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潜规则:血液病基因歧视

时间:2019-05-13 12:0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场潜规则:血液病基因歧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场潜规则:血液病基因歧视》。

第一篇:职场潜规则:血液病基因歧视

职场潜规则:血液病基因歧视

2010-07-30 09:51:11 来源: 大洋网(广州)跟贴 21 条 手机看新闻

随着我国基因检测的普及和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基因歧视有可能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如果容忍基因检测技术的滥用,那么人人都将成为基因歧视的受害者。

一周前,32岁的郎浩(应当事人要求化名)终于得到了那个最后的答案——他考了三个月的主管职位,忽然消失了。

郎浩觉得是因为自己体检报告上的四个字:怀疑地贫。从2005年知道自己有地贫基因家族史以来,郎浩“跳槽”了数个公司;这一次,他认为遗传的基因终于把自己绊倒了。

下月初,曾经备受关注的“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将进行二审,三名曾经报考佛山公务员并被查出携带地贫基因的考生已经找到了新工作,但他们并不打算放弃官司。“问题更严重了。”考生小唐对记者说。

让郎浩感到悲观的是基因歧视在职场的隐性蔓延。“去年只是佛山的政府部门,今年已经扩散到广州的一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民间力量推动反基因歧视的前路,也许不会比抗争多年的反乙肝歧视来得轻松。推动着基因歧视迅速形成并蔓延的背后因素,也不如表面看来如此简单。至于基因歧视的趋势蔓延将带来什么后果,鲜为人知也让人难以想象。

文/图 本报记者邱瑞贤

家里正有至亲罹患绝症的郎浩,为了得到这份收入稳定的主管工作,足足等待了三个月。“他们始终没有正面承认,但事情确实在拿到我的体检报告的那一刻急转直下。”

2001年大学毕业的郎浩已工作了9年,相貌堂堂,身材魁梧,他是一名资深的审计专业人士。今年4月份,原在外企工作的他接到了广州某知名国企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的电话,邀请他参加一个审计主管职位的笔试。

综合素质优秀的郎浩过五关斩六将,一路下来分外顺利。他得到了该企业人力资源部说他通过全部面试的喜讯,他几乎可以看到,这个职位正在向他招手。

9年间多次跳槽首遭暗拒

一纸报告见微妙

但是事情却在6月上旬的一天之内发生了微妙变化。6月初郎浩被要求前往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体检,检测项目包括血常规、谷内转氨酶等指标。几天后,他取到了体检结果:怀疑地贫。对于这个结果,郎浩并不感到陌生。早在2005年,他在母亲体检获知有地贫基因时,就已经自行检测,并明确知道了自己的家族史。在 2005年至今年之前,郎浩换过一两个工作,这份体检结果没有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我一直身体很好,也有一定的常识。我不认为,这个遗传的基因会对我产生任何问题。”郎浩强调说。

当日,按照该企业人力资源总部的要求,郎浩前往该企业提交了这份体检结果的原件。“当时那名工作人员正在问我的人事档案存放在哪里,准备给我调档。但当他一看到体检结果后,马上暂停了手上的一切工作,并立即去问他的主管,该如何处理。”

这一天,郎浩付出了漫长的等待。“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后,对方的态度忽然大幅度转变,他们要求我回家等通知,并说,我这个体检结果需要提交该企业的医务所提供意见。”这一天,郎浩带着满腹的不解回了家。

一周后,郎浩报考该企业职位的所在部门主管给他打了电话。“问了一下我家地贫基因携带的情况。”郎浩如实相告。

到了7月,郎浩终于得到了一个确定的答复。对方告诉他,经过用人部门的研究,决定暂缓招聘审计主管职位,因此无法录用他。郎浩追问是否因为自己体检结果的原因,对方却始终不肯正面回答。

心有不甘的郎浩上网查询,却赫然发现,就在对方答复他审批之中时,某招聘网站上已挂出了该职位的招聘信息。“我终于确定,他们不是不招人,只是不招我而已。”他一脸的无奈。

郎浩的遭遇,几乎是时下求职者遭到基因隐性歧视的一个范本。

在紧邻广州的佛山,有一群与郎浩一样为此揪心的年轻人。很多人都还记得,今年2月2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在禅城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小周、小谢、小唐等三名佛山考生于2009年4月参加佛山市的公务员考试,均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并于2009年6月参加了公务员体检。经两次基因检测被确定为“α-地中海贫血1基因缺失,α-地贫1基因杂合子”。

备受关注基因歧视第一案

二审前途仍难料

据此,佛山市人保局认定三名考生系血液病患者,体检不合格。他们因此失去了被录用为公务员的机会。三名考生于2009年12月29日向佛山市禅城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人保局认定考生体检不合格的行为违法并责令人保局认定体检合格,依法定程序对考生进行考察录用。

在等待判决下达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均对此案表示高度关注。2010年2月28日,北京大学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基因歧视问题研讨会,邀请多位法律专家和医学专家讨论。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义孙建议立法规范基因检测,杜绝基因歧视。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教授何悦在全国两会上提交提案,呼吁尽快开展反基因歧视立法研究。

在法庭之外,三名考生还做着更多的事。4月19日,得知佛山今年公务员笔试成绩即将公布、进入体检环节后,三名原告考生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卫生部寄出建议信,建议两部委规范各地公务员招录体检,明确禁止公务员体检中的基因检测,并对不合格的血液病的涵义和范围作出解释。

然而,在一审中,三名考生最终败诉。禅城区法院以人保局进行红细胞平均体积检测没有违反公务员招录体检相关法律规范的禁止性规定,而基于进一步检查的需要,主检医院也有权进行基因检测;人保局未向外公布或泄露考生的地贫基因检测结果,故未侵犯考生的合法权益,以及考生携带地贫基因的事实构成医学理论上的“血液病”同时也属于《标准》法律意义上的“血液病”等为由,判决驳回考生的诉讼请求。

昨日,已经在佛山新单位工作的考生小唐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焦灼地等待二审开庭。“但说实话,我没有太大的信心。”而他们此前的建议信,至今尚未收到两部委的答复。

广东到底多少人有此基因?

专家纷纷要出庭

但是一审的判决结果却震动了医疗界和法学家的专家们。七年前曾因代理“乙肝歧视第一案”而闻名的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告诉本报记者,他决定在该案二审中作为代理人前来佛山。

他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而且适用法律错误。“红细胞平均体积检测并不属于公务员录用体检的法定血常规项目之列,对方依据未公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对此进行检测,超越了职权范围且违反行政公开的程序。而被上诉人要求上诉人进行基因检测,其行为已经侵犯了上诉人的基因隐私。”

到底携带有地贫基因,是否就是潜在的地贫患者?这引发了医学界的一番争论。记者昨日获悉,省地贫防治协会常务理事罗学群也将在二审中出庭。“我不是地贫基因携带者,案件相关人员我也不认识,只是作为医疗专业的人员觉得有些话不得不说。”

此前,罗学群曾专门给媒体写信,指出地贫基因携带者确实有另一名称“轻型地中海贫血”,但这主要是从遗传学的角度去考虑,从临床角度医生并不认为基因携带者本人有病需要治疗,或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有影响而特别嘱咐。

“在实际医疗工作中医生都会解释,地贫基因携带者无贫血或是很轻度的贫血,查血常规可发现红细胞体积小,但仅此而已,并不影响生长、生活和工作,不会随年龄加重,也不会传染,更不需任何治疗,实际上与正常人无异,注意的只是婚后要避免生重型地贫患儿,但这与其工作能力无关。”他同时强调,中国南方有地贫基因的人很多,若此案引来其他行业的效法,其后果将相当严重。

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陆泽生则表示,应给这些地贫基因携带者工作的机会。“从医学上来说,轻型地贫只是红细胞较脆。若长期从事很剧烈的运动不适宜,或者到高原地区

也会活动受限,但是从事一般的工作不会有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系研究员黄尚志认为,拒录地贫基因携带者在医学上根本站不住脚。

“这基本上是一个常识问题。”周伟说。据统计,地中海贫血包括地贫基因携带者在南方相对多见,后者约占广东人群12%,“影响面太大了”。

拿什么来保护基因隐私?

类似问题难穷尽

“我们担心的问题终于出现了,经过一年,基因歧视果然得到了隐性蔓延。”周伟认为,在佛山的案件中他发现了一个造成基因歧视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对基因隐私的认识太薄弱。

“现行公务员体检标准只要求检测血常规5项,红细胞平均体积检测并不在此标准中,不能随意增加。而目前全国乃至广东省也只有佛山这样做。我认为,并不是检测了不公布就不违反公民的基因隐私,实际上雇主连检测的权力都没有。”

周伟强调,公民享有的基因隐私既包括通常意义上隐私权所包含的知晓自身的基因构成状况且独占该信息不为他人所知悉的权利,也包括独有的不知晓自身基因构成状况,且阻止他人知晓自身基因构成状况的权利,亦即“基因的不知情权”。

“基因不知情权缘于个人基因信息的极端私密性。”他说道,由于个人的基因构成不仅能反映个体当下的身体健康状况,还可以表征个体的健康预期和健康风险,一旦被确定系特定基因型的携带者,健康个体即可被断言在未来可能会成为某种疾病的患者,或者较之于其他非携带者有更大的几率罹患某种疾病。在现有医疗条件对诸多疾病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过早地告知健康个体罹患此种疾病的可能性。

长期从事反歧视公益诉讼的北京益仁平中心常务理事陆军说,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基因歧视也时有发生,如保险公司拒绝有基因缺陷的人投保、用人单位开除有基因缺陷的员工等。为了保护公民的基因隐私和免受基因歧视,一些发达国家已着手立法规范基因检测及其有可能产生的社会歧视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陈万志曾指出,目前《劳动法》只规定了民族、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方面的歧视,对其他歧视均无认定,这使人们在观念上产生混乱,认为除此以外的差别待遇都不属于就业歧视。

“随着对人体的科学检测手段越来越发达,法律法规的制约又跟不上,用人单位就很容易陷入滥用这种检测权力的趋势。”从事反歧视公益诉讼多年,陆军对此感受尤深,“过去一个反乙肝歧视争取了那么多年,现在终于在体检中不检了,很多用人单位还以特殊行业的理由来私下检测。我认为这不能由企业自己说了算,国家应该制定一个强制性的规范,到底能检什么,不能检什么,要说清楚。而不是像现在地贫基因一样,没在必检的范围内,但是也没有规定不能检。”

“人体有几百个基因,今天查一个,明天查一个,如果这种用人单位都效仿滥用检测权力,类似的问题将无穷无尽。”展望前路,陆军显得忧心忡忡。

警惕基因歧视背后的经济利益

专家称如任由趋势发展 将来有家族病史都难揾工

“目前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到底是什么因素在推动着这些歧视现象的蔓延。”反歧视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常务理事陆军透露,在他们的调查中发现,目前用人单位滥用检测权力背后,潜藏着经济利益驱动力。

“医疗体检机构是源头”

“从技术上说,和乙肝检测相比,基因检测是很前卫的检测手段,但为什么能迅速推广到那么多用人单位的体检内容上呢?该查什么不该查什么,用人单位真的那么清楚吗?我认为在这其中,医疗体检机构的利润推动是源头。”

陆军认为,由于基因检测的费用动辄数百元,因此不少体检机构会对用人单位进行游说,增加该项检测。“我们发现过,个别体检机构会给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一定的回扣,每个做基因检测的人返还100元的回扣。所以,这里面有经济利益的推动是无疑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系研究员黄尚志也指出,地方上做该项检查有利益驱使,“遗传性检测在很多方面是可以赚钱的”。

体检隐私程度认识不够

“还有一点是必须认清楚这个隐私和歧视之间的因果关系。”陆军表示,目前在很多求职过程中,求职者的体检结果往往被送到用人单位手里,因此基本上只要是被检测过,就难以避免被歧视的问题。

“我国目前对个人身体情况的检测信息、个人健康信息保护意识还很薄弱。体检机构认为钱是单位出的,组织方是单位,所以体检结果就直接提供给用人单位,但实际上规范的做法应该是提供给本人,由本人来决定是否公开。”陆军认为,其中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于医疗体检机构,“没有行为规范,像国外就规定,这种保健性的体检结果,一定要寄给个人的。”

人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我国基因检测的普及和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基因歧视有可能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如果容忍基因检测技术的滥用,那么人人都将成为基因歧视的受害者。

罗学群指出,如果有疾病基因携带者的人禁止做公务员,那么糖尿病、冠心病、癌症、高血压等的基因携带者如何?因为可能会随年龄增加而发展为严重的疾病,甚至失去或部分失去工作能力。

“展望将来,现代人的慢性病可能越来越多,有家族史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他们都不用工作了吗?”陆军笑说。

(本文来源:大洋网)

第二篇:读《三国》《水浒》,看职场潜规

读《三国》《水浒》,看职场潜规

文学是人学,是典型化了的社会生活写照,社会百态、忠奸恶善,一应俱全,下面采撷几朵花絮以飨读者。

一,好员工要学会适时跳槽。员工一定要对公司忠诚吗?这是最大的谬误,例如林冲,作为全国最大的公司——朝廷,已经丝毫没有留林冲的意思了,跳槽是他唯一正确的选择。

二,选老板比选公司重要。请诸葛亮出山前有三大公司可选:曹操、孙权、刘备。刘备连个地盘也没有,实力最差,公司风雨飘摇,诸葛亮看重了老板的忠诚,三顾之恩感动了他,跟刘备干,才华得到最大发挥,公司也由小变大,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将择主而事”。

三,利用一切关系人脉资源是成功的捷径。庞统因貌丑,被孙权摒弃,投奔了刘皇叔,刘备也以貌取人只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县令,一呆几年的光阴,幸好张飞发现了这个人才,后来见到刘备才拿出诸葛亮的推荐信,早干嘛去了!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光靠自己行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浮云”。

四,老板不一定总为公司的利益着想。宋江作为梁山在位最长的老板,他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坐更高的位子,以便为自己捞取更多的社会关系,因此,梁山集团及各位职员的利益,只是宋江实现自己利益的跳板与棋子,梁山接受招安成为必然。

五,后院起火永远是公司倒闭的一大根源。武大郎作为烧饼铺的老板,虽然生意微小,但能养家活命,无奈金莲红杏出墙,导致武大郎卿卿小命也没了。六,世袭制家族企业不会长久。刘备的儿子阿斗,扶不起来,孙家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曹家也被司马家族所取代,“家富不过三代”,选贤明的人接班才能保证公司兴旺发达。

七,健商比情商、智商更重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同一块木炭未燃烧就熄灭了,周郎雄姿英发,足智多谋,不假天年,吕蒙后起之秀,令人刮目相待,去是个病秧子。看人家司马懿,靠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谁活得长久,天下就是谁的了。

读《三国》《水浒》,看职场潜规则,不禁感慨万千。

第三篇:2012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职场潜能力

2012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职场潜能力

【模拟试题】在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职场礼仪的内容占到了三分之二。和领导一起坐电梯时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如何与领导吃饭、如何给领导敬酒、如何与领导一起乘车等技巧,都成了授课的主要内容。不少学生对此议论纷纷,有的甚至提出了质疑。请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中公提示】

这道题目是一道综合分析题,题目所反映的是目前高校职场礼仪课中存在的一种现象。

(1)开篇指出这一现象的本质,即礼仪必不可少,但内在更为关键。

(2)分析礼仪课程的必要性,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论述。

(3)分析现阶段课程遭受质疑的原因,可分为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两个部分。(考生以自己习惯为框架,不必死守这个层次)

(4)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多方入手。

【参考答案】

我认为,教授适当的职场礼仪是必要的,但是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更应注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

掌握良好的职场礼仪,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大学生求职成功不可缺少的战略和武器。现在较多的大学毕业生不注重礼仪,往往会因无心之过最终求职失败。而良好的职场礼仪能够体现修养,也能够体现求职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为求职成功和工作开展奠定一定基础。

然而如题目中所述的就业指导课程受到质疑也并不奇怪。一是课程设置重点不当。职场礼仪占到三分之二并不恰当,过分重视礼仪,轻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二是在讲授职场礼仪的时候,过度讲解与领导相处的礼仪,使得职场礼仪变成了“官场礼仪”。

而更深层次原因则是,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存在错误的思维方式,没有认识到求职成功的第一要素还是在于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就业指导中心聘用的老师并非专业的咨询人员,而是一般的行政人员。从而导致培训的内容并不能帮助大学生求职。因此,要想让培训更有意义,我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树立正确的就业指导思想。在选取就业指导的人员时加强指导老师专业针对性,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思想认识,使得大学生能够获得高效的就业指导;二是完善授课内容,就业指导时,除了基本的职场礼仪之外,更加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基本功,加强大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真正满足其就业需求。

第四篇:职场新人转换心态不可不知的“潜话语”

职场新人转换心态不可不知的“潜话语”

(来源:中国薪酬调查网)

前辈妙招 先按资历给同事排座次

部门统一加班时,新人完成了工作任务是否就可高枕无忧了?问题看似老套,但职场前辈的妙招解决老套问题却能收到奇效。拉长工作周期:其他同事都在努力加班,与其提前完成任务无所事事,不如将工作周期拉长,原本6小时可完成的工作,不妨在白天喝水、补等“磨蹭”中拉长到7小时。

慧眼识人深浅:新人首先要识别出资深和资浅的同事。工作上遇到问题时,应先请教资浅员工,若在10个人的部门中连续有4人回答不上来,应将问题拿到周会上 解决,没必要再让老员工脸上无光。把皮球踢给师傅:想法被师傅窃取了,不要与师傅发生正面冲突,应正反围攻、迂回解决。首先私下点出哪些是自己的想法,其 次当着师傅面向领导提出跟更多前辈学习的请求,把皮球踢给师傅。新人之间可激烈争辩:新人之间出现观点差异和冲突应据理力争,甚至形成激烈辩论,让上司和 同事看到你是个有想法、个性鲜明的人。

焦点1:别拿领导的话当圣旨

新人发言:“领导交待的工作就要独立完成”

工作第三天,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在两小时内把公司产品在北京市场的占有情况做成EXCEL表格。当时我对EXCEL等办公软件并不精通,肯定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于是委托同事帮忙做完。交活时,领导面带愠色。此后,凡是领导布置给我的任务,即使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我也会熬夜独立完成。前辈回应:独立完工与请教同事不冲突

虽说领导要求独立完成工作,但新人总有不懂之处,新人可以向老员工请教而不是把工作直接推给别人。而老员工也乐于充当老师角色,只要新人态度谦虚,他们通常都会夸夸其谈过一把老师瘾。新人应明白,领导的话并非圣旨,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完成工作。

点评:尝试与领导沟通

在公司里,新人的直接上司是领导或老师,二者之间是沟通协作的工作关系,以提高工作质量、达到更高效益为工作目标。因此,新人应尽量多尝试与上司进行沟 通,若遇到力不能及的任务,应提前告知上司,不要硬着头皮接活,最终却无法完成。也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和恰当的时机与领导就具体工作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 解。

焦点2:工作并不是家庭作业

新人发言:“自己是否太笨?”

昨天的部门会议结束后,领导让我搜集游戏、动漫行业的相关资料,还问我有没有疑问,由于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我想还是自己边查资料边找问题,便摇摇头赶紧在电脑前泡着。谁知越找问题越多,忍不住对着一堆网页生闷气,别人工作都得心应手,我却什么工作都完成不了。

而且每当没有完成工作就会胡思乱想:在领导眼里我应该是不及格的吧,会不会因此丢了饭碗?

前辈回应:工作是一种群体行为

在学校完成作业是一种个体行为,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如何,最终由个人承担责任。而工作是一种群体行为,会牵涉到其他同事和部门。因此,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沟通和团队协作,遇到问题要及时反馈,以便调整任务方向和进程。新人应放下学生心态,遇到问题别自己硬扛。

点评:职场人责权共享

从学生心态到职业心态,最重要的是转变认识。学生交学费给学校,从经济角度而言,学生属于被服务的甲方。而在单位,员工与公司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契约关系,在付出劳动、承担责任的同时获得相应薪酬。新人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明白,工作不是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内完成的,而是应该更好、更有效率地去完成。

职场新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一,随时做好入乡随俗的准备。在信息时代,勤勉和努力固不可少,但掌握让知识快速转化为财富的方法更重要。

二,带着空杯上路。在职场中,你的杯子倒得越空,将来的杯子就会越满。自以为知之甚多者,恰恰给人一种无知的印象。

三,天生我材必有用。好心态加成功教材再加好平台就等于成功。你只要肯换个想法,调整心态,就能让自己有新的心境。

四,让能力大于位置。工作永远为简历奔忙。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

五,真诚带来好运气。新人给别人一次机会,也就等于给自己一次机会,真诚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好运气。

第五篇:守时、守信、守规是一流职场人的基础

守时、守信、守规是一流职场人的基础

初八,是我们集团公司连锁店名门望族上班的时候,因为是公司集团经营的店,和很多当地的店不同,很多员工的家都在外地。

冰河火焰内蒙办事处的员工多数是外地的,最远的是我的助理,在湖南,因为买不到卧铺就做硬板赶来,他很有股许三多的精神。还有美容部的副店长也要20个小时,都在初七和初八德早上8点准时到位,我为此写了这个帖子。很多人认为,有事情可以打个招呼,就可以晚点来。其实,这种心态会导致失败,而且,现在的竞争很激烈,我们是带来很多人白手创业,就要更坚强,品质更优秀。

为了能打造出一支标准职业化精英团队,我们要求很严格,就是靠这个精神来完成我能的目标:也许我们的企业规模不是最大的,甚至很小。但是,我要通过努力,使员工学习技术,管理,并创业,使他们的收入比一些大企业的收入要好。

这个我们已经实现了,有一部分年轻人在公司的发展模式下,在24岁就成功的当了老板。也许他们的文化才是初中生,只要在冰河火焰公司的训练下,都能很快达成一个优秀的职业人,这也是借力的结果。今年的上班是一个新的考核,结果,他们做的很棒。

我们在开始训练的时候,很多员工是很难过关,很多人被淘汰了,他们真的很可惜。不过,这也是他们的命运,有时候,你想帮助人家,人家不吃你那一套,不认可,继续在一起工作也是不情愿的。在这个边训练边学习边工作边创业的过程中很多人突破了第一步,但是,在第二步更高的提升上掉队了。

当今的商业环境,已经倒了大品牌垄断的时候。最简单的我看到超市的一个酱油的品牌越来越强大,以前,我们在地方都有自己的当地品牌的酱油醋,但是,最终都消失了。其他的行业也是一样,就是说一个强势的品牌会渐渐的渗透各地,然后,当地的品牌会没有市场而倒闭。并不是他们的味道不好,而是上不去规模,包装和宣传。

所以,商战很激烈,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制造类的事情,我们白手起家的公司是要放弃的,我们靠的是精神和智慧和技术及服务加创新的推广,来实现自己的致富。这是一个艰辛的路程,但是,我们只要有一流的职业化团队,就一定会成功。

因为,人是感情动物,在终端我们靠自己的精神和优质的服务,最终会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家庭与事业的矛盾如何解决?

以前单身的时候,没有多少压力。然而成家以后,你能力越强就压力越大,因为很多时候,你的牵挂和责任多了。你出差久了把爱人丢在家里不行,有的时候,还要被公司调往外地。这些问题会雪上加霜。人们在成家有孩子后,如果家族的力量帮助不上,那么,这个男人很容易被拖垮。更不要说做事业了,我在老家见过大学生在家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为了养家就登人力车,结果最后就彻底成了车夫。他的努力不但没有换回家人的同情,而且,女人更看不上他。这就是不幸家庭的悲哀。在上海那么多人同居,不要孩子,我也渐渐的理解。不过同时,也感到悲哀!

这一代年轻人必须付出更多才能拥有美满家庭 “现在的诱惑太多了,„80后‟的婚姻不稳定是很自然的事情。”北京市某公司职员陈莲说,“80后”尤其是“80后”女性,事业心比上一代强,而且很多人觉得生活已经很有情趣了,没有必要非得有家庭。调查显示,64.5%的人觉得,与上一代相比,“80后”夫妻的婚姻家庭关系变得“不稳定了”。

另外,26.1%的人表示“不好说”。仅9.4%的人不同意这一观点。太原市某小学教师吴子思认为,现在年轻人的攀比心理普遍较重,因为金钱问题发生的矛盾也比较多,“很多年轻人不会支配钱,吃、喝、玩、乐,过度消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家庭责任。一些人还盲目追逐金钱,不切实际地放纵欲望,追逐物质享受。”

年轻夫妻婚姻家庭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调查中,“家庭关系被物化,很多人一切从利益出发”成为首选(68.0%);62.3%的人认为原因在于“很多年轻人更自我,不会迁就”;54.3%的人选择“经济基础差,生活压力大”。其他原因还包括:“家庭越来越缺乏安全感”(48.2%)、“年轻人处理家庭问题的能力差”(45.4%);“年轻人以事业为重,无暇顾及家庭”(35.8%)等。

目前社会对婚姻和性的宽容度增大了,也是当前社会离婚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80后”多为独生子女,许多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和排他的心理,一些人在性格上还表现出任性、脆弱等特点,这些性格缺陷都会造成婚姻生活的不和谐和不稳定。此外,生活压力大、家庭观念较传统观念有所变化,也使不少年轻人对家庭变得淡漠。

不过,在我看来,其实这一代年轻人比上一代人更孤独、更敏感和更脆弱,但同时也更渴望拥有稳定和温暖的家庭。“工作压力大,外界诱惑大,也注定年轻人必须付出更多,才能拥有美满家庭。” 70.0%的人希望避免家庭关系物质化 电视剧《金婚风雨情》中,耿直为了爱情和家庭,几次放弃升职机会,舒曼为了家庭也曾放弃难得的进修机会。这让很多网友感慨,当今社会,还有多少年轻人肯为家庭付出这么多?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胡某说,自己是个责任心比较强的人,平时经常加班,对家人亏欠很多,“但如果让我在家庭和事业之间选择,我肯定会选择家庭。” “如果是单位短期派驻或者派出差,我可以接受。但如果为了事业而使家庭长期分开,我宁可换工作。”虽说现在社会更开放了,但实际上,大部分人觉得离婚还是件挺丢人的事儿,尤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调查发现,在家庭和事业发生矛盾时,63.8%的人会以家庭为重,14.2%的人以事业为重,22.0%的人表示“不好说”。“家庭和事业应该是同等重要的。”

我认为,没有家庭,人生固然不完美,但没有事业,爱情和婚姻也就缺了空间,会变得非常狭窄。《金婚风雨情》中的舒曼和《金婚》中的文丽相比,更有事业心,没有将生活的全部都寄托在丈夫身上。所以,当她和丈夫发生重大矛盾时,不会陷入歇斯底里的绝望中。家庭之外的寄托或心理支柱欠缺,是当前许多中年女性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舒曼夫妇的相濡以沫,不是用50年的争吵换来的,而是用半个世纪的情感滋养出来的。”家庭幸福的真谛在于彼此信任,愿意为对方付出,甚至付出重大牺牲。同时,夫妻双方最好都有一定的事业,毕竟,生活的重点不只是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生活丰富,视野宽广,激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保鲜。”

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伦理问题,大多数受访者也期待给家庭更多关注。调查中,70.0%的人认为应重视家庭的精神价值,避免家庭关系物质化;62.1%的人建议年轻人应学习如何处理家庭关系;52.9%的人认为年轻人应该学会如何去爱;52.2%的人认为年轻人应以家庭的和谐稳定为重,兼顾事业;50.5%的人表示整个社会都应捍卫家庭伦理。

站着做人,跪着做事

曾有一天晚上,一班朋友在某酒楼吃饭。朋友相见,把酒言欢。

人无贵贱,但酒量有高低。一朋友很快就脸红脖子粗了。

喝高了的朋友,话头也多了起来。拿着酒杯,搭着另一朋友的肩膀,狂侃自己前两天是如何神勇的搞定一个客户,拿下一个大单,他两年内不愁没钱给员工发工资了。

说到兴头上,朋友站起身,把手一扬:“我相信我的公司一定„„”

“啪!”

朋友光顾着豪云盖天,却没注意旁边的服务员正走过来。朋友端着酒杯站起来,包厢里的服务员以为是要添酒,便端着酒瓶过来了。正巧,朋友挥起的手正打在酒瓶上。

酒瓶就这样被朋友打翻在地,碎了,酒溅在了朋友的鞋子和裤子上。

服务员惊慌失措,一个劲的道歉,很害怕。

她害怕是有理由的,朋友可能会让她赔那瓶酒,也可能会让她赔鞋子和裤子,还有可能因此不买单了,当然,她最害怕的是因此而丢了工作。

这时,偏巧酒楼的老板走进来(我们常来是熟客,老板来打个招呼。)。老板见状马上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纸巾蹲下帮朋友擦干皮鞋。

朋友这一折腾,酒也醒了,赶紧一抽身走开了,然后从旁边把老板扶起来。“这是干什么!”朋友说。

老板站了起来。他的神情让我震撼,就像刚才他是为自己或家人擦鞋一样。

“我喝多了,不小心把酒碰倒了,不怨这小姑娘,你可别为难她。”朋友说。

“谁碰倒的并不重要,你的鞋子脏了,我帮你擦,这是我的责任,因为你是我们酒楼的客人。”老板淡淡的说。

那一刻,我不觉得一个老板要蹲着帮人擦鞋很丢脸,更不觉得他一副奴才相,相反我觉得他很伟大。

此时,我也就明白,为何他的酒楼开张仅仅不到一年,就已经扩到第二家分店了。

后来,我在培训课程里经常会讲到这个故事。最后我总会说一句话:“站着的人不一定伟大,跪着的人也不一定屈辱。站着做人,跪着做事,才是真正的强者。”

下载职场潜规则:血液病基因歧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场潜规则:血液病基因歧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