C.当地块建筑总面积不变时,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成反比 D.在一定的容积率规定下,建筑层数与建筑密度成反比 E.当地块面积与建筑层数不变时,容积率与建筑基底面积成正比
答案:A、D、E 解析:容积率是地块建筑总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值,建筑密度是地块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地块用地的比率,建筑层数是总建筑面积与基底总面积的比值,三个概念经过换算,可得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可见A是正确的;B、C应该是成正比;根据上述概念,可知D、E是正确的。
88.居住区用地范围内绿地率的计算,不应包括()A.公共绿地
B.道路绿地
C.屋顶绿地
D.单位所属绿地 E.晒台绿地
8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将居住区规模划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规模,其主要依据是下列哪些因素?()A.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要求 B.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要求 C.可与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相协调
D.考虑到水域、地形、地物等自然条件 E.适应居民出行要求
答案:A、B、C 解析:主要依据包括:
(一)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即对基层服务设施的要求(组团级),如组团绿地、便民店、停(存)车场库等;对一套基本生活设施的要求(小区级),如小学、社区服务等;对一整套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设施的要求(居住区级)如百货商场、门诊所、文化活动中心等;
(二)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要求,即配套公建的设置,对自身规模和服务人口数均有一定的要求。本规范的分级规模基本与公建设置要求一致,如一所小学服务人口为一万人以上,正好与小区级人口规模对应等;
(三)能与现行的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相协调。即组团级居住人口规模与居(里)委会的管辖规模1000~3000人一致,居住区级居住人口规模与街道办事处一般的管辖规模30000~50000人一致,既便于居民生活组织管理,又利于管理设施的配套设置。
90.下列关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叙述哪些是不正确的或不完善的?()A.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化
B.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 C.由于面对市场,应对整个城区都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要在用地范围内,把所要建设的建筑,道路、绿地及有关设施,都做出具体布置、安排
E.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制定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基础
答案:B、C、E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满足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而“上一层次规划”即指控制性详细规划,故B是不准确的;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主要是针对当前或近期要进行建设的地区,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故不需要对整个城区都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制定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基础,故E也是不正确的。91.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A .建筑空间组织,环境景观规划,总平面图布置
B .各地块使用性质划分和适建要求
C .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D .计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E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规定
答案:B、C、E 解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包括: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空间布局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
B、C、E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92.下列哪些选项是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A.建立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 B.确定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
C.提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D.提出恰当的城市交通政策
E.通过交通投资提高交通可达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答案:B、D、E 解析: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包括: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率;确定城市合理的交通结构,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联合运输潜力,使最有效率的交通方式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成相对完善的交通设施;通过交通投资提高交通可达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满足各种交通方式合理的运行速度的前提下,把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拥挤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的财政补贴和科学的、多元化交通经营,并尽可能使价格水平接近经营成本。A、C属于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
93.指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城市交通政策是用以指导、约束和协调城市交通观念和行为的准绳
B .城市交通政策是关于交通技术和交通经济的政策
C .城市交通政策是制定交通法规的基本依据
D .城市交通政策是关于城市交通管理的政策
E .城市交通政策应随城市交通状况变化而适时修订
94.在选择排水体制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虽然合流制的总造价低于分流制,但是— 般而言排水体制的发展方向是分流制
B .干旱地区的旅游小城镇宜采用合流制排水体制
C .合流制管渠中的水量比较稳定,有利于泵站的稳定运行
D .分流制管渠中的水质变化不大,有利于污水处理
E .分流制将污水全部集中至污水处理厂,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
答案:A、D 解析:答案A正确,是因为分流制能够有效地解决污染问题;答案B不对,“干旱地区”如采取分流制,还可以通过集水的办法解决部分用水问题;答案C中“合流制管渠中的水量比较稳定”不一定,因雨量大小并非人为可以掌控;答案D分流制管渠中要么是污水、要么是雨水,其水质变化不大,有利于污水处理;答案E分流制难以有效地解决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
95.城市总体规划中进行燃气工程规划时,须完成哪些工作?()A.预测城市燃气负荷 B.选择城市气源种类
C.燃气厂选址与总平面布局
D.确定燃气配送管网的压力等级 E.计算燃气管网管径
96.管线共同沟的敷设应该符合哪些规定? A.热力管道不能与通信电缆共沟敷设 B.电力电缆不应与通信电缆共沟敷设 C.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电缆共沟敷设 D.煤气管道不能与消防水管共沟敷设 E.排水管道应该在热力管道上部敷设
97.下列哪些工程管道布置在车行道下面?
A.给水输水管线
B.燃气输气管线
C.雨污水排水
D.电力电缆
E.给水配水
98.在各类城市中,下列那些消防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A.消防指挥调度中心
B.消防站
C.消火栓
D.消防水池
E.消防望塔
99.关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定,下列那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能够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和街道
B.能够反映城市历史典型特色
C.街区视野所及的历史风貌基本一致
D.如果历史街区已破旧,不能带来旅游、商业价值,就不能视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E.具有外国建筑风格或中西合璧混合地区,能视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答案:C、D、E 解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有:风貌完整性——有一定规模,较为完整,在地区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真实性——有一定比例的真实(有形)遗存及无形文化资产(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生活延续性——仍然是具有活力的社区。答案C“历史风貌基本一致”不一定,只要能够反映某历史时期、某一民族、某个地方的鲜明特色,没有严重的视觉环境干扰即可; 答案D中,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设立,着重看其历史、文化价值,而不仅仅是“旅游、商业价值”; 答案E中,“具有外国建筑风格或中西合璧混合地区”还要根据以上基本特征中的风貌完整性、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来予以综合判断。
100.在进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时,常常需要规划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比如()
A.城市背景 B.城市对景
C.重点视廊
D.城市门户
E.户外广告
后记
本套模拟题很难,本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答案与解析做完后,不禁长嘘一声,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述100道题相当的不容易,稍稍能给我们以安慰的是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的及格线基本在60分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套题没有标准答案,本人给出的答案和解析仅供各位考生参考,如有不对之处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