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逸夫小学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13年逸夫小学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保障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组织领导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 “ 稳定压倒一切 ” 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我校成立 “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作为学校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领导机构(以下简称 “ 领导小组 ”),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我校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作出决策,协调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督促学校预防和处置方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检查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落实情况。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朱财孙
副组长: 黄干英 李九根 邹四根
组 员:张小彪、徐 燕、万德军、饶倩秀、范秋香、黄冬莲、周凤梅、傅爱梅、朱慧琼及各班班主任。
二.机构设置
指挥部、指挥部组成:学校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为指挥部成员,现场总指挥由朱财孙校长担任,若校长不在由副组长担任。、指挥部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指挥部所设部位:
为便于掌握现场情况,便于发布命令,便于现场信息反馈,便于紧急情况下撤离,学校指挥部设立在教导处。
指挥部下设五个组:、指挥组
小组成员:张小彪 徐燕基本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指挥部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疏散组
小组成员:班主任
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伤员救护组
小组成员:万德军 刘飞剑。
基本职责: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外围控制组
小组成员:门卫、科任教师
基本职责:负责维护学校大门、出入口秩序,疏导师生有序撤离,引导专业部门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装备保障组:
小组成员:张慧彪 刘金生。
基本职责:提供各种处置突发事件物资装备,通讯设备,编制广播词备用,负责平时的装备保养。
三.处置原则、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预案落实快。、现场指挥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要亲临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局势,果断做出正确指挥判断。、设置警戒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设置警戒,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降低损失原则。处置方法要妥当,要以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确保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为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尽量减少社会影响,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危害。、基本装备原则。学校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应急广播、安全头盔、电喇叭、消防器材等必要基本装备保障。、协调配合原则。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明确职责任务,按照预案分工,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置。、追究责任原则。依据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中指挥部及各组织职
能任务分工,划清权限职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给予相应处分;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因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要按处置突发事件预案职能任务分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工作要求、各小组要高度重视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全体师生员工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要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学校要把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作为治安防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落实,严格按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有关人员要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可疑物、可疑车辆,对有可能制造暴力恐怖事件的人员,由学校门卫报告学校领导或老师,教师跟随监视,并保持通讯畅通,发现可疑情况果断处理。、学校要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时发现各种带有预警性和苗头性信息,密切掌握,及时汇报或上报。、保卫人员要做好重点防范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安全,防止发生借机盗抢等犯罪活动。、伤员救护组要掌握周边医疗机构分布情况,遇突发事件后,要将伤员迅速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学校每年要进行一次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各部门、岗位工作人员做到职责清楚、分工明确、措施到位。
五.善后处理工作、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做好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工作,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个人,或有特殊贡献的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有关部门电话
朱 财 孙:***
黄 干 英;***
李 九 根:***
邹 四 根:***
张 小 彪:***
万 德 军:***
第二篇: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XX镇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切实加强平安XX建设,积极预防和依法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全镇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促进经济建设平稳、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力争把事件制止于始发状态,控制在尽可能小的局部范围内,尽最大努力确保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管理区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镇成立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
组长:XX镇常务副镇长
副组长:XX副镇长
XX派出所所长
XX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应急办专职副主任
成员:XX应急办中队长
XX经委主任
XX土管所所长
XX群众工作办公室主任
(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综治办公室、群众工作组、事件处置组、后勤保障组。
1.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成员由镇党政办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收集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前的各种信息和动态,按照“及时、准确、全面”的要求,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及时收集上报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当好领导参谋,做到情况报告渠道畅通。
2.群众工作组。组长由XX同志兼任,成员:宣传、团委、妇联、文化站等部门同志参加。主要负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好群众内心思想工作,说服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加强舆论导向,劝阻不明真象的群众。一旦发生集体上访,及时做好群众劝返工作。
3.事件处置组。组长由XX同志兼任,成员有镇机关应急小分队和镇警务区人员组成。接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报告后,迅速赶赴现场,控制事态的发展,维护秩序,防止出现过激行为。对扰乱秩序的,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对触犯法律的坚决给予严厉打击。
4.后勤保障组。组长由XX同志兼任,成员有医院、交通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期间,启动应急预案,提供必要的医疗、交通、通讯、电力等应急设施。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事件处置顺利有序的进行。
四、应急报告
1.应急报告程序
各村(居)、企事业单位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向镇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将情况上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
2.应急事件报告要求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姓名;
(2)事件发生的简要情况;
(3)事件的性质;
(4)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
3.应急事件报告内容
(1)恶性或重特大刑事案件;
(2)群体性械斗事件;
(3)公共场所内的群体性斗殴事件;
(4)重特大交通事故;
(5)重特大火灾事故;
(6)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7)5人以上集体到各级政府、部门上访;
(8)涉及经济建设中因房屋、坟墓拆迁,土地征用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9)其它重大事件。
五、本预案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维护我校教育教学稳定局面,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将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及时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
二、工作原则
处置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尽量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对已发生的校园重特大事故,严格按“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保障校园教学与生活秩序稳定。
三、适用范围
发生或可能发生在头道中学突发事件适用本预案处置。
校园突发事件包括:发生在校园内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由人为或自然灾害引起,具有突发性或难以预见,对师生人身安全造成严重损害、校园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的各类突发事件。
(一)安全事故:地震、台风、洪水、山体滑坡、火灾、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群体拥挤踩踏、游泳溺水、户外集体活动发生意外等,致师生重伤、死亡。
(二)公共卫生事件:群体食物中毒、环境污染中毒、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不明病因等,致师生重伤、死亡。
(三)社会安全事件:在校师生与当地群众发生群体纠纷、学生之间较大规模纠纷、非组织的政治性群体聚会或游行、学生各类自杀死亡、因教学改革或拖欠教师工资等原因引发的教职员工集访、教师体罚行为致学生死亡或伤残或病重住院、严重影响校园教学秩序或群众生活秩序的其他突发事件。
四、校园突发事件级别
校园突发事件按其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性、重大、特大三个级别。
(一)一般性校园突发事件
在个别校园发生,致师生重伤,或对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由学校为主可以进行处置,或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协同所在地教育部门可以协调解决的校园突发事件。
(二)重大校园突发事件
在个别校园发生,致师生伤亡,或对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危害,需由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市教育工委、教育局与学校共同参与处理的校园突发事件。
(三)特大校园突发事件
发生师生死亡3人以上,或对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特别重大危害并产生恶劣影响,出现跨学校甚至向社会蔓延扩散的态势,或按有关规定应确定为特大级的紧急情况,需由市委、市政府或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协调当地党政及教育等相关部门处理解决的,或需报泉州市教育工委、教育局甚至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或教育部处置的校园突发事件。
五、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设立头道中学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略!
主要职责:
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工作责任制、校园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做到反映迅速、处置及时。
六、校园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1、发生校园突发事件,所有知情者有义务在知情后的第一时间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员。
2、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后,事发地学校应在第一时间或接报后5分钟内中心小学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和漏报。
3、中心小学接到重特大校园突发事件报告后15分钟内向市教育局报告。
4、对传染病暴发和流行、非法组织政治活动等重大紧急情况,应当坚持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及时有效处理,防止事态蔓延或扩大。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各级党政、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举报事发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漏报或不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失职行为。
七、校园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学校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实行校长责任制负总责。
1、处置工作环节
一是事件发生前,要立足防范,超前工作,掌握主动;二是事件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依法办事,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事件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出现反复。
2、事件调查与定性
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后,学校行政领导必须进入指挥状态,迅速赶赴现场,并对当事人(或目击者)详细问话,尽可能准确了解相关信息、数据并作记录。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可以报当地公安部门(或110)、安监、卫生等相关部门协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勘察,搜集事发(作案)有关材料、人证、物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事发(作案)线索,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保卫(防范)工作的漏洞,根据情况对案件进行定性。
3、各类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
1)、一般性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事发学校立即启动本校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校长立即组织有关应急资源,采取相关措施妥善处理,严防事态扩大,避免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同时请求当地党委、政府及公安、安办、卫生等相关部门协同处理。在事故发生后的1日内,事发学校应按规定以书面形式将事故的发生、性质、处理情况如实报告市教育局。
2)、重特大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事发学校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将简要情况迅速报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同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学校校长要在第一时间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现场动态与发展,并在2小时内传真续报事故详细情况与现场处置情况。
八、预防和处置保障措施
1、层层建立责任制。各校领导对本学校安全负责,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校部门安全负责,各班级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安全负责。
2、建立防范长效机制。各校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要立足防患,牢固树立“防患先于处置”的思想,杜绝对校园安全隐患认识不足、长期忽视的麻痹思想,超前工作,掌握主动,建立防范非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长效机制,为校园打造安全屏障。
3、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各校应对阶段性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及时布置校务工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的分工责任。
4、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各校必须根据实际,按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应急单位、应急人员、应急资源救援档案库,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各种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增强和提高师生防范各类突发事件的意识和应对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九、事件调查报告
一般性突发事件,由事发学校为主组织调查,并负责上报调查结果;重特大突发事件,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并负责上报调查结果。
十、奖励与处罚
1、奖励。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或有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处罚。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者,逃避责任者,阻碍执行公务者,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们隐瞒、缓报、谎报情况者等,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报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集安市头道镇中学
2013年3月
第四篇:检察院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某某检察院
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我院政治安定和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中央、省、地、局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指针,高度重视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这项工作,按照“向可能出事作准备,向不出事目标作努力”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力争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内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行动,果断处置,全力维护我院的政治安定和稳定。
二、突发事件包括的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然发生性,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或可能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损害或可能损害人身及公共财产安全、需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紧急处置的非常规性的特殊事件。突发事件大致包括如下范围:
1、集体上访、请愿、游行、邪教组织非法活动、械斗、枪杀、抢劫或虽有少数人参加但影响极坏的突发性事件。
2、重要的周边动态和敌对势力对我渗透情况。
3、爆炸、火灾、翻车、沉船、飞机失事、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伤亡或影响较大的事故。
4、风灾、雪灾、水灾、旱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严重疫情等。
5、其他具有群体性、苗头性、倾向性的严重影响我院正常工作秩序的紧急事件。
三、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1、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肃政治纪律,维护正常秩序。
2、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把群体性事件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3、坚持分类处置的原则。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教育疏导为主;对敌我矛盾,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4、坚持内紧外松的原则。不要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在内部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扎实有效地做好工作。在社会上要宣传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形势,正面引导和教育群众。
5、坚持执行政策、讲究策略的原则。要分清主次责任,既要严格执行政策和法律,又要讲究策略,避免同人民群众发生冲突,快速平息事态,恢复秩序。
四、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设立处置突发事件指挥部,成员科室由本院各局、科、室、队组成,并按工作职责分别成立预警信息组、现场处置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和机动预备组等工作小组。
(一)指挥部总指挥,由检察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常务副检察长担任,其他副检察长和党组成员为指挥部成员,其工作职责:
1、下达启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命令。
2、依据上级指示和现场状况,适时决策、发布指令,组织指挥处置行动。
3、制定并检查处置突发事件方案及有关的应急准备工作。
4、负责组织、调集人员、物资及交通工具,指挥现场处置工作。
5、向上级院、林业局党委报告有关突发事件的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通报或协处请求。
6、检查监督突发事件的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二)预警信息组,设在办公室,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各局、科、室、队组成,其工作职责:
1、收集整理各类信息资料,并作认真的分析研究,为领导提供决策意见和建议。
2、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收集动态信息和处置情况,并向领导报告。
3、畅通信息渠道,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
4、掌握处置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录制相关资料,经总指挥审定后,向外通报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
5、负责办理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三)现场处置组,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范围成立相应的现场处置组,由相关局、科、室、队负责人担任组长,其工作职责:
1、深入现场,做好有关解释、宣传、调解、劝导和行政指导工作,及时调查收集突发事件的起因、现状、发展趋势等第一手现场信息资料,并向总指挥报告。
2、协调或会同相关部门现场处置,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态蔓延。
3、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危急公共安全的物品要登记收缴,做好妥善保管或销毁处理等工作。
(四)安全保卫组,组长由法警队队长担任,成员由法警和与突发事件有关的局、科、室、队的有关人员组成,其工作职责:
1、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警戒工作,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2、负责组织现场保护,需要采集证据的应进行现场拍照或摄像。
3、疏散人员,疏通车辆,维护处置现场秩序。
4、按照总指挥的指示,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五)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相关局、科、室、队组成,其工作职责:
1、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安排适当的处置场所。
2、负责交通调度、车辆调配工作。
3、调集处置现场所需器材、设备,保障急需物品的供应。
4、妥善解决相关人员的食宿问题。
5、协助做好伤员救护工作。
(六)机动预备组,组长由总指挥临时指定,机动预案组集结所有备勤人员于一地待命,由总指挥统一调动,随时准备提供援助。
五、突发事件的预警及启动程序
1、预警信息组,负责预案启动前信息收集处理和预警发布。
2、预警信息组依托维护稳定信息员网络,广泛收集动态信息。
3、预警信息组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及时综合、分析、判断,对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进行甄别、确认。预警分为特急、紧急、一般三种,报总指挥批准后,应迅速向相关部门发布预先警报,提请做好必要的应对准备。
4、全院各局、科、室、队应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与预警信息组通力协作,畅通信息渠道。
5、如各局、科、室、队首先发现突发事件苗头或已发生了本预案第二条所指的突发事件,应立即上报预警信息组。
第五篇:小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XX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有效防范和处置学校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突发事件范围
本预案所称的突发事件,是指在学校内或由学校组织的师生活动中发生的涉及师生生命、学校财产安全的事故。这里重点是指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各种安全事故、师生受到伤害及非正常死亡等事件。
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1、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
总 指 挥:XX
副总指挥:XX
成员:各班班主任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单维杰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中心校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办理日常安全工作。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的职能:
(1)发生突发事件时,由指挥部发布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
(3)及时向上级汇报和有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
(4)必要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请求紧急救援;
(5)配合上级开展事故调查,在调查取证基础上写出有关书面材料。
2、现场处置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类别和现场需要,组成现场指挥部:
现场指挥长:由总指挥根据突发事件类别指派副总指挥担任。常务副指挥长: 由副总指挥张西林担任。
成员: 由学校有关人员及突发事件发生班级班主任担任。
现场指挥部下设警戒维护组、紧急抢救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预备机动组。
现场指挥部职能:
(1)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突发事件发生的态势及救援情况,提出处置意见,执行总指挥的决策、指令,指挥现场处置;
(2)抢救伤员,采取控制事故险情曼延、扩大的有效措施;
(3)调配现场处置力量,救护装备物资,指挥现场救护;
(4)做好遇难人员家属的抚慰工作;
(5)具体负责善后处理工作,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三、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分工及专项处置小组办公室职责
1、为了对学校突发事件开展科学的、有针对性处置,根据不同突发事件类别,由指挥部办公室指令相关班级现场处置。
2、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专项小组分工及职责
警戒维护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主动或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危险区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劝说围观群众离开事发现场等。
紧急抢救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其职能主要是开展现场施救。信息联络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保持与上级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和信息畅通,及时、正确地向上级汇报事态发展的情况,向相关部门通报有关信息。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发出紧急呼救求援。
后勤保障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施救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的食宿安排,组织救援物资,协助做好救援工作。
预备机动组:由指挥部临时确定,随时听候总指挥的调动、使用。
善后处理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做好劝解、安抚、慰问等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件,消除不稳定因素;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治,对有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四、突发事件的报告与现场保护
突发事件发生后,知情者在向110、119报警和通知120医疗救护的同时,应在第一时间内将突发事件地点、时间、类别等事件有关信息报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并按程序向联合校、乡政府和县教育局报告。学校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成突发事件处置指挥部,迅速调集力量组织施救,并在3小时内写出突发事件报告,书面报上级部门。突发事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件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况;
5、事件报告人。
五、突发事件处置的程序
1、由指挥部委派现场指挥长组成现场指挥机构。
2、根据突发事件情况,迅速调集力量建立现场处置和救援组织。
3、迅速开展抢险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
4、做好情况通报。
5、开展突发事件调查。
六、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