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组远程研修磨课计划
崔口镇英语组远程研修磨课计划
一、专题名称教学设计与教材分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二、专题研究课例: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始)Book3 Module10 Unit1 There is one birthday in May.第一课时新授课对话教学。
三、专题研究团队
指导专家 :省专家团队庆云县教研室赵俊伟
协作研究成员:张杰 邱立峰刘凤艳霍晓燕彭圆圆李杰邹秀英孙云广
专题负责人:崔口镇中心小学 张杰
执教人:崔口镇大齐中心小学邱立峰
四、研究人员分工安排
张杰:1.组织主持研修活动;2.制定磨课计划;3组织备课研讨和观课研讨;4指导并参与群组上课;5整理视频文本及上课实录;6撰写磨课总结;7.负责提供有关课例研究资源;8.负责评课、议课;9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等。
邱立峰:1.完成教学设计;2.执教课例;3.负责上课、备课及说课任务。刘凤艳: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作好记录,写出观课报告。(观课纬度: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孙云广: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作好记录,写出观课报告。(观课纬度:教材使用情况)
李杰: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作好记录,写出观课报告。(观课纬度:课堂结构与时间分配)
张杰: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作好记录,写出观课报告。(观课纬度:教学方法的选择)
邹秀英: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做好记录;磨课总结与反思,书写自荐意见。
霍晓燕: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做好记录;备课研讨记录以及各种会议记录。
彭圆圆: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做好记录,写出观课报告(观课纬度:教师教学语言)
五、工作措施
1、聘请县教研员担任专家顾问团成员,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2、发挥团队力量,整合优势资源,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3、结合所承担的专题内容,组织群组教师开展研读活动。
4、及时与其他专题组交流信息,提高研修效率。
六、专题研修目标
1.通过研修,明确教学设计与教材分析的重要性。
2.合理把握教学目标,以及在教学中体现教学目标。
3.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层次性。
4.明确语言操练和语言运用的关系。
5.明确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任务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七、计划解决的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统一。
2、课堂教学比例失调、头重脚轻。
3、过分关注知识目标,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
4、课堂练习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八、明线、暗线
明线:以会话为主的低年级新授课
暗线: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挖掘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充分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
九、时间安排:
11月22日: 召开研究人员会议,明确研究目标,完成磨课计划。11.月23日至26日:组长负责提供相关资源,尽早上传有关本课例研究的资源。执教教师第一次备课,形成初步教学设计并上传。
11月26日:集体备课研讨。全组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研讨,完善教学设计;
召开观课准备会议,进行分工;上课教师对教案进行修改。
11.27——11.30修改教学设计,完成第二次备课并上传。
12月1日:执教人上课,全组成员观课,完成课堂实录;观课人写出观课报告,召开课后评议会,上课教师说课,全组议课。
12.2将观课报告、问题讨论、上课老师说课和会议记录等整理提交上网。12.2——12.6 调整修改教案,进行实践反思后的备课。
12.6提交第三次备课的教学设计。
12.7-12.8 线上研讨,总结反思,点评第三次备课,反思文章和磨课总结提交上网;完成本组本次磨课的自评。
12月9日—12月11日,课例研究组间互评,并写出互评意见。利用互评开展组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第二篇:英语组远程研修磨课计划
纪山中学英语组远程研修磨课计划
一、专题名称 教学设计与教材分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二、专题研究课例: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3 SECTION B 2a-2c
三、专题研究团队
指导专家 :沙洋县教研室
官文洪
研究成员: 余加芳 韩明翠
邢继红
田芳 袁昌炜 赵小英 张琴
专题负责人:纪山中学
余加芳
执教人: 余加芳
四、研究人员分工安排
张杰:组织1主持研修活动;2.制定磨课计划;3组织备课研讨和观课研讨;4参与群组上课;5整理视频文本及上课实录;6撰写磨课总结;7.负责提供有关课例研究资源;8.负责评课、议课;9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等。
余加芳:1.完成教学设计;2.执教课例;3.负责上课、备课及说课任务。邢继红: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作好记录,写出观课报告。(观课纬度: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韩明翠: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作好记录,写出观课报告。(观课纬度:教材使用情况
课堂结构与时间分配)
张琴: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作好记录,写出观课报告。(观课纬度:教学方法的选择)
田芳: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做好记录;磨课总结与反思,书写自荐意见。
赵小英: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做好记录;备课研讨记录以及各种会议记录。
袁昌炜:修改一次教案并有3个点评;观课评课并做好记录,写出观课报告(观课纬度:教师教学语言)
五、工作措施
1、聘请县教研员担任专家顾问团成员,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2、发挥团队力量,整合优势资源,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3、结合所承担的专题内容,组织群组教师开展研读活动。
4、及时与其他专题组交流信息,提高研修效率。
六、专题研修目标
1.通过研修,明确教学设计与教材分析的重要性。
2.合理把握教学目标,以及在教学中体现教学目标。
3.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层次性。
4.明确语言操练和语言运用的关系。
5.明确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任务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七、计划解决的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统一。
2、课堂教学比例失调、头重脚轻。
3、过分关注知识目标,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
4、课堂练习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八、明线、暗线
明线:七年级阅读教学新授课
暗线: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挖掘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充分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
九、时间安排:
2015年1月7日: 召开研究人员会议,明确研究目标,完成磨课计划。2015年1月9日
:组长负责提供相关资源,尽早上传有关本课例研究的资源。执教教师第一次备课,形成初步教学设计并上传。
1月12日:集体备课研讨。全组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研讨,完善教学设计;召开观课准备会议,进行分工;上课教师对教案进行修改。1月13日修改教学设计,完成第二次备课并上传。
1月14日执教人上课,全组成员观课,完成课堂实录;观课人写出观课报告,召开课后评议会,上课教师说课,全组议课。1月15日-16日将观课报告、问题讨论、上课老师说课和会议记录等整理提交上网。
1月17日-18日调整修改教案,进行实践反思后的备课。1月18日提交第三次备课的教学设计。
1月19日-21日线上研讨,总结反思,点评第三次备课,反思文章和磨课总结提交上网;完成本组本次磨课的自评。
1月22日-23日,课例研究组间互评,并写出互评意见。利用互评开展组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第三篇:远程研修磨课计划
研修是一条艰辛却又美丽的道路。
炎炎七月天,我们又迎来了远程研修。紧张的研修过程,让我感触良多,收获颇丰。研修之路是艰辛的。
在这流火的七月,众多的专家、学者齐聚省会,通过讲座和会议,让众多闪光的教育思想理论不断地碰撞、交融;一位位指导教师除了要把专家、学者的研修思想和研修精神深入学习,不断体会,同时还要保证所负责的所有研修组长和教师们的研修学习顺利开展;而齐鲁大地上的数以万计的人民教师,也通过我们的研修平台,积极深入的参与到研修中来,我们为专家们的教育理论喝彩,我们为指导教师们的辛苦和负责感动,我们更为闪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激动不已。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交流,希望从研修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研修是一条艰辛却又美丽的道路。我们很幸福,因为,我们在路上。
第四篇:英语组磨课计划
英语组磨课计划
一、本组成员分析
英语组共有6名教师。几个英语教师有活力、有干劲、教学方法新,路子活,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另外几个老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材领悟精、深、透,责任心强,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我们的队伍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对教学工作尽职尽责。
二、目标与内容
磨课是指全体组员围绕课题反复课堂实践,不断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反思总结的循环过程。目的是通过“磨”达到“合”,即教与学的融合,理念与实践的融合。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让每位教师正确认识发挥集体智慧、对研磨一节好课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商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经过多轮上课全员反复修正,直到打磨出一节优质高效的好课为止,为备课组积累宝贵的授课经验。
1、坚持校本教研活动,深入学习《英语课程标准》,积极探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做积极的努力。
2、坚持集体备课,通过“磨课”的形式 地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模式探讨及教法、学法的探究工作。
3、尝试开展“有效英语课堂”的课题研究。
4、积极配合市、区、校开展的各种教学研讨活动。
三、基本措施
1、制定磨课授课教师名单。
2、在反复研讨、听取全组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研磨课题
3、在多次试磨的基础上,先有第一为教师在周二上午第一节课正式上课,课后全组进行研讨磨课。
4、教师在磨课活动中要努力做到积极认真,打造高效精品课堂。
第五篇:远程研修磨课总结
远程研修磨课总结
伴随着远程研修的深入进行,我们组根据研修要求,积极开展扎实有效地磨课活动。通过这次轰轰烈烈的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研修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也有了跨越式发展。大家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现将我组活动总结如下:
一、理论先导,为磨课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在研修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积极参加组内的磨课活动,吴青组长给我们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为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明确了方向。在参加多次培训基础上,我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培训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反复研讨,大家清晰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于是,组内每位老师都自我加压,主动学习,晚上有时忙到半夜,QQ交流,手机短信息随时联系,为磨课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举措,确保磨课活动扎实开展
为保证磨课活动有序的开展,我们教研组按照研修组统一要求,周密安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施。
(一)步骤明确 行动有效
对于此次磨课活动,我们立足人人参与,积极践行的原则,采取了“六步骤教研法”即:个人备课——小组讨论——课堂观摩——教后研讨——二次试教——反思总结。我们组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还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群策群力,创新安排以确保行动有效。
制定计划,确保磨课顺利进行:吴老师制定磨课计划,教师个人制定磨课计划,将如何坚守语文本质,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怎样将“教的课堂”转为“学的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指导?等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为磨课提供保障:由于组内教师多数是班主任,有的还是别的学校的老师,因此磨课时间的安排,我们也做了调整,磨课活动大聚,小聚隔几天穿插进行,听课时全部到多媒体教室,课后接着评课,网络视频交流进行的多一些。
(二)课堂引路 指引方向
孙艳老师执教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一课,这次活动也可以看作是我们组开展的第一次磨课。在重点分析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们达成共识,确定好目标,重难点,然后有孙老师精心准备教学设计。“猜谜导入——学习儿歌——自主识字——写字。”第一次试教结束,感觉老师讲的太多,学生学得沉闷,总结原因后,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研讨,就如何坚守语文本质,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教学设计中一改以往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把识字和学习儿歌有机结合,并增加浅显的字理分析,如“苞”为何是草字头?学生理解记住了这个字,同时也与其它字区别开来。孙老师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好儿歌。这一次的试教,感觉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识字的趣味性增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特别是设计练习这个环节,孙老师除了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生字外,还引导学生给“包”字加偏旁组字,学生入乎其内、化乎其中、迁移运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整,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老师精彩的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无不感染了每个参与者,为我们进行“识字教学”指明了方向。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
(三)利用录像课彰显磨课活动效果
得到局领导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经过多次研讨,最后由孙艳老师进行第三次上课实录。孙老师激趣的导入,多媒体小金鱼泡泡和荷花苞的舞动,吸引着学生进入文本,他们的思维激活了,由“包”妈妈生出的“娃娃”一个个出现了,结合生字意思,学生扎扎实实掌握了生字,在后面的练习填空中得到证实。
三、感受领悟,推进磨课活动纵深发展
本次磨课活动时间虽短,但整个磨课的过程却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收获。
1、教研组的成长。整整两个月,团队成员一起扎扎实实地进行着集体备课——试教——磨课——再试教——再磨……真是一种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教研组的教研氛围浓厚了,凝聚力增强了,感情加深了。
2、教师的提升。执教的老师汲取组内老师的智慧结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每位老师,在磨课中都有了提升。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交流的时候,孙老师说“通过这次磨课,使我感到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修改,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化蛹成蝶、脱胎换骨”。
3、课堂的变化。经过备课团队的精心打造,集体研磨,我们低年级对识字教学模式的掌握越来越灵动、高效,飘逸着浓郁的语文味儿。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学,兴趣盎然地学,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这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组教研氛围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在新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