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听春天的声音
听听春天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处处可闻,只要你愿细细聆听,总会听到。一年四季,我最喜欢春天,因为它的声音是独一无二的。
当冬天刚刚过去,当洁白的雪化为水滴,春天就来了。我能看到小草脱下冬装穿上嫩绿的春装,它们在风的伴奏下,随风飘摇,发出“沙沙”声,树叶也耐不住寂寞,发出“唰唰”声,就像在演奏歌曲,这大概就是春的呼唤吧!
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有春的声音,听!在草丛中有几只蜜蜂正在开演唱会,它们正在花朵中飞来飞去,发出“嗡嗡”声,似乎在说:“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在不远处的池塘里,也有春天的声音,听!“呱呱呱”原来是青蛙在放声歌唱!有的跳在荷叶上呱呱地歌唱;有的成群结队地在池塘边跳起了青蛙舞;有的站在最前面,指手画脚,就像指挥家一样……
森林里也有春的声音,只听“布谷,布谷”原来是布谷鸟在唱歌啊!不,不只是布谷鸟,还有金丝雀,还有几只小鹦鹉。它们在一起放声歌唱,鹦鹉是领唱,布谷鸟和金丝雀是主唱。这时,有几只小猴被歌声吸引,伴着音乐跳起了舞蹈。
在听,还有小溪的声音,原来小溪是伴奏啊,“叮叮咚咚”的声音使人兴奋。这大概就是春的声音吧!
虽然我们看不到春天,但它的声音永远在我心中。
第二篇:《听听声音》
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为了了解学生关于声音的认识情况和引发学生关于声音问题的思考,教科书设计了“听听周围的声音”的活动。学生通过玩两种不同型号的音叉,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声音的不同,并试着进行科学地描述。
观察是科学课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之一,进行正确的描述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点,在观察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学会对被观察的对象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在当前的科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进行描述,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但往往会忽视对描述内容的准确性指导。四年级学生对观察、描述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对描述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不够,所以在本教学设计中,我着力创设环境,让学生在生生、师生交流观察结果中,学会科学地描述。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过程与方法: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教学难点:
对声音的高、低、强、弱加以区分和鉴别。教学准备:
包含各种声音的课件,实验用的各种发声的物体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把全班分为a、b两组,分别向左、右转,背向而坐。请a组某学生讲:“猜猜我是谁”,b组的同学在不回头看的情况下,猜出是谁讲的。然后b组讲,a组猜。进行游戏。游戏结束。
师:你是怎样猜到是哪位同学的? 生:从他的声音。生:熟悉她的声音。
师:同学们都是根据声音猜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听听声音”。揭示课题:听听声音
评析:能以游戏做为导入,先让学生感受同学们熟悉的声音,为后面学习的内容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倾听、感受声音
师:现在我们倾听周围的声音。
让学生在教室里倾听周围的声音,学生认真的倾听。师: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学校其他班读书的声音。生:教师外面下雨的声音。生:隔壁教室老师讲课的声音。生:学校操场上同学们说话的声音。生:邵老师讲课的声音。生:风吹树叶的声音。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生:我们人类发出的。生:大自然发出的。
评析:本环节让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学生在认真听的过程中感受,并能说出声 师:邵老师搜集了一些声音,现在放给大家听听。课件播放搜集的声音。
师:声音有大自然发出的,人类活动发出的,还有各种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师: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把你平时生活中听到的声音说给大家听听。生:小狗、小猫发出的声音。生:汽车发出的声音。生:工地施工发出的声音。生:唱歌、弹钢琴的声音。
生:小孩的哭声,老师讲课的声音。生:物体相撞发出的声音。
评析:能结合实际生活来发现不同的声音,让学生能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声音的来 师:这些声音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思考问题。
生:有的声音好听,有的不好听。生: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生: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师:回答的非常好,大家掌声鼓励。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生:声音传播的我们耳朵里就听到了。
三、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师:现在我们做实验,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别使固体、液体、气体发出声音。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演示分别使固体、液体、气体发出声音。
生:我们这组使固体发出的声音是用小棒敲杯子发出的声音,使液体发出的声音是把瓶子的水倒入水槽中发出的声音,使气体发出的声音是吹口哨发出的声音。
生:我们这组使固体发出的声音是用笔盒敲桌子发出的声音,使液体发出的声音是拿筷子在水槽里搅拌发出的声音,使气体发出的声音是用吸管在水槽里吹泡发出的声音。师:小组讨论思考声音与物体有什么关系?没有物体能有声音吗?
生:声音都是由物体发出来的,声音离不开物体,没有物体不能有声音。师:你说的真好,大家掌声鼓励他。
评析:通过实验能让学生感受三种不同状态时发出的声音,同时也能通过实验来 分析声音的产生是离不开物体的本身,学生能小结出重点,实验效果非常不错。
四、分辨声音的变化
师:声音的方向、距离、大小、高低各有不同,现在我们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师:我们来做游戏听听不同方向发出的声音。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中间闭上眼睛,老师点他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同学叫他的名字,让这位同学辨别是从哪个方向发出的声音,如果说对了大家对他说“你真棒”,如果说错了大家对他说“继续努力”。进行游戏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向发出的声音。师:我们来做游戏听听不同距离发出的声音。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前面闭上眼睛,老师点与他不同距离的两位同学叫他的名字,让这位同学辨别哪个离自己近、哪个离自己远,如果说对了大家对他说“你真棒”,如果说错了大家对他说“继续努力”。进行游戏让学生感受不同距离发出的声音。
师:我们来做游戏听听声音的不同大小。先请一位同学拍手发出声音,然后全班一起拍手发出声音。
评析:能通过不同距离让学生感受声音的远近,为下一个实验奠定了基础。做拍手游戏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不同大小。
师:现在小组实验听听声音的不同高低。用三个玻璃杯装入不同量的水,用小棒敲玻璃杯发出声音,听听声音的不同高低。学生小组实验。
请小组汇报、演示实验。
评析:学生能通过观察不同水位的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来判断高和底,锻炼了学生 的自控和仔细聆听的科学学习习惯。
五、拓展延伸
师:我们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有哪些动听的声音? 生:歌声。生:演奏乐曲。生:诗歌朗诵。生:好听的音乐。
师:现在让大家欣赏一首动听的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会唱的一起唱。播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在家里倾听各种声音,并记录下 1分钟里发出声音的物体的名称。评析:本环节渗透了美育,让学生从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声音。教学反思:
从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课堂气氛、教学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看,我上的《听听声音》这节课自我感觉比较满意。这堂课完成得非常轻松愉快,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整个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孩子都处于一种非常兴奋的状态,师生共同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亲自动手观察实验,学会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实验的现象。这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我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如下: 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尊重了教材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蓝本,体现了创为主标、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2.本课的教学目标完成得比较到位,知识和技能目标都是通过实践活动达到的。本节课的活动设计简单、生动、趣味性强,活动的目的和活动结论都很明显,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面也比较广。
3.我将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实践之中,经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培养学生对观察实验现象的描述,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已经基本掌握了全面、细致、有比较的观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教学设计虽然生动有趣,但目标比较简单,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接收起来比较容易。我的教学依赖教材的编排,创新性设计相对较弱,要培养孩子创新精神,教师在课堂中就要渗透创新思想。真正优秀的教师敢于突破教材;敢于创新设计;善于从教材中挖掘编者的创设意图,再用更科学、更有特色、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表达给学生。我认为我还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有个性、有创造力的教师是我探究、发展的目标。
2.教学语言上组织的尚欠严密。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对于孩子来讲具有比较亲切的感觉,但是科学是严谨的,在语言组织上这一点应表现的更为明显。表述的不清楚,对孩子的探究方向的把握也会欠缺很多。3.部分学生的语言描述还不到位,他们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我认为学生描述能力的提高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尤其是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机会,创造宽松的语言表达环境,让他们先在小组交流,经过锻炼后再给全班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课标中所要求的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4.作为一名教师,还需要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学生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会把教师当做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而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或者解释步清楚,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三篇:听听声音说课稿
四年级科学《听听声音》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来自上六盘山镇中心小学,我说课的内容是《听听声音》。
世界如此美妙,是因为有声音的存在:自然的风声、雨声、流水声,乡间的蝉鸣蛙叫,城市里车水马龙的声音。我们本能的喜爱音乐,讨厌噪声,本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这样一种生活体验为前提展开的。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个活动内容,教材分两部分引领学生初步感知声音与物体的关系。
第一部分:倾听周围的声音。这部分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并交流描述这些声音。但并不要求学生记住各种声音的特点和不同,也不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声音。
第二部分:听听铁钉发出的声音。这部分很关键,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能准确描述出来。但铁钉上的每一个特别的音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小不同的两个铁钉,大的产生的音调低,小的产生的音调高。
四年级学生已经熟识各种声音,对声音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但经验却是各不相同的。而且,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他们有强烈表述自己经历和体验的愿望。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基础,让他们交流、体会、思考,培养他们探究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
1.体验声音的多样性,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2.感知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能初步分辨声音的高低与强弱。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比较的方法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分辨声音的变化。
情感目标:
1。培养好听声音的兴趣。2。培养细心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与合作。
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并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科学认识的高度。学生对声音的大小和高低易混淆。准确描述铁钉发出的声音,成功完成分组实验是难点。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选择使用如下教学用具:课件、音叉、铁钉、实验单。
刚才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等方面阐述了“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下面结合教学流程具体说说我的设计: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堂伊始,我用“听声音,猜同学”的游戏导入,学生将非常好奇并深刻感受到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板书课题:听听声音。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2、细心倾听,交流体验
声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周围的声音。
让学生记录,并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是什么物体发出的?“除去刚才的声音,你平时还听到过哪些声音?你能模仿出这些声音吗”通过这一系列的听和说,学生体验到声音的多样性,感知到声音的不同。比较分辨后,感知和体验便从感性上升到科学的高度。
3、静心思考、听辩声音
分辨声音的高低强弱是本节课的难点。音叉专业又陌生,我将直接出示:老师要给大家认识一种专门用来测量发声的仪器,它叫音叉。顾名思义,音叉是一个带柄的U形金属叉,它还配有一个起到放大音量的木盒和一个橡胶锤。
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得,做过的才理解。分组实验是让学生亲自验证自己的假设,体验探究的乐趣。
科学教学必须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因地制宜的把握教学。在探究声音时,要保持安静,考虑到本班学生人数多,分组实验存在一些弊端,所以我采用了演示实验,实验时,由于音叉种类不足,我准备组织学生击打毛线固定好的大小不同的两个铁钉。经验告诉我,其实敲击铁钉发出的声音更清脆,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更加有利于分辨声音。
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拿“敲击物”、“怎样听”、“如何控制敲击用力”;并提醒学生思考:为什么对不同铁钉要用同样力度敲击?对同一个铁钉却用不同力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通过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得出科学结论?因为课堂上学生实验时,思维介入比较少,及时提醒学生思考,可以避免一部分同学“玩”得尽兴收获却不多。保证探究效果。
新课程理念指出:科学是一门开放的过程,它的外延是全部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而教材作为载体是有限的、单一的,教师要跳出教材用教材。区别声音的高低是本课的难点,只通过大小音叉和铁钉来辨别声音的高低,还是有难度,而借助电子琴,在琴键上弹奏声音的高低强弱,能够更加成功的突破难点。
4.拓展延伸,感恩声音
播放一首学生爱听的音乐,再次欣赏动听的声音。“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以此回顾课堂并引导学生把课内的研究引向课外,逐步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假如你听不到声音了,会怎么样呢?对待听不到声音的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对比想象无声的世界,这时学生将体会到自己是幸福的!认识到对残疾朋友该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施预案时,我打算从以下三方面去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1、用愉快教学乐学生,突出其主体。
2、发展性评价促探究,激发创造性。
3、注重其科学素养,拓展知识迁移。
人无完人、课无完课,本课设计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听听声音》说课稿
《听听声音》反思
东塔中心学校
马春燕
一说教学理念
设计理念----自主探究身边的科学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探究身边的科学,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这是贯穿本课活动过程始终的一条主轴线 二说内容
<听听声音>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三说教材间的联系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城市的车水马龙„„„本单元对声音的探究活动就是一学生已有的这些生活经验为背景展开的.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领学生用心倾听并交流各处种各样的声音判断出哪些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哪些是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2.通过倾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3知道声音有方向.远近.大小.高低的不同能初步分变声音的大小与音调的高低.能力目标:
1学生经历对周围的各种声音进行观察的过程,并对各种声音按自然声和人为声进行归类。
2能设计和观察固体、液体、气体等多种物体发出声音的过程,认识到声音与物体的关系;
3能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到声音有方向、距离、大小、高低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教育学生要注意倾听别人发言,养成认真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尊重别人的良好的品质.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对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进行观察;鼓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有关声音变化的观察研究活动。
4教育学生为了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休息,应该减少、制止和消除噪音,认识到保持健康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五说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设计和观察固体、液体、气体等多种物体发出声音的过程,认识到声音与物体的关系;通过倾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六说教学难点
让学生设计并观察气体发出声音的过程.七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让我们静耳倾听30秒,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
2引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声音的世界,用心去发现,感受声音的奥秘吧!
3板书课题《听听声音》
二、倾听、感受声音 课件播放一些声音。我们来看一段录象 认真听、仔细看,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观察到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 拓展交流:你还听到哪些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并试着 模仿一下。3 你能将各种各样的声音按照来源进行分类吗?
哪些是自然界发出的?哪些是人类活动发出的?
三、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声音是由哪些物体发出来的,你们能说说有几类吗?
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使各种物体发声。(使固体、液体、气体发出声音)1学生分组活动。活动要求:
A所有学生应该在老师播放的音乐起时开始活动,音乐停时停止活动 B小组要选择合适固体、液体、气体物体使之发声; C每类物体发出2---3种不同的声音;
D小组成员要清楚本组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 2整理发现
刚才大家都研究的很认真,相信大家肯定有不少发现,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把自己刚才探究的发现整理一下。
3汇报演示实验结果。
现在我们开始汇报,进行汇报的同学要组织好自己汇报的语言,清楚的阐明自己的探究发现,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能从别人的发现中汲取自己还没有发现的内容,或者发现自己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在别人发言结束后补充、质疑。
4小结:通过以上活动你知道了什么?(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出声音,声音的发出离不开物体)
四、分辨声音的变化
玩分辨声音的变化的游戏 1.分辨声音的方向变化
游戏一:“闭眼猜声”,分辨声音的方向。2.分辨声音的远近变化
游戏二:“蒙眼猜声”,分辨声音的远近。3.分辨声音的大小
拍手活动,分辨声音的大小。4.分辨声音高低的不同
活动: 学生唱或弹熟悉而简单的乐曲。
五、拓展教育
同学们,是不是声音越大越好?没有规则的、太大的声音就成为了噪音,就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休息,我们应该减少、制止和消除噪音,做个爱护健康环境的好孩子。
六、总结
指导学生填写评价表,汇报小结。
七、作业
设计制造一种声音,仔细观察探究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八说教法和学法
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考虑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然后交流听到过的其他声音,判断哪些声音是自然界发出的,哪些声音是人类活动或人为造成的。
学生们对声音的经验是千差万别的,而且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要求学生记住各种声音的特点或名称,也不必要求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声音,我们的目的是要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各种声音,体验声音的多样性,感受不同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还需要将自己所听到的各种声音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和标准有各种各样,比如按照好听和不好听、乐音和噪声、自然声和人为声等等。教材中直接让学生按照给定的“自然声和人工声”进行分类,这个给定标准的分类活动并不表示教材制约了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而是在这节课中,让学生们尝试用多种分类方法对各种声音进行分类,意义并不大。
教材提供的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每个部分都可以由“使某个物体发出声音”“听听这个声音”“用其他的方法使这个物体发出声音”“比较不同方法产生的声音”几个活动组成。因此固体、液体、气体的声音,从内容结构上看是并列的。然而结构并列的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时我们通常设计为具有一定层次的几个活动。这是由于学生在三个并列结构内容的学习中,其兴趣、态度、能力等都会发生变化。从操作性方面看,固体的种类很多,教学重点可以放在“倾听各种固体发出的声音,比较得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液体的种类较少,况且多数液体所发出的声音难以区分,因此通常教学中只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是“水”,教学重点可以放在“用不同的方法使水发出声音,比较不同方法使水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相比之下,使空气发出声音的活动难度更大一些,创造性也更强一些,因此教学重点可以放在创造性操作活动的评价上.这部分内容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知道声音有方向、远近、大小、高低的不同,能初步分辨声音的大小与音调的高低”。通过游戏的方法简单的认识它的不同, 能初步分辨声音的大小与音调的高低”。(找学生准备声音唱歌背古诗摇手铃以及结合评委老师的到来拍手欢迎学生唱歌曲简单认识声音的变化)分辨声音的变化涉及到声音的位置(方向和距离)、大小和高低四个属性。有关辨认声音大小和高低的活动,九说反思
这节课本着“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一理念,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探究身边的科学,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我认为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开始的准备材料到实验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得到了调动和激
发,因而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很强烈,使后面的实验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通过表一表二的设计,让学生将头脑中已有的丰富的声音进行整理(哪些是自然界发出的?哪些是人类活动发出的?)把自己在研究固体液体气体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探究发现整理一下。既培养了学生分类归纳整理的良好的科学习惯,又教育学生养成生活学习有一定条理的良好行为习惯.我认为教学中也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做课教师近期感冒,嗓子一直有炎症,服用西瓜霜润喉片治标不治本,存在不足;其次在多媒体的使用中,表现的不熟练,遇到突发情况处理不迅速.在播放课件时被病毒感染,没有及时发现;对学生不够了解,请了一位处于换牙期的同学读探究要求,有尽快作了调整,占用了教学时间.教学中的疑惑: 学生每人都准备了充分的活动材料,可是因为活动室的大组分配,不能有更好的表现,是环境限制了人,还是人为造成的? 声音世界是丰富的,即要尽可能多的去倾听去体验,有要合理的利用时间,怎样做,才能把握好这个度?
第五篇:听听声音教案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邢台县实验学校
安小静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物体能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3、声音有方向、远近、大小、高低的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观察并简单地区分各种不同的声音。
2、能对各种声音按自然声和人为声进行分类。
3、能区分和鉴别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
4、能建立声音和物体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能积极提出问题、想法和建议,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
2、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各样的声音及声音的变化”等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培养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物体能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3、声音有方向、远近、大小、高低的不同,并能予以区分、鉴别。
(二)教学难点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能建立声音和物体之间的联系。
2、能区分和鉴别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教学准备:
(一)学 具
每组一份:小铃铛、橡皮筋、塑料杯、钢尺、装满水的水槽、吸管、小棒、笔套、塑料哨子、记录表。
(二)教 具
发声罐、各种声音的课件、口琴、装有不同量红水的玻璃杯。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
1、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2、导入课题,板书。
二、倾听周围的声音
1、听听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
2、平时还听到过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
3、仔细听周围物体发出的声音。
4、给声音分类。
三、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一)学生明确研究内容。
(二)研究问题一:固体能不能发出声音?
1、认识实验器材。
2、学生实验,教师适时指导。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我们能说有些固体能发出声音,而且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三)研究问题二:液体能不能发出声音?
1、小组实验,汇报。
2、得出结论:液体能发出声音,而且同一水槽的水,运用不同的方法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四)研究问题三:气体能不能发出声音?
(五)小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出声音。全班齐读。
四、分辨声音的变化
1、做游戏辨别声音的方向、远近、大小。
2、辨别声音的高低。
问:声音除了方向、远近、大小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演示:用7个装有不同量红墨水的玻璃杯,敲出美妙的乐音。
3、课外延伸,激发兴趣。
五、课堂总结
1、通过本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出示题目,学生解决。
3、延伸:下课回去后,你准备做什么?准备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