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计划计划201109
东仙坡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历史备课组围绕学校的指导思想,全面提升我组的教学水平,团结我组人员,创立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团队的本色。我组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丰富学生知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
二、奋斗目标:
全组教师以学校制定的奋斗目标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振奋精神,努力学习、勤于创造,勇于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加强备课研讨交流及同科教师的通力合作。逐步向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迈进。
三、具体工作:
1、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确定集体备课的时间、主题、中心发言人,要保证落实每周二次备课。
2、配合教导处组织对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评课活动,不定时的抽查教师课堂,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效益。
3、配合教导处组织新教师学习教学常规,重点抓好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处理等教学环节。
(1)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通过理论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功底。每节课后,教师要及时记录课后记,过一段时间反思、小结。坚持写学习札记和教学心得。
(2)加强集体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训练,教师要坚持备详案,提倡教研组成员资源共享,交流信息,互相促进,确保整个学校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4、配合我们的教研组长抓紧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推广。
5、制定备课组计划;安排教改教研活动;评估课堂效益。
6、配合教导处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现“五个转变”(即教学目标由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发展的转变,教学方式以教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学”为主的转变,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结论本身向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转变,教学要求偏重同一性向偏重差异性的转变,教师教学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的转变)
四、备课工作安排
每周一进行七八年级历史备课;
每周四进行九年级历史备课
历史备课组李鹏辉2011.9
第二篇:历史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勤业中学历史组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团结历史组全体教师,立足“减负增效,提高质量”,学习领会“展评学习法”内涵,围绕现实教学问题和中考新形势,不断提升各年级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推进学科教科研的开展,提高历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团队建设。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一是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帮带作用,二是尽力搭建让青年教师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积极安排青年教师上市级公开课、研究课。促使其较快成长。
(2)引导教师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2、认真抓好常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切实抓好各项教学常规,贯彻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展评学习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落实情况。重视规范教案的书写和实施,重视提高集备和二次备课的实效性,关注教后反思的质量和实效,尝试组织一次教后反思交流活动。重视抓好作业的布置、批改、讲评、订正等环节,坚持作业和练习的精选精编精讲。通过抓好课堂、作业、辅导这三大环节,达到历史教学进一步增效的目的。
3、认真抓好毕业班历史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1)认真分析2013年中考命题、阅卷情况,分析近几年的中考思路及其导向,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2)加强校际联系,从各方面了解中考信息和资源。
4、推进网络教研,开发网上资源并共享、分享。
认真参加市各项教研活动,认真组织好校内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围绕学期初确定的中心议题和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每次活动事先明确主讲人和活动内容,开展有针对的研讨,活动后重视教师的收获与反馈。用好QQ群、龙城历史学业评价网等网络教研平台,开发共享课程资源。维护好历史组和谐、共进的教研氛围,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5、其他工作
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三、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各组员参加参加市内教研活动
2、制定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
3、落实备课组的任务与目标
4、新课标的学习与研讨5、2013中考试卷交流研讨
10月份:
1、迎接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新课标的学习与研讨
3、校际教学交流
11月份:
1、如何用好展评学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研究
2、新课标的学习与研讨
3、七年级市级公开课
12月份:
1、期末复习研究
2、撰写教学论文、叙事案例或有效教学反思、总结
3、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第三篇:历史计划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个班历史教学,在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上学期历史的整体成绩不太理想,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第四篇:2014历史组计划
高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013-2014学第二学期)随着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对我们历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教研教学要求。
本学期我们高二历史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仍然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努力搞好本学期教学工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高考成绩。
依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科研室工作计划,本年级同仁之讨论、凝聚共识,拟定本学期我们年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落实教学常规,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一)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进度、作业)、“六认真”(认真备课、上课、处理作业、考试、命题、辅导)。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如何在新课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努力探索适合我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遵循学校教学计划,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应立足各年级的具体学情,并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认真完成教育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在认真完成教学的同时,通过练习与考试,总结得失,不断调整教与学的状态,并做好学生考试心理的调适,争取完成学校学科目标,为学校的继续发展作出年级的贡献。具体来说,应抓紧教学进度,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高认识,为学业水平测试考、高考做好相应的准备。
(三)继续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的学习,深入研究,及时作好本期课改的总结与反思,转变观念,不断调适,与时俱进。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中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做好新教材的资料收集、积累和筛选工作,并切实将课改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新课程改革和常规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研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对教学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研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而异。要求本组各位教师注意搜求相关文章与信息,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四)继续加强年级的听评课,以相互促进。公开课教学活动要求授课老师认真备课,精心施教。评课老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评课准备,评课须贴近实际。充分利用我校各班全面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历史课运用多媒体教学之巨大优势,大力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备课与研究是本期历史教研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五)做好期中、期终、各类考试的出卷、阅卷、质量分析、讲评、反馈工作,保证考试的有序有效性,以达以检测以考促教促学之目的。
(六)大型活动:五一前举行庆“五一”爱我中华,实现梦想历史知识竞赛 其次,加强高考研究,注意信息交流。
务须领会高考改革的精神和实质,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确保高考历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再次,加强教研组的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与时俱进;积极参加省市县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深刻领会上级精神,了解课改信息和教改热点,落实安排各项工作;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树立敬业爱生的思想,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遵守职业道德,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未尽事宜及所遇新情况,应因时而谋定以期及时补救之。
2014-2-23
第五篇:历史德育计划
2016-2017(二)历史德育工作计划
初二级部 历史 周悦明
一、指导思想:
悠悠中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即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中华民族自身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培养出更具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正是今天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德育目标:
落实《山东省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突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素养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推进社会课堂、实践基地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引领广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职业追求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
三、德育内容:
(一)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树立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在历史学习中培养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开放意识。
(四)以民族先贤为楷模,弘扬中华美德。
(五)以典型的反面人物为教材,弘扬正气,反对邪恶。
四、具体工作:
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苏联搞社会改革,全盘否定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历史,人心涣散,这是导致它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实行近代化,并没有全盘否定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决反对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否定党和人民奋斗历史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加强“两史一情”教育,“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二)以史为鉴,树立开放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精神
1、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坚持开放的政策,国家才会迅速发展。相反,如果什么时期内统治者因循守旧、闭关锁国,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在学习这一历史知识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其经济、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又充分联系统治者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对经济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2、在历史学习中培养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连绵不断,正是因为他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为依托,有深厚的物质基础。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文明的发展向世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因此,历史上,每个时期的文化既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好教材,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养成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资料。
3、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开放意识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从来不拒绝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也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海纳百川,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成就了中华文明今天的丰富多彩与灿烂辉煌。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个别时期闭关锁国外,绝大部分时期都是实行开放交流政策的。弘扬历史上的开放交流精神,正是未来的建设者必要的素质。
(三)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素质情感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青少年“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心,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
1、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树立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教材,不空洞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在这点上,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素材。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
2、以民族先贤为楷模,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人在为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独立富强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丰富的嘉言懿行。这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教材。这些人物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是能让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此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面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民族。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他们所处的时代、取得的成就及其地位进行了记忆,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立志勤学是人材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自强不息,奋勇进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历史教材中,例举了许多危害一时,为后人所不齿的反面人物。将这些人物的丑恶言行尽量地揭露出来,使学生不仅对他们产生了憎恨感,也使学生在批判中辨明了是非,弘扬了正气。
(四)以史为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人的准则。通过对这些历史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历史。我们今天享受到的每一个细小的东西,在历史上都曾经只在人们的理想中存在,都是我们的祖先付出了千辛万苦的代价,这些理想的东西才变成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东西。历史也告诉我们,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使人不够满意的地方,因此,就需要有这个时代的理想,鼓舞人们去争取新的进步。这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上无数的历史名人所做出的卓越成就正是因为他们的理想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崇高的理想激发了他们执著、高尚、勇于开拓、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它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思想、感情、智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赖以形成、生存、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巨大动力。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如果只能做到让学生不断的作习题,得高分,上大学,那只是一个出色的教书匠而已,而作为一名真正的历史老师,我们应该做到对中国的历史融会贯通,让中国漫漫历史中透露出的精髓民族文化,真正能够潜移默化为学生的思想和情操,增强民族责任感,从而提升每一位国民的民族意识。这正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形成一种强大影响力量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
2017.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