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增强司法警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努力增强司法警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者: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总队发布时间: 2006-02-23 13:52:16
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是司法警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近年来,我们广东法院三级警队根据法院系统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采取积极措施,努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就如何提高司法警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在完善预案、健全机制、组织训练、协调指挥和警务保障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与思考。通过初步的实兵演练,锻造队伍,积累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各级警队有针对性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体能训练和模拟对抗训练,对于增强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一、认清形势,形成共识,把握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主动权
广东是我国最早改革开放地区,毗邻港澳,各类人员汇集,经济发展呈现多层次,各种社会矛盾凸现,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恶性案件居高不下,因利益关系引发的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不断增多。近年来,我省法院群体上访、闹访甚至围攻法院等情况经常发生,来访人员中携带汽油、凶器等自杀、行凶、暴力威胁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司法警察在执行任务中遭遇暴力抗法,人犯有预谋地脱逃事件也屡有发生,人民法院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司法警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把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及时
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审判机关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己任,树立全局观念,牢牢掌握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对此,我们按照“防范是前提,应对是关键,安全是目的”的基本思路,以积极的姿态,思考和研究对策。
(一)转变观念,调整思路。针对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认为,司法警察工作必须及时从传统习惯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争取工作的主动权。要求各级警队把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作为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司法警察工作的职责,作为服务和保障审判工作的任务体现出来。
(二)加强研究,把握规律。确实把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并列入全省法院课题调研重点难点统—进行凋研。法警总队每年召开二次中级法院法警支队领导会议,纳入会议议题进行重点研讨,针对一些事故苗头和典型案例进行专题研讨,选择一些地区召开现场研讨会,使各级警队领导强化工作职责,充分获取信息,并从分析各类事故的原因中查找规律,明确有关政策法规,掌握处置方法,提高组织指挥和应对处置能力。
(三)理顺关系,整合力量。从严治警,规范管理,我省始终把理顺司法警察管理关系作为贯彻“编队管理,双重领导”的一项重要措施,每年抓一次编队,强化集中统管意识。坚决纠正管理松散的现象,整合警力资源,保证队伍战斗力。全省法院实行重大任务重点保障制度,实行统一调警,归口管理,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切实掌握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主动权。
二、着眼防范,明确职责,构建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机制
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预案和机制来保证,需要发挥整体效应,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逐步构建形成了全省法院三级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和机制。
一是组织指挥。全省三级法院都成立了应对处置领导小组,明确了指挥人员,明确了哪些部门参与联动,明确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启动预案处置机制,保证机制启动灵敏快捷,指挥畅通,调度有序,各项指令能迅速传达到各个法院,及时有效地应对处置突发事件。
二是警力配置。按照司法警察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上下联动调警制度,提高警力保障机动能力。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和跨区、跨省执行任务的特点制定警力配置方案,确立警力基本行动路线,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三是组建应急分队。全省三级法院均成立应急分队,挑选优秀人才,规定训练科目,确定紧急实施任务,有针对性抓好训练,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形成整体战斗力,增强应对处置能力。
四是规定任务。根据司法警察职能,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必须坚持以维护审判机关安全,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为根本任务。
五是处置方法。坚持以自身警力为主,坚持以疏导方针与强制措施并用。坚持依法应对处置的原则。针对人民法院经常发生的情况和司法警察执行任务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进行疏理分类,制定各种处置方法,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灵活运用处置预案,保证处置的有效性。
六是物质保障。抓好警务装备配置,提升警队威慑力和执法能力。全省2100名法警统一配备防暴头盔、警棍、盾牌,统一购置配发350辆“猎豹”指挥车和专用囚车,发达地区配发了防刺背心、防割手套、防暴枪、抓捕枪、高强度灭火器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将逐步配置安全检查系统,把危险物品拒之法
院门外;安装监控系统,把法院重要部位全天候全方位处于视线中;警械配置达到实用性强、科技含量高、技术性能好的标准;指挥系统实行信息化,切实提高全省三级警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科学策划,创新模式,抓好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演练
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拟制的预案再科学,构建的机制再完善,没有经过实兵演练,缺乏经验的积累,一旦发生问题,要想达到理想的应对处置结果,仍然是—句空话。近年来,我们重视把训练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来抓,在开展大练兵活动中不断提高各级警队的技能战斗水平,增强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着力抓好基础训练。按照最高法院训练大纲的要求,结合警务部开展的专项检查和竞赛活动,在全省积极营造大练兵活动的氛围,认真落实“三个必训”,法警总队着力抓了新警入警训练、警衔晋升培训和骨干培训,严格按纲施训,严格考核。近几年共训练新警420名,培训警衔晋升人员250名,骨干156名。各中级法院支队和基层法院大队落实年度20天的必训时间,年初总队下发计划,支队、大队按计划施训,年终组织考核,采取抽查考核与对口考核相结合,总队总结通报年度训练情况,按照考核评分情况分出优秀、良好、及格单位,促进训练任务的落实。
(二)着力创新训练模式。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基础科目的完成,缺乏司法警察职能履行训练,缺乏有针对性的训练模式。如何使训练贴近实际,贴近审判工作的需要,我们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努力。一是抓好规范履行职能训练。根据最高法院下发的押解、值庭、看管等四个规则,研究制定规范职能履行训练内容,首先在广州从化市法院抓好试点,然后组织召开全省法院现场会议,按照规范化标准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制成光碟在全省推开训练,达
到训练与工作实际有机的结合,使全省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一步。二是增强搏击对抗训练。着重从提高个体素质为入手,把搏击对抗训练纳入训练内容,聘请专职教练,请求武警部队支援,集中培训骨干,在全省推开实施一些特殊科目的训练,提升警队综合素质。三是开展训练竞赛。针对全省训练工作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采取拉动式训练,法警总队定期组织训练竞赛,如射击、越野、博击对抗,以及队列、擒敌拳、警棍术等项目比赛,调动和激发全省各级警队开展训练热情,切实把司法警察训练工作落到实处。
(三)着力抓好实兵演练。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作为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已经纳入我们的工作职责。但在启动机制、组织指挥、协同作战和有效处置等方面缺乏实际经验。今年以来我们把实兵演练作为工作的切入点,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论证。首先进行科学策划。综合分析近年来人民法院遇到的各种突发性情况,充分论证,结合各级法院拟制的防范预案,编制训练方案。其次是进行战术设计,充分学习政策法规,拟制各种处置方案,综合讨论,选定训练处置方法。三是开展实兵演练。把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演练作为全省法警工作训练的重要内容,正式推开训练。今年八月经省法院党组批准,我们在佛山中院召开全省法院司法警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演练现场会议,全省23个中级法院主管院长和法警支队领导参加了会议。现场会组织演练了正确处置群访、解除恐怖威胁、迅速处置闹访、制止哄闹法庭、制服脱逃人犯、依法处置赖访、制服反抗人犯、快速处置闹访八个科目。演练较完整地展示了八种突发事件处置过程和方法,比较直观地明确了针对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明确如何使用警力,如何依法处置,如何协同作战,为今后训练工作积累了经验,对正确应对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增强了信心。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在训练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甚至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学习其他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维护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为维护审判机关的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与保障。
第二篇:浅谈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浅谈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使法院干警免受侵害,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虞城县法院近日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8名司法警察,以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力保障干警的人身安全和法院司法活动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之争日益增多,各种各样的矛盾也显现出来,审判机关成为了解决矛盾纠纷的中流砥柱。案件的增多,涉及诉讼的突发事件也随之增多,近日湖南、广西相继发生了法官伤亡事件,严重影响了审判工作的正常进行,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司法警察自然成为处置突发性事件的主力军,担负起了艰巨的安保职责。现结合法院工作实际,本人就司法警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浅谈几点,以供商榷。
一、法院审判工作中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法院审判工作突发事件是指在审判活动中,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其类型主要有:
1、哄闹、冲击法庭。这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刑事、行政、民事审判活动中,主要表现为闹事者利用旁听,参加审判活动等机会在法庭上进行哄闹、谩骂或围攻、殴打法官、公诉人、证人及对方当事人。扰乱正常庭审秩序,妨碍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
2、暴力抗法。这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判决、裁定的执行活动中。主要表现为被执行人或其亲属为逃避执行,采取暴力手段围攻、冲击执行现场,殴打执行人员,撕毁执行卷宗、材料。毁坏执行车辆和器材,抢夺警械用具或自伤、自残等妨碍执行活动正常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
3、劫夺被告人或暴力脱逃。这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司法警察押解被告人或罪犯途中,主要表现为聚众堵截押解专用车辆,以暴力手段伤害司法警察,进行劫夺和暴力脱逃,使其逃避审判。
4、集体、个人缠访。主要表现为多人聚集,拉横幅,喊口号,个人采取静坐、喊冤等手段扰乱法院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行为,意在引起不知实情人们的围观,以此达到引起社会关注。如处理不当会再次上访滋事或发生冲击法院或其他机关的事件。
二、法院审判工作突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在事件发生以前没有何征兆,不能预见或者难以预见,发生比较突然,难以及时、有效应对。
2、紧急性。事件发生后,必须依法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妥善有效的处置,否则会发生严重的、难以挽回的损害结果。
3、影响广泛、恶劣性。事件发生后,会在一定区域内乃至更大的范围造成严重恶劣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4、后果严重性。事件发生后,如不能及时应对,妥善处置,将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危害社会、危及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
三、对法院审判工作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措施
1、对哄闹、冲击法庭事件的处置措施。处置该类事件,做好庭前安全检查,利用人工检查及监测设备检查的方法,对进入审判区的人员做详细登记,对查出的限制物品、管制品和危险物品依法有效处置。刑事案件中值庭司法警察对闹事者应立即发出警告并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根据审判长的指令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对不法分子携带凶器的可按照警械和武器使用原则处理,被告人开庭受审时,应保持法庭肃静,对已成年的被告人必须加戴手铐,密切注视被告人的举动,发现有相互串供、殴斗、自杀、自残举动时,迅速、果断予以制服。对已经发生的伤害结果,根据指示,进行录音、录相、固定证据,专人及时报告信息,及时调派车辆、准备急救。
2、对暴力抗法事件的处置措施。这类事件主要多发于在判决、裁定生效后的执行活动中,司法警察应根据现场指挥员指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抗法者进行控制和束缚,对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和被执行人故意煸动围攻的亲属耐心做好法律宣传教育和疏导工作,化解矛盾,缓和对立情绪,尽量避免群众采取过激行为。根据现场的警力部署对被执行人及其亲属进行必要的控制,发现持有凶器或其他危险物品的被执行人及其亲属应迅速将其夺取制服,带离执行现场,防止抗法人员情绪失控酿成事故,引起其亲属造成大规模的群体事件,正确判断现场事态的发展,必要时可根据规定使用警械,同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求助,及时地向领导汇报情况。
3、对劫夺押解或被告人暴力脱逃事件的处置措施。司法警察在处置这类事件时应考虑预防处置相结合,首先押解工作开始前司法警察按规定着装,携带手铐、警棍、枪弹,随同配备的指挥车、囚车到羁押地点进行押解,按规定配备押解司法警察。制定行经路线,以及上下车、进出法庭路线,必须实地勘察,控制好车门、车窗、防止跳车,对企图自杀、自残的被告人、罪犯采取强制措施,果断制服,对已经脱逃的被告人、罪犯实施紧急追捕,并及时报告情况,同时调派警力到事发地集结按指挥进行围捕。迅速与公安“110”联系,让其协助控制某路段实施交通管制。
4、对集体、个人缠访事件的处置措施。处置这类较大规模事件,一般由主管领导担任现场指挥,发布实施命令,各部门应急人员迅速到岗,进入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开展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立案庭信访部门为综合协调管理部门,司法警察承担维护信访秩序,严格门卫管理,禁止信访人员非正常进入院机关大楼,对在机关门前聚集的信访人员进行疏散、劝阻,并立即通知接访人员到场接访。经劝阻无效的,应将其强行带入信访室并收缴信访人员所携带的危险物品,、横幅、标语、大小字报等物品。必要时在信访室配备必要警力,负责好信访秩序,及时疏散聚集围观群众。敏感时期的集体信访,司法警察与接访人员应冷静接待,沉着应对,耐心做好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化解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对少数或个别信访人员仍不听劝阻继续在机关区域内滞留、吵闹、聚集、静坐,企图围堵执行公务车辆冲击机关大院的,应立即组织警力加强警戒,防止进入办公大楼打、砸、抢。树立正确理性思维,讲究战术、技能、原则,区分信访人员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以实际行动感化合法信访人员,消除多数人误解,孤立少数非法信访人员。对不听劝告信访人员,根据情况,司法警察可使用盾牌用防暴队形强行驱散人群,对可能自杀、自残、爆炸、放火等极端信访人员,应先强制带离现场,发现凶器和危险物品一律收缴,对冲砸机关、辱骂殴打干警行为人,视情节先予以制服,按指示,专人报告信息,录音录像,记录证人笔录,固定证据,然后在公安机关处理时提供依据,使违法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
另外,司法警察还需不断提高的各方面素质。一是要强化训练,英勇善战。警队要经常组织训练,努力培养警员们敢打硬仗的精神和能打硬仗的本领,同时要结合日常训练进行处突预案的演练,使队员们人人熟悉处突原则和处突程序,以善战能赢为目的,充分地发挥整体作战效能;二是提高危机意识,能处变不惊。突发事件在发生前并非没有迹象可寻,也有一个矛盾累积、激化的过程,有自身特点和规律,因此有危机意识就相当心理有了相应准备。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相关预案,进行处理突发事件的演练等都是对危机意识的培养。只有做足了充分准备,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才能沉着应对、处变不惊;三是培养勇气,增强责任感。处理突发事件,有时可能会起到相反作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干警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决心,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党和国家负责的态度,果断地采取措施控制局势。既要抓住时机敢于冒险,又要本着负责的态度小心谨慎,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同时,作为司法警察自身,更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爱生命,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学习和技能训练,努力熟悉各种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执法水平和技巧,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保持高度的敏锐与冷静
第三篇:关于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的思考
关于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的思考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呈现突显和多发趋势,新近以来各种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舆论风暴等等突发事件,都直逼党和政府执政管理一线,成为当前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考验。去年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等,就是由于干部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了群体事件的发生和恶化,造成恶劣影响。前不久发生在杭州的5·7飙车案,由于有关部门信息发布不严谨,在网民的反复质疑和猜测下,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演变成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危机,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杭州城市形象。我们自身也深刻感受到,由于去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再次降到冰点,市场监管公信力受到空前质疑。透过这些事件,从我们面临的形势来分析,应对突发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是我们从2007年研究和排查责任与风险问题的延续和补充。事隔两年,我们再次强调责任与风险问题,并延伸到对突发事件等重大责任与风险问题的关注,是对两年来我们一些领导和干部仍然在监管执法中忽视风险问题的再敲警钟,是对履行监管执法新职能新要求的持续努力,是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事前贯彻,也是对国家总局强调防范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的积极落实。
一、把握当前突发事件的特点
结合当前所处的社会阶段和社会环境,分析近年来广为社会关注的各种突发事件及其处置,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突发事件往往涉及多元化利益主体。群众利益和安全受到损害后,容易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把群众、企业、政府等一起卷入事件之中,使事态难以控制,矛盾错综复杂,各种利益诉求相互交织,应对处理难度很大。二是突发事件往往反映出政府公共管理不足。这些年发生的突发事件,大多跟政府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市场监管、安全管理等公共服务欠缺、公共管理不足和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紧密相关。三是突发事件往往引起舆论高度关注。随着公民意识的兴起和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意见,并且具有“一呼百万应”的特点,使网络监督几乎没有真空,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不断加快,舆论监督的力量越来越大。四是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经验不足。从多起突发事件演变成公共舆论事件,并对党和政府公信力造
1成严重损害来看,反映出政府部门在应对上还处于被动,应对能力有待提高。
二、关注工商部门突发事件的多发领域
从近年来发生在全国、全省和全市工商系统各种引起舆论关注的突发事件来看,工商部门的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食品安全事件。比如阜阳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多宝鱼事件,我们市场上的问题腐竹事件、玉米窝窝头事件等等。食品安全领域成为突发事件多发、频发的高危领域。二是执法监管事件。比如市场和无照经营户火灾、假冒侵权打击不力、虚假广告层出不穷、“傍名牌”屡禁不止等一旦被舆论关注,都会成为监管执法不力的公共事件。还比如,执法办案中遭遇暴力抗法的事件和涉及多方利益的重大复杂执法行为等等。三是投诉维权事件。在消费申诉处理中,消费者反复投诉、无理投诉、越级上访等容易演变为处理不力的突发事件。群体性消费投诉和维权事件,涉及面广、影响大,容易受到关注。在信访中,涉及多个主体的群体信访事件和反复上访的重复信访事件,也容易出现过激行为等造成严重后果。四是舆论监督事件。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和执法维权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媒体关注度高。无论是审批服务、执法办案、市场监管、消费维权以及干部作风等都很容易引起媒体注意,提出批评性监督报道,容易把普通事件演变成舆论高度关注质疑工商行政作为的公共事件。从上述几方面来看,我们讲的突发事件主要是与工商工作和工商队伍有关的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舆论关注、处置不力容易造成负面影响的重大复杂事件。
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突发事件影响重大,能否主动防范、及时预警、妥善应对至为关键。从这几年来看,由于我们坚持建设“三型”工商,尤其重视坚持依法行政,在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暴力抗法、群体信访和集体维权等事件中,基本上都能做到反应迅速、处理果断、合法合理,没有造成重大不利的负面影响,有力地维护了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维护了执法公信和队伍形象。但是,从当前复杂的形势来看,我们还很有必要进一步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要提高主动防范应对意识。只有未雨绸缪,才能临危不乱。从2007年强调责任与风险问题以来,通过查找风险点,开展风险教育,系统干部风险意识显著增强。但是,防范重大、复杂事件发生的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市局和分
局领导、市局处室和分局科所负责人作为主管一定业务工作的领导干部,基层和窗口一线干部作为直接面对企业群众的执法人员,在防范一般风险的基础上,都要切实提高主动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意识。尤其要提高对妥善应对突发事件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绝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增强责任心,提高敏感度。
二要加强风险监控预警。大多数突发事件的发生既是偶然,又是必然,有其萌芽、产生、发展的演变规律。主动防范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第一道防线就是要加强风险监控和预警。要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履行情况,通过日常督查开展履职风险排查,发现风险隐患;要注意掌握各大媒体和网络舆论动态,并通过投诉、监督、信访等各种途径和渠道掌握收集各种信息,监控风险动态;要及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风险隐患和风险动态的分析评估,发布风险预警,主动采取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防止风险扩大演变成突发事件。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真正把风险排查、监控和预警作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贯彻落实到位。
三要把握好应对原则。在积极防范的基础上,妥善应对突发事件,要遵循事件发生和处置规律,迅速、主动、果断处置,减少负面影响,增强正面引导,化被动为主动。具体要注意把握五个方面:一是及时主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领导到位,第一时间控制事态,第一时间回应诉求,不回避矛盾,不推诿拖拉,把事件引导上正常处理轨道上来。二是合法合理。既要坚持依法行政,避免陷入违法处理造成新的矛盾,又要高度重视群众、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三是担当责任。对突发事件中工商部门和工商干部存在问题和差错的,要坦诚面对质问、主动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四是公开透明。对突发事件中矛盾和问题的处理,一定要公开公正,主动发布信息,主动接受监督,保障公众知情权。五是引导舆论。要及时掌握舆论动态,分析舆论走向,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引导,为事件处理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
四要强化应对能力的提升。围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这一重点,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落实依法行政,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一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全系统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整体能力。一是强化教育培训。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一线执法人员为主体,要积极开展履职风险、依法行政和公共管理方面的全员教育培训,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和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提高
风险意识和履职能力,勇于破解难题、做复杂工作,善于说群众话、做群众工作,敢于面对媒体、做宣传工作。二是细化落实制度。按照建设“三型”工商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各项制度规定,确保履职到位,是风险防范和应对的根本所在;认真贯彻落实风险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是防范和应对的关键所在。要按照建设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构建权力运行阳光体系的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要切实做细做实各项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市局和分局要加强检查和督察,确保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落实到位,全系统整体防范和应对能力逐步提升。三是优化应急演练。对食品安全、重大信访、暴力抗法和群体维权等要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事先明确应对原则要求和工作流程,必要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第四篇:如何应对和处置农村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和处置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
龙南县委政法委 唐爱群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而且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趋于激烈,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含义和特点
(一)含义
广义的突发性事件,是指一切超乎预期而影响较大的自然、社会及政治性事件,它不仅包括自然灾害(如印度洋大海啸)、公共卫生事件(如“非典”),也包括突发性“事故灾难”“社会事件” 等四类。当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所引起的部分公众参与的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威胁的事件。
从农村基层来看,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一是突然发生,难以预料。二是群体响应,参与人数众多。三是问题重要,干扰乃至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这类事件往往聚集几十人,上百人乃至上千人。这些群众以要求政府解决各种问题为由,有的集体上访,聚集在党政机关门口,堵塞交通,干扰党政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有的与维持正常工作秩序的人民警察公然对抗,抓伤、挠伤干警;有的直接拦截各级党政领导乘坐的车辆,拦“车”喊“冤”;有的集体罢工、罢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聚众性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不同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涉及的范围和人数比较广泛,少则几十人、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并且参与人员多样化,一些党员、村干部也参与其中,甚至进行指挥策划。同时一些外部人员也存在从众心理或受煽动性的宣传而主动参与。
2.突发性
群体性事件,往往是矛盾由量的逐渐积蓄发展到质的变化的过程。它作为一种质的突变,是通过某一契机诱发的,这种契机以什么方式、什么时候出现,往往存在偶然性,这就决定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态势、影响深度、实际规模难以完全预测。表面看来似乎无规律可言,有很大的随机性。但事实上,其中多数在发生前都有蛛丝马迹,从酝酿到发生都有一个过程,有各种苗头和征兆。
3.组织性
群体性突发事件从酝酿到发生都有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其牵头者往往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其聚散进退均受骨干分子指挥,组织者号召力和影响力较大,不仅对社会秩序产生重大震动,而且对普通民众的心理也产生巨大影响力。
4.难控性
任何突发性事件都是相对地突发,不可能没有前兆,没有准备过程。往往规模越大,涉众越多,其准备的过程就越
发生变化,比较注重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在政府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就结群闹事。如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村民的土地被征用后,对土地补偿等与其利益相关的问题心存不满,容易通过群体性事件求得更多补偿为目的。
(三)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人对于当前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不能正确对待,总以为有理就该闹,认为“法不责众”,以聚众闹事的方法来达到某种目的,动辄上访堵路、停尸闹丧,导致处臵难度加大。如在交通、劳动、医疗发生非正常死亡事故,企业、建筑业拖欠民工工资引发的劳资纠纷,本来可以向相关主管部门反映,通过行政、司法途径解决,但因法制意识不强,信访不信法,习惯用上访、请愿、闹事等方式表达意见和愿望。另外,极个别人员为达到个人目的,甚至挑动、唆使不明真相的群众向政府施压,导致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
(四)基层组织薄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有的村干部群众基础不牢,工作作风不实,对群众生活漠不关心,在基层群众中威信不高。对一些矛盾纠纷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化解,一旦出现突发性的群体性事件往往束手无策,或者处理不妥当,导致事态进一步激化和扩大。发生民间纠纷,不向基层组织求助解决,而是求助家族势力解决。如因风水墓地问题纠纷引发斗殴事件。
(五)回避推诿矛盾。基层部门回避矛盾、互相推诿。其实很多发生在基层的群体性事件最初都表现在一些小的
观其言、看其行,始终保持克制态度。
2、要自信。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是非常规性,发展方向、结果很难预料,任何优柔寡断都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这时基层领导干部的良好素质、胆略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越严峻,人越需要放松。在这一点上,“鸭式管理者”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浮在水面上的鸭子,给人的感觉是逍遥自在,但在水底下它的脚却在拼命划水。不管情况怎样,领导者也要泰然自若,合理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3、有责任。处理群体性事件难度比较大,要求基层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政治品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缺乏责任意识,是不能把握时机,妥善处理好群体性事件的。
(二)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原则 处理群体性事件,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
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基层党组织必须负起领导责任,特别是对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必须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协调各方行动,以理性的态度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趋势,同时,还必须根据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及事件的规模和严重程度科学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做到心中有数,以寻求应对和处理的有效方法措施。
2.尽早化解原则
5.教育疏导原则
群体性事件中,不少群众往往抱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心态,认为“法不责众”,因而参与其中。对此,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以案说法,让绝大多数群众认识到暴力抗法的违法性,从而达到分化瓦解闹事者、孤立少数带头人的目的。要正确把握群众的心态和现场情况,遵循“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可疏不可堵”的原则,因势利导,慎重决策。
6.以人为本原则
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多为普遍群众,因此,在现场处理和后续工作中,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原则,坚持用群众观来统领事件始末,多从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所集中反映的问题,努力减轻群众对政府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和问题,能办的马上就办,不能解决的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计划。对于群众的不合理要求,应该做好相关政策和法律的解释,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三)、应对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策略 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策略:
1.统一领导,迅速行动,及时上报。
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较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引发原因,理工作中始终牢牢把握住这一原则,从而避免打击处理范围的扩大,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借机煽动闹事,引发事态升级,最终确保事件的处理顺利进行。
3.深入一线,分散行动,化整为零。
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者要有无畏精神,处变不惊,沉着应对,深入一线做工作,面对面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控制事态发展。到了事发现场后,应分散行动,化整为零,查清事发原因以及相关人物,做好思想工作。
4.及时掌握,科学分析,果断决策。
对突发事件调查进行初步综合分析后,对整个事发原因和发展动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果断做出决策。
一是与群众代表直面对话,肯定其合理的诉求意见。处理群体性事件必须以理性、平和、文明、规范为执法理念,做到调解为先、审慎处理、化解矛盾。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是利益冲突,其酝酿和形成一般都有一个矛盾和问题积累过程,事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过程。因此,要从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将理性、文明、平和的方式贯彻于群体性事件处理始终。对因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群体性上访、游行、静坐等,要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向群众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肯定其合理的诉求。
二是坚持原则,依据法律法规,依据国家政策,依据上级政府的有关规定,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又坚持原则立场,1
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做好善后工作,十分重要。首先要恪守承诺,不失信于人。作为领导者,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必须根据问题的性质,解决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职权范围作出一定的答复。凡经过缜密思考和集体研究决定的表态、承诺,一经作出,就必须坚决兑现,谁负责、谁办理,都要项项落实,环环紧扣,不能有丝毫大意。绝对不能图解一时之围,轻率表态,言而无信,致使失信于民,触犯众怒。再次,加强督查,务求实效。处理群体性事件,必须防止假大空、搞应付、耍花枪的虚事发生,领导者作出答复后,要将此事列为重点督查事项,限期办结,绝对不能弄虚作假,欺骗群众。最后要善于总结,完善制度,从根本上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
第五篇:应对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甘肃移动临洮分公司
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办法暨应急处置预案
第一条 为提高临洮县移动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保障生产经营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以保障广大消费者和职工利益,维护公司资产安全和企业稳定,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根据《公司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公司章程》等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暨预案。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突然发生严重影响或可能导致或转化为严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的紧急事件的处置。
公司的突发事件是指公司的正常经营受到影响甚至无法继续经营,公司财产、人员利益受到损失,造成区域性甚至全国性影响,有可能导致或转化为严重影响服务市场稳定的公司风险事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一)经营类
1、公司领导管理层可能出现较大的决策失误;
2、公司的经营班子可能出现较大的经营失误;
3、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
4、公司因重大工作事故等无持续性经营能力。
(二)环境类
1、国际重大事件波及公司;
2、国内重大事件或政策的重大变化波及公司;
3、自然灾害造成公司经营业务受到影响;
4、事故灾难,指企业内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造成公司正常经营受到影响。
(三)信息类
1、报刊、媒体对公司问题集中式的不实报导;
2、社会上存在不实的传言或信息,给公司造成了影响;
3、公司发布的信息出现重大的遗漏或错误,对市场造成了影响;
4、可能或已经造成社会不稳定,引发消费者投诉事件等。第三条
突发事件处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合法、合规;
2、诚实、信用;
3、及时、积极;
4、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5、统一领导、统一组织;
6、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公司生产经营及形象的影响。
第四条
公司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公司成立处理突发事件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公司突发事件的管理以及处置工作,其中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组员由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担任。
(一)组长职责:
1、负责公司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组织指挥突发风险处置工作;
3、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对一些重要事项做出决策;
4、协调和组织突发风险事件处置过程中对外宣传报道工作,拟定统一的对外宣传解释口径;
5、负责保持与各相关部门或政府的有效联系。
(二)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进行有关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2、指导下属部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3、综合协调信息收集、情况汇总分析等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三)组员职责:
1、各相关组员按照其分管的工作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督促、落实组长、副组长的批示、指示及有关决定;
3、收集、反馈突发风险事件处置的相关信息;
4、指导和协调下属员工做好相关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等工作;
5、负责组织突发风险事件处置工作的善后和总结工作;
6、负责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披露工作;
7、履行突发事件的值守等职责。
各组员实行24小时值班,手机必须随时保持畅通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向副组长报告,并按照指示进行处理。第五条
预警和预防制度
公司各部门责任人作为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工作第一负责人,定期检查及汇报部门有关情况,做到及时提示、提前控制,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中。
第六条
预警信息的传递及处置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
公司预警信息的传递主要由公司各部门责任人负责向公司副总经理进行汇报,然后由副总经理协同有关人员对信息进行分析及调查,确定为有可能导致或转化为突发事件的各类信息须予以高度重视并立即向公司总经理报告,必要时提出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的建议。
当预警信息被突发事件领导工作小组确定为需披露的信息后,则按照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进行披露。第七条 突发事件的处理
一、做好情况上报工作。发生影响或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突发事件后,领导工作小组应及时将事件情况、已采取的措施、联络人及联系方式等通过电话上报总公司有关部门,同时,在掌握事件的具体情况后,应将事件的详细情况书面报送总公司有关部门,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二、做好先期处置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制订的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
三、做好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工作小组确定突发风险事件后,应根据突发风险事件性质及事态严重程度,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启动本预案。同时针对不同突发风险事件,成立相关的处置工作小组。处置工作小组在领导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制订突发风险事件处置方案,拟定统一的对外宣传解释口径,及时开展处置工作。
(一)经营类突发风险事件主要处置措施:
1、彻底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必要时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或评估;
2、查清公司经营班子的日常经营管理及决策是否违反了《公司法》、《公司章程》及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若存在此情形,则及时调整或更换公司的经营班子,情形严重者诉之法律处理;
3、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谈话及控制;
4、暂时停止公司的有关经营活动;
5、对于公司经营亏损或面临退市,积极与各方相关部门或机构进行沟通,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6、按照规定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二)环境类突发风险事件主要处置措施:
1、深入调查、了解目前环境包括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政策变化、自然环境详细情况以及对公司的影响程度;
2、公司召开经营班子会议,讨论在上述情形下,公司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3、公司经营班子及时提交有关处理意见,并上报总公司予以调整经营策略;
4、对于自然灾害或社会公共事件对经营项目已经造成严重影响,则公司应立即派出相关领导亲赴现场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上报现场处理情况;
5、按照规定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三)信息类突发风险事件主要处置措施:
1、联系有关媒体报导负责人,将真实情况告知,并商议处理方案;
2、立即对不实信息做出澄清或更正,尽量减少不良信息的影响;
3、追查相关责任人,并要求其改正,情形严重者诉之法律处理;
4、按照规定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四、做好后期处置工作。突发事件结束后,应尽快消除突发事件的影响,并及时解除应急状态,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同时总结经验,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评估突发事件处理的效果,对本管理办法暨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做好善后事宜工作。由公司经营班子拟定关于善后事项的处理意见,包括遭受损失情况以及恢复经营的建议和意见,由公司最高领导会议批准后执行。
第八条
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工作
公司下属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工作需要和各项应急处置措施的顺利实施。
(一)通信保障。在处置突发事件期间,公司的值班电话及领导工作小组成员的手机必须保证畅通,确保与各部门的联系。
(二)队伍保障。领导工作小组有权利根据突发风险处置工作的需要,召集参与处置人员,被召集人必须服从安排。
(三)物资保障。公司的经营班子应做好突发风险事件处置工作的物资保障,准备好相关的设施、设备及资金、交通工具等。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四)培训保障。公司本部及所属部门要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等常识,增强应急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对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的专业培训工作。第九条
附 则
一、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本管理办法暨预案由公司最高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组织实施。
五、本管理办法暨预案自制定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