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央行电子化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金融电子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中央银行各级分支行的金融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基本建立了方便、安全、高效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基层央行业务处理、信息传递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理念深入人心,电子化应用已渗透到人行业务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升了中央银行业务处理效率。然而业务信息化受基层央行自身科技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很多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金融电子化的发展。
一、基层央行业务系统基本情况。
目前县级人民银行运行的重要业务系统包括: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库收支统计系统、同城票据清算系统、货币发行信息管理系统、金融统计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8个。一般业务系统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事劳资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现金管理系统、财务会计报表系统、账户管理系统。这些业务系统几乎涵盖县级支行90%以上的业务工作量。
二、基层央行电子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层央行的电子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软件”问题包括:职工学识水平,支行科技管理制度,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激励等。“硬件”问题包括:设备配置和调配问题,维修问题等。
1、职工学识水平。
基层人行人员老化,很多时候都是对科技工作学习不够,基层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造成支行员工对计算机使用和安全知识了解甚少。
2、支行科技管理制度问题。
长期以来,人民银行对信息技术普遍存在着重应用轻管理的现象,对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认识不足,制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基层央行由于电子设备不断增多,大部分科室已将电子设备长期摆放办公桌操作,既存在安全隐患,又不利于管理。
3、科技人才问题。
基层央行科技人员匮乏,难以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县级人行平均1人,占其人员总数的3%左右,远远低于人总行规定的6%的标准。科技人员都是身兼多职,业务量大,一个人对应中支3个科室甚至更多,科技工作与业务工作不能兼顾。科技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基层科技水平的瓶劲问题,科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业务素质差。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30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寥寥无几,知识结构单一,新知识和新技术掌握不多,科技人员疲于应付各种日常业务工作,无暇顾及较深层次的电子化应用学习。只能适应基层的推广和维护,业务素质跟不上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科技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人民银行系统对支行科技人员的重视程度较低,虽然名称是科技专管员,但实际上是科技兼管员。科技人员每年的工作量要比其他员工多一倍,薪酬却与其他员工没有区别。中支在科技方面的培训少,培训只限于新系统上马和升级的安装培训,没有专门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培训。支行的电子化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而支行只有一名兼职的科技管理人员,仅靠现有的技术力量已不能适应全行电子化管理的需要,特别是会计、国库等业务处理正越来越多的使用unix操作系统,学习难度较大,维护系统相当困难。支行缺乏有关电子化教育培训的环境和氛围,员工在信息安全知识方面获得的教育与培训机会少,造成支行科技后备人员匮乏。科技人员如果不在,大家都束手无策。
4、硬件配置和管理问题。
支行科技人员没有权力对计算机设备进行调配。某些支行领导忽视业务用机紧张的现状,在调配计算机设备的时候,首先考虑配置给行领导。直接造成一线业务系统的计算机缺乏。设备的购置、折旧、报废、升级、更换等没有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严格管理,缺乏统一调配。某些支行为了争取上级行在调配计算机设备时的政策倾斜,隐瞒自行购置的计算机设备。影响了上级行科技部门对辖内计算机设备使用情况的掌握。基层行配备的ups不间断电源达不到要求。随着金融电子化的进程不断深入,计算机设备大量增加。现有的ups不间断电源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有的ups设备陈旧、性能差,有的只能稳压、不能稳频;有的抗干扰能力差;有的ups不能蓄电。此类情况经常影响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甚至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维稳。机房等硬件设施不配套。目前支行所使用的机房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所建,机房设施已明显陈旧落后,卫生条件、防静电、防辐射能力不符合要求,缺乏综合布线设计,网络化建设的可扩展空间有限。
三、对基层行金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管理,明确职责,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科技工作已渗透到人民银行系统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科技服务工作与央行各项业务已密不可分,必须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明确基层央行第一把手为支行金融电子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确保金融电子化建设工程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由中支科技部门制定详细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执行。监督基层行因地制宜的建立、健全支行电子化管理各
项责任制。给支行以适当的压力,迫使支行领导重视计算机安全管理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
2、建立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和科技人员激励机制
“以科技强行为口号,加强全员电子化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基层行整体科技应用水平。开展不同形式的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业务素质。一是由上级行组织,对基层人行科技人员进行新的实用信息化应用和安全技术以及相关央行基础业务知识、流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技术人员既掌握科技管理技能又充分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解决实际信息化应用和安全管理问题的能力。二是根据人民银行要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务实型和开拓型人才队伍的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员工实际,由基层支行制定可靠的培训计划,引导基层支行全体员工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培训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应用和操作基础知识,促使其树立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业务水平,促进业务知识与科技知识相互融合,最终培养出一支既懂业务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提高基层支行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和推动基层支行信息化、电子化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必要的激励机制,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妥善解决工资福利、职称晋级等实际问题,改变以前单凭工作年限来论资排辈的做法,按业绩、贡献来确定其应具有的职称及生活待遇。
3、合理配置现有的设备资源
明确基层行科技人员的权力,使科技人员能根据基层行的实际情况,有效调动和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统筹兼顾,合理调配,优先解决业务部门用机紧张的问题。把高配置的机器配用到繁杂的业务一线,以满足运行庞大业务程序及存储数据的需要。在现有的办公环境下,尽量做好计算机设备的保养工作,禁止在计算机设备上堆放报表材料等易燃物品。积极与保卫部门协调,防止计算机设备防盗工作。经常性的检查供电线路和网络线,出现问题要及时更换。
4、强化设备管理,挖掘设备潜力,定期检查电子设备,做好备份,避免重要业务系统出现故障
基层行必须制定电子设备定期检查制度,避免计算机设备带故障运行。淘汰或闲置不用的计算机设备,经检修无故障的,可作为重要的业务系统用机的备份机,做好系统和重要数据的双重备份,以便应付突发情况。
5、强化安全意识,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机制,确保业务系统重要数据和电子设备的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坚持制定制度规范,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对基层行信息化应用体系所有的环节都能够实施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病毒防范、数据与资料的安全管理、运行环境的安全管理、应急计划和保障体系等。严格执行,确保制度逐项落到实处,才能有效保障基层支行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立。例如加强互联网非法内联的管理,避免银行绝密数据泄露。严格微机室管理制度,做好电子设备使用登记。重要业务系统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更换登录密码。科技专管员定期进行检查,对不按要求登记使用情况或不及时更换密码的人员进行教育,严重的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
第二篇:基层央行电子化建设现状思考及建议1
调研报告2
基层央行电子化建设现状思考及建议
随着金融电子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行的金融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基本建立了方便、安全、高效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基层央行业务处理、信息传递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理念深入人心,电子化应用已渗透到人行业务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升了中央银行业务处理效率。然而业务信息化受基层央行自身科技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很多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金融电子化的发展。
一、基层央行业务系统基本情况。
目前县级人民银行运行的重要业务系统包括: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库收支统计系统、同城票据清算系统、货币发行信息管理系统、金融统计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8个。一般业务系统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事劳资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现金管理系统、财务会计报表系统、账户管理系统。这些业务系统几乎涵盖县级支行90%以上的业务工作量。
二、基层央行电子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层央行的电子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软件”问题包括:职工学识水平,支行科技管理制度,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激励等。“硬件”问题包括:设备配置和调配问题,维修问题等。
1、职工学识水平
基层人行人员老化,很多时候都是对科技工作学习不够,基层对于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有所欠缺,造成支行员工对计算机使用和安全知识了解不够。
2、支行科技管理制度问题。
长期以来,人民银行对信息技术普遍存在着重应用轻管理的现象,对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认识不足,制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基层央行由于电子设备不断增多,大部分科室已将电子设备长期摆放办公桌操作,既存在安全隐患,又不利于管理。
调研报告23、科技人才问题
基层央行科技人员匮乏,难以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县级人行平均1人,占其人员总数的3%左右,远远低于人总行规定的6%的标准。如鄯善县支行、托克逊县支行担任科技人员只有一人,而且科技人员都是身兼多职,业务量大,一个人对应中支3个科室甚至更多,科技工作与业务工作不能兼顾。科技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基层科技水平的瓶劲问题。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上,30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寥寥无几,知识结构单一,新知识和新技术掌握不多,科技人员疲于应付各种日常业务工作,无暇顾及较深层次的电子化应用学习。只能适应基层的推广和维护,业务素质跟不上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科技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人民银行系统对支行科技人员的重视程度较低,虽然名称是科技专管员,但实际上是科技兼管员。科技人员每年的工作量要比其他员工多一倍,薪酬却与其他员工没有区别。中支在科技方面的培训较少,培训只限于新系统上马和升级的安装培训,没有专门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培训。支行的电子化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而支行只有一名兼职的科技管理人员,仅靠现有的技术力量已不能适应全行电子化管理的需要,特别是会计、国库等业务处理正越来越多的使用UNIX操作系统,学习难度较大,维护系统相当困难。支行缺乏有关电子化教育培训的环境和氛围,员工在信息安全知识方面获得的教育与培训机会少,造成支行科技后备人员匮乏。科技人员如果不在,大家都束手无策。
4、硬件配置和管理问题。
支行科技人员没有权力对计算机设备进行调配。某些支行领导忽视业务用机紧张的现状,在调配计算机设备的时候,首先考虑配置给行领导,直接造成一线业务系统的计算机缺乏。基层行配备的UPS不间断电源达不到要求。随着金融电子化的进程不断深入,计算机设备大量增加。现有的Ups不间断电源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有的UPS设备陈旧、性能差,有的只能稳压、不能稳频;有的抗干扰能力差;有的UPS不能蓄电。此类情况会影响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甚至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维稳。机房等硬件设施不能完整按照标准配
调研报告2
套。目前支行所使用的机房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所建,机房设施已明显陈旧落后,卫生条件、防静电、防辐射能力不符合要求,缺乏综合布线设计,网络化建设的可扩展空间有限。
三、对基层行金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管理,明确职责,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科技工作已渗透到人民银行系统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科技服务工作与央行各项业务已密不可分,必须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明确基层央行第一把手为支行金融电子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确保金融电子化建设工程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由中支科技部门制定详细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执行。监督基层行因地制宜的建立、健全支行电子化管理各项责任制。给支行以适当的压力,迫使支行领导重视计算机安全管理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
2、建立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和科技人员激励机制
“以科技强行为口号,加强全员电子化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基层行整体科技应用水平。开展不同形式的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业务素质。一是由上级行多多组织,对基层人行科技人员进行新的实用信息化应用和安全技术以及相关央行基础业务知识、流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技术人员既掌握科技管理技能又充分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解决实际信息化应用和安全管理问题的能力。二是根据人民银行要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务实型和开拓型人才队伍的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员工实际,由基层支行制定可靠的培训计划,引导基层支行全体员工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培训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应用和操作基础知识,促使其树立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业务水平,促进业务知识与科技知识相互融合,最终培养出一支既懂业务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提高基层支行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和推动基层支行信息化、电子化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必要的激励机制,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妥善解决工资福利、职称晋级等实际问题,改变以前单凭工作年限来论资排辈的做法,按业绩、贡献来确定其应具有的职称及生活待遇。
调研报告23、合理配置现有的设备资源
明确基层行科技人员的权力,使科技人员能根据基层行的实际情况,有效调动和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统筹兼顾,合理调配,优先解决业务部门用机紧张的问题。把高配置的机器配用到繁杂的业务一线,以满足运行庞大业务程序及存储数据的需要。在现有的办公环境下,尽量做好计算机设备的保养工作,禁止在计算机设备上堆放报表材料等易燃物品。积极与保卫部门协调,防止计算机设备防盗工作。经常性的检查供电线路和网络线,出现问题要及时更换。
4、定期检查电子设备,做好备份,避免重要业务系统出现故障 强化设备管理,挖掘设备潜力。基层行必须制定电子设备定期检查制度,避免计算机设备带故障运行。淘汰或闲置不用的计算机设备,经检修无故障的,可作为重要的业务系统用机的备份机,做好系统和重要数据的双重备份,以便应付突发情况。
5、强化安全意识,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机制
确保业务系统重要数据和电子设备的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坚持制定制度规范,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对基层行信息化应用体系所有的环节都能够实施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病毒防范、数据与资料的安全管理、运行环境的安全管理、应急计划和保障体系等。严格执行,确保制度逐项落到实处,才能有效保障基层支行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立。例如加强互联网非法内联的管理,避免银行绝密数据泄露。严格微机室管理制度,做好电子设备使用登记。重要业务系统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更换登录密码。科技专管员定期进行检查,对不按要求登记使用情况或不及时更换密码的人员进行教育,严重的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
第三篇:加强和改进基层央行电子化设备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和改进基层央行电子化设备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人民银行安庆市中心支行
陈胜启
程聂松
[内容摘要]:随着金融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及办公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央行电子化设备的品种、类型及数量也日益增多。如何对这些电子化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与合理配臵,充分发挥其效能已成为一个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电子化设备管理经验,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电子化设备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子化设备 管理 建议
随着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基层央行电子化设备的品种、类型及数量日益增多。如何对这些电子化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与合理配臵,充分发挥其效能已成为一个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将结合工作实际,从分析现状入手,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央行电子化设备管理、优化设备资源配臵、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基层央行电子化设备现基本现状
人民银行信息化经过20年的建设,从单一的业务处理软件发展到目前电子信息化处理系统,处理内容几乎覆盖人民银行所有的业务和办公信息,从单台的计算机发展到目前计算机系统、网络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以及保障设备运行的环境支持系统。以安庆中支机关为例,运行的主要系统有:大小额支付系统、国库核算系统等全国性联网处理的业务系统和电子邮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办公业务系统。PC机基本上人手一台,且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目前在用的电子化设备数量、性能基本满足工作和业务需要。
二、基层央行电子化设备存在问题
随着央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银行业务电子化处理得到进一步普及,几乎涉及到银行所有的办公和金融业务。科技投入进一步加 大,计算机设备资产和数量不断增多,且更新不断加快。目前,我们在计算机设备管理方面跟不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计算机设备缺乏统一的更新保障机制,计算机设备资源还需进一步优化,形成银行业务系统运行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配臵与环境不相符
根据人民银行科技司的要求,目前基本上完成了地市中心支行中心机房和县(市)支行机房的改造工作,能够提供良好计算机系统运行环境,为了提高机房的使用效益,全行所有的服务器都迁入中心机房。现代机房配备专用机柜按机架式服务器进行设计的,以前配臵的服务器大多是立式的,不能很好入柜存放或一个机柜只能放臵少量的服务器,占用宝贵的机房资源,造成机房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配臵与需求不匹配
设备配臵机制不完善,现在地市中心支行运行的系统70多个,基本上是一个系统一套设备(有些是系统本身要求的),在设备配臵上就存在比较严重浪费的现象。设备更新机制不完善,缺少对设备更新需求的分析,形成用于办公文字处理的计算机配臵很高,而用于重要业务处理的计算机配臵较低或老化,甚至不能保障业务处理的需要,造成设备配臵不合理、不匹配的现象。
(三)技能与要求不适应
日常维护意识不强、技能不高,从科技部门维护统计来看,放臵在中心机房服务器故障率较低,维护量较少; 桌面计算机设备故障率较高,维护量较大,而桌面计算机设备的故障70%以上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使用人员缺乏基本的操作常识,没有主动维护设备意识,办公室环境卫生较差,设备中积尘较多,设备周围有许多杂物,堵塞通风通道,散热效能变差,增大设备故障概率,还大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资源整合不易,运维管理困难
随着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层央行运行的系统70多个,有业务应用系统和辅助办公系统,且有些是24小时实时在线运行业务处理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环境、应用环境各不相同。系统管理要求和运行要求也不一致。系统分散、大量硬件资源忙闲不均,形成运行风险及资源浪费。版本不
一、平台混杂,给系统的资源整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给科技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增加了科技人员运行维护系统的难度,也使得设备运行维护成本不断上升。
三、进一步加强电子化设备管理的建议
(一)统筹兼顾,制定合理科技发展规划
1、数据集中处理。根据人民银行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数据集中、资源整合”和“两级数据中心”的战略思想,人民银行业务应用部署在总行和省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集中、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数据尽可能在总行集中和处理,不能完全在总行集中和处理的业务应用,在省级数据中心进行集中和处理。
2、系统分类。人民银行信息化规划依赖于各业务系统的发展规划,总行已经根据业务特征对现有及在建系统进行了十三种分类(如下图),从而能够更合理地分析各类系统之间存在的信息共享关系,确定业务发展目标,为信息化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基层央行应按照上级行要求,结合实际,做好本单位现行业务系统分析,为下一步设备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打好基础。
人民银行计算机系统分类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类系统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支付清算类系统征信类系统国库类系统反洗钱类系统全国统一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办公类系统综合业务类系统综合管理类系统调查统计分析类系统基础技术服务类系统其他类系统
3、网络分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通信网络总体规划》,人民银行网络将划分为:内网、外网、互联网、专网。内网,承载人民银行系统内部办公、业务应用的网络,不与人民银行系统外的任何单位进行网络互联。外网,人民银行系统提供对外联接的网络,主要运行人民银行面向各金融机构及相关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性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其他业务。
4、制定规划。基层央行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应根据上级行“十一五”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规划,通过进一步加强网络、机房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应用系统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臵,完善应用系统、备份系统、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管理体系,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中心支行网络及业务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计算机设备管理要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数据集中、资源整合、网络调整和技术优化等因素,避免因盲目配臵带来的资源浪费。
(二)保障重点,建立设备优化更新机制
通常地市中心支行在用计算机系统设备有数百台,运行的业务系 统70多个。如何对计算机设备实施有效管理,确保所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因设备老化或维护不及时,导致系统运行中断,必须建立设备优化更新机制,制定设备更新计划。我们建议上级行统一推广的系统(包括网络系统)设备更新应由上级行负责更新、或指定型号下级行实施更新。特别对一些核心网络、重要业务系统等关键设备,要实行主、备机同步更新机制,方便系统以后升级和维护。地市中心支行开发的系统和其它办公用机自行负责更新。此外,在设备更新过程中,要本着突出重点、稳步实施的原则,优先保证重要业务系统,其次是再根据实际情况对普通办公及互联网用机进行更新。
(三)加强培训,建立运行维护保障机制
在计算机设备管理上,首先要加强教育,促进全行员工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加强计算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是运行金融电子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履行职责,优化服务的有力保障。其次要加强技能培训,使全体干部职工真正掌握计算机设备操作技能,养成定期维护、保养的良好习惯,避免因操作失误和维护保养不当造成设备故障,致使系统瘫痪的风险。最后,科技部门要根据系统的操作规程,加强对系统运行维护和监控,实时掌握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出现问题立即解决,真正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联系人:程聂松
E_mail: cns888@tom.com
联系电话:***
0556-5516381
联系地址:安徽安庆市龙山路168号
邮政编码:246003
第四篇:探讨基层央行良好学风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就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良好风气时指出:“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这是
基层央行干部职工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从健全完善机制入手,要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努力营造基层央行的良好学风。
一、建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良好学风的形成机制。
当前,基层央行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后续教育活动中,要把加强良好学风建设纳入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抓住当前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这一有利契机,全面把握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成果,特别要重温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对学风建设的系列论述,密切联系新的实践,深刻领会党对新时期学风建设的新要求。在思想上明确应该弘扬什么样的学风,反对什么样的学风,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找准差距和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完整准确地掌握《江泽民文选》的基本内容,即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到真学、常学、深学,勤于思考,善于运用,真正学通弄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加大导学力度,通过网络、电教等媒介,采取辅导、讲座等形式,培育干部职工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二、健全“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良好学风的监督机制。
基层央行要切合实际,把行内与行外、上级与下级、群众与组织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立体交叉的学风监督机制。一是要健全行政监督,坚持并改进现有的督学办法,每年组织的集中检查不仅要查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等学习情况,还要通过其工作业绩、遵守党纪政纪等工作、生活的现实表现,分析其学风状况,让那些学习风气不正、搞形式主义的部门和员工过不了检查关。二是要强化党员监督,把学风建设纳入民主生活会内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问题,限期整改。对不良学风敢抓敢管,一旦发现苗头,及时指出,严肃纠正。三是要坚持导学监督,引导干部职工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求实态度和创新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动金融服务持之以恒地去学习、去工作、去奋斗。
三、完善“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良好学风的考核机制。
在抓基层央行员工学习上,尽管基层单位普遍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但应根据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要进一步加以完善。目前主要应在讲求实效上增添新措施,提出新要求,将理论学习纳入职工队伍建设的目标管理体系,纳入文明单位达标要求,纳入年终考评的程序,建立干部职工学习“述学”、“评学”、“考学”制度。“述学”制度,除反映学习的一般情况外,应重点“述”思想政治上的收获,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工作上取得的成效;“评学”是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让群众对学习情况及水平进行评议;“考学”则是由上级行对下级行的理论学习和运用方面的情况进行考评。通过强化对良好学风建设的检查考核力度,促进干部职工不断学习市场经济、宏观调控、金融理论、法律法规、工作技能等方面的新知识,缺什么补什么,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四、强化“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良好学风的指导机制。
建设基层央行良好的学风,就是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解决思想和金融实践中的问题。我们强化指导机制的目的在于引导干部职工立足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当代金融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学习理论与武装头脑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联系实际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学习理论与推动金融工作相结合。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行领导干部,要自觉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表率,着眼于解决金融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实施货币政策的思路,落实宏观调控的措施,支持地方经济的韬略,特别是要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转化为打造金融生态环境、稳定一方金融秩序的能力,从而把中央银行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五篇: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调研分析
近年来,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伴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进行,已经将触角延伸到干部职工所及的场所和岗位,不断深化着总、分行倡导的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办公室的“四进”活动。作为廉政文化“四进”活动实践化的创新,吴桥县支行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支行办公室、入员工家庭、上支行局域网(简称“进室、入户、上网”)活动,通过此项
活动的开展,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加贴近支行实际实效性强,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易被员工接受,进而从多方位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广泛性和长效性,为建立文明支行、和谐家庭、先进部室,促进支行依法履职和争先创优提供了有效保证。
一、“进室入户上网”活动的实践探索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切实有效支行的廉政文化“大宣教”工作格局,真正让廉政文化成为央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夯实支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依法从政的思想基础,吴桥县支行按照上级行廉政文化“四进”活动要求,根据基层央行的履职要求,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突出支行反腐倡廉工作特色,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室、入户、上网”活动。
进室,就是开展廉政文化“七个一”进支行员工办公室。其内容是:“桌上摆”,在党员领导干部办公桌上摆放一个《镜鉴》警示牌,定期更换警示内容,时刻提醒他们牢记科学发展观要求,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认真落实“九个不准”,切实防止“五个方面违纪问题”,自觉培树“八个方面良好作风”,做到每日对镜反思;“袋中装”,支行干部职工每人一份《廉政通讯手册》,随时随地和组织领导保持联系,及时对他人违法违纪违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反馈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拉长相互监督的链条、深化监督的内涵、扩大监督的外延,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也成为监督对象;“手中拿”,将总行纪委下发的有关反腐倡廉学习教育资料汇编成《吴桥县支行员工廉政手册》人手一本,帮助干部职工时刻牢记组织教诲,不忘自己是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时时处处注意维护央行形象,一行一动按照廉政要求办事;“室内挂”;将中纪委、上级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规定、制度制作成镜匾,悬挂在每一个办公室显著位置,提醒大家认真对照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动违纪违规之念,不行徇私舞弊之举,不得非法不义之财,不出有损支行形象言行;“脑中想”,按照支行党组致干部职工及家属的《廉洁自律倡议书》要求,将家庭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全行党风廉政建设整体规划,将干部职工的自警、自励、自勉、自重与家庭助廉有机结合,形成完备的教育和预防腐败体系,常想腐败之害、常议“翻车”之苦、常思组织之恩;“机上显”,干部职工每人在办公用微机上编辑设置一条“廉政屏保”,达到廉政文化建设“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要求;“网上览”,在支行局域网上开办廉政教育课堂,使大家每天都能及时浏览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反腐倡廉的重要新闻及相关内容,相互交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心得体会、工作建议,不断探索和丰富支行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入户,就是开展廉政文化“六项活动”进入支行员工家庭。一是定期组织召开职工家属恳谈会、联欢会,在向职工家属通报支行工作的同时,征求大家对加强支行全面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调动和发挥职工家庭在推动支行建设中的助力作用,营造廉政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二是组织开展“家庭助廉”承诺活动,以“倡议书”和“监督表”的形式,要求员工家属常吹“廉政风”、常议“铁窗苦”、常想“知足乐”、常念“组织恩”、常修“员工德”,将廉政文化与员工日常工作生活紧紧融为一体;三是组织开展以“凝神聚力”为主题的文体活动,按照“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季季掀高潮、年年上台阶”的活动要求,组织开展有干部职工和家属子女参加的文体活动、廉政题材文化作品征集,通过活动凝聚全员力量、弘扬廉政文化、愉悦员工身心、培树和谐意识、推动全面发展;四是组织开展“五好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将员工和家庭的廉洁自律作为“五好”条件之一,通过自下而上推荐,对涌现出的“总行级”、“分行级”和地方各级别“文明家庭”进行表彰,进一步强化全员反腐倡廉意识;五是开展领导干部进员工家庭家访活动,及时将组织的关怀、政策的要求、领导的期盼、员工的祝福、善意的提示送到员工家中,拉近支行和员工家庭的距离;六是在干部职工中开展“少吸一包烟、少添一件衣、少逛一趟街、少聚一次餐,多为社会贫困阶层作贡献”为主题的“四少一多”献爱心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上网,就是开展廉政文化“八项内容”上支行局域网络活动。在支行局域网站上专门设立“廉政文化”网页,将廉政“制度法规”、“文化教育”、“史海沉钩”、“案件查防”、“鞭策警示”、“廉政故事”、“信息调研”、“活动开展”等内容以电子
文档形式进行“全方位”展示,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思、寓教于行的目的,从而与集中授课、现场观摩、理论研讨等其他教育形式形成有机的“大宣教”工作整体推进格局。
二、“进室入户上网”活动的初步成效
廉政文化“进室入户上网”活动是新形势
下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四进”活动的深入和发展,是结合支行实际传播廉政文化思想、抵御腐朽文化的有效途经,是端正党风政风、促进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是推动支行发展、构建和谐高效机关的重要保证。
(一)廉政文化进办公室,进一步起到“两促”作用
一是促进干部职工努力做到廉洁勤政。廉政文化进办公室,一要从营造廉政文化环境入手。通过室内悬挂制度规定,桌上摆放廉政镜鉴,微机播放廉政屏保,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等,使廉政内容人人熟知于心,在支行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使“重廉、崇廉、守廉,以廉为美、以廉为荣”的意识不断深入人心,时时熏陶着每位干部职工;二要紧紧抓住“打造廉政支行,党员干部是关键”这个重点,通过发挥支行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示范效应,引导党员干部当好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旗手,确实做到“六个带头”,即,带头学习廉政法规、带头宣讲廉政文化、带头坚持廉洁自律、带头参加文化活动、带头创建“五好家庭”、带头培树廉政文化氛围;三要坚持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反腐倡廉方面的理论、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及廉政文化建设资料,经常组织观看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剖析各种案例的反腐倡廉电化教育片,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促使党员干部警钟长鸣、诚实守信、廉洁从政;四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通过“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活动,引导干部员工自觉学先进、树新风、扬正气,摒弃陈规陋习,用健康向上的先进廉政文化占领支行思想阵地,促使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文明从政,廉洁勤政。
二是促进干部职工认真高效履行职责。办公室是干部职工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主要场所,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廉政文化进办公室,就是要在办公室全体成员中间积极倡导“以廉为荣,贪腐可耻”的廉政意识,使“无私能感人,身正能带人,律己能服人,廉洁能聚人”廉政文化思想深入人心,以廉促团结、以廉促和谐、以廉促文明,提高部室工作效能,实现整体工作上档升位。在廉政文化“进办公室”活动中,一要结合部室文明创建活动,强化部室负责人对廉政文化与业务工作负总责的责任意识,做到廉政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发展同计划、同安排、同实施、同考核,落实好“一岗双责”,推动工作创优争先;二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大监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作用的同时,加强同级监督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协调,通过联席会议、监督网络等形式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增强监督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三要紧紧围绕“权、钱、人”重点环节和容易发生腐败行为的岗位和部门,强化制度和纪律约束,坚持用教育夯实干部职工的思想基础,用制度约束业务岗位的行为、用规范管理防范岗位风险,实施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和再监督责任追究,加强监督制约,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四要从规范干部职工的言行举止入手,突出依法行政和工作操作制度的规范。对不负责任、作风拖沓、态度生硬、刁难服务对象、劳动纪律松弛,对群众反映强烈、有违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对工作不思进取、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情形,通过一定程序进行提醒谈话,以贴近实际的活动方式唤起干部职工积极向上的激情,使廉政文化建设融入职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央行形象,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廉政文化入员工家庭,进一步弘扬“三德”之风
一是廉政文化入户活动,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家风连着党风、政风、行风,良好的家风有助于清正廉洁风尚的形成,对于保护干部职工本人及其家属至关重要。开展廉政文化入户活动,把“以德治家、以廉养家”的家庭文化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配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德”教育与实践活动,开展争当“贤内助”、“廉内助”,争创“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将“廉洁持家远,勤政续世长”、“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常算家庭廉洁帐”等治家格言和“八荣八耻”行为规范融入到职工家庭中,为干部职工建立和谐、和睦、亲和的“大后方”。
二是廉政文化入户活动,发挥家属监督作用。廉政文化进干部职工家庭,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家人参与监督的自觉性,他们积极响应支行党组的号召,按照“四多四少”要求,坚持对员工事业上多支持少拖累、感情上多温暖少埋怨、廉洁上多提醒少放任、生活上多关心少苛刻;依照“五过问”监督要求,当员工收入反常时问清来源,当员工带回高档礼品时问明来路,当员工不回家吃饭时问清和谁在一起,当员工交结朋友时问明身份和职业,当员工参加娱乐活动时问明是哪个娱乐场所;关注配偶的思想动态,关心他(她)们的“生活圈”、“社交圈”,管好他(她)们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活动,不插手配偶工作,不干涉配偶正确行使权力,不吹枕边“歪风”,不利用配偶的职权、职务和影响谋取私利,自觉做廉洁勤政“监督员”,反腐倡廉“宣传员”,家庭廉政“纪检员”,拒腐防变“守门员”。
三是廉政文化入户活动,引导家人关注社会。关注社会、关爱人生、关心他人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要素之首,通过在干部职工中开展“少吸一包烟、少添一件衣、少逛一趟街、少聚一次餐,多为社会贫困阶层作贡献”为主题的“四少一多”献爱心活动,不但教育了干部职工,也影响了员工家人,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尊老爱幼、邻里互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已经成为员工家庭的持家之道,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廉政文化上支行网页,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
一是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多少年来,支行对员工的教育手段一直沿袭集中授课、座谈讨论、撰写笔记、体会交流的老路子,这种教育方式尤其是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显然不具备针对性和时效性。开展廉政文化上网活动,可以有效利用现有办公条件,以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他们所要了解掌握的理论知识、教育内容,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灌输给干部职工,从而实现了课堂学习与自我教育、集中灌输与业余自学、普遍教育与个别引导、要我学习与我要学习、呆板教学与文体活动的有机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教育时间难以集中,教育方法难以随众,教育效果难以体现,教育活动大呼笼等问题,员工可以在工作之中、工作之余,以网上浏览、网上答题、网页论坛、网上信箱等形式,随时随地自觉接受教育。
二是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干部职工通过浏览支行廉政网页,不但学习掌握了反腐倡廉的政策法规,还可以直接倾听领导、专家、学者的教诲,以史为鉴探求廉政历史渊源,学习英模深化争先创优活动,剖析案例接受警示教育,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行内外的廉政信息,开展网上“红色之旅”活动,交流廉政建设工作的经验,探索加强廉政文化的有效途径等等。这样能够较好地弥补了基层央行廉政文化教育手段单
一、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水平低下等不足,进一步开阔干部职工的视野,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使支行廉政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实际效果。
三是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内容上网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支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由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行员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参加各种学习讨论活动、提出自己的工作意见建议、下载各种学习资料,从而使教育活动更加贴近员工思想工作实际,使教育形式更加为所员工喜闻乐见,使教育内容更加易于被员工接受,干部职工从被动地接受教育到主动地参加学习,势必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活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