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0年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
2000年城市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题
1.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将住宅建筑划分为:
(A)3类
(B)4类
(C)5类
(D)6类
2.居室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住户的:
(A)团聚的要求
(B)娱乐的要求
(C)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的要求
(D)睡眠的要求
3.在我国炎热地区的建筑朝向多选择:
(A)东向
(B)北向
(C)南向
(D)西向
4.当无进车道时,建筑物一般室内外地坪高差为:
(A)15CM
(B)20CM
(C)30CM
(D)45CM
5.下列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中,正确的是:
(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设计文件-建筑准备-建设实施与施工竣收
(B)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准备—设计文件-建设实施与施工竣收
(C)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建筑准备-建设实施与施工竣收
(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建筑准备—设计文件-建设实施与施工竣收
6.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烟囱等在城市一般建设地区:
(A)应计入建筑控制高度(B)不应计入建筑控制高度
(C)应减半计入建筑控制高度(D)可计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
7.我国《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住宅至少有一个居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8.拱是一种曲线或折线形构件,主要承受:
(A)弯力
(B)扭矩
(C)弯距
(D)轴向压力
9.在按地震烈度设防的地区,一幢4000平米的4 层非星级旅馆,包含客房、餐厅、会议厅等,地基为浅埋稳定泥岩层,其合理结构形式的选择次序应是:
(A)框架结构 砖混结构 砖混及框架结构
(B)砖混结构 框架结构 砖混及框架结构
(C)砖混及框架结构 砖混结构 框架结构
(D)框架结构 砖混及框架结构 砖混结构
10.一座跨度为160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其合理的结构类型选择次序为:
(A)平板网架 混凝土薄壳 折板 悬索
(B)悬索 空间网架 薄壳平板网架
(C)空间网架 悬索 折板 薄壳
(D)折板 悬索 空间网架 薄壳
11.下面关于建筑材料物理性质的表述何者正确:
(A)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实体部分体积之比
(B)空隙率:材料中直径在¢5mm以上的空隙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C)吸水率:材料由于干燥状态打到饱和吸水时增加的质量与干质量之比
(D)含水率:材料内部所含水分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12.平屋顶和斜屋顶的坡度区分界限值是:
(A)2%(B)6%(C)10%(D)12%
13.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兴起于
(A)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唐代
(D)宋代
14.我国从哪个朝代开始终止封建都城的夜禁和里坊制度:
(A)唐朝
(B)汉朝
(C)宋朝
(D)明朝
15.有机建筑理论的创始人是:
(A)柯比西埃(B)米斯。凡。德罗(C)格罗比乌斯(D)赖特
16.以下关于建筑空间的论述中,指出何者为谬:
(A)建筑空间是由组成其界面的人工和利用的自然物质元素所围合供人们生存活动的空间
(B)建筑空间提供从不同距离和角度观赏建筑实体形象条件,其本身并无独立的审美价值
(C)人工与自然的物质元素围合的空间形成单一的和组合的空间结构,构成了建筑环境
(D)空间的秩序、围合物的材料与肌理、光影与色彩以及空间中的各种物体都影响着建筑空间的质量
17.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是:
(A)周礼《考工记。匠人》
(B)宋代《木经》
(C)宋代《营造法式》
(D)清代《工程做法则例》
18.对以下关于建筑环境的观点,正确的是:
(A)建筑物的自然环境不一定完美,可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造型主题,对自然环境适当加以改造,达到积极的利用和提炼
(B)建筑的自然环境应当充分加以尊重,因此,建筑的造型艺术构思应当基于自然环境景观条件,一草一木都应保护
(C)中国传统的“风水”术是渗透了科学内涵的环境景观艺术遗产,在当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应当充分遵循“风水”法则
(D)现代城市大型公共建筑,特别在市中心土地珍贵条件下,高密度和高容积率限定了外部环境设计的次要地位,建筑的室内空间成了设计的主要关注点。
19.城市道路人行道宽度的确定,除满足步行交通的要求外,下列哪一种要求是人行道宽度确定的主要因素;
(A)工程管线埋设
(B)绿化种植
(C)地震避灾
(D)儿童游戏
20.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在满足交通要求的原则下,断面的组合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在一般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
(A)各部分必须按中心线对称布置
(B)各部分均按中心线不对称布置
(C)车行道必须按中心线对称布置
(D)人行道必须按中心线对称布置
21.城市道路横断面机动车车行道宽度计算中,通常选用以下哪一种规划机动车交通量?
(A)一条车道的高峰小时交通量
(B)单向高峰小时交通量
(C)双向高峰小时交通量
(D)单向平均小时交通量
22.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下列哪一种设计是包括在城市道路平面设计中的?
(A)行车安全视距验算
(B)街头绿地绿化设计
(C)雨水管干管平面布置
(D)人行道铺地图案设计
23.立体交*适用于快速、有连续交通要求的大交通量交*口,可分为两大类,下列哪一种分类是正确的?
(A)简单立交和复杂立交
(B)定向立交和非定向立交
(C)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
(D)直道式立交和环形立交
24.平面环形交*口设计除了中心导的半径应满足设计车速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哪一种要求?
(A)相交道路的夹角不得小于60度
(B)机动车到必须与非机动车道隔离
(C)转角半径必须大于20米
(D)满足车辆进出交*口再换刀上的交织距离要求
25.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可以不设置竖曲线:
(A)相邻坡段坡度差小于0.5%(B)外距小于6cm
(C)切线长小于20m(D)城市次干道
26.城市道路的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下列哪一种数值:
(A)0.2%(B)0.3%(C)0.5%(D)1%
27.在编制城市规划时,下列哪一种不是城市公共停车设施的分类?
(A)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
(B)路边停车带,路外停车场
(C)专业停车场,社会停车场
(D)收费停车场,免费停车场
28.路边停车带是指设在车行道旁或路边的地面停车设施,指出下列哪一项是路边停车带的停车特点。
(A)短时停车
(B)全日停车
(C)停车时间有一定规律
(D)需设专用固定停车位
29.在城市次干道旁设置港湾式路边停车带时,是否需要设置分隔带?从下列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
(A)不需设分隔带
(B)可设可不设分隔带
(C)应设分隔带
(D)停车带长度短时要设分隔带 30.单位专用停车场常采用下列哪一种车辆停发方式?
(A)前进停车,后退发车
(B)后退停车,前进发车
(C)前进停车,前进发车
(D)后退停车,后退发车
31.露天地面停车场的停车面积规划指标,按当量小汽车估算,常采用下列哪一种值域?
(A)16-20m2/停车位
(B)20-25m2/停车位
(C)25-30m2/停车位
(D)30-35m2/停车位
32.螺旋坡道式停车库是常用的一种停车库类型,具有很多优点,指出下列哪一项是它的主要缺点:
(A)螺旋式坡道造价较高
(B)坡道进出口与停车楼板间交通不易衔接
(C)交通流线不易组织
(D)结构设计复杂
33.下列工作内容哪一项不属于城市分区规划中燃气工程规划的内容?
(A)选择城市气源种类
(B)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分布、容量和用地
(C)酌定燃气输配管网的级配等级,布置输配干线管网
(D)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保护要求
34.根据用水的目的、对象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不同要求,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和进行水量预测时,一般采用下列哪一组城市用水分类?
①工业企业用水②生产用水③居民生活用水④生活用水⑤公共建筑用水⑥市政用水⑦消防用水⑧施工用水⑨绿化用水
(A)①③⑤⑦
(B)①④⑥⑨
(C)②④⑥⑦
(D)①④⑧⑨
35.城市电力负荷预测是城市供电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认为下列城市用电量预测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宜用于城市用电量的远期预测?(A)经济指标相关分析法
(B)年平均增长率法
(C)电力弹性系数法
(D)时间序列建模法
36.在城市燃气系统设施工程规划中,确定燃气气源、输配设施和管网管径的最重要依据应是下列哪一项?
(A)根据预测年的城市燃气总用气量
(B)根据预测年的燃气日用气量和小时用气量
(C)根据预测年的民用和工业燃气负荷重量,并适当考虑未预见用气量(如管网漏损量等)
(D)根据预测年的燃气资源状况、城市规模、城市环境质量要求和层经济实力。37.以下四种城市排水体制中,哪一种体制多用于旧城区改建?
(A)直排式合流制
(B)截流式合流制
(C)不完全分流制
(D)完全分流制
38.下列城市电网典型结线方式中,哪一种不宜在城市高压配电网中采用?
(A)放射式
(B)多回线式
(C)环式
(D)格网式
39.下列城市工程管线,哪一种管线最宜采用环状管网布局形式?
(A)雨水管
(B)污水管
(C)热力管
(D)给水管
40.将城市工程管线按弯曲程度分类,下列哪一组管线属于可弯曲管线?
①自来水管道②污水管道③电信电缆④电力电缆⑤电信管道⑥热力管道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⑥
(D)①③④
41.设置城市燃气储配站主要有三个功能,并指出下列功能中哪项不属于燃气储配站的主要功能?
(A)调峰
(B)混合(C)加压
(D)调压
42.综合布置城市地下工程管线产生矛盾时,提出的下列避让原则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A)压力管让自流管
(B)小管让大管
(C)低压管让高压管
(D)易弯曲的管让不易弯曲的管
43.城市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深度是指下列哪一项?
(A)地面到管道顶(外壁)的垂直距离
(B)地面到管道几何中心的垂直距离
(C)地面到管道底(内壁)的垂直距离
(D)地面到管道底(外壁)的垂直距离
4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采用台阶式,当保护台地的挡土墙高度超过6.0米时,宜退台处理。试问退台的宽度不能小于多少?
(A)1.0米
(B)1.5米
(C)2.0米
(D)2.5米
45.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编制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工作内容与深度应为下列哪一组?
① 确定防洪潮、浪堤顶及堤内地面最低控制标高②确定主、次道路交*点、转折点的控制标高③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范围全部地块的排水方向④确定主、次、支道路交*点、转折点的控制标高⑤补充与调整其他用地控制标高⑥落实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位置、规模及控制标高⑦确定用地地块或街坊用地的规划控制标高⑧确定建筑室外地坪规划控制标高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⑦
(C)③④⑥⑧
(D)③④⑤⑦
46.下列各灾害如:①火灾②河(江)洪、海潮、泥石流③风灾④雪灾⑤冰雹灾害⑥地震⑦战争,其中哪一组是构成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A)①②③⑥
(B)①②⑥⑦
(C)②③⑤⑥
(D)①④⑥⑦
47.某平原地区一座规划为4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该城市防洪标准(重现期年)应为下列何种幅度范围?
(A)20-50年
(B)50-100年
(C)100-200年
(D)≥200年
48.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深度应为下列哪一些?
①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设防标准②制定防灾对策与措施③确定地下防空建筑的规模和数量等④布置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⑤确定规划范围内的防洪堤标高、排涝泵站位置等⑥组织防灾生命线系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⑥
49.下列城市消防设施中,哪两项是城市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
①消防给水管道②消防站③消防水池④消火栓⑤消防瞭望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0.在城市规划中,城市防震标准(即抗震设防烈度)依据以下哪项确定?
(A)城市性质和功能
(B)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C)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D)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二篇: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2010 2 关于消防疏散说法错误的是(B)A.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防火云梯高度多在30~50M之间
B.电梯应紧邻居室,尤其应紧靠卧室
C.防火措施:提高耐火极限;将建筑物分为几个防火区;消除起火因素;安装火灾报警器
D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两部以上的电梯,用以解决的疏散
15、以下不符合高压、中压A管网布线原则的一项是(D)。
A.宜布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规划道路上,高压管网应避开居民点
B.对高压、中压A管道直接供气的大用户,应尽量缩短用户支管长度
C.连接气源厂(或配气站)与城市环网的支状干管,一般应考虑双线,可近期敷设一条,远期再敷设一条
D.长输高压管线可以连接任意用户
16、下列属于可弯曲管线的是(A)。
A.电力电缆
B.电力管道
C.电讯管道
D.污水管道
41、进行竖向设计时,确定标高需考虑四个主要因素,下列(D)答案正确。
A.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考虑建筑物朝向
B.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建筑物朝向;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C.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建筑物朝向;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D.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47、污水量预测与计算时,生活污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
A.95%~98% B.90%~95% C.60%~80% D.70%~90%
48、重现期为50年的洪水,其频率为(B)。防洪堤的转弯半径应尽可能的大一些,一般为()倍的设计水面宽。
A.2%;2~4 B.2%;5~8 C.5%;2~4 D.5%;5~8 68、某城市拟建一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该城市所有工厂排出的工业污水其性质与城市污水性质类似。为解决工业污水问题提出四个方案,其中(D)个方案最经济合理。
A.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环境容量有限的水体
B.各工厂采用稀释办法,使工业废水的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C.工业废水经各工厂自建的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D.各工厂承担一定的污染治理费用,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由城市污水厂统一处理
75、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有以下(ABC)项要求。
A.尽可能与相交道路、广场和沿路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
B.路基稳定、土方基本平衡
C.线形可以起伏频繁,以丰富城市景观
D.道路及两侧街坊的排水良好
78、下面四项中,属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AB)。A.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B.划定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C.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 D.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79、城市燃气调压站具有(ACD)功能。A.调峰 B.混合 C.加压 D.调压
80、电力负荷预测诸方法中,较为先进的预测方法有(AD)。A.经济指标相关分析法 B.年平均增长率法 C.国际比较法 D.电力弹性系数
81、城市变电所包括(CD)两种形式。A.高压变电所 B.低压变电所 C.变压变电所 D.变流变电所
99、城市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遇到(ABD)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直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
A.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路、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
B.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C.需要同时敷设四种以上工程管线的道路 D.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E.道路穿过绿地
100、综合管沟内宜敷设的管线有(ABCDF)几种。A.电信电缆管线 B.低压配电电缆管线 C.高压输电电缆管线 D.给水管线 E.燃气管线 F.雨水排水管线
2009 6.一般建筑抗震设防基准期为()年。A.30 B.50 C.70 D.100 11.为了便于排水,建筑场地的最小坡度不得小于()。A.0.1% B.0.3% C.1% D.3% 12.在一般情况下,自然地形坡度≥()时,建筑场地应设计成台阶式。A.3% B.5% C.8% D.10%
2006
2、直接影响场地设计总体布局的自然环境条件有()。a.当地气象条件 b.当地地形地貌条件 c.当地工程地质条件
d.当地的气象、地形和地貌、工程地质等条件
8、城市给水设施的布置形式可分为()。
a.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b.地下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c.蓄水池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统一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d.地下给水系统、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9、以下排水设施保护方案中,不确切的是()。
a.若污水处理厂设在集中给水水源的上游,可将处理后的水引至灌溉田或生物塘 b.若污水处理厂设在集中给水水源的上游,可延长排放渠道长度,将污水引至下游再排放
c.排水泵站宜单独设置,并且泵站周围尽可能设置宽度不小于5m的绿化隔离带 d.出水口一般设在岸边,当排水需要同受纳水体充分混合时,可将出水口伸入水体中,伸入河心的出水口应设标志
11、燃气用量的预测与计算的主要任务是()。a.预测计算燃气的日用量与小时用量 b.预测计算燃气的日用量 c.预测计算燃气的小时用量 d.上述三项均不正确
14、热电厂、集中锅炉房等热源设施的规划要求最全面且正确的一项是()。①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
②便于引出管道,并使室外管道的布置在技术、经济上合理 ③便于燃料贮运和灰渣排除,并使人流和煤、灰车流易于分开 ④有利于自然通风考试大 ⑤位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⑥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居住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⑦有利于凝结水的回收
⑧锅炉房位置应根据远期规划在扩建端留有余地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6、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下列不符合消防要求的是()。
a.当建筑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b.沿街建筑应设连接街道和内院的通道,其间距不大于80m c.建筑物内开设的消防车道,净高与净宽均应大于或等于3m d.消防道路宽度应大于等于3.5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m
31、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中应用最普遍的化学处理法,下列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酸碱中和法 b.通氧反应法
c.沉淀化学处理法。利用沉淀作用,形成溶解度低的水合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减少毒性
d.化学固定。常能使有害物质形成溶解度较低的物质
45、城市用水主要分为四类,即()。a.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 b.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 c.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绿化用水和消防用水 d.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绿化用水和消防用水
46、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和进行水量预测时,一般采用下列()组城市用水分类。1)工业企业用水 2)生产用水 3)居民生活用水 4)生活用水 5)公共建筑用水 6)市政用地 7)消防用水 8)施工用水 9)绿化用水 a.1)、3)、5)、7)b.1)、4)、6)、9)c.2)、4)、6)、7)d.1)、4)、8)、9)
47、城市配水管的管径一般至少为(),供消防用水的配水管管径应大于()。a.100mm;150mm b.120mm;180mm c.150mm;200mm d.180mm;250mm
49、燃气调压站供气半径以()为宜。a.0.1km b.0.5km c.1.0km d.5km
52、二级消防站应拥有()辆消防车辆,占地()m2。a.6~7;3000 b.4~5;2500 c.3~4;2000 d.2~3;1500 70、城市供热管网的二级管网采用的管网为()形式。a.闭式 b.双管 c.多管制 d.开式
e.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77、城市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的叙述,下列()条不妥。a.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
b.有足够的水源和水深,一般可以小于2.5~3.0m。c.弯曲河段上,宜设在河流的凸岸 d.顺直的河段上,宜设在河床稳定处
79、下面四项中,不属于城市供热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a.预测城市热负荷 b.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c.选择城市热源和供热方式 d.估算规划范围内供热管网造价
95、下列各项叙述属于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要考虑的是()。a.符合城市道路系统对道路的性质、等级和红线宽度等方面的要求 b.满足交通畅通和安全要求 c.考虑道路停车的技术要求 d.满足城市与其他区域交通的衔接 e.注意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
100、将城市工程管线按弯曲程度分类,下列()管线属于可弯曲管线。a.自来水管 b.污水管道 c.电信电缆 d.电力电缆 e.电信管道 f.热力管道
2000 26.城市道路的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下列哪一种数值:(A)0.2%(B)0.3%(C)0.5%(D)1%
33.下列工作内容哪一项不属于城市分区规划中燃气工程规划的内容?(A)选择城市气源种类
(B)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分布、容量和用地
(C)酌定燃气输配管网的级配等级,布置输配干线管网(D)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保护要求
34.根据用水的目的、对象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不同要求,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和进行水量预测时,一般采用下列哪一组城市用水分类?
①工业企业用水②生产用水③居民生活用水④生活用水⑤公共建筑用水⑥市政用水⑦消防用水⑧施工用水⑨绿化用水(A)①③⑤⑦(B)①④⑥⑨(C)②④⑥⑦(D)①④⑧⑨
35.城市电力负荷预测是城市供电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认为下列城市用电量预测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宜用于城市用电量的远期预测?
(A)经济指标相关分析法(B)年平均增长率法(C)电力弹性系数法(D)时间序列建模法
36.在城市燃气系统设施工程规划中,确定燃气气源、输配设施和管网管径的最重要依据应是下列哪一项?
(A)根据预测年的城市燃气总用气量(B)根据预测年的燃气日用气量和小时用气量
(C)根据预测年的民用和工业燃气负荷重量,并适当考虑未预见用气量(如管网漏损量等)
(D)根据预测年的燃气资源状况、城市规模、城市环境质量要求和层经济实力。37.以下四种城市排水体制中,哪一种体制多用于旧城区改建?(A)直排式合流制(B)截流式合流制(C)不完全分流制(D)完全分流制 39.下列城市工程管线,哪一种管线最宜采用环状管网布局形式?(A)雨水管(B)污水管(C)热力管(D)给水管
40.将城市工程管线按弯曲程度分类,下列哪一组管线属于可弯曲管线? ①自来水管道②污水管道③电信电缆④电力电缆⑤电信管道⑥热力管道(A)③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⑥(D)①③④
41.设置城市燃气储配站主要有三个功能,并指出下列功能中哪项不属于燃气储配站的主要功能?
(A)调峰(B)混合(C)加压(D)调压
42.综合布置城市地下工程管线产生矛盾时,提出的下列避让原则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A)压力管让自流管(B)小管让大管(C)低压管让高压管(D)易弯曲的管让不易弯曲的管
43.城市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深度是指下列哪一项?(A)地面到管道顶(外壁)的垂直距离(B)地面到管道几何中心的垂直距离(C)地面到管道底(内壁)的垂直距离(D)地面到管道底(外壁)的垂直距离
4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采用台阶式,当保护台地的挡土墙高度超过6.0米时,宜退台处理。试问退台的宽度不能小于多少?
(A)1.0米(B)1.5米(C)2.0米(D)2.5米
45.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编制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工作内容与深度应为下列哪一组?
① 确定防洪潮、浪堤顶及堤内地面最低控制标高②确定主、次道路交*点、转折点的控制标高③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范围全部地块的排水方向④确定主、次、支道路交*点、转折点的控制标高⑤补充与调整其他用地控制标高⑥落实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位置、规模及控制标高⑦确定用地地块或街坊用地的规划控制标高⑧确定建筑室外地坪规划控制标高
(A)①③④⑤(B)②④⑥⑦(C)③④⑥⑧(D)③④⑤⑦ 46.下列各灾害如:①火灾②河(江)洪、海潮、泥石流③风灾④雪灾⑤冰雹灾害⑥地震⑦战争,其中哪一组是构成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A)①②③⑥(B)①②⑥⑦(C)②③⑤⑥(D)①④⑥⑦
47.某平原地区一座规划为4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该城市防洪标准(重现期年)应为下列何种幅度范围?
(A)20-50年(B)50-100年(C)100-200年(D)≥200年
48.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深度应为下列哪一些?
①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设防标准②制定防灾对策与措施③确定地下防空建筑的规模和数量等④布置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⑤确定规划范围内的防洪堤标高、排涝泵站位置等⑥组织防灾生命线系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④⑥
49.下列城市消防设施中,哪两项是城市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 ①消防给水管道②消防站③消防水池④消火栓⑤消防了望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50.在城市规划中,城市防震标准(即抗震设防烈度)依据以下哪项确定?(A)城市性质和功能(B)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C)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的有关规定
08规划原理
96.综合管沟内,不能设置在一起的两种管线有()A·电信电缆管线、高压输电管线 B.高压输电管线、燃气管线 C.给水管线、热力管线 D.热力管线、污水排水管线 E.给水管线、燃气管线
其他
60、以下工程管线综合错误的是(C)A.电信管线与高压输电管线必须分开设置 B.电信管线与燃气管线必须分开设置
C.敷设工程管线支线的综合管沟,应设置在机动车道下 54.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消防设施?().A.消防通道 B.消防望塔 C.消防站 D.消防调度中心
56.下列哪项不是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基本工作内容?()A.确定城市干路的控制纵坡度 B.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高程 C.平整土地、改造地形
D.分析地面坡向、分水岭、汇水沟、地面排水走向
第三篇:《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4
第四章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重点提示
1.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的主要构成
(2)了解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2.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1)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2)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构成(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遥感技术(RS)(1)了解遥感技术(RS)的要点
(2)了解遥感技术(R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5.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
(1)了解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2)了解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考点1 :地理信息系统概貌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OA.通信技术OB.计算机OC.地理信息OD.红 外线】为基础、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综合技术,它的应用 已深入到和地理空间有关的各个领域。从技术角度,GIS由【口A.信息获取与数据输入口B.信息转换与外挂口C.数据储存与 管理口D.数据查询与分析口E.成果表达与输出】四部分组成。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 能是将分散收集到的各种空间、属性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建立起有相互联系的数据库,提供 空间查询、空间分析及表达的功能,为规划、管理、决策服务。
考点2: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数据储存与管理
(1)【OA.空间数据、属性数据OB.空间数据、图形数据OC.文字数据、属性数据 00.地图数据、图形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将所处理的数据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关于事物空 间位置的数据,一般用【口A.图形口B.统计数据口C.数值口D.文字口E.图像】表示,称空间数据,也称地图数据、图形数据、图像数据。第二类是和空间位置有关,反映事物某 些特性的数据,一般用【OA.色彩、形状OB图形、图像、色彩OC.数值、文字OD.点、线、面】数值、文字表示,也可用其他媒体表示(如示意性的图形或图像、声音、动画等),称【OA.空间数据OB.地图数据OC.属性数据OD.多媒体数据】,也称文字数据、非空间 数据。
空间数据对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和三维表面。所谓点是该事物有确切的位置,但大小、长度可忽略不计,如环保监测站、交通分析用的道路交叉口。所谓线是该事物的面 积可以忽略不计,但 长度、走向很重要,如道路、地下管线。所谓面是该事物具有封闭的边界、确定的面积,一般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如行政区域、房屋基底、规划地块。所谓三维表面是该事 物在一定地理范围内边界比较模糊,在空间上可能是逐渐或连续变化的,突变只是个别的,如(口A.不规则的地形表面口B地下管线口c.环保监测站口D.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 量口E房屋基底】等。三维表面一般以引【口A.图像口B.图形口c.等值线口D.属性 数据口E.数据表格】等方式表示。
(2)属性数据的储存与管理。目前,最典型、最常用的储存、管理属性数据的技术是采用【OA.层次数据库OB.关系模型的数据库OC.网络数据库OD.面向目标的数 据库】。
2.数据来源与输入
(1)信息来源与数据输入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原始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有五种:①野外 实地测量;②摄影测量与遥感;③现场考察;④社会调查与统计;⑤利用已有资料。
(2)数据输入。目前,规划行业经常需要将纸质地图输入计算机,常用方法为手工数字化 仪输入和扫描仪输入。手工数字化仪输入的优点'是可以和地图的分类、取舍结合起来,【OA.直接获得矢量图形OB.直接获得栅格数据OC.自动进行分类OD.地图录入速 度快】缺点是手工劳动时间长。此方法对原图需作较大取舍的情况很适合。
(3)数据质量。数据的质量问题或数据的误差主要有如下五种:①位置精度;②属性精 度;③逻辑上的一致性;④完整性;⑤人为因素。
3.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与表达(1)地理信息的表达。
(2)空间要素分类。【OA.根据属性对空间要素分类OB产生人密度图OC.产生 土地使用图OD.产生环境质量图】是GIS最基本的分析功能,据此可产生人口密度图、土地 使用图、建筑类型图、环境质量评价图、交通流量图等,而且可以灵活地调整分类方法。
(3)空间查询。GIS软件一般均允许用户在所显示的地图上用鼠标选择要素后立刻显示 要素的属性信息,某些多媒体的信息,如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也可作为要素的属性查询、表达。
(4)几何量算。GIS软件可以自动计算不规则曲线的长度,不规则多边形的周长、面积, 不规则地形的设计填挖方等。
(5)属性查询。由于一般GIS的属性数据是按表状存储的,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功能也 对GIS的属性有效;由于多数GIS软件具有属性查询功能,因此在查询属性纪录的同时,可同 时将对应的空间要素以某种形式表达出来。
(6)叠合。栅格和栅格的叠合是最简单的叠合(Overlay),在叠合的同时还可加入栅格之间的算术运算,这种方法常用于社会、经济指标的分析,资源、环境指标的评价。矢量和矢量的叠合是在不同的矢量数据“层”之间进行的几何合并、交错计算矢量叠合主 要有三类。
1)点和面的叠合,可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区域之间的关系分析,如分析各居住区内 中、小学的情况。
2)【OA.点和面OB.线和面OC.面和面OD.点和线】的叠合。可计算道路网 的密度,分析管线穿越地块的问题。3)面和面的叠合。可分析和规划地块有关的动迁人口、拆除的建筑物;评价土地使用的 适宜性等。
(7)【OA.几何量算OB.邻近分析OC.网络分析OD.叠合】。产生离开某些要 素一定距离的邻近区是GIS的常用分析功能(英语称Buffer,直译为缓冲区)。
(8)网络分析。估计交通的时间、成本,选择运输的路径,计算网络状公共设施的供需负 荷,寻找最近的服务设施,产生在一定交通条件下的服务范围,沿着交通线路、市政管线分配点 状供应设施的资源等,是GIS典型的【OA.网络分析OB.网格分析OC.叠合D.属性查询】功能。
(9)格网分析。格网(或网格)分析是专门针对栅格数据的,比较常用的功能有:坡度、坡 向、日照强度的分析,地形的任意断面图生成,可视性检验,工程【A.面积计算OB.填 挖方计算OC.服务区计算OD.耕作适宜性评估】,根据点状样本产生距离图、密度图等。比较复杂的格网分析有模拟资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扩散等。前述的栅格和栅格的叠合分析 也是格网分析的一种。
考点3 :常用遥感图像 1.彩红外航空相片
比一般可见光(真彩色或黑白)航空相片的色彩饱和度高,对比度强,清晰度好,尤其对植 被、水体的分辨能力高。
2.热红外扫描图像 热红外图像记录地表物体的热辐射,白天和夜间都可成像,对地物温度的分辨率可达0.1----0.50C ,常用于城市热岛分析。
3.【OA.热红外遥感图像OB.MSS图像OC.'I'M遥感图像OD.微波雷达图像】微波可穿透云层,能分辨地物的含水量、植物长势、洪水淹没范围等情况。
4.MSS图像 MSS图像由美国的陆地卫星(Landsat)提供,不同波长的扫描通道有4今,几何分辨率为 79 rnX79 m,对同一地物重复成像的周期为18 d(单星)。
5.TM图像
'I'M图像也由美国的陆地卫星(Landsat)提供,技术指标比MSS有明显提高,不同波长的 扫描通道有7个,除热红外通道的地表几何分辨率为120 mX 120 m外,其余通道的地表几何分辨率为30 mX 30 m,对同一地物重复成像的周期也是18 d(单星)。
6.HRV图像 HRV图像由法国的地球观测卫星(Spot)提供,不同波长的扫描通道有4个,除全色通道 的地表几何分辨率为10 mXI0 m外,其余通道的地表几何分辨率为20 mX20 m,对同一地物 重复成像的周期为26 d(单星)。
7.气象卫星图像
目前较常用的有中国自己发射的气象卫星和美国气象卫星(NOAA)的图像。气象卫星 可一日数次对同一地点扫描,可用它观察城市热岛的变化情况。
第五章
城市经济学
重点提示
1.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1)了解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特征
(2)熟悉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2.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1)熟悉城市规模的基本概念(2)了解城市规模的形成机制
(3)熟悉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4)熟悉城市产业结构对城市职能和空间布局的影响
3.城市土地市场与城市空间结构
(1)掌握城市土地市场中的资源配置原理
(2)熟悉我国的土地制度、房地产市场与住房供给体系
(3)熟悉运用经济杠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与调控手段
4.城市交通经济与政策分析(1)熟悉城市交通的供求特征
(2)熟悉城市交通的政策调控
5.城市公共财政与城市规划的公共品配置
(1)了解城市公共财政的性质与功能
(2)了解城市公共品的概念与城市规划的公共品配置
(3)熟悉公共财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控作用 考点1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宏观城市经济学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以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OA.经 济分析方法B.总量经济分析方法oc.分量经济分析方法OD.新、古典学派方法论】, 探讨城市经济的增长与衰退,城市规模问题及城市化问题。微观城市经济学以单个的经济单 位为研究对象,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住宅、交通、就业、环境等 问题。
考点2 :供给与需求曲线 1.需求曲线
在一种物品的市场价格和这种物品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价格与购买数 量之间的关系可由一条曲线来表示,经济学上称其为“需求曲线”。在需求曲线中,Q(数量)与P(价格)呈反比关系。当P下降时,Q上升,曲线向下倾斜。这条规律适用于大多数商品,也包括城市的土地、住房、水、电、煤气等。以城市基础设施为例,它的服务通常由【OA.市场OB.政府和市场OC.政府单方 面OD.使用者】制定价格,而不是由市场决定的。对应需求曲线,这时P就代表了政府出价 水平,Q代表了在政府定价下市民对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政府的“出价”水平决定了对社会的 服务数量。
2.供给曲线
现在我们由需求转向供给。同样【, A.需求曲线OB.价格曲线OC.供给曲线 OD.供需理论】是表示市场价格和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物 品数量之间的关系。
3.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将供给与需求的分析结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竞争的市场是如何决定价格的。在市场上发生作用的供求力量彼此相等时的那个价格和数量水平,就是【OA.供需平衡点OB.市场 均衡OC.市场均衡点OD.无变动点】。
4.蛛网定理
当某种商品的生产周期较长时,如住房,市场中供给量的调整就需要较长的时间,市场均 衡的实现也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经济学中常用蛛网定理来说明这一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分析的状态是指在一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当其他条件 发生了变化,供需曲线也会随之移动。
考点3 :土地的经济特征分析 1.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即适合需要的土地相对缺乏。首先是由于土地总面积的有限性从宏观制约了城市土地 总供给,而且在整体土地资源中出于土地自然特性和城市经济活动的特殊要求,相当一部分土 地是无法投入城市使用的。其次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土地 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地的有限性不仅是指【OA.土地总量的恒定不变OB.土地数量是有 限的OC.土地总量的恒定不变,而且在某一地区用于某种特定用途的土地数量是有限的、排他的OD.土地总量 逐渐变小】。增加某种用途的用地就必然减少其他用途的用地,永远 无法达到满足所有需求的状态。城市规模越大,往往需求缺口也越大。
2.边际收益递减性
即在技术不变或在技术一定的条件限制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超过一定 限度后,每单位投资额增量从土地所获得的收益较前递减。
3.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
土地有许多不同的用途,但是变更土地的用途往往是困难而缓慢的。
4.区位的效益性
决定经济活动的不同地理位置称为区位。在农业用地中,离市场位置的远近是形成级差 地租的原因之一,也是决定农业土地价格的重要因素。在城市中,土地的区位更是成为城市土 地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交通运输条件及可达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是影响城市土地区位 的重要因素。城市土地使用对社会性因素的依赖性也相应较农业用地强。
试题
(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属于土地的经济特征(D)。
A.土地的固定性B.土地物质结构的差异性 c.土地的耐久性D.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考点4:城市土地的产权关系 在土地的权属中,最主要的是【OA.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OB.土地的所有权和占 有权OC.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D.土地的所有权】。
土地所有制的形成与社会生产关系有关,基本的形式可分为两种,即【OA.土地公有制 和土地私有制OB.土地个人、集体和国家占有OC.土地集体和国家占有D.土地公有 制和半公有制】。一般说来,每个国家的土地所有者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私人或私营部门,一 是国家或公共部门。
1.私有
通常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私人、企业或其他私人团体能够拥有土地并受到法律 保障,但这类土地所有权往往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如需要向政府缴纳税款,土地的开发和使用 必须遵守规划或区划条例,国家保留征用的权利等。即使是在主张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 对城市土地的所有权也【A.没有限制OB.有必要的限制OC.基本不限制D.稍 加限制】以保障合理的城市土地使用、保护城市环境和为城市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服务。
2.公有
在西方一些国家或城市,在我国的香港地区,土地的所有者是国家或政府;但这并不排除 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土地的商品化经营。即私人和团体可以拥有除了土地【OA.所有权 OB.处理权OC.买卖权D.收益权】以外的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等权益。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土地的【OA.产业权OB.支配权 Oc.收益权D.使用权】可以依法有偿出让。3.土地权益的有限性
在现代社会中,土地无论是私有还是公有租赁,其权益均受到一定限制,个人不再拥有至 高无上的产权支配能力。
考点5 :土地市场 1.市场需求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的供给在一定的条件下往往是有限或者说是固定的。因此, 对于土地市场来说,土地的需求者在决定土地的配置和价格等方面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如 果不考虑政府干预,【OA.土地使用者的决策行为OB.土地使用者的经济能力oc.土 地所有者的决策行为OD.土地所有者的意识】决定了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土地使用的形态 模式。
2.土地市场供给
土地的供给由于它的固定性而对市场的价格信号反应缓慢,但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 中、长期的供给仍呈弹性。【口A.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口B.土地使用者的决策行为 口c.城市规划口D.自然条件对城市土地供应的限制口E.土地所有者的决策行为】都能够 影响土地供给市场。由于土地的不可替代的特性,土地供给中很容易出现投机和垄断价格的 情况。所以政府要控制土地的一级市场,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供给土地。
考点6 :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 1.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1)服务的公共性与社会性。一方面由于许多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的特性,另一方面出 于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及社会伦理的原因,对于一些有可能收费、实行商品化管理的服务和供 应,也必须由政府来无偿供应或低价供应,如自来水、社区绿地等。所以城市基础设施既具有 公共性,又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2)效益的内部性与外部性。由于基础设施服务的公共性,就带来了效益的外部性或间 接性。城市基础设施大多为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中有一部分为福利品或公共物品, 必须坚持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即不能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的准则,有的要明确以社会效益和环 境效益为重,对其评价,社会效益是首位的。
(3)需求的周期性与供给的连续性。2.城市基础设施经营
(1)城市基础设施经营中的问题。①经营效益不佳。②维修不足。③资金匮乏。④不适应用户需求。
(2)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改革。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元论是国营还是私营企业,成功的基 础设施服务的提供者都首先是【OA.按照个人意愿经营的OB.按照商业化的原则经营的 oc.按照市场规律经营的OD.按照成本最低原则经营的】并至少具有三个基本特点:① 对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有明确、连贯的目的性;②拥有经营自主权,企业的管理者和生产者都 对经营承扣一定程度的责任;③享有财务上的独立性。
试题(单选题)1.基础设施的(B)决定了它应该由政府来提供。
A.规模经济性B.自然垄断性C.供给连续性 D.需求波动性
考点7 :城市公共财政 1.城市公共财政的职能
财政的职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被归纳为分配、调节、监督三大职能,但随着市场取向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也有了相应的转换。通常意义下,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具有 三大职能,【口A.调节口B.资源配置口C.监督口D.收入分配口E经济稳定与 增长】。
(1)资源配置职能。当出现市场配置资源低效或失败时,公共财政的职能之一,就是通过 预算、税收、财政投资等政策手段进行调节,以优化资源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市场经济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组织产品分配,微观上是合理和必要 的,但在宏观上不一定公平。公共财政的职能之一就是运用“转移支付”等手段“,校正”原有分 配格局,【OA.促进社会公平分配O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OC.减轻经济波动幅度 D.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实现。
(3)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均衡,是国家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任 务之一。当出现宏观经济波动时,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表现在一方面可以借助于税收 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来消除或减轻经济波动;另一方面,通过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手段进行调节。
2.城市财政收入与支出(1)城市财政收人。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口A.税收收入口B.利润收入 口c.规费收入口D.生活收入口E.债务收入】
(2)城市财政支出主要有【口A.市政建设支出口B.教科文卫事业支出口C.生产支 出口D.生活支出口E.管理支出】。
考点8: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1.增长与发展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OA.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收入的增加OB.一个 国家或一个城市的产出的扩大OC.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收入和产出的扩大OD.一个 国家或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的增强】它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收入的变动来衡 量。如果一个国家或城市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增加了,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都可以把这一提高看 作“经济增长”。
(2)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除了收入的提高外,还应含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其中两个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随着农业比重的下降,工业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的上升。此外,进入发展阶段的城市和国家,通常要经历人口加速增长然后减速的 过程。
2.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
国际上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通常是通过【A.城市化的测度 OB.工业化的测度OC.农业化的测度OD.剩余劳动力的测度】来评价经济的总体发展程 度,其中主要的理论有如下五种。(1)霍夫曼定理。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其《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指出,衡量经 济发展的标准“不是产值的绝对水平,也不是人均的产值,也不是资本存量的增长,而是【OA.产值的绝对水平OB.人均产值OC经济中制造业部门的若干产业的增长率之间 的关系OD.资本存量的增长】”,它可以用“霍夫曼系数”H来表示(式中“资本品”指生产中, 作为资本技人的那部分产品)H=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
当4 (2)工业发展阶段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划分工业发展阶段的标准,是【OA.工业 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OB.工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OC.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OD.工业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农业经济阶段,该比重小于20%;在工业初兴阶段,该比重为20 %-----40 %;在工业加速阶段.该比重大于40%。 (3)产业成长阶段论。该理论根据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和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OA.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OB.农业化、前 工业化、工业化OC.农业化、工业化、后工业化OD.农业化、工业化前期、工业化后期】三 大时期。其中工业化时期又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段。 (4)产业结构演进论。该理论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如下五个 时期。①传统结构阶段:以农业为主体。、②二元结构时期:手工操作的农业技术和比较先进的半机械化、机械化、自动化的工业技 术并存。 ③复合结构阶段:工业技术装备普遍扩散到各个产业。④先进技术主导结构阶段:以当代高技术为特征。 ⑤高度化结构阶段:以【OA.当代高技术OB.工业技术装备普遍扩散OC以农业 为主体OD.完善的高技术体系】为标志。 (5)罗斯托的“起飞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他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经济成长的基础是布登布洛克式的动力一一人类经济与非经济动机和欲望所造成。他把经济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 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3.城市经济增长机制 (1)经济增长的原理。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一样,表现为【OA.实物、价格、人口OB.实物、人口、消费量oc.实物、生产量、消费量OD实物、人口、收入】的增长三个 方面,其过程就是经济要素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乃至经济单位之间流动与累积的过程,其变 化也都反映为投资与收入的相对变化。 ①需求指向理论。需求指向理论是指【OA.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内部市场对 城市产品的需求OB.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oc.城市 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内部的供给情况OD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外部的供给情况】。这 种需求促 使城市基础产业部门(也称输出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从而带动非基础产业部门也称地方产业部门)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属于有效需求,它们的扩大 会带来经济的增长ρ“投资乘数”原理属于【A.供给基础理论OB.需求指向理论 oc.循环累计因果原理OD扩散与回波效应原理】。 ②供给基础理论。供给基础理论认为,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的要素供给情况。如果 供给基础好,就可以将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吸引到城市来,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缪尔德尔提出的“循环累积因果原则”是这一理论的代表。 (2)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增长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OA.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方 式OB.各种要素投入的增加方式oc.各种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种方 式OD各种要素投入的增加和集约经营两种方式。 (3)经济增长的路径。由于各个国家、地区资源状况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间,因此, 它们经济增长的路径也不尽相同。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从要素竞争和 增长推动力的历史演变角度,将经济增长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要素推动的发 展阶段”;第二阶段为“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创新推动阶段”;第四阶段为“财富 推动阶段”。 (4)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①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始终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现代经济理论 将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 无形资源两种形式。有形资源主要包括【口A.技术工艺口B.土地 口c.人力资本口D.劳动口E.企业的无形资产】、资本等要素资源。无形资源是指在经济 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作用的、非物质形态的、依附于有形资源或以独立存在方式表现的各种生产 要素,如技术工艺、人力资本和企业的无形资产等。②经济开放度。③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⑤经济体制。 考点9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趋势 1.城市与区域经济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美国区域科学家弗里德曼对区域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作了经典的理论概括。他 指出,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中,区域结构先后经历【OA.起飞准备、起飞、稳定O B.起飞准备、起飞、降落OC.起飞准备、起飞、成熟D.滑行、起飞、降落】三个阶段。 (1)起飞准备阶段。 (2)起飞阶段。在社会经济发展进入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剧烈变动的阶段,中心区经济迅速发展,对资源需求大幅度扩张,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不断加强,许多外围地 区逐渐得到开发,它们不仅成为老中心区的原料基地或产品输入输出的窗口,而且逐渐成为其 周围地区的次级中心。因此,【OA.劳动力、资本、原料、市场由外围向中心区转移,中心区.逐渐发展,但外围区相对停滞不前,地区间的差距扩大,并可能破坏传统的社会和政治稳定性 OB.外围区在中心区之间不断被重新瓜分和组合,单核的中心一一一外围结构逐渐转变为主 中 心和副中心相互依赖的多核结构oc.国民经济在空间上实现一体化OD一个或少数几个条件优越的地区与其他广大地区开始两极分化。 (3)成熟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不同中心区之间的外围区逐渐被 纳入中心区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之中,全国范围内的经济被融入一个统一而又相互依赖 的体系之中,国民经济的空间上的一体化的实现处于【OA.起飞阶段OB.起飞准备阶段 OC.成熟阶段OD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2.城市与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1)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具体表现是城市与区域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手段等生产要素 总是具有向能取得最大效益的区位流动的趋势。这是由于各地区间比较利益的客观存在,从 而形成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2)产业发展一体化。城市与区域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合 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这个体系涉及中心城市和其经济区域间产业的横向分工和 纵向分工,这种分工在现阶段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城乡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 (3)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OA.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OB.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 oC.产业发展一体化OD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依托和表现形 式,是区域社会经济高效、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4)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了交通运输、通信、能源供应等多项内 容,它们是城市经济赖以生存和高效率运转的基本条件。 (5)环境资源开发和保护一体化。大气、水源、土壤以及岸线、滩涂、自然风景区等都是宝 贵的环境资源,这些资源都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对它们的开发会产生外部效果。 第六章 城市地理学 重点提示 1.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1)了解城市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2)了解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条件 (1)了解地理条件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2)熟悉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地理条件 (3)熟悉城市发展条件的地理学评价方法 3.城镇化的基本原理(1)熟悉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2)了解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3)了解中国城镇化的特征与城镇化战略 (4)了解城镇化水平的预测方法 4.城镇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1)熟悉城镇地域的主要类型 (2)了解城镇地域的城乡空间关系及演化规律 (3)了解我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5.区域城镇体系的特征和规律 (1)熟悉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念 (2)熟悉城镇体系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3)熟悉城镇体系空间联系的基本理论 (4)熟悉城镇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规律 6.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了解城市地理学的调查与分析方法 (2)熟悉城市地理学分析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考点1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和【OA.经济活动OB.社会oc.空间组织 D.地理环境】演化规律的学科。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城 市的空间组织演化,重点从【OA.区域、OB.区域和城市oc.城市OD.整体和局部】 两个层次研究区域城市系统的空间组织演化和城市内部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演化,它们构成 了城市地理学的两个重点研究方向。围绕这两个重点研究方向,城市地理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具体包括:①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③城市内部空 间组织研究;④城市问题和对策研究。 考点2: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规模分布主要探讨区域城市在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有时也称位序)之间的关系。主 要的规模分布理论有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和位序一规模法则。 1.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OA.首位度OB.城市金字塔OC.城市首位律OD.位序一规模分布】是马克· 杰斐逊CM.] efferson)早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二种概括,指【OA.一国的最 大经济中心OB.一国城市体系中规模最大的城市OC.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最大城市远大 于区域第二位城市OD.一国的首都】的规律性现象。这类最大城市往往是国家和区域的经 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还体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智能和情感,在国家中发挥着异常突出的 影响。 衡量一个国家的城市是否为首位分布,出现了首位度的概念。首位度指【OA.一国最 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的比值OB.一国最大城市与其他所有城市人之和的比值OC.一 国最大城市人与第一第二大城市人之和的比值OD.一国前二大城市人之和与其他城市人 之和的比值】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为了改进首位度两城市指数的简单化,后来又出现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与首位度 相同,它们都抓住第一大城市与其他的比例关系,都是判断衡量首位分布的指标,因此有些作 者把它们统称为首位度指数。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定义如下: 4城市指数【0 A.S = 2 P1/(P2+ P3+P4)0 B.S= 3P1/(P2 + P3+P4)OCS= 4P1/(P2+P3+P4)OD.S=P1/(P2+P3+P4)】 11城市指数【A.S= P1/(PZ十P3+……十P 11)0 B.S = 2 P1 /(P 2 + P 3十……+ Pll)OC.S=P/(P1+P2+P3+……+Pll)OD.S=2P1/(P1+P2 + P3十……十Pll)】 Pl'P2……'Pll为城市按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按照位序一规 模法则,所谓正常的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都应该是1,而两城市指数应该是20 2.城市金字塔 城市金字塔从城市规模等级(即按规模划分的等级)和各等级数量城市之间的关系来考察 城市规模分布,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 多。把这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用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图表示出来,形成 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3.位序一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OA.首位分布OB.位序一规模法则OC.城市金字塔OD.首位度】从【OA.城市之间OB.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OC.城市不同位序OD.城市规模和职能等 级】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考点3 :中心地理论 1.不同等级的中心地 衡量中心地等级的指标称【OA.职能单位OB.门槛人OC.中心度OD.K值】, 即中心地所起的中心地职能作用的大小。2.市场六边形 在无竞争的情况下,中心地的市场区为圆形,且各个同级中心地的市场区之间留有很多 “空白”。随着竞争导致区内中心地的增多,直至各中心地的补充区彼此相切,但是这种格局依 然留有“空白”,不是最佳,势必导致中心地继续增加,为消除“空白”,补充区必须重叠。因此, 只有将重叠部分一分为二,从而产生了多边形市场区。克里斯泰勒根据推算,认为这种多边形 应是正六边形,而且只有当市场区为【OA.圆形,因为周长确定后圆形面积最大OB.正四 边形,因为能覆盖全部C正六边形,因为消费者到中心地的距离最短OD.正三边形,因 为中心地是均匀分布的】,经济上最合理。 3.中心地组织 在中心地单一等级的情况下,上述六边形市场区的组织即可解决满区域供应和距离最短 的要求。但实际上中心地具有许多等级,由此产生了不同等级中心地的组织问题。克里斯泰勒认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按一定的数量关系和功能控制关系构成一个等级数 量体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特定的构型。按照不同的原则,次级中心地有不同的组织方法,克 里斯泰勒提出了三类最基本的等级体系。 (1)市场原则。市场原则要求以最少的中心地满足覆盖区域的要求。 (2)交通原则。交通原则要求以最少的交通线路联系尽可能多的高等级中心,即将联系 相邻高等级中心的线路同时也能够通过次级中心地而非再次级中心地。(3)行政原则。市场原则和交通原则下,每个次级中心地都位于高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边 界上,不利于行政管理,而行政原则要求便于行政管理。 克里斯泰勒认为,这三种原则对城市等级和体系的形成起了综合作用。 考点4:城市化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城市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除有形城市化和无形城市化、城市 化II和城市化II之外,还有以下不同的划分方法和相应类型。 1.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 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集中与扩散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从【OA.土地利用密度OB.城市地域的扩展方式C.集聚方式OD.城市景观】 可以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是传 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在地域空间上逐步扩大的过程。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 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 4.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从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协调的角度,城市化可以分化成【OA.外延城市化和飞地城市化OB.过度城市化和低度城市化OC.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OD.积极性城市化和消极性城市化】一般认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经济发展的水平,这就是城市化的表征性能。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这是分析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时提出的一种观点。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技资 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的 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的产生两个方面。 考点5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OA.城市所在区域的位置和城市与区域的关系OB.城市核心区 与边缘区的关系OC.城市各功能区的联系OD.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 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 1.城市结构模式 1920年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提出了经典三模式,即【OA.伯吉斯的扇形模式、霍伊特 的多中心模式和哈里斯和乌尔曼多核心模式OB.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三角形模 式和哈里斯和乌尔曼多核心模式OC.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和哈里斯和 乌尔曼多核心模式OD.伯吉斯的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和哈里斯和 乌尔曼单核心模 式】。 2.城市中心商务区 目前CBD界定最常用的指标为1954年美国学者墨菲和万斯提出的【口A.中心商务密 度指数口B.中心商务高度指数口C中心商务车流量指数口D.中心商务零售指数口 E.中心商务强度指数】。 墨菲和万斯认为【OA.建筑密度大OB.车流量大Oc.人流量大OD.地价峰值 区】(the Peak Land Value Intersection,简称PLVl)是CBD最明显的特点,他们在通过对美国 9个城市地价峰值区的用地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后,提出下面的界定指标。 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entral Business Height Index,简称CBHl)CBHI=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entral Business Intensity Index,简称CBll)CBII=(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面积)X 100% 并将CBHI>1,CBII>50%的地区定为CBD。 该指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各国情况不同,从而对中心商务活动的内容存在分 歧。如1962年戴蒙德调查发现,英国的批发业与顾客关系紧密,常布局在地价峰值区内,属于 中心商务用地,而美国城市中的批发业与铁路、高速公路的联系更加密切,在黑菲和万斯的分 类中,则不属于中心商务用地。其次,对于指标的界定值也存在争议。如1959年戴维斯在其对开普敦的研究申认为,墨菲和万斯定义的CBD范围太大,他提出了“V【OA.硬核OB.核 缘OC.软核OD.中心商务区】(Hard Core)”的概念,即CBHI【OA.>4 OB.>5 OC.>6 OD.>7】,CBII>80%的地区为“硬核”,也就是真正具有实力的CBD,其余地区则 称为“核缘”。 3.城市边缘区 (1)边缘区的概念。德国学者路易斯首次认识到城市边缘区现象,奎恩和汤姆斯在其提 出的大都市区三地带学说中明确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的术语。城市边缘区指城市边缘城市环境 向乡村环境转化的过渡地带,是城乡建设中最复杂、最富变化的地区。 (2)城市边缘区结构。城市边缘区的结构虽然也受到交通轴线和内部特殊地点的影响, 但最主要的特点为典型的同心圆结构,受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习题: 1.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按照某种预定的视角、方位、运动路径产生连续渲染图,可称 为(C)。 A.计算机模拟B.计算机仿真c.计算机动画D.计算机图形 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比较,其重要的差异在于CAD 不适合进行(C)。 A.工程绘图B.构造三维模型c.空间查询分析D.数据共享 3..在遥感图像上,水体的反射率在整个波段内都很低,在近红外部分更为突出。所以清水水 库、大蓄水池和游泳池等洁净水体在彩红 外航片上呈现的颜色是(D)。 A.蓝色B.绿色c.白色D.黑色 4..采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调查具有其他调查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但目前还存 在一个主要的不足是(D)。 A.不能进行公路选线定位B.不能计算交通密度 c.不能计算交通流量.D.不能获得时间维上可任意延伸的交通参数 5.GIS中表和表之间的查询为连接查询,这种查询操作的对象为(B)。 A.位置数据B.属性数据c.图像数据D.图形数据 6.矢量数据层与矢量数据层进行几何合并与交错计算称为(A)。 A.叠合分析B.对比分析c.网络分析D.邻近分析 7.以下选项中,属于微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ACD)。A.城市土地利用B.城市化问题C.城市交通D.城市就业 E.城市经济增长 8.经济学对城市规划的贡献包括(ABCD)。A.对城市增长和规模的预测 B.对具体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规划调控的对策建议 C.运用投资估算技术评估各类规划方案 D.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E.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9.城市公共财政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作用是(BE)。 A.优化资源配置B.进行城市的建设与维护 C.调控经济波动D.调节收入分配 E.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10.下面能够影响土地供给市场的因素是(ABDE)。 A.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B.土地使用者的决策行为 C.城市规划D.自然条件对城市土地供应的限制 E.土地所有者的决策行为 11.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是(ABCE)。 A.R&D,创新和原型的生产活动,集中在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场所,主要是大都市中心及一 些科技园区 B.高度技术性的制造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区 C.大规模的生产活动,长时间需要大量的半熟练劳力,扩散至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 D.经济中心城市以制造业为核心产业而崛起 E.与客户直接关联的生产以及售后服务等,需要接近主要的大都市地区,并扩散到工业 12.墨菲和万斯在对美国9个城市CBD的土地利用进行细致深入地调查后,提出的界定指标 是(BE)A.中心商务密度指数B.中心商务高度指数 C.中心商务车流量指数D.中心商务零售指数 E.中心商务强度指数 13.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A)。 A.中心度B.服务半径C.人口数D.服务等级 14.K=7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中,属于按(D)组织的城市体系。 A.市场原则B.交通原则c.综合原则D.行政原则 15.在新开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主要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是(B)。 A.按市场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B.按交通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 c.按行政或管理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D.按人口分布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 16从对社会阶层、城市化、隔离三个指标人手研究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方法是(C)。 A.景观分析法B.城市填图方法c.社会地区研究法D.因子动态分析方法 17.通过变数群的统计分析抽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主要因素的方法是(D)。 A.景观分析法B.城市填图方法c.社会地区研究法D.因子动态分析方法 18.核心边缘理论是一种关于(A)的理论。 A.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B.城市规模分布 c.城市产业结构调整D.城市职能研究 城市规划师复习题 考试类型 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总分100分,及格线基本在60分左右 该套模拟题中,涉及较多建设部最近几年出台的文件等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4 月1 日起施行)《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规[2002]218 号)《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 号)《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 年3 月1 日起施行)《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年11 月1 日起施行)《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 年2 月1 日起施行)《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 年3 月1 日起施行)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 号) 1.下列选项的表述中哪个是不确切的?() A.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B.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是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D.城市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答案:C 解析: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方式,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为了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要而出现的。因此,经济学家把城市化看作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据此分析可知,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才是城市人口高度集聚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的区域分布分析,60%的流动人口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1/4强流向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流动人口仅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5%,足以证明上述结论。 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城市房地产开发具有外部效应 B.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将弱化地缘性的社会交往 C.城市主导产业的多样化有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稳定 D.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答案:B 解析:由于老年群体生活方式具有特殊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交往更多地依赖地缘关系,因而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将强化地缘性的社会交往。 3.对城市化的提法,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城市化是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步发展的世界性现象 B.城市化必然引起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C.城市化是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 D.发展村办企业不一定能实现城市化 答案:A 解析:城市化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社会发展的世界性现象;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全球贸易和金融投资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也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而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可见,城市化并不是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步发展的。 4.下列哪项对城镇体系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 .社会经济联系不密切的城镇群不属于城镇体系的范畴 B .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等级和规模结构是会发生变化的C .城镇体系发育和完善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D .城镇体系的空间范围取决于行政区域范围的大小 答案:D 解析: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据此分析,A、B、C答案是正确的。虽然目前做城镇体系规划是按照行政区域(如省、市、县等),但并不是说该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城镇均构成一个完整的城镇体系,比如部分城镇可能与区域以外的城镇发生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因而,一个完整的城镇体系的空间范围取决于行政区域范围的大小是不正确的。 5.唐长安城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力的典型格局,其特征中不包括().A.中轴线对称 B.三套方城,宫城居中 C.规整的方格路网 D.居住区采用里坊制 6.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巴黎改建对城市结构进行了重组,这项重组是通过()来实现的。A.工人住宅的建设 B.道路系统的改造 C.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 D.市政建筑物的建设 答案:B 解析:该题的答案在教材中比较明确。豪斯曼对巴黎进行的改建以道路系统来划分整个城市的结构,并将塞纳河两岸地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同时,结合整治街景的需要,出现了标准的住房平面布局方式和标准的街道设施,从而为当代资本主义城市的建设确立了典范,也为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方面的基础。 7.《马丘比丘宪章》将下列哪项视为城市规划基本任务的出发点? A.区域是城市存在的基础 B.城市活动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C.人的需要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D.城市规划应当包括城市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C 解析:《马丘比丘宪章》正是看到了《雅典宪章》功能主义对城市以及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割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8.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效应的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城市之间跨地区甚至跨国的横向联系更加密切 B .城市与城市之间形成垂直性的地域分工体系 C .全球化主要是对世界经济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产生影响,对中小城市的影响很弱 D .全球化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全球化对中小城市影响很弱的说法是不妥的,有很多中小城市(如江苏昆山、东莞虎门)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 9.城市规划以区域规划为依据的主要理由是()A .区域规划的空间范围比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大 B .区域规划的内容比城市规划的内容更广 C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资源与环境条件 D .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离不开生产力的布局和地域分工 答案:C 解析:应该说这四个答案都是正确的,但城市发展离不开区域或者说城市规划离不开区域规划的主要理由,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区域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将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空间结构等众多方面。打个比方,离开了区域,城市则犹如“无水之鱼”。 10.对于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哪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对土地资源的安排与使用都是这两个规划的重要内容 B.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相同年限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C.城市规划主要涉及城市范围土地的合理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涉及城市范围以外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D.两个规划都应以规划期内市域及中心城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为依据 答案:C 解析:根据两个法律的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对土地资源及其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和控制,而“城市总体规划”侧重于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答案C强调了城市范围内外的差别,表达不正确。 1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核心是()A.具体落实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 B.确定预期的环境目标,具体制定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措施 C.保护城市规划区内的自然环境免受城市建设的破坏 D.结合城市设计,布置廊道、节点等生态基础设施 答案:B 解析: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未来行动进行规范化的系统筹划,是为有效地实现预期环境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手段,即在所确定的环境目标和策略指导下,具体制定的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措施。答案A、C、D是实现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一些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 12.根据国家标准,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的总和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应控制在()。A.50-65% B.55—70% C.60-75% D.65—80% 答案:C 解析: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第4.3.5条,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其中居住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32%、工业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5~25%、道路广场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8~15%、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8~15%。 13.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与潜水相比,承压水不易受地面污染,水质更稳定 B .在同等地震烈度区内,地基越软,造成的震害越严重 C .为了节约城市建设投资,城市中不同的地区不一定采用统一的防洪设防标准 D .膨胀土和湿陷性黄土受雨水浸泡后,土壤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上部建筑的下沉 14.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A.公共服务设施 B.人口密度 C.土地区位 D.用地结构 答案:C 解析: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近期内建设和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其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用地布局结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及社会、经济构成方面,其中第三个方面包含了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因此,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不包括土地区位。土地区位的评价应含在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中。 15.下列表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受日照辐射影响,空气从山坡吹向谷底,形成谷风 B .受地势影响,在山谷地带比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逆温层 C .在山地背风面,受涡流影响,大气污染要比迎风坡严重 D .盆地城市静风频率要远高于平原城市 答案:A 解析:如图是谷风的形成示意图。 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叫谷风;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这种风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焚风 京报网 www.xiexiebang.com 2007-03-28 新华社讯台北消息:台湾台东地区昨天出现罕见的“三月焚风”现象,当地最高温度短时间内蹿升至37.4摄氏度,打破了台东百年来同时期的气温纪录。 根据岛内气象部门的资料,台东27日上午9时48分开始刮起“焚风”,直到13时43分才退去。突如其来的高温使原先穿着长袖衣服的当地民众赶紧换穿短袖衣物,原本尚未开放冷气的办公室也纷纷打开空调制冷,农民忙着浇水帮农作物降温。 “焚风”是指暖高压气流受到山脉阻隔,迅速挤压,产生瞬间高温、干燥的天气现象。台东气象站主任林寿赐表示,“三月焚风”相当罕见,主要是受到锋面前缘的西南气流影响。台东从1901年至今,3月份气温大部分都在20至25摄氏度左右,这次飙高至37.4摄氏度打破了百年纪录,此前的3月份高温纪录是1996年的37.2摄氏度。 飑(biao)线 所谓“飑”,是指突然发生的风向突变、风力突增的大风现象。“飑线”是指风向和风力发生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 沿飑线可以出现雷暴,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剧烈的天气现象;飑线是强对流系统中破坏性最强和最大的系统之一。 飑线多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冷锋前的暖区中;此外,台风前缘也常有飑线出现。 16.就某一具体地块而言,它的区位就是指()。 A.它在城市内的地位 B.它在道路交通网中的具体节点位置 C.以经纬度表示的地理位置 D.它的空间位置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土地区位应该包含派生因素层的“繁华度”和“交通通达度”,而这两个派生因素层又包含了众多的因子层,即商业服务中心等级、道路功能与宽度、公交便捷度等,可见答案D的表述更为准确。 17.在进行城市工业布局的时候,下列哪项并不是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A .用地要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 B .职工住宅要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服务 C .相关企业要有较好的联系,便于开展相关协作 D .要选择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地区 答案:B 解析:城市工业布局更多的是考虑A、C、D的内容,虽然B也很重要,但不是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18.根据所给的风玫瑰图,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城市机场的跑道方向应为西北一东南向 B .居住用地布置在西南向,工业用地布置在东北向 答案:C 解析:根据所给的风玫瑰图可以判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根据风向知识,机场布局应与风向基本一致,即其跑道方向应为东北-西南向;工业用地应该布局在城市的下风向,即布局在西南方向;楔形绿地从东北方向引入,便于将新鲜的空气传输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19.城市体育中心的布局要充分考虑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相互关系,一般而言,必须与下列哪个等级的道路相联接?()A .城市快速路 B .城市主干路 C .城市次干路 D .地区的步行路 答案:B 解析:该题如是多选题,那么正确答案就是A和B。作为单选题,其答案只能是B。由于体育中心需要快速的人流集散,需要便捷的交通网络支撑;而人流的集散更多的是在城市的生活性主干路上活动,故其答案应该是B。 20.我国居住用地分类中,下列哪项不是构成二类居住用地的条件?() A.市政公用设施齐全 B.布局完整,环境较好 C.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 D.有较好的绿地生态环境 21.下列哪项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危险品仓库的布置应与使用单位的位置方向一致 B.蔬菜交易市场应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干道入口 C.油库的布置应远离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 D.供应仓库应尽量布置在城市郊区的独立地段 22.下列有关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近期建设规划应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 B .近期建设规划只需要安排城市近期建设项目 C .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分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 D.近期建设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答案:B 解析:近期建设规划除了需要安排城市近期建设项目以外,还要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等。 23.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工业区布局应考虑企业间的生产协作 B .危险品加工企业不宜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 C .加工业企业应尽量在市区内集中安排 D .城市水厂不宜安排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24.下列哪种规划可以作为城市当前开发建设及管理的直接依据?()A .详细规划 B .分区规划 C .总体规划 D .城镇体系规划 25.下列哪项对城镇体系规划的认识是不正确的?()A.城镇体系规划的范围应与中心城市行政管辖范围一致 B.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导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规划 C.城镇体系规划对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D.上一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26.下列哪项属于城镇体系规划强制性的内容?()A.城镇空间发展轴线 B.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 C.城镇的职能分工 D.城镇等级和规模结构 27.下列哪项涉及城镇体系规划物质要素的规划内容?() A .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B .确定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C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 D .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28.规划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时,通常将城镇划分为不同的职能类型,以下哪种具体划分是不妥的?() A .工业型的城镇 B .商贸型的城镇 C .旅游型的城镇 D .生态型的城镇 29.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预测规划期城市人口规模的主要依据是()。 A .可以准确预测规划远期的人口数量 B .在某一时间段内城市人口的数量与时间,是一组相关的线性函数关系 C .城市人口遵循直线增长的规律 D .已掌握了充足的城市人口历年变动的资料 30.某适度发展的城市在未来发展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平均综合增长率法(自然增长+机械增长)预测规划期的人口规模,下列哪项数据是适宜的?()。A.自然增长率1%、机械增长率7%左右 B.自然增长率0.5%、机械增长率0.5%左右 C.自然增长率3%、机械增长率0.5%左右 D.自然增长率0.5%、机械增长率3%左右 31.与大城市相比,我国小城市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流动人口数量多 C.农业人口比重大 D.城区人口密度高 32.下列哪项是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A.确定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论证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B.确定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论证城镇体系结构 C.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 D.论证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原则问题 33.下列哪项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近期建设规划,一般是城市建设五年期实施性规划 B.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宏观目标下的分期实施具体要求 C.近期建设规划是在空间地域上落实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D.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中各专业规划近期建设的汇总 34.下列哪项是编制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 A .确定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界线,规定其适建或不适建要求 B .对城市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城市基础设施配置作进— 步安排 C .规定建设用地规划管理要求 D .直接对建设做出具体安排和规划设计 35.下列哪项关于分区规划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 .大城市、中等城市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 B .城市分区规划的编制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C .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分区范围进行规划 D .根据近期建设与开发要求编制分区规划 36.下列哪项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A.土地利用现状 B.产业结构现状 C.人口分布现状 D.土地经济分析资料 37.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表述,下列哪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 B.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结合当前需要进行建设的项目和地区进行编制 C.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D.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房地产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8.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中要求有容积率奖励与补偿的规定,指出下列哪项符合容积率奖励的规定?() A.规划地块增加了公共开放空间 B.规划地块增加了对土地的投入 C.规划地块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 D.规划地块被相邻地段高大建筑物遮挡 39.下列哪部分内容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规定的内容?() A.总则:规划的目的、依据、原则等 B.建设条件分析 C.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的规定 D.奖励和惩罚 40.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需要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以下哪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 A .燃气设施(煤气调压站) B .电信设施(电话局、邮政局) C .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 D .小区服务设施(居委会、派出所、商店) 41.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下列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自然环境调查的主要方法是地形图判读 B.经济环境调查的核心是了解城市建设资金状况 C.生态环境调查要重点摸清环境容量 D.历史环境调查主要是了解历史文物的分布情况 答案:D 解析: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地形图判读;同样,城市建设资金状况也是经济环境调查内容的其中一项;生态环境调查的重点是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排放情况,而环境容量是根据现状与规划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而了解历史文物的分布情况是历史环境调查的主要目的。 42.确定旧城改造回迁率的首选方法是()。A.类比法 B.问卷调查 C.房屋普查 D.德尔斐法 43.在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时,下列哪项不需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A.城市环境质量 B.城市性质 C.城市的历史沿革 D.城市产业结构 44.下列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应该立足于争取跨流域调水,同时做好本地的开源节流工作 B.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C.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城市,多年平均开采数量不应该超过多年平均补给量 D.在夏季出现供水紧张局面时,应首先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 45.小区规划中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是() A.生活居住用地 B.小区用地 C.居住区用地 D.新村用地 46.下列哪项是中高层住宅的层数?()A.7-9层 B.10-11层 C.11~12层 D.12-16层 47.居住区用地内,计算道路用地面积,下列哪项是不符合规定的?()A.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B.组团道路按路面宽度计算 C.宅间小路按实际用地面积计算 D.居民小汽车及单位通勤车停车面积,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 答案:C 解析:《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中对居住区用地内道路用地面积的计算做出下列规定:(1)按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同级道路及其以下各级道路计算用地面积,外围道路不计入;(2)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3)小区路、组团路,按路面宽度计算。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人行便道计入道路用地面积;(4)居民汽车停放场地,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5)宅间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48.指出下列哪项是关于城市交通系统基本概念的正确选项() A .城市交通系统支撑着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B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 C .对外交通设施布局是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内容,不需在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中考虑 D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应该考虑城市交通组织管理问题 答案:A 解析:首先排除C和D。由于城市交通系统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管理与控制)三个系统组成,故答案B也是不准确的。而城市的用地布局、规模,甚至城市的生活方式都需要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的支撑,可见A是正确的答案。 49.城市中心地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可以按下列哪项指标规划?()A .市域机动车辆数的15--20% B .市区机动车辆数的15--20 % C .规划城区机动车辆数的15-20 % D .社会拥有客运车辆数的15-20 % 50.指出下列哪项是—般中、小城市干道网密度的建议值()A .1.5—2.5 公里/平方公里 B .2 -3 公里/平方公里 C .2.5—4 公里/平方公里 D .5 -6 公里/平方公里 51. 交通出行调查的目的是()A .了解现状城市交通的分布 B .分析现状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C .得到现状城市交通的流动特性 D .计算交通模型的参数 52.下列哪项可以作为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政策采纳的要点?() A .不鼓励发展私人小汽车 B .优先发展自行车交通 C .在现代化程度高的发达城市或发达地段要充分考虑私人汽车的发展趋势 D .在城市市区内要建立货物联运中心 53.大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标准—般为()A .500-700 人/ 辆标准车 B .800-1000 人/ 辆标准车 C .1000-1200 人/ 辆标准车 D .1200-1500 人/ 辆标准车 54.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城市的高压送电线路不宜穿过城市的中心区和人口密集地区 B.高压架空线路的电压越高,高压走廊的宽度越宽 C.高压线路转弯次数越少越好 D.市区高低压配电线路不能同杆架设 55.城市热电厂的选址不需要考虑下列哪项条件?() A .位于城市河流下游 B .接近热负荷中心,减少输热管网投资 C .交通便捷,便于燃料储运和灰渣排除 D .地基稳固,避免占用耕地 56.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中不包括的内容是()。 A .向所有居民提供住房 B .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C .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经济发展导致的污染效应 D .提供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57.从尽可能地减少城市垃圾容积的角度考虑,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的选择顺序是 ()。A.堆肥、焚烧、热解、填埋 B.焚烧、热解、堆肥、填埋 C.热解、焚烧、堆肥、填埋 D.焚烧、堆肥、热解、填埋 答案:B 焚烧、热解、堆肥、填埋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前采用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焚烧法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该方法占地少,处理量大,在保护环境、提供能源等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焚烧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的容积——在四个答案中首先排除A和C。 在B、D中就要判断热解、堆肥两个方法对垃圾容积的影响程度。热解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500-1000C)加热,使之分解为气、液、固三类产物;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固体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无害化,并转化为能源、食品、饲料和肥料,是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有效的技术方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堆肥化、沼气化、废纤维素糖化、废纤维饲料化、生物浸出等。 从理论上判断,热解与堆肥两个方法相比,热解对垃圾容积的影响程度可能更大一些。 58.城市居住用地,适宜规划的最大坡度不得大于() A.5% B.8% C.10% D.25% 5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包括下列哪几个层次?() ① 总体规划; ② 分区规划; ③ 控制性详细规划; ④ 修建性详细规划; ⑤ 城市设计; ⑥ 总平面设计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③④⑤⑥ D . ①③④⑥ 60.城市防灾工程系统一般不包括()。A.防洪工程 B.抗震工程 C.人防工程 D.防疫工程 61.从抗震防灾角度,下列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A.疏散通道的选择应该保证两侧没有建筑物 B.疏散通道应该保证至少一侧为开敞的空间 C.疏散通道的宽度应该保证两侧建筑物倒塌后仍不至于阻断通行 D.疏散通道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应该不超过通道的宽度 6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中,下列哪项做法是正确的?() A .规划各种工程管线可采用自定的坐标系统和标高系统 B .管线综合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进行 C .各种工程管线考虑在道路用地范围内对称布局。 D .各种工程管线在同一空间内应尽可能分散布局。 答案:B 解析: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原则包含:采用统一的坐标、标高系统;与总平面(不影响远期使用)、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规划;干管应布置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等。 答案A自定坐标系统和标高系统,显然不对;各种工程管线的“对称布局”、“分散布局”也是没有依据的。 63.根据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下列哪项是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包括的指导性内容? ()A.城市防灾设施建设安排 B.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C.城市住宅建设的规模和实施时序 D.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 答案:B 解析: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规定,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指导性内容包括: (一)根据城市建设近期重点,提出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二)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 (三)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四)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4.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首先应()。A.向全社会公布并征询意见 B.征求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C.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D.组织专家论证并报同级人大批准 答案:C 解析: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规定了近期建设规划的审批程序。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报城市人民政府; 城市人民政府批准近期建设规划前,必须征求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意见; 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其中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报建设部备案;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一定的传媒和固定的展示方式,将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向社会公布。 65.下列哪组是我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层次?()A.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 B.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重建历史文化遗产;维修历史文化遗产 C.保护文物古迹;保护传统历史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D.调查历史文化遗产;报批历史文化遗产;公布历史文化遗产 66.下列哪种颜色线是指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界线?()A.红线 B.绿线 C.蓝线 D.紫线 答案:D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红线则指道路范围。 6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下列哪项说法符合规划编制的要求?() A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文物古迹或风景名胜区保护的规划 B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制定保护框架、确定建筑控制高度的规划 C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带有全局性、专业性较强的规划 D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的规划 答案:C 解析: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原则包括:保护城市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实事求是制定保护原则和工作重点;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要注意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扬与继承;突出保护重点,不提倡文物古迹重建等。答案A、B、D均有所片面,不能涵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所有内容,只有C是较为准确的。 68.根据有关规范和标准,下列表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 .城市边缘的菜园、果园等生产性的园地属于其它用地 B .生产苗木、花卉的圃地属于城市绿地的范畴 C .宽度小于8 米的独立绿地不计入城市绿地 D .生长乔木或灌木的防护林带不计入城市绿地 69.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绿地系统规划必须确定绿地的位置、范围、性质和主要功能,其中一般不包括()。 A.生产绿地 B.公园绿地 C.防护绿地 D.专用绿地 70.城市污水排放系统规划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A.划分排水区域 B.确定排水制度 C.污水处理厂布局 D.排放口选址 71.根据经济基础理论,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基础产业?() A.钢铁企业 B.自来水厂 C.建筑装修公司 D.软件开发公司 E.大型水泥厂 72.下列有关《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的描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雅典宪章》认为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根本依据 B.《马丘比丘宪章》认为《雅典宪章》提出的基本原则仍然是有效的 C.《马丘比丘宪章》认为要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D.《雅典宪章》认为城市规划布局中要考虑经济效率 E.《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规划布局中应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73.在预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时,下列哪些属于评价城市社会发展的指标? (A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 B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C .平均每万人口中小学生在校人数 D .旅游人数与收入 E .老龄人口的比重 74.下列对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表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B .中心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 C .大城市所辖范围必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D .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城市较密集的地区 E .城市与区域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75.在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及其理论是(A .柯布西埃的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 B .戈涅的工业城市设想 C .索利亚· 玛塔的指状式规划 D .西谛的线性城市 E .格迪斯的城市—— 区域思想 76.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盛行风向 B.下垫面 C.地质构造 D.工厂数量 E.建筑密度 77.根据《城市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长途客运站属于公共设施用地 B.交通指挥中心属于公共设施用地)))。 C.城市快速路属于道路用地 D.规划区内的村镇与城市之间的公路用地属于水域或其他用地 E.居住小区内的道路属于居住用地 78.下列表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A.组团式城市是小城市最佳的空间布局 B.组团式城市应当在每个组团内安排适宜的居住和就业岗位,就近组织生产和生活 C.组团式城市与集中式城市相比,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 D.组团式城市的每个组团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E.组团式城市的每个组团应在各方向上都有一条以上的道路与其他组团相联系 79.下列哪些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A.基本农田保护区 B.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 C.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D.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E.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和开发强度 80.下列哪些项的描述是正确的?()A.城市步行商业街不宜在城市干道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B.居住区是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C.城市道路红线是指城市中各类道路的规划控制线 D.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E.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81.下列哪些选项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关于人口规模专题研究的工作?()A.调查市区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职业构成B.根据城镇化战略,论证实现市区人口增长的途径 C.采用区域分配法,研究市域人口在各城镇之间的分布变化 D.基于市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预测市区人口的自然增长 E.根据市发改委提供的国有企业发展计划,确定基本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并据此预测市区人口规模 答案:A、B、C、D 解析:前四个答案均是在人口规模专题研究中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答案E实际上探讨了劳动平衡法是否还适用的问题。 劳动平衡法依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将城镇人口划分为基本、非基本人口两个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进行项目分配,在此背景下,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划分是相对确定的。因此,采用劳动平衡法就能较好地预测城镇人口规模。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城市经济与产业的发展是市场竞争(招商引资)的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仅仅依靠国有企业发展计划中基本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是难以预测全市人口的发展规模的。 82.根据各地城市规划实践经验,下列哪些选项是当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应强化的内容?() A .统筹安排城乡建设,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 B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C .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D .完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防止重复建设 E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明确空间管制范围 83.下列哪些图纸属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求提供的成果?()A .县域综合现状图 B .县域人口与城镇布局规划图 C .近期建设和发展规划图 D .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规划图 E .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图 84.在预测建制镇的用地规模时,下列哪些项的人均用地指标符合建制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单位:平方米/人)A .>40 一 ≤60 B .>60 一 ≤80 C .>100-≤120 D .>120 一 ≤150 E .>150-≤180 85.根据建设部颁布的《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以下哪些属于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A.近期建设重点 B.近期发展规模 C.近期发展区域 D.城市主干道走向 E.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布局 答案:A、B、C 解析: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规定,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二)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三)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D和E不属于强制性内容。 86.在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影响地块容积率的主要因素有()。A.现状人口密度 B.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 C.规划范围的基准地价 D.地面建筑的质量 E.城市景观的要求 87.容积率与地块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建筑总面积、建筑基底面积等指标有密切关系,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些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容积率是地块建筑密度与建筑层数的乘积 B.当地块面积不变时,容积率与地块总建筑面积成反比 C.当地块建筑总面积不变时,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成反比 D.在一定的容积率规定下,建筑层数与建筑密度成反比 E.当地块面积与建筑层数不变时,容积率与建筑基底面积成正比 答案:A、D、E 解析:容积率是地块建筑总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值,建筑密度是地块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地块用地的比率,建筑层数是总建筑面积与基底总面积的比值,三个概念经过换算,可得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可见A是正确的;B、C应该是成正比;根据上述概念,可知D、E是正确的。 88.居住区用地范围内绿地率的计算,不应包括()A.公共绿地 B.道路绿地 C.屋顶绿地 D.单位所属绿地 E.晒台绿地 8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将居住区规模划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规模,其主要依据是下列哪些因素?()A.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要求 B.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要求 C.可与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相协调 D.考虑到水域、地形、地物等自然条件 E.适应居民出行要求 答案:A、B、C 解析:主要依据包括: (一)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即对基层服务设施的要求(组团级),如组团绿地、便民店、停(存)车场库等;对一套基本生活设施的要求(小区级),如小学、社区服务等;对一整套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设施的要求(居住区级)如百货商场、门诊所、文化活动中心等; (二)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要求,即配套公建的设置,对自身规模和服务人口数均有一定的要求。本规范的分级规模基本与公建设置要求一致,如一所小学服务人口为一万人以上,正好与小区级人口规模对应等; (三)能与现行的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相协调。即组团级居住人口规模与居(里)委会的管辖规模1000~3000人一致,居住区级居住人口规模与街道办事处一般的管辖规模30000~50000人一致,既便于居民生活组织管理,又利于管理设施的配套设置。 90.下列关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叙述哪些是不正确的或不完善的?()A.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化 B.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 C.由于面对市场,应对整个城区都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要在用地范围内,把所要建设的建筑,道路、绿地及有关设施,都做出具体布置、安排 E.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制定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基础 答案:B、C、E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满足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而“上一层次规划”即指控制性详细规划,故B是不准确的;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主要是针对当前或近期要进行建设的地区,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故不需要对整个城区都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制定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基础,故E也是不正确的。91.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A .建筑空间组织,环境景观规划,总平面图布置 B .各地块使用性质划分和适建要求 C .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D .计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E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规定 答案:B、C、E 解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包括: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空间布局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 B、C、E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92.下列哪些选项是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A.建立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 B.确定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 C.提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D.提出恰当的城市交通政策 E.通过交通投资提高交通可达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答案:B、D、E 解析: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包括: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率;确定城市合理的交通结构,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联合运输潜力,使最有效率的交通方式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成相对完善的交通设施;通过交通投资提高交通可达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满足各种交通方式合理的运行速度的前提下,把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拥挤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的财政补贴和科学的、多元化交通经营,并尽可能使价格水平接近经营成本。A、C属于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 93.指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城市交通政策是用以指导、约束和协调城市交通观念和行为的准绳 B .城市交通政策是关于交通技术和交通经济的政策 C .城市交通政策是制定交通法规的基本依据 D .城市交通政策是关于城市交通管理的政策 E .城市交通政策应随城市交通状况变化而适时修订 94.在选择排水体制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虽然合流制的总造价低于分流制,但是— 般而言排水体制的发展方向是分流制 B .干旱地区的旅游小城镇宜采用合流制排水体制 C .合流制管渠中的水量比较稳定,有利于泵站的稳定运行 D .分流制管渠中的水质变化不大,有利于污水处理 E .分流制将污水全部集中至污水处理厂,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 答案:A、D 解析:答案A正确,是因为分流制能够有效地解决污染问题;答案B不对,“干旱地区”如采取分流制,还可以通过集水的办法解决部分用水问题;答案C中“合流制管渠中的水量比较稳定”不一定,因雨量大小并非人为可以掌控;答案D分流制管渠中要么是污水、要么是雨水,其水质变化不大,有利于污水处理;答案E分流制难以有效地解决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 95.城市总体规划中进行燃气工程规划时,须完成哪些工作?()A.预测城市燃气负荷 B.选择城市气源种类 C.燃气厂选址与总平面布局 D.确定燃气配送管网的压力等级 E.计算燃气管网管径 96.管线共同沟的敷设应该符合哪些规定? A.热力管道不能与通信电缆共沟敷设 B.电力电缆不应与通信电缆共沟敷设 C.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电缆共沟敷设 D.煤气管道不能与消防水管共沟敷设 E.排水管道应该在热力管道上部敷设 97.下列哪些工程管道布置在车行道下面? A.给水输水管线 B.燃气输气管线 C.雨污水排水 D.电力电缆 E.给水配水 98.在各类城市中,下列那些消防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A.消防指挥调度中心 B.消防站 C.消火栓 D.消防水池 E.消防望塔 99.关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定,下列那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能够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和街道 B.能够反映城市历史典型特色 C.街区视野所及的历史风貌基本一致 D.如果历史街区已破旧,不能带来旅游、商业价值,就不能视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E.具有外国建筑风格或中西合璧混合地区,能视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答案:C、D、E 解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有:风貌完整性——有一定规模,较为完整,在地区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真实性——有一定比例的真实(有形)遗存及无形文化资产(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生活延续性——仍然是具有活力的社区。答案C“历史风貌基本一致”不一定,只要能够反映某历史时期、某一民族、某个地方的鲜明特色,没有严重的视觉环境干扰即可; 答案D中,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设立,着重看其历史、文化价值,而不仅仅是“旅游、商业价值”; 答案E中,“具有外国建筑风格或中西合璧混合地区”还要根据以上基本特征中的风貌完整性、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来予以综合判断。 100.在进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时,常常需要规划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比如() A.城市背景 B.城市对景 C.重点视廊 D.城市门户 E.户外广告 后记 本套模拟题很难,本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答案与解析做完后,不禁长嘘一声,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述100道题相当的不容易,稍稍能给我们以安慰的是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的及格线基本在60分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套题没有标准答案,本人给出的答案和解析仅供各位考生参考,如有不对之处请不吝赐教。 一、相关信息 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实务》。 2.2008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时间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考试题型分布如下: ①单项选择题:共70题。②多项选择题:共30题。 注意: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 本门讲课中,考 P13 代表教材13页,二、答题注意事项 (一)考前准备。首先是精神准备,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考试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次是物质准备,应该准备两只以上的2B铅笔和准许带入考场的计算器、橡皮等。铅笔要事先削好,铅笔头呈扁片状,以便于涂抹答题卡,计算器用于客观题中的计算题。 (二)答题原则。单项选择中,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指的是最正确最全面的选项,例如,若A、B两项都是正确的,但是B项的内容覆盖了A项的内容,则B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最正确答案。 (三)掌握速度。每科的考试时间是2.5个小时,应根据题量,事先有大体的答卷速度安排。如果遇到一时答不上来的题,可以暂时跳过,先答其他题目,等卷子基本上答完再回过头来重新考虑。切勿在个别题目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影响整个考试。 (四)减免差错。一是每题都要注意审题,弄清题意;二是注意填涂答题卡时不要错行,最好每隔五道题就核对一次题号;三是要注意在考卷发下来时首先填写姓名、考号等项,并且在交卷时再核对一次;四是在答题完毕后浏览全卷,检查是否有漏题未答。 (五)答题技巧。考试中合理运用排除法,首先去掉与题目无关或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分析作答。考题选项中有时存在两个矛盾选项,尤其在多选中,矛盾选项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另外合理的猜测也是答题的技巧,因为答总比不答强,所以每个考题都应该作答,一定不要漏答或不答。还要会用单选的唯一性。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三个与另一个属性不一样,那这一个就很可能是答案。 三、复习注意事项 1.复习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书,理清全书知识框架和脉络; 第二步,抽取知识点重点记忆; 第三步,查漏补缺。 2.复习技巧。复习时要“避轻就重”,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要重点把握;对于方便出题的内容要重点突破;对于前后矛盾的内容,一般考题不会涉及。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本章结构 内容精讲 一、城市与乡村 大纲要求 1、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 2、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 (一)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掌握)(新) 1、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 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 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主要是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行政组织联系。 (二)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熟悉)(新) 1、城市的社会经济特点 工业和服务业(也可称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2、乡村的社会经济特点 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大纲要求 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2、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 3、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了解)P8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现代城市的发展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是: (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 (2)科技革命与创新。科技进步是推动城市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3)全球化与新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4)城市文化特质。城市文化特性的凸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熟悉)(新)P8 1、阶段:城市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2、差异: (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熟悉)(新)P9 1、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 (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空间环见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2、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自然条件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发展,他们主要体现在城市选址、城市空间特色、空间环境质量等方面。(2)社会文化因素。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3)经济与技术因素。(4)政策制度因素第四篇:城市规划师复习题
第五篇:注册城市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