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浅谈城市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飞跃发展, 古老的城市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迁, 城市建设投入巨资超常规的发展召唤了当代的城市规划师队伍。城市规划不仅要求规划师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必须要有职业道德素质的涵养。本文介绍了职业道德的定义,并就职业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其问题的基本途径等一些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师,职业道德,道德标准,道德建设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社会力量的分化,规划师的社会角色分异成为发展的必然。由于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城市规划体制存在“政府主导型”、“强势力量主导型”等特征,在行政和生计的压力下,这种角色的分异随之演变成角色的偏离,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城市规划事业要想健康地向前发展、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守则和法律规范共同约束城市规划的思想和行为。现就城市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作一探讨。
作为城市规划师,都应体现社会公平、公正,讲求工作效率;保证国家和整体利益,确保公众参与;尊重多元文化与不同意识形态的共存;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处理好与业主、公众之间的关系,恪守规划职业道德,等等。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城市规划事业的历史使命感更加重大,城市规划师要担当起政府、市场和公众三者之间的桥梁,更多时候面对的是政府服务(城市规划是政府行为,但又是不完全的政府行为,以政府型规划师为主、社会规划师为辅),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沟通能力、社会活动组织能力和更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同时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的含义
所谓职业道德,简单地说,就是本行业执业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撒,包括职业品德、执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所应达到的标准,它是社会职业道德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表现。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的基本职责是,在编制规划和实施规划的活动中,忠实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因此,与其他职业相比,城市规划师的责任尤为重大。城市规划师的过失,则是公众的公共利益受到损失。所以说,为了使城市规划师更好的履行职责,保证执业质量,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信誉,赢得公共的尊重和信任,倡导社会规划师的职业道德,是十分重要的。中国规划师职业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
(1)规划师在一般道德方面仍有很大欠缺。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社会传统上不具备一些现代道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转型导致一些本来有的或引进的道德好像丧失了理性基础,使人们对为什么要遵守一些道德感到了茫然。(2)对职业的荣誉感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是提高职业忠诚度的重要一环。从表面上看,规划师似乎都了解了规划的重要性,但事实上规划师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清晰、深入,这可从“规划规划,不如领导一句话”这一现象得到印证。
(3)规划理论和技术的科学性严重不足。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因为这从本质上动摇了捍卫职业技术原则的合理性,也就动摇了规划师职业道德的基础。比如,对于什么是“公共利益”,我们根本都无法说清楚,又如何谈得上去维护?又如我们连“什么是科学的规划”都不明白,又如何做到“规划要科学”?所以,尽管有其他因素,主要的恐怕还是规划本身的不严密导致了规划日益成为官员的附庸。尽管不少学者关注到规划的科学性问题,但是对这个根本问题的研究却极为薄弱。最糟糕的是,规划的复杂性似乎已使很多规划师放弃了使之严密化的努力。
归根到底,我们现在的规划师职业道德并未具备充分的理性。城市规划师职业道德标准的建立
当前, 规划师的职业道德确实遭受了极大的冲击, 但究其原因是社会整体环境和体制缺陷造成的全面性倒退, 而不应简单地归因于规划师的个体行为和个体素质。实现规划师职业道德的再树, 实际上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 它从根本上有赖于社会总体转型的时间长短和成功与否。著书立说、开思想会议, 这种乌托邦式的一厢情愿的做法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已经难以实现了。最切实有效的做法是建立一个规范规划师行为的职业道德守则。国外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约束规划师行为的专业行为守则或者职业道德守则,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例如在美国, 若想成为执证规划师, 除了通过考试外, 还要签字声明遵从/ 美国执证规划师学会(AICP)职业道德守则0。我们国家已开始实行注册规划师制度, 同时也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行业组织, 现在欠缺的就是相关的规划师职业道德守则的确立。
一旦有了规划师职业道德守则, 规划师就可以参考这些守则, 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所处的位置。职业道德守则为规范规划师的行为提供了指引, 也为一切不道德行为提供惩罚机制, 此外, 建立职业道德守则后还要有一个监督守则实行的机制以维护其正常的运作, 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而缺乏真正的约束力。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结合传统的道德观教育, 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将逐步树立起来, 中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也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的交叉学科,具有重要的公共政策属性。城市规划中涉及的决策问题在本质上往往是政治的,而非技术的,城市规划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向权力讲述真理,为决策者提供咨询,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弱势群体,作出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谋划。
因此,城市规划师的职业道德有别于其他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服务,是城市规划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最高标准。一名合格的城市规划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学识、强烈的事业心精神、过硬的综合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城市规划师职业道德的升华
(1)深刻认识中国城市规划师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城市规划不同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城市规划事业承担的历史使命要远远大于西方城市规划承担的历史使命,近年来的国情变化日益凸显了这一点。规划对于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已经高度城市化与工业化,主要通过规划解决城市空间的合理配置问题;而对于中国来说,城市规划已经逐渐成为政府引导和调控发展的核心机制,未来城市如何发展、发展成什么样,从城市到乡村、到区域或更大范围,土地利用、产业战略、空间统筹、社会发展、体制创新等方面,城市规划已然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中国城市规划师所面临的规划任务和难度,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历史使命,不仅将极大地提高城市规划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而且使得城市规划师以更大的热情、更认真地对待城市规划事业,进一步增强城市规划师的自豪感。诚然,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给予了城市规划师更多的责任,当一个城市规划师真正意识到规划的使命感,才会愿意并且乐意为“规划事业”付出心血和长期努力,“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2)树立正确的规划科学观和价值观
2002年1月,武汉市耗资近1.6亿元的高档住宅“外滩花园”被起爆,虽然炸掉比较可惜,但由于它的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审批程序违规,修建于长江防洪堤内,有碍长江行洪,违反了《城市防洪法》,损害了国家的防洪利益。近年来公布的重大贪污腐败案件中,有不少案件与土地、规划相关,逐渐由公路建设领域大案、窝案向规划建设工程领域方向转移;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突出、腐败案件频发,2010年监察部公布了全国8起典型案件。国内某规划院一位设计人员私自调整控规用地性质而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树立正确的规划科学观和价值观是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必须具备的。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规划科学观和价值观,才能为更好地创造社会价值和社会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城市规划师还应具有深厚的人本情怀
人本情怀的核心,就是认为人是最重要的,以人为本、人人平等并享有美好的愿望,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城市规划师是城市灵魂的工程师、城市环境的美容师,是描绘美好城市发展蓝图的总设计师,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思想、风格,关系着老百姓居住的环境和生活的质量。
因此,城市规划师应真正理解并能建立起深厚的人本情怀,尽量做到客观、实际、公平、公正,避免主观臆断与盲目性。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城市规划师应给予真诚的关注,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公众利益,对可能存在的矛盾、冲突进行真正的综合平衡,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服务。
此外,人本情怀也是社会主流道德的验证,当我们带着人本意识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并通过规划方案的编制去构想一种美好的愿景,城市规划怎能没有质量、不富有激情?
结语
城市规划事业要想健康地向前发展、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守则和法律规范共同约束城市规划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城市规划一级科学建设为背景,培养城市职业规划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当代城市建设过程必不可少的,规划师职业道德教育已具有联系性和终身化特征。作为一名合格的城市规划师,努力学习扎实的专业学识、强烈的事业心精神、过硬的综合协调能力,更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第二篇:城市规划师复习题
城市规划师复习题
考试类型
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总分100分,及格线基本在60分左右
该套模拟题中,涉及较多建设部最近几年出台的文件等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4 月1 日起施行)《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规[2002]218 号)《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 号)《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 年3 月1 日起施行)《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年11 月1 日起施行)《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 年2 月1 日起施行)《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 年3 月1 日起施行)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 号)
1.下列选项的表述中哪个是不确切的?()
A.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B.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是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D.城市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答案:C 解析: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方式,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为了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要而出现的。因此,经济学家把城市化看作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据此分析可知,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才是城市人口高度集聚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的区域分布分析,60%的流动人口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1/4强流向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流动人口仅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5%,足以证明上述结论。
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城市房地产开发具有外部效应
B.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将弱化地缘性的社会交往
C.城市主导产业的多样化有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稳定
D.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答案:B 解析:由于老年群体生活方式具有特殊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交往更多地依赖地缘关系,因而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将强化地缘性的社会交往。
3.对城市化的提法,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城市化是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步发展的世界性现象
B.城市化必然引起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C.城市化是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
D.发展村办企业不一定能实现城市化
答案:A 解析:城市化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社会发展的世界性现象;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全球贸易和金融投资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也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而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可见,城市化并不是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步发展的。
4.下列哪项对城镇体系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 .社会经济联系不密切的城镇群不属于城镇体系的范畴
B .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等级和规模结构是会发生变化的C .城镇体系发育和完善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D .城镇体系的空间范围取决于行政区域范围的大小
答案:D 解析: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据此分析,A、B、C答案是正确的。虽然目前做城镇体系规划是按照行政区域(如省、市、县等),但并不是说该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城镇均构成一个完整的城镇体系,比如部分城镇可能与区域以外的城镇发生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因而,一个完整的城镇体系的空间范围取决于行政区域范围的大小是不正确的。
5.唐长安城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力的典型格局,其特征中不包括().A.中轴线对称
B.三套方城,宫城居中 C.规整的方格路网 D.居住区采用里坊制
6.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巴黎改建对城市结构进行了重组,这项重组是通过()来实现的。A.工人住宅的建设 B.道路系统的改造 C.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 D.市政建筑物的建设
答案:B 解析:该题的答案在教材中比较明确。豪斯曼对巴黎进行的改建以道路系统来划分整个城市的结构,并将塞纳河两岸地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同时,结合整治街景的需要,出现了标准的住房平面布局方式和标准的街道设施,从而为当代资本主义城市的建设确立了典范,也为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方面的基础。
7.《马丘比丘宪章》将下列哪项视为城市规划基本任务的出发点? A.区域是城市存在的基础
B.城市活动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C.人的需要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D.城市规划应当包括城市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C 解析:《马丘比丘宪章》正是看到了《雅典宪章》功能主义对城市以及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割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8.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效应的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城市之间跨地区甚至跨国的横向联系更加密切
B .城市与城市之间形成垂直性的地域分工体系
C .全球化主要是对世界经济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产生影响,对中小城市的影响很弱
D .全球化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全球化对中小城市影响很弱的说法是不妥的,有很多中小城市(如江苏昆山、东莞虎门)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
9.城市规划以区域规划为依据的主要理由是()A .区域规划的空间范围比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大
B .区域规划的内容比城市规划的内容更广
C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资源与环境条件
D .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离不开生产力的布局和地域分工
答案:C 解析:应该说这四个答案都是正确的,但城市发展离不开区域或者说城市规划离不开区域规划的主要理由,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区域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将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空间结构等众多方面。打个比方,离开了区域,城市则犹如“无水之鱼”。
10.对于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哪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对土地资源的安排与使用都是这两个规划的重要内容
B.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相同年限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C.城市规划主要涉及城市范围土地的合理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涉及城市范围以外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D.两个规划都应以规划期内市域及中心城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为依据
答案:C 解析:根据两个法律的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对土地资源及其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和控制,而“城市总体规划”侧重于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答案C强调了城市范围内外的差别,表达不正确。
1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核心是()A.具体落实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
B.确定预期的环境目标,具体制定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措施 C.保护城市规划区内的自然环境免受城市建设的破坏 D.结合城市设计,布置廊道、节点等生态基础设施
答案:B 解析: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未来行动进行规范化的系统筹划,是为有效地实现预期环境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手段,即在所确定的环境目标和策略指导下,具体制定的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措施。答案A、C、D是实现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一些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
12.根据国家标准,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的总和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应控制在()。A.50-65% B.55—70% C.60-75% D.65—80%
答案:C
解析: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第4.3.5条,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其中居住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32%、工业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5~25%、道路广场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8~15%、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8~15%。
13.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与潜水相比,承压水不易受地面污染,水质更稳定
B .在同等地震烈度区内,地基越软,造成的震害越严重
C .为了节约城市建设投资,城市中不同的地区不一定采用统一的防洪设防标准
D .膨胀土和湿陷性黄土受雨水浸泡后,土壤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上部建筑的下沉
14.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A.公共服务设施 B.人口密度 C.土地区位 D.用地结构
答案:C 解析: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近期内建设和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其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用地布局结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及社会、经济构成方面,其中第三个方面包含了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因此,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不包括土地区位。土地区位的评价应含在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中。
15.下列表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受日照辐射影响,空气从山坡吹向谷底,形成谷风
B .受地势影响,在山谷地带比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逆温层
C .在山地背风面,受涡流影响,大气污染要比迎风坡严重
D .盆地城市静风频率要远高于平原城市
答案:A 解析:如图是谷风的形成示意图。
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叫谷风;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这种风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焚风
京报网 www.xiexiebang.com 2007-03-28
新华社讯台北消息:台湾台东地区昨天出现罕见的“三月焚风”现象,当地最高温度短时间内蹿升至37.4摄氏度,打破了台东百年来同时期的气温纪录。
根据岛内气象部门的资料,台东27日上午9时48分开始刮起“焚风”,直到13时43分才退去。突如其来的高温使原先穿着长袖衣服的当地民众赶紧换穿短袖衣物,原本尚未开放冷气的办公室也纷纷打开空调制冷,农民忙着浇水帮农作物降温。
“焚风”是指暖高压气流受到山脉阻隔,迅速挤压,产生瞬间高温、干燥的天气现象。台东气象站主任林寿赐表示,“三月焚风”相当罕见,主要是受到锋面前缘的西南气流影响。台东从1901年至今,3月份气温大部分都在20至25摄氏度左右,这次飙高至37.4摄氏度打破了百年纪录,此前的3月份高温纪录是1996年的37.2摄氏度。
飑(biao)线
所谓“飑”,是指突然发生的风向突变、风力突增的大风现象。“飑线”是指风向和风力发生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
沿飑线可以出现雷暴,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剧烈的天气现象;飑线是强对流系统中破坏性最强和最大的系统之一。
飑线多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冷锋前的暖区中;此外,台风前缘也常有飑线出现。
16.就某一具体地块而言,它的区位就是指()。
A.它在城市内的地位
B.它在道路交通网中的具体节点位置
C.以经纬度表示的地理位置
D.它的空间位置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土地区位应该包含派生因素层的“繁华度”和“交通通达度”,而这两个派生因素层又包含了众多的因子层,即商业服务中心等级、道路功能与宽度、公交便捷度等,可见答案D的表述更为准确。
17.在进行城市工业布局的时候,下列哪项并不是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A .用地要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
B .职工住宅要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服务
C .相关企业要有较好的联系,便于开展相关协作
D .要选择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地区
答案:B 解析:城市工业布局更多的是考虑A、C、D的内容,虽然B也很重要,但不是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18.根据所给的风玫瑰图,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城市机场的跑道方向应为西北一东南向
B .居住用地布置在西南向,工业用地布置在东北向
答案:C 解析:根据所给的风玫瑰图可以判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根据风向知识,机场布局应与风向基本一致,即其跑道方向应为东北-西南向;工业用地应该布局在城市的下风向,即布局在西南方向;楔形绿地从东北方向引入,便于将新鲜的空气传输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19.城市体育中心的布局要充分考虑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相互关系,一般而言,必须与下列哪个等级的道路相联接?()A .城市快速路 B .城市主干路
C .城市次干路
D .地区的步行路
答案:B 解析:该题如是多选题,那么正确答案就是A和B。作为单选题,其答案只能是B。由于体育中心需要快速的人流集散,需要便捷的交通网络支撑;而人流的集散更多的是在城市的生活性主干路上活动,故其答案应该是B。
20.我国居住用地分类中,下列哪项不是构成二类居住用地的条件?()
A.市政公用设施齐全
B.布局完整,环境较好
C.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
D.有较好的绿地生态环境
21.下列哪项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危险品仓库的布置应与使用单位的位置方向一致
B.蔬菜交易市场应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干道入口
C.油库的布置应远离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
D.供应仓库应尽量布置在城市郊区的独立地段
22.下列有关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近期建设规划应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
B .近期建设规划只需要安排城市近期建设项目
C .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分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
D.近期建设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答案:B 解析:近期建设规划除了需要安排城市近期建设项目以外,还要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等。
23.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工业区布局应考虑企业间的生产协作
B .危险品加工企业不宜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
C .加工业企业应尽量在市区内集中安排
D .城市水厂不宜安排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24.下列哪种规划可以作为城市当前开发建设及管理的直接依据?()A .详细规划
B .分区规划
C .总体规划
D .城镇体系规划
25.下列哪项对城镇体系规划的认识是不正确的?()A.城镇体系规划的范围应与中心城市行政管辖范围一致 B.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导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规划
C.城镇体系规划对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D.上一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26.下列哪项属于城镇体系规划强制性的内容?()A.城镇空间发展轴线 B.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 C.城镇的职能分工
D.城镇等级和规模结构
27.下列哪项涉及城镇体系规划物质要素的规划内容?()
A .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B .确定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C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
D .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28.规划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时,通常将城镇划分为不同的职能类型,以下哪种具体划分是不妥的?()
A .工业型的城镇
B .商贸型的城镇
C .旅游型的城镇
D .生态型的城镇
29.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预测规划期城市人口规模的主要依据是()。
A .可以准确预测规划远期的人口数量
B .在某一时间段内城市人口的数量与时间,是一组相关的线性函数关系
C .城市人口遵循直线增长的规律
D .已掌握了充足的城市人口历年变动的资料
30.某适度发展的城市在未来发展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平均综合增长率法(自然增长+机械增长)预测规划期的人口规模,下列哪项数据是适宜的?()。A.自然增长率1%、机械增长率7%左右 B.自然增长率0.5%、机械增长率0.5%左右 C.自然增长率3%、机械增长率0.5%左右 D.自然增长率0.5%、机械增长率3%左右
31.与大城市相比,我国小城市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流动人口数量多 C.农业人口比重大
D.城区人口密度高
32.下列哪项是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A.确定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论证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B.确定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论证城镇体系结构
C.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
D.论证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原则问题
33.下列哪项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近期建设规划,一般是城市建设五年期实施性规划
B.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宏观目标下的分期实施具体要求
C.近期建设规划是在空间地域上落实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D.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中各专业规划近期建设的汇总
34.下列哪项是编制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
A .确定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界线,规定其适建或不适建要求
B .对城市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城市基础设施配置作进— 步安排
C .规定建设用地规划管理要求
D .直接对建设做出具体安排和规划设计
35.下列哪项关于分区规划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 .大城市、中等城市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
B .城市分区规划的编制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C .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分区范围进行规划
D .根据近期建设与开发要求编制分区规划
36.下列哪项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A.土地利用现状
B.产业结构现状 C.人口分布现状
D.土地经济分析资料
37.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表述,下列哪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 B.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结合当前需要进行建设的项目和地区进行编制 C.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D.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房地产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8.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中要求有容积率奖励与补偿的规定,指出下列哪项符合容积率奖励的规定?()
A.规划地块增加了公共开放空间
B.规划地块增加了对土地的投入
C.规划地块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
D.规划地块被相邻地段高大建筑物遮挡
39.下列哪部分内容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规定的内容?()
A.总则:规划的目的、依据、原则等
B.建设条件分析
C.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的规定
D.奖励和惩罚
40.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需要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以下哪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
A .燃气设施(煤气调压站)
B .电信设施(电话局、邮政局)
C .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
D .小区服务设施(居委会、派出所、商店)
41.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下列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自然环境调查的主要方法是地形图判读
B.经济环境调查的核心是了解城市建设资金状况
C.生态环境调查要重点摸清环境容量
D.历史环境调查主要是了解历史文物的分布情况
答案:D 解析: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地形图判读;同样,城市建设资金状况也是经济环境调查内容的其中一项;生态环境调查的重点是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排放情况,而环境容量是根据现状与规划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而了解历史文物的分布情况是历史环境调查的主要目的。
42.确定旧城改造回迁率的首选方法是()。A.类比法
B.问卷调查 C.房屋普查
D.德尔斐法
43.在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时,下列哪项不需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A.城市环境质量
B.城市性质
C.城市的历史沿革
D.城市产业结构
44.下列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应该立足于争取跨流域调水,同时做好本地的开源节流工作
B.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C.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城市,多年平均开采数量不应该超过多年平均补给量
D.在夏季出现供水紧张局面时,应首先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
45.小区规划中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是()
A.生活居住用地
B.小区用地
C.居住区用地
D.新村用地
46.下列哪项是中高层住宅的层数?()A.7-9层
B.10-11层
C.11~12层
D.12-16层
47.居住区用地内,计算道路用地面积,下列哪项是不符合规定的?()A.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B.组团道路按路面宽度计算 C.宅间小路按实际用地面积计算
D.居民小汽车及单位通勤车停车面积,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
答案:C 解析:《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中对居住区用地内道路用地面积的计算做出下列规定:(1)按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同级道路及其以下各级道路计算用地面积,外围道路不计入;(2)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3)小区路、组团路,按路面宽度计算。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人行便道计入道路用地面积;(4)居民汽车停放场地,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5)宅间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48.指出下列哪项是关于城市交通系统基本概念的正确选项()
A .城市交通系统支撑着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B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
C .对外交通设施布局是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内容,不需在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中考虑
D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应该考虑城市交通组织管理问题
答案:A 解析:首先排除C和D。由于城市交通系统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管理与控制)三个系统组成,故答案B也是不准确的。而城市的用地布局、规模,甚至城市的生活方式都需要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的支撑,可见A是正确的答案。
49.城市中心地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可以按下列哪项指标规划?()A .市域机动车辆数的15--20% B .市区机动车辆数的15--20 %
C .规划城区机动车辆数的15-20 %
D .社会拥有客运车辆数的15-20 %
50.指出下列哪项是—般中、小城市干道网密度的建议值()A .1.5—2.5 公里/平方公里
B .2 -3 公里/平方公里
C .2.5—4 公里/平方公里
D .5 -6 公里/平方公里
51. 交通出行调查的目的是()A .了解现状城市交通的分布
B .分析现状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C .得到现状城市交通的流动特性
D .计算交通模型的参数
52.下列哪项可以作为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政策采纳的要点?()
A .不鼓励发展私人小汽车
B .优先发展自行车交通
C .在现代化程度高的发达城市或发达地段要充分考虑私人汽车的发展趋势
D .在城市市区内要建立货物联运中心
53.大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标准—般为()A .500-700 人/ 辆标准车
B .800-1000 人/ 辆标准车
C .1000-1200 人/ 辆标准车
D .1200-1500 人/ 辆标准车
54.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城市的高压送电线路不宜穿过城市的中心区和人口密集地区 B.高压架空线路的电压越高,高压走廊的宽度越宽 C.高压线路转弯次数越少越好
D.市区高低压配电线路不能同杆架设
55.城市热电厂的选址不需要考虑下列哪项条件?()
A .位于城市河流下游
B .接近热负荷中心,减少输热管网投资
C .交通便捷,便于燃料储运和灰渣排除
D .地基稳固,避免占用耕地
56.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中不包括的内容是()。
A .向所有居民提供住房
B .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C .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经济发展导致的污染效应
D .提供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57.从尽可能地减少城市垃圾容积的角度考虑,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的选择顺序是
()。A.堆肥、焚烧、热解、填埋 B.焚烧、热解、堆肥、填埋 C.热解、焚烧、堆肥、填埋 D.焚烧、堆肥、热解、填埋
答案:B
焚烧、热解、堆肥、填埋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前采用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焚烧法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该方法占地少,处理量大,在保护环境、提供能源等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焚烧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的容积——在四个答案中首先排除A和C。
在B、D中就要判断热解、堆肥两个方法对垃圾容积的影响程度。热解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500-1000C)加热,使之分解为气、液、固三类产物;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固体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无害化,并转化为能源、食品、饲料和肥料,是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有效的技术方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堆肥化、沼气化、废纤维素糖化、废纤维饲料化、生物浸出等。
从理论上判断,热解与堆肥两个方法相比,热解对垃圾容积的影响程度可能更大一些。
58.城市居住用地,适宜规划的最大坡度不得大于()
A.5%
B.8%
C.10%
D.25%
5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包括下列哪几个层次?()
① 总体规划; ② 分区规划; ③ 控制性详细规划; ④ 修建性详细规划; ⑤ 城市设计; ⑥ 总平面设计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③④⑤⑥
D . ①③④⑥
60.城市防灾工程系统一般不包括()。A.防洪工程
B.抗震工程 C.人防工程
D.防疫工程
61.从抗震防灾角度,下列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A.疏散通道的选择应该保证两侧没有建筑物
B.疏散通道应该保证至少一侧为开敞的空间
C.疏散通道的宽度应该保证两侧建筑物倒塌后仍不至于阻断通行
D.疏散通道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应该不超过通道的宽度
6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中,下列哪项做法是正确的?()
A .规划各种工程管线可采用自定的坐标系统和标高系统
B .管线综合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进行
C .各种工程管线考虑在道路用地范围内对称布局。
D .各种工程管线在同一空间内应尽可能分散布局。
答案:B 解析: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原则包含:采用统一的坐标、标高系统;与总平面(不影响远期使用)、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规划;干管应布置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等。
答案A自定坐标系统和标高系统,显然不对;各种工程管线的“对称布局”、“分散布局”也是没有依据的。
63.根据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下列哪项是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包括的指导性内容?
()A.城市防灾设施建设安排 B.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C.城市住宅建设的规模和实施时序 D.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
答案:B 解析: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规定,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指导性内容包括:
(一)根据城市建设近期重点,提出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二)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
(三)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四)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4.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首先应()。A.向全社会公布并征询意见
B.征求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C.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D.组织专家论证并报同级人大批准
答案:C 解析: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规定了近期建设规划的审批程序。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报城市人民政府;
城市人民政府批准近期建设规划前,必须征求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意见; 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其中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报建设部备案;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一定的传媒和固定的展示方式,将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向社会公布。
65.下列哪组是我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层次?()A.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
B.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重建历史文化遗产;维修历史文化遗产 C.保护文物古迹;保护传统历史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D.调查历史文化遗产;报批历史文化遗产;公布历史文化遗产
66.下列哪种颜色线是指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界线?()A.红线 B.绿线 C.蓝线 D.紫线
答案:D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红线则指道路范围。
6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下列哪项说法符合规划编制的要求?()
A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文物古迹或风景名胜区保护的规划
B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制定保护框架、确定建筑控制高度的规划
C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带有全局性、专业性较强的规划
D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的规划
答案:C 解析: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原则包括:保护城市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实事求是制定保护原则和工作重点;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要注意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扬与继承;突出保护重点,不提倡文物古迹重建等。答案A、B、D均有所片面,不能涵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所有内容,只有C是较为准确的。
68.根据有关规范和标准,下列表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 .城市边缘的菜园、果园等生产性的园地属于其它用地
B .生产苗木、花卉的圃地属于城市绿地的范畴
C .宽度小于8 米的独立绿地不计入城市绿地
D .生长乔木或灌木的防护林带不计入城市绿地
69.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绿地系统规划必须确定绿地的位置、范围、性质和主要功能,其中一般不包括()。
A.生产绿地
B.公园绿地 C.防护绿地
D.专用绿地
70.城市污水排放系统规划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A.划分排水区域
B.确定排水制度
C.污水处理厂布局
D.排放口选址
71.根据经济基础理论,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基础产业?()
A.钢铁企业
B.自来水厂
C.建筑装修公司
D.软件开发公司
E.大型水泥厂
72.下列有关《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的描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雅典宪章》认为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根本依据 B.《马丘比丘宪章》认为《雅典宪章》提出的基本原则仍然是有效的 C.《马丘比丘宪章》认为要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D.《雅典宪章》认为城市规划布局中要考虑经济效率 E.《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规划布局中应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73.在预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时,下列哪些属于评价城市社会发展的指标?
(A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
B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C .平均每万人口中小学生在校人数
D .旅游人数与收入
E .老龄人口的比重
74.下列对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表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B .中心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
C .大城市所辖范围必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D .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城市较密集的地区
E .城市与区域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75.在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及其理论是(A .柯布西埃的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
B .戈涅的工业城市设想
C .索利亚· 玛塔的指状式规划
D .西谛的线性城市
E .格迪斯的城市—— 区域思想
76.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盛行风向
B.下垫面
C.地质构造
D.工厂数量
E.建筑密度
77.根据《城市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长途客运站属于公共设施用地
B.交通指挥中心属于公共设施用地)))。
C.城市快速路属于道路用地
D.规划区内的村镇与城市之间的公路用地属于水域或其他用地
E.居住小区内的道路属于居住用地
78.下列表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A.组团式城市是小城市最佳的空间布局
B.组团式城市应当在每个组团内安排适宜的居住和就业岗位,就近组织生产和生活
C.组团式城市与集中式城市相比,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
D.组团式城市的每个组团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E.组团式城市的每个组团应在各方向上都有一条以上的道路与其他组团相联系
79.下列哪些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A.基本农田保护区
B.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
C.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D.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E.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和开发强度
80.下列哪些项的描述是正确的?()A.城市步行商业街不宜在城市干道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B.居住区是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C.城市道路红线是指城市中各类道路的规划控制线 D.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E.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81.下列哪些选项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关于人口规模专题研究的工作?()A.调查市区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职业构成B.根据城镇化战略,论证实现市区人口增长的途径
C.采用区域分配法,研究市域人口在各城镇之间的分布变化
D.基于市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预测市区人口的自然增长
E.根据市发改委提供的国有企业发展计划,确定基本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并据此预测市区人口规模
答案:A、B、C、D 解析:前四个答案均是在人口规模专题研究中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答案E实际上探讨了劳动平衡法是否还适用的问题。
劳动平衡法依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将城镇人口划分为基本、非基本人口两个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进行项目分配,在此背景下,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划分是相对确定的。因此,采用劳动平衡法就能较好地预测城镇人口规模。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城市经济与产业的发展是市场竞争(招商引资)的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仅仅依靠国有企业发展计划中基本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是难以预测全市人口的发展规模的。
82.根据各地城市规划实践经验,下列哪些选项是当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应强化的内容?()
A .统筹安排城乡建设,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 B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C .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D .完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防止重复建设
E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明确空间管制范围
83.下列哪些图纸属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求提供的成果?()A .县域综合现状图
B .县域人口与城镇布局规划图
C .近期建设和发展规划图
D .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规划图
E .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图
84.在预测建制镇的用地规模时,下列哪些项的人均用地指标符合建制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单位:平方米/人)A .>40 一 ≤60
B .>60 一 ≤80 C .>100-≤120
D .>120 一 ≤150 E .>150-≤180
85.根据建设部颁布的《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以下哪些属于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A.近期建设重点 B.近期发展规模 C.近期发展区域 D.城市主干道走向
E.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布局
答案:A、B、C 解析: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规定,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二)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三)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D和E不属于强制性内容。
86.在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影响地块容积率的主要因素有()。A.现状人口密度
B.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 C.规划范围的基准地价 D.地面建筑的质量 E.城市景观的要求
87.容积率与地块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建筑总面积、建筑基底面积等指标有密切关系,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些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容积率是地块建筑密度与建筑层数的乘积
B.当地块面积不变时,容积率与地块总建筑面积成反比 C.当地块建筑总面积不变时,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成反比 D.在一定的容积率规定下,建筑层数与建筑密度成反比 E.当地块面积与建筑层数不变时,容积率与建筑基底面积成正比
答案:A、D、E 解析:容积率是地块建筑总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值,建筑密度是地块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地块用地的比率,建筑层数是总建筑面积与基底总面积的比值,三个概念经过换算,可得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可见A是正确的;B、C应该是成正比;根据上述概念,可知D、E是正确的。
88.居住区用地范围内绿地率的计算,不应包括()A.公共绿地
B.道路绿地
C.屋顶绿地
D.单位所属绿地 E.晒台绿地
8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将居住区规模划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规模,其主要依据是下列哪些因素?()A.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要求 B.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要求 C.可与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相协调
D.考虑到水域、地形、地物等自然条件 E.适应居民出行要求
答案:A、B、C 解析:主要依据包括:
(一)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即对基层服务设施的要求(组团级),如组团绿地、便民店、停(存)车场库等;对一套基本生活设施的要求(小区级),如小学、社区服务等;对一整套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设施的要求(居住区级)如百货商场、门诊所、文化活动中心等;
(二)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要求,即配套公建的设置,对自身规模和服务人口数均有一定的要求。本规范的分级规模基本与公建设置要求一致,如一所小学服务人口为一万人以上,正好与小区级人口规模对应等;
(三)能与现行的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相协调。即组团级居住人口规模与居(里)委会的管辖规模1000~3000人一致,居住区级居住人口规模与街道办事处一般的管辖规模30000~50000人一致,既便于居民生活组织管理,又利于管理设施的配套设置。
90.下列关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叙述哪些是不正确的或不完善的?()A.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化
B.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 C.由于面对市场,应对整个城区都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要在用地范围内,把所要建设的建筑,道路、绿地及有关设施,都做出具体布置、安排
E.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制定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基础
答案:B、C、E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满足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而“上一层次规划”即指控制性详细规划,故B是不准确的;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主要是针对当前或近期要进行建设的地区,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故不需要对整个城区都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制定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基础,故E也是不正确的。91.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A .建筑空间组织,环境景观规划,总平面图布置
B .各地块使用性质划分和适建要求
C .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D .计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E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规定
答案:B、C、E 解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包括: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空间布局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
B、C、E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92.下列哪些选项是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A.建立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 B.确定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
C.提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D.提出恰当的城市交通政策
E.通过交通投资提高交通可达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答案:B、D、E 解析: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包括: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率;确定城市合理的交通结构,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联合运输潜力,使最有效率的交通方式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成相对完善的交通设施;通过交通投资提高交通可达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满足各种交通方式合理的运行速度的前提下,把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拥挤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的财政补贴和科学的、多元化交通经营,并尽可能使价格水平接近经营成本。A、C属于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
93.指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城市交通政策是用以指导、约束和协调城市交通观念和行为的准绳
B .城市交通政策是关于交通技术和交通经济的政策
C .城市交通政策是制定交通法规的基本依据
D .城市交通政策是关于城市交通管理的政策
E .城市交通政策应随城市交通状况变化而适时修订
94.在选择排水体制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虽然合流制的总造价低于分流制,但是— 般而言排水体制的发展方向是分流制
B .干旱地区的旅游小城镇宜采用合流制排水体制
C .合流制管渠中的水量比较稳定,有利于泵站的稳定运行
D .分流制管渠中的水质变化不大,有利于污水处理
E .分流制将污水全部集中至污水处理厂,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
答案:A、D 解析:答案A正确,是因为分流制能够有效地解决污染问题;答案B不对,“干旱地区”如采取分流制,还可以通过集水的办法解决部分用水问题;答案C中“合流制管渠中的水量比较稳定”不一定,因雨量大小并非人为可以掌控;答案D分流制管渠中要么是污水、要么是雨水,其水质变化不大,有利于污水处理;答案E分流制难以有效地解决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
95.城市总体规划中进行燃气工程规划时,须完成哪些工作?()A.预测城市燃气负荷 B.选择城市气源种类
C.燃气厂选址与总平面布局
D.确定燃气配送管网的压力等级 E.计算燃气管网管径
96.管线共同沟的敷设应该符合哪些规定? A.热力管道不能与通信电缆共沟敷设 B.电力电缆不应与通信电缆共沟敷设 C.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电缆共沟敷设 D.煤气管道不能与消防水管共沟敷设 E.排水管道应该在热力管道上部敷设
97.下列哪些工程管道布置在车行道下面?
A.给水输水管线
B.燃气输气管线
C.雨污水排水
D.电力电缆
E.给水配水
98.在各类城市中,下列那些消防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A.消防指挥调度中心
B.消防站
C.消火栓
D.消防水池
E.消防望塔
99.关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定,下列那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能够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和街道
B.能够反映城市历史典型特色
C.街区视野所及的历史风貌基本一致
D.如果历史街区已破旧,不能带来旅游、商业价值,就不能视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E.具有外国建筑风格或中西合璧混合地区,能视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答案:C、D、E 解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有:风貌完整性——有一定规模,较为完整,在地区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真实性——有一定比例的真实(有形)遗存及无形文化资产(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生活延续性——仍然是具有活力的社区。答案C“历史风貌基本一致”不一定,只要能够反映某历史时期、某一民族、某个地方的鲜明特色,没有严重的视觉环境干扰即可; 答案D中,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设立,着重看其历史、文化价值,而不仅仅是“旅游、商业价值”; 答案E中,“具有外国建筑风格或中西合璧混合地区”还要根据以上基本特征中的风貌完整性、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来予以综合判断。
100.在进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时,常常需要规划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比如()
A.城市背景 B.城市对景
C.重点视廊
D.城市门户
E.户外广告
后记
本套模拟题很难,本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答案与解析做完后,不禁长嘘一声,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述100道题相当的不容易,稍稍能给我们以安慰的是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的及格线基本在60分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套题没有标准答案,本人给出的答案和解析仅供各位考生参考,如有不对之处请不吝赐教。
第三篇:注册城市规划师
一、相关信息
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实务》。
2.2008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时间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考试题型分布如下: ①单项选择题:共70题。②多项选择题:共30题。
注意: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
本门讲课中,考 P13 代表教材13页,二、答题注意事项
(一)考前准备。首先是精神准备,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考试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次是物质准备,应该准备两只以上的2B铅笔和准许带入考场的计算器、橡皮等。铅笔要事先削好,铅笔头呈扁片状,以便于涂抹答题卡,计算器用于客观题中的计算题。
(二)答题原则。单项选择中,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指的是最正确最全面的选项,例如,若A、B两项都是正确的,但是B项的内容覆盖了A项的内容,则B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最正确答案。
(三)掌握速度。每科的考试时间是2.5个小时,应根据题量,事先有大体的答卷速度安排。如果遇到一时答不上来的题,可以暂时跳过,先答其他题目,等卷子基本上答完再回过头来重新考虑。切勿在个别题目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影响整个考试。
(四)减免差错。一是每题都要注意审题,弄清题意;二是注意填涂答题卡时不要错行,最好每隔五道题就核对一次题号;三是要注意在考卷发下来时首先填写姓名、考号等项,并且在交卷时再核对一次;四是在答题完毕后浏览全卷,检查是否有漏题未答。
(五)答题技巧。考试中合理运用排除法,首先去掉与题目无关或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分析作答。考题选项中有时存在两个矛盾选项,尤其在多选中,矛盾选项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另外合理的猜测也是答题的技巧,因为答总比不答强,所以每个考题都应该作答,一定不要漏答或不答。还要会用单选的唯一性。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三个与另一个属性不一样,那这一个就很可能是答案。
三、复习注意事项 1.复习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书,理清全书知识框架和脉络; 第二步,抽取知识点重点记忆; 第三步,查漏补缺。
2.复习技巧。复习时要“避轻就重”,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要重点把握;对于方便出题的内容要重点突破;对于前后矛盾的内容,一般考题不会涉及。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本章结构
内容精讲
一、城市与乡村
大纲要求
1、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
2、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
(一)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掌握)(新)
1、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
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
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主要是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行政组织联系。
(二)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熟悉)(新)
1、城市的社会经济特点
工业和服务业(也可称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2、乡村的社会经济特点
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大纲要求
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2、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
3、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了解)P8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现代城市的发展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是:
(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
(2)科技革命与创新。科技进步是推动城市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3)全球化与新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4)城市文化特质。城市文化特性的凸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熟悉)(新)P8
1、阶段:城市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2、差异:
(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熟悉)(新)P9
1、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
(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空间环见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2、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自然条件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发展,他们主要体现在城市选址、城市空间特色、空间环境质量等方面。(2)社会文化因素。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3)经济与技术因素。(4)政策制度因素
第四篇:注册规划师模拟题-城市规划师2001
2005年06月16日城市规划师2005·规划原理[3]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总计70分]
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
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 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 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
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其后续动力
B.农业为城市化提供生产原料、提供市场、提供劳动力
C.工业为城市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使得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 D.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化带来了就业机会与人口的增加
3、下面对城镇群体性理解不对的一项是()。
A.城镇体系的群体性是由一群或一组城镇共同构成的整体,一个或少数几个城镇不能构成
B.只有一定数量以上的城镇的聚集才能成体系
C.群体性使其具有差异性、多样性,这是一个群体能够存在而必然会具有的特性
D.群体要能协调运转、发挥功能,合理分工是基础要求之一
4、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 B.集中式和分散式 C.环式和带式 D.星座式和分散式
5、戈涅的工业城市的设想,它的最基本的思路是()。
A.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方面的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最前提
B.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这些基本要素(工厂、城镇、医院)都互相分隔以便于日后各自的扩建
C.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D.通过对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这些城市能够适应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
6、赖特提出的广亩城的设想,将城分散发展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点,下面对这一设想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格上的方案 B.他的这种新的、分散的文明形式,是建立在小汽车大量普及的前提下的 C.是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 D.这是需要人的帮助才能建立起来的
7、《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分别涉及()。
A.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B.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C.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8、下列对战略性发展规划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中长期战略目标的依据
B.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空间策略
C.战略性发展规划是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 D.战略性发展规划是为城市各分区的开发控制提供直接依据
9、技术经济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
①区域经济条件 ②交通运输条件 ③用水条件 ④供电条件 ⑤用地条件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0、城市形态是指()。
A.城市各项用地集中成片
B.组团状城市,一个城市分为若干不连续的用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的河流或铁路站场森林所分隔 C.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 D.城市呈现的主要形态
11、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是()。
A.城市景观组织 B.城市轴线艺术 C.城市总体布局艺术 D.城市布局
12、检验规划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标志是()。
A.城市性质
B.城市自然环境
C.城市总体布局能否集中紧凑 D.城市管理
13、现状调查基本方法有()。
A.现场调查、专题座谈会调查、条块分类分开调查 B.现场调查、专题座谈会调查、条块分类结合调查 C.现在调查、踏勘性调查、专项性调查 D.现场调查、主题座谈会调查、专项性调查
14、城市分区规划的图纸不包括()。
A.规划分区图 B.细部结构图 C.分区现状图
D.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15、城市规划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
A.图表法和方格网法 B.平均法和等值线法 C.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 D.排列法和矩阵法
16、在自然环境的调查中,不能涉及到的一方面是(A.自然地理环境 B.自然气象因素 C.自然位置环境 D.自然生态环境
17、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是()。
。)A.工程地质 B.水文地质 C.地理环境 D.生物资源
18、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一方面是()。
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 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 D.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
19、下列关于不同等级道路的红线宽度标准叙述正确的是()。
A.快速干道的标准为50~100m B.主干道的标准为40~60m C.次干道的标准为30~50m D.一般道路的标准为20~40m
20、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表现之一为()。
A.城市交通规划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交通建设问题
B.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全面地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对城市交通设施提出任务和要求,使各种运输方式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运输任务的重要手段
C.城市交通规划改变了城市规划现状
D.城市交通规划可以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该目标的策略制定和实施计划
21、下列对公共交通的概念阐述不正确的是()。
A.运送速度是车辆运送旅客从线路起点到终点中的最高速度,是衡量乘客在旅途消耗时间多少的一个重要依据
B.满载系数是为实际客运周转量和额定客运量周转的比,车辆全线平均满载系数通常小于1.0 C.运载能力是公共交通线路的运载能力,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以小时计)沿线路一定的方向(单向)所能运载的乘客数。它等于车辆的载客量与发车频率的乘积
D.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km/km2)是指在有服务的单位面积城市用地上,有公共交通线路的道路中心线长度
22、下列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作用的主要体现,看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通过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有利于增强城市行政建设 B.通过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所作的调查研究对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深刻的剖析,抓住矛盾和问题结症,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C.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明确本工程系统的发展目标与规模,统筹本系统建设,制定分期建设计划,有利于建设项目的落实与筹建
D.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对建设地区的工程设施和管网作具体的布置,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有效指导实施
23、在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和步骤要因地因时制宜,不可固定。下列有关详细规划阶段作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A.道路红线的设计标高与居住小区内自然地形的标高相关较大,在红线内可以做一段斜坡,不必将居住小区内部的设计标高普遍压低,以免挖方太多
B.在布置建筑物时应尽量配合原地形,采用多种布置方式,在照顾朝向的条件下,争取与等高线平行,尽量不要过大的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或只改变建筑物基底周围的自然等高线
C.居住小区内用地坡度较大时,可以建一些挡土墙,形成一些台地,以便布置建筑物,但不必考虑底层房屋的室外用地
D.居住小区内的地面排水,根据不同地形条件采用不同方式。坡度大时要用石砌以免冲刷,部分也用沟管,在低处设进水口
24、下列关于城市防灾措施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防灾措施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B.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建立在区域防灾政策基础上,有利于保障城市防灾工程的逐步进行和持续稳定
C.政策性城市防灾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与完善 D.城市的工程性防灾措施是在城市防灾政策指导下,建设一系列防灾设施与机构的工作
25、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发展过程,不恰当的阐述是()。
A.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保存和收藏古董,通过对过去时代的器物的珍藏与欣赏,获得对历史的认识、纪念与追寻,这是最初意义的文物保护
B.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科学研究
C.北京大学于1922年设立了考古学研究所,后又设立考古学会,成为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机构
D.1941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古物保存法》
26、下列有关城市规划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纲领
B.城市规划的实施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也关系到公民和法人和社会团体方方面面的根本利益 C.实施城市规划是政府和城市规划师的事
D.城市规划是由政府来指引,城市规划师全权设计,不需其他人合作
27、财政机制在城市规划实施中有着重要地位,其表现之一为()。
A.政府可以按城市规划的要求,通过公共财政的预算拨款,直接投资新建某些重要的城市设施,特别是城市重大基础工程设施和大型公共建设设施 B.政府可以自由发行财政债券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以加强城市建设 C.政府可自由调节税率,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
D.政府可以雇佣工作人员,直接投入资金,以实现城市规划的目的
28、下列有关行政公开原则中应向社会统一公开的是()。
A.行政立法程序、行政决策程序和行政诉讼公开
B.除地方政府外,一切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必须向社会公开,未经公布者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直到公开为止
C.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在进行行政处理时,必须公开一切处理过程,并接受监督,告知相对人不服处理的申请和起诉时限和方式
D.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了解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时,行政主体不必提供解释权
29、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
A.农村的推力;城市的推力 B.农村的引力;城市的推力 C.农村的推力;城市的引力 D.农村的引力;城市的引力
30、城市化过程的几个阶段中经历时间最长的是()。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完成阶段
31、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可表现以下特性,但()不是。
A.其经济职能具有多级性
B.其形成和发展受相关区域资源及其他条件制约 C.中心城市与区域其他城镇既相互干扰,也相互促进 D.每个中心城市均可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32、通常所说的城市发展规模主要是指()的发展规模。A.人口规模 B.用地规模
C.行政管辖范围 D.城市影响区域范围
33、“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是古代书籍()中记载的。
A.《周礼·考工记》 B.《孙子兵法》 C.《管子》 D.《墨子》
34、城市以()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A.斗兽场 B.广场 C.公共建筑 D.铜像
35、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以()为前提。
A.城市运输 B.城市工作 C.城市居住 D.城市道路
36、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得以实现的。
A.对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操作 B.城市规划管理法规
C.对城市土地的分配和安排 D.政策引导和信息供应
37、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成()。
A.上层滞水、下层滞水 B.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C.潜水、承压水、下层滞水 D.上层滞水、潜水和下层滞水
38、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是指()。
A.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合理间距的用地 B.住宅基底 C.住宅基底和四周敬水用地 D.住宅基底和四周4m以内的用地
39、“邻里单位”理论思想是由()提出的。
A.佩里
B.克里斯泰勒 C.赖特 D.赫鲁晓夫
40、在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是()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
A.战略性发展;微观规划 B.宏观规划;微观规划 C.宏观规划;实施性发展 D.战略性发展;实施性发展
41、开发控制可以分为()两种形式,我国的城市开发控制属于()。
A.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宏观控制 B.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微观控制 C.通则式和判例式;判例式 D.通则式和判例式;通则式
42、一般来讲,城市的特色与风貌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即()。
A.政治和经济 B.经济和文化
C.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D.社会环境、物质环境
43、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B.宏观分析、微观分析
C.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空间模型分析 D.宏观分析、中观分析、微观分析
44、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是()。
A.平均数 B.众数 C.极差 D.标准差
45、一般来说,在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的时期机械人口增长率呈现的状态是()。
A.稳定 B.不稳定 C.很难说 D.不变
46、城市地形中,从宏观尺度来看,绝对高度为200m,相对高度为50m,属于()用地。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盆地
47、城市分区规划中可以不包括以下()项内容。
A.原则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B.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用地范围
C.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 D.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4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不属于用地控制的是()。
A.用地兼容性 B.容积率
C.用地位置与边界 D.最小地块规模
49、城市住宅绿地率的控制,新区建设不应低于();旧区改造不宜低于()。
A.45%;35% B.35%;30% C.30%;25% D.28%;22%
5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
A.150 B.200 C.300 D.500
51、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交通行为的运作是指()。
A.城市运输系统一 B.城市道路系统 C.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D.城市对外交通系统
52、城市交通中,被称为“大交通”的是指下列()项内容。
A.指全国范围内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B.指城市所在区域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C.指城市内交通,特别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D.指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理交通系统
53、城市公共交通的行车间隔时间在上下班高峰时为()。
A.8~15min B.4~8min C.4min D.2min
54、在大城市中对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应按每()人一辆标准车。
A.600~800 B.800~1000 C.1000~1200 D.1200~1500
55、大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为每千人()辆出租车。
A.2 B.5 C.8 D.10
56、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 300m为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A.90% B.80% C.60% D.50%
57、市区港湾式停靠站长度,至少应有()长。
A.两个停车位 B.三个停车位 C.四个停车位 D.五个停车位
58、燃气调压站供气半径以()为宜。
A.0.1km B.0.5km C.1.0km D.2km
359、气化和混气站的液化石油贮罐总容量10m以下的,与站内办公用房防火间距为()m。A.15 B.20 C.30 D.35
60、直埋电缆埋置深度为()m。
A.0.4 B.0.7 C.1.0 D.1.2
61、城市供热对象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A.先大后小;先分散后集中 B.先大后小;先集中后分散 C.先小后大;先分散后集中 D.先小后大;先集中后分散
62、用户达到71万户的城市移动电话网,应采用()移动电话网。
A.小区制 B.中区制 C.大区制 D.无量级
63、城市给水管网中,平行的干管间距为()m,连通管间距为()m。A.500~600;800~1000 B.500~800;800~1000 C.500~800;500~1000 D.500~1000;500~1000
64、垃圾埋填场埋填完工后,至少()年封场监测。
A.2 B.3 C.5 D.8
65、对现有的文物古迹根据其本身价值和环境的特点,一般设置()三个等级。
A.文物保护区、文物控制区、文物影响区 B.环境保护区、环境控制区、环境影响区 C.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 D.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
66、截至2000年12月底,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共()项。
A.18 B.19 C.24 D.25
67、以下四组城市中,()组城市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A.泉州、毫州、兰州 B.徐州、杭州、泰州 C.广州、潮洲、扬州 D.福州、漳州、沧州
68、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组成部分,其中()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
A.规划法规、规划行政、规划运作;规划法规 B.规划编制、规划行政、规划运作;规划编制 C.规划编制、规划行政、规划法规;规划行政 D.规划编制、规划运作、规划法规;规划运作
69、设某城市在向阳坡地建造住宅,坡面为正南向,住宅拟平行等高线正南向布置,地面坡度角为150,前幢住宅高18m,后幢房屋底层窗台距标高点1.5m,前后两幢房屋进深均为9m,该城市冬至日中午前后的高度为28014’,冬至日中午前后2h所需日照间距为()m。A.17 B.18 C.19 D.20
70、居住区在不同地区噪声容许标准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郊区住宅、市区住宅、市中心、附近有工厂或主要道路、工业区 B.市区住宅、郊区住宅、市中心、工业区、附近有工厂或主要道路 C.郊区住宅、市区住宅、附近有工厂或主要道路、市中心、工业区 D.市中心、市区住宅、郊区住宅、工业区、附近有工厂或主要道路
二、多选题[共30题,每题1分,总计30分] 71、影响建筑物价值变化趋势的因素包括()项。
A.经济和社会发展 B.区位条件变化 C.技术进步 D.可达性
7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归纳为以下()的特点。
A.城市化增大势头猛烈而持续
B.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C.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增加速度很不稳定,波动十分明显 D.城镇人口增长较多,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不快
73、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地区。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新兴工业化国家 D.欧美国家
74、城市公共设施指标确定的方法包含()。
A.按照千人指标制定公共设施指标 B.按照人口增减情况,通过计算来确定
C.根据地方的特殊需要,通过调研,按需确定
D.按公共设施设置的目的、功能要求、分布特点来确定
75、了解城市人口年龄构成的意义有()。
A.比较成年组人口数与就业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 B.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人口发展规模
C.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和被抚养人口比例,判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 D.掌握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数字和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等规划指标的依据
76、城市人口中的劳动构成分为()类。
A.劳动人口、被抚养人口
B.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 C.基本人口、非基本人口、从属人口 D.固定人口。流动人口
77、作为远离江河城市的主要水源的是以下()类用水。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地热水
78、以下各项指标中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性指标的是(A.用地性质
B.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C.人口容量
D.地块内主体建筑控制线
79、港口的组成有()部分。
A.水域 B.陆域 C.航道 D.堆场
80、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主要有()。
A.城市外部交通联系 B.城市自然地理条件 C.交通工具
D.城市骨架关系
8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A.公共汽车/电车 B.轨道交通 C.出租汽车 D.轮渡
82、热力管一般不应与()管道共沟。
A.雨水管 B.电力管线 C.通信电缆 D.污水排水管
83、以下各项区域中,不宜向公众开放的有()。
A.森林公园 B.水源保护区 C.城市组团分割带 D.江心洲
84、按活动功能属性分,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由以下()功能构成。
A.政治和行政管理活动中心 B.城市商务活动中心
C.教育、科技信息活动中心 D.娱乐、游憩公共活动中心
85、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位置选择要考虑以下()因素。
A.利用原来基础 B.遵循城市总体规划 C.带动老城区发展 D.兼顾城市景观艺术
86、福建泉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是()。
A.城内有我国最早的伊斯兰清真寺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早期著名的海边军事防御城市 C.我国历史上较早的海上贸易中心 D.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源地
87、现公布的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省拥有量多。
A.河南 B.湖北 C.山东 D.江苏
88、文物古迹点大体可分为()。
A.古建筑物 B.遗址 C.非建筑物 D.古树名木
89、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包括()。
A.地段生活的保护 B.建筑的保护
C.街道格局、空间系统的保持 D.景观界面的保持
90、后工业城市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A.技术与城市化关系十分密切 B.劳工结构均匀分布
C.办公楼及其在城市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D.国际劳动分工与跨国公司应运而生
91、城市发展的内在因素有()。
A.政治斗争 B.经济发展 C.价值观念
D.生活方式变化
92、下面各项中,()是城市规划编制应注意的原则。
A.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B.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C.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对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进行深人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D.编制城市规划应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
93、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包括以下()类分析。
A.地理位置条件 B.区域自然条件 C.区域自然资源储量与利用 D.区域发展宏观战略
E.区域运输系统及容量分析
94、《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具有()四大功能区。
A.居住 B.工作 C.绿化 D.公共生活 E.游憩
95、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现状图的内容包括()。
A.不同地段土地质量综合评价 B.城市现状各类用地范围
C.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范围 D.主要地名和主要街道名称
E.周围居民点、乡镇企业各项用地范围
96、城市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以下()部分。
A.车行道 B.步行道 C.绿化带
D.道路设施带 E.分隔带
97、考核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要从()方面来衡量。
A.迅速 B.准点 C.安全 D.方便 E.卫生
98、集中式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形态包括以下()类。
A.带状 B.星座状 C.放射状
D.多中心组团状 E.环状
F.单中心块聚状
99、城市道路网类型主要有以下()类型。
A.方格网
B.环形放射状 C.带状 D.星状 E.环状 F.星座状
100、城市开发中常提到的“七通一平” 中的“七通”是指(A.给水管道 B.排水管道 C.电力线路 D.电话线路 E.热力管道 F.燃气管道)的贯通。答案:
第1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以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就导致了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就成为了城市。所以综上所述,形成早期城市的主要动因是人类劳动的大分工。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3: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城市。
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
第2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因为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吸引。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16: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城市化进程
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达到30%。
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不长时期就达70%左右。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已转化为城市人口。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产业革命前,城市化发展缓慢,局部城市化;产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急进,城市化普遍发展,原因是生产力的急进。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第3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B项说得比较的模糊,而实际应为只有一定数量以上的城镇聚集在一个地域内才能组合而成一个城镇体系。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23: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城镇体系不是简单的机械系统或自然系统,也不是严格的经济系统或政治系统,而是兼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社会系统。
第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集中式分为单中心块聚式和多中心组团式;分散式分为带状、星座状、放射状、环状等。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5: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主要包括集中和分散两大类。1.集中式形态
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分为网络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环状五种形态。
2.分散式形态
分组团状、星座状、城镇组群式的城市形态。
第5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A项是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的基本原则。C项是霍华德“田园城市”设想的目的。D项是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5: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2.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3.其他的探索
(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2)戈涅的工业城市: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组织功能、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
(3)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对当今城市设计产生影响;
(4)格迪斯的学说:城市--区域研究;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这一思想经芒福德等人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第6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赖特认为广亩城市根本不需要人的帮助就能建成,它将自己建造自己,并且完全是随意的。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7:城市分散发展模式----有机疏散理论;
城市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出来的。
目标: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保护一切老的、新的使用价值。
把大城市这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
方法:“对日常生活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
广亩城:
赖特的主张是将城市分散发展推向极端的状态,发挥到了极致,每户一英亩用地,依靠高速公路相互联系。根据这一理论,城市就成为地球表面均匀分布的人类聚居地。
第7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中国21世纪议程》阐述的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而A、C、D三个选项都不够全面,只是说到其中的三个部分。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3: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布伦特委员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自于因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2.《21世纪议程》:
关于促进稳定的人类居住区的发展;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住房;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管理,其中尤其强调城市管理;并要求通过各种手段采取有创新的城市规划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
促进可持续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
促进供水、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
在人类居住中推广可循环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加强多灾地区的人类居住区规划和管理;
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
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居住区开发的能力。
第8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战略性发展规划不足以成为开发控制的直接依据。
考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4: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1.规划动作体系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开发控制规划)。实施性发展规划又称作法定规划。(1)战略性规划:
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应对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提供指导框架。但因其内容比较宏观,不足以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2)实施性规划:
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针对城市中的各个分区,制定实施性的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3)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 有多种形式,如各类规划研究报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开发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导则和开发要点等,通过政府的通告形式发布。2.开发控制方式
两种基本方式:通则式和判例式。我国使用判例式。
第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这些条件包括:城市是否靠近原材料、能源产地和产品销售地;对外交通联系是否畅通便捷;是否能经济地获得动力和用水供应;是否有足够合适的建设用地;城市与外界是否有良好的经济联系。
第10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A是集中式城市形态的概念。B是分散式城市形态的概念。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5: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主要包括集中和分散两大类。1.集中式形态
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分为网络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环状五种形态。
2.分散式形态
分组团状、星座状、城镇组群式的城市形态。
第11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城市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在轴线上组织布置主要建筑群的广场和干道,使之具有严谨的空间规律关系。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6:城市空间布局的艺术问题;
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要求
(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关系;(2)城市总体艺术布局与城市面貌的关系;
(3)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协调统一:艺术布局与适用、经济的统一;近期艺术面貌与远期艺术面貌的统一;整体与局部、重点与非重点的统一;历史条件、时代精神、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处理手法的统一;艺术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的统一;
(4)城市艺术面貌与环境保护、公用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关系。2.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工程设施与城市艺术布局的关系(1)自然环境的利用;(2)历史条件的利用;
(3)结合城市工程设施,组织城市艺术面貌。
第12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集中紧凑不仅可以节约用地,缩短各类工程管线和道路的长度,节约城市建设投资,有利于城市运营、生产,方便城市管理,而且可以减少居民上下班的交通时间,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居民生活。
第13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现状调查基本方法有现场调查,条、块分类结合调查,专题座谈会调查。现场调查可分为两种:一是踏勘性的,二是专项性的。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6)城市土地使用。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城市分区规划的图纸主要包括规划分区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等。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55:分区规划文件及主要图纸;
1.分区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2.分区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分区位置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及建筑容量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
第15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图表法、方格网法和等值线法均是空间模型分析常用的方法。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5:城市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1.定性分析 2.统计分析 3.一元回归 4.模型分析
第16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在自然环境的调查中,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气象环境;自然生态环境。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6)城市土地使用。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7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诸多方面。D项是自然生态因素所包括的内容之一。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6)城市土地使用。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8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包括的四个方面中,D项的正确说法为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6)城市土地使用。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对于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和一般干道,红线宽度分别为60~100mm,40~70mm,30~50mm,20~30mm。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1: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1.交叉口间距:取决于道路性质和等级及设计车速、隔离程度。2.道路网密度:δ
干一般2.5~4.0km/km
2;δ
2路一般5~8km/km。
3.道路红线: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分隔带。
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红线宽度一般分别是:60~100m、40~70m、30~50m、20~30m。
4.道路横断面类型:1块板(适于钟摆式交通)、2块板(车速≥50km/h)、3块板(交通适应性最好)、4块板(较少使用)。
第20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城市交通规划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使城市交通系统获得最佳效益的方法。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5: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
1.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协调各种运输方式。2.提出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3.使交通系统获得最佳效益。
第21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运送速度属于平均速度。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22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A项应改行政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
第23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需要考虑底层房屋前有一块室外用地的情况。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8:竖向规划的基本知识;
1.原则
(1)安全、适用、经济、美观;(2)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
(3)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4)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
(5)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2.主要内容
(1)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
(2)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3)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
(4)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3.方法
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9: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一般有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和纵横断面法。
设计等高线法--确定、标注设计等高线(标高),尽量保护土方量基本就地平衡。
高程箭头法--确定、标注标高,以箭头表示排水方向;适用于地形变比较简单的情况;工作量较小、制作快,但比较粗略。
纵横断面法--绘出方格网,标注每一交点的原地面及设计标高;用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工作量较大。
第2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城市防灾措施首先必须满足国家的防灾政策系统。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30: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
1.防灾措施
可以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两种,也可称为软、硬措施。2.主要灾害防灾标准
(1)防洪标准:以洪水重现期大小体现。≥150万人口城市,重现期按≥200年设计标准;150~50万人口城市按200~100年设计标准;50~20万人口城市按100~50年设计标准;≤20万人口城市按50~20年设计标准。
②抗震标准: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6度是强震,7度是损害震。
③消防标准:参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④人防工程:战时留城人口约占城市人口的30%~40%,按人均1~1.5㎡的面积标准建设人防工程.居住区则按总建筑面积的2%设置,或按地面建筑总投资的6%左右进行安排。
(3)城市生命线系统
①设施高标准设防;
②设施的地下化;
③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
④设施的备用率。
第25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古物保存法》于1930年6月颁布,共有14条,明确规定在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有价值的古物为保护对象。
第26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A选项中的城市规划应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未经批准的城市规划不能作为行动纲领。实施城市规划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事情,故选项C、D都不正确。
考点:
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考点1: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是指政府的工作,也涉及到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行为。
第27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财政是关于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的行政。
考点:
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考点8:城市规划实施的财政机制;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与各个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是关于利益分配和资源分配的行政权利和行为。
政府可以按规划要求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投资兴建某些重要城市设施。通过资助方式促进公共工程建设。还可发行债券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加强城市建设。通过税收杠杆促进和限制某些投资和建设,实现规划目标。
第28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行政裁决程序也必须公开,一切社会行政团体的法规文件都必须面向社会公开。行政主体有义务解释法律、政策等规范。
考点:
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考点12: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
1.行政合法原则
核心是依法行政。2.行政合理原则
首先行政行为应合法,行政机关享有一定程度自由裁量权,但需控制。3.行政效率原则
为追求效率,行政机关采用首长负责制。4.行政统一原则
分为行政权统一、行政法制统一、行政行为统一三项内容。5.行政公开原则
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原则在行政法上的体现。
第2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工业技术使劳动生产力得到空间提高,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类基本需求,而且导致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工业的兴起为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工业的就业规模逐渐超过了农业。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3: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城市。
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
第30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初期阶段,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农业人口仍停留在农业生产上,转移到城市的人口数量少。要达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0%,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而中期阶段只需短短几十年时间。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16: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城市化进程
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达到30%。
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不长时期就达70%左右。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已转化为城市人口。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产业革命前,城市化发展缓慢,局部城市化;产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急进,城市化普遍发展,原因是生产力的急进。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第31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每个中心城市应有其相应的经济区域,中心城市受到区域资源和其他条件的制约,对整个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呈现出不均匀状态。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21: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区域有中心,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中心城市有层级;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这些区域条件包括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第32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规模包括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化,因此预测城市发展规模,主要预测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21: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区域有中心,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中心城市有层级;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这些区域条件包括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第33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战国时代丰富的城市规划布局,首先得益于不受一个集权帝王统治的制式规定,另外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管子》和《孙子兵法》等论著。其中《管子》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了。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2: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文献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城市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代表封建社会以礼制为主导的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研究中区域城镇研究的先河。
《管子》:打破《周礼》规划的单一模式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代表了崇尚自然、自然至上的规划理念。2.规划理念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始终体现了农耕文化时代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并重的整体观念,城市格局体现了农业社会时期以图腾崇拜为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形态,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3.典型城市
(1)唐长安城: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2)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
第3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Hippodamus)模式,这种城市布局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广场是市民集聚的空间,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3: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文献
《建筑十书》: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在第一卷及第五卷中的“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他公共建筑”中提出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方面的论述。
《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西特(Camillo,Sitte)著。从城市美学和艺术角度来解决当时大都市的环境问题、卫生和社会问题,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2.规划理论
欧洲是封建领主制,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规划体现封建社会突出统治者地位的以图腾崇拜为主要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3.典型城市
(1)古希腊城市: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
(2)古罗马城市:广场群、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与焦点;道路、桥梁、城墙、输水管道等城市设施齐备(罗马)。
(3)中世纪城市:教堂成为城市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佛罗伦萨)。
(4)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巴黎的城市改建----爱丽舍田园大道、凡尔赛宫、协和广场)。
第3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线形城市是铁路交通大规模发展时期的产物,通过交通运输加强了城市内部与其腹地之间联系。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5: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2.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3.其他的探索
(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2)戈涅的工业城市: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组织功能、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
(3)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对当今城市设计产生影响;
(4)格迪斯的学说:城市--区域研究;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这一思想经芒福德等人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第36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规划的对象是以城市土地使用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空间系统,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操作而得以实现的。
考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1:城市规划的作用;
1.作为国家宏观调整手段 2.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 3.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构架
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第37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成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具有城市用水意义的地下水,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8: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1.用地评定的要求
(1)用地评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的;(2)用地评定主要以自然条件为内容,同时也考虑一些人为的影响因素;(3)用地自然环境的评定,不应只是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用的总和,而是要从环境意义上考虑文化相互的作用关系,综合地鉴定其利弊。(4)用地评定要因地制宜。2.用地评定的内容
以用地为基础,综合与之相关的各项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来鉴别各种用地是否符合规划与建设的需要。通常按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程度,适应城市设施建设需要分成三类用地。
第38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住宅用地包括宅间小路与宅问绿化在内的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合理间距内的用地。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3:城市用地的构成;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按大、中、小类3级划分。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8中类、73小类。
城市总体规划达到中类为主,小类为辅深度,详细规划应达到小类深度。10大类用地英文同(近)义词及代号:
居住用地:RESIDENTIAL----R.包括4个中类。
公共设施用地:COMMERCIAL AND PUBLIC FACILITIES----C,包括8个中类。
工业用地:INDUSTRIAL,MANUFACTURING----M,包括3个中类。
仓储用地:WAREHOUSE----W,包括3个中类。
对外交通用地:TRANSPORTATION----T,包括5个中类。道路广场用地:ROAD,STREET AND SQUARE----S,包括3个中类。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 UTILITIES----V,包括9个中类。
绿地:GREEN SPACE----G,包括2个中类。
特殊用地:SPECIALLY DESIGNATED----D,包括3个中类。
水域或其他用地:WATER AREA AND OTHERS----E,包括8个中类。
第39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佩里(Perry)提出了“邻里单位”,1933年《雅典宪章》将“邻里单位”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3:城市用地的构成;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按大、中、小类3级划分。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8中类、73小类。
城市总体规划达到中类为主,小类为辅深度,详细规划应达到小类深度。10大类用地英文同(近)义词及代号:
居住用地:RESIDENTIAL----R.包括4个中类。
公共设施用地:COMMERCIAL AND PUBLIC FACILITIES----C,包括8个中类。
工业用地:INDUSTRIAL,MANUFACTURING----M,包括3个中类。
仓储用地:WAREHOUSE----W,包括3个中类。
对外交通用地:TRANSPORTATION----T,包括5个中类。
道路广场用地:ROAD,STREET AND SQUARE----S,包括3个中类。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 UTILITIES----V,包括9个中类。
绿地:GREEN SPACE----G,包括2个中类。
特殊用地:SPECIALLY DESIGNATED----D,包括3个中类。
水域或其他用地:WATER AREA AND OTHERS----E,包括8个中类。
第40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各国和地区的发展规划体系不同,可以分成两个层面,分别是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或开发控制规划)。
考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4: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1.规划动作体系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开发控制规划)。实施性发展规划又称作法定规划。(1)战略性规划:
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应对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提供指导框架。但因其内容比较宏观,不足以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2)实施性规划:
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针对城市中的各个分区,制定实施性的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3)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
有多种形式,如各类规划研究报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开发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导则和开发要点等,通过政府的通告形式发布。2.开发控制方式
两种基本方式:通则式和判例式。我国使用判例式。
第41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我国开发项目都必须申请规划许可,开发控制属于判例方式。
考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4: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1.规划动作体系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开发控制规划)。实施性发展规划又称作法定规划。(1)战略性规划:
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应对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提供指导框架。但因其内容比较宏观,不足以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2)实施性规划:
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针对城市中的各个分区,制定实施性的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3)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
有多种形式,如各类规划研究报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开发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导则和开发要点等,通过政府的通告形式发布。2.开发控制方式
两种基本方式:通则式和判例式。我国使用判例式。
第42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每一个城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各自的特色,社会环境与物质环境能体现其特色与风貌。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6)城市土地使用。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43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定性分析分为因果分析和比较法,常用于城市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矩阵分析、层次分析。空间模型分析包括实体模型与概念模型。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6:熟悉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3.空间模型分析
第4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众数一般可以用来概括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或典型情况。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5:城市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1.定性分析 2.统计分析 3.一元回归 4.模型分析
第4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机械增长由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建设和发展及国家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决定,当政治经济比较稳定时,其机械人口增长比较稳定。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7:城市规划中的研究工作及常用方法;
1.城市性质的研究
城市类型、依据;方法(定性定量结合)。2.城市规模的研究
(1)人口规模:综合平衡法、比例法、区域分配法、环境容量法、回归分析法。
(2)用地规模。
第46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地形一般分三类:山地,绝对高度为500m以上,相对高度为200m以下;平原,绝对高度为200m以上,相对高度为50m以下;丘陵,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8: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1.用地评定的要求
(1)用地评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的;(2)用地评定主要以自然条件为内容,同时也考虑一些人为的影响因素;(3)用地自然环境的评定,不应只是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用的总和,而是要从环境意义上考虑文化相互的作用关系,综合地鉴定其利弊。(4)用地评定要因地制宜。2.用地评定的内容
以用地为基础,综合与之相关的各项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来鉴别各种用地是否符合规划与建设的需要。通常按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程度,适应城市设施建设需要分成三类用地。
第47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分区规划内容还包括: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41:分区规划包括的内容;
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2.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
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
4.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5.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第48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容积率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环境容量控制指标。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4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4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7.0.2.3条规定: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4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50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为保证出入停车场方便及停车场内部的安全,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9:城市交通枢纽布局;
城市交通枢纽包括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设施性交通枢纽3类。
停车场包括城市中心停车场、城市主要出入口停车场、超级市场和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照城市人口每人0.8~1.0m2安排。
第51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交通行为的运作由城市运输系统完成,城市交通行为的通道是城市道路系统,城市交通行为的控制由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进行。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
1.城市综合交通
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2.城市交通系统
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即交通行为的运作、交通行为的通道、交通行为的控制。
第52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交通可以分为“大交通”和“小交通”两个系统,“大”“小”交通在交通枢纽换乘、转运、相互衔接,实现乘客出行和货物转运的全过程。选项C是“小交通” 的内容。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
1.城市综合交通
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2.城市交通系统
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即交通行为的运作、交通行为的通道、交通行为的控制。
第53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为了缩短乘客等待公交车的时间,城市公共交通的行车间隔时间正常为4~8min,上下班高峰时,可以缩短至2min左右或更短;反之在人流少时,可延长到8~15min或更长些。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0.5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6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公交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50%城市用地面积,以5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7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港湾式停靠站应考虑一辆车停驻,另一辆车能顺利通过。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8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燃气调压站供应能力可由数幢楼达数千户居民,供气半径宜为0.5km。当地形狭长或住户居住分散时,供气半径也可适当加大。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59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液化石油贮罐总容积为10m3以下的气站,与站外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为30m,与重要公共建筑防火间距为35m。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60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直埋电缆地点不应有腐蚀金属的物质,埋深(地面至电缆顶)为0.7m。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61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供热应先满足居民家庭、中小型公共建筑和小型企业用热,先选择布局较为集中的用户作为供热对象,以达到系统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62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移动电话网根据其覆盖范围,采用大区、中区和小区制式,以及组网结构。大区系统一般几十至几百户,多到几千至一万户,服务半径30km左右;小区制容量为100万户,站区半径为1.5~15km;介于二者之间的是中区制,容量为1000~10000户,服务半径15~30km。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63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给水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宜成环状,按主要流向布置几条平行干管,其间用连通管连接。干管位置尽可能布置在两侧有较大用水量的道路上,以减少配水管数量。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6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垃圾填埋场填埋完工后,至少经3年封场监测,不准使用。经鉴定达到安全期时方可使用,可作绿化用地、造地种田、人造景园、堆肥场、无机类物质堆放场等。
第五篇:为什么要做城市规划师
建设工程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为什么要做城市规划师
一种年轻的职业
规划出现于19世纪晚期规划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职业,它同时还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职业。它产生于19世纪末的城市危机。
城市规划是一种为拥有各种不同才能与志向的人们提供广泛机会的职业。但是,与医生、建筑师、律师、工程师等职业不同的是,城市规划师的工作鲜为外行所了解。这个职业的名称--“城市规划”,直接且具象。城市规划是对未来的城市区域进行规划。不过,这种对规划师工作字面上的描述仅仅只是抓住了皮毛而已。
许多规划师为政府机构工作。为城市、村庄或城镇工作的规划师要与执政的官员打交道,承接规划委托书,帮助他们了解社区的规划需求与机遇,然后帮助其做出有利于社区未来发展的最佳决策。
规划行业的就业情况
具体说来,属于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其他就业途径,一是社会经济领域的,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相关信息咨询及决策顾等,如房地产策划师、区域经济咨询顾问,这些职位往往要求从业人员在经贸投资、市场运营等方面有所涉猎。
二是市政建设领域的,即在上文提到的具体设计规划外,从事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区域规划与划分等工作,需要就职者具备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乃至民俗学等在内的相关知识。
三是设计类的,这里主要指建筑设计师、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展览设计师等其他类别,需进行相关的实践。
四是更广泛领域内的研究。如地理学、社会学、考古学等视角下研究城市问题。城市规划设计师也可以在综合其他学科、日益丰富完善自我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向更高更深更广的科研领域进军。
建设工程教育网常年提供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考试辅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