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易兴菊
参加高三复习备考也不是一届两届了,但每到复习阶段,总有几分忙碌和紧张.弹指一挥间,又到了复习文言文的时候,复习按部就班地进行,偶尔有段空闲的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却时常觉得有些不踏实,生怕有些复习得不到位.教师不能止步于日常备课与教学,仅仅按部就班是不行的,尤其是教学多年,自认为教学经验丰富,是极危险的.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最容易导致一潭死水,这样日复一日机械运作,又谈何教学质量呢?高三(3)班是个理科班,他们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花在英语和数理化上,语文算得上是边缘学科,教师如果不能做到精讲,不注重授课方式,文言文复习就会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是味同嚼蜡.端正学习太度,规范学习行为是学好文言文必不可少的一环.我常常有意地给学生“洗脑”,帮助他们摒弃“文言文学习无用论”的思想,见识一些高考真题,找到真题与教材的相关处,让学生明白学好教材上的文言文有多么重要,首先督促学生系统梳理教材上的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然后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强化资料上的文言语段训练,如此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言文复习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很多学生之所以对学好文言文有畏惧心理,在于其认为古人讲话,不管是涉及的实虚词意思,还是句式都是毫无规律可循的,因而觉得一篇课文讲下来
知识点多如麻,那么产生畏惧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因此,在复习
过程中要注意寻找规律,常常要求从出题者设置考点的角度,引导学
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题目与课堂讲授的知识点的相关性,学会举一反
三.对一道试题的讲解,千万别拘泥在某一个考点本身,要注意多做
拓展,趁此机让学生复习回顾一下其他知识点,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对于文言文练习的讲解,最怕上成对答案的课,使班级陷入一片"死
寂"中,师生似乎都很认真,恐怕是学生人犹在,可心却早已"神游
万里"了吧.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把复习的绝大多数机会交
还给学生自己.一道题目,在老师看来也许连讲都没有必要讲了,似
乎早已讲烂了,学生也听厌烦了,如果让学生自己把答案整合出来,便真正成为了学生所拥有的东西.所以,有时换一中方式,会有意想不
到的收获,倘若学生讲得不尽如人意,也可以让更多学生再补充或者
纠错.而后,老师再从中从中指导,点评,那效果一定好.
如何提高文言文复习的效率,是必须经常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到
了备考的黄金时期.时间紧,内容多,就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复习思路
要绝对清晰,方法也一定得尽量科学.复习到现阶段, 回过头来看看在文言文的复习过程中,我也积
累了一些经验,现归纳如下:
一,先让学生把《名师一号》上的课内实词、虚词题独立做一遍,做完后,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学生的回生现
象严重,教材复习一定要脚踏实地,做到有布置有检查.二,在复习过程中,做到以点带面,可以首先选取几篇典型的文章或
文段,教给学生一些系统的翻译方法,譬如解答实词的方法可归纳为代入检验法,语法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联想推新法,相邻推断法,对称推断法等.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运用所教方法,多读语段多做题,训练得多了,语感也就加强了,做题也就顺手了.四,在复习常用实词、虚词用法的同时,要梳理在教材上出现过但又
不常用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譬如“多”有“称赞”之意,“婴”有“缠绕”之意,“干”有“冒犯”之意.五,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在语境中理解此意.断章取义是不可
以的.六,要注意精讲多练,对于语段,只有在学生先阅读并做题的前提下
在精讲,否则是没有意义的.总之,文言文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有耐心,有智慧,在复习的过程中总结反思,步步为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复习策略、复习进度,才能有所获.2012年12月18日
第二篇: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易兴菊
参加高三复习备考也不是一届两届了,但每到复习阶段,总有几分忙碌和紧张.弹指一挥间,又到了复习文言文的时候,复习按部就班地进行,偶尔有段空闲的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却时常觉得有些不踏实,生怕有些复习得不到位.教师不能止步于日常备课与教学,仅仅按部就班是不行的,尤其是教学多年,自认为教学经验丰富,是极危险的.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最容易导致一潭死水,这样日复一日机械运作,又谈何教学质量呢?
高三(3)班是个理科班,他们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花在英语和数理化上,语文算得上是边缘学科,教师如果不能做到精讲,不注重授课方式,文言文复习就会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是味同嚼蜡.端正学习太度,规范学习行为是学好文言文必不可少的一环.我常常有意地给学生“洗脑”,帮助他们摒弃“文言文学习无用论”的思想,见识一些高考真题,找到真题与教材的相关处,让学生明白学好教材上的文言文有多么重要,首先督促学生系统梳理教材上的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然后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强化资料上的文言语段训练,如此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言文复习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很多学生之所以对学好文言文有畏惧心理,在于其认为古人讲话,不管是涉及的实虚词意思,还是句式都是毫无规律可循的,因而觉得一篇课文讲下来知识点多如麻,那么产生畏惧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寻找规律,常常要求从出题者设置考点的角度,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题目与课堂讲授的知识点的相关性,学会举一反三.对一道试题的讲解,千万别拘泥在某一个考点本身,要注意多做拓展,趁此机让学生复习回顾一下其他知识点,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对于文言文练习的讲解,最怕上成对答案的课,使班级陷入一片"死寂"中,师生似乎都很认真,恐怕是学生人犹在,可心却早已"神游万里"了吧.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把复习的绝大多数机会交还给学生自己.一道题目,在老师看来也许连讲都没有必要讲了,似乎早已讲烂了,学生也听厌烦了,如果让学生自己把答案整合出来,便真正成为了学生所拥有的东西.所以,有时换一中方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倘若学生讲得不尽如人意,也可以让更多学生再补充或者纠错.而后,老师再从中从中指导,点评,那效果一定好.
如何提高文言文复习的效率,是必须经常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到了备考的黄金时期.时间紧,内容多,就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复习思路要绝对清晰,方法也一定得尽量科学.复习到现阶段, 回过头来看看在文言文的复习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归纳如下:
一,先让学生把《名师一号》上的课内实词、虚词题独立做一遍,做完后,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学生的回生现象严重,教材复习一定要脚踏实地,做到有布置有检查.二,在复习过程中,做到以点带面,可以首先选取几篇典型的文章或文段,教给学生一些系统的翻译方法,譬如解答实词的方法可归纳为代入检验法,语法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联想推新法,相邻推断法,对称推断法等.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运用所教方法,多读语段多做题,训练得多了,语感也就加强了,做题也就顺手了.四,在复习常用实词、虚词用法的同时,要梳理在教材上出现过但又不常用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譬如“多”有“称赞”之意,“婴”有“缠绕”之意,“干”有“冒犯”之意.五,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在语境中理解此意.断章取义是不可以的.六,要注意精讲多练,对于语段,只有在学生先阅读并做题的前提下在精讲,否则是没有意义的.总之,文言文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有耐心,有智慧,在复习的过程中总结反思,步步为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复习策略、复习进度,才能有所获.2012年12月18日
第三篇: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文言文知识点在高中语文知识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从分值来看,它在150分的总分值中占了19分,所以它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文言文试题的训练似乎很费时且见效慢或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枯燥无趣。那么该如何做有效的复习和训练呢?作为一个初上高三的青年老师来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只有通过学习他人的教学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来慢慢摸索、实践、反思、积累。
本文主要就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对文言文这个专题复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探索式的方法来谈谈个人的感想。
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
结合高考复习资料,按小专题的形式对考点逐个复习。
我安排的小专题顺序是这样的:
(1)18个虚词
(2)词类活用
(3)文言句式
(4)翻译的方法准则
这个环节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时间花在18个虚词上,每节课讲1——2个虚词,课后再加以配套的习题,对虚词的复习自认为很扎实。但是,从整体的时间布局来看,我觉得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再缩减一点,以便为之后的文言文综合实题训练留出更多的时间。
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么,有哪些知识点,该复习什么,即有了个目标和方向,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后面的复习就有了针对性和侧重点。
二、紧贴教材、回归文本
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系统的宏观上的掌握后再回归教材,把理论性的知识点揉进实实在在的文本里。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慢,要踏踏实实地把教材里的文言知识点过一遍。其实高考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里都能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大纲要求考察120个实词、18个虚词,从数量来看并不多,关键在于如何灵活有效地记住,我认为还是得通过课文,通过实实在在的语境、句子,有机整体的去记忆,而非独立、机械地记忆。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再把文章从头到尾翻译一遍,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我按教
材编写的顺序,从第一册复习起,我以一个单元的内容为“点”,以每一册的内容为“线”,以实题演练为“轴”,建立起立体的复习坐标,讲练结合,整散相济。
具体操作如下:
用大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复习1—2篇文言文(视文章长短而定),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以前的笔记把文章内容回忆起来,再思考本文有哪些重要的或是你认为比较难记的实词,勾画出来并记在笔记本上。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虚词,特别注意那些在文中所处的句子不同,意思也不同的虚词。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特殊文言句式,勾画出来。
总之,思考四个问题:第一、本文讲了一个什么内容?第二、本文有哪些重要的实词极其含义?第三、本文有哪些虚词及其含义和用法?第四、找出本文的特殊文言句式,并判断它是何种句式。在学生做好这些自主复习工作之后,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的分析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静下来走进教材里面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比老师满堂灌似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然后再配以紧密结合教材的练习加以巩固。按照这个方法复习完全六册。
三、试题演练、注意要点
走进教材后,再从教材里走出来,若进去时是头脑空空,那么出来时脑袋里应该要装有东西了。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试题演练,来运用消化所学知识。最好是在课堂上进行定时训练。老师自己打印一篇文言文,为什么是自己在电脑上输入试题而非选择现成的试题呢?因为我要在文言文上“做文章”。即把重要的实词、虚词打上点,并当作习题写在后面,告知学生这些是本文需要识记的重要知识点。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忘性非常大,有些词的含义讲过多遍也记不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重复!记忆需要理解加重复,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以为,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
课堂限时做文言文练习(1至两篇),做完后马上评讲,解决练习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点,教学反思《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学生做了至少4篇文言文后,老师再把这篇文言文中考查过的知识点整理成一张卷子,再次考查。
题目内容设置为:
1.实词解释(多个解释的也要写出来)。如:
比:①②
竟:①②③④
2.虚词辨析(可以用填空的题型,也可用选择题的题型。)
3.翻译(包括“白译文”“文译白”两种题型)
“白译文”:即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这也是高考翻译题采用的翻译方式。
“文译白”就是用文言文翻译现代汉语
例如对《烛之武退秦师》的考查:
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
原句:
或者采取填空式的翻译,仍以这句为例:
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
原句:吾还也!
高考考的是“白译文”即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为什么还要练习“文译白”呢?我认为有以下作用:
(1)、熟记文言语句,增强语感。
通过考查的方式,给学生稍稍施加压力,让他们更加注重对文言文原句的记忆,积累语感。相当于是背文言文,由于背整篇难度太大(当然,教材中经典篇目还是要一丝不苟全文背诵的),于是我选取其中重要的句子让学生记忆,日积月累,文言语感则可增强。
(2)、培养学生的“文白对应”意识。
通过每次考试学生的翻译情况来看,我发现有些学生没有这种意识。
比如,2012级5月份第一次强化训练,有一道翻译题是这样的:
原句:华皎之反也,遣使招诱灵洗,灵洗斩皎使,以状闻。(5分)
译句应是:华皎反叛,派使者招引诱惑程灵洗,程灵洗斩杀华皎的使者,并且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重点词是“反”“招诱”“以状”“闻”)
有个学生这样做答:华皎反过来被灵洗招诱,灵洗斩了华皎的使者,以表忠心。
这个学生就没有“文白对应”的意识。“以表忠心”对应原文中的哪句?“以状闻”吗?“忠心”对应“闻”吗?平时有遇到过“闻”表示“忠心”这样的情况吗?同样,“遣使”在译句中也找不到对应之处。我想,这个学生如果写完后再仔细读一读原句和自己的译句,再仔细推敲推敲,应该不难发现“别扭”之处。
所以,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该指导学生有“文白对应”的意识,写完后,检查一下你的译句中的词在原句中是否能找到“母词”,要有“踩点”得分意识。文言文翻译要尽量遵循“逐字翻译”原则,而对有些特殊句子的翻译,因为要遵循“信”“达”“雅”这个大原则,则又需要灵活地“意译”,“意译”后的句子虽然不能和原句严整地一一对应,但从意思上来看,整体上还是对应的。翻译完后,学生还应该读一读自己的译句是否是病句,并联系全文的内容来检查逻辑上是否有问题,是否跟这篇文章的大意相符合。这点也很重要。
比如,仍是这次考试中的一道翻译题:
原句: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5分)
译句应是:程灵洗一向被乡里人敬畏,前后几任守长常常派他招募年轻人,驱逐拘捕窃贼强盗。(重点词:“素”“为……所”“恒”“逐”)
有个学生这样翻译:程灵洗一向害怕乡里人,前后守长恒使他召集少年,抓捕盗贼。
从全文来看,程灵洗作为本文的叙述对象,是被褒扬的人物。文章说到了他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平生立下的功绩。这样的人深受国家重用,也是深得百姓爱戴的。他为何要“害怕乡里人”?这层意思从何而来?且不论他行为坦荡,抓捕盗贼,为民除害,不需害怕乡里人,就凭他的社会身份、地位以及他的性格为人(“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他也不至于如此胆小,害怕乡里人啊!
我问这个学生为什么这样翻译,并告诉了他我的疑惑。他说:“我在写的时候,也觉得很奇怪,但考试时间很紧,我就懒得再想了,就这样写算了!”殊不知,这一“算了”,这2分也就“算了”啊!
还是回到上面介绍的“文译白”的练习方法。比如填空式的“文译白”翻译,由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来还原成原句“吾还也!”空处应该填什么词呢?它对应的是译句中的哪个词呢?一比照不难发现应该是“还是”,表委婉的商量语气。再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不难知道此处应填“其”。就算不知道此处应填“其”,通过自己的查找,或是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对“其”的含义加深了印象。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去把原句和译句一一对应,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谨慎的习惯,而非天马行空、想当然地胡乱翻译。且有针对性地强化记忆了“其”有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语气“还是”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这样的训练,是很有价值的。
(3)、培养学生的“踩点得分”意识。
其实培养了学生的“文白对应”意识,也就培养了他们“踩点得分”意识。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踩点得分”意识非常薄弱,看到给出的句子,不会去思考,这个句子哪些字词可能是考察的重点,也就是一定要翻译出来才给分的。哪怕整个句子的大意你翻译对了,而这个关键字你没有译对或是没有明确地翻译出来,都会扣分。比如上面那个把“以状闻”翻译成“以表忠心”的同学就没有踩点得分意识。这里的“状”“闻”都没有很明确地译出来。而通过“白译文”和“文译白”这两种方式交叉训练,让他们学会判断,哪些是关键词,并知道这些词是一定要译出来才有分的。久而久之,他们对待翻译题就不会那么大意和随便了。
总之,学生做翻译题时,总体显得较急躁,因为看不懂文章,急!越急则越看不懂。又加上没有严谨的答题习惯,有些也许本来会做的,或是只要稍微冷静点就能做对的,也做不对了,甚至犯了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老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有意在这些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和答题习惯,知道做文言文翻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训练之后,我想,学生的文言文翻译题得分应会有所提高。
以上的几点内容只是自己在这轮文言文复习过程中或之后所积累的,有些方法是自己实行过的,有些只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总结的教训,也许有些方法还不成熟,权且当作自己这一年的所谓“经验”吧,或许能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个借鉴作用。
第四篇:高三文言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教学反思
周村中学
赵芳
文言文知识点在高中语文知识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分值来看,它在150分的总分值中占了19分,而文学常识在今后的高考中也会有多体现,所以它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文言文试题的训练似乎很费时且见效慢或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枯燥无趣。那么该如何做有效的复习和训练呢?作为一个初上高三的青年老师来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只有通过学习他人的教学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来慢慢摸索、实践、反思、积累。
本文主要就自己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对文言文这个专题复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探索式的方法来谈谈个人的反思。
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
结合高考复习资料,按小专题的形式对考点逐个复习。
我安排的小专题顺序是这样的:
(1)实词和虚词
(2)词类活用
(3)文言句式
(4)翻译的方法准则
(5)真题真练
对于文言文复习我安排了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时间花在基础复习上,课后再加以配套的习题,对基础的复习自认为很扎实。但是,从整体的时间布局来看,我觉得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再缩减一点,以便为之后的文言文综合实题训练留出更多的时间。
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么,有哪些知识点,该复习什么,即有了个目标和方向,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后面的复习就有了针对性和侧重点。
二、紧贴教材、回归文本
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系统的宏观上的掌握后再回归教材,把理论性的知识点揉进实实在在的文本里。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慢,要踏踏实实地把教材里的文言知识点过一遍。其实高考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里都能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大纲要求考察120个实词、18个虚词,从数量来看并不多,关键在于如何灵活有效地记住,我认为还是得通过课文,通过实实在在的语境、句子,有机整体的去记忆,而非独立、机械地记忆。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再把文章从头到尾翻译一遍,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因此我具体操作如下:利用早自习时间大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复习1—2篇文言文(视文章长短而定),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以前的笔记把文章内容回忆起来,再思考本文有哪些重要的或是你认为比较难记的实词,勾画出来并记在笔记本上。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虚词,特别注意那些在文中所处的句子不同,意思也不同的虚词。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特殊文言句式,勾画出来。
总之,思考四个问题:第一、本文讲了一个什么内容?第二、本文有哪些重要的实词及其含义?第三、本文有哪些虚词及其含义和用法?第四、找出本文的特殊文言句式,并判断它是何种句式。在学生做好这些自主复习工作之后,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的分析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静下来走进教材里面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比老师满堂灌似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然后再配以紧密结合教材的练习加以巩固。按照这个方法复习完初高中必备篇目。
三、试题演练、注意要点
走进教材后,再从教材里走出来,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试题演练,来运用消化所学知识。最好是在课堂上进行定时训练。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忘性非常大,有些词的含义讲过多遍也记不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重复!记忆需要理解加重复,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以为,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
课堂限时做文言文练习(一至两篇),做完后马上评讲,解决练习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点。学生做了至少4篇文言文后,老师再把这篇文言文中考查过的知识点整理成一张卷子,再次考查。
总之,学生做翻译题时,总体显得较急躁,因为看不懂文章,急!越急则越看不懂。又加上没有严谨的答题习惯,有些也许本来会做的,或是只要稍微冷静点就能做对的,也做不对了,甚至犯了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老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有意在这些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和答题习惯,知道做文言文翻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训练之后,我想,学生的文言文翻译题得分应会有所提高。
以上的几点内容只是自己在这轮文言文复习过程中所积累的,有些方法是自己实行过的,有些只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总结的教训,也许有些方法还不成熟,但或许能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个借鉴作用。
第五篇:高三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复习
(一)文言文通假字集锦
1、案:同“_______”;_________。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暴:同“_______”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_______”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3、倍:通“_______”,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被:同“_____”;覆盖在肩背上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5、不:同“_______”;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6、雠:同“_______”;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7、从:同“_______”;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8、而:通“_______”;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9、反:同“______”返回。动词。“人穷则反本。”
10、拂:同“______”;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11、父:同“_____”,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
12、曷:同“______”;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13、见:同“______”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
14、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景:同“______”;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6距:同“______”;把守。动词。内:同“______”接纳。“距关,毋内诸侯。”17离:通“罹”; ______。动词。“‘离骚’者,犹离忧也。
18莫:同“_____”;日落的时候,晚上。“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19女:同“______”;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20取:通“______”;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21沈:同“______”;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22识:通“_______”;记住。动词。“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23孰:同“______”;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24说:同“______”;愉快。形容词。“秦王不说。”
25庭:同“_______”;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26亡:同“______”;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27惟:通“______”;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
28文:同“______”;纹路,纹理。名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29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30要:同“______”;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31著:同“______”,穿。动词。“著我旧时裳。”
32有:同“______”;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33有:同“又”;再。副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4与:同“______”;呢。疑问语气词“是谁之过与?”
35蚤:通“______”;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36知:通“______”;智慧。名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7直:通“______”;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
(二)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刘备,天下枭雄。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意。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被动句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若属皆且为所虏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特殊的: ⑤无被动标志,意念上的被动:戍卒叫,函谷举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
君何以知燕王?
举贤以自佐
一言以蔽之
沛公北向坐
何陋之有?惟命是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特殊的:为强调宾语而无条件前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定语后置
(中心词+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村中少年好事者 ......
(中心词+之、而+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用“之”把形容词定语后置(中心词+之+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数量词作定语常后置。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3、介宾短语后置,也叫做介词结构后置
以勇气闻于诸侯。
皆不可拘以时月。
覆之以掌
焚拜如前人
4、主谓倒置
有时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甚矣,汝之不惠!
四、省略句
五、固定句式:固定的文言句式,又称固定句式,它是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固定形式,了解一些固定结构,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比及、及、洎…… :等到……的时候如:洎牧以谗诛
(2)得无……乎:该不会……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3)无乃……乎:表商榷语气,译为 大概、恐怕……吧“无乃尔是过与”
(4)但(惟)……耳:只不过……罢了 如:惟手熟耳
(5)庸……乎、宁……乎、顾(独)……乎(邪、哉)、岂……乎(哉):全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哪里……呢,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独畏廉将军哉?
(6)何……之有,何……焉为:“有何……”的倒装,“之”作提前标志,有什么……的呢如:何陋之有?夫子何命焉为?
(7)何其……也:(表感叹)多么……啊 如:何其哀也
六、练习:
1、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B石之铿然有声者C多于市人之言语
2、与“不殴杀何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且为之虏矣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C沛公安在3、在括号内填入省略的虚词
卜居()阳羡(原文是: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北归,卜居阳羡……)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玉是贱,人民是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谓得之于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