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年度以来,在学校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三语文组贯彻落实各项部署和要求,以高考复习备考为中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各项复习备考工作。备课组工作得到了“有序、有效、优质”的开展,教师的教学教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强化和提升,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为来年高考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现总结如下,以资借鉴。
一、科学制定计划,有序进行复习备考
今年暑期,全体备课组成员制定了整个高考复习的计划,并确定了备考工作日程表。做到了人人心中有高考目标,事事落实在备考工作实处。
在刚刚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托,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宗旨,坚持把学生作为复习的主体,强化了训练这条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建构高效课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
在一轮复习中,我们极为重视教材的学习和复习。采用大模块、小单元策略,每个小单元都从两方面切入,一是知识切入,主要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近义词、虚词、成语、熟语、文言实虚词、句式),二是能力切入,主要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知识切入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检测为辅;能力切入由教师引导设定,学生跟进提高。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进行了理性归纳,夯实了基础。
考点复习以《高中新课标》为复习资料教本,强化计划意识,每个考点都定有教学目标和能力层级要求。按照考点顺序做到了逐项复习,逐项落实,逐项训练,最后贯穿成线,达到系统化。整个复习过程有条不紊,环环相扣,体现出阶段性、层次性、条理性的特点和循序渐进、循环往复、逐步加深的复习规律。复习过程还注重定量控制和定度控制,不搞“题海战术”。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高考模拟综合考试,每两周要求学生写一篇大作文。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狠抓组织管理,高考目标稳步落实
1、研究高考规律,提升备考效率。备课组狠抓备考工作的有效性,依据学科教学特点,认真钻研考纲、考试说明和近三年广东省省乃至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总结了科学备考的方法和途径。
2、落实教学常规,明确备考要求。本组教师树立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质量意识,做到自觉坐班,爱岗敬业,积极配合教导处教科处的日常教学教研工作的督导检查。认真落实“备、教、批、辅、测、练、评”等教学常规工作。对以上常规工作按以下要求去做:“备”,“教”,“批”做到及时具体,“辅”做到全程督促,“测”做到限时定量,“练”做到方式多样,“评”做到中肯客观。
3.听课评课。同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加强研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努力营造浓厚的备考氛围。
4.辅导。一是充分利用早、晚自习,抓紧抓好古诗文背诵和默写的检查。二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三是抓好专题辅导,讲究梯度和系列性。
5.作业与考试。坚决贯彻学校对作业批改的要求,对学生作文做到精批细改。从教导处、年级组组织的教学常规的检查结果来看,我们组布置的作业的数量,批改的质量都达到了要求。努力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6、抓好集体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备课组强化本组教师的集体合作意识,避免单打独斗。
注重同科构建,形成共识的复习计划。组内成员做到了精诚团结,和谐发展,资源共享,荣辱与共。努力做到资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和教学检测等五个方面的统一。教学进度做到了求大同、存小异。为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进行了考点分工。每人都有明确的任务,一是提前对考点备课,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作考点专题讲解;二是收集本考点相关信息和资料;三是负责相关文印工作。
7、抓好培优辅困,提高学生成绩。在备考组的统一部署下,我们密切配合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抓好培优辅困工作,探究有效方法,营造互动氛围,挖掘潜力,切实提高学生成绩。坚持在集体备课时,突出对培优辅困的讨论和研究,分析学生的能力增长点、思维障碍点,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1)认真布置作业,突出重点和知识整理。(2)课后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课上检查名句名篇及文学常识的复习效果。(3)分层布置作业,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针对性利用作业培优辅困转中。(4)注意作业时间,做到既不让学生没事做,又不能整体失衡,尽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8、收集备考信息,关注高考动向。主动关注互联网及报纸上的高考信息,积极参加各级高考备考交流会,并做到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9、培养学生习惯,以规范求质量。
一抓规范。针对学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规范性的指导,正确使用答题技巧、规范答题习惯,包括答题位置,基本结构,规范字的大小,提高写字速度,不求漂亮,但求工整。二抓听课状态。提示改进不良行为,提示做好笔记。三抓检查。检查落实知识点复习效果,让学生上黑板演示、进行听写、默写等训练。
三、复习备考的不足之处
总结上学期的工作,我们还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加强学习和研究,力争工作成果的最优化。
1、计划有待加强针对性,做到切实可行。科学备考策略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力避复习的低效;
2、复习课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还有待研究,力避为教而教的死板教学;
3、克服复习中经常出现的误区,如:重做题轻读书,重语基轻作文,重“客观”轻“主观”,重结果轻过程,重资料轻教材等。
第二篇:高三总结
高三工作总结
张钰
紧张的高三备考终于落下帷幕,回顾这一年教学工作,我从中收获很多。
如果说高一高二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重要时期,那高三可以说是一个全面整合、提升的关键时期,如果师生能够把握好,那么自身也定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我所担任的是高三文科平行班的教学工作,学生基础整体差且参差不齐,自制力不强、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是他们的特点,这种情况给我们的备考复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过备课组认真讨论,我们制定了一下复习方案:
一、慢步调,稳基础
自2015年5月起,我们文科就已经全面进入了一轮复习。鉴于学生基础薄弱,我们一开始就决定了复习时进度一定要慢,在“慢”中稳基础,在“慢”中求进步。整体一轮复习,我们耗时将近5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回归教材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二轮复习历时2个半月,这一阶段我们比较注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及培养,通过专题式训练,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加强专题内部知识点的理解,初步建立题型与方法的联系,加强知识点的迁移,同时也为三轮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3月份开始,我们认真完成了50套左右的模拟试题及历年真题,从中总结规律,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和方向,也让学生对高考出题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打破了高考试题在学生心里的神秘感。
二、精选习题,分层次教学
学生基础差,因此在资料的选取上,我们尽量选择难度适中梯度较为明显的资料。课堂上,我采取的策略不时照本宣科,而是亲自试做相关题目,再从中筛选习题和例题,有时还会根据需要进行删减及添加补充,以适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另外,在二轮复习的同时,我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专门的课下专题训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每天坚持两道小题,主要包括集合、复数、算法、线性规划等小题的易得分点以及向量、数列、导数、圆锥曲线、极坐标系和参数方程的基础训练,尽量使他们在一张完整的考卷中有更多的得分点;而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我们进行了高考卷第17题的专题训练,包括解三角形、三角函数以及数列,经过训练,他们的解题水平基本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除了这些,对于几个别程度较好的学生,我在课下也对他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觉得“吃不饱”的问题。
三、重视答题策略培训,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在刚开始接触高考模拟卷时,不少学生成绩较差,除了是知识点欠缺外,其中答题策略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很多学生一拿到卷子就开始答题,从头到尾,甚至在很难的试题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导致了答题时间分布不均,后面的习题草草完成甚至没有时间去做,这样肯定会影响他们的成绩。为此,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对选择、填空的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如在考场上要懂得放弃,排除法、特值法、代入验证法等等,对于较难的试题我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在考场上要懂得放弃;对于解答题,我比较注重前3题及后3题的第一问的教学,用较多的时间去分析讲解,课下也要求学生认真做,规范解答,努力做到“会而对,对而全”,尽量多拿分。
四、优化考试心理,增强考试信心
考试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我经常对学生说,在平常的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相应试题,把自己置身于一种仿真环境里,时间长了,就自然能够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也就平和了。
以上是我在高三备考中所做的工作,由于是第一次带高三,很多方法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我也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是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明白了两个字“坚持”,坚持好的教学方法,坚持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在任何时候都“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最后,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希望”。
工 作 总 结
高三数学组 张钰
第三篇:高三总结
高三(2)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今天是六月二十五日,高考出成绩。三年的辛苦到了最终收获的时候。一时思绪万千。回想这过去的日日夜夜有太多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自从接手这个班,一个保底学校的只有三个女生的唯一的理科平行班,我就明白身上的责任很重很重。从学习上来说,我班最高分是一班的最低分;从生活习惯上来说,聚集了本年级的“精华”;从家长层面来说,生活得不容易且复杂。想要把这样的一个班带好且要带出成绩,很难。但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为了不辜负学校的嘱托,家长学生的期待,我只能负重前行。
高三(下),这个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从领导、同事身上汲取智慧。平时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班级管理措施、学生的心理疏导、家长的交流沟通等方面出现了问题,都有领导、同事与我谈话,在与他们的热情交流中我总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生活在这样充满活力的集体里,我感觉很快乐。
二、与学生交朋友。基于班上的具体情况,我与其说是做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在管理班级还不如说是做为一个年长且有经历的朋友在与他们共同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我总是把我的人生与他们分享,他们也愿意拿出他们的真心与我交朋友。在我的班上,没有上下之分,我们之间是平等的,我们彼此尊重,我们都在寻找和谐生活的方式。我们在相互影响中,维持着我们这个稳定有序的集体。有些事情就是在这相互的沟通理解中得到了解决。对班级对学校,他们充满了好感。全班34人一个不少的坚持到了最后。我感觉很欣慰。
三、从精神和工作上鼓动学生去学习。高三最后的时间是紧张而且忙碌的。我一方面在教学上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用前人的事例鼓励学生认真主动的去学习。虽然我班上学生的学习总是有这里那里的遗憾,但对学习本身,他们是有清醒的认识的,知道该干什么。虽说学生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他成长的高度,但是从学生的一生来看,高考本身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如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了一点什么,我会感到很满足。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帮助。
高考成绩总体达到了学校下达的指标:
第四篇:高三总结
2012年高三级近段时间观察与汇报
美术老师:黎茂伦
现我校下广州的美术生有144人,整体学习都有明显的进步,但也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部分专业好的同学显得不关心集体,各自为营的现象而导致我校整体学员在画室中气氛沉闷、缺乏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画室对我校学生的重视及学生的反应。
现在,我校的生源144人,已经占据博立画室的一半人数之多,是一个完全影响画室的集体,无论是生活上或是学习上,无时无刻都对画室产生着重要影响。学习上,我校的尖子生早在7月中旬就下去广州了,前段时间(7月至9底)对尖子生来说是一段非常珍贵的时间。总体人数少,教师多,画室对学生的辅导相对比较到位,而且我们的学生几乎尖子生都下去,他们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或者说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好,进步相对明显,到9月底10月初这段时间,我感觉学生是处于一个暂时停留阶段,但这个停留阶段也是正常的,只是隐隐感觉一种自私自利的习惯也是在这个时候酝酿着。我分析:一是9月份以后,大部队全部下去了,给他们产生的影响是,学生多了,老师少了,从教学到生活都缺乏安全感;二是大部队的出现对专业好的同学产生的影响,在我第二次出差期间(10月初至10月中旬)感觉有明显变化,专业好的与专业相对较弱的同学已经形成了无形的对立,专业好的部分显得孤僻,专业差的则显得很无奈。专业好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以为自己专业好,目中无人,没有礼貌,对老师、对学生都有明显表现,2、方向感含糊,盲目地接受学习,长期处于一种课程排满的状态所带来的疲惫让他们无法分晰或判断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也就是说,总结也缺乏。
2、家长及教师的关心。
家长除了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及保持良好的沟通,从高考规律看,所有孩子都想取得好成绩,这就要同时具备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离高考时间越近,考生的紧张心态就越显得明显,家长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心理压力。主要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不要刻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关心或漠不关心;第二,对孩子要信任,要通过老师多关注孩子学习,要用适当方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第三,父母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攀比,不要居高临下教育孩子;第四,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不仅要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还要做孩子的心理辅导员,以朋友的身份,从人格角度尊重孩子,换位思考与孩子沟通,孩子会把心里话说出来,从而释放压力;第五,要言传身教。春节临近,家长接待客人时要注意方式,最好不要在孩子学习时打麻将等,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领导,班主任,我们艺术教师在学生面前也要做到该有的关心:年级应定期组织班主任等探望他们,定期以某种形式联系到他们,一个电话可以传达传达我们关心他们的信息,一个集会让他们目睹我们始终在身边全方位他们为他们鼓劲、加油,一份小礼物呈现我们对他们生活既体贴又周到,更重要的是校领导、班主任等的出现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和精神粮食,让他们从心里感到温暖,虽然嘴上不说,心里确实那样想了。而我,作为一个美术教师,也希望年级及学校能给予他们更多关注与关心。
3、今年高三美术预测。
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他们现有的学习状态,初步估摸我校的美术生在今年高考的发挥:理想的预估会存在15人左右在联考中落榜,这就是说,美术联考我校发挥正常应该会有130人左右能取得180分及以上分数。这个数据来源于在校的13人当中会有10个,加上在广州特训的144人当中的5人。所说的理想数据是说今年考题的分析(如果是考素描静物,色彩也是考静物)。但是,考题若是考到人头像的话,难度大很多,而导致我校的联考落榜人数有所上升,保守预估也会在15至20人左右,现留在学校的13人会出现百分之百不过。然而,就整体而言,由于今年我校生源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方面都较之往年的要好,所以,今年的本科人数无疑多于往年,重本有望突破7人。此分析完全是我本人个人观察及分析所得,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以作参考。
第五篇:高三总结
2010—2011年第一学期高三兼高一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任高一年级的美术鉴赏课和高三美术专业课。工作中尽职尽责,并很好的完成了所在岗位的工作。现将这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在教高三在这一块,只有几周时间安排在学校,其他时间安排学生到广州学习,所以课时有点紧,都是以复习为主。确保学生掌握熟悉的绘画基础和写生技能技巧。这一阶段以查漏补缺为主,全面平衡各科目的协调发展。理论与技能相结合,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让掉队的学生赶上来。为了提高教学辅导质量、加强术科训练辅导和管理,特别邀请广州美院的小如老师到我校做示范与讲座,做好各方面的备考工作。做好学生的“纪律、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并发挥了很好的督促管理、跟踪辅导作用。使学生能“安学”、“乐学”、“勤学”,整个备考工作落到实处。多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多了解学生的目前的情况,给学生多一份鼓励与支持。
在教高一这一块,我担任的是高一16至30班的美术鉴赏课,它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然而,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只有二、三名同学回答了问题,更多时候是教师指名回答或是越俎代疱。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洗耳恭听。为什么到了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就越不愿回答问题呢?是学生没有答案吗?显然不是。是旧的“一言堂”、“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习惯于坐享其成的听权威答案;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使他们习惯了当“配角”。久而久之,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就是一幅接一幅的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最后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却神色漠然。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时常思考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1、创设情境,激活学生主动参与。
创设课堂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鉴赏课的前提。在一个教学主题开始以后,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作为美术鉴赏课通常情况每一主题都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如在《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一课教学时,我请了一位学生唱歌导入,根据其优美的音乐旋律而得知音乐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各种动物也有属于自己的交流语言,美术也如此,要使学生一下子进入鉴赏的情境,我们必须找到合理的诱惑使学生努力去探究图像中所蕴藏的“谜”。美术鉴赏课的情境创设要切题、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后面的自主学习中去。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筛选和确定问题;或者由学生提出问题。如在《蛙声十里出山泉》一画中对感悟式鉴赏的理解学习,首先,我简单地对这一幅画作了介绍,然后请学生自己发挥,对这一幅画提出有关鉴赏的问题:“画中描绘了一些什么?”、“为什么山石和水的画法不同,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见青蛙,而画了一些小蝌蚪?”、“你从哪里能够体会到蛙声?”、“为什么老舍先生会喜欢齐白石作的这一幅画?”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主题,教师按照学生的自主选择进行分组编排,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
无论是哪种方式提出问题,都是为了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所以提出的问题应具备以下特征:问题要明确;问题要适度;问题宜小不宜大;问题宜具体不宜抽象。
3、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生生互动主要是指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过程 1的参与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达成学习的目标。如在《蒙娜丽莎》一画中,我设计了一个鉴赏记录表,要学生分组完成。教师课前准备了相关的问题及资料的来源和查找方式,各组分别查找和搜集小组所选任务的学习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评述,组内交流,将个人独立思考转化为小组共同认识成果,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并提出问题,对作品中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录。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合作精神,增进教学的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全员参与,引导学生体验内涵。
新课程理念注重“人”本位,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和每个学生的发展,全员参与就成了它的重要特征。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去,亲历探究过程。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欣赏作品,对作品内涵的体验,但并不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动动手,或临摹作品,或进行创作,这样更有利于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打破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美术鉴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美术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让学生亲自尝试美术的创作,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从中获得美的体验。例如在《图像与眼睛》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意象美术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画一画,这时不妨让学生动手自拟主题画一幅体验一下,或照着教材中自己喜欢的意象美术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在组织学生亲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参与的广泛性;活动的指导性;组织的有效性;形式的多样性;过程的开放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行探究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提供必要的方法。
5、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进行多元评价、主体评价和发展评价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审美个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学习“比较式鉴赏”时,让学生看画北宋文同的《竹子》和清代郑板桥的《丛竹》,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两位画家所运用的表现技法有什么不同?笔墨与造型有什么特色?作品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然后,鼓励每个同学运用美术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是“为了一切学生”在教学中的体现。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亲近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体现学生主体的美术鉴赏课,教师精讲、点拨、评价所占时间一般是一节课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如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尝试体验等。主体的主动积极作用在认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美术鉴赏课能够满足学生表现、参与、交往、合作的欲望,充分体现美术鉴赏教学的“主体教育”理念。
不足之处:课堂图片不充足,教学缺少艺术氛围。实践太少,学生亲手体会机会不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