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己写的选修课论文-大明宫观影心得
《大明宫》:永不磨灭的记忆
唐朝的大明宫,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宫殿,但是随着唐代的消亡而毁于战火,世人永远无缘得见其辉煌形貌。不过,通过金铁木执导的史诗剧情片《大明宫》,我们却在银幕上一睹了这座世界上最大宫殿的真面目。《大明宫》为我们复原了只能存在于想象中壮丽辉煌的大明宫,而且将大唐历史风云徐徐展现,如画卷般铺陈。
影片以大明宫的修造缘由、选位布置、格局分布、宫殿结构、内饰装潢、使用功效、兴衰变迁等多个角度来表现这个占地五千亩,有五百个足球场大小的,当时也是人类史上世界最大的皇家宫殿。大明宫的面积是北京故宫的3.5倍、凡尔赛宫的3倍、克里姆林宫的12倍、卢浮宫的13倍。作为大唐的权力中心,随着帝国的覆灭,大明宫最终毁于战火,留下千古的遗憾。目前留存下来的含元殿遗址、麟德殿遗址、三清殿遗址等大型遗址,依然能让人们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
影片围绕大明宫,将大唐历史一步步展开,交代了大明宫兴建的原因、始末,以及大明宫所见证的大唐兴衰历程。其动用人员之众,模拟历史场景之真,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听震撼。大明宫,这座承载着大唐帝国命运的东方圣殿,为影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毕竟她是影片《大明宫》的主角。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部史诗剧情片讲述了“大明宫”从呱呱坠地的婴孩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再到寿终正寝的沧桑历程,通过大明宫的“眼睛”见证了大唐最辉煌也最落魄的峥嵘岁月。
大明宫本身是一座规模宏伟、结构精巧的皇家建筑,影片以它为中心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精确恰当、有条不紊的叙述。内容从玄武门之变开始,讲述了唐朝建立之初的政治动荡,再到唐高宗天下清平的贞观之治以后唐朝近三百年围绕着大明宫几乎所有重要的政治事件、战争甚至娱乐文化事件。其中最为着重描写了武后称帝、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甘露之变、黄巢起义等。将大唐盛世的所有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举、扩张、交流等方方面面做了全面的讲述。在历史人物中也着力刻画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李白等重要角色,把人们心中著名历史人物的形象表现得更为鲜活逼真。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还对唐代历史当中的一些细节也给予呈现:武则天主政、贵妃沐浴、千里送荔枝等。让整个影片显得更有故事性,场景表现更完美。由于这部影片展现出来的场景都是根据史料,而不是根据想象的。因此,影片所讲述的内容既有着历史的依据,避开了瞎编乱诌之嫌,同时又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真实性是史诗剧不可逾越的底线。《大明宫》里的所有情节、所有故事都是完全按照史实来的。为了守护这个底线,相当多的史诗剧被固有的模式所束缚,形式单一,风格沉闷,成为古板枯燥的“政治教科书”和“哲学讲义”。而《大明宫》却一反常态,采用客观解说式,主观表现式,客观陈述加人物再现式,穿插悬念、悬疑、伏笔、铺垫、冲突、细节、节奏以及交叉叙事等手法,多方制作因素和谐统一。整个作品制作精良,构图讲究,音乐、画面效果精美和谐,通过特效技术,透过历史的尘烟,让人们重新感受、触摸到中国建筑史上空前绝后的宫殿巨作——大明宫。
《大明宫》没有像一般的历史题材刻板枯燥,而是充满了趣味性,尤其在人物刻画上特别注重细节描述。比如有一段剧情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不仅一代君王,还是一位著名音乐家,是中国最早的宫廷戏班“梨园”的创始人。唐玄宗还是《霓裳羽衣》的编曲,杨玉环则是《霓裳羽衣》的编舞,君王和妃子演绎着双宿双栖的爱情绝唱。更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悲剧命运的唐朝皇帝还常常亲自扮演小丑。
影片中一段国际马球比赛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壮观场面一点不亚于古装片中尘土飞扬、厮杀震天的战争场景,具有很强的观赏性。马球在当时的大唐宫廷是一个非常普及的运动。比起现在的高尔夫,它更奢华、更贵族、更娱乐。《大明宫》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描述,反映了大唐的人文精神和富庶奢华。
这部纪录片使用了逼真的3D特效。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舞台搭得好,空间造型做得很好,每个镜头都值得推敲,很多镜头甚至可以和好莱坞的大片进行媲美。整部纪录片制作了50分钟特效,占据了影片长度一半以上。影片还原了大约有500个足球场大小的大明宫,其中包括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丹凤门这些只有在史书中存在的场景,首次完整地复原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宫殿建筑群。
不过,千万不要误以为看《大明宫》只看画面,扭结于影片始终的政治竞争与荡心动魄的战争场景以及宫廷内部的情恋与倾轧,也为还原鼎盛唐朝的风云变幻出了一把力。《大明宫》不是在演戏而是在演历史。它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般沉寂,和所有的商业影片一样,它有一个从头到尾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手段,通过大明宫的命运去看唐朝三百年的历史。而所有情节、所有故事都是完全按照史实、完全按照资料来的。像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关系等都在影片中有表现。
《大明宫》以历史研究和考古发现为依托,复原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大明宫的盛景,重现西元七世纪的世界大都会,如梦如幻的唐朝长安城。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中,浓缩了大唐自太宗玄武门之变到黄巢之乱近300年的历史,清晰地交代了大明宫从设计、建造,完工到被毁的整个过程。事件多而不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大明宫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影片反映了大明宫的胜衰全貌,是一部真实再现唐朝盛世的记忆的史诗剧情大片。《大明宫》的影片整体布局严谨,情节发展尊重史实,同时又不乏想象,有较强的可观性。
纪录片《大明宫》当之无愧成为记载历史、讲述现实、传播知识、激发思想,弘扬民族精神的可以永久流传的精神产品。对于广大观众来说,最直接的价值在于:《大明宫》让人用最短的时间、以最轻松的形式通晓一段世界人类文明史上最强盛帝国的兴衰历史。
第二篇:观影心得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光秃秃的的树皮,加了树叶或野菜的稀糊糊,吃了以后解不出大便的杂合面窝窝头,饿的全身浮肿而穿不下鞋子的村民,站在全村最高处只能看到大队食堂冒出的炊烟。这,就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历经的“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重灾区河北邯郸伯延镇,进行考察调研、体察民情时看到的景象。在那个时期,出现了空前绝后的自然灾害,“霪雨不止,水涝盛昌,菽麦瓜蔬,遍野漂没,人情汹汹,朝不保暮”,进而引发了发生了空前绝后的大饥荒,全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灾区生活一片残破光景。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从平易中写崇高,越显其崇高;以自律来写博大,更显其博大。用源于生活的出色的艺术概括,生动地呈现周恩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有尊严的活着而倾其所有、鞠躬尽瘁,一片丹心照汗青。真实地凸显出总理不在人民之上、人民之外,就在人民之中,他就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代表,除了人民利益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这无不展现了中央领导人集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调研、体察民情的优良作风和宝贵精神,以群众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在影片最后一刹那,总理结束调研离开伯延公社人时,无人不落泪无人不悲楚,一双双手紧紧地握别,一张张满含热泪的脸,人民和总理间亲厚的情谊在这里凸显了真善美的情思。村民们感动于他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鼓励及信心。在总理了解到集体食堂、大公社、供给制的严重弊端后,于凌晨3时向毛主席电话汇报并提出了解散集体大食堂的建议,并向大家宣布:“大食堂还要不要
办下去,要伯延人民自己说了算!“随后,各家各户升起了炊烟,解散了食堂,老百姓重新有了吃饭的自主权。伯延乃至全国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指引下进入历史的新阶段。影片结尾定格出周总理双目凝视、深思的神态。以警语式的画面告诫人们,告诫干部:中国共产党永远不能忘记人民,永远要为人民执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周总理以自己的行为作为表率,感动了世人,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诚然,积极开展群众路线,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用灿烂的人性光辉,即使面对灾祸残破的世界,也能拥有最璀璨的明天!这是每个共产党员的信念,亦是我们每个人的前进方向。
第三篇:观影心得
免考感想 玲珑岁月,琥珀六年,执着于以梦为马的方向,诗酒醉一段年华。以梦为马,诗酒醉年华,风雨趁韶华。高晓松说,青春之丧,来于你无欲之韶华,逝于你无望之山岗。你
一份付出,一分收获。沿着刻意的路线机械地前进,时间久了,自己都不敢相信曾经的自己变得那么模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追梦的路上怎会一帆风顺?坚定不移地坚持自我本真之美,始终如一,不轻言放弃,才会看到心中那份光亮。
有一种情怀,在你的生命中诞生,走过青春,走过年少,便再也抹不去,直到生命完结。
我以为,二十岁的年纪还是坐在教室,读读写写,看着朝阳,数着时光; 我以为,二十岁的年纪依旧可以不谙世事,在大人的庇护下,安静地享受生活;
我以为,二十岁的年纪,和之前的十九年没什么不一样······
我喜欢的黄碧云说过一句话:成长不过是长久的痛楚,愈合之后的顿悟。每一次相遇都是生命中人来人往的馈赠。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当时的天空湛蓝,有丝丝缕缕的云很像飞鸟的尾翼划过的痕迹。
一如在一路走来,爽朗的笑声不断,一如那天的天空颜色湛蓝,丝丝缕缕的云像飞鸟的尾翼划过的痕迹。
匆匆的一年多已经过去,我并没有因时间的仓促而伤感,而因为有了收获感到充实、有了压力进而成长。深深切切记得去年五月下午在图书馆报告厅,欢送青马工程二期学员,迎来我们四期学员的第一次会面。从那时开始,我慢慢对青马沉淀下了感情。
其实最初对这个工程更多的,只是憧憬与期待。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光鲜下的都是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七位一体”的培养路径不只是形式主义而已,而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与成长的。长此以往,再加上本身课程较多,渐渐地我对它有些厌倦了,变得仅仅为了应付考核,但这种“懒惰”让我在这个被优秀的同学挤满的工程里变得更加焦躁„„当我抓耳挠腮的时候,我努力保持清醒并用理性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境况,并谨记我的导师杨亚庚对我们说过的话:“成功的路上不拥挤”。在各个沙龙的熏染下,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航向,决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所有的忙碌与挑战。
在青马工程里,我一直在思考信仰到底是什么?在词典里的解释是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用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我觉得,对个人来说,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政党来说,信仰是凝聚和鼓舞全体成员的精神旗帜;对国家和民族来说,信仰是不断发展、实现振兴的精神动力。“人间的苦难很多,但不一定都创造辉煌,只有凤凰涅槃式的苦难才最终创造辉煌。”《苦难辉煌》这样写道。
回顾自己这两年走过的路,大二是压力最大的时候。那时候课程多,所学内容难度大,同时还要忙于社团工作、忙于青马学习,只能在课余尽可能抽时间学习。因此,我只有比别人更有激情,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更接近成功。而那段时间也是我大学最充实的日子。对于我来说,荣誉,既是终点,又是起点。不管曾经取得怎样的成绩,都只代表着过去。现在的每一步又是一个新开始,而对于每一个新开始我都会全力以赴。所有的一切努力,都只为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青春,所以我们渴望了解生活,渴望高高地擎起生命的风帆。是青马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让我们高高地扬起理想之帆,重新审视自己,也重新审视生活。感谢青马,感谢一路有你,愿我们一直相伴而行。
一个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我竟如此的不舍,虽然我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却已经体会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乐趣。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也一直能认真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项任务,从被要求到主动完成,再到最后的乐在其中,我想这就是我的进步和提高吧!而如今,能获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课的免考资格,我既兴奋,又意外,学校所开设的这种免考制度,让大家新学期的开始就产生一种学习上的压力,而同学之间的竞争也会促进大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大家更加注重自我要求和提高自身素质,对同学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的学习也确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习马克思主义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正确的信仰,帮我们走出迷茫,获得一种深度幸福。一种正确的信仰,它绝非是一种人云亦云的盲从或是一种不假思索狂热的崇拜。它不仅是信念上理智的选择,而且是一种梳理思想的明辨,更是一种反复思考,反复比较得出的结论。韦老师说:“学习哲学就是学习让肉体有尊严地死去和让精神高贵的永生。马克思现在是我们的精神领袖,未来仍然会是中国崛起的精神领袖,而且以后会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中国的下一个思想热潮一定是马克思热且是一直持续的。
最后借韦老师的一句话来抒发我最后的感慨“终一生,格一物,通一理,足矣。”
第四篇:观影心得
全年阅片量截止今日为236部,其中非今年的电影共168部。这是我恶补经典、老片、IMDb的第一年,对于自己的迷影进程有里程碑意义,希望能早日进阶真影迷。为了尽量不遗漏任何一次高潮迭起的观影,我决定以1920~1970和1971~2013作为分界,选出两份十佳榜单。
1920~1970初选: 杀手1956 热情如火1959 人猿星球1968 风烛泪 1852 福尔摩斯二世 1924 桃色公寓 1960 日落大道 1950 2001太空漫游 1968 双重赔偿 1944 偷自行车的人1948 M就是凶手 1931 堤1962 十二怒汉 1957 控方证人 1957 结果: 1920~1970 10.人猿星球 Planet of the Apes(1968)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697/
最老版本的第一部!内容大于包装的终极胜利!神作!根本不存在任何深度的探讨,简单粗暴的硬科幻故事,用一句话就能实现概括与剧透,但我要哑口强推,所有看过最新两部的人都滚去看这部!忍耐它的傻逼画面傻逼化妆和傻逼台词直到最后,或许不结合重启版它还没这么神!
9.2001太空漫游 2001: A Space Odyssey(1968)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26/ / 堤 La jetée(1962)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6626/
这部电影的伟大,或许更多在于启发性,造就更多神作诞生的灵感源泉不容贬低,再怎么苛刻庸俗地看待它,仍会感觉尚未开凿的内容如太空无垠。它耗费我一个上午的时间,我也暂时没觉悟到什么,但这毕竟就如无词音乐,陶醉也是莫名。成神成魔,应在观者一念间。
用幻灯片拍科幻片!瓦解的末世建筑、全片唯一动态的眼睛、绝美摄影的沙粒感,奇特而不违和。潜意识映像穿越的概念居然早在1962年就被玩过了,影像与内核一样牛逼,未来狱警威严一瞥,美好回忆无奈倒地。每秒24帧的理念瞬间黯淡无光,这是一部反电影的电影!
8.日落大道 Sunset Blvd.(1950)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8733/
受欢迎还是受关注本是天壤之别,她却走火入魔地归为一体。可这是她的错吗?怀尔德在替好莱坞自嘲自讽。面对那双惊悚而自我陶醉双眼,是该压抑地对默片时代致敬,还是直面虚荣与欲望的凶残,黑色,无情,这无疑是比《艺术家》那样毫无创意的跪舔高出几个档次的作品。
7.福尔摩斯二世 Sherlock, Jr.(1924)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3408/
默片时代的艺术家似乎并不注重表达的内容,反而沉浸在无厘头的模式里,致力于玩出新花样来,拍摄难度完全不亚于现代,却依旧能造就经典。巴斯特·基顿的表演,夸张而不浮夸;45分钟内,搞笑之外的思想虽然简单,却不空虚;逻辑的漏洞在绝佳的创意下根本不值一提。
对前阵子豆瓣的“高逼格观影片单”表示鄙视,作为第一名的电影如此有趣通俗,完全只存在能否发现、看不看的问题,跟逼格无关。
6.M就是凶手 M(1931)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381/ 原来,他只是个卖萌大师。中间有一段很惊艳的平行硬切剪辑,瞬间明朗了两个势力、一个目标的局势;想不到在全民哄笑那一刻燃了;最后的辩论虽然升华了高度,但也同时削弱了快感;那支口哨的旋律,忘不得。配乐贫乏、完全依靠影像推进的原味悬疑片,这是黑色艺术品。
5.十二怒汉 12 Angry Men(1957)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182/ 我的态度依旧中立,然而这场讨论的结局早已不该成为评价此片的权衡点。没有牵扯到私人利弊的裁决,也是一种无懈可击的正义,电影的格局与表现的体制,都能让我朝无地自容。演员们用简单的语言、神态甚至汗滴子,营造了无与伦比的临场感,《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一点也不神了。
4.杀手 The Killing(1956)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936/ 第三部库布里克。多线叙事简明畅快,节奏与情绪同步叠加,方方面面都能牵扯你的神经,舞动钞票心头一寒,就爱这种突如其来的震撼。神人神在不只玩高深,拍一部规矩的类型片也能秒杀同行,相比《太空漫游》和《奇爱博士》,更喜欢这种通俗易懂而不显廉价的黑色娱乐。
3.控方证人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1957)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141/ 先复制当时的短评:句句成金的台词,丝毫没有遗存老片气息的自然表演,还有一个不能更可爱的胖子。如果没人告诉我结尾会反转的话,我不会点开一部1957年的老电影;如果没有坚守到最后十分钟的连环颠覆的话,你就不会爱上怀尔德。没有玩叙事结构却如此大快人心,史无前例的前例。好了,在之后的更多观影后冷静下来,就没有那么多幼稚的感叹了,把这部列为我的黑白电影启蒙片,感谢缘分让我够早遇上怀尔德。
2.双重赔偿 Double Indemnity(1944)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226/ 芭芭拉·斯坦威克就算我唯一一个不在人世的女神了。
我认为这是我看过最棒的剧本。无懈可击,仅有的纰漏甚是故意为之,由后戏步步揭开。如果放到现代,指纹线索可以瓦解整部电影,但也反倒使得它无以复加。
1.偷自行车的人 Ladri di biciclette(1948)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5873/
凭着最原始的观感评价《偷自行车的人》,可以用两部不算老的电影对号入座: 这部电影虽然充斥着煽情的配乐,但镜头的记录、反映的现实却显得极度的冷静,这首先让我想到2013丹麦片《狩猎》; 再者,是背景和人物的设定,近乎是史密斯父子的《当幸福来敲门》的蓝本。
父亲和儿子(恩佐·斯泰奥拉 Enzo Staiola,1948年拍摄此片仅有九岁,和演绎父亲的朗培尔托·马齐奥拉尼 Lamberto Maggiorani一样,在豆瓣上连影人简介都没有)的表演,足以载入影史、成为典范了。用网络语言形容儿子,那就是萌翻的正太,正是没有过分讲究表演的技巧,才能一举博得观众的怜惜,不夸张地说,他从第一次露脸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让观者深深寄情于这个孩子,你会觉得,父子俩无论在后面犯下多么无理的罪行,都值得原谅,或者说,你从一开始就像跟随父亲的儿子,你早已不是站在正义的一方,而是穷苦人的一方,而且促使你选择立场的不是一种上等对下等的同情,而完全来自于他们的表演——父亲深邃的眼睛、儿子写满忠诚的脸庞。
这不是一部悬疑片,即使它积累的悬念要直到最后五分钟才揭晓,那时你会发现,所有的铺垫、每一个章节都是为最后汹涌而来的悲情与现实铺垫的,而花费最大笔墨去深化的就是——无助。最后的反转继续会给人无力感,却是绝对的升华,因为它这才告诉你,这种无助的感觉从何而来,同时也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
在他无助的时候,连唯一伸出援手的人都是虚伪的同谋。
熬过了整整一天的阴、晴、动、静之后,善意被世俗狠狠磨光。
一股火热促使他决定,犯下罪行。
而从那楼梯口冲出来的、所谓声张正义的人却如撒旦的手下一般迅猛,仿佛一切早已注定并准备就绪。如话剧一般、一切看起来都是排练好的,如果你能领会导演的用意,你就不会觉得不合逻辑,即使第一个从楼梯口跑出来的人是那么的突兀,甚至是有点偷偷摸摸的。
最终他幸免于法律与公正的惩处——这是整部电影最惊艳的地方,如果让你续写剧本,如果你真的要无休止的煽情,你会如何编写故事的结局?显然,何不让父亲坐牢?
让他那没有任何过错的、可爱的儿子撕心裂肺地跪在路上哭泣?
让儿子和脸色苍白、辛劳的妻子相依为命?
这不是更能让观众泪如泉涌吗?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哭过就过。
可当他深邃的眼睛留下一滴泪,人群中落寞的一高一矮的影子,我们会看见,上帝永恒存在的不公—— 一个身份下等的人,甚至就意味着他连重蹈别人罪恶的资格都没有。何况奢侈地希望,不正当地收获点什么。或许一毛不拔不适合用来形容人,而是这个社会。
1971~2013初选: 颐和园2006 血色将至2007 教父3 1990 美国往事1984 辛德勒的名单1993 老男孩2003 钢琴家2002 美丽心灵2001 教父2 1974 教父 1972 愤怒的公牛 1980 撞车2004 独行杀手1967 出租车司机1976 点球成金2011 盗火线1995 千钧一发1997
1971~2013 10.血色将至 There Will Be Blood(2007)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45780/ / 千钧一发 Gattaca(1997)
配乐神似太空漫游;丹尼尔的演绎夺人魂魄;PTA长镜头重症患者。不去塑造一个人,而是让一个人去映射千万人,传教士、合作者乃至血肉亲情都是过客浮云,这是以人物传记的载体,刻画社会范围的贪欲。对宗教信仰的质疑简单粗暴,没有探讨的余地,一切都是直白的。
“我从不为游回去保存体力”——浪子不回头,只管往前游。黑色未来大幕下,诗意地老调重弹小人物大励志。硬性基因定义人权的科幻设定已然沦为陈词滥调,但每每回首仍然大呼过瘾,只是因为某种老情怀在新一代狂轰滥炸的大片没了影儿了。
9.美丽心灵 A Beautiful Mind(2001)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6029/ / 点球成金 Moneyball(2011)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023164/
入门电影含羞补看计划。爱永远是庸俗而明智的升华,你以此生死以此悲欢,理智与情感的每一次对决,都毫无悬念。朗霍华德的作品很大众,在没有强烈风格的同时,让人暖心且无从挑刺,我一度陶醉黑暗的开放式结局,这次却在同样以精神分裂为主题的电影里,被最质朴的情感洗成泪人。
当体育片和热血桥段已经成为固定搭配时,这个视角简直堪称奇特。聚焦球队经理,夺得全美冠军的结局只是一行白色字体,最后伴随一首苦中作乐的清淡小歌落下帷幕。不为励志而励志,不为稀罕的成功煽情,这个已经成功却失败过的人生,在演绎更加宝贵的东西:享受失败。
8.撞车 Crash(2004)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88216/
剧本是殿堂级的,表演是忘本式的,原来《断线》只是一部失败的模仿作。电影客观地把每个人的善恶均匀表现出来,于是当我们不再以非黑即白的心态去看待时,才发现这些人就是自己的影子。所有纠缠不清的痛楚真正迸发的时候,便能辉映人性中残余的温暖。
7.独行杀手 Le samouraï(1967)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966/
一封写给杀手的情书。构图雅致,氛围太赞,漏洞完全可以忽视。想想,如果现实中的某个杀手看了这部,会不会潸然泪下。没有子弹的枪,伪狩猎引来真刺杀,死在此生的不归路上,或许这就是一个杀手唯一想要维护的尊严吧。他孤独,却也因此而有别于庸人。
6.盗火线 Heat(1995)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5686/
前戏慎密铺垫,半路死命耍帅,最后一手处理后事一手挥洒情怀,警匪情点到即止却回味无穷。街区枪战名副其实,教科书级别的动作群戏足以捧上神坛。迈克尔·曼把对英雄相惜的理解放进都市,少了燃点,多了对其精神世界、崩裂家室的刻画,拿枪支写诗,悲壮动人,超越精彩。
从最外表的层面看,我觉得最优秀之处是剧情和演技的相互服务,影帝坐镇,达到了让观众同时寄情于片中正反两派的境界,扼杀你对结局的猜想,从容操控你的悲欢。另外,双雄对戏我更爱帕西诺,小李子好好膜拜人家的咆哮吧。
5.老男孩 올드보이(2003)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8865/
断断续续看完,像我这样先看美版的一定是极少数,新版相较原版就是什么也没讲,因为这更像一个为了变态为了氛围而应运而生的故事,米国流水线老老实实讲故事的传统是复制不来的。我觉得朴赞郁就是个炫技狂,走廊对砍、回校忆旧和结尾等等将近十个段落都是牛逼到即使单独扒出来都要给五星的,但把乱伦作为揭幕的导火索、相互恩怨与复仇循环,其实就有点失真。原声带循环将近半年,最后还不亦说乎盗取放进自己的短片里,影史最佳OST之一。
4.出租车司机 Taxi Driver(1976)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22/
补片之年的领头羊,四月时刚看完只给四星,好闷。结果发现又是一部用时间烘托出厚重感的电影,借用《美国往事》某前排短评的一句话——“一年多以后,我将它从四星改为了五星,期间未曾多看一遍。”,搁我这呢,改成一年就好了。
他并没有彰显正义,只是孤独久了,看尽人生百态了,不甘做一个不受关注的屌丝罢。德尼罗笑起来帅萌呆,萨克斯风配乐太讨人爱。全片克制、黑色、没有重点、没有中心、没有肆意煽情,或许制造剧情冲突并不是演绎这首落寞悲歌的最好方式,唯独那车前的缕缕烟雾,才能把光影与现实的界线淡淡抹去。
3.美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62/
每次遇到太好的电影,总会在欣赏时缠绕着繁复的情绪,来到惯例的短评时又发现多说无益。或许我能代入他们去觉悟未来:何时才能经历那样丰满的人生啊,年少的期望,殊不知那些预示着一生的情谊与方向都在期望中逝去。别因为相似的滤镜而去相比,《教父》讲男人,它讲人生。
知道自己必须表现得相见恨晚,两年前就曾一瞥片头,结果喷溅的血浆对于当时的我还是障碍,看罢觉得,其实我还可以更晚遇见它,毕竟人生还不够波澜。
蓝光碟里还收录了一段致敬莱昂内的花絮,画质低劣,干货甚多。詹姆斯·伍兹:“拍一部那样长的电影,却以那样的谜题做结尾,留下观众心里的烦躁,逼迫他们承认他们其实知道的事情,即使他们以为不知情。令人惊讶。这是一部史上最棒的电影,真希望我没有参与,这样我才能更热烈地赞赏它。”
2.教父三部曲(1972,,1974,1990)
在我心中质量并列,无谓最爱,第一部以后,磕了药一样地把后两部看完,人生第一次对变态的电影时长产生好感。
Part 1:长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757933/
Part 2:至始至终都是虐心的对比。“柯里昂家族”在麦克统领的时代里被误称为“柯里昂犯罪组织”,而道出此等侮辱的,便是曾经家父在世时打得火热的从政人员,难道这很晦涩?一个至少还会微笑,一个则冷血而情商低下,论事业无疑前辈逊色,然而后辈的威慑力只来源于理智,平衡家室与权势的男人才真正具备智慧。
Part 3:维多·柯里昂死于极乐,旁边是一个机灵的毛孩;麦克·柯里昂死于极悲,旁边是一只棕色的小狗。
1.愤怒的公牛
一切服务于一角,别无杂物。从台下到台上的长镜头,大量笔墨刻画的家庭纷争,分别反映他最极端的双重面貌。当他为了逃避责任果断破坏曾经为之卖命的荣誉,你再也看不到赞颂或讽刺,轻狂已逝,“我只知道我曾眼瞎,现在重见光明”。灰暗的镜头,丰富的性格色彩。这才叫传记。
马丁·斯科塞斯与德尼罗合作的时期对影史太有贡献了,除了《好家伙》等几部略浮夸(当然是有意为之)的作品以外,这片跟《出租车司机》赋予我的观感一个模样,魂牵梦萦,荡气回肠,时间越长越有味道,最终我经历了犹豫又毫不犹豫地把全年私人观影十佳的第二个榜首奉献给它,可能是我太喜欢这类悲观主义又不至绝望的电影了,就像蝙蝠侠前传三部曲传达的一个观念一样:你想要不惧黑暗,首先你要成为黑暗(恐惧)本身,去认识它,拥抱它,然后转化为一种继续生活的动力,苟延残喘也可,一路向阳也罢。
看到有人在豆瓣上喷动作设计毫无真实感,简直过家家,复制一段罗杰·伊伯特的影评来参考吧:
《愤怒的公牛》不是一部关于拳击的电影,它讲的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男人饱受炉火的煎熬,在拳击场上寻求救赎与惩罚。影片的剧本对拳击战术只字不提,这并非偶然,对于杰克·拉莫塔而言,擂台上发生的一切取决于他自己的恐惧与冲动,与拳法无关。
这也是我成为迷影一员至此的影史个人最佳,片尾那首紧随于黑幕之后的《Cavalleria Rusticana: Intermezzo 》,重音一下,泪如泉涌。
一年告一段落了,这篇总结我认为就是一个最私人的仪式。
今年出品的电影十佳春节前发吧,是想忍到真的没有其他期待的时候再选出来。永生不离电影,希望你我来年更好,更多收获。
第五篇:1942观影论文
我的《1942》
2013年11月29日,我特地和同学一起在影院看了《1942》这个影片。我们之所以会去看这类题材的影片,主要是因为老师建议,在未看这个影片之前,我们一直认为《1942》这个电影与《南京南京》·《秋收起义》等电影一样是那种血腥的战争片,结果截然相反。
在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被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想趁机发国难财„„不过,也有催人泪下的镜头:老东家(张国立饰)在瞎鹿(冯远征饰)欲卖孩子救自己的娘时,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 徒小安(张涵予饰)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他差点丢了性命;花枝(徐帆饰)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4升白面就把自己卖给了别人„„不仅如此,就连蒋介石(陈道明饰)也有不少仁义的举动!
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问冯小刚导演拍此片的动机。但我知道,这部从构思到完成耗时冯导18年的呕心沥血之巨作能够上映,就已经是奇迹!我个人认为,此类题材影片的呈现,在陈述历史真相的同时,肯定顶住了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它能够与大众见面,说明我国的审查制度以及开放程度已经有很大飞跃。还有一事,细细回想片中的镜头画面,不免发现现在的国产电影在制作效果和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在追求唯美。这里说的唯美,是指影片注重细节刻画和故事情节,仅这两点,作为国人的我,很激动很兴奋:因为国产电影也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
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那个年头,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官吏(腐败之吏)的不作为,让人若有所思,让人义愤填膺!生活在那个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实在是不容易。
在看电影时我们仿佛身临其境,《1942》,看后心情异常沉重和难过,眼前所见恍如隔世,天灾、人祸、国难,一系列沉重打击,如暴风雨般倾盆而至,通通砸在河南老百姓头上。可怜的国人,陷进了人间地狱,真是生不如死。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人相继爆发太平洋战争,全世界陷入一片狼烟战火。不仅是战争让河南人民置于水火之中,而且一场百年不遇的旱灾又让河南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老百姓们在生死线上挣扎,他们开始大逃荒,行程数百公里,日程达数月之久。他们忍受着没有粮食带来的无边无际的饥饿、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狂轰乱炸、被国民党军队抢掠凌辱等等痛苦,一路向西地逃荒,直至家破人亡、饿死他乡。片中展示的是饿殍遍地、尸横遍野,无论老少男女,无论穷富善恶,都遭受着人类最大的苦难,几乎到了极限。
最让人心情沉重的是,人民流离失所、遭受涂炭,而政府却无动于衷。国民政府最高长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并不相信会有这么严重的灾荒,认为是被人有意夸大。而他手下的一干人马或是充耳不闻、或是置若罔闻、或是钱权交易,把3000万河南人民视如草芥。最可恶的是,所谓抗日将领蒋鼎文以征收军粮为由,克扣3000万赈灾粮,用以投机倒把,倒换黄金,中饱私囊。河南省主席李培基软弱无能,既担心乌纱帽,又镇不住当地恶霸,后来靠外国记者白修德将事件真相捅到了《时代周刊》上,让蒋介石深感国际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筹措8000万赈灾粮调往灾区,这些赈灾粮不是被兵痞扣押,就是被贪官污吏贪占,最终也没有到灾民手里。最后是祸端愈演愈烈——不仅发生了人吃人、狗吃人的人间惨剧,而且卖儿卖女卖老婆比比皆是,一个人只值4升小米,道路、荒野,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因为国家的积贫积弱、因为政府的软弱腐败、因为侵略者的凶残邪恶、因为灾害的来势凶猛,致使300万河南人民成为冤魂。而统计上报中央政府的数据却是1000多人!
沉重之后是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灾难如此深重,就是一个原因:贫穷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让人欺负,落后民族就备受磨难,落后人民就颠沛流离。借古喻今也罢,以史为鉴也罢,总之,这样的灾难,我们中华民族不能再有、也不会再有!我们必须强盛壮大,必须集中力量谋发展,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我们的中国梦!
我不禁惊叹如今的好生活,不禁陷入沉思。河南,我想我也会像那个美国记者白修德一样会义不容辞的去为你,我会用行动追忆那段似远去,实则未远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