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介

时间:2019-05-13 13:2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介》。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介

1中国共产党第1-17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届会议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

时间:1921年7月23-31日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一大选举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时间:1922年7月16-23日

地点:上 海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这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时间:1923年6月12-20日

地点:广 州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大会正式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同时大会又强调指出,在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必须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努力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大会制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创造了重要条件。三大选举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中央局。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1月11-22日

地点:上 海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以及为了参加这一运动,党在组织方面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的问题。提出了历次代表大会都没正式提出过的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工具之买办阶级”。这是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

步,在实际上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四大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时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地点:汉 口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党的五大是在“四·一二”政变发生后才半个月这样一个非常状态下召开的。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对于当时夺取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均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是不彻底的,在会后也并未实施。这次代表大会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能够在紧急关头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

注: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在汉口举行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等为政治局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确定由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地点:莫斯科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由于国内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这次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六大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动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是党的工作的一次重要转变。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注:

(1)六届三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新的政治局正式委员七人:向忠发、项英、周恩来、瞿秋白、李立

三、关向应、张国焘;候补委员七人:罗奕(即罗登贤)、徐锡根、卢福坦、温裕成、罗迈(即李维汉)、顾顺章、毛泽东。

(2)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意见,增补王明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不久,又将他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此后,由陈绍禹(王明)代理总书记。不久,由于陈绍禹到苏联组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上海重新组成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康生、陈云等。中央政治局常委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主要负责人为秦邦宪(博古)。

(4)六届五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毛泽东、朱德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少奇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全会选举了中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有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等。

(5)遵义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中央领导工作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

(6)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人组成中央书记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时间: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地点:延 安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时间:1956年9月15-27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注:

(1)1958年5月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林彪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柯庆施、李井泉、谭震林为政治局委员,李富春、李先念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2)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增选陆定

一、康生、罗瑞卿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3)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补陶铸为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叶剑英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4)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务会委员。补选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政治局委员,补选李雪峰、宋任穷、谢富治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撤销彭真、陆定

一、罗瑞卿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时间:1969年4月1-24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在全国各级党组织还不能正常工作,绝大多数党员还没有恢复组织生活,相当多的八届中央委员仍处在被审查、被监禁的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自始至终为“左”倾思潮和个人崇拜的狂热气氛所笼罩。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及其错误理论,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组织上,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了党章,林彪、江青集团的一批骨干和亲信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而许多久经考验的老干部,却被排斥在外。九大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时间:1973年8月24-28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这次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召开的。大会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揭露了他们的反革命两面派本质,但十大的政治报告和党章没有正确地分析林彪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必要的教训,仍肯定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得以延续下去。在组织上,康生和王洪文当上了中央副主席,张春桥成为政治局常委,江青、姚文元当上了政治局委员,江、张、姚、王得以在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势力又得到了加强。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指导方针没有改变,因而大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总结经验教训。

注:

(1)1973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遵照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决定:邓小平为政治局委员,待十一届二中全会追认。

(2)1975年1月,十届二中全会补选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批准李德生提出免除他所担任的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请求。

(3)周恩来于1976年1月8日,朱德于7月6日,毛泽东于9月9日先后逝世;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10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4)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错误撤销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务,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决定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时间:1977年8月12-18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用其特点 :

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取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认为十大的路线是正确的,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这次大会没有能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

注:

(1)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政治局委员。全会选举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陈云(第一书记)、邓颖超(第二书记)、胡耀邦(第三书记)、黄克诚(常务书记)。

(2)十一届四中全会选举赵紫阳、彭真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3)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胡耀邦、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并选举产生了中央书记处书记。

(4)十一届六中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赵紫阳、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组成,即: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全会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增选习仲勋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时间:1982年9月1-11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是在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又经历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注:

十二届七中全会确认198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接受胡耀邦辞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的请求和推选赵紫阳代理中央委员总书记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时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全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邓小平从十三大开始退出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

注:

十三届四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作了必要的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增补李瑞环,丁关根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免去赵紫阳、胡启立、芮杏文、阎明复四人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时间:1992年10月12-18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分别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构想等九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向全党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时间:1997年9月12-18日

地点:北 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它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阐明邓小平理论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南。大会进一步论述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往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次大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时俱进的大会)

时间:2002年11月8日至14

地点:北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时间:2007年10月15日 地点:北京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突出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强自身建设四个重点,提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重视民生的三大要求,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中国共产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

顺口溜

一大立党,二大立纲,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八七枪杆出政权,古田军队要增强,遵义军事与组织,瓦窑堡一起来抗日,洛川全面来抗战,减租减息是关键,六届六中马中化,七大确定毛领导,七届二中转城市,三中一化三改阶段和路线,十三大终于研究好,后来(十四大)市场经济有目标,小平思想成指导,十五大跨世纪,十六大三代表,三中科学发展观,四中和谐最重要。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历届代表大会简介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历届代表大会简介

中共甘肃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共甘肃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4年8月2日至11日在兰州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766人。张仲良代表中共甘肃省委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出由41名委员、1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第一届委员会。中共甘肃省一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3人;选举张仲良为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霍维德为中共甘肃省委第二书记,李景林为中共甘肃省委第三书记,强自修为中共甘肃省委第一副书记,高健君为中共甘肃省委第二副书记。

中共甘肃省第二次代表大会

中共甘肃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6月21日至7月1日在兰州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703人。张仲良代表中共甘肃省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出由37名委员、10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第二届委员会;选举出中共甘肃省监察委员会;选举产生19人(正式代表17名,候补代表2名)为甘肃省出席中共八大代表。中共甘肃省二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5人;选举张仲良为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霍维德、李景林、高健君、强自修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

中共甘肃省第三次代表大会

中共甘肃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60年5月26日至28日在兰州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73人。张仲良代表中共甘肃省第二届委

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团结一致,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出由47名委员、1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第三届委员会;选举出由13名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监察委员会。中共甘肃省三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9人;选举张仲良为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高健君、陈曾固、张鹏图、王秉祥、何承华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李正廷、王耀华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

中共甘肃省第四次代表大会

中共甘肃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64年8月10日至15日在兰州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430人。汪锋代表中共甘肃省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出由49名委员、20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第四届委员会;选举出由25名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监察委员会。中共甘肃省四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7人;选举汪锋为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裴孟飞、高健君、王世泰、陈曾固、胡继宗、李友九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

中共甘肃省第五次代表大会

中共甘肃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71年2月11日至17日在兰州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98人。冼恒汉代表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大会选出由68名委员、2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第五届委员会。中共甘肃省五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4人;选举冼恒汉为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

记,皮定均、胡继宗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中共甘肃省第六次代表大会

中共甘肃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3年12月12日至18日在兰州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38人,特邀代表7人。李子奇代表中共甘肃省委向大会作题为《加强党的建设,实现战略转变,全面开创甘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出由49名委员、1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第六届委员会;选举出由35名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顾问委员会;选举出由39名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甘肃省六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3人;选举李子奇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陈光毅、刘冰、贾志杰为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

中共甘肃省第七次代表大会

中共甘肃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88年11月17日至21日在兰州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444人,特邀代表5人。李子奇代表中共甘肃省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治穷致富,为振兴甘肃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出由31名委员、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第七届委员会;选举出由21名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顾问委员会;选举出由28名委员组成的新一届中共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甘肃省七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0人;选举李子奇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贾志杰、卢克俭、阎海旺为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

中共甘肃省第八次代表大会

中共甘肃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于1993年12月19日至22日在兰州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510人,特邀代表6人。阎海旺代表中共甘肃省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出由43名委员、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第八届委员会;选举出由33名委员组成的新一届中共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甘肃省八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2人;选举阎海旺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张吾乐、孙英、杨振杰为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

中共甘肃省第九次代表大会

中共甘肃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于1998年11月27日至30日在兰州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527人,特邀代表5人。孙英代表中共甘肃省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把甘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出由47名委员、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第九届委员会;选举出由37名委员组成的新一届中共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甘肃省九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2人;选举孙英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宋照肃、陆浩、仲兆隆为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

中共甘肃省第十次代表大会

中共甘肃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于2002年4月18日至22日在兰州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560人,特邀代表5人。宋照肃代表中共甘肃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工

作报告。大会选举出由50名委员、10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第十届委员会;选举出由39名委员组成的新一届中共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36人为甘肃省出席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共甘肃省十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2人;选举宋照肃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陆浩、仲兆隆、韩忠信、马西林、陈学亨为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

中共甘肃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中共甘肃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2007年4月24日至28日在兰州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620人,特邀代表6人。陆浩代表中共甘肃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开创甘肃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出由75名委员、1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选举出由45名委员组成的新一届中共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38人为甘肃省出席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甘肃省十一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3人;选举陆浩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徐守盛、刘伟平为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概况

2012年4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兰州隆重举行,会期共5天。会议回顾总结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

会。中组部、中纪委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出席会议的代表、特邀代表共606人。

大会的议程有四项

(1)听取和审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的报告;(2)审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3)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4)选举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王三运代表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省纪委作了题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目标提供坚强保证》的书面工作报告。

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这两个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十二届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省纪委委员。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一】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一】

骆驼草·小晓风? 【编辑整理】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

第一届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

推举的代表共12人:

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

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

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二届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当选为中央委员。

邓中夏、向警予当选为候补委员。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第三届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召开。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由9名正式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央执行委员: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毛泽东、王荷波、朱少连、谭平山、项英、罗章龙;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邓中夏、徐梅坤、邓培、李汉俊、张连光。

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因谭平山调任驻粤代表

9月补入王荷波)5人组成中央局。

陈独秀任委员长,毛泽东任秘书,罗章龙为会计。

其余4名中委分派:李大钊驻北京、谭平山驻广东、项英驻湖北、朱少连驻湖南。

中央局下设组织、宣传、妇女等部门,毛泽东负责组织,蔡和森、罗章龙、瞿秋白负责宣传,向警予负责妇女工作。

第四届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大会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新当选的中央执行委员共9 人: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

候补执行委员5 人: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堂。

在随后举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委员,以上五人组成中央局并驻中央局。

第五届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五大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在随后召开的中央五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

陈独秀、蔡和森、李立

三、李维汉、瞿秋白、谭平山、张国焘7 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苏兆征、张太雷、陈延年、周恩来4人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4 人(后又增补李维汉)为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陈独秀继续被选为总书记。

周恩来为秘书长(未到任前,由蔡和森代理)。

第六届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

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包括苏兆征、项英、周恩来、向忠发、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7名正式委员和关向应、李立

三、罗登贤、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7 名候补委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5名正式委员和李立

三、徐锡根、杨殷3名候补委员共8人组成。

向忠发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常委主席。

20日,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常委的分工。

周恩来任常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蔡和森任宣传部长,杨殷任军事部长,苏兆征任工委书记,李立三任农委书记,张金保任妇委书记。

这次中共中央组织机构和领导成员变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高级领导成员的工人成分增加。

第七届

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书记处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

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祖涵、张闻天、彭德怀。

秘书长任弼时,副秘书长李富春。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政治局、书记处主席。

第八届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

第九届

1969年4月1~24日在北京举行。

毛泽东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大会还选举了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林彪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毛泽东 林彪(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陈伯达 周恩来 康生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 林彪(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叶群 叶剑英 刘伯承 江青 朱德 许世友 陈伯达 陈锡联 李先念 李作鹏 吴法宪 张春桥 邱会作 周恩来 姚文元 康生 黄永胜 董必武 谢富治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纪登奎 李雪峰 李德生 汪东兴

第十届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经修改的党章,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

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毛泽东、王洪文、韦国清、叶剑英、刘伯承、江青(女)、朱德、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兴、陈永贵、陈锡联、李先念、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姚文元、康生、董必武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吴桂贤(女)、苏振华、倪志福、赛福鼎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

第十一届

1977年8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应到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党员。

华国锋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叶剑英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邓小平致闭幕词。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主席:华国锋

副主席:叶剑英 邓小平陈云 李先念 汪东兴

中央政治局委员:韦国清、乌兰夫、方毅、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刘伯承、许世友、纪登奎、苏振华、李先念、李德生、吴德、余秋里、汪东兴、张廷发、陈永贵、陈锡联、耿飚、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冲

第十二届

1982年9月1~1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代表全国3900万多名党员。

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胡耀邦代表党中央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叶剑英、陈云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总书记:胡耀邦

常委:胡耀邦 赵紫阳 叶剑英 邓小平陈云 李先念

中央政治局委员:万里、习仲勋、王震、韦国清、乌兰夫、方毅、邓小平、邓颖超(女)、叶剑英、李先念、李德生、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宋任穷、张廷发、陈云、赵紫阳、胡乔木、胡耀邦、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真、廖承志

候补委员: 姚依林、秦基伟、陈慕华(女)

第十三届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大会提出并系统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

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

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赵紫阳

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

三、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万里、田纪云、乔石、江泽民、李鹏、李铁映、李瑞环、李锡铭、杨汝岱、杨尚昆、吴学谦、宋平、赵紫阳、胡启立、胡耀邦、姚依林、秦基伟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丁关根

第十四届

1992年10月12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江泽民

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江泽民 李鹏 乔石

李瑞环 朱镕基 刘华清 胡锦涛

三、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丁关根 田纪云 朱镕基 乔石 刘华清 江泽民 李鹏

李岚清 李铁映 李瑞环 杨白冰 吴邦国 邹家华 陈希同 胡锦涛 姜春云 钱其琛 尉健行 谢非 谭绍文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温家宝 王汉斌

四、中央书记处书记 胡锦涛 丁关根 尉键行 温家宝 任建新

第十五届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

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江泽民

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江泽民 李鹏 朱镕基 李瑞环 胡锦涛 尉健行 李岚清

三、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关根 田纪云 朱镕基 江泽民 李鹏 李长春 李岚清 李铁映 李瑞环 吴邦国 吴官正 迟浩田 张万年 罗干 胡锦涛 姜春云 贾庆林 钱其琛 黄菊 尉健行 温家宝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曾庆红 吴仪(女)

四、中央书记处书记 胡锦涛 尉健行 丁关根 张万年 罗干 温家宝 曾庆红

第十六届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锦涛

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曾庆红 黄菊 吴官正 李长春 罗干

三.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乐泉 王兆国 回良玉(回族)刘淇 刘云山 李长春 吴仪(女)吴邦国 吴官正 张立昌 张德江 陈良宇 罗干 *** 胡锦涛 俞正声 贺国强 贾庆林 郭伯雄 黄菊 曹刚川 曾庆红 曾培炎 温家宝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王刚

第十七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胡锦涛在会上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重要讲活。

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绵涛

二、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 吴帮国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 李长春 贺国强 ***

骆驼草·小晓风?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总结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

①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①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八大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3、十三大(1987年)

内容:

a、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年)

①内容:

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5、十五大(1997年)

内容: a、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b、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16、党的十六大(2002年)

内容: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6、党的十七大(2007年)

内容: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七大报告有五大特点:一是把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科学论述;三是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际,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是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五是指出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落实到伟大实践当中。尤其是报告中再次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把优先发展教育提到了人才强国、民族振兴的高度,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17、十八大(1)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4)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我们毫不动摇的行动纲领

补充:

一大:1921年7月上海,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纲领明确宣布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二大:1922年7月16日上海。大会讨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制订了中国革命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当前中国革命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明确确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三大:1923年6月12日广州。这次会议是为适应新的形势,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总结党的“二大”以来的工作而召开的。会议讨论了中心议题,确定同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劳动运动决议案》、《农民问题决议案》、《青年运动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

四大:1925年1月11日上海。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通过了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以及关于民族革命运动、职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等14个文件。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从而为行将到来的全国大革命高潮做了理论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五大:1927年4月27日武汉。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确定中国共产党在紧急时期的任务。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决议案,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土地问题但没有讨论具体措施,特别是没有集中讨论和研究进一步建立和扩大共产党员直接领导军队的问题。

六大:1928年6月18日莫斯科。会议总结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任务和政治形势,指出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任务是驱逐帝国主义者,达到中国的真正统一,实行土地革命,力争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的政权;当前的政治形势是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中国共产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七大:1945年延安。大会听取了毛泽东做得关于《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订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了新党章,规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组织路线,指出了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巩固党的统一与团结的重要保证。

八大:1956年9月15日北京。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大会指出,(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二)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尽快的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三)提出了有别于传统集中模式,要求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和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商品经济为辅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构想。

九大:1969年4月1日北京。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林彪做政治报告。报告对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理论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将毛泽东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的一系列“左”倾错误观点,归纳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它第一次把在社会主义阶级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规定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把党的全部历史说成是两条路线斗争史。九大通过了经过错误修改的新的党章,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总纲。

十大:1973年8月24日北京。周恩来做政治报告,报告分为”关于九大路线”、“关于粉碎林彪反党集团的胜利”、“关于形式和任务”。通过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一大批文革受到排斥和打击的领导干部,被选进了中央委员会。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北京。华国锋做政治报告,报告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北京。邓小平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胡耀邦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通过了新的党章。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北京。邓小平主持开幕式,赵紫阳做了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总结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总结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

①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①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第 1 页

共 5 页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八大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3、十三大(1987年)

内容:

a、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年)

①内容:

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5、十五大(1997年)

内容:

a、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b、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第 2 页

共 5 页

16、党的十六大(2002年)

内容: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6、党的十七大(2007年)

内容: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七大报告有五大特点:一是把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科学论述;三是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际,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是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五是指出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落实到伟大实践当中。尤其是报告中再次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把优先发展教育提到了人才强国、民族振兴的高度,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总结:

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1)表现:

①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统一革命战线,并在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

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向农村进军,开展土地革命,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

④1935年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⑤1936年,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2)逐渐走向成熟的原因:

①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③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①第一次:由城市转向农村(八七会议)

原因:a、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

b、三次武装起义受挫表明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c、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只有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

第 3 页

共 5 页 题,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d、文家市会议决定进军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

②由农村转向城市(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原因:a、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时期。

③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

原因:“文革”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三、中共三次转折点

第一次:、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次: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补充:

一大:1921年7月上海,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纲领明确宣布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二大:1922年7月16日上海。大会讨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制订了中国革命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当前中国革命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明确确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三大:1923年6月12日广州。这次会议是为适应新的形势,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总结党的“二大”以来的工作而召开的。会议讨论了中心议题,确定同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劳动运动决议案》、《农民问题决

第 4 页

共 5 页 议案》、《青年运动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

四大:1925年1月11日上海。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通过了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以及关于民族革命运动、职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等14个文件。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从而为行将到来的全国大革命高潮做了理论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五大:1927年4月27日武汉。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确定中国共产党在紧急时期的任务。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决议案,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土地问题但没有讨论具体措施,特别是没有集中讨论和研究进一步建立和扩大共产党员直接领导军队的问题。

六大:1928年6月18日莫斯科。会议总结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任务和政治形势,指出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任务是驱逐帝国主义者,达到中国的真正统一,实行土地革命,力争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的政权;当前的政治形势是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中国共产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七大:1945年延安。大会听取了毛泽东做得关于《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订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了新党章,规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组织路线,指出了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巩固党的统一与团结的重要保证。

八大:1956年9月15日北京。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大会指出,(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二)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尽快的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三)提出了有别于传统集中模式,要求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和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商品经济为辅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构想。

九大:1969年4月1日北京。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林彪做政治报告。报告对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理论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将毛泽东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的一系列“左”倾错误观点,归纳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它第一次把在社会主义阶级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规定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把党的全部历史说成是两条路线斗争史。九大通过了经过错误修改的新的党章,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总纲。

十大:1973年8月24日北京。周恩来做政治报告,报告分为”关于九大路线”、“关于粉碎林彪反党集团的胜利”、“关于形式和任务”。通过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一大批文革受到排斥和打击的领导干部,被选进了中央委员会。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北京。华国锋做政治报告,报告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北京。邓小平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胡耀邦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通过了新的党章。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北京。邓小平主持开幕式,赵紫阳做了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 5 页

共 5 页

下载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总结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总结1、中共一大(1921年7月)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②意义:使中国......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摘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7.23-1921.7.30)地点: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确定党的......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况(共5则范文)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开始在上海望志路树德里3号(现为兴业路76号)李汉俊的住宅里举行。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

    历届代表大会汇总

    考研政治党的历届代表大会知识点汇总(一)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简介(5篇可选)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简介1 -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简介(1 大至 108 大)科大附小 3 年 4 班 傅 1 格 ?党的 1 大:?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31 日转浙江嘉兴南湖)召......

    历届组织领导机构及代表大会情况简介(曾)

    太原市侨联历届组织领导机构及代表大会情 况 简 介 太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市侨联)于1956年9月成立,至本时期末,共召开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市侨联第一界委员会(1956.9—1957.9......

    历届代表大会(精选5篇)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一大:1920.7.23-30《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来自中华网社区club.china.com/ 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