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读后感
《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读后感
在经推荐读了《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后,心里顿时涌起了无数波澜。大学,究竟应该如何度过。
在这本书中有着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和切实可行的建议,未在校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从而拥有一段充实、生动的大学经历指明了方向。
读完这本书后,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最容易思考的就是: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卓越的大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大学中有着大量宝贵的资源,但真正懂得如何充分利用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在领略“大学”含义的同时,我们更应抓住、利用身边的资源,从而不断超越自己,让大学时光不会白白流逝,用自己的行动对得起努力这么久而考上的大学。
感谢《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让我懂得了“大学”。
第二篇:读《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有感
读《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有感
在这次疫情期间,忽然多了好多闲暇的时间,在学校的推荐下,我利用在家的日子,拜读了《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这本书,从而对自己只有一点点经历的大学生活有了有了更多地期待与希望。
没上大学之前,总是有老师,有家长,有学长学姐告诉我说 “上大学就轻松了,你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后的好日子奋斗的。”之类的话,曾经觉得过来人肯定有过来人的道理,但是当我提着沉重的行李箱到了陌生的大学之后才发现,想要融入这里,成为这个美丽的,熙熙攘攘的校园的一份子,实在是要付出许多努力,做出许多不像的自己改变的。
大学对于我们来说算什么?听别人曾经说:“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不可否认,这确实特殊又重要,这是我们离开了父母对我们的教诲,离开了他们的羽翼,第一次靠自己,独立的,融入一个新的小社会,适应新的环境。从这之后的我们,做出了大多数人接受的行动,听从了大多数人接受的想法,新的氛围,用自己的双腿一步一步走进去。所以,大学确实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第一次来到南京工业大学,一切事物,环境,朋友,老师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前所未见的,各种各样的社团,许许多多的组织等等,闻所未闻的,当你挑灯夜读时,不会再有人催你早睡,玩手机也不会有人让你离屏幕远一点,学习跟不上时,也不会有老师来督促你完成学习任务,生活的大大小小,繁杂琐事一下子变成沉重的包袱,被扛在肩头,从此不再卸下,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轻松,但是我认为这时应该伤心的,但也是新的开始,后面该走怎样的道路,全部牢牢印在自己心里,把握在自己手里。
总是有人理好了目标却没有实现,能够自己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把握好每一分该学习的时间不被浪费,很难很难。相比较于我们上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有高中,大学为何被称为高等教育,是有他的道理的。也许父母亲人会告诉你,考上大学就是出息了,他们以你考上了大学而骄傲,甚至大办酒席,只有你自己心里知道,高考填报志愿时,望着前面那么多高分的大学,心里是有多么的酸涩,苦楚,甚至后悔为什么没有再努力一点。
少年不识愁滋味。过了高考这道坎才知道前面的人生是多麽遥远,甚至荆棘遍地。从小学开始,努力学习小升初赢在起跑线上;考上了离家稍微远一点的初中又要拼命努力考好的重点高中,考上了城市另外一头的重点高中还要更加用功考上另外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好大学,这就是我们十八岁之前的人生,学习,学习,学习,会有人心疼我们吃了这么多苦,但不会有人说不要再吃苦了。也许是物极必反,当我们终于熬出了深夜苦读的头,到了大学面对轻松了一倍甚至更多的学业,都不愿意在拿起笔学习一下。当然这也不是当代颓废大学生现状,这只是一部分大脑“瘫痪”的大学生。而欧美国家却与之相反,书中哈佛学生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没有竞争激烈的幼儿园学前教育,只有随心所欲,笑得前仰后合的童年回忆,十几岁开始逐渐加入学习,明白道理,到了大学才真正开始了学无止境一直延伸到了垂垂老矣。因为对于外国人来说十八岁,意味着独立,这个年龄可以自己思考,独立生活,决定人生,甚至娶妻生子。自己做的决定,哭着也要履行下去。
看了书中的哈佛学生,我好像看到了一个个规划师,他们成熟而有条理的规划自己的人生,目前的阶段以及即将完成的目标,这样可以极有效率的完成我们effective大学。在此之上,他们阅读更多的书籍,甚至熬夜解决一个虽然无用但自己很感兴趣的难题。这就是升华了,这是让自己开心的大学。当然玩游戏也可以开心,我曾经尝试过,什么都不干就是颓废,玩游戏,吃吃喝喝,一天还行,2天之后我就会觉得浑身难受甚至极度想要获得一点知识。
经历了大一一年的生活学习,听过身边许许多多的人说,感觉课太忙碌,自己的时间完全不够。课多是真的,但是自己的时间,没有不够的说法,只有不够努力。打游戏的时间永远够用,一到期末面对挂科率极高,整天熬夜奋斗补天的时候才觉得“时间都去哪了”。这种人缺的不是规划能力,规划能力每个人都有,他们是大脑“瘫痪”了,没有努力发奋的想法,甚至维持不了基本的跟上学习进度。有的人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的,感觉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社团,学生会,社联,团团转。旁观者清,如果没有你,这些组织照样正常运转,生机勃勃。这时候适当的推出忙碌的工作,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就该提上日程了。
印象深刻的书中还有一句,“卓越的大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这让我对大学的认知更加立体,他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你会有自己的人际关系,会有自己的工作,生活每天都要记住数不清的事情和名字。我在大一的时候就加入了一个社团,还有社联的指导部和院学生会。犹记得面试通过的时候十分激动的样子,当时也认为现在的自己可以同时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组织时间。后来才发现,生活就是学习工作掺杂在一起,一团乱麻,也许你的作业和工作正好要再同一时间完成,这时候说是取舍,又有点伟大,说白了就是自己搞定一团乱麻。后来,当我渐渐熟悉了社团工作甚至游刃有余时,我想到的就是退出来,好好学习,感觉上是学到了知识忘恩负义,但是我心里知道曾经的我有那么多认识的人那么大的校园走几步就打一个招呼,但是最后到我手里的还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知识。
但是你说完全自闭的学习也是不切实际的。会有老师联系熟悉的同学做大创项目甚至你的朋友会提醒你有什么活动可以参加,指点你有什么课程要选可以加学分,这都是自己一个人琢磨不来的。
最后,读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让我见识到了传说中呼朋引伴的学霸是什么样的,也给了我们大学规划自己生活的一些指南,自己的日子,虽然有家长帮衬着,但毕竟是自己的日子,好好学习,在大学里活出一个新的人生。
第三篇:《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大学阶段意味着什么?
大学阶段对学生意味着什么?这本书的英文版书名是“Making the Most of College”,比中文版书名的意译更加简明,就是“充分利用好大学”。这需要从两个视角看,一个是从学校的教职员工,即“大学教育者将良好愿望落实为实际行动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另一个是从大学生,即“学生在校期间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和选择,才能保证充分利用大学时光?” 本书的作者Richard J.Light 是哈佛教授,统计学博士,他和同事们访谈了1600多名学生得到九大方面的调查结果,结果如下:
一、课堂外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在宿舍以及课外活动(比如实习、打工、志愿活动、艺术活动)中发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参与活动越深入,收获越大,学生对整个大学生活的满意程度就越高。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在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之间建立联系。活动让人快乐,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学习的压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和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而那些能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学生,会从中获益匪浅。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同学交往并相互学习的理想的平台。它将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参加活动好比拥有了一个支持小组,得到一个情绪分享和解决困难的人际平台。艺术活动,比如管乐团、合唱团、舞蹈、戏剧、弦乐等作用巨大。
作者也发现参加活动并不和影响成绩有直接相关,学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
1、不善于管理时间;
2、执着于高中的学习方式,没有掌握新的学习技巧和策略,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3、选课,上大课较多,缺乏小班课;
4、独自学习,没有和别人合作学习,寻求帮助的习惯。
二、大部分学生声称他们从那些组织严密、测验和短篇论文作业相对较多的课程中学到的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的课程。这种课有一点至关重要——他们可以从教授那里迅速得到反馈,从而在期末考试前有机会进行调整,做出改进。
三、作业已经从过去的独立完成,变成学习小组课外合作完成。
四、班级容量对学生的学术发展影响重大。小型研讨课、教师给学生的一对一指导是许多学生学术历程中的顶峰。学生上小班课的数目与他自称对整个大学学术经历的满意程度之间,相关度较高。小班课通常人数小于15人,包括阅读课,小型研讨课,研究写作课,一对一指导研究课。
小班课程作用巨大的原因有2个方面:
1、教师对每个学生都相当了解;
2、教师可以运用大课上很难实施的教学技术。当教师用过一些有争议的内容来组织课堂时,小班课的效果就特别好。提出两个对立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布置阅读作业,让意见相反的两组学生互相辩论。
五、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的优越性必须在某些设定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实现。
六、大学期间收获最多,学业成就最显著的学生,经常安排时间与大学教师或其他学生一起,共同进行实际学术研究。
被访谈的学生认为老师谈到重要思想最有帮助,比如为什么上大学?所学内容如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大学新生学会时间管理至关重要,新生要学会时间记录3步法:记录自己两天以上的时间使用情况;和老师讨论他的时间使用,寻求建议;向老师反馈执行建议情况。哈佛教授争相参加帮助本科生的一对一指导计划,很多本科生自己撰写计划申报研究助理,得到了很大帮助。
七、学生们非常重视写作,强烈渴望能够得到关于如何提高写作的具体建议。
1.课程要求的写作量与学生投入时间成正比。学生评价一门课程的智力难度与该课的写作任务呈正相关。写作任务会使得学生在该课程上的投入量增加。
2.Robin Worth曾对哈佛1977届的校友进行调查,90%的校友认为写作能力非常重要。3.写作培养最好的方法是面对面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和教师一起,定期组织小组聚会,互相评论彼此作品,写作的进步越大。在一对一指导中,学生要尽量问一些具体明确的问题,老师要尽量提出一些明确的建议,如何用词,如何修改。学生积极找老师讨论评语和修改建议,直到完全理解老师意图。
4.当教师围绕某个实际学科教授写作知识的时候,写作学习效果做好。在学科的实际背景中,将写作知识与某特定学科的书面作业相结合。学生最不喜欢教师把自己的方式强加到学生的文章中。写作的精确性也很重要。
5.学生自己组织的写作小组对写作提高也很大。
6.学生认为要写那些既要给老师看,又要给学生看的论文的课程作用很大。学生态度很积极,因为要给老师和学生面前展示。其次,学生可以学到更多,要充分考虑面向教师和学生在阐述表达的方式上。而且机会均等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同学们互相阅读,交换意见是学生鉴别和评判能力得到提高。任何人都可以了解到不同的风格和观点,帮助学生多元化地理解观点。
7.教师可以在每次课堂快结束前,留出几分钟,提两个问题。一是这次课所学内容的重要观点、思想和主要依据是什么?二是你对上课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对哪些内容感觉不理解?可以让教师得到高效的反馈。然后在下次课上课之前再将学生的内容概况情况和疑问进行反馈,就得到双向的交流。
八、重要而有效的指导是通过具体的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1.作者把一份粗略的草稿交给大学新生进行修改,并一起讨论,成为学生收获较大的项目之一。
2.产生重大影响的老师做的事情:教学生创造性思考;教学生准确选择词语,严密地考虑自己持有的观点和描述的词汇,有时会改变观点,有时能使分析更加透彻,甚至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3.让学生安排阅读材料和讨论环节对学生的促动很大。
4.鼓励每位同学把自己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带进学习中,将亲身经历和阅读材料结合起来,利用多元化的学生背景,使学生更好理解抽象的理念,也使学习讨论丰富生动。5.大班课的老师要设计简明的练习或游戏使班级学生能够参与并对所讲内容方便理解。6.优秀的教师在授课时不局限于原理,还告诉学生老师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教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这样的教师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内容作为阅读材料布置给学生,把课堂的时间用于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思考方式。
7.将全部责任让予学生是一种做法,鼓励学生承担一些责任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又是另一种做法。两者之间的界限很微妙。能够在这微妙的差异间游刃有余的教师能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让学生能够提出建设性的质疑是教会学生思考方式的另外一种好的方法。8.教师要使学生深入思考证据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样的证据会改变他们的看法。让学生明白良好的意图都需要通过证据来得到实现。
9.设计跨学科的研究专题,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背景下寻求各种解决之道。例如,如何减少某地区的酸雨?国家如何控制酸雨?酸雨和劳动力的工作机会之间有什么联系?当一个国家要一会导致酸雨的工业产品为出口商品时,控制这些工业会有什么影响?
九、外语和外国文学很受学生欢迎。
对这九个调查结果,因个人喜好,我做了简繁不同的摘抄,作为供朋友们了解这本书的参考。虽说“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是把大学阶段作为需要互相影响至关重要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任其发展,这本书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调查结果。尽管中外教育有诸多不同,但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充分利用好大学阶段,是教育的共识,就像阿普克拉夫特(Upcraft,1995)所说“学生投入的质量越高,学生在大学越有可能成功”,而高校教育者需要提供给学生投入的高质量的机会和平台。如果我们能够一点一滴的努力去做,我相信穿过光阴的毕业生们回想在母校的时光时,是充实而又感激的记忆。
第四篇:穿越金色光阴的哈佛人读后感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诱惑。犹记幼时念书的我除了知道老师家长每每念起的“清华”“北大”,还能够牙牙学语叨念起“哈佛”,这大概是个为这所世界著名的大学的创建作出杰出贡献者的名字吧。那时的我没有接触过英语教学,却对这个充满西方气息的全英文环境怀揣着无比的憧憬。在读书报告的选择上,也是因了这个能够勾起我过去太对牵念的名校。
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个迷人的错。未能与未来世界的顶尖级人才济济于世界最高学府自然是一种遗憾,但哈佛的价值不正在于他的精益求精吗? 年纪稍长些的时候,我对知识的渴求已不能够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得到满足了,感谢那些不辞辛苦的译者们将国外的优秀的典籍和文字化作我能够理解的符号。哈佛人的著作,为哈佛人写的书刊……我如饥似渴地翻阅着有关于哈佛的一切一切。甚有稼轩公“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之痴迷,千百回的梦我只需一游哈佛那古朴的美国风情民房,舒展开四肢仰望碧蓝湛清的天空,嗅闻着绿草的芳香便觉知足。然而,绝非美丽怡人的校园环境真正吸引着我。
把玩村上先生“凌晨四点半,海棠花未眠”的文字时,便情不自禁地将哈佛学子与其对号入座。热爱学术的哈佛人正像这低调的海棠花,待君盛绽,惊却众目。我脑海中长久以来形成的哈佛,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定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是一种象征,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走进哈佛后立刻被那里的学习氛围感染了。无论是图书馆还是餐厅,哪怕是医院或者是公园的一个长椅上都能看到埋头读书的人。有去美国留学回来的学子,他们都共同感慨过哈佛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研究热情,为了一项学术研究,一个课题讨论,哪怕仅仅是准备一个下一堂课问导师的题目,他们都需要与阅读大量的书籍来补充相应的知识。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在北大一年的读书量远不及在哈佛一月的读书量。哈佛产生33位诺贝尔得主,7位美国总统,正是古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铁证。制片人谢娟给出“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以苦为乐呢?”的答案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哈佛随处可见的睡觉的人也是他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因为哈佛的学生学得实在太苦了!那么哈佛老师在这样的校园中又有什么样的切身体会呢?理查德·莱特从另外的一个视角,带领着已然走进大学殿堂的我领略世界级名校之所以为世人仰慕的深层次原因。
一个成绩优秀的女生进入哈佛后不久险些面临退学,导师找到她很快了解到她因无法适应大学里的多元化和快节奏在人际交往方面面临困难,孤僻的她倘若无法融入这个大环境,离开了学校的她也将很难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当代生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导师采用循序渐进的引导法,在给予一条条合理建议被女孩自卑的心态占据上风而拒绝后,导师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建议——去乐队担任扶鼓。乐队的鼓很大,在演奏的时候需要另外一个人用手固定。这项不需要任何天赋的工作却使得女孩获得了小组的支持,更加积极地加入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的选择有很多,例如可以赚钱的工作、公共服务活动、体育活动、艺术、音乐,学生自办杂志或刊物、兴趣小组或宗教组织。调查显示,参加较多活动的学生取得的成绩并不比几乎不参加活动只会埋头学习的学生来的差,相反可能更好。
相形之下,虽不可一概而论,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在我的身边存在着因为过多投入社团活动、学生工作或者兼职而在学业上产生下坡的人。本书利用整整一节的内容告诉我们哈佛人是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诚然,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我们可以吃吃喝喝笑笑,对着电脑游戏对着手机屏幕度过,也可以在研究室和几个志趣相投的伙伴就着某一个论题展开激烈辩论度过。哈佛人往往选择的是后者,在我们大部分人看来包括现在我对自己的专业课程都没有办法高涨的热情。我们时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投入学习的这门课程如果真心热爱,那必然愿意投入相当的精力,第二章便有介绍。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怎么办啊?这是很多大学生心生的疑惑。从“芭蕾、火鸡骨头、外科手术”一文中我们发现,女学生开始并不明确自己医学的研究方向,直到一次诊断结果显示她无法进行芭蕾表演时,她开始历时数年的思考。在经过导师的指引下,当初目标还不够清晰的她陡生拨云见日之感。她的目标是让热爱芭蕾的人能重新在舞台上绽放小天鹅的美丽!将自己的生活与学术联系起来一直是学以致用的核心,从不忽视我们可以为生活带来的改变我们也将受益匪浅。
包括扶鼓女孩和芭蕾女孩在内,理查德在哈佛校园内进行的工程浩大的调查统计还有许许多多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愿意和导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绵延千年的儒家文化在哈佛人身上的外在表现便是谦虚好学,对知识的追求,对学术的追求永远没有尽头。老师亦是如此,即便他们著作等身,即便他们载誉载名,他们都会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能够将不同观点带入大学的学生才更受欢迎。可能基于哈佛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条件,一对一教学能够切实实施,这便成就了哈佛校友世界回馈的佳话。每一名毕业生,他们都有感恩的老师,感谢在大学的四年中曾经为他指点迷津,产生重大的影响的老师。
回到那个扶鼓女孩,老师的睿智为她开启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接下来的路依旧要靠她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老师将她放在一个小组中的目的何在?阖书思考,宿舍、小型学习小组、学生群体……书中反复强调的这些词不都是在告诉我们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么。历史上不乏闭门造车,一鸣惊人的例子,爱因斯坦是其中之一。然而,以偏概全不再适合当代社会。个人掌握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方能产生思维碰撞,促成创新。退一步讲,学生每一堂课都需要完成老师相当大数目的课后作业和写作要求,凌晨四点半的坚持仍旧不够。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打劫时间”,一份个人需要4小时完成的课题交给一个4人的合作小组,不消1小时便能完成。1+1>2的高效运营模式才深入人心。扶鼓女孩从中获得的不仅是协助乐队完成一场精彩表演心生的满足感,还有小组成员彼此的情谊。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栽柳柳成荫。为扶鼓女孩的蜕变惊喜,为每一个人都能产生的改变欢呼。
“我在大学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一个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刹那便萦绕在脑海中的问题,导师也没有办法给出解答。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望无垠的荒漠你走过的脚印早已被又迭起的金色风沙掩盖,前方才有绿洲。哈佛人在这条道上不顾险阻,勇敢无畏。金色光阴里,积极热情,思想丰富的哈佛人充分利用了大学的时光(make the most of college),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由此得到证明,人生的基础由此奠定。如果我们能够在大学期间培养起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保持快乐的心境,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这些固定的习惯和意识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中“灿烂文明”篇千人演示各式形态的“和”字的擂鼓声犹在耳边,声声击鼓铿锵有力,和为何,和为合。马尔克斯在轰轰烈烈后选择徒劳,在和平破碎后远离喧嚣。我们,有优秀的哈佛人为榜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建设铺路,为何选择孤独百年!千万双手扶起振兴的乐鼓,奏响属于当代大学生们的时代华章。
第五篇:光阴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光阴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光阴读后感1偶尔见报,读了《光阴的故事》这篇文章,一位勤劳朴实,美丽善良,宽厚待人,心态端正的女性形象震撼着我的心灵,多么值得借鉴,值得欣赏,值得敬佩。
年轻漂亮的她就因为自己是个富农的女儿,订婚那天,自己夹着个花布包袱,跟着媒人走了三十多里山路来到他家,嫁给了他这个不懂事、不务正业的穷小子,可她心态端正,“没有半句怨言”。“白天干农活,回到家里,就赶紧拾掇着做饭洗涮”,虽是家徒四壁,却非常整洁,从孩子的衣服、餐桌的装点上都得以充分体现。现实生活中,能保持这良好心态的能有几人?还不知情绪是多么的消沉,对生活就此失去信心,甚至于精神崩溃。可她认准了自己应该顽强地生存下去,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
她的丈夫虽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但“仍是玩心依旧”,且喜怒无常,但对生活、对孩子的责任感让她不得不去试图改良他。她忍受着屈辱仍然不离不弃。我不认可她丈夫的霸道,不欣赏他那所谓男子汉的尊严,倒是对他的责任感表示强烈的谴责!但她的宽宏气度让我着实赞赏,对她逆来顺受的处境表示深深的同情!她对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对丈夫的委婉措辞令我表示深深的敬佩!
光阴的流逝,她的勤劳朴实,她的责任感,她的善良温柔终于唤醒了她丈夫良知!他和她一起担当抚育子女,维持生活的重任。用他们的辛勤劳动盖起了敞亮瓦房。“而灿灿的笑,早已盈满了她的眼”将她的喜悦与满足写在脸上。当她在60岁那年生病住院时,望着长大成人的儿女们买来的补品和丈夫买来的“黄桃罐头”,听着丈夫酷似忏悔的语言,“她吃着,笑着,眼里含着泪”,此时她的喜悦、满足、辛酸……一齐涌上了心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有善良朴实的她,哪有他们如今幸福的家。“什么收服不收服的,你就想着和他过一辈子,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却耐人寻味,影响着年轻一代!
对照自己,我也曾性情暴躁,无名火起地对待善良朴实的妻子,妻子却总是逆来顺受,着实让我忏悔不已。
现实的社会上,但确实又有些丑恶的嘴脸。我曾听老人传说:“在那‘统购统销’的年代,一位母亲将米饭平均分成三份,任其儿媳选一份,可儿媳每每都要说她那份就是要少。”在那饥饿的时代倒也有点说法,可在现今的富裕时代有人却像那样,为了个人多要,于制度、条例不顾,横行霸道,表现出那样的丑恶,抖露出她的臭威,赤裸裸的暴露出那扭曲的心态。与文章中的女主人翁相比显得是那样的低级趣味,那样的卑微。我无心也无能去“惩罚恶人”,但我憎恨丑恶,弘扬美德!
《光阴的故事》不仅令我对文章中的女主人翁心生敬仰,且让我产生深刻的认识:认真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谐当今的社会!
光阴读后感2《光阴的图案》—一本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集,是它让我的暑假生活充满了桂花清河绝尘,浓能远溢的气味。
老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而作者的光阴却在人生中留下了图案,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疑问,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才懂得,此图案非彼图案,作者的图案指的是人生中实际的经历。虽读着别人的故事,我却身临其境。
作者在书的最后一章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是一个爱书的女孩,可我还没达到“读书行路”的境界。读一本来自心灵深处的散文,便是随着作者游历了生命之路一番,汤素兰奶奶用淡雅婉丽,如芙蓉初拨的笔调,向我描述了她的“漫漫人生经历,”字字句句就如西湖堤上烟雨蒙蒙,饮一口便醉了最深处的灵魂。
童年的岁月是最纯真的,作者的童年就留在了偏僻的山村,那儿没有高大的摩天轮和旋转木马,但却有作者的一段真实的经历印在了我心底。我一直觉得有玩具有零食的童年才是幸福的,可读了《光阴的图案》后,我才发现平平淡淡也是一种美,作者的童年经历如此丰富,每一个故事都不是乘坐摩天轮能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带给我不同趣味。与之相比,我是无法感受铜油灯的乐趣的,即使城市中有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但也会暗淡于无数灯红酒绿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于是,我觉得城市是乏味的;可我又是幸运的,我不必去忍受重男轻女的思想,更不必为读一本书翻箱倒柜。我羡慕作者童年的生活,是乡村的偏僻成就了作者,作者有如此的成就也是离不开童年生活的影响,就是乡村的朴实成就了作者的真实。
《光阴的图案》中我喜爱《奶奶星》这一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天上有那么多的星,地上有那么多的人,总有一颗星为自己而亮,就像作者的奶奶,永远在天空闪耀,保佑着她的孙女。我想,祖辈们都是伟大的,他们用点点滴滴的汗水养育着儿女子孙,直到油尽灯枯那一刻,心还是牵挂着的。故乡的一方土养育了一方人,一方人守护着那一方土,血脉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不惜,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希望的延续,我也是父母眼中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时刻被父母牵挂着,可我永远报答不了这恩情,也许父母之爱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辜负吧!可我知道,那两颗星星,会为我永远的亮着,亮着……
光阴就这样匆匆过去,惊鸿一瞥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已留下了刀刻的记忆,此时,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地感伤。
光阴读后感3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的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当她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什么也看不见,眼前一片黑暗时,凯勒像被噩梦吓到了一样,全身惊恐,悲伤极了,那种感觉让凯勒今生永远难以忘怀。
凯勒的家庭教师—安妮·萨利文带着凯勒一步一步的走出黑暗,让凯勒不再烦躁、暴躁。凯勒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用第三天的时间去看世界博览会。”就这样,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请大家记住这么一句话: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给无望世界带来希望”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凯勒是一个坚强的女子,这么长时间的无光、无声、无语,凯勒没有一丝厌倦,没有一丝的抱怨,平常人都受不了,更何况一个无声、无光、无语的弱女子呢!没错!就因为凯勒的坚强,让她自己靠近了光明!虽然,凯勒的身体不自由,但凯勒的心是自由的。现在我们的身体这么健康,学习环境那么好,不可以不认真学习,不刻苦学习是不行的,要像凯勒那样努力学习、刻苦学习,还要学习凯勒的坚持不懈精神,今后,我要以凯勒的学习精神来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光阴读后感4有那么一本书名曰:《假如只有三天光阴》,当真我们需要一本《假如只有三碗水》,习惯浪费只能为自己挖掘坟墓,望己能珍惜。亦望早日天降甘霖,滋润那干裂的土地和人民。
万众一心汇长河,滋润好春秋,大家有心,发个短信捐瓶水吧!
想起了海伦凯勒的《假如只有三天光阴》其中朴实的文字依然清晰,那一个个情节也依然历历在目!再加上自己生病的状态,想想最近的事情,于是一个突发的灵感便产生了,我把她命名为《假如我还有三天的光阴》,现在就把它敲打上去吧!
假如我还有三天的光阴,我会首先把她换算成七十二个小时,以每二十四个小时为一个区间,然后做一个整体的规划!我将会利用这三天的时间做三件,我认为伟大而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三天里,我将会始终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和温暖的微笑,我要让世间留下我最美好的一面!如果非得要在美好和丑恶,快乐与痛苦之间选择其一,那么为什么不选择美好和快乐呢?
光阴读后感5这个暑假我读了好多文章,其中《时光老人和流浪汉》这篇,让我感触特别深。
当我读到书中这句“少年时代玩弹珠,青年时代玩扑克,中年时代玩麻将,家产全部败光!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时,我的脑海总是不断地会浮现出那个流浪汉晚年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种种可怜的情景。
俗话说,可怜人往往有他的可恨之处。流浪汉的少年、青年、中年时光都虚度在“玩”上,他的老年时代怎能不悲惨呢?人的一生,时间,金钱,才华都十分重要。如果少年时代不珍惜年华,不多学知识和本领,青年时代不锻炼能力,中年时代不继续努力,一生不学无术,只会吃喝玩乐,等待他的晚年可想而知——惨!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不过一百年,极其宝贵,十分短暂。少年是美好的,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为什么不好好趁少年这段宝贵时间多学习,多掌握一些知识和本领呢?我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同学十分认真,勤学好问,他们即使遇见学习上的困难也不退缩,不逃避。我想这样的求知态度和顽强意志肯定会促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学有所成,事业辉煌;但遗憾的是还有些同学,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遇见困难就躲就逃,对老师的教导、家长的提醒不当回事。我这样下去他们也许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晚年也可能会像《时光老人和流浪汉》中的流浪汉一样伤心地感叹“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
合上书本,我想:与其最终因一事无成而懊悔,不如今天认真听取师长的谆谆教诲,好好学习,不虚度光阴,不浪费生命,不让流浪汉的悲剧在我们身边重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只有珍惜点点滴滴的时光,一丝不苟地勤学做事,将来,我们才能为祖国贡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只有珍惜年华,才能前程似锦!
光阴读后感6以前,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人向智者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来辨别出事物的真假,用镜子行不行?智者想了想,缓缓地说,两样东西表面上不分伯仲,一般人很难分辨出。其实啊,要区别他们也很简单,你只要找出有一点点瑕疵的那一个,90%以上的就是真的。我对此有一点疑惑,难道镜子照出来的东西还不够吗?今天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尽管镜子如实地向人们表现所看到的东西,但这往往还是不够的,春去秋来,时光荏苒,红颜易老,只有在时光老人面前,你能留下什么的印象,才是最最重要的。
六年前,我从一个懵懂女孩来到港闸实小,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梦想。开学时,老师告诉我们在张謇楼前的'镜子是专门给大家整理衣冠的,让大家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来读书学习,为母校增光添彩。我当时似懂非懂,但每天上学时,我都要下意识瞧一瞧这个镜子。随着六年的学习,我在忠信楼那里静静听讲,潜心畅游知识海洋、在笃敬楼那里,我悉心体会老师的指导、在勤践楼那里,我操作电脑,与世界保持同步联系。课间,我在日月广场花香丛中散步,放学后我还在张謇铜像前徘徊,体会先贤博大的胸怀。现在我已经长大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我知道了自己的梦想是可以成真的,的确,在以后的途中也许会遇到有坎坷和曲折,但我坚信靠着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一定会让自己实现梦想,永远不要在镜子面前说:“还不错呢。”
现在,我终于体会到这篇文章的意思了,我们不但在镜子面前要保持美丽的容颜和漂亮的衣着,更要在时光老人的眼里留下自己的内容。六年小学生学习的时间过得太快了,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再过六年,我们都要在大学里读书,十六年后,我们又能为母校做出些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
光阴读后感7俗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读了赵丽宏的《光阴》后,我更是感同身受,感慨万分啊!
在《光阴》这篇文章中,作者诠释了光阴老人的神奇与无情。光阴老人让万物像花朵一样绽放,没有人能阻挡,他是神奇的。光阴老人也会让万物像花朵一样凋零,没有人能挽救,他是无情的。光阴老人来去匆匆、为人公正,不管是谁,不管他是贵是贱,不管他是目中无人还是可怜凄凄,光阴老人都不会多看他一眼。
光阴老人坚守他的岗位,金钱珠宝打不动他,闪闪泪光打不动他,漫天谩骂更是打不动他。我们只有把他给予我们的时间合理安排,而不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走一趟后,有赤裸裸地回去。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这个没有战乱的和平时代,社会不需要我们献出自己的生命,只要我们的一点爱心,多替别人想想就足够了。用空闲的时间去帮助别人,即使光阴老人无法多给你一些时间,他也会感到无比欣慰,人们也会记住你。
珍惜时间。一句我们从小说到大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懂,这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让我们用真实的行动,去感谢光阴老人,去报答社会吧!
光阴读后感8读过《给我三天的光阴》这本书的朋友一定会被作者的坚强、奋斗、乐观与勇气深深感动。如果你还不了解作者海伦凯勒,那么就让我来向你作介绍吧。
海伦凯勒原来是位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在19个月大时,因一场急病导致失明、失聪和失语,从此小小的海伦变得暴躁、任性和孤独。直到七岁,她在充满爱心与耐心,曾经接近失明的莎莉文老师费尽心思的引导下,走出了黑暗与孤寂,感受到了语言的神秘,领悟出了知识的神奇。从此,海伦求知若渴,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将仔细端详自己的莎莉文老师、亲人、朋友,还有环视自己生活的环境;到森林进行一次远足,放纵一下自己的眼睛;到博物馆对世界的历史与未来、人类进步的奇观作匆忙一瞥;看看黎明时由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到剧院或电影院享受色彩、优美和动作的完美结合;浏览城市中令人敬畏的建筑艺术;漫步在大街、公园,瞧瞧万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我的眼睛不轻易放过一件小事,它争取密切关注它所看的的每一件事物。”“此后,我摸到每件物品,我的记忆都将鲜明地反应出那件物品是个什么样子。”
这三天对于海伦凯勒真的是奢望。而我们已经拥有了三千多天的光明,让我们反省一下,我们是否都充分利用这天赋的五官和四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了吗?"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的确,我们太幸运了,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光阴读后感9“谁也无法描绘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这便是光阴。他无时无刻都在流逝,但是似乎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无法暂停他的脚步。今天,我读了一篇赵丽宏老师所写的《光阴》,这篇文章令我想起刚刚学完的一篇课文——《匆匆》。两篇文章的体裁相同,细细品读让我又一次感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快速,岁月就像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被偷走,我深深地感受到作家对时间流走而感到叹息和无奈。
这篇散文主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光阴的流逝是不可挽留的。作者把光阴比喻成雕刻刀、公正、慷慨。写出了时间在万物之间的无限变化,一如既往地溜走,体现出作者对光阴不停地流逝而感到可惜,从而唤醒读者珍惜时间。
读了这篇散文,让我感到时间这个词开始从我心中变得重要了。虽然我们不能抓住时间,但我们可以抓紧时间。把每天玩耍的时间缩短,将挤出来的时间做对自己或他人有益的事情。这样,“浪费时间”这个字眼便不会出现了。
在生活中,我常常感到时间在不断地流逝,但从未觉得时间流逝得如此快。回望过往,小学六年的学习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回首我们小学阶段的生活,是那么的快乐——考试获得满分、与全班同学一起获得拔河比赛的胜利、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事情仿佛就在昨日发生。但仔细计算,将近两千多的日子就在眨眼之间过去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想,我应该从今开始珍惜时间,不然到了年老的时候才来后悔就太迟了。
这篇散文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既然时间不能停止脚步,那我们就加快脚步跟紧他。
光阴读后感10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没错这就是最近火热的电视剧《最美的时光》,《最美的时光》这部剧让我感觉爱就要说出来,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很可能会是一生的遗憾,很多美好的事不应该被遗忘在最美的时光里,而是应该在最美的时光里去努力地争取,这部剧主要是围绕开朗乐观的苏曼而展开。
苏蔓对宋翊十几年的暗恋与角落里的追随,虽让人心痛,却也无比美好,但也许还是会让人觉得不现实。我是一个始终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人,所以,我没感受过的,不代表不会有人感受;宋翊阳光,虽然在美国的经历让他形容自己为“内里已经腐烂的木头”,但成年后的打击挫折,并不能否定他骨子里阳光的性格。可是看到最后,我改变了想法,觉得苏蔓应该跟宋翊在一起,只为宋翊打篮球时发现苏蔓对他深重的喜欢“原来最深重的喜欢会让一个女孩子连视线都能呐喊着:我喜欢你!”只有宋翊回应了苏蔓,才不枉苏蔓多年的追随,虽然她也因此而成长;也只有阳光才对得起这连视线都呐喊着的深重喜欢。
不过,心还是为陆励成疼着,他对苏蔓的爱,绝不比宋翊的少。陆励成与苏蔓在他老家度过的时光真的美好到让人心醉,他对紧急事态的处理方式以及对苏蔓的照顾与爱护无不让人钦佩、感动。最后苏蔓在陆励成的家乡支教,不只是遍寻苏蔓不着的陆励成,连我都惊讶万分,不禁感叹设计得好!这也应了苏蔓对陆励成的“不言谢,只赴汤蹈火”。
故事结尾苏蔓终于梦想成真,与自己暗恋的王子步入殿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知为什么,我看完后,心中有些遗憾,为什么那个处处为苏蔓遮风挡雨,默默付出的陆励成孑然一身?为什么苏蔓错以为陆励成爱的是朋友麻辣烫?为什么苏蔓没有感受到陆励成的爱?是苏蔓愚笨还是在逃避?
在流逝的时光中,也许别人是你的秘密,也许你是别人的秘密,可当答案真的放在眼前时,结果却耐人寻味,陆励成一路的守护会不会成为被时光掩埋的秘密。
【光阴读后感】相关文章:
1.光阴的图案读后感
2.《光阴》读后感范文
3.文章光阴的读后感
4.课文光阴读后感
5.光阴随笔
6.光阴名言大全
7.光阴美文
8.光阴情感美文
9.光阴的校园故事