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调解领导小组的报告14号
大众发[2012] 14号
关于成立大众社区人民调解
委员会的报告
长城区委:
为大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构建和谐社区,根据嘉峪关市司法局第[2012]34号文件精神,经社区党委研究决定,现成立大众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其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郭健大众社区党委书记、服务中心主任 副主任:李树秋大众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兼综治办主任
成员:吕红大众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
周伊红大众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付金萍大众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
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治工作办公室由李树秋同志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附:大众社区各网格人民调解小组组成人员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成立人民调解报告大众社区党政办室2012年6月28日
共印3份
附:
大众社区各网格人民调解小组组成人员 第一网格调解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吕红大众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陈子艳大众社区社区工作人员 成员:强旭拖大众社区零就业
田玉兰大众社区楼栋长
白兰英大众社区党员
汤兴文大众社区党员
第二网格调解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毛亚疑大众社区综合治理委员 副组长:田晓阳大众社区工作人员 成员:杨茹意大众社区门前三包员
朱淑珍大众社区楼栋长
孙清家大众社区党员
曹军大众社区居民
第三网格调解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万建萍大众社区综合治理委员 副组长:邓霏大众社区工作人员 成员:张莉莉大众社区工作人员
张海英大众社区零就业
宗西珍大众社区楼栋长
高振山大众社区党员
第四网格调解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周伊红大众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张晓梅大众社区工作人员 成员:张宁宁大众社区工作人员
王丽大众社区门前三包员
张晓兰大众社区零就业
白静洁大众社区党员
第五网格调解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付金萍大众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赵玲玲大众社区综合治理委员 成员:刘慧芳大众社区工作人员
周忠平大众社区党员
司惠文大众社区零就业
郭祁大众社区楼栋长
第六网格调解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王青燕大众社区工作人员副组长:蔡红红大众社区综合治理委员 成员:曹开燕大众社区工作人员芮存贵大众社区党员
朱雪风大众社区零就业
殷亚君大众社区楼栋长
第二篇:关于成立人民调解领导小组的通知
高政发[2011]15号
关于成立高渡镇人民调解领导小组通知
各党支部、各村(居)民委员会、镇直各单位:
为了更好的搞好我镇综治建设工作,建设和谐高渡,经研究,决定成立高渡镇人民调解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主任:倪海霞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主任:刘飞礼副镇长
佘建康司法所所长
赵四海派出所所长
胡传山财政所所长
周奋前信访助理
薛家国民政助理
谷士浪城建助理
范桂武国土所所长
倪前一劳动所所长
胡高瞻农技主任
颜杰文化站站长
吕妍团委干事
李雨欣社区矫正工作者
调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大调解中心,刘飞礼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特此通知
泗阳县高渡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人民调解领导小组组织机构通知
高渡镇党、政办公室2011年01月21日
(共印50份)
第三篇:关于成立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推荐)
龙综曹[2011]12号
关于调整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各居(村)委会、各成员单位:
为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维护社会政治、治安稳定,经研究决定调整“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成员如下:
组长:方勇(街道党工委书记)副组长:胡晓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吴玲(街道司法所所长)
成员:孔蓓蓓(街道综治办副主任)
韩莉(街道党政办主任)
史文彦(社会工作科科长)
田彩云(龙河社区党委书记)
许惠玲(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
曹光琳(工农社区党总支书记)
李华彪(马村党支部书记)
张庭凯(幸福村党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综治办,孔蓓蓓兼办公室主任。
曹山街道综治委
2011年2月23日
第四篇:人民调解经费报告
山阳县司法局
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经费
财政预算情况的汇报
人民调解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发扬我国民间调解的传统并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网络体系建设,确保人民调解工作正常开展,调动广大人民调解员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独特作用,根据商洛市财政局、商洛市司法局转发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现就全县2011年人民调解工作经费预算提出如下意见:
一、县司法局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包括:人民调解工作宣传经费、培训费、表彰奖励费等,全县共有各类调委会354个(其中包括30个乡镇调委会),有调解人员2123人人。按照分层次培训的要求,每年拟培训调委会主任3期,每期120人,培训3天,约需培训经费180000元;配发培训教材租赁培训场地等需经费15000元;每年表彰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需经费5000元,合计200000元。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购置办公文具、文书档案和纸张的补助费等,考虑到各调委会调处案件数量不一的情况,又要照顾到每个调委会的工作积极性,平均每个调委会每年补助500元,需补助经费180000元。
三、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我县各基层调委会每年调解民间纠纷形成案卷的达1000件以上(2008年1342件,2009年1237件,2010年1710件),平均每年调解案件1500件,每件案件补助50元,约需经费70000元。
以上三项合计共需经费450000元。
特提请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列入2011财政预算。
二0一一年月日-2-
第五篇:2016人民调解调研报告
2016人民调解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实行群众自治、加强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6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实施,是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里程碑,对于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发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法律框架内创造性地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个地方的人民调解工作的好坏,不仅在于有一批经验丰富、公道正直的优秀调解员,更在于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制度创新,能否有效地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整体作战、规范化运作的体制,从制度方面挖掘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工作者队伍的力量,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一方的和谐稳定。笔者在工作中尝试推行“团队联调制”,收到一定成效,在此将个人的思考与实践作一阐述,求教于诸同仁。
一、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发展迅速,xxxx、年全市调解矛盾纠纷78000起,调解成功率95%,工作中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民调解员,在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中排名连续数年名列前茅,成绩显著。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冷静地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如何将人民调解工作引向纵深、做的更好,这就需要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以便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作为一线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者,以笔者的视角,我市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基层调解组织过于分散,调解能力未得到有效释放。以我区为例,目前,各调解工作室分散于各街道、公安派出所、各专业调解室,人员过于分散,平时看上去调解员人数不少,但在应急处置时要用人时却发现人手不够,捉襟见肘。摊子铺得过大,表面看来调解范围扩大,但实质上是调解能力和调解效率的下降,尤其是表现在处理重大矛盾纠纷方面。
2、纠纷的同质化,致使调解员业务特长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调解员各自擅长的领域也是不相同的。各调解工作室面对的纠纷基本是同样的(专业调解室除外),让不同擅长的调解员去调解基本相同的纠纷,必然是结果是其业务特长不能得到最大限度施展。从整体上看,就会是工作波澜不惊、四平八稳,既难以打造自身的有特色的调解工作品牌,也不能在人民调解中形成攻坚克难的有力拳头,给地方党委、政府造成人民调解工作软弱无力的感觉,影响人民调解工作的整体形象。
3、有针对性的培训较少,难以造就个人调解能力突出的优秀调解员。这涉及到调解员的个人业务素养问题。从我区的调解员从业背景来看,有社区主任、车间主任、企业的服务主管、退休的政法人员等,各自擅长不一。从面对的纠纷来看,有的是说理型的,要以情动人;有的是说法型的,要释法止争;有的是二者兼顾,既要说理,也要说法。从领域上看,有物业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合同纠纷、劳动纠纷、治安纠纷等。在扁平化的组织体系下,每个调解员面对的纠纷虽然种类繁多却又是同质化的,即使做了这样的培训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团队联调制的意义
团队联调制,为“1+X”模式,即以骨干调解员为核心,配属辅助人员组成团队,专门攻克重大、疑难、专业纠纷,形成自身的调解品牌。
团队联调制的产生,正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基层人民调解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意义在于:
1、打破了各调解工作室相对封闭的状态,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在原有的相对状态下,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通过团队联调制,将合适的人员整合在团队里,相互取长补短,团队的整体效能得到提升,产生了“1+12”的溢出效应。
2、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秀调解员的特长,提升调解效能。针对不同的纠纷,选派不同的团队进行调解,充分发挥骨干调解员的自身特长,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能够抓住矛盾的关键点,及时止纷定争。
3、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调解员的业务素养。对团队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包括法律知识、实践技能、类案解剖,现加上充分的实战检验,团队成员的业务素养可以迅速提升,在处理同类纠纷时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有利于优秀调解员的脱颖而出。
4、有助于打造自身的调解品牌,最大限度地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解难。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常态化,其中部分属人民调解范畴,不仅影响地方稳定,也影响党和政府形象。通过专业团队进行调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团队联调制的初步实践
案例:某社区的业委会与小区的幼儿园因幼儿园用房的权属产生纠纷。业委会主张幼儿园用房属全体业主所有,其依据是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签订了一份资产转移协议,写明幼儿园用房属全体业主所有,据此要求幼儿园与签订租房合同,缴纳租金给业委会,否则,要求幼儿园撤出小区,由业委会另外聘请办学机构入驻。幼儿园则主张,已经与开发商签订合同,不能随意废止,因此不能与业委会签订合同;业委会与开发商的产权之争不应影响幼儿园正常办学。虽经街道、社区多次做工作,矛盾也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因其中一方采取了过激行为,双方矛盾因此骤然激化,并发生肢体冲突。
分析:这是典型的法律纠纷,涉及到合同法、物权法等,需要成立以擅长处理法律纠纷的调解员为核心的团队。
调处:区调委会介入了解情况后,立即以调解员马XX(退休法官,擅长处理法律纠纷)为主,配属区法援中心律师、另一名调解员徐XX(退休检察官,擅长处理治安纠纷)。在调解过程,又引入一名现任资深法官。团队成立后,主要工作情况包括:
1、召开碰头会,进行调前分析;
2、确定主调人、各成员在调解中扮演的角色及可能出现问题的应对;
3、接受业委会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包括为其免费进行诉讼代理;
4、请资深法官指导收集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诉讼风险评估。
结果:在证据收集过程中,调解员发现业主在购房时曾签署过一份承诺书,接受开发商制定的临时公约。临时公约写明,幼儿园用房归开发商所有。合同有相对性,只对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开发商与物业公司之间的资产转移协议虽写明“幼儿园用房属全体业主所有”,但并不构成业主主张产权的依据。对幼儿园用房的归属,相关法律也未强制性规定必须归全体业主所有。经过诉讼风险评估,团队一致认为在现有证据条件下,业委会一旦诉讼败诉的可能性很大,并将此结果告知业委会成员。业委会表示接受,基本放弃产权之争。调解员提出,对幼儿园在小区办学对业主造成的影响,可以另行组织调解。至此,一场难解的纠纷基本平息。
点评:对法律类的纠纷,调解员必须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有些专业问题还必须邀请专家指导。本案是一起复杂的法律类的群体型纠纷,区调委会及时成立以退休法官为核心的调解团队,配以法援律师、退休检察官,调解力量很强大,在背靠背的调解中做了很多释法工作,但由于一直没有掌握关键证据,调解工作走了一些弯路。区调委会及时和法院联系,由法院指派一名擅长处理物业纠纷的法官协助工作。正是在该法官的指导下,调解员收集到了关键证据,本案的调解工作才迎来转机,业委会才会放弃产权之争,纠纷基本平息。
这是团队力量的一次充分展示,在今后的调解工作中,将不断地摸索,进一步从制度方面予以完善,打造出自身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