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章程

时间:2019-05-13 12:1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章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章程》。

第一篇: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章程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

第二条 本基金会属于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的地域范围是:全国。

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是:为促进与繁荣少儿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用文化艺术形式陶冶少年儿童情操,募集专项基金,资助开展全国各地少年儿童的文化艺术事业。

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贰佰壹拾万元整,来源于捐赠;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收入;利息及其它合法收入。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业务主管单位是文化部。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是: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外交公寓1号院12号院43号。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一)按国家有关规定筹集、管理和规范地使用基金;

(二)设立少年儿童戏剧、歌舞、书画等儿童文化艺术教育专项基金;

(三)学术研究、专业培训、资料制作、咨询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资助老、少、边、穷地区的少年儿童文化艺术活动和场所建设及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五)开展国内外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六)表彰对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优异成绩的团体或个人。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 本基金会由 5 名理事组成理事会。

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 5 年,任期届满,竟选可以连任。

第九条 理事的资格:

(一)拥护本会章程,热衷于公益事业,有加入本会意愿的;

(二)在本会的业务(行业或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

(三)积极为本会筹集基金、联系项目等。

第十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理事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注明: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第十一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基金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对基金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三)参加基金会的活动,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四)执行基金会的决议,维护本会合法权益;

(五)完成基金会交办的工作,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资料。

第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机构负责人的聘任;

(八)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九)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和终止;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 2 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由 1/3 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推选召集人。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需提前 5 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 2/3 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第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第十六条 本基金会设监事 1 名。

第十七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十八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

第十九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条 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 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第二十一条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第二十三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 70 周岁,秘书长为专职;(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 5 年的;(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 5 年的。

第二十五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本款适用于公募基金会和原始基金来自中国内地的非公募基金会。〗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四)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五)提议聘任或解聘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六)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聘用,对大宗经费收支组织理事会审议监督。

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组织实施基金会年度公益活动计划;

(三)拟定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拟定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五)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为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捐赠、组织募捐收入;

(二)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三)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非公募基金会无此项〗、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时,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重大募捐活动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及变相摊派。

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

(一)按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各项专项基金严格遵守专款专用的原则;

(二)建立全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活动基地,开展国内外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交流;

(三)资助老、少、边、穷地区的少年儿童文化艺术活动和场所建设及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四)设立专项基金,资助贫困地区有特殊艺术天才的少年儿童的培育。

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是指:

(一)在国内外范围为少年儿童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行的募捐,金额在人民币壹佰万元以上;

(二)建造全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培训基地;

(三)投资企业的经济实体,金额在人民币壹佰万以上。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七条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 70 %。〖公募基金会〗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 10 %。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三十九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二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每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为业务及会计年度,每年 3 月 31 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本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当年度捐赠者名册及有关资料〗。

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

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 15 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 15 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四十九条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 15 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五十条 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通过以下方式用于公益目的:

(一)捐献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事业机构。

(二)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 15 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经年月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三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第五十四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二篇: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章程

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本基金会英文译名为HUOAN PROVINCIAL FOUNDATION FORCULTURE AND ARTS 第二条 本基金会属于面向公众募捐基金会。

本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接受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的捐赠。

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多方募集基金,资助、扶植、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400万元,来源于政府资助和社会捐助。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湖南省民政厅,业务主管单位是湖南省文化厅。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在湖南省长 沙市蔡锷北路153号。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一)筹集、管理和使用文化艺术基金;(二资助公益性文化艺术事业,组织开展有利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文化艺术活动;

(三)支持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四)扶持艺术表演团体优秀剧节目创作和演出;

(五)奖励文化艺术精品的生产和出口;(六)鼓励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七)奖励和宣传优秀文化艺术工作者和先进文化艺术集体;

(八)开展救助特困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活动;

(九)接受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团体或个人的委托,代行管理、使用其各种用以发展 我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基金或捐赠;

(十)加强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友好团体和人士及国际文化艺术机构的友好往来与合作,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 本基金会由19名理事组成理事会。

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可以连选连任。

第九条 理事的资格:

(一)遵守国家宪法、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公德,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二)热爱公益事业和文化艺术事业,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

(三)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一定影响;

(四)身体健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十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损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

(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第十一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参加基金会的有关会议及活动,阅读基金会的有关文件,接受有关基金会工作的教育和培训;

(二)参与基金会工作的决策、实施和监督,随时对基金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三)行使表决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四)自觉遵守国家的法纪,坚决维护本基金会的合法权益;(五)积极完成理事会交给的任务,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第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收支预算及决策审定;(五)决定设立办事机构;

(六)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七)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八)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九)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理事会闭会期间,由理事长会议领导和管理基金会日常工作。

第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理事长可委托副理事长代为召集。

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业务活动,包括募捐、设奖、基金投存、管理和使用,以及其它重大投资活动;

(四)收支预算和决算审定;

(五)重大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修改;(六)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第十五条 理事会和理事长会议应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制作会议纪要。理事会和理事长会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 人员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人员,可免除责任。

第十六条 本基金会设监事2名。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第十七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十八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可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或登记管理机关选派;

(二)监事的变更与其产生程序同。第十九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条 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 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第二十一条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若干人、秘书长一人,必要时可设名誉理事长、顾问、名誉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名誉理事长、顾问、名誉理事的聘请由理事长提出,理事会通过。

第二十三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 书长:

(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末逾5年的。

第二十五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 为,法定代表人应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或违反集体决策,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基金会的全面工作;

(二)召集和主持理事长会议和理事会议;

(三)检查理事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四)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秘书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向理事会和理事长会议报告业务工作和财务状况;

(二)组织实施基金会公益活动计划,报理事会审批;

(三)拟订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四)拟订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五)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及各机 构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六)决定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聘用;(七)签发秘书处的文件,处理其它日常事务。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为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一)政府资助;

(二)募捐和接受捐赠;(三)利息及投资收益;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遵守自愿量力原则和有关法规精神,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重大募捐活动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 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时,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重大募捐活动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机关备案。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及变相滩派。

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主要用于:

1、文化艺术事业

2、行政办公

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是指:

(一)全省性的募集文化艺术基金;(二)组织义卖、义演等活动或邀请一批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举行恳谈会以募集资金;

(三)有关文化艺术公益事业或基金会自身发展的资金数额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20万元)的投资活动。

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第三十七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三十八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 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三十九条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议资料完整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二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一)上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二)本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三)财产清册(当捐赠者名册及有关资料)。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检查。

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检查后,将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三)基金会发生分立或合并;

(四)导致“应当终止”的其它事故。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九条 本基金会注销后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通过以下方式用于公益目的:(一)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二)由业务主管单位处理;

(三)捐赠给省内急需资金的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单位。

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活动,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五十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于2008年 月 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第五十三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三篇: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章程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章程

2009年9月12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第二条 本基金会属于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本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的地域范围是:中国以及许可本基金会募捐的国家和地区。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救助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学生、失足少年以及因贫困、灾害、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

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2000万元,来源于捐赠。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3号双全大厦302室。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一)创办“博爱儿童新村”,建立“少儿服务之家”,设立学习“自强奋进奖”,开辟“慈善救助通道”,救助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

(二)对少年儿童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三)开展海内外少年儿童慈善救助交流活动;

(四)在国内外募集慈善救助资金和物资。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 本基金会由15~2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

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三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第九条 理事的资格:

(一)在少年儿童教育、研究领域有威望有影响的人士;

(二)热心少年儿童慈善救助事业的社会贤达、慈善家、专家学者和对少年儿童慈善救助事业有贡献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三)从事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工作、服务团体及机构派出的代表;

(四)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十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五)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第十一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参加制订、修改基金会章程;

(二)听取和审查基金会的工作报告;

(三)参与确定基金会的工作方针、任务和计划;

(四)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五)对基金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要求停止违背基金会宗旨的活动;

(六)对基金会财产的管理和使用有监督权;

(七)遵守基金会章程,执行理事会决议,参加基金会各项活动。第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和修改基金会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决定基金会重大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九)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十)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和人选;

(十一)决定其他重大事项。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为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组织募捐的收入;

(二)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捐赠;

(三)投资收益;

(四)其他合法收入等。

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时,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重大募捐活动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本基金会组织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及变相摊派。

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

(一)促进和保障有特殊困难少年儿童救助事业;

(二)对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实施慈善救助;

(三)实施捐赠者意愿的资助项目;

(四)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公益事业活动。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的重大投资活动是指:

(一)投资计划;

(二)投入金额超过50万元以上人民币的投资活动。重大募捐活动是指:

(一)依照国家规定需经审批的募捐活动;

(二)全国性或在境外的募捐;

(三)募集款物价值预计500万元以上人民币的募捐活动。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第三十七条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三十九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二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本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当捐赠者名册及有关资料〗。

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检查。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检查后,将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第四十九条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五十条 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通过以下方式用于公益目的:

(一)资助给符合本基金会业务范围的对象;

(二)资助给符合本基金会业务的活动。

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经2009年9月12日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第五十三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第五十四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须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第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第十六条 本基金会设监事五名。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第十七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第十八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第十九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条 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第二十一条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第二十三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第一届理事长除外),秘书长为专职;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五)第一届理事长不受本条第二款年龄限制。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条 担任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以及外国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第二十六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三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四)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组织实施基金会公益活动计划;

(三)拟订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拟订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五)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六)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七)提议聘任或解聘基金会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八)决定聘用各机构工作人员的聘用和解聘。

第四篇: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章程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实现司法公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特成立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英文名称:China Legal Aid Foundation。

第二条基金会是对国内外捐赠资金进行管理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是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

第三条基金会的宗旨是:保障全体公民享受平等的司法保护,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四条基金会的任务是:为实施法律援助、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法律保护提供物质支持;募集、管理和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宣传国家的法律援助制度,促进司法公正。

第五条基金会受司法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基金

第六条本基金会的注册基金为210万元人民币。

第七条本基金会的基金来源:

一、政府财政拨款及来自政府其他方面的资助;

二、国内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

三、基金增值的收入;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八条基金会依照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有关规定,通过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国家法律援助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下列案件的当事人提供资金资助。

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

请求给付抚恤金、救济金、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

因工受伤害请求补偿、赔偿和医疗费;

五、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

六、请求国家赔偿;

七、见义勇为者请求保护和奖励;

八、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事务。

第九条基金管理:

一、基金会实行独立核算、民主管理。

二、基金会的基金只能用于资助符合本章程宗旨的活动和事业,不得挪作他用。

三、基金会设立专职财务人员,并建立独立的会计和监督制度。

四、基金会的资金、物资的收支和运作情况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并接受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与评估。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十条基金会的最高权利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和理事组成。理事会设常务理事。

基金会会长为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一条基金会理事由有关方面协商产生。会长、副会长和常务理事由理事会推选产生。理事会每届任期四年。

基金会聘请名誉会长、高级顾问和顾问,并可聘请向本会捐款数额较大者为理事或常务理事。

第十二条理事会设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由会长提名,理事会聘任。

第十三条理事会的职责:

一、制定、修改和解释基金会的章程;

二、推选和罢免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

三、决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的聘任;

四、听取和审查基金会的工作报告、计划和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五、决定基金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四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同意方能生效。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十五条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选举和被选举权、表决权;

二、基金运作和使用的监督权;

三、建议和批评权;

四、遵守本会章程,执行理事会决议;

五、积极参加本会组织的活动,宣传和履行本会宗旨,努力推进法律援助事业发展;

六、运用多种方式为法律援助事业募集资金。

第十六条基金会理事会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行使职权。常务理事会职责:

一、决定基金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的设立;

二、决定基金和其他财产的募集、管理、运作和使用;

三、审定预算及核算;

四、对基金运作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基金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七条常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表决同意方能生效。

常务理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

第十八条会长领导基金会的工作,其主要职权是:

一、主持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议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基金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四、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主要负责人的聘用;

五、研究决定基金会的工作方针、任务和计划,并向理事会做工作报告。第十九条秘书长在会长领导下主持基金会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协助会长召集基金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

二、组织实施基金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工作计划和决定的事项;

三、决定基金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聘用;

四、对基金会基金的运作和使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协调与有关部门、机构的工作;

六、向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报告工作;

七、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

第二十条基金会设办公室、捐赠部、财务部、项目管理部、宣传联络部、法律服务部等办事机构,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经理事会四分之三以上理事讨论通过,并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在民政部办理注销手续后,基金会才可终止活动。

第二十二条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讨论通过,报经司法部审查同意,民政部核准后生效。

第二十三条本章程解释权属基金会理事会。

第五篇:中国扶贫基金会章程

中国扶贫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本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的域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境外。

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是:扶持贫困社区和人口改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健康条件并提高其素质和能力,现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

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壹仟万元,来源于有关组织与企业捐赠。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西里36号南楼四、五层。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接受海内外热心支持中国扶贫事业的政府、组织、团体、企业和个人提供的资金、物资捐赠及技术援助;

(二)按照合法、自愿、有效的原则,开展各种扶贫济困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募集扶贫资金、物资等;

(三)资助中国贫困社区进行必要的教育、卫生、环境和文化建设;

(四)扶持贫困家庭和人口改善其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促进其素质和能力提高,以达脱贫致富之目的;

(五)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紧急救援,减轻灾民的疾苦,实施灾后重建;

(六)促进中国贫困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海外的联系、交流与培训,为贫困地区的开发储备人才;

(七)为一切关怀、支持和热心中国扶贫事业的海内外政府、组织、团体、企业和个人开展的消除贫困等公益活动提供优良的咨询、代管和服务等扶贫合作;

(八)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为推进社会公共事务问责制度的建设而努力;

(九)本基金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设立人民币帐户和外汇帐户,实行独立核算。按照科学、合法、公开的原则对基金的募集和使用进行管理。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 本基金会由不少于5名,不多于2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

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4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九条 理事的资格:

(一)热心于中国扶贫事业的知名人士;

(二)对中国扶贫事业有重要贡献者;

(三)本基金会主要捐助人;

(四)公益扶贫领域的专家学者。

第十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机关备案。

(五)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在理事会任职。

第十一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本基金会的选举、被选举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基金会举办的活动的权利;

(三)对基金会工作的批评、监督和建议权;

(四)遵守本基金会章程,维护本基金会的合法权益;

(五)热心和支持本基金会的工作;

(六)向本基金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九)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有1/3以上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可由提议理事推选召集人。

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须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第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第十六条 本基金会设监事2至5人。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第十七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十八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

第十九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条 在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第二十一条 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第二十三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条 担任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以及外国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第二十六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4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组织实施基金会公益活动计划;

(三)拟订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拟订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五)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六)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七)提议聘任或解聘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八)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聘用;

(九)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为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组织募捐的收入;

(二)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捐赠;

(三)投资收益;

(四)其他合法收入等。

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时,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重大募捐活动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本基金会组织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及变相摊派。

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

(一)实施本基金会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捐赠支出;

(二)公益资助项目的管理费用支出;

(三)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

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是指:

(一)面向社会公众的募捐活动;

(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规模较大的募捐活动;

(三)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投资活动。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第三十七条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三十九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二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本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

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检查。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检查后,将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

(四)自行解散。

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第四十九条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五十条 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通过以下方式用于公益目的:

继续履行已经签定的对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进行资助项目的合同。

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下载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章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章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金会章程

    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英文译名:Inner Mongolia WeIfare Fund For The Handicapped)。 第......

    基金会章程

    基金会章程 2006-12-23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本基金会的名称: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英文译名为: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UNDATION,缩写为:CEPF。 第二条:本基金会属于全......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章程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章程(二○○六年三月十五日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二○○七年六月三十日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中国残疾......

    中国文化艺术(定稿)

    一.文化艺术品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如果你不满足仅仅做个百万富翁,而要成为与大亨比肩的人物,从现在开始你就进行艺术品投资或收藏。艺术品已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投资领域之一(金......

    助学基金会章程

    Xx学校xxx助学基金会章程 (企业概括): 。 xxx女士,xx 人, 公司经理(董事长)。 x女士长期从事 工作,生活朴素,乐于助人,心系教育,情思师生,为了表达他对中国西部贫困地区人民的深情,x女士......

    班级基金会章程

    班级基金会章程 为加强班级基金的管理,合理有效地使用班级基金,特制订班级基金管理办法。 一、班级基金的收支范围 班级基金会由会员共同出资建立,首期每会员出资100元,以后定......

    联盟基金会章程

    联盟基金会章程 目 錄: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三章: 会员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的产生和罢免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

    商会基金会章程

    河南**商会基金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基金会的名称河南**商会基金会。本基金会在河南**商会内部成立,以河南**商会章程为依据并服务于广大河南**商会会员。 第二条本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