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劳动者薪酬将上涨(模版)
2013年劳动者薪酬将上涨
中国经济目前几乎触底,明年将逐渐回升。劳动者的薪酬虽然增速可能有所下降,但依然会增长。这是多位权威专家在日前召开的“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指数发布会暨2013中国薪酬趋势研讨会”上所作的预测。
会上发布的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指数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15个城市4个重点行业总聘用量同比增长超过5%,所调查的劳务派遣人员平均劳动报酬相 比上年有15.1%的增长,剔除物价因素有12.04%的增长。从行业看,交通运输、金融业、仓储和邮政业聘用量持续9个月增长,但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制造 业降幅较大。
有些学者认为,由于资源使用边际成本大幅度上升,劳动力的红利基本消失,以及国际市场在萎缩,中国经济将进入中低增长阶段。但研究宏观经济的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院长刘迎秋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地区差异比较大,落后的地区有内在的发展冲动,要求赶上中等或是高收入的地区,而这个追赶的过程就是增长的过 程。不仅如此,传统的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高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和收入都会增加,由此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要快于工资增速,人口的技能红利就会上升。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仍然潜力较大,体制的变革蕴藏的红利远未释放,因此他认为中国未来10年左右不是低增长阶段,而是次高增长阶段,GDP年增长将在 8.5%左右。2013年中国经济将逐渐回升,明年下半年回升比较明显。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则对中国劳动者的薪酬趋势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薪酬增长比较快,“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劳动者的收入增长会减慢,但是和GDP增长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也认为未来薪酬将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如果控制在合理增长范围内,工资的增长不会造成大量的失业者或者通货膨胀。
文章转自:http://chuzhou.goodjobs.cn/
第二篇:2018年英国专利申请费用将上涨
英国专利费用调整,申请费用大幅上涨_如何申请英国外观和发明专利-深圳路浩
近日,英国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则消息:英国国会通过了关于专利费用调整的立法。英国专利费用将上涨超过一定权利要求项的,应缴纳新费用。据悉该立法将在2018年4月份开始实施。
就在今年的4月份,英国政府就申请费用的增加,如果申请者未在申请日支付申请费,将需支付25%的附加费;检索和实质审查费用增加;超出一定权利要求项需缴费和超出一定页码数需缴费等费用变革向公众征询意见。据统计,此次意见调查共收到23个回应,其中就包括组织机构、专利代理人、企业和个人的回应”其中就包括劳斯莱斯、律师事务所Potter Clarkson和捷豹路虎等企业。
绝大多数回应方都支持该提议,其中有一个回应方称:与世界上大多数其它地区相比,英国法定的专利费用相对来说还是较低的,因此费用增长似乎是比较合理的。共有15个回应方表示不支持该提议。其中,有7个回应方称,如果需另外缴纳费用的权利要求门槛升高(超过15项),他们可能会更愿意接受。
此次专利申请费用主要调整了哪些呢?
在此次费用调整中,专利申请人在申请之日支付费用的,纸质申请的费用从30英镑增加至90英镑。
电子申请的费用也从20英镑增加至60英镑。如果申请者未在申请之日支付该费用,则需另外支付25%的附加费。在专利申请中,如果申请者的权利要求超过15项,每增加一项则应另外缴纳30英镑的费用。该项提议最不被公众所接受。政府文件指出,“根据这些观点,政府计划采用超出权利要求项的费用。专利申请人的权利要求达到或超过26项的,需为第26项及随后的每一项各支付20英镑的费用。”
英国专利申请费用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申请英国专利?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申请流程又是什么样呢?
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申请英国专利?
英国《专利法》第1条规定:只有满足下列条件的发明才能获准专利:发明是新颖的;包含有创造性的步骤;可用于工业。可以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产品进行专利授权。
英国专利申请途径
1.英国发明专利:①巴黎公约该国申请;②PCT该国申请 2.英国外观设计:巴黎公约指定该国申请。
英国发明专利申请所需材料 1.专利名称
2.中国专利申请受理书
3.中文专利申请文件(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摘要)4.申请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身份证 3.申请人和发明人的中文名称和地址
5.如果申请人和发明人的名称和地址有惯用的英文翻译 6.保密审查请求书和优先权副本请求书
英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所需材料 1.专利名称
2.中国专利申请受理书
3.中国专利申请文件(word版本)4.产品的六面视图
5.申请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身份证 6.申请人和设计人的中文名称和地址
7.如果申请人和设计人的名称和地址有惯用的英文翻译,8.优先权副本请求书
英国专利保护期限
①英国发明专利:自申请日起20年 ②英国外观设计:自申请日起25年
第三篇:CPI上涨压力下的薪酬管理
智慧365—在线学习管理
CPI上涨压力下的薪酬管理
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一定要跑过CPI。是目前广为传播的一句戏谑。自2007年以来,CPI上涨速度一路高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2008年一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8%,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消费的价格上涨了21%。
居民的生活成本不断攀升。CPI的持续上涨,已经在一些企业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员工满意度下降、员工留失率上升、招聘新员工成本上升等。行动迅速的企业已经着手进行相应调整,根据中智近期的一项调查,由于CPI上涨,半数以上的企业调薪幅度高于往年。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公司翰德咨询最新发布的《翰德季度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为了吸引管理人才,越来越多的中国雇主准备大幅提高工资,并且加大了年终奖的额度,但加薪的效果却不容乐观,尽管薪资和奖金都明显增加,员工流失率仍较上一年大幅上升,2007年中国薪酬涨幅和员工流失率均居亚洲第一位。
随着CPI的进一步高攀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企业的薪酬调整幅度是有限的,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以通胀为契机,改革薪酬管理方式以获得竞争优势。
一、评估薪酬的外部竞争力不可否认,CPI的上涨使员工的生活成本上升,经济压力增大,但CPI的上涨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给员工加薪。从宏观层面来说,如果CPI一上涨就实行加薪,加薪所带来购买力的增强将进一步加剧通胀,从而给工资上涨新一轮的动力,如此恶性循环不是上策。从微观层面也就是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说,CPI上涨使得本企业的员工生活成本上升,但员工是理性的,不会因为CPI上涨就对薪酬不满意,只有和外部同等职位进行比较,觉得拿得多了就会产生满意感,如果拿得少了,就会产生不满意感。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本企业的薪酬在人才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所谓薪酬竞争力评估就是指公司的整体薪酬水平与市场相比位置如何。评估企业的薪酬外部竞争力常用的一个指标就是薪酬均衡指标(compa-ratio),它是用企业的人均工资或某一岗位员工的人均工资除以人才市场中行业薪酬的中点值,公式如下Compa-ratio=企业平均薪资/行业薪距中点上述compa-ratio计算结果如果等于1.0,则说明企业的薪资体系是匹配型的,即企业薪资上涨幅度和通货膨胀水平相当。如果超过1.0,则说明该企业在薪资竞争力上是领先型的,而小于1.0,则是落后型的。虽然CPI上涨了,但如果企业的薪酬仍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对企业来说,薪酬的外部竞争力仍然是存在的,则没有很大的必要去调整薪酬,以免形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企业的薪酬处于行业的低水平位置,则有必要采取措施,保持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衡量薪酬的回报率薪酬的增长必须建立在企业的利润空间上。很多企业投资在人才身上的薪酬费用几乎每年都在增长,在不断的投入同时,却很少有人仔细思考过投资回报率的问题。传统的人力资源统计如雇员数量、流失率和绩效考核等级等数据已经不能满足竞争激烈的社会需求,对薪酬的投入(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培训等)和回报(利润、绩效、满意度、敬业度、生产效率、成本控制)数据进行分析,才能更准确的了解企业的人才状况。
薪酬回报率的一个简单的算法就是:薪酬回报率=营业收入一(营业支出+薪酬费用+福利费用)/(薪酬费用+福利费用),薪酬回报率高,这一方面表明企业用人高效精干,另一方面表明企业具有高度的利润空间;薪酬回报率低,一方面表明企业用人效率不高,另一方面表明企业的利润空间增长有限。因此,薪酬回报率高时可以适度加薪,薪酬回报率低时,则要深度分析原因,以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采用甚至业务外包是裁员。
第四篇:2014房价将上涨的18个铁证
2014房价将上涨的18个铁证 中国房价一直在涨是个事实,多次调控都适得其反。近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公布的报告指出,房地产市场再次出现全面反弹,住房供求已经失衡,房价面临全面失控!中国房价难跌大揭密,未来20年将上涨的18个铁证。未来20年,就算楼价是下跌的,也是相对的下跌,而楼价涨是绝对的。
鼓励多生多育的政策
1、中国从毛泽东时代开始就鼓励多生多育的政策,这导致中国变成了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些人口在几年后恶性膨胀,过了20、30年后开始生儿育女。开始需要房子了。而这才发现,房子已经不够用了。因为人太多了。中国虽然实行了计划生育。但是由于惯性。人口还有20年的增长期。人口增长导致房价上涨。
2、城市人口增多导致房价上涨。中国市场经济前,户籍都是固定的,还有些人被发放到农村去上山下乡。现在户籍政策一解除,有些人都不待农村了,这就使城镇人口增多了,城市人口增多了。
3、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土地稀缺导致房价上涨。中国虽然地广,但是适宜人们居住的地方太少太少,所有人都想在这些地方有容身之所。西部是高原和沙漠,北方多风沙,中部多山,东北多山地,南方多丘陵。只有沿海地带或者大河大湖附近的平原才比较适宜居住。
4、刚需旺盛导致房价上涨。现在为什么所有人都关心房价了,因为人人对它有需求。如果房价过高了,人们就不会买了,市场饱和了自然也就平衡了。如果有市场,人人都需要,那房价一定会继续涨。网站上骂声一片,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想买房,每个人都想买房,所以每个人又都看空楼市。每个人都在看,那房价能不涨吗?
5、开发商技术革新导致房价上涨。没有任何一个开发商愿意造一个次品,房子越造越好,绿化、设计、朝鲜、风水、保温墙、物业管理等等这次导致次品房越来越少。
6、造房成本上涨导致房价上涨。物价、原材料价格上涨,农民工工资增长,导致造房成本提高。
7、拆迁补偿无形增加导致房价上涨。拆迁费用加大导致造房成本加大。
8、房产税,各种房产税转嫁导致房价上涨。中国计划经济搞了这么多年,最后行不通还是走了市场经济。国外市场经济搞了多少年了,中国才多少年。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中国人均GDP才多少,别的国家多少。这个规律不可破,起码100年年不可破。
9、城市化进程拉动房价上扬:中国的城市水平只有百分之四十多此,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70%以上,中国离这个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还有大量的农民要进城,这些进城的农民需要住房,住房需求空间非常庞大。中国正处于经济调整增长中,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必然伴随大量非城市人口涌入城市。要知道,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光进城的农民,就是住房消费中一个非常诱人的数字,除非城市化进程停滞,农民才不会进城。
10、中国城市正处于大拆大建的高速发展期:君不见中国的城市扩容简直就是加速度前进,今天的一个城市,几年前的城区范围还很小,三五年后,城区范围就成倍数扩大。城市的快速扩张,必然导致大拆大建,扩张后,需要大量的居住、工作人口相匹配。此外,大拆大建还导致大量的拆迁性需求,并且都是小房换大房,普通房换高档房。不可能城市扩张后,却无人进驻,而成为一座空城,事实证明,城市扩张到哪里,人口就填满哪里。
11、经济发展离不开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仍无法动摇:大城市在几年前,都是以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来对待的,当下大城市的经济发展走上正轨,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虽然不明显,但仍然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这就是为什么中央进行调控,地方政府却不配合的根源所在。对于二、三、四线城市来说,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产业薄弱,城市造血功能不足,只有依靠房地产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房地产的开发,是城市方向的引领者,房地产开发到哪里,城市就延伸到哪里。
12、房地产成了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房地产成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说房地产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单是房地产开发所需的土地供应,就是地方财政的支撑点,如果缺了土地收入,地方政府的腰包就会囊中羞涩,减少了财政收入,就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职权力量。所以,无论中央怎么调控,地方政府自有算盘,拨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不能公开支持房地产,便在暗中支持,这也是中央调控成为“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13、奢侈消费风起云涌,助长房价飚升:前些时间,盛传中国富豪在美国大把大把烧钱消费,“哥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这与刚改革开放那陈,靠着几份胆量而一夜暴富的洗脚上田的农民在夜总会“烧钱”比阔如出一辙。
14、注意,是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不是打压
15、通胀预期加大,带动房价上扬:CPI在不断上升,农产品价格屡创新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食品价格指数将直接反射到房价上。看看油价这几年攀升有多快,像滚雪球似膨胀。物价指数的走高,必然带动房价上扬,连白菜萝卜的价格都在上涨,房价没有不涨的理由。不可能其他物价上涨,而独让房价下跌吧?要控制房价,就必须先稳定CPI,否则控制房价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16、地价猛涨,催高房价:大家只看到房价在飞涨,实际上地价比房价涨得更快,有报道说,十年前买下的地,至今未开发,光地价就翻了几百倍,比做开发还赚钱,又省事。地价一年比一年高,象孙悟空翻筋斗似的。而地价占了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一小半,地价上涨,房价肯定上涨。
17、建材价格攀升,成了房价的幕后推手除土地价格暴涨外,房地产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的上涨,成了房价上涨的一个隐形幕后推手,成本增加,房屋售价无疑是会跟着增加的,并且房价的增加比成本增加的系数高很多。
18、“有房才有家”的传统守旧思想赶着房价上涨
第五篇: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工作薪酬的若干问题
谈谈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工作薪酬的若干问题
谈谈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工作薪酬的若干问题
作者
张圆 复旦大学法学院 澳大利亚铭德律师事务所实习生
劳动法是一个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特殊法律部门,其性质更接近于经济法的属性,强调着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博弈与和谐。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许多企业对于法律过渡地束缚企业的内部管理权纷纷表示不满,相关的人事专员也在人事变动及调整的过程中感觉举步维艰。无论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权还是人事变动的核心环节,其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便是企业单方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薪酬问题。
目前对于这个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说法皆是众说纷纭,但是实际工作中往往又极易成为产生纠纷的焦点所在,笔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向相关部门的咨询,对上述问题作以下分析。
1.法律现状
1.1 劳动合同的变更约定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工作内容和劳动报酬均属于劳动合同的条款,如果要更改岗位和报酬,则需要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根据其第35条,用人单位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以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
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合同约定,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随时调整劳动者工作内容或岗位、双方为此发生争议的,应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其调职具有充分合理性。经电话咨询12333,上述《解答》中的“约定”一般是指“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工 1
作岗位及报酬”。
1.2 劳动合同的法定变更情况
根据《劳动法》26条以及《劳动合同法》第40条,劳动合同的法定变更情况有以下两种:(就劳动合同的这两种法定变更情况《劳动合同法》并未有更新的规定)
1.2.1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对其进行培训或为其调整工作岗位,此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以无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1.2.2 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岗位和薪酬),此种情况,需双方协商一致,如协商不一致,也不能变更劳动合同,而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3 企业的自主管理权的范围和合法行使的程序
1.3.1 根据《劳动法》第4条,企业有法律允许的自主管理权;第47条,进一步明确了对劳动人薪酬制度的自主权,确定了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加以确定。
1.3.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进一步说明企业根据《劳动法》第4条的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1.3.3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再次确认了企业关于劳动报酬、劳动岗位设置的自主权,同时要求这种权力的行使要经过公示或告知等程序。
1.4 企业的薪酬管理基本原则
1.4.1 根据《劳动法》第46条,薪酬分配实行同工同酬。
2.问题分析
2.1 对于用人单位是否是可以单方面的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
依据劳动者无法胜任工作的法定事由,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调整其工作岗位,但是用人单位要就“无法胜任工作”承担举证责任,即就合理性而非合法性举证。
2.2 用人单位在调整工作岗位的同时是否可以调整工资?
2.2.1 上述法律没有就这个问题作出直接、明确的规定。
2.2.2 调整薪酬是企业的用工自主权之一。《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是允许企业就企业内部的劳动者管理、工资报酬以及岗位与薪酬的挂钩等进行制度规定的。
2.2.3 如果企业有相关的岗位与工资报酬相对应的“定岗定薪”的内部制度规定,并且这种规定是通过不违反法律、按照民主程序制定并通过了公告或告知的,那么该项制度规定对劳动者就有约束力,在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中可以作为依据。
2.2.4 因此,虽然法律没有直接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单方面调整工作岗位的时候调整工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内部有相关的工作岗位与薪酬挂钩的制度规定,且该规定的产生符合程序上的要求,那么用人单位在变更劳动者岗位的同时,也可以变更劳动者的薪酬。员工因不胜任被调整到新的岗位,其薪酬应当根据新岗位的标准确定,否则有违于《劳动法》“同工同酬”的基本薪酬制度原则。
2.2.5 对于上述结论,还有一个已经发生的案件判决及上海市的地方立法予以支持:
(a)案例一: 上海轻机益厦物业管理公司VS公司职工王某调岗降薪案
上海轻机益厦物业管理公司因大楼消防监管职能取消,便将担任消防控制室岗位的员工王某另行安排至门卫室工作,并把其月工资收入从1968元调整至1500元,双方遂起争议。
日前,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公司在另行安排员工工作岗位时,无权擅自调整员工的工资。
从2005年起,王某担任上海轻机益厦物业管理公司的消防监管工作。2006年7月,王某被调动至物业公司门卫室工作,月工资由1968元降至1500元。同年9月,王某向劳动仲裁申请仲裁,要求物业公司支付被扣除的2006年7月、8月的工资部分936元及25%经济补偿金。劳动仲裁裁决,由物业公司支付少发的工资936元,而对工资25%的经济补偿金不予支持。
2006年12月,物业公司对劳动仲裁不服,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物业公司对王某的岗位进行调整存在合理性,但也应调整王某到薪资条件较为对应的岗位,或与王某协商一致。而物业公司在未经与王某充分协商
取得一致情况下,擅自调低王某薪酬的做法,显然无法获得支持。
审理此案的法官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只有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的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才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尽管本案中的轻机益厦物业管理公司也出示了相关薪酬制度、工资等级规定,但缺乏这些规定曾向全体劳动者公布的依据,所以诉称最终未被法院采信。
由案例一可以得出,只要用人单位拥有相关的内部薪酬制度和工资等级规定,并且该规定的产生是经法定程序的,那么用人单位只要可以以此证明降薪的合理性,则是可以在单方面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的同时调整其薪酬的。
(b)立法:2003年《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现行有效)
第16条 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被用人单位处分并降低其工资待遇的,降低后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上述法规的表述方法上也可以看出,事实上在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可以降低其工资待遇的。
3.结论
3.1 从法律层面上讲,用人单位仅可以在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前提下单方地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而至于调整岗位的同时,是否可以调整劳动者的薪酬没有明确规定,“调岗又调薪”目前仍是一个没有最终定论的灰色地带。
3.2 对于后面这个问题,从法律原则上讲,由于劳动法规定同工同酬,其次也赋予了企业制定在企业内部适用的薪酬与岗位的相关管理制度的自主权力,因此从法律原则出发,岗位调整的同时应必然伴随着薪酬的调整。
3.3 目前的实务界对此仍存在争议,有的律师主张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在没有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只能单方面的调整其岗位,而不能改变其薪酬待遇;而更多的律师则认为即便在双方没有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在调整其岗位的同时,基于企业现存的内部规章的有关薪酬制度的规定,可以单方面调整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3.4 事实上,许多企业都是实行所谓的“定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内部管理制度,该制度在司法审判及劳动仲裁
中,往往会有两种结论。
通常情况下,如果该制度的产生程序合法、而且企业又能证明调岗调薪的合理性,则多是会被认可为这种单方调岗调薪行为是属于合理的企业自主用工权的范围;倘若不能证明该制度程序合法则多不被采纳,认为只可以调岗,不可以调薪。
3.5 因此,如果企业要单方面对劳动者进行“调岗降薪”的话,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5.1 首先,对于“无法胜任工作”这个调整岗位的法定情况作出充分的举证。这种举证应侧重:
(c)员工有严重失职行为或者能力不够导致所负责的工作出现重大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或者有必然造成损失的危险。
(d)员工所在的岗位因为工作需要提高了要求,原有员工的素质已经不能胜任。
3.5.2 其次,对于将劳动者从此岗位调至彼岗位时是否是合理的进行充分举证,这种举证应说明这种调动确实是一方面适合劳动者的能力的,另一方面也是适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
3.5.3 再次,是在企业内部通过民主程序建立一套关于内部薪酬与岗位之间的挂钩制度,并将这种薪酬制度向全体劳动者公式或告知劳动者。
这一点也是调薪争议案件中经常发生争议的关键,如果在企业内部制度的建立上出现违反现行法律或政策的强行性规范或者程序不合法时,作为企业自主管理权的集中体现的企业内部制度是不会被法官或仲裁员所采信的,而此处即便举证成功,至于是否会被采信也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因此,用人单位需充分举证该内部制度的产生确实经过民主程序,并且确实已经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企业有针对岗位制定的薪酬制度,每个岗位预先制定大致的薪酬区间,企业随岗调薪在不同的法院都极有可能被判断为具有充分合理性,而一旦企业这方面的制度缺位,提交诸如一般岗位事实工资数额给法官,不同的法院或仲裁委员会就容易出现不同判决结果。
3.5.4 最后,用人单位要就调薪的幅度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举证。
一般来讲,法官或仲裁员能采信企业的“定岗定薪、变岗变薪”的内部薪酬制度的话,就会直接基于这种采信而认可用人单位对薪酬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