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爱国主义论文张鹏
德育论文———
新
时
期
爱
国
主
义
姓名:
班级:
学号:
新时期爱国主义
摘要: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路径有: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关键词:新时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设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
(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一再强调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我们该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呢?
一、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省市可建立由党委宣传部、各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商解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各相关部门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督促、检查,按中央和省委要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教育基地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在教育基地的领导班子配备、人员编制、队伍培训和职工待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其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其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正由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以取得社会效益为根本原则的,所以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它的投资积极性一般不高。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首先应该主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政府要有建设好、利用好教育基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资金投入上,各级政府要挑大头,加大投入力度,要计划好用于教育基地建设的配套资金。要按照文化事业建设费和有关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对中央和地方的资助资金专款专用,坚决杜绝腐败现象。
最后,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民营资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仅靠政府的那点投入难以支持其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笔者认为,教育基地可以大胆地把基地后勤推向市场,吸纳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较好地化解矛盾。例如西柏坡纪念馆就已经采用竞标的方式,将馆里的卫生管理工作向社会公开承包,结果当年就节约资金9万多元。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合理开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各类反映我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纪念地、领袖故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政府应支持这类教育基地主动与旅游部门或旅游公司联系,加强合作,发展红色旅游,拓展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空间。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信息渠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真正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
因此,我们的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必须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教育内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教育形式,不断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使教育基地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各类教育基地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努力做到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解决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的状况,在艺术设计、实物制作、展品布设、灯光配备等环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更多的信息,努力增强文物展示的现场效果。
其次,要开辟双向渠道,共建共育。要创新思路,在更好地做到“请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教育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面。
要与社区、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联手共建教育基地,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络员和辅导员,以此来增强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
要组织巡展、巡讲、报告会、座谈会,把教育资源送到群众身边去。各教育基地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走进农村,多办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临时展览、流动展览。
三、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记述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光辉业绩,是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大课堂。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应作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必须长期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加强基地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规范服务范围和经营活动,营造干净整洁、庄重有序的参观氛围,使教育基地真正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
另一方面,各教育基地应坚持社会公益的原则,对学生团体参观实行票价优惠措施。以博物馆、纪念馆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尽量做到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对家长带子女参观,子女实行免票。
一些经营性的教育基地也要创造条件,拿出专门时段对学生免费开放,为广大未成年人进一步走进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教育基地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重点要建设好领导班子队伍、讲解员队伍、研究员队伍。
各教育基地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交流的机制,依靠人才
战略,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整体水平。
要定期组织多层次、多种类的培训,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学历教育,深化专业教育,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放开视野,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保持教育基地的生机和活力。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把教育基地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是加强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党委宣传部门加强对教育基地的宏观管理,还是各教育基地自身加强内部管理,都必须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落实和巩固。只有不断实现制度创新,才能真正使教育基地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
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按照中央关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切实抓好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基地自身的发展活力。
最后,要在征集文物史料、挖掘教育内容方面练“内功”。文物史料是基地存在、发展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条件。工作人员要认真研究自身的历史沿革、馆藏史料,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民间收藏人士,深入挖掘各种收藏线索,广泛收集文物史料,尽力增加基地的馆藏量。要着力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通过对馆藏文物史料内涵的深刻提炼,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激励。
(二)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江泽民总书记说:“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1]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
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历史上的一些道德规范在今天已失去存在的价值,如“一女不嫁二夫”、“不孝有三,无子为大”等已被当作封建礼教而摒弃,而爱国主义却始终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情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们生于斯,长于斯,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了文化,积累了文明。
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文天样、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
同时,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爱国主义的精神日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问题无不与这一主题息息相关。无论是郑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倡导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
坤力挽回”,皆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日近代史昭示我们,要改变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举起了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
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略,前仆后继,历尽艰辛。”[2]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凯歌。正是爱国主义产生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尊严感,才有了新中国的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民主、统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20世纪50-80年代,中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进,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渡过60年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迅速走上拨乱反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无论是克服困难的毅力,还是纠正错误的勇气,都是以爱国主义为动力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越来越自信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着,我们的综合国力从1949年的世界第13位到目前的第5位。20年风雨征程,20年沧桑巨变,我们取得了世界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能取得的巨大成就。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奇迹”。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20年中,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两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顶住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的冲击;沉着应付了1997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抵御了1998年夏秋之际洪水的冲击;同时喜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些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难忘香港、澳门回归时。全国人民高举国旗翘首期盼钟声敲响的时刻,难忘申奥成功时热泪盈眶欢庆的狂热。这种情不自禁就是爱国主义的流露。
二、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常常是总结过去,瞻望未来。回首刚刚过去的100年,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可否认的差距,成绩使我们为祖国自豪,差距使我们为祖国奋发。在新世纪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阻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所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较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状况,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没祖国的责任与热忱,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只能自暴自弃,只能任人宰割,甚而再次成为附庸。
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贡献全部智慧。这是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竭的动力。
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3]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那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呢?
首先,每个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邓小平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4]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分割,面对祖国的落后,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直到中国已走向衰落的20世纪。
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又说:“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
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消除民族自卑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民族虚无主义只是部分激进分子们倡导的,而大多数爱国者还是尊重我们祖国的主权,坚信我们民族的文明。
事实证明,民族虚无主义并不会给中国带来好的出路,只能带来自卑与自残,“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3]
其次,要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装备自己,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WTO的认可与加入,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我们面临的局势:我们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目前,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综上,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06-05.[2]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7-07-02.[3] 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N].人民日报,1999-05-04.[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1.[5] [英]罗素.中国人的性格[A].王正平主编.罗素文集[C].北京:学林出版社,1996.46,47,35.
第二篇:新时期爱国主义 论文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研究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学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上下五千年,爱国主义是一条粗重的红线贯穿其中,艰苦奋斗,创造灿烂文化,抵御外来侵略,推进社会进步,爱国主义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爱国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过去、今天和未来。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时代,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当代人人关注的一个话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爱国主义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力量来源。而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江泽民总书记说:“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一、认识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及为她的独立与富强而斗争的献身精神。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从本国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是跟国际主义密切联系着的,既热爱自己的祖国,反对外来侵略,又尊重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权利和自由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爱国主义有不同的政治内容。剥削阶级的爱国主义以维护本阶级的私利为目的,因而是动摇的不彻底的。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继承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并把它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结合起来,认为只有使人民从国内外剥削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成为祖国的主人,才能实现祖国真正的独立、统一和富强。
当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是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拥护祖国统一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是具有国际性的。无产阶级要为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而斗争,把爱国主义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
爱国主义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正是由于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之魂,因而《现代汉语词典》也就把“爱国主义”一词解释为了:“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既然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那人们要怎样表现才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呢?《现代汉语词典》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解释和说明。《现代汉语词典》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解释和说明,因而人们也就不知道自己要怎样表现才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尽管《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对人们要怎样表现才是对祖国忠诚和热爱进行解释和说明,但由于我国的历史教科书是用英雄和伟人的事迹连缀而成的,因而英雄传奇和名人轶事也就成了人们表现爱国主义的行为典范。由于英雄传奇和名人轶事是人们表现爱国主义的行为典范,爱国主义也就在我国产生了一个千年不解的迷误。这个千年不解的爱国迷误
就是:要尽忠报国,就只有战死疆场;要为国效力,就只有参政从政。不可否认,战死疆场是尽忠报国的爱国表现,如“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岳飞等;参政从政也是爱国行为的充分体现,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等。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
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国家和每个国家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因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都有所不同。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虽然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但是也具有共同的内容和特点,这就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 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反动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从学习历史入手,特别是要学习了近代史和现代史,使人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对自己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行动,为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积极效力;为实现四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必须同进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坚持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相统一的原则,使人民群众懂得我们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国际主义者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大学生应该怎样爱国
大学生作为做过未来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爱国正是考验我们的心态是否强健,思维是否足够敏感,灵魂是否干净.——当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让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颤抖不已,对于大学生来说,义不容辞的以各种方式进行赈灾,就是目前最恰当而且必须的爱国行动。当我们听到1万人、3万人、5万人,死亡人数不断上涨,触目惊心,令人悲痛不已;当我们看到小女孩从废墟里伸出小手求援时,我们的心被深深击中,疼得厉害。于是,在全国哀悼的日子里,网站和报纸上都套上了悼念的黑色,在不断滚动的网页留言中,再也没看到愤青的激怨,更多的是真挚的问候和真情的涌动.在余震不断的危情中,在泥石流不断将已抢通 的道路再度损毁并将200多名抢修人员埋入石堆下时,在数千群众被堰塞湖包围危在旦夕时,在仍有3万多人被压在残壁断墙下渴望阳光时„„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刻,我们却看到了中国人空前的团结,坚强和力量。
国家危难之时,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心中的爱国情绪,都在无极限的燃烧!撸起袖,扯开襟,恨不得一步跨入遭受地震灾难的同胞那里,为我们可爱的祖国,可爱的同胞做一切。于是我们加入献血的长队,募捐的长队,祈祷的长队„„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大灾难,大灾难给我们带来了大团结,大团结给我们带来了大无畏,大无畏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大改变。让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尽自己的所能,让死者更安详,让生者更坚强。面对所有大难,让我们挺起胸膛。
“时代在召唤”——每个朗朗清晨,听到运动场上回荡这一句响亮的起操口号时,心都会一颤。我想,爱国、报国是每一个大学生心目中都在燃烧的情绪、早已坚定的信念;我也相信,当我们认真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看清了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循着心中理想的方向,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挺起胸膛,担起肩膀。
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时,还要考虑大学生情感的特点,帮助他们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克服情感的肤浅性、波动性,使他们懂得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民族的情感、阶级的情感,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感情,又要指导他们自觉地“调节”、克服脆弱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首先要以生动形象的事物、形成强烈的刺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青少年的认识特点一般是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壮丽的山河、雄伟的建筑、家乡建设新貌、热烈的劳动场面、欢快的节日盛况、奥运赛场的胜利都能使他们产生爱国之情。因此,我们要组织大学生参观祖国建设新貌、游览祖国名山大川,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进行今昔对比;也可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激发他们从爱家乡、爱学校的一草一木,扩大、深化、升华为深刻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参考文献
[1]杨永利.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人们日报出版社,2009-5-1.[2]韩作黎.祖国我永远属于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7.[3]石湾.红日[J].中国文化报,2010-9.[4]杨沫.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1958-5.[5] 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3-1.[6]赵呈元.中国的脊梁.湖北出版社,1992-7.[7]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8.[8]肖润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晨光出版社.2009-5.
第三篇:新时期爱国主义论文
新 时 期 爱 国 主 义
姓名:余江华
学号:053601
新时期爱国主义 摘要: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路径有: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关键词:新时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设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
(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需要全民族具备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的精神动力,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伟大实践成功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证。这一伟大实践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努力建设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拥有基本的精神动力,大力倡导和弘扬时代精神,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们的灵魂,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振兴中华的热情。其中爱国主义乃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必须继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历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事迹如群星闪烁着不朽的光芒,几千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华夏数经倾危而复兴的力量所在,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为振兴华夏而奋发图强,拼搏进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华民族正是凭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面对外国侵略者的欺凌,不畏强暴,前仆后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大旗,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从而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依靠爱国主义形成的凝聚力取得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省市可建立由党委宣传部、各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商解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各相关部门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督促、检查,按中央和省委要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教育基地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在教育基地的领导班子配备、人员编制、队伍培训和职工待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其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其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正由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以取得社会效益为根本原则的,所以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它的投资积极性一般不高。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首先应该主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政府要有建设好、利用好教育基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资金投入上,各级政府要挑大头,加大投入力度,要计划好用于教育基地建设的配套资金。要按照文化事业建设费和有关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对中央和地方的资助资金专款专用,坚决杜绝腐败现象。
最后,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民营资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仅靠政府的那点投入难以支持其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笔者认为,教育基地可以大胆地把基地后勤推向市场,吸纳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较好地化解矛盾。例如西柏坡纪念馆就已经采用竞标的方式,将馆里的卫生管理工作向社会公开承包,结果当年就节约资金9万多元。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合理开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各类反映我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纪念地、领袖故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政府应支持这类教育基地主动与旅游部门或旅游公司联系,加强合作,发展红色旅游,拓展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空间。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信息渠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真正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
因此,我们的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必须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教育内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教育形式,不断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使教育基地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各类教育基地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努力做到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解决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的状况,在艺术设计、实物制作、展品布设、灯光配备等环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更多的信息,努力增强文物展示的现场效果。
其次,要开辟双向渠道,共建共育。要创新思路,在更好地做到“请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教育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面。
要与社区、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联手共建教育基地,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络员和辅导员,以此来增强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
要组织巡展、巡讲、报告会、座谈会,把教育资源送到群众身边去。各教育基地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走进农村,多办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临时展览、流动展览。
四、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记述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光辉业绩,是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大课堂。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应作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必须长期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加强基地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规范服务范围和经营活动,营造干净整洁、庄重有序的参观氛围,使教育基地真正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
另一方面,各教育基地应坚持社会公益的原则,对学生团体参观实行票价优惠措施。以博物馆、纪念馆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尽量做到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对家长带子女参观,子女实行免票。
一些经营性的教育基地也要创造条件,拿出专门时段对学生免费开放,为广大未成年人进一步走进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教育基地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重点要建设好领导班子队伍、讲解员队伍、研究员队伍。
各教育基地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交流的机制,依靠人才战略,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整体水平。
要定期组织多层次、多种类的培训,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学历教育,深化专业教育,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放开视野,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保持教育基地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把教育基地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是加强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党委宣传部门加强对教育基地的宏观管理,还是各教育基地自身加强内部管理,都必须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落实和巩固。只有不断实现制度创新,才能真正使教育基地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
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按照中央关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切实抓好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基地自身的发展活力。
最后,要在征集文物史料、挖掘教育内容方面练“内功”。文物史料是基地存在、发展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条件。工作人员要认真研究自身的历史沿革、馆藏史料,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民间收藏人士,深入挖掘各种收藏线索,广泛收集文物史料,尽力增加基地的馆藏量。要着力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通过对馆藏文物史料内涵的深刻提炼,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激励。
(二)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江泽民总书记说:“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1]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
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历史上的一些道德规范在今天已失去存在的价值,如“一女不嫁二夫”、“不孝有三,无子为大”等已被当作封建礼教而摒弃,而爱国主义却始终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情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们生于斯,长于斯,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了文化,积累了文明。
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文天样、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
同时,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爱国主义的精神日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问题无不与这一主题息息相关。无论是郑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倡导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皆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日近代史昭示我们,要改变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举起了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
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略,前仆后继,历尽艰辛。”[2]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凯歌。正是爱国主义产生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尊严感,才有了新中国的建立。
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难忘香港、澳门回归时。全国人民高举国旗翘首期盼钟声敲响的时刻,难忘申奥成功时热泪盈眶欢庆的狂热。这种情不自禁就是爱国主义的流露。
二、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常常是总结过去,瞻望未来。回首刚刚过去的100年,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可否认的差距,成绩使我们为祖国自豪,差距使我们为祖国奋发。在新世纪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阻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所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较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状况,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没祖国的责任与热忱,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只能自暴自弃,只能任人宰割,甚而再次成为附庸。
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贡献全部智慧。这是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竭的动力。
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3]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那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呢?
首先,每个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邓小平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4]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分割,面对祖国的落后,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
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直到中国已走向衰落的20世纪。
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又说:“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
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消除民族自卑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民族虚无主义只是部分激进分子们倡导的,而大多数爱国者还是尊重我们祖国的主权,坚信我们民族的文明。
事实证明,民族虚无主义并不会给中国带来好的出路,只能带来自卑与自残,“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3]
其次,要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装备自己,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WTO的认可与加入,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我们面临的局势:我们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目前,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
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综上,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06-05.[2]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7-07-02.[3] 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N].人民日报,1999-05-04.[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1.[5] [英]罗素.中国人的性格[A].王正平主编.罗素文集[C].北京:学林出版社,1996.46,47,35.
第四篇: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得以代代相传而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所蕴含的特殊内容是不同的,也有着不同的性质。当然,作为一种正义的,具有鼓舞作用的精神力量,它始终都是古今一脉相承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历史任务赋予爱国主义新的内涵和意义,也让我们在新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导下,开创新的天地。
一、是什么
要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更深层次地理解,首先应该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继承的爱国主义是什么。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不仅仅是对现实情况的反映,同时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中国前一个时期发展的一个总结,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一个概括;同时也是对未来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展望,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被赋予了更具有时代性的内涵。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应该是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面对世界形势变幻莫测的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需要站在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扬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特别是如今,世界形势发展进入白热化状态,面对越来越严峻的世界性金融风暴,面对全球性的气候问题,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些都要求我们站在属于中国自己的角度上,做出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决定。这个不仅仅是国家决策者的事,更应该成为每一个公民发挥爱国主义精神的机会。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认为,在现今的形势之下,我们所应该坚持的爱国主义应该以胡锦涛主席所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
二、为什么
那么,为什么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应该将“八荣八耻”作为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准呢?
从历史发展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将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力量。正如天台县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的老一辈革命家所说的那样。在那个战争的年代,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为一种信念而战斗,那就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就算是到了现在的和平年代,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仍然在为中国的这段历史而努力。他们义务地为广大群众讲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他们为的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简简单单地“为成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他们因为成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而感到一种责任感。而我觉得,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半个社会建设者,我们都应该继承这种荣誉感和责任感。
而在新时代条件下的这种荣誉感和责任感在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得到了最全面和最准确的诠释。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上来看:热爱祖国是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直接阐释,而“服务人民”是对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方式的解释;在这个过程当中,崇尚科学,辛勤劳动是方式;同时应该坚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我想,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八荣八耻”这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作为对爱国主义精神在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的深层次理解。
三、怎么办
既然对于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以上的认识,我想,最重要的是明白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始终谨记一句话“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虽然这句话出现在诸多文本中,许多人甚至以为这样的话不过是“套话”。但我想,既然是一句被大家不断引用的话,就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特别是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在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更是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做实践中出成绩。
其次,作为大学生,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性。江泽民主席曾经对大学生提出过“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有志青年”的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将自身的学习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特别是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古有言: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明天,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跋地前行,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要做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为后代人留下我们的脚印。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让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做出自己的贡献吧!实践是接受教育的有效的一种方式,借此我们更了解我们的国家,即将属于我们的时代,所见让我们视野更阔,所行使我们印象深刻,实践出真知,实践让我们担起责任,立爱国之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发扬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并用实践不断地进行检验,以保证它的正确性,和时时刻刻应该保持的与时代的同步性,加强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践行力度。
经过以上的分析和整理,我对于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也对如何弘扬爱国主义有了更多的想法。相信在新形势下,我们中国的新一代可以将爱国主义精神继续弘扬下去。
第五篇: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本站推荐)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一个很老却一直不衰的话题。
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严格地说,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经常宣扬爱国主义是一种有需要并且合适的态度。(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与爱国主义的表达都有可能会否定其他人的“祖国”,尽管这并不必要。)
爱国主义隐含了一层道德规范:就其本身而言,它暗示“祖国”(无论是何种定义)是道德的标准或价值。“我的国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这句名言便是此种信仰的极端(这句名言可能来自于对美国海军军官斯蒂芬〃迪凯特或内战将领卡尔〃舒尔茨的误引)。此外,爱国主义还暗示着个体应将国家利益臵于个人和团体利益之上。在战争时期,这种牺牲会扩大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为祖国战死沙场便是一种极端爱国主义的原型。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
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必须要继承爱国主义的优
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从小的个人方面来说,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三、增强国防观念。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增强国防观念,不仅是保障国防安全的需要,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黏合剂”。
四、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社会基础、历史主题和具体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爱国主义特征精辟的概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祖国整体利益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共同基础。社会主义的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整体利益包含着个人利益,整体利益直接就是每个人共同的根本利益。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直接意味着个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祖国现代化建设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影响到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名成员。每个人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同祖国的进步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利益都是同祖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见,维护祖国的整体利益,已成为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祖国整体利益已成为广大爱国者的共同基础。
第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致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的沧桑巨变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唯有走社会
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核心就是爱社会主义的祖国。如果只爱国而不热爱社会主义,就会使爱国主义失去具体内容和远大目标,而爱国主义一旦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就会失去行动的指南而成为一种盲目的热情,甚至有可能在“爱国”的口号下做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讲爱祖国就意味着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离开社会主义这一现实,讲爱国便只能是空谈。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当前爱国主义的主题。为实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历史使命,每一个爱国主义者都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化为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把爱国主义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四,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的民族。祖国要统一,民族要团结,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一切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必须团结起来,揭露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祖国的图谋,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尽心尽力,这是一切真诚的爱国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